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牛奶可乐经济学》

时间:2024.4.14

读书笔记之《牛奶可乐经济学》

翻开《牛奶可乐经济学》是在等待大学开学的暑期。虽然曾经在百度搜索过“经济学”究竟是什么,不过得到的都是晦涩难懂的概念,是需要真正深入了解才能理解。无意中找到了《牛奶可乐经济学》,便进入了亲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世界。

经济学不单单是书本上行行列列文字,还应该是在我们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正如作者弗兰克教授本人说:“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他们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翻开这本书,我有一种一见如故之感,不是教科书那样的单调的解释,而更像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而这些为什么又跟我的生活如此的贴近。诚然,对于整天潜心钻研经济学,分析数据图表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本书可能显得很浅显,但这恰恰对于我这个好奇心极强的人来说,是个开胃菜,能够满足我对博物经济学管中窥探豹的胃口。

看了《牛奶可乐经济学》后,我也学会了几个专业名词,就像机会成本、成本效益、边际成本的概念,这些倘若是教科书中规中矩地出现,我想我会很快忘记。但是在潜藏一个个鲜明的例子中的他们,很快就刻在了我的脑子了。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从事这一项活动而放弃了其他事情的价值。《牛奶可乐经济学》用一个看演唱会的例子来解释机会成本。

还有一些生活中的看似小的事也蕴藏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为什么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女模特要比男模特挣得多?为什么全新的二手车要比新车便宜得多?为什么大学教授说话语焉不详?解释这些问题,不仅仅要用上经济学的知道,还要结合心理学的知识。这充分显示了思维的开阔性,发散性。

书中有上百个这样的问题,全部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分析等等。就像作者弗兰克教授本人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书中所举的例子中学到了什么叫博物经济学,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问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用经济学知识武装自己是必要的,同时用一颗热爱生活的态度拥抱世界更为可贵。


第二篇:牛奶可乐经济学经典版


《牛奶可乐经济学》来到中国。恐怕罗伯特.弗兰克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牛奶

可乐”竟然引爆了一场革命,掀起了中国人的阅读狂潮:一时间《牛奶可乐经济学》以无可抵挡的速度传遍了街头巷尾,一跃而为经济学第一畅销书。它把原本高高在上、敬而远之、学院式的经济学,彻底变成了我们每个人随处可见、亲切可人的身边经济学

大学的时候曾经自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买了好厚的上下两册,一路看过来,

也没什么人和自己进行探讨,自己琢磨着学习。

在看到投资和储蓄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就有一些迷糊了,后面当学到需要数学知识的“乘数”概念的时候,我就决定放弃了。

后面做媒体,看到汪丁丁写的那些专栏文章,我觉得那简直不是人看的,于是对经济学敬而远之,但同时,我没有减少对经济学的兴趣,当看到有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之类的书的时候,我都会拿来翻一翻。

当我看到《牛奶可乐经济学》这个可爱的书名的时候,当我看到如同《货币战争》一样设置谜题的宣传方式,我已经决定要读这本书了。

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

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费;

为什么女模特的收人高于男模特;

为什么许多年后的饮料可以免费续杯;

为什么许多超市 24 小时营业;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不会;

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新车便宜的多;

为什么 DvD 制式各地不同,而 CD 一样;

为什么单行道上谦让反而降低效率;为什么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为聪明,等等

看了之后,说老实话,可能因为我期望值比较高的缘故,觉得没有找到能够吸引到我的地方。

虽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趣,但解释却很简单,我们平时也可以自己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过是作者用了一些经济学的概念。

当我不是很看得上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陈寅恪大师是如何指导学生的:

姜亮夫在清华时曾写了一篇批评容庚的文章,发表在《燕京学报》上,容庚把这篇文章送给陈寅恪看。陈寅恪对姜亮夫说:“你花这么大的精力批评别人,为什么不把精力集中在建立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姜亮夫听了,大受震动,从此不太愿意写批评文章了。

所以,其实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多看别人的优点,没有完美的事,什么作品都有缺陷,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好的方面。

仔细想想这本书还是能给我带来不少启发的:

其一,主题与角度很重要。

虽然都是生活中简单的例子,虽然解释起来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之处,但本书胜在接近性,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接近,此外就是以博物经济学来总括所有的案例,确定书籍的范围。

其二,我们往往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总想学习得快些,但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往往却是一个学科成立的基础。

比如在经济学课程中“机会成本”的概念,作者就设置了一个问题,并且用这个问题去向经济学的学生与业内人士提问:

