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参与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4.4.20

浅谈对参与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了以升学为主题的固定模式,“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该如何革除这种在课堂教学上以单向灌输为主的弊端,归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又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呢?基于这些内容,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有一个转变。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改革的形式,如何充分认识自己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次语文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就大胆尝试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积极探索,终于取得一定成绩。下面,结合本人语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何谓语文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后来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在我国21世纪初所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语文参与式教学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 1

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参与式教学与应试教育的不同

1、使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更新,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我们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三自”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

2、增强了学生主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各种参与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关心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并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他们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他人,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3、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的能力。

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 2

韧不拔的意志力。

4、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自己的劳动、创造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

参与式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它重视全员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中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弘扬,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起和谐、协调、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协调、合作、交流、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

一、参与式教学法提出的主要依据

1. 时代发展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综合国力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1]。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 3

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因此,我们不能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如何去获取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博览群书,而且要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使其具有全面、优良的素质。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经得起激烈竞争的考验,不被时代所淘汰。

2.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

传统的教育理论总是将学生臵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强调教师是"教育者",将学生看作"被教育"和任意塑造的对象,看作"被给予"的水桶,将教育活动看作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提倡学生对教师的一味服从,视教学过程为"授--受"过程。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威--依赖"关系。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忽视学生作为完整人的主体能动性,阻碍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损伤和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不可取的,因为:(1)它反映了一种应式教育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其目的就是传授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忽略了"科学文化"的动态发展,忽略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2)它反映了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不但注重学生的"一杯水"是否满了,而且注重学生在已有"水"的基础上如何获得"一桶水"、"百桶水"。(3)它还反映了一种世俗的教育心态,即教师的知识一定要比学生的多,强调师道尊严,如果学生的知识超过教师,教师就无脸见人。[2]缺乏教学创造力的教师是无法设计及实施创造性的科学教学,而缺乏创造性的科学教学正是戕害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元凶;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教师必须先为自己"解套"。

3. 适应新时期学生特点的需要

4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当代学生较早使用网络,见多识广,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反对墨守成规,有创造意识,参与意识,敢于实践,敢于表现自我。鉴于学生以上的特点,教师也要转变角色,给学生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1. 参与式教学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与备课:教师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而真正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准备某一个问题,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理解,搜集某方面的材料为教学服务,然后教师进行信息汇总,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评,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与讲课:这主要让学生参与分析教材的结构,参与讲解对教材内容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又能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沟通同学情谊和师生感情,便于教师从学生的思维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和新鲜感。

参与题目的设臵和答案的编制: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和发散思维能力,锻炼良好的应试心理。

参与讲评:让学生从成功中找到经验,从失败中找到教训,锻炼良好的应试心理。

2. 应创设多种参与的方式

(1)提问

要把握的重点有三:其一,"提问"的含义。我们过去传统上把"提问题"理解为要么是水平低,要么是和别人过不去。其实应把"提问"作为将自己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参与"。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要鼓励学生提问。其二,"提问"的方式。要双向,可以是教师问教师答,或者是教师问学生答,更鼓励学生问,学生或教师答。学生在主动问教师的时候,他一定是经过了自 5

己的积极思考;其三,"提问"的效果。要自主,采用这里所说的提问式讲课方法后,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连教师本人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2)讨论

采用讨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要认真备课,对所讨论的问题必须在讨论前研究得比较清楚,这是驾驭讲座的前提。学生也需要明确讨论的要求,做到事先有准备。第二,要选好讨论题目。讲座不是无边无际的漫谈,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的要求和问题开展讨论。扣住问题讨论,才能一步步深入。第三,要发扬教学民主。既然是讨论就一定要尊重每个发言者的意见,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更要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第四,要善于做讨论总结。讲座的成效如何,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教师的讨论总结中。第五,要防止放任自流或形式主义。讨论固然有启发性,而没有紧扣讨论要求,便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现象,或者表面上很热烈,却"跑题",既没有明确的讨论要求,也没有明确的讨论总结,不了了之。这是不成功的运用讨论法。

小组的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每位学生均有主持、讨论与总结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方法,真正破除了纯知识灌输的单项交流与单一思维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烈而又宽松的讲座氛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通过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了较好锻炼。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透过小组讨论,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室是热闹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他们对问题作辩证协商,并取得共识,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老师需要做的是注意每一位学生是否参与小组的对话,而不是学 6

生是否守规矩。

例如,在中学政治课中讲到货币时,围绕"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货币的认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辩论赛中,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为正方、反方,双方自由发言,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一改常态,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他们讨论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书本上的内容。

