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看为官之道

时间:2024.5.2

从《老子》看为官之道

《老子》,亦称《道德经》,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优秀典籍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做人做事做官的精辟论述。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就是强调,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保持孩童的纯真。用现在的话简单说,就是不作秀!他认为,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不在乎形式上的“德”,表面上的“德”,因此有德。而那些追求形式上、表面上有“德”的人,整天嘴上叫喊德,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瞄准“德”而为之,因而是没有德之人。所以,他提倡“上善若水”、“上德之君”。

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之后,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通过对江海成为百谷之王,圣人成为天下人心所向的观察,得出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善下”的缘故。“海纳百川”——接纳、包容一切大小河流的清泉、污泥和腐浊。圣人——处处事事谦下,以民众的利益为实、为先、为上。所谓大气做人,亦即老子说的“大丈夫”,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厚道朴实无虚华,胸怀宽广似江海。

有江海胸怀的人,必能宽容一切;有江海胸怀的人,是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思想境界,宽容是厚道朴实无虚华,胸怀宽广似江海的具体体现。人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世界就会变得和谐美好!与人共事,要肝胆相照,善于接纳所有的人,包括反对过自己的人。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悬崖绝壁;让三分风平浪静,争一时人仰马翻。宽容能使紧张的人际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忍让,不是怕人,而是胸怀大度的表现!宽容是一种理解、体谅和尊重他人的豁达大度,当同事、朋友、亲人做了错事,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台阶下、一次改正的机会。诚心宽容比责罚更有催人向上的鞭策力。宽容是春风,

能把冰雪融化,使冬天很快过去,温暖即将到来。

老子的学江海为“百谷之王”,包涵宽容、包容、忍让、体谅和智慧方法等五个方面。老子认为,善下、谦让,表面上、形式上退让,虽然一时吃亏,最终,失去的东西还是会全部回来。学会宽容,就是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就是学会了做人,就是具备“圣人”,也就是我们所说领导者的素质;学会宽容,就是情商高的体现,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谦下”、宽容,能使自己快乐,减少许多痛苦而延年益寿。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著名的一个哲学命题。老子认为,用其为人处世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条重要原则。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却能穿破坚硬的石头。自然界如此,推及人类社会而言也亦然。最高的德行好像水一样,水最能便利万物而又不和它们相争,它总是甘心处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道。上善之人处事总是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像水那样沉静深邃,待人像水那样爱亲,言谈像水那样守信真诚,为政像水那样有条理,处事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行动像水那样相机而动。

谈到做人,老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德报怨”。在他看来,以德报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乃是彻底消除嫌怨之道。如果以怨报怨,必成大怨,乃何时了?以德报怨,就可以不生怨,这就消除了结怨的根源,就是符合天道的,得道多助即天道,天道乃自然规律,这乃“上德”。以德报怨,反映了一个人“川泽纳污”的江海心胸,是高尚品格的重要体现,这是以礼对待非礼,以仁对待非仁,表现了容人、容事、容天下的肚量,是自信的流露。老子“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可以说,世界上最能宽容、包容的民族,就是中华民族;真正能以德报怨的民族,也是中华民族。

谈到做事,老子总是强调“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里,老子形象地说明了大与小这对矛盾的量变到质变关系,即一切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在认识论上,无疑充满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辩证法思维,它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法则。这对我们今天年轻人干事创业也很有启迪:不要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要摆正自己的历史方位。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许多人做事,之所以往往到快要成功的时候反而失败了,就是没有谨慎始终如一,刚开始时都很认真,到后来就马虎大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今中外的那些历史、文化、科学名著,之所以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决非是作者的朝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终其一生艰辛劳动的结晶。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积累过程,必须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并且要目标始终如一。这样,涓涓不息,将成江河。这就是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起于足下”这一名言,对我们的有益启发。

老子认为,不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就能把是非判断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担当领导。所以,老子提出,必须根除自以为是、自恃夸耀的毛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说:“自视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就是说:固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事物的真谛;自以为是的人,总是明辨不了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起功勋;自命不凡的人,不能担任领导,或者当了也不会长久。