如果你上过经挤学课程,至少听说过“机会成本”这个词吧。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享情的价值。举个例子,假设你森了一张美国大歌星埃里克 · 克莱普顿 ( Eric Clapton )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你不能转售。可另一美国大歌星鲍勃 · 迪伦( Boh Dylan )今晚也在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迪伦的演唱会票价为 40 美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 50 美元。换言之,要是迪伦的票价高过 50 美元,你就情愿不看了,哪怕你没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试问,你去看克莱普顿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去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惟一必须牺牲的事情就是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不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 50 美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迪伦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叨美元。所以,不去看迪伦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 50 一 4D 二 10 (美元)。如果你觉得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至少值 10 美元,那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迪伦的演唱会。按一般的看法,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概论课上要介绍的两大(或三大)重点概念之一。但根据我们现在手边的可靠证据,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这个概念。鼓近,经济学家保罗 · 费雷罗(Paul Ferraro )和劳拉 · 泰勒( Laura Taylor )向几组学生提出了上述克莱普顿/迪伦问题,看看他们能否做出正确回答。他们出的是选择题,只有 4 个答案: a . 0 美元 b , 10 美元 c . 40 美元 d . 50 美元

你的选择呢?

看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每本书都有它的优点与缺点,多看优点部分,择其善者而从之。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这几年大行其道,20xx年的《魔鬼经济学》,20xx年的《货

币战争》,2008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成为一种时尚。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

伯特?弗兰克教授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

《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

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个行动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比如,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销售,而最热门的电影却不打折?

因为对电影院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欢迎的电影即

使不打折也会满座,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电影院有理由不给票价打折。但是书不一样,如果预见到哪些产品更热门,卖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库存。卖家给书打折以促进销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为什么机票现卖价格更高,而演出门票现买却更便宜?

因为航空业主管们发现,出公差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临时决定出行安排,而他们

往往是高收入者,要么很富裕,要么可报销,对价格并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样,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到最后一刻才买票,临时买票毕竟要面对不知道能不能买到、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座位等不确定因素。事到临头才在售票口买票的,大多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

为什么某企业奖励员工一辆豪华轿车,而不是等值的现金?

经济学家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但是又不舍得

买的东西。被奖励,等与别人帮着自己做出了选择,自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奖品,又无需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愧疚。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卖四块钱,但咸花生却可随意索要?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花生的生产成本虽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补的。

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酒或者饮料也就越多。水虽然几乎没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书中提出了100多个这样的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

求关系分析、公用品、人际关系、心理学、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作者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生活现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满乐趣。作为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这种书让人读得真是高兴。别出手眼,独特的观察角度,如同一场美妙的智力探险,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个圈子也不绕,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如同高手,无招胜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飞叶,皆可伤人,何必非要倚天剑、屠龙刀?

谢谢!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要回答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必然会对比相关成本与效益。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

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固定成本”,在这里指的是,它不随你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从收益方面来看,柜子里有一盏灯,你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柜的次数,比打开冷冻柜的次数要多得多,显然,在冷藏柜安装一盏灯的好处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柜安灯就比在冷冻柜安灯更划算。

当然,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认为在冷冻柜安装一盏灯不划算。大体上,若从什么

人愿意为这类功能的好处买单来衡量,一个人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愿意为附加的功能买单。所以,成本效益原则告诉我们,为了享受冷冻柜有灯所带来的便利性,收入超高的消费者可能越愿意多花钱。果然如此。高档冰箱生产商Sub-Zero生产的Pro 48冰箱,不仅在冷冻柜安了灯,甚至连每一层单独的冰格里都安了灯。这种冰箱的售价是多少?14450美元。所以说,Sub-Zero的Pro 48冰箱,乃是证明成本效益原则的又一例外。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要回答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必然会对比相关成本与效益。不管是在冷冻室还

是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固定成本”,在这里指的是,它不随你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从收益方面来看,柜子里有一盏灯,你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柜的次数,比打开冷冻柜的次数要多得多,显然,在冷藏柜安装一盏灯的好处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柜安灯就比在冷冻柜安灯更划算。