(3)报告/小论文形式的考试

用报告/小论文的形式作为现有考试模式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有三:其一,考试融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因为平时提问讨论的内容,或者习题和作业都可以作为考试的一部分,所以考试是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给学生以比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像在规定的1-2个小时内要做完的考试那样,主要靠记忆的知识来完成;其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小论文的内容一般都包含需要有较深入思考的问题,书上一般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帮助;其三,论文发表使学生有成就感;做得好的小论文,可以在合适的杂志或会议上发表,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3]

例如,在讲完《大学生修养》中"自主性学习"后,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5-7人一组,每一组设组长一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要求必须实地调查,可使用问卷调查;聘请一位校内或校外老师作指导;资料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也可以上网查找。最后,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不仅选材广泛,而且选题新颖、独到。有的写"王城碑刻艺术保护情况"、"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校园文化",有的写"大学生谈恋爱情况调查"、"男女对视文化",还有的写本专业方面的文章。从报告中看,学生们都进行了实地调查,报告中有详实的数据,他们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也很独特,还有几篇不 7

仅文笔优美,而且结构紧凑,对问题的认识也有一定深度。可见,参与式教学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了。

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很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来精心准备和选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产生一种切身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M],(1987-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2。

[2] 胡东芳、陈炯:《谁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 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20)。

浅议“参与式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变革,特别是参与式教学法推行以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方法有了创新,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确立。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部分教师在参与式教学的认识上和教学的组织管理等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8

1、部分教师认为将课桌往一块摆一摆,学生围坐四周,而教师则仍按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就是参与式教学。如果教师误认为“摆桌子”就是参与式,而不去挖掘和利用这种课堂形式的潜力,“摆桌子”就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那么将只是“摆桌子”而已,其不但对教学丝毫没有积极作用,还会带来诸多负面作用。

2、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学习小组长、发言人、噪音控制员等组织机构,教学时教师将问题卡发给学生,学生自由地进行讨论,然后由发言人将其讨论结果报告给教师,这种教学就是参与式教学。

如果简单地认为分组进行自由活动,不注重研究和发现学生,将会使教学活动走向混乱不堪、难于驾驭的情景之中,与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

二、组织活动上的误区

1、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活动的目的。有的教师已经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为了体现“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在一堂课中设计了若干个新颖别致的活动。从表象来看精伦无比,但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这种注重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忽视活动主人情感体验与活动内涵注入的做法,给人一种“为活动而活动”的感觉。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每设计一项活动都要为达到某一阶段教学目标服务,将教学任务巧妙地融入该项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一节课的活动应精而又精,不能泛泛而谈。

2、注重强势,忽视弱势。在上述所罗列的参与式教学表象来看,往往是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胆量大的学生占主流地位,这些学生大多是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或学习小组长,而那些天生胆小或反应迟钝、不爱发言的同学的表现机会往往被上述学生所替代,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一带而过。所以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9

三、理解上的误区

1、参与式教学特别注重平等,个别教师认为平等是学生之间的平等、学习过程中的平等,而与教师之间难以平等,特别是在“师道尊严”下难以平等。而参与式教学强调的这种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也不是绝对的相等,而是在相互合作、交流学习效果和探究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时机会与权利上的平等,是让教师把学生视做有待发展与完善的人来看的平等。如果教师摆脱不了这种“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的“师道尊严”,则学生的参与水平也不会很高,所谓的“平等”将难以实现,参与式教学则是形式罢了。

2、传统教学追求“统一性”,而参与式教学追求开放性。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场地仅限室内(体育课除外),而参与式教学不仅需要教育思想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更需要教学场地上的开放。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河边、农田、工厂等地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和体验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在大自然、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 有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方位”的认识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她把一年级小朋友带到操场,让他们围成圆圈,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做不同的跑步运动,并且记住自己的前面和后面是谁,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这样学生明白了前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运动方向的改变,自己前面的人将会是自己后面的人,而后面的人将会是自己前面的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其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如果我们在认识上、组织设计上、理解上逐步走出误区,将新颖别致的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参与式教学的推行将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10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有效式参与式教学法更有效

