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时间:2024.5.2

第五章 病 毒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病毒的种类;

(2)知道病毒的结构特征;

(3)认识病毒的生活;能够理解病毒的生活与结构组成是相适应的。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并整理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分析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明确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特征;

2、病毒的生活;

3、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特征与繁殖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讲授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几张图片及两个视频:

由两幅图片引起我们怎样的深思呢?

提出问题,引出课题。——第五章 病毒

那么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曾令让人们毛骨悚然的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种类、繁殖、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目标提纲

(1)病毒分几种?

(2)病毒的结构,有没有细胞结构?

(3)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是什么?

(4)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一、病毒的发现

设疑:究竟病毒这种特殊的生物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呢?

(见多媒体图片)

学生思考:要是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这片正常的烟叶会不会患病。 观看动画,进行分析:为什么会患病?

讲解:滤过性病毒。

二、病毒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生活方式、繁殖和特点。

1、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见多媒体)

2、病毒的生活

提问:a、病毒能独立生活吗?为什么?

b、病毒只能生活在怎样的细胞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叫什么?

总结:(见多媒体)

3、病毒的种类

总结:依照寄主的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也叫噬菌体)。

4、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结构。

5、病毒的繁殖

设疑:细胞是怎样繁殖的?那么病毒是怎样繁殖的呢?

总结:病毒的繁殖特点。(见多媒体)

6、病毒的特点

(见多媒体)

总结:病毒的特性(见多媒体)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提问:你知道的有哪些人类或动物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1、有害:(见多媒体)

设疑: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吗?

2、有利:(见多媒体)

四、归纳总结

(见多媒体)

五、课堂检测

(见多媒体)

六、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节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生活方式、繁殖和特点。

1、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2、病毒的种类

3、病毒的结构

4、病毒的生活

5、病毒的繁殖

6、病毒的特点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课题:《病毒》教学设计 单 位:槐林镇中心学校执教人:刘英虎

时 间: 20xx年1月14日


第二篇: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六章第二节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应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深刻认识、高度警惕、学会防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节采用了“亲历体验—>理解概念->分析特征->共商对策->练习强化”这一主线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3、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网络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3、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及法规。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

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识。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与Internet相连);

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

3、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

六、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中的重要内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有鉴于此,教材在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之后,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并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七、学生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什么是病毒?现在,他们操作电脑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恐惧。

八、教学策略

    本节以熊猫烧香病毒界面导入,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防治,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1、教法:体验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 “熊猫烧香病毒”开始新课,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病毒问题的严重性。

(二)讲授新课

1.计算机病毒简介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及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程序,大多是由某些具有较高程序设计水平与技巧的人,出于经济、恶作剧、报复或蓄意破坏等目的编制的。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软盘、光盘、U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删除磁盘上的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使系统不能启动或信息丢失;病毒在计算机中不断复制,使得磁盘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工作速度越来越慢;网络中的病毒程序可使整个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交通指挥系统失灵等。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预防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措施

①隔离来源。对于外来磁盘,一定要经过杀毒软件检测,确实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对联网 

②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版本。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发现病毒并能及时清除。

  ③及时给操作系统打补丁。

  ④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种种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立即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

  ⑤经常做文件备份,重要文件要多做几个备份。

  ⑥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2)清除计算机病毒

  ①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

  ②使用专杀工具.查杀特定病毒。

  ③情况严重,需要格式化磁盘重装系统。

  (3)操作演示:

   ①系统全面查杀病毒;②特定文件夹的查杀病毒;③对移动存储器查杀病毒;④杀毒软件的升级。

  3.课堂练习、深化学习

  对C盘进行病毒查杀。

  4.课堂拓展

  (1)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

(2)你所了解的病毒有哪几种?

  (3)访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http://www.antivirus-china.org.cn)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病毒。

十、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来进行,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及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附表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

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十一、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我把“凸显学生主体”作为核心理念,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课还以培养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及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为核心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体会较为深刻:

1、体验引入部分,通过 “熊猫烧香病毒”引入课题,起到震撼教育的效果,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对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加深学生对病毒的特征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准确理解所学的知识。

3、本节课仍存在不少问题:

(1)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距较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还不能熟练地在评价系统上进行操作。

(2)学生总结出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有的并不正确,需要教师加以指正与引导。

(3)本节课学生自主活动比较多,但仍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表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

表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更多相关推荐:
背影 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深刻理解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父爱比较难但是如果从散文中的细节描写展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他们的理解就相对比较简单背影是父爱的凝聚课文第六段是作者印象最深的两次背影的集中描写所以第...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背影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

《背影》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影》 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执教者所属教材目录背影第1课时课时背影是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单元是在第一单元以战争为话题的单元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所以第二单元以爱为主...

《背影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背影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父爱在初二学生心中是一个正在觉醒的懵懂意识也是一份隐藏较深的情感所以对父爱的体会或者说对爱的体会是初二学生基于自尊独立而比较敏感的话题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引导学生顺利揭示文...

《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叙事散文是作者19xx年10月在清华大教任教时写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深刻理解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父...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一)

背影朱自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点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2朴实的语言风格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教学课型及课时1教读课2一课时媒体设计多媒体投影仪教学...

八年级《背影》教学设计

八年级背影教学设计八年级背影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5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背影来刻画人物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父子深情教材...

背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