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关于切实提升税源管理质效的探索

时间:2024.3.15

关于切实提升税源管理质效的探索

菏泽市地税局税源管理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菏泽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规模经济不断壮大,为我市地方税收培植了丰厚的税收源泉。同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税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单凭传统的税收征管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的税源管理。菏泽市地税局近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县区税源基础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实事求是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下一步强化整改和提高的措施,下面就如何加强税源管理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当前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多年来,各基层地方税务机关在税源管理上形成了许多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但实事求是地讲,基层税务机关的管理方式在目前条件下虽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但都没有离开“一人管户,事事统管”,集各管理环节与内容于一身的格局,由于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征管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得管理岗责不明,内外监督不到位,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无法有效监控,造成管理松弛、漏征漏管,以及个别税务干部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可以说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没有完全体现,须认真研究加以完善。

1、“任务治税”导致重征收轻管理。当前,完成税收任务仍是税务机关的主要工作内容。税收任务体现为反映税收收入规模的绝对值指标和反映税收增长率的相对值指标。税务机关迫于各项硬性指标的压力,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征收工作上。而管理是不能立即产生工作业绩的,所以税务机关在时间精力有限的

现实条件下不自觉地忽略了管理工作。即便是进行管理,也是注重对现有税源的管理。“任务治税”还容易引发税务机关的违法行为。比如为了完成当年税收任务而“寅吃卯粮”,收过头税;又如为了完成下年任务而故意留出“余地”,人为调节税款。

2、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虽然近些年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还建立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

3、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部门、机关科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4、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问题就是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

管。同时存在部分单位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

5、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二、下一步工作对策及建议

今年,山东省地税局把税源管理作为全省四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得高度可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1、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税源管理的紧迫感。近几年来,全市地税系统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为主线,建立完善了各项税源管理制度,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税源管理还存在着基础还不够扎实,对税源变化动态不清,分析与预测水平不高,税源监控乏力,一些管理制度和办法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等问题。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税源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强化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贯彻落实税收法律法规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夯实税收征管基础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与税收协

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人员,特别是各级地税领导干部要正确认清形势,积极适应以信息管税和税源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的新一轮征管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总局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现代税源管理工作理念,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来抓。

2、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机制。一是要注重组织体系建设。各级要切实把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强化税源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从纵向和横向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税源管理组织体系。在纵向上,要继续调整充实骨干力量,将税源管理职责分解到县区、基层分局(中心所)和税收管理员各层级,细化工作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形成各层级的一体化运作。在横向上,重点理顺税源管理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关系,合理界定各业务部门的税源管理职能,建立工作衔接程序和配合协作制度,在整体上形成上下贯通、协作互动的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二是要改革管理体制。目前普遍而又经常出现大量问题的存在,证明我们管理方面和制度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要大力推行专业化税源管理模式,取消沿袭多年的税收管理员分片管户制度,实行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按事设岗,由人对户变为人对事、事对户的管理模式,彻底割裂税管员与纳税户之间的利益链,严格控制其自由裁量权,这样既能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质效和岗位技能,加强税源控管,又打破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的固定关联,加强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防止税收执法的随意性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3、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完善税务机关的考核指标体系。面对新的收入形势,各级地税部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好当前的收入形势和收入特点,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好,党委、政府可以在确保税收收入增长的前提下,合理地设计反映税源管理工作的若干重要量化指标,与反映税收任务完成情况的指标结合起来,作为考核和评价各级税务机关工作的参考标准,从而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实际收入水平与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确定具体的收入目标,既要尽可能地符合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又要切合当地的实际,既积极挖潜又量力而行,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的“双赢”。要牢牢把握“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工作原则,按照不准有税不收、不准虚收空转、不准转引税款、不准收人情税、关系税的“四不准”工作要求,始终紧绷依法治税这根弦,做到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相一致、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相统一。

