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度消化 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

时间:2024.4.2

一等奖论文

第二度消化   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

安亭小学    邢春霞

设计理念:

杜和戎老师的《讲授学》认为: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内容必须经过第二度消化。第一度消化是在他自己搞教研时,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特点、条件,对输入的教学信息进行加工,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自己的理解。而第二度消化则是在他自己理解以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条件,对即将输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

我在执教教研课《但愿人长久》之前,就根据上述理论进行了“第二度消化”的备课。我在反复研读课文及教参的基础上,明确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梳理出了教学重点及难点,又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年龄特点确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力图使教学重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

(一)   第一度消化,明确教学目标,梳理教学重难点。

备课时,通过反复研读教材,我领悟到全文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产生的经过。它把当时月色的变化及人物心情的变化穿插在一起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反映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参阅了《教参》、《教学设计》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   第二度消化之一: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貌似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知识储备。老师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包括利于本课学习和不利于本课学习这两方面的认知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备课。

课文的主人公苏轼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有接触。我们曾在《语文快乐宫》及《综合练习》的学习中,接触过他的两句名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后一句名言在本文中再一次出现,向学生传递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我打算用前一则名言导入新课,后一则名言则在感知课文、具体学习与总结课文时三次出现,如此反复呈现,使学生对它形成深刻认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传递极快的社会。人们就算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手机、电话、互联网进行顺畅的交流与沟通。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对于苏轼与弟弟苏辙远别多年互相思念却又无法见面的苦楚缺乏感同身受的理解。而对于文中介绍到的“苏轼与弟弟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学生肯定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预习,他们会产生一些疑问:古代的孩子是怎样读书、玩耍的?如果能提供一些古代孩子玩耍、读书的图片给学生,他们一定会津津有味地看,并能更好地感受到苏轼与弟弟的手足深情。

因此,在教学课文第三小节时,我打算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古代儿童学习、玩耍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知到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然后再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在古代人们远隔两地只能靠书信传达信息,无法像现在这样顺畅交流。这就为学生深入课文内容创设了有效的情境。

(三) 第二度消化之二:结合单元重点,提供阅读与运用的机会促使学生品味、内化语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走进名家,悉心阅读佳作,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的语言非常流畅优美,它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将中秋夜“皓月当空”和“渐渐西沉”的景色及苏轼“心绪不宁”、“埋怨”和“宽慰”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备课时,我在不同的环节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说话练习促使学生品味、内化语言,力图使单元重点得到有效落实。

(四)   第二度消化之三: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语言描绘等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学生能更快进入文本,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在备课时,我选择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服务。出示苏轼的书法作品及绘画作品的图片,使学生对苏轼的认识渐趋丰满;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的片段及古筝曲,运用音乐的力量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去感悟苏轼与弟弟的手足情深;通过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地过程中体会苏轼心情变化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中蕴含的思念弟弟的深情。

教学片段:

片段一:走进苏轼,揭示课题。

师:幻灯片出示名言:“                   。”谁能将这句名言补充完整?

生:我能将它补充完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师:这是综合练习1中出现的名言,你的记忆力真好!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名言。

(生齐读名言)

师:你们知道这句名言的作者是谁吗?

生:这句名言的作者是苏轼。

师:(出示苏轼头像图),看,这就是苏轼地画像。谁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苏轼。

生: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苏轼和爸爸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组织老百姓修建了“苏堤”。

师:大家介绍得都很好。(课件出示课后注释)看,书后注释是这样介绍苏轼的。谁来读一读这段注释?

生:(读)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是啊!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在绘画和书法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幻灯出示苏轼的《枯木图》和《黄州岁寒帖》),看,这就是他写的《黄州岁寒帖》,他画的《枯木图》。

生:(目不转睛地观看,发出赞叹声。)

师:其实,苏轼还是一个著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写下4400多首诗篇,其中有一句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出示书法作品:隶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起读一读这句千古名句。

生:齐读名句。

师:你们知道苏轼为什么要写下这句千古名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9.《但愿人长久》

设计意图:

通过名言、收集资料并交流、欣赏苏轼的书法与绘画作品使苏轼的形象逐步趋向丰富和完整,激起学生走进他,了解他的欲望;通过出示书法作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学生的思路引进本课的学习,便于老师导入下一步的教学。

片段二:出示图片,借助句式练习说话,感受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师:那么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苏轼心情又有何变化?