老子为什么强调“力戒逞强、逞能、逞勇”呢?这是因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也就是说,勇敢用于逞强就要被消灭,勇敢不用于逞强就能生存。这两种勇敢,有的受益,有的遭害。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不用争斗就会胜,不用说话而善于应对,不用召唤而自动到来,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但要襟怀坦白且要善于人生谋略。

在历史上,有不少将帅在对敌作战时勇敢杀敌,赫赫战功,不愧为一代名将,而在胜利后则居功自傲,为名利争斗也甚为“勇敢”,最后落得悲惨下场。隋朝灭陈大将贺若弼,因平陈有功被隋文帝晋爵为宋国公,官至右领军大将军,封邑3000户,赐绢8000缎,杂采1000缎,女乐二部,还把陈朝皇帝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为妾。应该说,隋文帝待他不薄,论功行赏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贺若弼居功自傲,总是不满足。他在生活上极为奢侈,家中奴仆成群,珍玩财宝不计其数。在政治上,他自以为功名才干在朝臣中数第一,经常牢骚满腹,并以宰相自居。但不久,隋文帝却任命杨素为宰相,贺若弼仍是一名将军,他因此大为不满,言于溢表,终被罢官,并于开皇12年(公元592年)被捕下狱。后又因贺若弼私下议论隋炀帝大兴土木建筑行宫一事,以诽谤朝政罪处死。贺若弼的悲惨下场,验证了老子的真谛:为人处世,“勇于敢则杀”,用“柔弱”之法,如谦下、不争、不言、不召,或处下,再加上善于谋略,则可取胜,保全自己。

老子认为,廉洁从政:第一,首先,要解决从政的目的与宗旨问题。要爱民,“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其次要解决自律、以身作则问题。即“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就是说,当官的根绝了私欲,社会就自然会风气良好。“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八个字,老子精辟地道出了为官者节制个人欲望的社会意义。

老子还说过:“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老子关于廉洁从政的第二个大问题,即廉洁问题。老子是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理想人格要求的。用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来讲,你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你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

权、利、名什么都想要,那非常危险,起码人品低下。淡泊明志,肥甘丧节,这是被无数史实所证明了的真理。一个人的志向要在物欲面前经受考验,而一个人的节操则会从贪图享乐中丧失。生活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靡靡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庄子也认为,“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监,以门规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这就是说,把贪图钱财看做是正确的人,不会让人利禄;把追求显赫看做是正确的人,不会让人名声;迷恋权势的人,不会授人一点小权利。掌握了利禄、名声和权势,以唯恐丧失而整日战栗不安,而放弃它们又悲苦不堪,舍不得,心中一点鉴别力也没有,还在不停止、无休止的追逐。最终,利禄、名声和权势将会变成工具而杀戮了自己。所以,老子提倡,“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孔子也说过,历史上凡是俭约者而犯错误的人很少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到讥笑,实在是要不得。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的私念越少、欲望越低,越能朴实俭约,看淡一切金钱名利,内心世界就能平静似水,精神境界就越高尚。这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食色之欲,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静的地步。“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遭到危险。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老子还提出廉政的第三个大问题,即关注民生,爱惜民力;减轻赋税,实现公平。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一是批评税赋太多,二是批评统治者过分追求奢侈享受而导致老百姓难以生存。

老子告诉我们,治理国家不要政令频出,朝令夕改,或大搞形象工程,搞得老百姓劳民伤财。老百姓饥饿,吃不饱,是因为赋税收得太多了。在老子的心目中,他总是关注弱者,关注弱势,要领导者救助这部分人。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圣人恒上救人,故而无弃人”。老子这一思想是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出现严重贫富差距社会问题提出的警告。我认为,老子之道,就是弱者之道。当领导的人学学老子的哲

学思想,对提高自己的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能力和人文素养,大有好处。


第二篇:探究高层次的领导艺术_老子_道德经_的为官之道


20xx年04月(总第121期)今日南国

THESOUTHOFCHINATODAYNO.04,2009

NO.121(Cumulatively,)

探究高层次的领导艺术

—老子——《道德经》的为官之道

武倩妤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541001)

[摘要]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所著《道德经》一书,凡五千言,文约义丰,除包含了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军事等许多领域,亦不乏精辟之言。书中提出为官者应当具有“上善若水”、“少私寡欲”、“上德若谷”之政治观之外,还涉及到伦理、