4、依托信息化,强化协作,为税源管理新模式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各级各单位要充分应用好省局统一开发的系统集成工作平台软件进行税源监控管理,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要进一步拓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信息联网,促进各部门信息资源使用效能的最大化,随时掌握区域内税源变化情况;积极推行

多元化电子申报、网络申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要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需要。同时各级要大力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出具有更扎实的专业水平、更宽广知识面的专业队伍,为新模式运行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

5、加强领导,抓好考核,增强税源管理的合力。各级、各单位要按照省局关于税源管理工作意见和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源管理工作规划,定期召开税源管理工作协调会,明确税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起覆盖系统上下相关单位、岗位和个人的目标责任体系。各级主要领导对税源管理工作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进一步明晰征收、管理、稽查在税源管理中的职责,构建税源管理责任体系,使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单位要按照“以事定岗、以岗明责、动态考评、严格奖惩”的原则,重点突出职责履行情况和反映绩效指标为内容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以发挥税务人员的最大潜能,实现对税源管理的无缝隙管理,提高税源监控的能力,切实提升税收管理质效。


第二篇: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思考


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思考

税收的首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法规,将依法应征的税款及时足额征收上来,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而要实现这一首要职能,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税源的掌握程度和监控能力。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曾经指出,税收工作的核心是税收征管,税收征管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税源管理在整个税收工作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把握住税收工作的重点环节,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规范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税源管理工作的始终,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保证税收职能实现的重要途径。

所谓税源,简单的说,就是税收课征源泉或税收的来源,具体到每一个税种,有其不同的来源。但不管哪种税收,最终都是来源于国民收入,只是不同的税收来源于国民收入的不同组成部分,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源主要为各类企业的利润所得。由此可以引申出税源管理的概念。尽管税源管理一词我们经常使用,但对其概念的解释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虽然对税源管理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税源管理,就是税务机关以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围绕税源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广义的税源管理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包括税政管理、征收管理、稽查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干部队伍管理等环节,甚至内部行政管理环节都与税源管理工作发生着间接的关系。狭义的税源管理主要是对税源事项事前和事中的管理,包括纳税评估、税种管理、纳税人户籍管理、税源分析、#5@p管理等内容。

目前,在“以纳税申报和纳税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下,税源管理正在从传统的、人工实施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的、人机结合的精细型管理转变,从被动的、静态的事后监督向主动的、动态的事前监控转变,从以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这就给我们开展税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就是从税收征管实践的角度,探讨目前税收征管实践中狭义税源管理存在的缺陷,在对主要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提出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征管实际中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税收管理员由“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向“管户与管事”的转型、随着纳税评估的深入开展和纳税人的分类管理等措施的深入,税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税务机关在税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税源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具体体现在:

1、对税源的监控能力差。目前,我区有些地区税务机关征管过程中“非正常”纳税人的数量居高不下,有些地区“非正常”纳税人竟高达所在地区管户的10%以上,其中不乏恶意逃税形成非正常户,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做到经常深入纳税人,对纳税人日常经营状况不了解,“放任自流”造成纳税人走逃现象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2、对税源的动态管理能力差。受税制调整、经济结构变化、宏观经济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税源的规模、结构和分布会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具体纳税人来说,其经营活动的变化也会对税收造成影响。而我们现在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对于客观变化对税源的影响,不能及时进行调整,使得管理处于被动。

3、对税源的控制能力差。增值税“零负”申报现象严重、同类纳税人税负不均衡、增值税专用#5@p虚开案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难看出我们对于这些税源问题缺乏有效控制,对税源的控制能力较弱。

4、对税源的分析能力差。掌握本地区的税源情况,就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内外部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评价。综合征管软件的上线、纳税人信息“一户式”管理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为我们存储了大量的纳税人数据,但是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

的税源分析机制,没有确立有效的分析指标,对数据还做不到有效地利用和分析。

5、对税源的挖掘能力差。税收管理员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催报催缴、对纳税人上报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上,他们深入了解纳税人情况的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使得税务机关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对管户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不深不全,使得税务机关对税源的挖掘成为空话。