生:我找到了文中写苏轼心情的词语“心绪不宁”。

师:出示: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瓜果,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谁来读一读这句句子。

生:读句子。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吗?

生: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品尝瓜果,为什么苏轼却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师:对呀!中秋之夜,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品尝瓜果,为什么苏轼却会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呢?读一读文章第三小节,去找一找答案。

生:(读第三小节。)

因为苏轼从小和弟弟手足情深,后来长大后他们各奔东西,很少有见面机会,所以苏轼会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因为苏轼小时候总是和弟弟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感情很深,后来他们分开了,已经七年没见面了,所以苏轼会心绪不宁。

(这两个回答都不是很流利。)

师:那他们可以打电话、上网聊天嘛!

众生笑:老师,古代没有电话、电脑的。

师:对!当时,苏轼和弟弟苏辙在不同的地方做官,已经七年没见面了。他们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整天在一起读书、玩耍了。看!

师:(出示一组古代儿童共同嬉戏、共同玩耍的画面:两个扎着冲天小辫穿着红袄绿裤的古代小孩在一起背古诗、学画画、打扫院子、写毛笔字等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

师:(在图片下方出示句式:)谁能联系刚才所看图片,将这几句句子补充完整?

苏轼和弟弟小时候总是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白天,                       ;晚上,                                        。真是                !

生:苏轼和弟弟小时候总是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白天, 他们一起抓小鱼          ;晚上, 他们一起背古诗              。真是  形影不离啊         !

生:苏轼和弟弟小时候总是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白天,  他们俩个一起打扫院子        ;晚上,  他们俩个一起写毛笔字         。真是  手足情深啊      !

生:苏轼和弟弟小时候总是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白天,  他们俩画画、抓小鱼    ;晚上,   他们俩背古诗、看书  。真是  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

师:说得真好!此时此刻,你懂得了什么叫手足情深吗?

生:就是指苏轼和弟弟感情很深。

师:苏轼和弟弟苏辙是兄弟,兄弟之间感情深,就叫手足情深。

师:再看这句句子: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瓜果,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现在你对苏轼“心绪不宁”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体会了吗?

生:因为他们两个小时候总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手足情深,所以长大后两个人分开了,所以苏轼很想他的弟弟。

师:别人都在中秋之夜欢欢喜喜吃瓜果,而苏轼却

生:不要吃瓜果。

师:他满脑子都在想

生:想他的弟弟。

生:他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好不好。

师:这就叫

生:心绪不宁。

师:(板书:心绪不宁)一起读一读这句句子。

生:齐读: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瓜果,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设计意图:

毕竟苏轼与弟弟苏辙这两个人物之间的深情对学生来说还是仅仅停留在书面那些句子中的,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一难点得不到突破,将使学生对苏轼创作此首诗歌的背景缺乏深度了解,那我期待的学生与苏轼之间产生共鸣的场面也会成镜花水月一场空。于是我出示一组古代儿童共同嬉戏、共同玩耍的画面,通过老师生动地解说,再现苏轼与弟弟小时候形影不离的场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苏轼和弟弟之间的深情。然后出示句式让学生结合图片练习说话,在说话过程中再次感受苏轼“心绪不宁”的原因,感受他与弟弟的深情。

片段三:

师:当月亮渐渐西沉,苏轼心情又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生:他在“埋怨”。

师:出示: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何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谁来读一读这句句子?

生:(流利地读)

师:在古代,月亮具有“团圆”的含义,每当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团团圆圆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现在到了中秋佳节,苏轼却和弟弟分开了,所以难怪苏轼会埋怨道:

生:(接下去读)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何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师:我感觉到你们语气中的“埋怨”了。板书(埋怨)“埋怨”就是

生:责怪。

生:就是怨恨。

师:再读一读这句句子。(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那么,苏轼一直在埋怨下去吗?

(出示第5、6节。)

指名二生读这两节。

师:刚才苏轼在埋怨,现在换了一种想法,这就叫(生接着说)“转念又想”。

师:再读读这两节,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读两节,陆续举手发言)

生:苏轼的想法和诗的意思诗一样的。

师:对呀!现在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两节,体会诗的意思。

(多种形式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师:读得真棒!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

(播放歌曲《但但愿人长久》片段,学生凝神听)

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苏轼和弟弟感情真深啊!