品德,这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老子;管理思想;现代领导艺术[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04-0205-01

一、“上善若水”的境界

老子认为,“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自

身具有至公无私的特性和德相。“大道泛

功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不辞”、“不有”、“不为主”即是指“道”具有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但却无私无欲的德相。“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

天地间的万物都不辞劳瘁地造作,居。”

但从不把造作的成果据为己有。

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其需要有这种合乎道体的德相。他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认

“一身为,天下的侯王将相们,即所谓以

系天下安危”者,只有做到了以爱己之心来珍惜呵护天下的人民,用全部爱心去对待人类,才能寄以“系天下安危于一身”的重任。他以此来告诫为官者要以贵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人,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

一是随时随地存有救世济人的责任感。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其需要有合乎道体的德相。二是尽全力为众人服务而毫不推辞。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地驮载万物,生养万物,无私奉献。我们人类要效法大地的榜样,为他人贡献而心甘情愿,竭尽全力而不求回报,而为官者更应具有天地无私奉献的德行。三是宠辱不惊,功成身退。在老子看来,世俗之人由于得失名利之心太重,缺乏“无私”、“无我”之胸襟,一旦受到宠爱或者屈辱,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二、廉政基石:“少私寡欲”

在中国伦理的诸多德目之中,“廉”

是一项极受褒扬的道德修养。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把“廉”奉为国家的“四维”“维”,即结物的大绳,“四维”即立国的四大纲要之一。宋苏辙以为:“唯

,称道“廉洁奉公”能够使廉可以服殊俗”

异族风俗顺服认同。可见“以廉为本”的廉政思想在为官之道中尊为首要之义。而老子智慧中“少私寡欲”的思想能从心性和品性两方面使为官者恬淡节情,自我超越对感官之欲和功利之欲的过分追求,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爱。

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海难填,总是无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不但无益于贵生,反而弄得行伤德坏,身败名裂。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可见,二千多年前的老子以其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过多的欲望一方面造成人的心性紊乱,损害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又使人失去敦朴品性,激发人任意妄为,恶念丛生。而老子深邃凝重的智慧中为为官者调治过分的感官之欲和功利之欲亦开出了灵验之方。

1.“身重于物”的价值取向是“少私的原动力为官者要治理好国家,就寡欲”

不能崇尚功利主义。

2.“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是“少私寡欲”的控制阀老子一再劝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

殆”。

3.“崇俭抑奢”的道德修养是“少私寡欲”的调节器老子将俭啬视为立身处事所必须持守的“三宝”之一,是治国修

众所周知,孔子的俭奢观身的根本法则。

是以“礼”为标准的,只要合符礼制,即使极尽铺陈也无可非议。因此,“俭朴”这一道德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民而不对官的。而老子所倡导的节俭首先是针对封建统治者而提出的道德要求。老子把那些不关心生产,一味热衷于追求奢侈生活、聚敛财富、满足私欲的人痛斥为“盗

(即强盗头子),同时为实现崇俭抑奢夸”

的目标,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从“我”做起这一上行下效的价值导向:“我好静而

……我无欲而民自朴。”很显然,民自正,

这里的“我”指的是统治者,即强调统治者必须以身作则,崇俭抑奢,为天下臣民树立良好的道德标范,百姓则自然崇尚纯朴、俭约不奢。

“身重于物”的价值取向是“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的前提,而“知足知止”又是“崇俭抑奢”的心理机制,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廉政基石———“少私寡欲”提供了内在合理的运行机制,也是为官者清政廉洁,奉公守节的主体自律动因。

THEORYDISCUSSION理论探讨

三、用人要义:“道法自然”

为官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会用人,以完善的用人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作为老子思想主旋律的“道法自然”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显现出其在用人之道中

[作者简介]武倩妤(1985-),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硕士。

[下转第207页]

THESOUTHOFCHINATODAY2009.04今日南国

205

中,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加中高温的a-淀粉酶溶液20ml,维持55~60℃水解1h,经常搅拌。然后取1滴加碘液1滴,如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a-淀粉酶溶液20ml,水解至碘液不呈蓝色为止。加热至沸腾,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

弃去初滤液,取50至刻度,混匀。过滤,

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加6n盐酸5ml,在68~70℃水浴中加热15min,冷后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加水至刻度,混匀,用菲林