6、税源管理人员执行力差。虽然绝大多数的税源管理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但部分税源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差、业务素质差、法律意识差,加之我们的工作质量评价、奖惩机制跟不上,造成税源管理人员不能自觉主动地完成税源管理工作。

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税务机关的原因,也有纳税人的原因。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作为行政管理的管理方和被管理方,双方利益角度不同,税务机关是通过管理尽量实现纳税人纳税最大化,而纳税人势必要尽可能的少缴税款。在税源管理中,税务机关缺乏科学的岗责设置、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够、税源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税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税收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纳税服务意识差等是造成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规范税源管理,提升征管水平

税源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对其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加以规范,使其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合乎一定的标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征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科学地制订岗责体系,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基础。

岗责体系是解决税源管理“作什么”“谁来作”“怎么作”的问题,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并且要解决好的问题。税源管理岗责体系应当包括税源管理的岗责内容、从事具体税源管理的岗位及其职责和各项工作的业务流程。一是细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精细到每个岗位干什么,要精细到每个业务谁来干,要精细到每个业务流程怎么干、什么时间干,同时要明确各工作环节用什么文书传递、传递什么内容、谁来传递。二是量化。对于以上内容要尽可能量化,实在难以量化的部分,也要进行定性说明。有了量化的岗责体系作基础,就有了工作的标准,也为下一步建立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提供了量化的工作标准。三是简化。只有简化,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成本的节约,还可以避免内耗、扯皮。但简化既要保证各环节权力分解和制约,又要确保各环节的顺畅衔接。四是明晰。税源管理工作环节多、业务杂,涉及到税务机关的很多部门,对于部门交叉的业务或者边缘业务一定要明确,如对于日常检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业务如果不界定,就容易造成推诿、抢活等现象。通过岗责体系的建立,最终形成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税源管理格局。

(二)合理地配置征管人力资源,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关键。

利用信息化条件以及“一窗式”等先进管理理念,对现有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尽可能使每个环节、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相对饱满。一是对于征收环节的办税服务厅,要科学合并办税窗口,尽可能将现有办税窗口合并为申报征收类、#5@p管理类和综合服务类窗口,这样既能缓解办税服务厅的排队压力,又能节约一部分人员,充实到其他岗位上。二是要从总量上压缩个体税收管理人员,个体纳税人的数量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创造的税收很小,所以尽量减少管理个体纳税人的税收管理员,将节约的人员充实到重点税源的管理上。三是基层税务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进行税收的征收管理,应当突出重点,将一些内部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尽可能地节约出人员充实到一线征管。四是制定税源管理人员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标准,尽可能细到每个知识点,便于学习掌握和考核,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素质和化解征纳矛盾的能力。

(三)抓住税收管理员这个主力,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重点。

上边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跟“针”就是在税企之间起着重要衔接作用的税收管理员。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落实,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的掌握,都要由税收管理员来执行、落

实,需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管事与管户实质上是一回事,只是从不同侧面表述而已。所谓管户,就是按户管理涉税事务。管事离不开管户,不然就没有针对性;管户就要从具体事务入手,不然就失去工作内容。二是人机结合的原则,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三是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计算机和书面资料对纳税人进行分析,运用案头管理、下户检查等管理的具体手段,把住税源情况。四是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结合自身地区实际,按经营规模、按纳税信用等级、按类型等标准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按照销售收入、能耗指标、利润率等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税源的动态监控,结合综合征管软件等系统的静态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五是工作学习相互促进的原则。针对税收管理员素质急需提升的现状,创造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的氛围。

(四)建立健全征管制度,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保证。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制度建设的问题上,一定要摒弃制度越多越好的错误想法。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要充分结合本地的征管实际,考虑制度的可执行性、全局性、连贯性、长效性。也就是说,制度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到执行人员是否能完成,对于一些工作程序、工作目标等与执行人密切相关的内容,要以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准,不能为了追求业绩将长远规划作为近期目标,让执行人望而却步。同时制订税源管理制度时,不可就事论事,要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考虑前后制度的连贯性,考虑各个部门制度的衔接,保证制度不可朝令夕改,并最终形成体系。