生:他们两个真是手足情深啊!

师:总结(指着板书):作者就是将景色描写与苏轼心情变化穿插在一起,将苏轼创作诗歌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写作方法叫“情景交融”。(板书)

谁能用上这些关键词将苏轼创作诗歌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生:在古筝曲中准备,指名交流。

(交流到第六节时,全班自发齐诵古诗)

师:再次出现苏轼图片。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的人物————

生:读课后注释: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

继续由苏轼心情的变化展开教学。将苏轼的想法与文中的诗词加以对比,使学生明白苏轼的想法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相近。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深化这种认识,品味语言的魅力。用美妙的歌声升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好地体会苏轼与弟弟的深情。抓关键词回顾课文内容,使学生内化语言,升华感悟。

教学反思:

本堂课之所以能充满生命力,这和我对文本进行了“第二度消化”有关。第二度消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它是教师深入、熟练地掌握教材后,再考虑如何使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正是因为我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单元重点,提供学生阅读与运用的机会,促使学生品味、内化语言;又选择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迎来了这一堂教研课的成功。我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在备课时,除了自己理解文本,更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条件,对即将输出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


有效改进备课,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嘉定区徐行小学  徐敏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新教材教学中,把探究性学习新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行为,教师在改进备课中进行了有效尝试:备课关注问题,探索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备课关注过程,拓宽探究性学习实践途径;备课关注发展,践行探究性学习评价原则。

【关健词】改进备课  探究性学习模式    探究性学习途径   探究性学习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体验和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科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探究性学习方式,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思想和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既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它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学习观。它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师备课是最基础、最关键的教学工作。在二期课改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是为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需要教师有效改进备课,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三年来,在语文备课中,我和教研组老师把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行为,并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备课关注问题,探索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二期课改小学三年级新教材在1—4册的基础上,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编写原则,坚持“自主识字、开放阅读和在阅读中识字”的编写理念,提倡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相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基础,识字量达到2500左右,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一、二年级尝试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在三年级我们开始了大胆尝试。在备课时,有选择的利用课文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或者说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在互动中与同学、老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实践中,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精心备课,努力探索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尝试从以下四步实施教学。

第一步:引趣导入自学探究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备课时,设计引趣揭题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师简短的导入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

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时,课一开始,教师让学生听《但愿人长久》歌曲片段,问:你听过这首歌曲吗,它的歌名是什么?教师从学生的已知入手,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或在初读课文后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简单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如词语的理解,作者的简介等。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做到不重复,有思考性,不提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究,提出问题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指。教师备课时提早预设,教学时在综合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及时板书,筛选、根据教学目标,提炼一、两个主要问题组织教学。

第二步:阅读解疑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就要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在备课中,我注重学习方法引导,坚持以朗读为抓手,以小组合作探究为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即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或小组一起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形成相互探讨的结果。

在教学《微笑着面对一切》时,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小组学习课文3—5节,通过出示学习方法:“(1)读一读课文3~5节,找到描写桑兰坚强的句子。(2)议一议桑兰的表现, 说出自己的内心的感受。(3)练一练在阅读中提问,学习在读中解决问题”这三个步骤来落实教学重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议,边读边问,在阅读思考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朗读,感悟桑兰的坚强。学生兴趣盎然,在文本的阅读中感悟桑兰的无比坚强。

第三步:及时反馈集体探究

学习是交流、倾听的过程,学习是表达与习得的过程。在小组学习探究之后,教师可以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的交流与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情感的表达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课前备课时,教师事先在熟悉教材,查询资料后,对学生回答进行多种预设,我们不以自己的意愿,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则充分显现学习主人的姿态,学生与学生在对话、争论、互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看法。适时的朗读指导,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关键问题的共识形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探究中共同完成。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那么,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民主和谐气氛的构建,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在无形无痕中落实了。

第四步:激励总结引深探究

在合作探究,在循循善诱后,教师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得好“受之以渔”,也就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授之以“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懂得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终身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备课时,精心设计板书和总结语在总结引深(拓展)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实践、探究的机会。如:在教学《一颗希望的种子》,要求学生回家做小实验, 去观察,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作为小练笔。而这一切,教师早已根据单元训练和教学重点在备课时有了统筹安排。