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合作项目中,有效式参与式教学法是培训和推广的一个重要项目,在项目中它的名称是”产出二”。这种教法刚推广的时候,确实在很多项目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身受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因为它真正改变了以往教师传统的教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由教师把要讲的问题,设计成若干思考的小问题或是步骤给各小组讨论。各小组经过思想碰撞后,生发出许多新的火花,再由各组的汇报员把本组的“火花”在全班绽放——汇报,由于“火花”形式多样,汇报员又各有特色,结果课堂显得轻松活泼,诙谐搞笑,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就容易掌握了。谈笑间一节课过去了。然而,这种场面一般是在培训教师的情况出现,或者在个别高度自觉的班级出现,更多的是对理想课堂的渴望。真正的中小学课堂要这样上课的话,很难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中小学课堂,学生天真活泼好动,一但放开,课堂难以驾驭,势必难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不用说有效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是是说要想让参与式教学法更有效的话,我们语文广大教师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方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接受有质量的语文教育。

首先,切忌生搬硬套分组讨论教学,不考虑学生天性、自我约束能力差因素。举凡培训,都是把教师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教师再组织讲课,殊不知,这是误导。这样的印象是让老师以为参与式教学就是分组教学,便不顾班级具体情况,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组展开对课文的讨论,结果是听话的学生就开始默读,不听话的便集中在一起聊起了开心的课间生活,老师要求认真阅读时,他们就美其名曰“我们在讨论”,让老师很难说什么。当老师要求停止时,他们正“讨论”白日化,老师就喊破嗓子也难以让他们停下来。而性格较内向的同学则一般是坐着发愣,也不参与讨论,似乎课堂与他无关。课后老师便下结论说新教法不能用。这样的参与式教学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理解透参 11

与式含义。错误地运用该教法。然而这样运用的又何尝少呢?所以参与式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分组,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分组与否,要看该班学生是否易与掌控,所设问题有无小组讨论之必要。同时分组要根据班级人数来决定,一般情况是班级人数越多的,越不适合分组,如果分组的话,小组人数应适宜,一般是四人以下。还应该注意,不是每节课都分组教学,如果这样的话,既浪费时间,又不方便讲课,中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分组便给他们集体说话、不思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管束能力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层次化、多元化,利于学生发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参与进来。我们在使用参与式教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是由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的集体,他们的基础存在着差异,由于各自的家庭、所处的环境有区别,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自然存在着会与不会的现象,或者说存在肤浅理解与透彻理解之别。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需层次化、多元化,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问题,原则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兼顾少数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有能力、有兴趣参与进来,并逐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否则,老师罗列的问题,只有几个甚至个别学生能解决,谁还会有兴趣参与,只能在一边看热闹或7干脆臵之一边。这样的参与也就不成为参与式,自然也就是无效的教育,白白地浪费师生的时间。有个老师在上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时,采用参与式教学,他一开始便安排学生阅读,然后各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本文“为什么具有中国民族气派和作风”,然后汇报员来汇报,结果全班鸦雀无声,有个别大胆一点的学生想说却无从下嘴。试想这样的问题,有几个班级的学生能参与进来讨论呢?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获得好的效果呢?这就是犯了设问单一化的毛病,上这节内容的建议是,把问题细化,引导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慢慢的引到这个问题的 12

讨论,这样就水到渠成,把自己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我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我就把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摆出来:1、孔乙己叫什么名字;2、孔乙己的长相如何?你能从中看出哪些问题;3、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喝酒,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4、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用“我”的身份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文中先交代两种喝酒的人有什么用意;6、孔乙己最后的结局怎样;7、孔乙己有什么性格特点(列出他的优点和缺点);8、你认为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有浅显的,也有比较深的,这样全班的同学都有事可做。全班的同学一看都跃跃欲试,布臵讨论后,大家便很快交流看法,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听了一些不同意见后,也不由自主的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同的发言也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再加上我鼓励他们求同存异,很多同学信心太增。下课铃响了言犹未尽。这样的课堂,我想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同学们积极参与,应该是有效的参与式教学。久而久之,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能显著提高。

再次,老师要用好参与式教法,必须善于鼓励表扬学生,并能求同存异。曾经接触很多老师的课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对时,老师便一脸苦瓜像,同学们也面呈讥笑状。这样几次后,谁还能积极发言参与呢?老师不是苦瓜像的,也是面无表情,豪无赞赏之意。冷冷地请学生坐下。相反,如果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时,老师能面露微笑,尽管他说的不对,老师也肯定他的见解独特,积极参与,并指出期待更多的理解,我想这样的学生心里会像吃了蜜糖样高兴,感受的是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更努力的参与进一步地思考。曾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题目是“这节课你表扬学生了吗”,文中论述了表扬学生是上好一节课很重要的前提,其实我认为用好参与式教学法,也是同样重要的。语文学习本来就是要求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岂能千 13

