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时间:2024.4.5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 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

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 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

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示范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 危:动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 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 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 ;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 ;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 服:动词的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使??听到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明以(之)教我

5、及(之)陷于罪

6、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 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 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 何

4、牛何之(牛之何) 之

5、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 之

6、舆薪之不见 舆薪 见

7、何以异 以何

8、未之有也 之

状语后置

1、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5、独何与

6、树之以桑

文言文一词多义

⑴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芷阳间行(取道)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启发)

⑵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词,他) 牛何之(往)

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⑶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

⑷诚

然,诚有百姓者(的确)

是诚何心也(真的)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 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就


第二篇:课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辨识字音

①憩(qì) ②芜(wú) ③眄(miǎn) ...

④盘桓(huán) ⑤窈窕(yǎotiǎo) ⑥壑(h? ) ....

⑦飏(yáng) ⑧遐观(xiá) ⑨岫(xiù) ...

⑩耘耔(yún zǐ) ?一稔(rěn) ?壶觞(shāng) ....

?翳翳(yì) ?畴(ch?u) ?皋(gāo) ...

?心惮(dàn) ?熹微(xī) ?庭柯(kē) ...

?一棹孤舟(zhào) ?樽(zūn) ..

二、通假字

(1)乃瞻衡宇 (“横” 横木 ) .

(2)景翳翳以将入 (“影” 日光) .

三、本文出现的5个疑问代词 :

1.田园将芜胡不归 为什么 .

2.奚惆怅而独悲 为什么 .

3.复驾言兮焉求 什么 .

4.曷不委心任去留 为什么 .

5.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哪里,什么 ..

四、古今异义

(1)觉今是而昨非..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 古义:错误;今义:否定词)

(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亲属; ....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竹制手杖;今义:搀扶老人) ..

(4)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古义:做官;今义:人际之间交往、职业安排等情..

况)

(5)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古义:小孩子;今义:形容词,头脑简单) ..

(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 今:泛指) ..

(7)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

(8)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 .

五、一词多义

三径就荒(接近、趋向)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靠近)

指物作诗立就。——宋·王安石《伤仲永》(完成)

松竹犹(还)

过犹不及(犹如)

稚子候门(等候)

1

遣人候问。——《汉书·李广苏建传》(看望,问候)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明白,知道)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真实;确实 )

言审莫过圣人。——王充《论衡》(慎重,小心谨慎)

审问而明辨之也。——清·刘开《问说》(详尽,仔细)

田园将芜胡不归(将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扶持,扶助) 将数百之众。 ——汉· 贾谊《过秦论》(带领)

将吏敢复有言迎操者。——《资治通鉴》(将领)

将身后托汝。——清·袁枚《祭妹文》(“把”、“用”)

将信将疑(又”,“且”)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请息交以绝游(断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横渡 ) 行

善万事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

李白乘舟将欲行 (离开,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行)

行之有效(实行,执行)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用)

引无数英雄兑折腰(吸引)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引剑自刎(拔)

引颈西望(伸)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车)

李白乘舟将欲行(乘坐)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一辆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就着)

2

策扶老以流憩(柱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退而论书策 (古代写字用的竹简) 蒙故业,因遗策(决策,策略)

虚词

1.代词

人称代词:

代人

故便求之(代物)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 :这,这些)

2.助词

悦亲戚之情话(的 )

感吾生之行休(取独)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标志 )

顷之;久之;填然鼓之(凑足音节)

3.动词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去)

1.介词

既自以心为行役(让)

问征夫以前路(用)

农人告余以春及(把)

余船以此俱进(按照)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凭借) 家叔以余贫苦(因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在??的时候)

2.连词(相当于“而”)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修饰)

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表目的 ,来)园日涉以成趣 (表承接 ,从而)

3.动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任用)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1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你的 通“尔”)

2.连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假设 ,如果)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但是,却)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振长策而御宇内(表目的,来 )

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被)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介词,为了)

六、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

或棹孤舟 (用桨划) .

②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在园中 每天 ) ..

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常常) .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 (幼儿、儿童) .

