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24.4.21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

为了加深对于经济学基础的理解和学习,我选择了由美国罗伯特·弗兰克著作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我认为《牛奶可乐经济学》是我们走进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启蒙书籍。

这本书是由美国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康奈尔大学教经济学课程的时候,收集学生课堂问题和作业而编辑的一本书。看这本书使我觉得经济学竟然是这样的简单又实际。此书收录了多个有趣的例子,教会我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同时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水平,使自己在决策时更富于理性。这本书并非学术大部头,它只是生活小智慧。

为什么牛奶盒子往往是方的,可乐瓶子总是圆的?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是侧面像,而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为什么通常新娘会花数千美元买一套她们永远不再穿的婚纱,而新郎通常是去租一套便宜的礼服,虽然他们将来还会参加很多次社交活动?

《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一次经济学趣味之旅。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都来源于生活,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这些可爱的问题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讲授经济学时,顺手收集的学生课堂问题和作业。

刚开始提出的问题用经济学的简单解释就因为:牛奶用方盒子装,可乐用圆罐子装是因为牛奶需要放在冰箱里,方形容器节约存储空间;在不大的金属上变现正面肖像很难,而在纸币上印制精细、复杂的正面像可以防伪钞。为什么律师花在汽车和衣服上的钱比同等收入的教授更多?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和才能大致成正比。”没能跟同事保持同等支出水平的律师,会显得比真实能力要差一些??另一个原因是,律师们要吸引客户相应的是,教授们要发论文、申报课题,而负责做这类决策的人不太在乎教授穿什么衣服。这些小事儿,恐怕最大的好处,就是告诉读者,不论何时何地这书都能看得进去,还总能看得开开心心。这又说明了一个经济学命题,就是经济学讲求效用最大化,投入最小产出最大。这本书的效用,就是看得舒服,看的愉快而且有所得。

在经济学被广为诟病的当下,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没有沉闷感觉,至少给我们一是它讲了个朴素的道理:经济学也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经济学被一

帮精英们越挖越深、越整越难了,没整它几十个看不懂的公式,没有成堆的术语创新还真成不了专家。所以大家都怕了,不敢琢磨。其实,就拿最低成本、最大产出这个原理来说,无非就是牛奶用方盒子装能节省点冰箱空间,可乐用圆瓶子拿在手里方便的道理而已,就是没有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装箱子的时候放的东西能归置得整齐一些。想起了“理论来自于生活”那句老话,多朴素的道理啊。 这书再有一个好处,就是讲了句大实话:其实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为什么二手车要比新车便宜很多呢?就那么简单的原因,好好的车干吗要当二手车卖呢,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卖的人是不是把车里面整坏了,谁知道这车的资料是不是造假的,谁知道这车是不是出过什么事。要买的人肯定是到处找熟人去交警队、车管所查记录,找开车好的师傅来帮忙看车。既然花了这么大功夫,肯定不能花太贵价钱买啊。所以,二手车再新,价也上不去。末了,钱车两讫,手里攥着车钥匙还要问一句:“你别蒙我啊!”说来说去,这事在学术上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你也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服表面意思理解信息,什么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双方利益完全一致,那他们显然没有必要误导彼此。所以,在打桥牌的时候,一方玩家使用标准的叫牌方式,向对家暗示自己手中牌的好坏,那么,对家只需要理解他的意思即可,无需怀疑其真实度。可要是卖家吹嘘自己产品的质最有多好,买家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怀疑。博物经济学家知道,除非这种信息成本高昂,难于造假,要不然就没什么可信度。比方说,如果卖家提出全面保修,这应该算一个比较可靠的产品质量信号,因为,产品质量太低的话,卖家提供这种服务就赚不了钱了。

“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原则,提醒我们当心投资顾问的花言巧语。如果投资顾问声称某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那么,他所说的实际上就等于桌上摆着免费的午餐。可是,桌上要真摆着免费的午餐,总不会一直没人去吃吧。如果其他人也知道股价过低,我们肯定想知道,他们干嘛不赶紧去买呢?如果那样的话,股价早就给拉高了。投资顾问说的是内幕消息?机带的我们,凭着博物经济学家敏锐的眼光,一定能意识到:凡是吹嘘能靠着买进低价股票一夜暴富的人,都是些骗子。

