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与提高批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导。那么如何优化习作讲评流程,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注知道改在哪里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大部分老师已充分认识到“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改,学生习作重改不重评”所存在的弊端,在评改学生习作时,能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启发,改有示范,更多地留给学生自主时空。这样在讲评课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就有了发挥的余地。课上,首先应引导学生读懂老师的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从总批中领悟老师对习作是否符合本单元习作要求的评判,从老师的修改符号中学习怎样规范地修改习作。

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听取别人的意见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在作文讲评课上,采取小组合作评改,可以克服教师讲评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

1.互读互评,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包括别人

的文章,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讲评中,可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传阅习作,互读互评。在小组合作中,可组织写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的同学根据他人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感受。如“记一项活动”的习作,有不少同学写到夏季游泳活动,评讲时,要让这些同学针对别人的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让学生在群体互补中把活动说具体,又能交流在不同水域中(大海、小河、游泳池等)的感受。

2.教师巡视,即时进行指导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内容摘要:

开展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标在和谐和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和规律,去发掘自我,去发现真善美。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规律真善美。

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掘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最终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研究性学习,便是与21世纪相伴而来的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模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

自从20xx年x月,国家教育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a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许多专家组织了大规模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比较深入,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问题作了探讨和规定。但是,具体到某个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还刚刚开始。语文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教学改革常常首先在语文教育中表现出来。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中,语文应当首先作出响应,语文教师也应当做研究性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先行者、开拓者。编制、使用高中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是语文学科进行大面积研究性学习的初步尝试。

那么什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呢?一些一线的语文教师一边实践一边做出了自己的总结。程红兵老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中提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①湖北省枝江一中的董云老师在《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提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②综观两位专家的论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突出特征有两点,一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分析和创造能力;二是研究性学习关心的主要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应用文写作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应用文写作

一、融会贯通——熟悉考纲要求

高校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对应用文的写作,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一是“应用文的写作符合格式及行文习惯”;二是规定了应掌握的八种应用文: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申请书、说明书。

要写好应用文,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符合格式,二是掌握语言特点。

1.关于格式。这八种应用文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行文习惯。试分述之。

(1)书信①称呼:开头单独成行,顶格书写,后用冒号。称呼用语,要视对方身份及关系恰当而定。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顶格。一般先写问候语,再写主要内容。谈自己的事情,若内容多,应一事一段分写。若系回信,应先写来信何时收悉,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接下来再说自己的事情。③结尾:一般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这类用语应视对立身份而定,通常只用“此致”“敬礼”之类。格式一般为:正文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行顶格“敬礼”;也可在正文之后,转行空两格写“此致”,再转一行顶格写“敬礼”。④ 署名:在正文结尾后的偏右处,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在名字的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年、月、日。

(2)启事①标题:首行正中部位写明“××启事”。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启事的内容,内容多的,要逐条说明。对于招领启事的有些内容,如物件的数量、特征等不应该写太具体,防止冒领,但联系地点及方法要具体。③署名和日期:正文之后右下方分两行写启事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及启事日期。

(3)通知①标题:第一行正中间写“通知”两字,也可根据需要在“通知”前加一些有标示内容的文字,如“紧急通知”、“××(单位)关于××××的通知”。②通知对象:一般在正文之前第一行顶格写,下加冒号。③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内容要具体明了,写清原因、目的、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④署名:发出单位和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有的还要加盖公章。

…… …… 余下全文

篇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说类阅读知识方法总结

小说类阅读知识方法总结

一、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是小说独有的特点。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二、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常设置如下类型的题 环境类题 、人物类题(或“形象类”) 情节类题 、主题类题 、理解含义类题 、技巧类题 、作用类题
三、命题特点
    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
    此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我们认为,它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家名篇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四、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
(一)人物形象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      关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此外叙述 抒情描写 结构)
方法点拨
(1)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环境描写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关于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几点想法