②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 (羡慕、喜好) .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 (使??愉快) .

审容膝之易安(使动用法,使??安乐) .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 (以??为乐) .

悦亲戚之情话(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悦) .

七、特殊句式

(1)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句式特点:(1)省略句,“门”前省略“于”

(2)既自以心为形役

句式特点:(2)被动句

(3)复驾言兮焉求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焉求”应为“求焉”

(4)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程氏妹丧于武昌

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应为“以春及告余”“将于西畴有事” 程氏妹于武昌丧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胡为”应为“为胡”“何之”应为“之何”

(6)乐夫天命复奚疑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奚疑”应为“疑奚”

(7)遂见用于小邑

句式特点:被动句

八、文句翻译

(1)既自以心为形役

4

译文:(1)既然知道心志是被躯壳所役使

(2)将有事于西畴

译文:该去耕种西边的田亩

(3)复驾言兮焉求

译文:我还驾着车出去作什么追求

(4)寓形宇内复几时

译文:我寄身于世间还有几度春秋

(5)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姑且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的终结,乐于顺从天命还有什么疑虑呢

九、文学常识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赋,是东晋时期陶渊明所作,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文中流露了归田园之初的激动和欣喜之情。

附:基础训练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轻飏(yáng) 西畴(ch?u) ..

窈窕(tiǎo) 返朴归真(pǔ) ..

B.斜眄(miǎn) 兰棹(zhāo) ..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ài) ..

C.休憩(qì) 东皋(gāo) ..

阴翳(yì) 晨光熹微(xī) ..

D.遐迩(xiá) 耘耔(zǐ) ..

云岫(xiù) 田园荒芜(wú) ..

解析:“棹”读“zhà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恨晨光之熹微 (天色微明) ..

云无心以出岫 (云彩) .

B.非矫厉所得 (造作勉强) ..

眄庭柯以怡颜 (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 ..

C.当敛裳宵逝 (收拾衣装) ..

悟已往之不谏 (无法挽回) ..

D.倚南窗以寄傲 (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 ..

策扶老以流憩 (拐杖) ..

解析:“岫”,山穴,此处泛指山峰。

3.选出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D)

A.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

B.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

C.悦亲戚之情话 .

D.奚惆怅而独悲 ..

5

解析:A项“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人际之间交往、职业安排等情况;B项“幼稚”古义指小孩子,今义指头脑简单;C项“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亲属,今义指有婚姻关系的亲属,范围比古义小。

4.下列有关“而”和“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①门虽设而常关 ②觉今是而昨非 ③悦亲戚之情话 ④感吾生之行休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③结构助词,的;④主谓间助词,无实义。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D)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遂见用于小邑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鸟倦飞而知还

解析:A、B、C项为被动句。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策扶老以流憩 .

A.眄庭柯以怡颜 B.乐琴书以消忧 ..

C.或棹孤舟 D.善万物之得时 ..

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名词作动词。A项使动用法,使愉快;B项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D项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7~9题。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甲)。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乙)。聊乘化 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7.根据对仗的特点,在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分别填上适当的句子。 甲:泉涓涓而始流 乙:临清流而赋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复驾言兮焉求 言:助词。 .

B.或棹孤舟 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

C.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喜好。 .

D.帝乡不可期 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

解析: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即仙境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6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

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

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

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出陶潜那种顺应自然,

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

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解析:D项“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

主要表现”表述有误。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一、辨识字音

①翼轸(zhěn) ②襜帷(chān) ③鹤汀(tīng) ...

④睇眄(dì miǎn) ⑤遄飞(chuán) ⑥绣闼(tà) ....

⑦牛斗之墟(xū) ⑧萦回(yíng) ⑨台隍(huáng) ...

⑩凫渚(zhǔ) ?棨戟(qǐ) ?雕甍(m?ng) ...

?胜饯(jiàn) ?多舛(chuǎn) ?雨霁(jì) ...

?爽籁(lài) ?宗悫(qu?) ?盛筵(yán) ..

21捧袂?南溟(míng) ?孤鹜(wù) ○(m?i) ...