篇一律求标准答案?如我在教授冰心的散文《谈生命》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思考的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中的“云翳”一词时?(参考书上的答案是指生活中的丰富多样的阅历),有的学生说是指生命中的快乐,有的说是指幸福,有的说是痛苦的经历,有的说是指生活中的阅历,有的说是失败的事情,有的说是生活的挫折,有的说是生活中所受的磨难,更有的总结说,根据前后文联系来看,可以是指生活中好的方面,也可以是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因为美丽的黄昏不是由单一的云朵能够组成的。你瞧学生分析得是多么的有道理。我跟我的学生总结说,你们说的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你们经过了自己认真的思考,你们今后就要这样,相信自己行。当然答案有详细和简略之别,请你们根据作者的前后文,在课后再好好理解一下,怎样使自己的答案更完整些,好吗?全班同学在听了我的总结后,学习的劲头更大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离成功很近。当然,我知道更在于我对他们的鼓励和求同存异。

第四,教师要用好参与式教法,就要花力气备班级学生情况。一是备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才不至于盲目。如果不了解情况,势必存在问题深浅不好掌握的现象,太难了学生根本无法讨论,课堂势必沉闷;太浅了也就没有必要讨论,变成抢答的课堂;二是备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这点要求我们上几个班的语文老师,必须要关注教学对象。有哪些学生喜欢发言,有哪些不喜欢发言,有哪些发言腼腆,有哪些始终不发一言。如果有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备课时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不同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想办法建立和恢复他们的自信性。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打消他们的顾虑;采用亲切柔和的语言,获取他们的信任;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建立他们的自信等等。也可在课堂外与他们多沟通,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14

当然用好参与式,更多的关键是老师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如果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引起广泛的重视,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也可以使这种全新的教法,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大放异彩。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如何充分认识自己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自身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在平时就大胆尝试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积极探索,终于感到教学不再繁杂劳累。下面,结合本人语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参与,指的是个体进入群体的状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在初识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 15

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自立、自强、自信”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由于学生参与,增强了学生主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的能力。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参与式教学法呢?

一、教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参与目的。师生都要有严肃认真而又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的前期指导和说明要清楚。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参与方法,而不是照搬,流于形式。要督促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去,要了解学生参与前后的自我主张,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合理,并且要符合学生概念的理解水平。在互动过程中,利用教育时机,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意识的培养。对此,教师们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教案最早采用三元设计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之后不断进行技 16

能培训,在发展中求改进,课堂教学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由此产生第二次教学设计的四元设计表(教学活动顺序和时间、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达到目标和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教学环境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准备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具、学具,设计新颖有趣的与教学相联系的各种活动语,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创设悬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小组自学讨论,探讨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主动探求新知识,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学习钻研而达到掌握新知识、技能的目的。一要靠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二要靠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三要靠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集思广益。四要靠教师真心诚意地组织学生讨论,用心和学生交流,而不是把讨论作为教学的装饰品。只有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指导,才具有实际意义,才会有好的效果。学生自学要围绕自定目标,结合教材文字、内容和插图理解知识,画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定好的自学内容,点明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通过学生之间合作讨论甚至争论,教师点拨、引导,最后达到正确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

四、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学生应该“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动灌输”,例如在二年级生字教学时,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识记方法,例如其中第一小组发现哪些字可用动作记忆,其中一个小组可将生字编 17

成谜语让同学猜,还有用生字开花等,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那些心不在焉的听讲者。另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去,并且把学生自我评价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

另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是协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对学习成果的反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正确引导,不能模糊不清。对个别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必须明确课堂教学载体是学生。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成为引导者、协助者,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观念,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语文”。

浅谈对参与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了以升学为主题的固定模式,“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该如何革除这种在课堂教学上以单向灌输为主的弊端,归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又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呢?基于这些内容,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有一个转变。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作为一名 18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改革的形式,如何充分认识自己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次语文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在平时就大胆尝试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积极探索,终于取得一定成绩。下面,结合本人语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何谓语文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后来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在我国21世纪初所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语文参与式教学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参与式教学与应试教育的不同

1、使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更新,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我们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 19

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三自”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

2、增强了学生主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各种参与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关心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并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他们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他人,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3、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的能力。

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4、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自己的劳动、创造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

20

参与式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它重视全员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中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弘扬,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起和谐、协调、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协调、合作、交流、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

一、参与式教学法提出的主要依据

1. 时代发展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综合国力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1]。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因此,我们不能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如何去获取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博览群书,而且要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使其具有全面、优良的素质。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经得起激烈竞争的考验,不被时代所淘汰。

2.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

传统的教育理论总是将学生臵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强调教师是"教育者",将学生看作"被教育"和任意塑造的对象,看作"被给予" 21