同时试剂法测定还原糖,并折算成淀粉。

取水50ml和同量的淀粉酶溶液作试剂空白试验。

1.菲林试剂。甲液:称取69.3g硫酸铜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100g氢氧乙液:称取346g酒石酸钾钠,

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2.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4g无水葡萄糖(预先于105摄氏度烘2h左右至恒重),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为0.4%的标准葡萄糖溶液。

3.实验操作。(1)菲林试剂的标定

乙液各5ml,于250ml锥取菲林试剂甲、

形瓶,加水10ml,并从滴定管中加入0.4%标准葡萄糖若干毫升,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min,加2滴次甲基蓝溶液,继续用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

记录耗消失。要求操作在1min内完成,

用的标准葡萄糖的体积V。。(2)定糖预备实验。菲林试剂甲、乙液各5ml于250ml锥形瓶,准确加入10ml样品糖溶液,摇匀加热至沸。加2滴次甲基蓝溶液,用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耗标准葡萄糖体积V1毫升。(3)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准确量菲林试剂甲乙液各5ml于250ml锥形瓶,准确加入10ml样

-V1品糖溶液,摇匀,补加(V。)毫升蒸馏

)毫升标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加(V1-1

摇匀加热至沸,保持微沸准葡萄糖溶液。

2min,加入2滴次甲基兰溶液,继续用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溶液的总体积V毫升。

4.计算。还原糖含量(g/ml,以葡萄=×0.4×n×1/10糖计)(V。-V1)

ml;式中V。菲林试剂标定量,

V1样品糖测定量,ml;0.4标准葡萄糖的浓度,g/ml;n样品稀释倍数;1/10样品糖液体积,ml5.淀粉干基含量结果计算

淀粉干基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淀粉(干基%)=5000×0.9(A'-B)

A'——式中:—转化后测得的还原糖

(以葡萄糖计)重量,mg;

B———试剂空白相当于还原糖(以葡

mg;萄糖计)重量,

V———转化后稀释为100ml,测定还

ml;原糖的体积,

g;W———试样重量,

%;M———试样水分百分率,

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为淀粉的因数。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不过提高技术标准仅仅是一种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辅助手段,真正要确保委托生产提取浸膏的产品质量,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公司派驻被委托生产单位的QA(监控人员)的管理,全程控制好受托方的每个生产过程的管理。[参考文献]

[1]邓家刚,郑作文,曾春晖.芒果苷

].中医药学刊,2002.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

THEORYDISCUSSION理

论探讨

!!!!!!!!!!!!!!!!!!!!!!!!!!!!!!!!!!!!!!!!!!!!!!!

[上接第205页]

说:上讲究激励方式有不谋而合之处。作为难以遮掩的光芒。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

“道”,而“道”的重要内容是“无为”。老子物,故无弃物。……故善人者,不善人之一个领导者,在人际关系上必须给予下

(三十七章),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官者应当做职工必要的温馨和激励,职员、下属认为: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属、

这一原则运用到用人态度上则应采取到“无弃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的工作热情才会迸发。政治家管仲曾言:“无为而治”的策略。善之”,即为人处世胸襟宽广、豁达大度、“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领导者通

1.“无为而治”过一些必要的物质刺激手段对激励员工的用人态度。“道”作态度谦和,特别在用人上能容人,这种豁

工作积极性往往能取得一定效果,而精为宇宙的本体和支配世界万物的根本规达大度的恢弘气度、宽容不苛的用人原

老子强调应神激励对于激发人才的潜能,满足自我律,其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则在后世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三国曹操

该效法大道,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以不记前仇、化仇为亲、唯才所用的容人器发展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更具有不可忽

视的作用。这就需要领导者加强与下属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以万物尊量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宋太宗赵

