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反思

时间:2024.5.2

《伤仲永》教学反思

谯城中学 陈萍

本节课是文言文教学,第一课时已经让学生把本课字词的音、形、义解决掉了,并能疏通全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本节是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巩固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整个教学流程是:导入、复习巩固、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小结。

在巩固复习环节,采用了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堂练习单的形式,节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效果较好。通过名人名言自然引出话题。在整体感知环节第一个问题只让一位发言,并且回答的较概括,如果此时再让一位同学复述一遍这个故事,对于后面的问题的探讨可能效果更好。第二个问题的分析引导做的较好。合作探究环节第二个问题分析不够透彻。此处应让学生把这一段文意再疏通一遍。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畅所欲言、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达到预期效果。

本节课问题设置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延伸环节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上评价语言丰富、鼓励性语言适时恰当,特别是对于平时表现较落后的蒋西雨、何世豪、杨瑞等做了鼓励性评价。课后观察效果突出。

当然本节课不足之处是最后的小结部分采用的案例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如果列举正面案例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二篇:《伤仲永》对比阅读


伤仲永

【甲】

[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学范宣的做法,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但他喜欢绘画,范宣认为这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里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重视起绘画。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 老思: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9.[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 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

7.①胜过,超过 ②劳神,费心思(4分)8.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 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4分)9.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4分)

(一) 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甲】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 1

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伤仲永对比阅读

②俟sì:等待。 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司马光担任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小时候,担心自己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在其他兄弟会背诵了之后,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在屋子里学习,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可以终身不忘。”等到时间长了,(司马光)读遍了所有的古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 (2) 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

(3)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

(4)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

22.翻译下列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分)

____

2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 (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 (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

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

2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 ____

参考答案: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

21.(4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 (2)消失 (3)曾经(4)等到??的时候

2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

23.让他作诗,没有传闻的那么有才华了(才能衰退)、完全和普通人一样了(才能消失)、对比。(3分)

24.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1分);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2分)。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2分)。

伤仲永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译文

李贺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3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9.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0.回答要点: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22.援笔辄就如素构。 【甲】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分)①邑人奇之 ( )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 )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

21、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3分)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根据或理由:

参考答案:

4

19、①感到惊异 ②没有用来……(的方法或途径)

20、①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它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②用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培养品德。

21、观点:要靠后天持恒不懈,否则难以成才。

根据或理由:甲文:父亲醉心于眼前名利,致使仲永荒废学业;乙文:示例: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顽强意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犬 人

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

或有老者,劝妇人曰:“当教使言语。”

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

或有邻舍,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

妇人答道:“我在,彼何须自理。”

乃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

提示: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把他看作珍宝一般,所有的事情都不让他去做,结果儿子没学到生存的本领,每天和狗一起趴在门口向人讨饭吃。这样的母爱着实让人悲悯,这是一种温柔的虐杀啊!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 5

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赏析】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6

更多相关推荐: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反思

伤仲永教案设计教案背景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教学课题伤仲永是宋...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很有说服力的文言文文章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怎样使学生读懂并喜欢这篇课文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乐...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在讲授过本课后从课堂所反馈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不够周全首先是对学生的能力预设过高从实际课堂上所反应出来的学生的表现得知学生对导学案完成的效果不好只机械的照着材料完成书写的任务没有真正...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附件伤仲永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单位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中学姓名郭全莉对古文仅仅有点初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引导学生在认真领悟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做主题等方面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理...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作者郑春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是我们做教师工作的亘古不变的探究话题在课改教学过程中我校创建的三高课堂分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它减负增效充满生机充满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艺术魅...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反思(孙强)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单位临朐外国语学校姓名孙强1伤仲永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重点语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熟读课文复述文中故事3感悟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重点抓住重点...

伤仲永教学反思

天赋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教ltlt伤仲永gtgt一文教学反思康宁中学教师王爱兴20xx0703伤仲永这篇课文我用两课时进行教学上完了这两节课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两节课无论是学生的...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较好地落实了...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上完了这节课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较为顺畅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

《伤仲永》教学反思

课外阅读伤仲永教学反思刘汉清今天是20xx年5月13日在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安排下我在八1班上了一节文言文阅读课课题是王安石的伤仲永目的是学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理解方仲永泯然众人...

《伤仲永》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很有说服力的文言文文章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怎样使学生读懂并喜欢这篇课文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乐...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岭九年制学校冯新良教学课题本课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言文学习本课需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2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文中的故事3懂...

伤仲永教学反思(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