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时间:2024.5.18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1

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 2

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3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 4

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

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 出齐宣王

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

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

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

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

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

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

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

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

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

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

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

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

水火不容 势不两立 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

两厢情愿 其乐融融

孟子——自然举措

5


第二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 关于孟子:

1、 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 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 代 意 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

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 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 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 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 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说服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二、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难 齐 宣 王 孟 子 解 决

1 畏

难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

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

大欲 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 缘木求鱼的比喻 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 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 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

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 作业: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 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 ——————————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 ——————————不忍之心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 推恩天下 而是不为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 —————————— 推行仁政 齐宣王实行王道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 制民之产

更多相关推荐: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2保民而王保爱护安抚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人教社中语室熊江平解题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标题是编者从文章的首句中摘取的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

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

齐桓晋文之事 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人教社中语室熊江平解题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标题是编者从文章的首句中摘取的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

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

谈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论辩技巧孟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论辩技巧高人几筹显示他作为哲人的睿智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他的论辩风格也充分表现出来当齐宣王单刀直入开语直奔主题首先要求孟子讲述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

《齐桓晋文之事》词类活用

齐桓晋文之事词类活用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2保民而王保爱护安抚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齐桓晋文之事赏析齐桓晋文之事赏析作者加入日...

《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第一课时制作人郑吉刚审核人宁琳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学习重点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1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3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5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6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

1.26-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人教社中语室熊江平解题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标题是编者从文章的首句中摘取的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

齐桓晋文之事读后感(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