当然,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认为在冷冻柜安装一盏灯不划算。大体上,若从什么人愿意为这类功能的好处买单来衡量,一个人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愿意为附加的功能买单。所以,成本效益原则告诉我们,为了享受冷冻柜有灯所带来的便利性,收入超高的消费者可能越愿意多花钱。果然如此。高档冰箱生产商Sub-Zero生产的Pro 48冰箱,不仅在冷冻柜安了灯,甚至连每一层单独的冰格里都安了灯。这种冰箱的售价是多少?14 450美元。所以说,Sub-Zero的Pro 48冰箱,乃是证明成本效益原则的又一例外。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 目前,美国电力系统提供的家用电是110伏,还有不少国家为220伏。笔记本

电脑的电源线内置变压器,使得电脑可以在两种标准下正常运行。反之,电视和电冰箱则只能在一种标准下运转。要想在法国用美国冰箱,你必须要单独买一个变压器,把法国220伏的电源转换成110伏。同样,在美国用韩国电

视,也只能单独买一个变压器,把美国110伏的电源转换成220伏的。为什么这些家用电器不能像笔记本电脑一样到处通用呢?

传送220伏的电比110伏要稍微便宜一些,同时也稍微危险一点。到底采用哪套输电系统,大多数国家都曾进行过相当广泛的论证,而一旦做出决策,国家就会向选中的系统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指望各国改用统一的供电标准,在近期内是不现实的。所以,带着电器跨国旅行的人,需要找些办法来保证这些电器能在不同的供电标准下使用。

给所有电器内置变压器,无疑能满足这一需求,但这么做会增加电器的制造成本。绝大多数的冰箱、洗衣机、电视以及其他电器,恐怕不会有出国旅行的机会,所以,给它们加装内置变压器的额外支出,也就没什么道理。

笔记本电脑却是个例外,尤其是在它刚诞生那段时间。当时购买笔记本电脑的人,大多是需要带着它们国内外到处出差的商务人士。对这些人来说,在国际航班上带着沉重的变压器,实在是一种无法接受的负担。所以,笔记本电脑生产商从一开始就在电脑里内置了变压器。

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锁?

不少便利店全年无休,全天营业。既然他们从来不关门,为什么还要费事在

门上安锁呢?

当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紧急情况,迫使便利店暂时关门。比方说,卡特

里娜飓风过后,新奥尔良的居民被迫在全无准备的状况下疏散。显然,要是便利店里既没员工又没锁门,肯定会变成抢劫者们的上好猎物。

即便除掉这些有可能关门的紧急情况,便利店购买不带锁的门也说不上能有

什么好处。

绝大多数的工业门工业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门。——编者注,都是卖给

无需24小时营业的地方的。这些地方,显然都有理由希望门上有锁。所以,既然大多数工业门卖的时候就带锁,那么,所有的门都按同一模式制造肯定

更便宜。这个道理,跟所有取款机(哪怕是安装在高速路边的取款机)的键盘上都带点字盲文是一样的。而下面两个例子表明,有时候,产品设计的细节,似乎还与几何学原理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几乎所有软性饮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还是铝罐子,都是圆柱形的。可牛奶

盒子却似乎都是方的。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形容器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那么,为什么软性饮料生产商坚持使用圆柱形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

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如果牛奶容器是圆柱形,我们就需要更大的冰箱。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亦显示,它们不大可能

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不错,方形容器(不管容器里装什么东西)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一例中来得更划算。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收益。 铝制易拉罐的生产成本本来可以更低, 可为什么人们不那么做?

铝制易拉罐的任务是装饮料。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销售的12盎司1盎司

=31.103 9克。——编者注铝制易拉罐,都是圆柱形的,高度(高12厘米)约等于宽度(直径6.5厘米)的两倍。如果把这种易拉罐造得矮一点,胖一点,能少用许多铝材。打个比方吧,高7.8厘米、直径7.6厘米的圆柱铝罐,与现在的标准易拉罐容量相同,但能少用近30%的铝材。既然矮一点的罐子造价更低,为什么人们至今仍使用标准易拉罐呢?

可能的解释之一是,消费者会受到横竖错觉的误导。所谓横竖错觉,是心理

学上一种著名的视错觉。比方说,请看下图中的横条与竖条,哪个更长呢?大部分人都会自信满满地说是竖条长。但你只要量一下就知道,横竖条其实

一样长。

要是易拉罐矮一些,胖一点,能省下不少铝材。

由于存在这种错觉,消费者可能不愿意买矮胖易拉罐装的软饮料,觉得它容

量小。可这个解释似乎暗示竞争对手放弃了轻松的获利机会。也就是说,如果只有视错觉这一个原因使得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矮胖易拉罐,那么竞争对手完全可以提供这种易拉罐,并明确指出这种容器的容量和传统易拉罐完全一样。既然矮胖易拉罐的生产成本更便宜,卖这种易拉罐的饮料厂商就能比传统厂商提供稍低的价格,同时抵补其成本。所以,要是只有视错觉这一个问题,必然会出现可为竞争对手所利用的轻松获利的机会。