22睢23懿24潦○园(suī) ○范(yì]) ○水(liáo) ...

25帝阍6簪笏7骖○(hūn) 2○(zān hù) 2○(cān) ....

二、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 (“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

三、古今异义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古义:远;今义:赊欠 .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

穷且益坚 古义:处境艰难;今义:贫穷 .

一介书生 古义:量词,个 今义:介绍,介于 .

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屁 ..

时维九月 古义:在 今义: 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

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 走上路程。 ..

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

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 没有钱,穷困。 .

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 看机会,看形式。 .

阮籍猖狂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肆无忌惮。 ..

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

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

7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古义: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古义:语气词,用在句尾 今:无意义。 ..

识盈虚之有数 古义:定数 今:数量 .

彩彻区明 古义:日光 今:彩色 .

序属三秋 古义:秋季的第三个月 今:三个秋季 ..

路出明区 古义:过 今:向外走 .

四、一词多义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 尽: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 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 尽:完,尽头。 属: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属:在。 即:

(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 就

(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即: 则 。 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8

C、shu?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

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五、词类活用:

① 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② 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③ 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④ 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⑤ 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⑥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⑦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⑧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全都是...,.都包括) ⑨ 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⑩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雾一样) ⑾ 川泽纡其骇.瞩 (使动 使??吃惊 )

(12)上.出重霄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13)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作意动,以??为襟 以??为衣带

(14)敢竭.鄙怀。(使动,竭:使??完全表露出来

(15)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萍水:就像水上的浮萍)

(16)青雀黄龙....之舳。(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17)千里..逢迎。(数量词作名词,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六、特殊句式

(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9

(2)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3)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宾结构后置)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5)千里逢迎(动宾倒装)

(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动宾倒装) ..

(7)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8)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9)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10)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判断句)

(11)尽是他乡之客(判断句)

(12)宾主尽东南之美(判断句)

(13)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之”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4)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之”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5)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16)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七、文句翻译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5)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贤的君主;使梁鸿逃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

(7)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虽然与终军的年龄相同;(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壮志,也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八、文学常识

(1)王勃,字子安,与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并称为“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在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两句著名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豫章”“洪都”是南昌 旧称,“衡庐”指的是湖南衡山和 江西庐山。

(3)填空题 ①爽簌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 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0

②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声断衡阳之浦。

⑤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九、相关成语 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 之区。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物华天宝: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

场。 逸兴遄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

足。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响遏行云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

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

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

书?马援传》。

穷且益坚 :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

当 更加坚定。

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

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投笔从戎 :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

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盛筵难再 :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陆海潘江 :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

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十、本文的借代和谦辞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1)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11

(2)襜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天宫的看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

之 气”。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

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

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

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三尺:指衣带下垂的

长度。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

定为三尺。绅,指衣带结余下垂的部分。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

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三尺微命,指地位卑微。一介:一个。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

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 附:语基训练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C )

A.翼轸(zh?ng) 懿范(yí) 襜帷(chān) 萦回(yíng) ....

B.多舛(chuǎn) 南溟(míng) 潦水(liǎo) 鹤汀(tīng) ....

C.台隍(huáng) 雨霁(jì) 冈峦(gāng) 孤鹜(wù) ....

D.帝阍(hūn) 睇眄(tì) 凫渚(zhǔ) 爽籁(lài) ....

解析:A项“轸”读“zhěn”,“懿”读“yì”;B项“潦”读“lǎo”;D项“睇”

读“d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①四美具,二难并.A.? 越,谁悲失路之人?②关山难.

?①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B.?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②数.

?①北海虽赊,扶摇可接.C.?市百姓物,不还钱?②时赊.

?①怀帝阍而不见.??②远行多所怀.

解析:D项怀:怀念;A项难得/难以;B项定数/几;C项遥远/赊欠。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B)

12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解析:B项古今义均指一时的运气;A项狂放、不拘礼法/狂妄而放肆;C项迎接/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D项谦辞,后生,晚辈/男孩子,泛指儿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

C.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D.宾主尽东南之美 .