二、备课关注过程,拓宽探究性学习实践途径

探究性学习,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一种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学习上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起来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培养。在备课和练习设计时,我们注重过程,不断拓宽探究性学习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实现自我发展。

(一)课前探究性学习是基础

二期课改35分钟语文课堂的高效学习必须以学生一定基础的预习为基础。因此,课前的探究性学习显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在备课的课前预习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学字词,理解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提出问题。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疑惑和不解。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就会学有所问,而且问题有一定的质量。学生通过对课文作者和主人公的了解,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例如:在学习《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前,教师先让学生上网了解瑞士日内瓦城市的景观,收集图片。通过课前的探究,结合图片,学生对“白雪皑皑”与“旅游圣地”两个词语的理解就迎刃而解。先学、先知使学生在课前兴趣盎然,在课中乐于表达。又如:在学习《但愿人长久》之前,让学生搜集苏轼的有关资料与诗词,为学生了解苏轼为何写词《但愿人长久》奠定了基础。可见,课前的预习对人物、对作者、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中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实践探究、主动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必须巧设平台。教师可以提炼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后形成看法,形成能力。“时时是探究之机,处处是探究之地。”教师是探究式课堂的导师,应充分挖掘资源,为学生建立探究的氛围,创设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奖给父亲的勋章》一课教学难点是学习在阅读课文中,质疑解疑,读文感悟:为什么要把勋章奖给父亲?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我尝试“以学路带教路”来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再次质疑,深入探究“为什么认为扳道工了不起,为什么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授给他代表最高荣誉的奖章?”。学习课文的过程是学生探究、积累、感悟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朗读、探究,感悟父亲的尽职尽责,教子有方,循序渐进地解决疑问。

 在备课时,我还紧紧围绕课后阅读练习,根据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围绕几小节进行有效的探究阅读,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如教学《十年后的礼物》,根据课文的教学重点,我设计让学生小组学习课文6~8节,在阅读中重点解决“(1)为什么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可贵的礼物”?(2)你是怎样理解音乐家对达格妮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这句话的?”这两个问题,通过“理解——体悟――感情朗读”,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体会礼物的珍贵,音乐家真诚守信,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生活的美好。

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思维强化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探究者。这样的学习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课后探究性学习是拓展

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的延伸练习,能培养学生自觉地巩固、深化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力和习惯,使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采用课外延伸,即学习不以授课结束为终止,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产生一些新问题,课外能主动去探究解决。在备课中,我们有选择性地结合课后的“说些双通道”的练习,或者教材中综合练习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语文课外探究性学习,效果较好。如在教学《拥抱大树》之后,问学生“你有没有发现不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如果有,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提醒他?然后结合综合练习的语言实践活动,练习写环保宣传标语和宣传稿子,作为一周的长作业。在教学《一座铜像》后,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收集 “铜像”的图片资料,探究一个个有关铜像的小故事,在语文拓展课上让学生们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制作小报、开小小故事会,十分钟队会……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结果不只是知识的获取、积累、运用,更重要的是创造能力得到培养提高。

注重过程,改进备课,引导探究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其共同特点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备课关注发展,践行探究性学习评价原则

探究性学习评价是以学生探究性活动中的状态和成果为事实依据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在备课和教学中,我们结合教师、学生、家长,根据课堂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探究作业的完成情况,践行探究性学习评价原则,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备课中,我们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个性化评价标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例如:在完成“收集你喜欢的建筑物的图片,选一幅配上几句话,向同学们作介绍”的探究作业时,很多同学都在课外找寻了具有上海代表性的大家熟悉的建筑物图片:如东方明珠、南浦大桥、经贸大厦等,并配上几句话介绍。少读家中有电脑的学生,从网上搜集了其他的图片资料,配上个性化的介绍。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设计给予不同的肯定,在第一类学生中选择一部分作业张贴在教室的“探究新视角”学习园地中,并把第二类学生的全部作业张贴于学习园地,以此让更多的学生在探究和共享中得到提高。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关注学生的自我提高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备课时,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探究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注自己学习的提高。如在学习课文《茉莉花》前,在备课时,我创造性地设计探究作业互动评价表: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作业“我喜欢的太阳花”(见表格)。探究和填表的过程不但是学生自我评价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督促和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和观察中养成了探究的习惯,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评价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起点和阶梯。20##年,我辅导的学生获得上海市中小学暑期文学作品创作一等奖。

