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故都的秋读后感

故都的秋读后感

在家的时候没事,随便翻翻,找到了初中的课本,看看里面的文章,故都的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重新细读后我有不一样的感觉。

如果说雨是可以引起人的一点淡淡的思乡情怀的,那么秋便可以将人的思绪都带到过去的回忆中去的,或许是在怀念的美好,或许是在感叹时光的易逝,总之一切浓郁的感情都卷在秋的萧疏中,随风而飘。秋,无论是在彩色上,还是在姿态上,总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如文中描述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秋蝉的哀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等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些景物,听到

了那些声音,我的心里有点软软的感觉。

入秋以后,树叶就越发显得苍黄了,随着一阵阵的秋风,树叶便在空中旋转,然后落地,如一只只疲倦的蝴蝶。此时我也能“从槐树叶底,朝动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然而我们这里的槐树并不多见,常见的是杨树,一条路通向多远,路两旁就一真是杨树,看不到尽头,很幽远。我喜欢踩着厚厚的落叶走路,透过凋零的树枝看着天空。那种感觉就像作者所说“脚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也是种很静的感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这样的秋雨总是萧条的。一场秋雨过后,空气都变的透明的了。我常在窗前看着秋雨悄然而落,也常夜晚静听秋雨落在残败的树叶上。那种心境,是非不在秋天素不能体会的。更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一层秋雨一层冻”,渐渐地我会感到有些寒意。 北平,一座精美但又脆弱的古城,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深到极处美到极致。在十九世纪突然卷起的风云中,他却显得如此的衰颓。

郁达夫本是江南人,为何会对北国的秋又着如此深切入微的感受和观察,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看“碧绿的天空”,听“训鸽的飞声”,数“漏下来的的日光”;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 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寞“。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悠悠的态度过滤以后描绘出来的画面,并且这等细致到极处的笔墨,既闲的清新,又轻笼着一层古城的沧桑,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寂。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摘抄

【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摘抄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六年级:鹿泉--6--可可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故都的秋》郁达夫教案

江西师范大学2011届师范毕业生 郭儒 高中语文教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案设计: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郭儒)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3、、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秋日私语》并展示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xx年赴日本留学。19xx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xx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xx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xx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xx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xx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xx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xx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散文评论: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1996-1945),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著有小说集《沉沦》、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散文集》等。感伤小说和抒情散文,是郁达夫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郁达夫的散文,清新秀丽,真率酣畅,富有神韵。郁达夫的作品都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他的散文大多也是畅述自己的生活遭遇。

写于19xx年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著名散文,也是最能代表他散文风格的作品。他用饱含情感的笔调,纵情书写,描画出了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写秋的文字不再少数,但却很少能及得上《故都的秋》的味道。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自是吸引作者之物;北国的槐树,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北方的秋雨,北方人的果树,更是组成了浓浓的秋意图。在作者笔下,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富有韵味,令人流连忘返。若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虽说中国文人和秋的关系似乎特别密切,但在作者看来:“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底。”

此文在勾勒了一幅极富韵致的北国秋色图外,还充分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作者正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表现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感情,但也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正如文中所说的:“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文章一开始就奠定了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基调。作者在面对客观事物时,融进了自己的情愫,景物完全情感化了,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因为和故都北平一样,当时作者的情感上也早已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的“悲凉”已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文章所流露的“悲凉”意识,恰恰是时代在作者情感上的折射。

…… …… 余下全文

篇五 :郁达夫《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定)

城南中学 徐文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深深眷恋及内心的落寞、悲凉之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深深眷恋及内心的落寞、悲凉之感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和讨论法。

五、预习要求: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及释义

六、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3分钟)

所谓“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哪个同学能够帮我们回忆一下有关“秋”的诗句呢?(幻灯片展示:毛泽东“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王维“空山新雨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文人笔下,秋或壮美,或苍凉,或清新,每个人对秋的感受不是完全一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一起去看看在他的笔下,秋又有怎样的韵味!(板书: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题解(1分钟)

“故都”即北平,现在的北京。“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同时暗含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为故都北平的清秋之景。

(三)鉴赏文本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在作者看来,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清——清闲;静——安静;悲凉——悲伤、凄凉)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故都的秋》之郁达夫的悲凉