解析:A、B、C三项加点词都是使动用法。D项“美”形容词作名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怀帝阍而不见 ..

B.①慕宗悫之长风 ②谁悲失路之人 ..

C.①奉宣室以何年 ②处涸辙以犹欢 ..

D.①窜梁鸿于海曲 ②遂见用于小邑 ..

解析: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C项①介词,在;②连词,表转折。D项①介词,到;②介词,与“见”连用表被动。

6.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孟学士之词宗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解析:B项“何知”应为“知何”,属宾语前置。其他均为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 13

岂效穷途之哭?

7.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C)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

D.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解析:C项中“曹丕”应为“曹植”。

8.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 ..

解析:A项中“而”表示承接,连词。B、C、D三项中“而”均表示并列,连词。

9.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解析:B项无恨主之意。

10.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解析:D项虚实结合。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

一、辨识字音 ①鲲鹏(kūn)②抟扶摇(tuán )③草芥(ji? )④舂米(chōng ) ⑤莽苍(mǎng )⑥怒发冲冠(fà )⑦沮丧(jǔ ) ⑧迁徙(xǐ ) ⑨北冥(míng )⑩山坳(ào ) ?夭折(yāo ) ?晦朔(shu? )?荆棘(jí ) ?蓬蒿(hāo) ?泠然(líng )?决起而飞(xu? ) ?夭阏(? )?斥鷃(yàn )?翱翔(áo ) 蟪蛄(huì gū ) 蜩(tiáo )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 (“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智” 聪明、智慧)

(3)汤之问棘也是已 (“矣”语气词 )

(4)此小大之辩也(“辨” 区别 )

(5)而征一国(“耐” 能)

(6)御六气之辩 (“变” 变化)

(7)旬有五日而后反(“又”“返”)

三、古今异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古义:海的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2)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示转折关系

14

(3)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吃饱的样子;今义:副词,和料想的所符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

(5)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游动的雾气;今义:一种野生动物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今义:农历腊月是小月(29天)的年份。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 春节

(7)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8)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四、一词多义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记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志向)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记,做记号) 穷

穷当益坚 (处境艰难,困厄)

以穷困来归丹。——《战国策·燕策》(不得志,走投无路 )

岂效穷途之哭(穷尽,走完)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三国志·陆抗传》(竭尽)

穷源溯流 (追究)

去以六月息者也( 气息,这里指风 )

生物以息相吹也(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苏武传》(喘气;呼吸)

北山愚公长息。——《列子·汤问》(叹息)

请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停止)

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张籍《董公诗》(亲生子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

圣人无名( 声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命名)

不名一钱。——东汉·王充《论衡》(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刘禹锡《陋室铭》(有名声)

莫名其妙(说出)

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别 )

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

之二虫又何知(知道 )

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确)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 为焦仲卿妻作》(判断动词,是)

15

共商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

唯利是图(助词,帮助宾语提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 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以”合用,因此)

是古非今(肯定 认为正确)

其翼若垂天之云(的)

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取独)

而莫之夭阏者(它)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

之二虫又何如(这)

虚词

1. 之

(1)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3)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4)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词,的)

(9)则芥为之舟(代词,小草的)

(10)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12)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 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6 ((((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 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而后乃今将图南. (向南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往南飞,南行)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称赞)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满意)(使??信任)

②彼于致.福者 (使??到来)

六、文言句式

(1)此小大之辩也

句式特点:判断句,“??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特点:判断句,“??者,??也”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句式特点:判断句,“??者,??也”

(4)翱翔蓬蒿之间

句式特点:省略句,“蓬蒿”前加介词“于”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句式特点:省略句,“不加劝”前加“宋荣子”

(6)众人匹之 , 不亦悲乎

句式特点:省略句,在“之”前加“于” 省略主语“众人”

(7)而莫之夭阏者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夭阏之”

(8)彼且奚适也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适奚”

(9)奚以知其然也

17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以奚”

(10)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句式特点状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11)之二虫又何知

句式特点:知何,宾语前置

七、文句翻译

(1)《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么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

(3)之二虫又何知!