(三)遵循激励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和见解创新。因此我们更多的是采用形成性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早做准备,精心设计评价语,改进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的魅力,推动探究性学习不断深人和可持续发展。

如:在学习《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前,我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做“鸡蛋浮起来了”小实验,进行课前探究。许多学生从发现问题到不断调整方法,从解决问题到了解科学道理,试验中认真、执着的态度是值得老师赞扬的。在批改作业时,我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做过试验的学生每人敲上一颗象征积极向上,努力探究的“向日葵”星,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有些学生详细记录了试验经过和发现,我则另外加上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探究精神让老师深深感动,我为你的新发现感到高兴,加油!”“生活中的不断探究是学习进步的助推器,老师为你的努力鼓掌!”“在记录探究的同时提高了你的写作水平,老师心中阳光灿烂”……发下本子后,在阅读老师评语和让同学分享喜悦的那一瞬间,我发现学生的脸上灿烂若花。

有效改进备课,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我们的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注重了形成性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激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挖掘出来,人格逐渐完善,三年来,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高。

改进教师的备课是一个烘托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一位名人说过: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将不断探索,促进备课的有效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学生一起摘取学习活动中的成功果实。

主要参考文献:

  ①朱智贤、林宗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郭景扬:《现代课堂教学与管理》,中国矿大出版社,20##年版。

③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年第6期。

④王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年第1期。

⑤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普教信息》20##年第二期,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专辑。

⑥王洁、张文周、胡兴宏等:《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年第5期。

⑦上海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专辑《面向21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

⑧崔向录:《研究性学习》(下册概念·操作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0##年4月第一版

⑨刘久成:《探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教育科学研究》20##年第4期 

附:《“我喜欢的太阳花”探究作业   互动评价表》


“我喜欢的太阳花”探究作业    互动评价表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


把空间还给学生   把自主权给予学生

———备课从学生实际入手

嘉定区  南苑小学  王彩英

【关键词】  备课    了解学生     重组教材     情景设计  

【内容摘要】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引子】

走上工作岗位已经有21个年头,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非常喜欢做的就是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重视自己个性化的备课。我认为当前备课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就是(1)知识的建构,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以及学过的旧知识、本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情意方面,包括学生对每节数学课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的陶冶;(3)教材的重组问题。

我基本上每天备课时要把以上三方面的教育过程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当然具体上课时,各方面的要求可以分别有所侧重。主要的目标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学生自由“生长”的时空。

一、重组教材——把自主权给予学生。

教材中内容的安排不是根据具有特性的某个班级的学生而设计的,他们是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而安排进度与内容的。作为一名21年教龄的专职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克服教学中出现的困难。

【问题】 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不分析班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将教学内容实施原封不动的执行教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教学,教学成为一种机器,失去创造性,学生没有自主性,成为机械操练的“熟练工”。

【举例】四年级的分数加减法,教材中的例题安排过于零碎,例题学习没有过程,更不用说课后练习,什么也没有,使整个教学内容呈现出零散的知识点教学,缺少主线,缺少练习的分层设计。

【重组】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并且知道计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数位对齐也就是把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对齐。那么,分数加减法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加减,和整加减法不是有相通之处吗?

整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

实际教学时,先复习整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说出下面这题的错误:

           3235

         +   10

           3245

再让学生自己说出各种分数加法式子,自己进行分析与归纳,自主学习,学生空间大了,自主性也得到了提高,相对来说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二、渗透思想方法——把空间还给学生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基本原理就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已经不仅是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技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形成一种数学素养和继续学习数学的能力,在大量的现实事实中,能够运用数学思想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问题】老师经常将知识传授当成数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并且将数学学习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简单分解和小步子训练。在教学设计时,将一个整体的数学内容(特别是所谓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解为若干个小内容,在分解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点的教学得到圆满的回报,但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却被拆得七零八落,而整体思想和方法正是数学的精华所在。这样长期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脑海中只有零散的、孤立的、没有整体的数学思想,搞得学生只会机械的算题,思考方法一无所知。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是从他们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与教学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

【举例】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分析学生掌握了:统计表格、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基础。