横竖错觉:看起来似乎是竖条长,实际上却不是。

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购买软性饮料的顾客更中意细长易拉罐的样子。即

便他们知道矮胖易拉罐的容量与之相同,还是宁愿多出点钱买细长的,道理跟他们愿意多出钱住景色好点的酒店房间一样。

产品设计功能有时还反映出厂商的深思熟虑:不同的功能对用户行为有着什

么样的影响。举个例子,假设有人不想吃超速罚单,他兴许会愿意多花钱买一辆带超速警示功能的汽车。下面的两个例子说明,制造商对某一设计功能(此功能对产品的使用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战略决策,会反映在产品身上。

为什么有些车的加油孔在司机一侧,有些车却在副驾驶一侧?

租车开最叫人灰心丧气的一个经验是,把车照往常开自家汽车那样停在油泵

前,却发现油箱位置在车身另一侧,油枪够不着。其实,汽车制造商只需要把加油孔统一设在汽车某一侧,就能解决这个难题。可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呢?

在美国和其他车辆靠右行驶的国家,过街时右转比左转容易。所以,大多数

司机会到能右转进站的加油站加油。假设油箱总设在汽车的司机一侧,那么,为了加油,驾驶员必须将车停在油泵的右侧。这样一来,在交通高峰期,所有向右的油泵会挤满车,而大多数朝左的油泵却没人用。

所以,不同车型的加油孔设在不同侧面,意味着有些车能从左边加油。于是

司机们就不用排队等着加油了。这种好处(收益),显然比给租来的车加油时偶然停错了方向所带来的成本大得多。

要是加油孔都在司机一侧,加油站肯定会排起长长的车队。

在有些情况下,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产品可能的使用方式,产品希望向用户

表达什么样的信息,也会对它有影响。下面两个例子说明,采用某一种形式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吸收,或是其造价更为低廉。

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

看看口袋里的零钱,你会发现,出现在硬币上的前总统头像都是侧面像,分

币上的林肯、杰弗逊,角币上的罗斯福、华盛顿和肯尼迪,全都侧着脸。可在钱包里的纸币上,你却找不到侧面像。1美元纸币上的华盛顿,5美元上的林肯,10美元上的汉密尔顿,20美元上的杰克逊,50美元上的格兰特,还有百元美钞上的富兰克林,皆为正面肖像。除去极少的例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硬币上是侧面像,纸币上是正面像。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差异呢? 简单的说,尽管画家大多偏爱正面肖像,可金属雕版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使

得人们难以在硬币上画出辨识度高的正面肖像来。硬币上可供作画的空间一般不过4厘米见方,由于精细度不够,很难画出一张能叫人轻易辨识的正面肖像。反之,如果只画侧面像,要认出主体来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币上画出足够精细的正面肖像,技术上办得到,但费用极为可观。同时,随着硬币的流通,精致的细节很快就会磨损掉。

既然侧面像更容易制造和识别,为什么纸币上又弃而不用呢?这是因为,正

面肖像的精细和复杂,能防止制造伪钞。

本章的最后两个例子旨在说明,有时候我们必须深入考虑历史源流,才能对

产品设计功能做出解释。

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 CD的包装盒是14.8厘米宽,12.5厘米高。DVD的包装盒却是10.45厘米宽,

19.1厘米高。为什么光盘的尺寸一样,包装却如此不同呢?

稍作挖掘,即可揭示这一差异的历史源头。在数字CD出现之前,大多数音

乐是以黑胶唱片的形式出售的。黑胶唱片的包装,是30.2厘米见方的纸盒子。摆放黑胶唱片的货架空间,刚好足够摆上两排CD盒子(包含当中的间隔)。CD盒子相当于从前黑胶唱片的一半宽,使得零售商无需承担更换存储架和展示柜台的切实成本。

DVD包装背后也隐藏着同样的考虑。DVD出现以前,大多数租赁店放的是VHS

格式的录像带,装在13.5厘米宽、19.1厘米高的纸盒子里。录像带一般是标签朝外并排展示的。在消费者逐渐改投DVD怀抱的过程中,DVD包装盒保持同样高度,方便租赁店在现有的货架上进行展示。此外,DVD盒子跟VHS录像带盒子一样高,消费者也会更乐于投入DVD门下,因为他们能把新买的DVD放在原来存放VHS录像带的架子上。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针对不同购买群体对服装功能的不同需求,成衣商采用相应的统一标准,这

一点并不足为奇。可奇怪的是,女士适用的标准跟男士标准恰恰相反。如果标准完全是随便制定的,那是另一回事。可男士标准明明也很适合于女士。毕竟,全世界90%以上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右撇子,用右手从右边扣扣子要容易多了。那么,为什么女装扣子在左边?