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智慧小的比不上智慧大的,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

八、文学常识

(1)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

书现存33篇,本文可以看成是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对比鲜明,想像奇特。

(2)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

矣。

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九、借代用法

(l)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 气”。

十、用典归类积累

这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文章引用典故达三十多处,这势必造成文字上的艰

涩古奥,在理解上设置了重重障碍。所以,把文章中的用典摘取出来,进行梳理归类,释文解义,就有非常之必要。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①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③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④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作者借此表示, 18

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⑤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借此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 19

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

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

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①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

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

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

王竹园也。”

②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

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

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④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

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

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

立。’鲤退而学礼。”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

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

《逍遥游》课文研讨与练习第二题参考答案

下列文言词语有不同的意思或用法,这在过去所学的古诗文或成语中都出现过,

你能举出一二例来说明吗? 若:

1.像,好像。例句:背若泰山,翼苦垂天之云。(《逍遥游》)

2.假如,如果。例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3.你。例句:若毒之乎?(《捕蛇者说》)表对称时,除了有“你”“你们”之

意,也有“你的”之意。例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此外,“若”字还有以下用法或意思: ① 及,比得上。例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表他称,他,他的。例句: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王充《论衡·实

知》)

③ 表近指,这,这样,如此。例句: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

语·宪问》)

④ 表选择,或,或者。例句: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⑤ 与“夫”“至”等结合,组成“若夫”“至若”,用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

开头,表示语气。例句: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

楼记》)

是:

1.代词,这。例句: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2.动词,表判断。例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此外,“是”字还有以下用法或意思: 20

① 形容词,正确。例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意动用法作动词时,有“以??为是”“认为??正确”之意。例句:是己而

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② 助词,与“惟”构成“惟??是”结构,“是”表宾语前置。例句:吾少孤,

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斯:

1.副词,则,就。例句: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柳宗元《封建论》)

2.代词,此 例句:予为斯序,既痛逝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斯”字本义为“劈”,如《诗经·陈风·墓门》中的“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另有一种用法是用作句中、句末语气词,如《诗经·豳风·破斧》的“哀我人

斯”。

之:

1.助词,的。例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代词,这,此。例句: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3.助词,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无实义。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之”字的用法或意思还有:“到??去”,如《汉书·高帝纪》中的“沛公

引兵之薛”;第三人称代词,如《汉书·高帝纪》中的“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

者,吾能尊显之”等。 特

1.形容词,独,独特。例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2.副词,只。例句: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特”字有“公牛”之意,引申为“雄性牲畜”,也可泛指“牲畜”,另有“配

偶”之意,用作副词有“特此,特别”之意,用作形容词可表“杰出的、 独特

的”。 修:

1.长。例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修饰。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修”字主要用作动词和形容词,用作动词时有“修建”“修理”“治

理”“修养”“修订、修改”“编写”“学习、研究”等意思,用作形容词时

还有“善、美好”之意。

附:语基训练

一、基础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翱翔(áo) 夭阏(yú) ..

坳堂(ào) 抟扶摇而上(tuán) ..

B.鲲鹏(kūn) 齐谐(xi?) ..

迁徙(xǐ) 决起而飞(xu?) ..

C.沮丧(jǔ) 斥知效一官(zhì) ..

D.蓬蒿(gāo) 榆枋(fāng) ..

晦朔(shu?) 穷发之北(fà) ..

解析:A项“阏”应读“?”;C项“”应读“yàn”;D项“蒿”应读“hāo”。

2.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故夫知效一官 效:效力、尽力 .

B.而后乃今培风 培:培育、培植 .

21

C.《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

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

解析:“培风”的“培”是“凭借”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解析:A项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项古义:不立名;今义:没有名声。D项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D.为天下笑者,何也 .

解析:题中“为”字是助词。A项,成为;B项,替;D项,被。

5.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D)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龟玉毁于椟中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例句及A、B、C各句都是判断句。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

解析:A项名词用如动词,向南飞;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7.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 .

B.南冥者,天池也 冥:通“溟”,海 .

C.《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

22

D.而后乃今培风 培:培养 .