的水桶,将教育活动看作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提倡学生对教师的一味服从,视教学过程为"授--受"过程。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威--依赖"关系。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忽视学生作为完整人的主体能动性,阻碍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损伤和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不可取的,因为:(1)它反映了一种应式教育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其目的就是传授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忽略了"科学文化"的动态发展,忽略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2)它反映了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不但注重学生的"一杯水"是否满了,而且注重学生在已有"水"的基础上如何获得"一桶水"、"百桶水"。(3)它还反映了一种世俗的教育心态,即教师的知识一定要比学生的多,强调师道尊严,如果学生的知识超过教师,教师就无脸见人。[2]缺乏教学创造力的教师是无法设计及实施创造性的科学教学,而缺乏创造性的科学教学正是戕害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元凶;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教师必须先为自己"解套"。

3. 适应新时期学生特点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当代学生较早使用网络,见多识广,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反对墨守成规,有创造意识,参与意识,敢于实践,敢于表现自我。鉴于学生以上的特点,教师也要转变角色,给学生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1. 参与式教学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与备课:教师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而真正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准备某一个问题,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理解,搜集某方面的材料为教学服务,然后教 22

师进行信息汇总,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评,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与讲课:这主要让学生参与分析教材的结构,参与讲解对教材内容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又能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沟通同学情谊和师生感情,便于教师从学生的思维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和新鲜感。

参与题目的设臵和答案的编制: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和发散思维能力,锻炼良好的应试心理。

参与讲评:让学生从成功中找到经验,从失败中找到教训,锻炼良好的应试心理。

2. 应创设多种参与的方式

(1)提问

要把握的重点有三:其一,"提问"的含义。我们过去传统上把"提问题"理解为要么是水平低,要么是和别人过不去。其实应把"提问"作为将自己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参与"。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要鼓励学生提问。其二,"提问"的方式。要双向,可以是教师问教师答,或者是教师问学生答,更鼓励学生问,学生或教师答。学生在主动问教师的时候,他一定是经过了自己的积极思考;其三,"提问"的效果。要自主,采用这里所说的提问式讲课方法后,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连教师本人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2)讨论

采用讨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要认真备课,对所讨论的问题必须在讨论前研究得比较清楚,这是驾驭讲座的前提。学生也需要明确讨论的要求,做到事先有准备。第二,要选好讨论题目。讲座不是无边无际的漫谈,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的要求和问题开展讨论。扣住问题讨论,才能一步步深入。第 23

三,要发扬教学民主。既然是讨论就一定要尊重每个发言者的意见,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更要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第四,要善于做讨论总结。讲座的成效如何,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教师的讨论总结中。第五,要防止放任自流或形式主义。讨论固然有启发性,而没有紧扣讨论要求,便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现象,或者表面上很热烈,却"跑题",既没有明确的讨论要求,也没有明确的讨论总结,不了了之。这是不成功的运用讨论法。

小组的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每位学生均有主持、讨论与总结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方法,真正破除了纯知识灌输的单项交流与单一思维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烈而又宽松的讲座氛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通过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了较好锻炼。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透过小组讨论,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室是热闹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他们对问题作辩证协商,并取得共识,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老师需要做的是注意每一位学生是否参与小组的对话,而不是学生是否守规矩。

例如,在中学政治课中讲到货币时,围绕"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货币的认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辩论赛中,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为正方、反方,双方自由发言,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一改常态,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他们讨论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书本上的内容。

(3)报告/小论文形式的考试

用报告/小论文的形式作为现有考试模式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有 24

三:其一,考试融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因为平时提问讨论的内容,或者习题和作业都可以作为考试的一部分,所以考试是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给学生以比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像在规定的1-2个小时内要做完的考试那样,主要靠记忆的知识来完成;其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小论文的内容一般都包含需要有较深入思考的问题,书上一般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帮助;其三,论文发表使学生有成就感;做得好的小论文,可以在合适的杂志或会议上发表,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3]

例如,在讲完《大学生修养》中"自主性学习"后,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5-7人一组,每一组设组长一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要求必须实地调查,可使用问卷调查;聘请一位校内或校外老师作指导;资料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也可以上网查找。最后,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不仅选材广泛,而且选题新颖、独到。有的写"王城碑刻艺术保护情况"、"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校园文化",有的写"大学生谈恋爱情况调查"、"男女对视文化",还有的写本专业方面的文章。从报告中看,学生们都进行了实地调查,报告中有详实的数据,他们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也很独特,还有几篇不仅文笔优美,而且结构紧凑,对问题的认识也有一定深度。可见,参与式教学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了。