《故都的秋》之郁达夫的悲凉

有这样一位作家,生于南方,却将北平称为“故都”,并且对这故都的秋爱得深沉、爱得热烈、爱得刻骨铭心。他爱这故都的秋的清,爱它的静,爱它的悲凉。这就是郁达夫,《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品味故都秋的悲凉,了解故都,了解故都的秋,便是了解郁达夫。

文章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郁达夫曾经说“我认为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要寻这散文的心”,本文的“心”在哪里呢?清、静可以说是景物的特点,而这悲凉则是人的感受,或者说,是郁达夫特别的感受。——悲凉。本文标题为“故都的秋”,故都是北平,郁达夫是南方人,为何称北平为故都?文中多次提到“北国的秋”,为什么标题不直接叫“北国之秋”或者“北平之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一、自然之景——赏悲凉之景

故都的秋,是悲凉的,首先悲凉在秋景。本文中描绘秋景主要在3-11段,描绘了五幅秋景图,秋园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喜人。

秋园静观,作者看到了怎样的一些景象呢?有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碧绿的天色、(听到)驯鸽的飞声、丝丝日光、破壁腰中的蓝朵、尖细且长的秋草,既有视觉形象,也有听觉形象,景物描写十分细致,并且写了观景时的心态、动作,“细数”“静对”,透露出一种惬意和悠闲。而他对景物的形容,则反映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比如“破”“高”“蓝朵”“蓝色白色”“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等词。

郁达夫的悲凉是秋景的悲凉。悲凉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中,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在秋雨的每一滴雨珠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中。

二、景中之情——品景中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眼中这深沉、清静与悲凉的故都秋景,何尝不是故都秋天里的郁达夫悲凉之情的表达呢?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便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 作者及时代背景

1作家介绍: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xx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19xx年在东京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开中国现代文学“自叙传”淑清小说之先河。其作品因对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而风行一时。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与文学研究会“文学揭露人生社会问题”一起成为当时文坛的两大主流思想。受西方“浪漫主义”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很大。

…… …… 余下全文

篇八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的异同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的异同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的异同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10-20 18:22

老师上课问的,望各位帮帮我啊~~~

乞求啊---

要求有异同的鉴赏和品评.

先3K 大家了哈!!!

呼啦啦~~~

提问者: 虾米蝶飞 - 一级

最佳答案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都以极真挚和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对古都北平的爱,但是,细细品味,两人对北平这个古老都市的体会和感受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北平而老舍写的却是“心中”的北平。

一、“眼中”的北平

郁达夫出生于江南,他对北平有一种外乡人似的新鲜好奇,因为南方的秋“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气”,所以,他“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可以说,他是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郁达夫就是这样悠然惬意地开始欣赏北平。既然是欣赏风景,所以,首先,他选择的是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景物。郁达夫是一位敏感多情的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为了谋生,他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的心已被一种“悲凉”的情愫充斥,即便是面对他所喜爱和眷恋的北平的秋景时,他也是带着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所以,他不会选择恢宏的皇家宫殿园林,不会选择热闹的前区,不会选择优美的名胜古迹,他选择的是“一椽破屋”、“蓝色的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这些“清、静、悲凉”,但却投合他心境的景物。

其次,为了在欣赏风景时有多方面美的感受,郁达夫积极调动各种感官捕捉故都的秋味,然后又将这种种感觉细腻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也跟着他欣赏这一幅幅古都的秋的美丽画卷。这些画卷中他着上了碧绿、蓝、灰、青、淡绿、微黄等清新淡雅的冷色调,尽管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鲜艳夺目,没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金黄灿烂,但它们带来的视觉享受并不逊色。试想这样幅画面:天空是碧蓝辽阔的,天与地之间,或出现一两只灰色的驯鸽,地上点缀着蓝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谁能不从中感受到故都秋的美、秋的情趣呢?然后,作者又从摒弃皇城人海的热闹喧哗,敏感的听觉捕捉到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秋蝉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再加上“息列索落”的雨声,这些独特的音响合奏出一曲新“秋声赋”,秋的悲凉此时是阵阵袭来,故都独特的秋味就更浓了。然而,都达夫仍不放弃寻觅,他踏上“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落蕊,感受着那“一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郁达夫是那么全方位地感受着北平的秋,欣赏着北平的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