服装问题嘛,历史说了算。

在这个例子当中,好像真的是历史说了算。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

有有钱人的外套上才钉扣子。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着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多为右撇子)。男士衬衫的扣子在右边,不仅因为大多数男人们是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拔出挂在左腰上的剑,不容易被衬衫给兜住。

如今还有仆人伺候穿衣的女士恐怕所剩无几,为什么女装扣子依然留在左边

呢?规范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既然所有女装衬衫的扣子都在左边,要是有哪家成衣商提供扣子在右边的女士衬衣,那就很冒险。毕竟,女士们早就

习惯了从左边扣扣子,一旦扣子换到右边,她们还得培养新习惯,改用新技巧。除却这一实际困难,部分女士恐怕还觉得,当众穿扣子在右边的衬衣叫人尴尬,因为看到的人会以为她穿的是男士衬衣。

 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

便于竞争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  产品设计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产品设计的细节还与几何学原理有一定的关系。

 制造商对某一设计功能(此功能对产品的使用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

战略决策,会反映在产品身上。

 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产品可能的使用方式,产品希望向用户表达什么样

的信息,也会对它有影响。

 必须深入考虑历史源流,才能对产品设计功能做出解释。

假设你获了一张王力宏今晚演唱会的免费门票。注意,你不能转售。可另一歌星

许嵩今晚也在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许嵩的演唱会票价为 40 美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 50 美元。换言之,要是许嵩的票价高过 50 美元,你就情愿不看了,哪怕你没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试问,你去看王力宏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更多相关推荐: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专业国际商务学号2120xx19xx姓名王艳经老师推荐读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读完后真有种牛奶可乐的感觉似乎书中充溢了一种淡淡的轻快的味道有一种特别的轻松愉悦整本书以新奇的方式勾起读者的好奇...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经济学真是一门范围广而又有趣的学问我以前以为它很复杂什么经融危机通货膨胀紧缩都是很复杂的名词所以我自然地已为经济学就是专家们一起讨论股票的一门学问没想到它尽然可以这么贴近生活罗伯特弗兰克的牛...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牛奶可乐经济学当你看到这三个名词我想你怎么也不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超市里的牛奶25元一盒可乐3元一瓶它们的经济价值就这么多想要跟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无非就是研究它们的生产原料流程工艺产品包装和人...

《牛奶可乐经济学》笔记、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为了加深对于经济学基础的理解和学习,我选择了由美国罗伯特·弗兰克著作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我认为《牛奶可乐经济学》是我们走进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启蒙书籍。这本书是由美国…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大一大二的时候学习过政治经济学理论性较强因此我片面的认为经济学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准备读这本书时也是怀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拿到此书看到它卡通可爱的封面设计有点诧异再看到封面上一系...

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堂堂爆满每年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给学生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的名字很温暖它的内容也很有趣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书本枯燥无味的格调让经济学充满妙趣横生的味道它没有阐述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在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让人不解的或是没人深究的现象把这...

牛奶可乐经济学

书名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弗兰克美著闾佳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xx版别信息版次20xx年12月第一版印次20xx年3月第3次印刷这本书的概括1机会成本概念2成本效益原则读后感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

牛奶可乐经济学

在生活当中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而热门的电影却从不打折为什么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要很高的价钱但咸花生米却可以随意索要为什么某企业奖励员工一台豪...

牛奶可乐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的经济学课堂美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湛庐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炼就天下第一剑湛庐剑吴越春秋记载引子为什么高速公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光顾他们的多是司机...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书名就已经很吸引我了怎么会把牛奶可乐和经济学联系在一起于是带着这份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接着便一发不可收拾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这本书俨然就是一本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的经济学通俗读物...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笔记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在不了解经济时我们通常都认为经济学时枯燥无味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告诉我们经济学也可以很有趣经济学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只要我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经济学会用经济学的方式去思考会使我们...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