(五)管理与服务并重,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重点。

提升税源管理水平,必须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义务,是指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和实施税收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这是和谐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手段。坚持在强化管理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将纳税服务的理念和措施引入到所有的税源管理环节之中,主动提供多样化、贴近式的服务,如税收管理员下户了解情况时,要针对纳税人特点结合税法的宣传、政策的辅导;开展纳税评估时要保护注意纳税人权益,坚持公开、公正;采集纳税人数据时,尽可能合并次数,减少纳税人的工作量等等措施,使日常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结成有机的整体。

(六)引入信息化手段,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依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税源管理的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纳税人的大量信息,如何进行有效分析、发掘税源,如何从中发现疑点、找出问题,如何提高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这些都需要信息化手段作依托。研发适合税收管理员特点的软件,加快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数据管理应用,以“一户式”储存为突破口,结合税务机关采集的其他相关信息,加强分析比对,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探索和实践信息化条件下纳税服务的方式、方法,为纳税人提供远程帮助。

(七)建立有效的征管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的保障。

“无谋不行、无行不达”。有了措施,如何抓好落实就成为关键。必须对征管各方面工作进行行之有效地考核评价,以提高执行力。在岗责体系已经量化的基础,可以结合本地区征管实际进行摸索。可以按岗位如纳税评估岗、税源管理岗等,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也可以按业务门类如纳税服务、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指标的设立一定要科学,可以是申报率、入库率等征收型指标为主,也可以是登记率、管户发案率等管理型指标为主,但不论怎样,要将每个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与其本人的责任建立起联系,避免淡化责任的后果,做到职责相称、履职奖励、失职惩罚。

俗话说,抓蛇抓七寸,下大力气抓税源管理工作,就是抓住了税收工作的主要方面。只

要长抓不懈,税源管理水平就会得到提升,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就会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目标。

更多相关推荐:
尊干爱兵调研文章

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爱兵问题前几天我仔细品读了解放军报刊登的“告诉你,我们为什么深爱他”的长篇通讯。讲述的是“最美指导员”王志攀舍身救兵的感人事迹。我从王志攀身上看到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时代传承、看到了知兵爱兵所…

统战工作调研文章1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乡镇统战工作新形势下经济统战工作,重点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市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已经成为县(…

公安基层调研文章

浅议**县公安局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通过在**县公安局的三个月的下派工作,亲身感受到**县公安局在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公”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各项公安工作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在…

局长调研文章

加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和管理工作刻不容缓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拟在条件成熟时向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颁发的合法身份凭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正本为悬挂式,…

夯实基层基础 创新工作措施 切实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 纪检 信访 调研 文章 论文

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灾后重建调研文章

灾后重建调研文章元子街镇副镇长邓巧云山阳县自去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先后多次遭受特大雪灾及暴雨洪涝灾害。特别是今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7〃17、7〃23的特大暴雨灾害,造成了近千户民房倒塌,因灾倒损房恢复重…

调研文章

整合基层维稳力量,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格局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问题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个人利益的诉求强烈,不愿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盲目信奉上…

调研报告的写法与范文

调研报告格式范文调研报告概念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

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范文及格式2我省太行山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实践平山县万人搬迁迁扶贫工程成功范例校学生会在我省太行山燕山深山区的一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发育滞后人口与土地人口与自然矛盾...

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在今年的暑假我对获特满饮料公司进行调研通过在上海获特满饮料有限公司的调研对其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从而对一个企业的概况产品的生产工艺企业的管理以及品牌的发展进行学习寻找规律总结经验为以后踏入社会...

调研报告的写法及范文

调研报告的写法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

法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报告

精品法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报告一在四风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一形式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有的同志工作作风不实问题比如在大局观念上有的同志视野不够开阔习惯按老套路办事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影响了司法效果在抓落实上有的...

调研文章(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