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很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来精心准备和选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产生一种切身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M],(1987-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2。

25

[2] 胡东芳、陈炯:《谁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 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20)。

浅议“参与式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变革,特别是参与式教学法推行以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方法有了创新,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确立。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部分教师在参与式教学的认识上和教学的组织管理等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1、部分教师认为将课桌往一块摆一摆,学生围坐四周,而教师则仍按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就是参与式教学。如果教师误认为“摆桌子”就是参与式,而不去挖掘和利用这种课堂形式的潜力,“摆桌子”就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那么将只是“摆桌子”而已,其不但对教学丝毫没有积极作用,还会带来诸多负面作用。

2、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学习小组长、发言人、噪音控制员等组织机构,教学时教师将问题卡发给学生,学生自由地进行讨论,然后由发言人将其讨论结果报告给教师,这种教学就是参与式教学。

26

如果简单地认为分组进行自由活动,不注重研究和发现学生,将会使教学活动走向混乱不堪、难于驾驭的情景之中,与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

二、组织活动上的误区

1、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活动的目的。有的教师已经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为了体现“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在一堂课中设计了若干个新颖别致的活动。从表象来看精伦无比,但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这种注重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忽视活动主人情感体验与活动内涵注入的做法,给人一种“为活动而活动”的感觉。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每设计一项活动都要为达到某一阶段教学目标服务,将教学任务巧妙地融入该项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一节课的活动应精而又精,不能泛泛而谈。

2、注重强势,忽视弱势。在上述所罗列的参与式教学表象来看,往往是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胆量大的学生占主流地位,这些学生大多是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或学习小组长,而那些天生胆小或反应迟钝、不爱发言的同学的表现机会往往被上述学生所替代,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一带而过。所以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三、理解上的误区

1、参与式教学特别注重平等,个别教师认为平等是学生之间的平等、学习过程中的平等,而与教师之间难以平等,特别是在“师道尊严”下难以平等。而参与式教学强调的这种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也不是绝对的相等,而是在相互合作、交流学习效果和探究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时机会与权利上的平等,是让教师把学生视做有待发展与完善的人来看的平等。如果教师摆脱不了这种“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的“师道尊严”,则学生的参与水平也不会很高,所谓的“平等”将难以实现,参与式教学则是形式罢了。

27

2、传统教学追求“统一性”,而参与式教学追求开放性。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场地仅限室内(体育课除外),而参与式教学不仅需要教育思想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更需要教学场地上的开放。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河边、农田、工厂等地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和体验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在大自然、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 有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方位”的认识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她把一年级小朋友带到操场,让他们围成圆圈,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做不同的跑步运动,并且记住自己的前面和后面是谁,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这样学生明白了前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运动方向的改变,自己前面的人将会是自己后面的人,而后面的人将会是自己前面的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其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如果我们在认识上、组织设计上、理解上逐步走出误区,将新颖别致的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参与式教学的推行将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有效式参与式教学法更有效

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合作项目中,有效式参与式教学法是培训和推广的一个重要项目,在项目中它的名称是”产出二”。这种教法刚推广的时候,确实在很多项目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身受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因为它真正改变了以往教师传统的教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由教师把要讲的问题,设计成若干思考的小问题或是步骤给各小组讨论。各小组经过思想碰撞后,生发出许多新的火花,再由各组的汇报员把本组的“火花”在全班绽放——汇报,由于“火花”形式多样,汇报员又各有特色,结果课堂显得轻松活泼,诙谐搞笑, 28

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就容易掌握了。谈笑间一节课过去了。然而,这种场面一般是在培训教师的情况出现,或者在个别高度自觉的班级出现,更多的是对理想课堂的渴望。真正的中小学课堂要这样上课的话,很难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中小学课堂,学生天真活泼好动,一但放开,课堂难以驾驭,势必难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不用说有效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是是说要想让参与式教学法更有效的话,我们语文广大教师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方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接受有质量的语文教育。