解析:D项培:凭。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以”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B.皆以美于徐公 .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解析:例句的“以”解释为“凭”,B项为“认为”,C项为“按照”,D项为“而”

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可见,《庄子》一书并非庄周一个人的著作。

B.“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C.鲁迅称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实际上是赞扬庄子在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

D.庄子,名周,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解析:D项庄子散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0.根据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鲲鹏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它必须等待海运时的六月巨风,可见,鲲鹏并不能逍遥。

B.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它们不逍遥,不自由。

C.在该段中,作者对鲲鹏抱赞美态度,而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D.蜩与学鸠嘲笑鲲鹏要到九万里高空才能向南飞,不能像他们一样达到逍遥的境界。

解析:D项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包括蜩与学鸠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译文:倒一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 _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陈情表》

一、辨识字音

①闵(mǐn) ②茕(qi?ng) ③洗马(xiǎn) ...

④猥(wěi) ⑤陨(yǔn) ⑥逋(bū) ...

⑦笃(dǔ) ⑧矜(jīn) ⑨擢(zhu?]) ...

⑩渥(w?) ?祚薄(zu?) ?险衅(xìn) ...

?床蓐(rù) ?矜悯(jīn) ?终鲜兄弟(xiǎn) ...

23

?应.门之僮(yìng) ?行.年四岁(xíng)

二、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通“悯”,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亡)

(2)常在床蓐. 通“褥”草垫子,草席

(3)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三、一字多义:

以: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臣具以表闻、无以至今日 (凭借)

谨拜表以闻 (连词“来”)

猥以微贱(凭借)

慈父见背(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看见,动词)

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名词)

日薄西山(迫近,动词)

门衰祚薄(微薄,少,形容词)

死当结草(应当,副词)

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

行年九岁(经,动词)

九岁不行(走路,动词)

夙遭闵凶(早时,名词)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名词)

拜臣郎中(授予官职,动词)

谨拜表以闻(奉,上,动词)

犹蒙矜育(怜惜,动词)

不矜名节(夸耀、注重 动词)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比,介词)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对于,介词)

四、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愿.陛下矜悯愚诚 希望 乐意,愿意 未曾废.离 停止 没有用的 形影相吊. 慰问 悬挂

24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年 组织等开始存在 ..

舅夺母志 强行改变 争取得到 .

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 婴儿 .

晚有儿息 子 呼吸 .

逮奉圣朝 等到 捉拿 .

寻蒙国恩 不久 寻找 .

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去掉 .

则告诉不许 申述 诉说给别人知道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感情恳切 少 ..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 身心劳苦 .

庶刘侥幸 大概,或许 众多 .

刘夙婴疾病 疾,一般病;病,重病; 泛指病 ..

五、语类活用

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伤不幸之事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无以终余年 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保卒终年 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 远离

历职郎署 职: 名名作动词 担任??官职 .

臣具以表闻 闻: 形容词作使动 使??听到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上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 像犬马一样 ..

六、文言句式

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固定句式)

七、文句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1)外面没有勉强的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独自生活,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译文:(2)我想圣朝以孝道治理天下,凡属年老有功德的旧臣,尚且都受到怜惜和抚养,何况我孤单艰苦,更是不同寻常。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我想奉命急速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一天加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向长官申诉,又得不到允许

(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5

译文:)希望陛下怜悯我的诚心,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刘氏可以侥幸地平安寿终。

八文学常识

(1)《陈情表》是晋代李密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尽孝美文,读后让人感动得落泪。

(2)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诸葛亮的《出师表》。

(3)默写课文内容: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语基训练

一、基础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

A.屡见不鲜 鲜为人知 新鲜 寡廉鲜耻 鲜鱼 .....

B.应门 应接不暇 有求必应 应付 应声而落 .....

C.供不应求 供应 供养 供品 供职 .....

D.日薄西山 义薄云天 淡薄 薄饼 薄情 .....

