国学经典《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语文组 杨孝枝

时间:2024.5.8

国学经典《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语文组 杨孝枝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录体的文言文,是国学经典的精粹,既含义深刻,又通俗易懂,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浅薄,理解能力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 理解本课 出现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2.重点掌握关于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句子。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中重点句子的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评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模式 一三五自主互动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介绍《论语》及与作品相关的人物:

1.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课程。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一)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二)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三)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

(四)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学生根据上述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美德,如:积极进取,谦虚好学,不肯向命运低头等等。

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向其他同学推荐《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六、布置课外作业:

1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 2 课外去查找《论语》,摘录一些你比较有兴趣的语段并背诵。

3 试着去寻找对孔子的不同评价的文字并加以比较。

第二课时

一、 简单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本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结合文本,进一步走近孔子,对孔子做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二、 检查学生课外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师提问:《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观点?

明确:主要有治学方法和态度、从政、修身养性和交友治道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三、教师简单讲解《论语》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词语的含义,并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一个简明的脉络(事先印成纸质材料(即学案),每人1份


第二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 《 〈论语〉十则》

学校: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矿物集团一中) 姓名:严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论语〉十则》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教案设计

2、课时:两课时

3、课前准备:百度搜索《论语》、孔子等相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二节课的时间:

第一课时,用论语中的道理接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充分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激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老师进行补充。教学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的背诵强化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三、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

第二单元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论语》的 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3、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句意。

能力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3、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韵味,培养学生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 停顿等。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小组讨论交流。教读本文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就内容、文字、写法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生积极性

3、分类整理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记载:相传宋朝丞相赵普每遇政事不能解决,便等回家后查阅家中的一本书,第二天问题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家人好奇,偷偷进入书法查看,原来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当时的人便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部经典,来看看这部作品到底有什么奥妙之处。首先请同学们把预习时查到的有关孔子和《论语》的相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将自己课前准备的文学常识进行交流。

2、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的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点

孔子简介: /view/2176.htm

《论语》简介:/view/19183.htm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指导。

(2)指名几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教师范读

观看《论语》十则视频朗读:

(3)质疑交流:就课文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3、读后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有几则内容上两个方面都有。

(四)、精读课文,把握思想内涵。

回顾课文并思考:文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的?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个人修养的?

明确: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个人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作业设计

1、熟练朗读全文,并背诵。

2、自己在练习本上归纳整理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小组互查背诵,

(2)、组长汇报组内成员背诵情况,教师适当表扬评价。

(3)、教师抽查个别同学。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提出背诵要求:字音要正确,课后要能默写全文。

(二)、分类归纳。

A、文言文翻译技巧

1、留——专有名词,年号、地名、官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介词等。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语序。

教师随机抽取十则中的三则,请学生翻译,并点评。

B、成语小结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文言字词小结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1、而:表承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

而:表转折

——介词,替。

2、为 可以为师矣——动词,担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判断动词,是。

见贤思齐焉——语气词,无实义。

3、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其中”。

4、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

是知也:知通智

以上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归纳成果。最后教师集中总结归纳。

(三)、作业设计

1、以“读了《〈论语〉十则》,我懂得了……”的句式练习,谈谈自己的感悟。

2、网上阅读周国平《孔子的洒脱》,体会孔子的淡泊、灵活、通达及求知求学的态度。

文章地址:/view/9d5ad7c589eb172ded63b777.html

3、熟练背诵全文,能默写。

五、教学反思:

本文虽取材于经典,但因是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文言基础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文章字词、语句的翻译,会背诵,能默写。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上网查找资料、阅读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多同学课前准备的材料详细度超乎我的想象!我还采用了分小组讨论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找到归属感,好中差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课堂上,学生也更乐意听讲了。从课后的小测验来看,学生对本课文言知识点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课后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基本知识点,但学生似乎对文章深层的传统文化底蕴理解得还不是很深刻,学生学完本课后好像也没有太多的民族自豪感。有一点遗憾,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该让学生“穿越”一回,让学生当孔子和弟子,让他们自己来阐释儒家经典。学生肯定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与提高批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导。那么如何优化习作…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内容摘要:开展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标在和谐和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和规律,去发掘…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应用文写作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应用文写作一、融会贯通——熟悉考纲要求高校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对应用文的写作,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一是“应用文的写作符合格式及行文习惯”;二是规定了应掌握的八种应用文:书信、启…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说类阅读知识方法总结

小说类阅读知识方法总结一、什么是小说?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关于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几点想法

关于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几点想法从20xx年的全国卷看,题量减少,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为主,实词与虚词的考查也出现轮换态势。从选材看,二十四史仍占半壁江山,不同的是史传以外,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词类活用中的动宾关系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词类活用中的动宾关系内容摘要:动宾关系在文言文词类活用中非常重要,涉及到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大多典型情况。新课程下,语文教师教学文言文词类活用时,不能只是教学生记住…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积累的经验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积累的经验体会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从七年级起…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写作模板-精华版

该模板写作方法如下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

语文课教学反思

12学年语文教学反思报告施倩这段时间我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问题课堂氛围较差学生中普遍语文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语言言和口头表达能力缺乏上课时不管我的课前准备有多充分他们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冷淡学生被动的接受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创设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尝试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xx年度岳西县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积极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毛尖山中心学校吴丽霞136xxxxxxxx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喜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呢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有人认为学不...

语文教学论文(9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