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

时间:2024.5.15

《群落的演替》 说课稿

高二生物 朱镜如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群落的演替》。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这六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一.教材

1. 教材的地位:

《群落的演替》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学生本节课将了解与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并着重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群落的优势种、结构以及类型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为之后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以及多样性作铺垫。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发展的需要,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②举例阐述群落的类型;③举例说明群落演替的过程;④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能力目标: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查阅信息和语言组织能力;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并且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情感目标:①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②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

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3. 教学重点及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二.教法

1.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前三节已学习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基本知识,对种群有一定了解,初步接触了群落演替的概念,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视野有限,对群落演替现象的理解还处于肤浅、非系统的感性认识水平,未能建立起现象与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演替现象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媒体动态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始终围绕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与本质。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①参与式教学法(学生课前自主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件制作);②演示法(展示图片与视频);③读书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与相关课外资料);④讲授法;⑤谈话法。

三.学法

1. 学生课前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将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第1小组收集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

素;第2小组于校园内草地中观察经人踩踏而形成的小路,比较不同小路杂草的分布,分析原因;第3小组收集国内外的外来物种入侵情况;第4小组收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退牧还草等政策的执行情况。充分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 学生课前根据学案自主学习;

3. 联系具体事例,对群落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等概念作出感性认识,并自行比较、分析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78页的“问题探讨”,展示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前以及之后变化的照片。设问:①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定居到新土地上的?②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吗?引入新课《群落的演替》。

2. 新课教学:

2.1 举例说明演替的过程,归纳演替的类型

提问: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给出不同阶段的照片,让同学们尝试排序。

然后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将图片排出顺序(由简到繁),如果有错误,指出并纠正。

2.1.1 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提问:

①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②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③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和灌木?取代的含义是什么?

2.1.2 得出演替的概念

2.1.3 揭示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

提问:

①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是如何变化的?植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在此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得出结论:

①群落演替是有顺序的过程,是有规律性地往一定的方向发展,是能预见的。

②虽然演替受物理环境制约,但受到群落本身所控制,演替前期为后期物种入侵和繁荣准备了条件;

③演替的最后阶段是稳定的系统,往往生物量最大,种间关系最紧密。

2.1.4 与导入呼应:火山爆发后,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与推理能力>

提问:演替只能从裸岩开始吗?

2.1.5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学生自学课本第80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部分的内容。 提问:所有弃耕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

2.1.6 演替的类型

将裸岩上的演替与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师生共同对演替的类型进行归纳,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及分类依据。

2.1.7 第1小组同学汇报: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

教师总结:在演替这一漫长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说明群落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命系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时时刻刻都相互在影响着。演替总是向着相对稳定的方向进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提问:引起群落演替的因素当中,人类的活动亦是不可忽略的。你了解的有哪些人类的活动会引起群落的演替呢?

2.2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2.1 “其实这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第2小组同学汇报校园小路周围杂草的观察结果。

2.2.2 交通、网络在高速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在地球村的大环境下,物种的迁移也越来越频繁。第3小组同学汇报国内外的外来物种入侵情况。

提问:外来物种入侵以后,种群的数量将如何变动?对周边环境将造

成何种影响?

教师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负面影响。

提问:人类活动都是破坏现有生物群落的吗?教师展示现阶段宁夏沙漠治理成果。

师生共同总结: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尊重自然规律,对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可以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图片资料的能力,以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实中现象的能力>。

提问:人类过去片面追求扩大耕地面积,不惜围湖造田、毁林开发,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现象接踵而至。针对这种现象,人类应当采取何种挽救措施?

2.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第4小组同学汇报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退牧还草等政策的执行情况。

提问:从以上成果,同学们得到何种启发?

总结:人类应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培养环保、低碳的生活习惯,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共同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设计意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板书设计

演替的概念:

简——繁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六.作业设计

1. 完成同步练习P129-130的内容;

2.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警惕外来物种入侵”的科普论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对所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归纳,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篇: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四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三中 何华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回忆种群的定义,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问题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种群?

问题2:池塘中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不是,鱼包括很多个种群,如:鲤鱼种群,鲫鱼种群,草鱼种群,鲢鱼种群等。 问题3:除了各种鱼种群之外还有其他的种群吗?

提示:有。鱼根据食物不同,大致分为:植食性鱼、肉食性鱼、杂食性鱼。植食性鱼主要吃池塘中的植物和浮游植物,肉食性鱼主要吃小鱼,小虾,和浮游动物,杂食性鱼吃植物,浮游植物,小鱼,小虾,浮游动物等。

问题4: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提示:肉食性鱼减少,浮游动物增多,浮游植物减少,植食性鱼减少。

教师总结:池塘中的生物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其中一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的数量早成不同的影响,这说明,池塘中的各种生物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的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强调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种有生命的物质。

问题5:群落水平上研究什么问题呢?

回忆种群水平我们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上,包括以下三方面: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群落是生命系统的更高层次,假如对上述的池塘这个群落进行研

究,你将研究什么内容呢?

回忆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种群是组成群落的组分,群落是高于种群的层次。

一、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研究池塘群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种群的组成和优势种群,中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种群的位置,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在后面群落的学习中我们将一一进行学习。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展示我国从南到北五个群落:热带雨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 提问1:这些群落的不同靠什么来区分?

提示:依靠群落中主要的生物种群进行区分。

提问2:群落的物种数目如何表示?

提示:丰富度。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多少,不是群落中生物总共的数量。

从极地到热带雨林丰富度逐渐增大,其主要原因是气候的不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好,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的数目就越多,群落的结构就越复杂。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中丰富度的大小

(1)稻田,草地 (2)草地,林地 (3)热带雨林,温带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4)丰富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丰富度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三、种间关系

资料分析:提问一: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竞争。竞争生活的空间,食物等。

提问二: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什么?

提示:大草履虫的数量急剧减少,小草履虫的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学习:概念,特点,能量流动模型、曲线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反思:

教学反馈:

更多相关推荐: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演替版本:人教课标版学校: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年级姓名:课型:新授课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民权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倪世印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本节教学内容为阐明群落的结构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群落的演替教案

第4节群落的演替从容说课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在第4节群落的演替中重点介绍了演替...

群落的演替教案.doc

学习资料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知识结构初级演替次级演替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二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三教学重点难...

第三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

临清四所高中联合制作生物教学案:必修三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案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编辑学校临清一中学科生物编写人薛爱莲审稿人王政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较简单包括演替的类型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两部分前者...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1)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汤原县高级中学生物组沈红梅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本节教学内容为阐明群落的结构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

第四章第4节_群落的演替_学案

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备课人张煜一学习目标1说明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重点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二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预习书本P7882在书本上画出演替初生演...

20xx年秋高中生物教案 4.4 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演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能力目标1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2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

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案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种群的演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能力目标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2教学难点...

20xx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 第36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20xx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第36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案考纲要求考点分析考点预测本知识点是继种群的特征的一个知识延伸是生命系统的一个成分是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所以知识点与生态系统和种群都有所联系单独考察的可能性比...

《落花生》教学反思

落花生教学反思许霞20xx年12月落花生教学反思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

群落的演替教学反思(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