首先,切忌生搬硬套分组讨论教学,不考虑学生天性、自我约束能力差因素。举凡培训,都是把教师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教师再组织讲课,殊不知,这是误导。这样的印象是让老师以为参与式教学就是分组教学,便不顾班级具体情况,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组展开对课文的讨论,结果是听话的学生就开始默读,不听话的便集中在一起聊起了开心的课间生活,老师要求认真阅读时,他们就美其名曰“我们在讨论”,让老师很难说什么。当老师要求停止时,他们正“讨论”白日化,老师就喊破嗓子也难以让他们停下来。而性格较内向的同学则一般是坐着发愣,也不参与讨论,似乎课堂与他无关。课后老师便下结论说新教法不能用。这样的参与式教学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理解透参与式含义。错误地运用该教法。然而这样运用的又何尝少呢?所以参与式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分组,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分组与否,要看该班学生是否易与掌控,所设问题有无小组讨论之必要。同时分组要根据班级人数来决定,一般情况是班级人数越多的,越不适合分组,如果分组的话,小组人数应适宜,一般是四人以下。还应该注意,不是每节课都分组教学,如果这样的话,既浪费时间,又不方便讲课,中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分组便给他们集体说话、不思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管束能力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9

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层次化、多元化,利于学生发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参与进来。我们在使用参与式教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是由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的集体,他们的基础存在着差异,由于各自的家庭、所处的环境有区别,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自然存在着会与不会的现象,或者说存在肤浅理解与透彻理解之别。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需层次化、多元化,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问题,原则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兼顾少数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有能力、有兴趣参与进来,并逐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否则,老师罗列的问题,只有几个甚至个别学生能解决,谁还会有兴趣参与,只能在一边看热闹或7干脆臵之一边。这样的参与也就不成为参与式,自然也就是无效的教育,白白地浪费师生的时间。有个老师在上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时,采用参与式教学,他一开始便安排学生阅读,然后各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本文“为什么具有中国民族气派和作风”,然后汇报员来汇报,结果全班鸦雀无声,有个别大胆一点的学生想说却无从下嘴。试想这样的问题,有几个班级的学生能参与进来讨论呢?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获得好的效果呢?这就是犯了设问单一化的毛病,上这节内容的建议是,把问题细化,引导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慢慢的引到这个问题的讨论,这样就水到渠成,把自己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我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我就把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摆出来:1、孔乙己叫什么名字;2、孔乙己的长相如何?你能从中看出哪些问题;3、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喝酒,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4、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用“我”的身份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文中先交代两种喝酒的人有什么用意;6、孔乙己最后的结局怎样;7、孔乙己有什么性格特点(列出他的优点和缺点);8、你认为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有浅显的,也有比较深的,这样全 30

班的同学都有事可做。全班的同学一看都跃跃欲试,布臵讨论后,大家便很快交流看法,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听了一些不同意见后,也不由自主的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同的发言也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再加上我鼓励他们求同存异,很多同学信心太增。下课铃响了言犹未尽。这样的课堂,我想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同学们积极参与,应该是有效的参与式教学。久而久之,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能显著提高。

再次,老师要用好参与式教法,必须善于鼓励表扬学生,并能求同存异。曾经接触很多老师的课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对时,老师便一脸苦瓜像,同学们也面呈讥笑状。这样几次后,谁还能积极发言参与呢?老师不是苦瓜像的,也是面无表情,豪无赞赏之意。冷冷地请学生坐下。相反,如果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时,老师能面露微笑,尽管他说的不对,老师也肯定他的见解独特,积极参与,并指出期待更多的理解,我想这样的学生心里会像吃了蜜糖样高兴,感受的是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更努力的参与进一步地思考。曾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题目是“这节课你表扬学生了吗”,文中论述了表扬学生是上好一节课很重要的前提,其实我认为用好参与式教学法,也是同样重要的。语文学习本来就是要求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岂能千篇一律求标准答案?如我在教授冰心的散文《谈生命》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思考的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中的“云翳”一词时?(参考书上的答案是指生活中的丰富多样的阅历),有的学生说是指生命中的快乐,有的说是指幸福,有的说是痛苦的经历,有的说是指生活中的阅历,有的说是失败的事情,有的说是生活的挫折,有的说是生活中所受的磨难,更有的总结说,根据前后文联系来看,可以是指生活中好的方面,也可以是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因为美丽的黄昏不是由单一的云朵能够组成的。你瞧学生分析得是多么的有道理。我跟我的学生总结说, 31

你们说的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你们经过了自己认真的思考,你们今后就要这样,相信自己行。当然答案有详细和简略之别,请你们根据作者的前后文,在课后再好好理解一下,怎样使自己的答案更完整些,好吗?全班同学在听了我的总结后,学习的劲头更大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离成功很近。当然,我知道更在于我对他们的鼓励和求同存异。