解析:B项都读“yìng”;A项“屡见不鲜”“新鲜”“鲜鱼”的“鲜”读“xiān”,“鲜为人知”“寡廉鲜耻”的“鲜”读“xiǎn”;C项“供不应 求”“供应”“供养”的“供”读“gōng”,“供品”“供职”的“供”读“g?ng”;D项“日薄西山”“义薄云天”“淡薄”“薄情”的“薄”读“b?”,“薄饼”的“薄”读“báo”。

2.找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D)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解析:A项,闵:悯;B项,蓐:褥;C项,厌:餍。

3.指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D)

A.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②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B.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C.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②险以远,则至者少 .

D.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②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

解析:A项①终于,②尽;B项①姑且,②假如;C项①坎坷,②险要的地方;D项夸耀。

4.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A)

A.况臣孤苦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26

解析:B项“成立”:长大、成人;C项“进退”:做官或不做官;D项“不行”:不会正常行动。

5.指出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C)

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 .

B.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C.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

D.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解析:A项①主谓之间,助词,②结构助词,的;B项①趁机,②就;C项①②均是连词,因为;D项①才,副词,②于是,连词。

6.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C)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解析:C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拜官授职 .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夸耀 .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明察 .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庶:或许 .

解析:矜:顾惜

27

8.下列句中的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解析:A项告诉:报告申诉;C项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D项辛苦:辛苦楚。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C)

A.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

解析:A项转折/顺承;B项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D项比/向。

10.下面对上面三段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选文的第一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窘境,语气恳切,感情真挚。

B.选文第二段一开始援引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既巧妙,又得体。

C.“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组形象性的描述,语言精当,引起了晋武帝对李密同情之心。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一语形象地传达出了李密陈情的目的,这里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十分巧妙。

解析:C项感动了晋武帝在文中缺少根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

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

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

之必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

馀,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

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

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指占卜、算命的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 28

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

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欧阳修《泷冈阡表》节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以庇而为生 庇:依靠 .

B.间御酒食 御:进用 .

C.屡废而叹 废:停止;搁置 .

D.其心厚于仁者邪 厚:厚道,忠厚 .

解析:厚,注重,重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

A.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B.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C.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D.而所为如此 .

生,亦我所欲也 .

解析:C项两个“以”分别为连词,表原因;连词,表并列关系。A项都是怎么。B项都是用在主谓间。D项都是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之父“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组是(B)

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⑤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⑥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欧阳修之父居官廉洁,俸禄微薄,他不让俸禄有节余是因为他认为俸禄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B.欧阳修的祖母去世后,无论“岁时祭祀”,还是“间御酒食”,欧阳修之父都会流泪,为不能好好奉养她而终身感到遗憾。

C.世间治狱的官吏每每想要置犯人于死地,欧阳修之父却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为的是不让被处死的人有遗恨。

D.欧阳修年幼丧父,太夫人以“汝父之志”教育他,断定他必能承继父业,光宗耀祖。

解析:应是“他认为有节余的俸禄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29

更多相关推荐: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全)

知识要点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齐桓晋文之...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整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

最新最全人教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精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内容复习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写出括号里的音和字qn园春fn外妖ro风so原ch蜡象红zhung素gu一代天jio成吉思汗稍xn还看今朝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

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汇总

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汇总来源奥数网整理20xx1014113613标签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汇总一拼音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quot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及练习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0xx-20xx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拼音知识123个声母24个韵母要会熟练默写背诵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练读写23个声母bpmfdtnlkhjqxzhchshrzcyw24个韵母oeIuieiuioouiuieeernen...

冀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年级下

14单元同音字金以道清青今已到轻快知从块只她胞它他包多音字兴数当干着藏相同偏旁木字旁林森村树植竹字头篱笆答等屋提题觉只没丛数树地长单人旁休他们值保伙伴信停伤伸提手旁把打捎接扛披挽女字旁她姑娘姐妹走之旁这过送边迎...

(重要)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汉语拼音声母表23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韵母表24个aoeiuaieiuiaoouiuieeeraneninunnangengingong整体认读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2中心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

说明文知识点整理

说明文知识点整理说明文的阅读考查要点通常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概括说明的内容分析说明的顺序辨析说明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的语言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1对象事物说明文看标题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不能仅看...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总结(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