关于高考文言文复习的几点想法

从20xx年的全国卷看,题量减少,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为主,实词与虚词的考查也出现轮换态势。从选材看,二十四史仍占半壁江山,不同的是史传以外,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本,一是涉及人物述行。从考点看,实词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主,虚词18个,特别是“之”“为”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是有关的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别是在翻译中的应用。文言文翻译赋分越来越多,可见越来越受重视。考查的形式将以翻译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为主体,少数省市可能单独以段设题。

再看20xx年的浙江卷,文言文考了一篇唐代孙樵的《书褒城驿壁》,这篇文章选自《四部丛刊》的《孙樵集》,这是一篇讽刺性杂文,作者借褒城驿由雄大宏丽而变为荒芜残破的现实,来抒发对当时吏治败坏的感慨。而前一年的浙江卷,文言文考的是人物传记。由此可见,文言文的考试选材出现了一种变化,不再是单一的人物传记,也可以是杂文,以后也有可能出现写景散文或其它类型的文章。

针对这些情况,关于文言文的复习有了几点想法:

一.要熟悉教材中的一些文言篇目。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不源自课内;历年的考点设置,也几乎都能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篇目在涉及课外文段乃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2-3遍。

在高考第一轮复习时,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根据记忆曲线,按照由高三往高一倒回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本轮可以将课文下面的注解、课后的练习集中整理、疏解一遍。

第二轮复习时,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具体做15-20篇课外文言语段,凡涉及课内的虚实词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来记忆。另布置学生分头给120个实词、18个虚词在课文中找例解。在此基础上,再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让学生练习出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虚实词及句法、用法等。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词类活用中的动宾关系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词类活用

中的动宾关系

内容摘要:动宾关系在文言文词类活用中非常重要,涉及到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大多典型情况。新课程下,语文教师教学文言文词类活用时,不能只是教学生记住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结构意识,特别留意动宾关系,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整合。

关键词:文言文 词类活用 动宾关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新课程下,语文教师教学文言文词类活用时,不能只是教学生记住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结构意识特别是动宾关系,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整合。

从动宾关系看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一)、在现代汉语中,能带宾语的是动词和介词,形成动宾短语和介宾短语。而介词是虚词,没有活用情况,据此可推断出:

“名词+名词(代词)”,加点名词活用为动词

既然名词不具备支配功能,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或一个名词后带代词,而又不存在并列、同位、修饰等关系,需要一方支配另一方时,第一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因为能带宾语的是动词。例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籍”本来是名词“户籍”的意思,但由于后面带宾语“吏民”且与动词“封”相对应,所以活用为动词“登记”。“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中的“礼”是个名词,但由于后面带宾语“奇才”,所以活用为动词“礼遇”。 再如:

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伶官传序》)

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处”,《廉颇蔺相如列传》)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作、用绳子系”《过秦论》)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当做、把宝玉当做、把金子当做、把珍珠当做”《阿房宫赋》) 然后从而刑之。(“惩罚”《齐桓晋文之事》) “形容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 余下全文

篇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积累的经验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积累的经验体会

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从七年级起,笔者就让班里的学生积累每课字词。每册语文课本,包括文言单元的基本字词,笔者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一册书结束时,让学生以练字的方式反复摘抄积累,作练习册上每课课前的字词练习,再把整册书的字词以试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另外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从这两种现象中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方面而忽视综合运用。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笔者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 发展 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在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 教育 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 …… 余下全文

篇八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

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

摘要:学习语文,必须注意积累字词。丰富的字词积累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

学习语文,必须注意字词积累。丰富的字词积累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进入初中以后,有些学生对字词积累很不认真,有些甚至对此满不在乎。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提高。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教学万不可忽视对字词的积累。我们所读的每一篇佳作,无不是由精美的词句构成。忽视了基础的字词积累,看不起简单的字词 总结 ,就如同只想要空中楼阁一般,最终无基之楼是要成空的。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

1.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从七年级起,笔者就让班里的学生积累每课字词。每册语文课本,包括文言单元的基本字词,笔者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一册书结束时,让学生以练字的方式反复摘抄积累,作练习册上每课课前的字词练习,再把整册书的字词以试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从这两种现象中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方面而忽视综合运用。

二、研究策略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笔者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 发展 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