不过,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除了能帮助你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丰厚的回报。基本上,既定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所有特点,都是成本与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结果。凭着敏锐的目光,我们能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发现许多相关的结构和模式。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可以把找出这些有趣现象当做一种美妙的智力冒险。

书上举的例子大部分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比如说24小时营业的超市他的大门为什么还需要锁,刚看到问题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因为他总有要关门的时候,但仔细想一想如果除去突发事件24小时营业的超市是不需要锁的,然后看看书上的解释才知道原因是市面上卖的大门都有锁,如果要没有锁的大门只会增加大门的成本。看完整本书才发现我们在生活中缺少发现的眼睛,回想以前看到小孩们提出的一个一个令人可笑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现在想想那些问题中有些也不失为是一个好问题。

看完全书后对以下三点深有体会:

一、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

美国法律禁止成年人自愿义务加班、封杀超瘦模特以及强制规定儿童入学年龄都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恶性军备竞赛。这让我想到了国内可怜的莘莘学子。本来人人都不进行所谓的“培优”是很好的,结果班上有一个人去培优了,第二个第三个人觉得自己相对就落后,也就必须去培优,周而复始,所有的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放在了培优上了。尽管某些开明的家长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但迫于现实压力,仍然只有送自己的孩子去培优。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人人为了不落后都要去培优。设想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培优,考试对大家来说仍然是公平的,考的就是大家共用相同的学习时间,即上课时间的效率。但就因为少数人打破了这个平衡,逼迫所有人都陷入这个圈子里。

二、“回归平均”理论

任何人和集体在达到不正常的成绩(无论好坏)后,就会回归自己的平均水平。这就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效应,让人们误认为批评比表扬有用。当一个人发挥超常而得到表扬后,依照客观规律他的表现会回归自己的正常水平,在外人看来即退步了,会让人产生表扬让其骄傲退步的假象。而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发挥失常且得到批评后,根据“回归平均”其成绩会上升至正常水平,让人产生批评使

其进步的假象。也就是说,批评和表扬并不对成绩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对那些情绪化较强容易受影响的人除外,而真正起作用的仍然是客观规律。

三、独立音乐发展

“为什么独立音乐人,尤其是那些最有天赋的,偏爱音乐免费共享程序,而已经成名的艺人则往往反感这些程序?”答案显而易见。已成名艺人往往能通过卖CD获得极大的利润,所以他们当然对免费下载及其反对。而反观独立音乐人,他们没有大量的粉丝,并不期待通过CD的销售额获得大量的提成。因此对独立音乐人来说,“成名”远远比“赚钱”重要,因为唯有“成名”才能让他们“赚大钱”。当他们成名后,即使他们的歌曲仍然在被下载,但CD的销售量因为那些死忠的歌迷却在上升。正是这样一个非法的流通渠道,促使了这些独立音乐人的走红。没人会愿意买一张自己从来没在电视上听过也没看过宣传的CD,但正是网络大大的普及了他们的流行度,也随即建立了一个个小众圈子。而流行歌手则相反。因为他们的歌迷往往都是盲从性很高的小朋友,他们听蔡依林的同时也会听SHE、杨丞琳、王心凌、潘玮柏、吴克群、王力宏。要他们花钱把每个人的CD都收集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对他们来说音乐只是快餐,吃一口爽一下就好,没必要保存,因而许多这样的粉丝从来都不会买CD的,流行歌手的销售量仍然需要他们的死忠粉丝来维持。

看完了《牛奶可乐经济学》我不仅学到了一些经济学的知识,还找回了我发现问题的心,以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待一些普通的小事也能都看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因此,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也能让我在面对许多事情和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更加的沉稳和理智。


第二篇:《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一时冲动”买了茅于轼先生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每天闲下来都随手翻翻,觉得受益匪浅。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此书是他把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中的一些见闻用深入浅出的话阐释成经济学知识的普及读物。

