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 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

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 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

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示范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 危:动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 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 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 ;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 ;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 服:动词的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使??听到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 …… 余下全文

篇二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人教社中语室 熊江平

【解题】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标题是编者从文章的首句中摘取的。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两人都是春秋时代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五霸”。

【注评】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 事:指两人称霸诸侯的业绩。 可得闻乎?” 可得:助动词性结构,同义并列关系。相当于“可以”“可能”。○劈头就问齐桓、晋文之事,旨在图霸而且心切。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仲尼:孔子的字。徒:门徒,学生。道:称道。桓文:齐桓公晋文公的省称。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的门人,所以这么说。 是以后世无传焉, 是以:因此。传:传述。焉:兼词,于之,对他们的事迹。“之”指齐桓晋文之事。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孟子主张行“王道”,反对武力称霸,所以借口“无道”和“无传”巧妙地撤开桓文之事。话虽说得委婉,但一语撇开,实则斩钉截铁地表明了“霸道”不值一谈。 无以, 以:同“已”,动词,止。“无已”是文言里的一种习惯说法,这里直译是“(如果您要问一个)没完没了”,意即“如果不能不说”。 则王乎?” 则:那就。王(wàng):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这一分句等于说“则我请言王乎”,主语“我”和谓语“言”都省略了。○本篇本意在宣扬“王道”,却由问“霸道”发端,通过撇开“霸道”以引出“王道”,一开始便纳入驳辩之局,文势顿挫生姿。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德:指国君的道德。

曰:“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民:使人民生活安定。保,安定,这里属使动用法。莫之能御: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孟子说过:“以德行仁者王。”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施惠于民,所以首先明确提出“保民而王”,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 …… 余下全文

篇三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 …… 余下全文

篇四 :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就说说行王道吧!”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说:“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说:“安抚老百姓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说:“我从胡龁那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他问道:?牛到哪里去?”

对曰:“将以衅钟。”

(那人)回答说:“将用牛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那人问)道:“这样那么废弃衅钟吗?”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本来知道您于心不忍。”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1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 …… 余下全文

篇五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 …… 余下全文

篇六 :齐桓晋文之事 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人教社中语室 熊江平

【解题】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标题是编者从文章的首句中摘取的。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两人都是春秋时代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五霸”。

【注评】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 事:指两人称霸诸侯的业绩。可得闻乎?” 可得:助动词性结构,同义并列关系。相当于“可以”“可能”。○劈头就问齐桓、晋文之事,旨在图霸而且心切。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仲尼:孔子的字。徒:门徒,学生。道:称道。桓文:齐桓公晋文公的省称。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的门人,所以这么说。 是以后世无传焉, 是以:因此。传:传述。焉:兼词,于之,对他们的事迹。“之”指齐桓晋文之事。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孟子主张行“王道”,反对武力称霸,所以借口“无道”和“无传”巧妙地撤开桓文之事。话虽说得委婉,但一语撇开,实则斩钉截铁地表明了“霸道”不值一谈。 无以, 以:同“已”,动词,止。“无已”是文言里的一种习惯说法,这里直译是“(如果您要问一个)没完没了”,意即“如果不能不说”。 则王乎?” 则:那就。王(wàng):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这一分句等于说“则我请言王乎”,主语“我”和谓语“言”都省略了。○本篇本意在宣扬“王道”,却由问“霸道”发端,通过撇开“霸道”以引出“王道”,一开始便纳入驳辩之局,文势顿挫生姿。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德:指国君的道德。

曰:“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民:使人民生活安定。保,安定,这里属使动用法。莫之能御: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孟子说过:“以德行仁者王。”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施惠于民,所以首先明确提出“保民而王”,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 …… 余下全文

篇七 :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

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

孟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论辩技巧高人几筹,显示他作为哲人的睿智。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他的论辩风格也充分表现出来。

当齐宣王单刀直入,开语直奔主题,首先要求孟子讲述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时,但孟子巧妙移话题,避开齐宣王霸道主题,他却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记述这些事情从而后来没有传述下来搪塞过去,避实就虚,迅速将话题移到王道上来,勾起齐宣王兴趣,从而将话语的主动权抢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齐宣王询问品德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王时,他简洁干脆而有力地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明确了此次谈话的中心,也使齐宣王才有了进一步谈话的兴致,马上问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孟子只用一字“可”回答,又进一步撩拨了齐宣王认识王道的兴致。

两人的对话中,孟子始终抓住谈话主动权,当齐宣王说出的“何由知吾可也”这一问题时孟子深谙齐宣王的心理,充分考虑到了作为高高在上君王的个性,所以孟子谈出生活中一件小事,齐宣王以牛换羊小事,把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为引子,引出话题。在讲述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情上他也时刻不忘夸耀齐宣王,说他有仁慈之心,认为老百姓误解了他,替齐宣王摆脱委屈。因为在老百姓看来他这一举措只是吝啬的表现。所以齐宣王马上变得高兴起来。两人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谈话没有心里负担。如此孟子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大谈王道才不至于令对方反感,产生对牛弹琴的效果。齐宣王此时把孟子当成自己朋友,开始达到心灵上的默契,他完全把孟子当成朋友,认为他和孟子有共同语言,他的话语在其心里掀起了几丝波澜,产生了心灵的触动,所以就主动询问不忍之心和王道二者间的关系。 而孟子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机智地暂时移话题,讲述“不能”和“不为”两者间的关系。在此也没有忘记避免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譬喻,将齐宣王未推恩于百姓比作力足举百钧而未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未见舆薪,让其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当齐宣王还要彻底搞清楚“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孟子再次运用譬喻,将“挟泰山以超北海”比作“不能”,将不能“为长者折枝”比作“不能”。言简意明,说理透彻清楚。接着孟子顺理劝导孟子推恩于天下并让他好好思考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至此齐宣王多少应该明白不忍之心和王道之间的关系,知晓“不忍之心”是推行王道的条件。

…… …… 余下全文

篇八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1

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