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匡义曾专门就老子宽容治民的思想发表的感情沟通,热情诚恳、以诚相见、平易常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自感慨:“若每事不能容纳,则何以治天下近人、推心置腹,使部下真正感到组织和在地生长,发挥各自的优势、长处和特哉!”(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宽则得众,领导的关怀,这样,部下将始终以良好的点,达到一个器量宽厚的人必能得到部下的忠“无不为”的效果。“处无为之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事,行不言之教。”启示为官者在处理与心,相反,一个心胸狭窄的领导者终必众见,欲取人才的潜力,必给予相应的物质下属的关系时,要顺乎自然,要舍得让下叛亲离。要想具有“上德若谷”的胸怀,领利益和精神激励。属放开手脚去做好工作;在处理集权、分导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能容;二是从老子“道法自然”出发,把“无为而

能谦;三是能和。、“上德若谷”“将欲必固”三者由表、权的关系,在建立职能组织机构时,领导治”

3.“将欲必固”除把必要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外,应的激励方式。“将欲及里相互联结成一完整的用人模式,正必固与之”老子这种“将欲必固”的是老子智慧为为官者指点的一条用人机宜。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下属单位及下属,取之,

让下属更好地顺应下面实际办事,充分思想强调先予后取的重要,很多人认为

[参考文献]老子的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其开拓创新,拼搏“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1]老子敢干的潜能。同时也使领导者更好地摆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道德经[M].南宁:广西民族1996.是耍权弄术,是阴谋家的脱一般事务,超脱地去谋虑宏观决策方之,必固与之”出版社,

[2]胡孚琛,面的事。诡计。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应当说老子吕锡琛·道学通论[M].北

2.“上德若谷”1999.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容人气度。老子“将欲必固”的思想与领导者在用人方式

THESOUTHOFCHINATODAY2009.04今日南国

207

更多相关推荐:
从习主席引用的古语中感悟为官之道

从习主席引用的古语中感悟为官之道余文生讲话写文章注重引用名言警句可以使之生动深刻习主席在讲话和文章中常引用古语日前有媒体将习主席就如何为官从政的引文进行了整理编辑成册对照学习深感句句沁人肺腑所揭示的为官从政之理...

论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曾国藩语录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二年则必为上官僚友所钦属也语录精解安守本分竭力任事淡泊宁静如一无所求的不超过两年则必定会受到上司同僚的钦佩推重曾国藩认为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这是因为身在官场...

“为官之道”讲课稿

十道讲座之为官之道讲课稿李治国讲课要点定义意义怎样为官为官方法探索怎样用好手中权力启示和要求为官之道通俗地讲就是做干部做领导干部的方法同学们考入军校经过四至五年的学习毕业后都将成为军队的干部有的人未来将走上领导...

领导干部要恪守做人做事为官之道

领导干部要恪守做人做事为官之道做人做事为官是个大命题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政治中有的人恪守做人做事为官之道敬业爱民时刻自律受到百姓广泛传颂流芳千古有的人违背做人做事为官之道谗上欺下不顾廉耻遭到群众痛恨唾骂遗臭万年做...

孔子教给我们的为人之道

孔子教给我们的为人之道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学校姚福成邮编133724电话132xxxxxxxx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不仅在政治上教育上思想深邃有真知灼见在修...

至理名言做人的道理

至理名言做人的道理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内涵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收敛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谦让于己得...

做人的道理的名言

18欲人是生貧至窮惡的是標善誌談人事過能常人足生至心愚常惡愜聞己人過到無19求品諸自惡莫高將名15利多掛門心之頭室生粗風茶淡多飯言隨之緣人過生禍富貴榮世16華事莫忙強忙求如水17流我休友不飲做清皺靜眉之事茶世上...

六祖坛经中的为人之道

六祖坛经中的为人之道六祖坛经也称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禅守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国人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佛教经典六祖坛经不仅阐述了南宗禅的思想和修行方法还详细阐述了为人之道六祖坛经是禅宗主祖惠能大师应韶州刺史邀请而作...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精选:改变世界的为人处事之道名言格言警句

中小学生作文素材精选改变世界的为人处事之道名言格言警句孔子做人格言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

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1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重要2学习可以改变一切行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3态度决定一切4自以为是的人会走向下坡路5我们现在的一切的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6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

关于做人的经典名言,为人处世之道十则

1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2成功艰苦的劳动正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3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伊...

历史名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20xx0114084505网友提供曾国藩一生为官为将帅待部下唯以一个诚字取胜且强调诚必须出自内心谓之血诚曾国藩强调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他简直把血诚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根本与基石曾国藩不仅...

为官之道名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