《喜欢搬家的美国人》从美国人搬家可以看出,灵活的市场安排提供给个人广泛的选择机会,造就一个富有弹性的有生机的经济。经济要得到发展,要使资源使用合理化,杜绝各种可能浪费,必须通过个人在各种选择中做出优化抉择方能实现,而市场可提供这种机会。

《赌博在美国》用经济学的效用分析来说明赌博从整体上看会降低社会的总效用值,即赢来的一块钱所增加的效用比输掉一块钱所减少的效用低,尽管输赢机会相等,效用却遭到了损失。

《个体经济规律与 总量经济规律》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作为消费者及企业作为生产者如何共同形成市场价格,及如何按价格来决定自己行为,改变资源配置效率的学科;总量经济学研 究消费的总量和生产的总量,各自取决于什么,以及如何对价格水平做出反应并保持均衡。宏观经济学只研究微观行为的简单加总,但规律不同于微观规律。

一直以为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阳春白雪,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读完茅于轼先生的书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只是平时很少想到要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去。茅于轼将“价格”称为经济生活的地心引力:经济的运行,依赖于正确的价格信号,正确的价格来源于不同利益主体的讨价还价。这让我联想起平时去西单买衣服的经历,明珠商场的衣服没有明码标价,而是卖衣服者先开个价,根据经验大致以不到开价的1/3提出自己的最高价,然后卖方和买方进行讨价还价,以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格成交,但是这样交易成本却很高。价格代表着个人自由、自发秩序和市场制度,是茅于轼所推崇的。但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市场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个人还无法完全达到选择自由、公平竞争的状态。

同 时,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茅于轼所提出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然而在中国,在人尽其才方面让我深感困惑。现在就业时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相 差甚远。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就业难,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设置,这就造 成了企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人才的供给不均衡的状态,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企业不得不投入资金对新聘人员进行培训,而大学生也不得不放弃自己大学时期 所学的专业,重新学习,无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产品名称: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三版) ISBN编号: 9787810798716 出版时间: 20xx-12-1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343 版次印次: 1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印数: 3

更多相关推荐: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专业国际商务学号2120xx19xx姓名王艳经老师推荐读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读完后真有种牛奶可乐的感觉似乎书中充溢了一种淡淡的轻快的味道有一种特别的轻松愉悦整本书以新奇的方式勾起读者的好奇...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经济学真是一门范围广而又有趣的学问我以前以为它很复杂什么经融危机通货膨胀紧缩都是很复杂的名词所以我自然地已为经济学就是专家们一起讨论股票的一门学问没想到它尽然可以这么贴近生活罗伯特弗兰克的牛...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牛奶可乐经济学当你看到这三个名词我想你怎么也不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超市里的牛奶25元一盒可乐3元一瓶它们的经济价值就这么多想要跟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无非就是研究它们的生产原料流程工艺产品包装和人...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大一大二的时候学习过政治经济学理论性较强因此我片面的认为经济学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准备读这本书时也是怀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拿到此书看到它卡通可爱的封面设计有点诧异再看到封面上一系...

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堂堂爆满每年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给学生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的名字很温暖它的内容也很有趣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书本枯燥无味的格调让经济学充满妙趣横生的味道它没有阐述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在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让人不解的或是没人深究的现象把这...

读书笔记之《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书笔记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报告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报告经济学1班王璐瑶14030121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报告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报告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我怎么会把牛奶可乐与经济学联系到一起呢我带着这份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于是开始爱不释手书中讲的很有意思又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书中弗兰克教授从现实中司空见惯而又易...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电科132苑根基1305B222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读过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是我曾经对经济学误解的救赎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我来说每天面对一些令人头疼的公式一些学...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2有感手里拿着一本牛奶可乐经济学2才发现发现上了一个学期的微经还真是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弗朗克来自康奈尔大学约翰管理学院里面运用深刻的经济学知识去解释大量生活...

牛奶可乐经济学经典版

牛奶可乐经济学来到中国恐怕罗伯特弗兰克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牛奶可乐竟然引爆了一场革命掀起了中国人的阅读狂潮一时间牛奶可乐经济学以无可抵挡的速度传遍了街头巷尾一跃而为经济学第一畅销书它把原本高高在上敬而远之学院式的经...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