第四,教师要用好参与式教法,就要花力气备班级学生情况。一是备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才不至于盲目。如果不了解情况,势必存在问题深浅不好掌握的现象,太难了学生根本无法讨论,课堂势必沉闷;太浅了也就没有必要讨论,变成抢答的课堂;二是备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这点要求我们上几个班的语文老师,必须要关注教学对象。有哪些学生喜欢发言,有哪些不喜欢发言,有哪些发言腼腆,有哪些始终不发一言。如果有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备课时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不同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想办法建立和恢复他们的自信性。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打消他们的顾虑;采用亲切柔和的语言,获取他们的信任;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建立他们的自信等等。也可在课堂外与他们多沟通,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当然用好参与式,更多的关键是老师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如果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引起广泛的重视,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也可以使这种全新的教法,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大放异彩。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 32

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如何充分认识自己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自身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在平时就大胆尝试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积极探索,终于感到教学不再繁杂劳累。下面,结合本人语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参与,指的是个体进入群体的状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在初识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指导作用、示范作用、推动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也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自立、自强、自信”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由于学生参与,增强了学生主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的能力。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还有学校与社 33

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参与式教学法呢?

一、教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参与目的。师生都要有严肃认真而又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的前期指导和说明要清楚。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参与方法,而不是照搬,流于形式。要督促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去,要了解学生参与前后的自我主张,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合理,并且要符合学生概念的理解水平。在互动过程中,利用教育时机,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意识的培养。对此,教师们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教案最早采用三元设计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之后不断进行技能培训,在发展中求改进,课堂教学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由此产生第二次教学设计的四元设计表(教学活动顺序和时间、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达到目标和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教学环境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准备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具、学具,设计新颖有趣的与教学相联系的各种活动语,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创设悬念,让学生主 34

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小组自学讨论,探讨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主动探求新知识,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学习钻研而达到掌握新知识、技能的目的。一要靠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二要靠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三要靠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合作,集思广益。四要靠教师真心诚意地组织学生讨论,用心和学生交流,而不是把讨论作为教学的装饰品。只有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指导,才具有实际意义,才会有好的效果。学生自学要围绕自定目标,结合教材文字、内容和插图理解知识,画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定好的自学内容,点明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通过学生之间合作讨论甚至争论,教师点拨、引导,最后达到正确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

四、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学生应该“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动灌输”,例如在二年级生字教学时,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识记方法,例如其中第一小组发现哪些字可用动作记忆,其中一个小组可将生字编成谜语让同学猜,还有用生字开花等,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那些心不在焉的听讲者。另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去,并且把学生自我评价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

另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是协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对学习成果的反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正确引导,不能模糊不清。对个别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这 35

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必须明确课堂教学载体是学生。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成为引导者、协助者,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观念,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语文”。

36

更多相关推荐:
参与式教学总结与反思(刘欢)

培训—学习—实践—探索—总结——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总结杨万乡中心小学刘欢我很荣幸参加了麻栗坡县第二期“参与式教学”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次培训我是以一名培训者和学生双重身份参加培训,作为一名培训者,培训的目的…

参与式教学实践总结

学习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八角中心小学赵开莉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学习,对参与式教学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把这些知识实施于课堂教学。现在我就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来。新课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轻松﹑…

参与式教学工作总结

参与式教学工作总结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一小学郝光军这学期,我校全面推进了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活动,并在全校开展了各年级组推荐教师运用参与式教学来上展示课。我通过上课、听课、说课、评课这一过程,使我感受很深…

参与式教学的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的心得体会武威四中赵水琴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学习体会对参与式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就自己的一点点认识总结出来参与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要做到三性三动要充分体现本节课的知识性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与式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我作为一名进修校的教师,这次能参加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培远程学习,特别是听了张日昌教授的“参与式教学”培训,我感到受益很多。参与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

参与式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参与式教学学习心得体会东河中学汪如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学习体会对参与式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就自己的一点点认识总结出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素质教育倡导的学习观...

参与式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21A江底中心校刘金花项目培训心得体会参与式教学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加20xx年10月16日学校举行的参与对参与式教学培训使我对参与式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就自己的一点点认识总结出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入...

王履斌个人课题研究小结 参与式小学数学

围绕参与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小学数学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多年的课堂教...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本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也该对这门课程总结一下首先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程是我自愿选修的当时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时候我的眼球就被参与式这三个字牢牢吸引住了因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学音乐参与式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参与式学习心得体会翠峰小学文继娟近年来通过对小学参与式教学的学习和理解应用使我对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孩子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关注学生对...

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郑铁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心得体会通过学习20xx年教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我的教学心得体会

我的教学心得体会字体我是一名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新老师教数学因为是新手所以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少经验教学工作差不多两个月了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这段时间里我却得到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正并且...

参与式教学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