我在备课中让部分学生看书上有关教学内容后与他们交谈,学生反映:书上写的看不明白、为什么折线统计图会形成歪歪妞妞的点和线,而且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不太容易懂、因此学生能看懂,但没什么意思、无所谓,觉得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

于是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在让学生画条形统计图后,自己报开学到现在的数学成绩,并且要求利用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关键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体现着“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创造”出的方法,呈现出纵轴上的数据的处理问题。有一个同学说:“我只要用一格表示10。”就可以统计成绩,而且要看实际情况而决定纵轴上数据的变化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句总结性话语表现出学生强有力的创造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过程。

【问题】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中一定要具备支撑新概念的相关的准备知识作依托,一个概念能否被有效理解,这些准备知识能否被有效地调动并使之与新概念建立联系成为新概念能否被理解的重要因素。成为教师有效设计情景的重要一环。

【举例】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就会变得十分进入角色。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喜欢课堂学习,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爱热闹。要是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一本正经地坐着,动也不动,那还能叫是孩子吗?那还能称之为课堂吗?老师的责任在于如何把学生的活动引导到正轨上,而不是扭曲在无谓的条规中。

我在教学《角的认识》,备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数学活动。

  [案例1]拼角

你知道这些三角尺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吗?

想一想,如果充分利用这两块三角尺,你可以拼出哪些角?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带给学生是无尽的思考以及思维的撞击,他们在从最初的30度、45度、60度、90度,想到75度、120度、150度、105度、180度、135度,然后在我的一句“难道除了这些角就再也不能拼出其它的角了吗?”反问下,学生又开始了自发的操作及讨论。“15度”,一个学生惊叫了出来,显得异常地兴奋,渐渐地,他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上完课后,我在思考,正因为自己备课的有效设计,学生才有兴趣。

  [案例2]折角

给每位学生发一张正方形纸。在这张纸上有哪些角?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直角吗?学生折的方法有很多,如: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45度角吗?学生很快折了出来。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30度角吗?这时的学生已经没有人闲着了,他们折呀,量呀,其实这时他们中已经有人知道要折30度的角,可以把90度的角平均分成三份,但是他们又在为平分三份为难,于是有人用三角尺的30度量,也有人大概地把它分成三份就算了。最后只能请教书本:虽然在这次的折角活动中,没有学生能准确的折出30度的角,但是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停滞不前,对他们来说,这已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一种成功,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满足。

我在备课过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教材、教法往往使学生对数学产生错误的看法,例如:数学就是计算、聪明人才能把数学学好、每道题一定有算式可列,否则就不是数学题等等;从而产生错误的数学信念,绝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数学。

从情感角度出发,备课时不妨思考一下“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好”,将对我们的教学大有帮助。例如:当学生有兴趣时学得好;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表现时学得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时学得好;当他们被信任时学得好;当他们发现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时学得好;当师生情感交融时学得好……

【备课后反思】

最后,根据我每天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对备课情况进行了反思。

备课中设计: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否与教案设计相统一?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体会怎样?这节课对学生学会学习与提高数学素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等等。

根据以上备课的精神,教学时总会发现学生课上抢着发言,学习积极性高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要求,这使我深受感动。


抓住关键差异变量,设计有效教学策略

——对劳技学科运用学生个体差异变量研究方法改进备课的几点反思

南翔劳技教育中心  吴宝英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发展。山东师范大学曾继耘教授运用差异变量分析的方法,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概括出六个较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变量:身体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曾教授同时指出,“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变量并非完全相同”,“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抓住对学生发展最具影响价值的差异变量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一味求全”。

那么,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哪些差异变量对学生发展是最具影响价值的?如何抓住关键差异变量来设计有效教学策略?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将对劳技教师改进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师,我看不懂”

——识图能力差异与改进备课

【事件回顾】

今天又有劳技课,我很高兴。我们的劳技教师管老师非常亲切,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们,从来不发脾气。上课了,管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做盘长结。她让我们先看书,把书上的步骤图看懂再做。看到同桌边看图边用手指比划,一副很内行的样子,我着急起来:我怎么看不懂呢?还好,管老师没有马上叫我们操作,而是叫了一位同学把编制要领写在黑板上。“走线,走向,编法,注意事项……”对照同学整理出的编制要领,我再去看书上的步骤图。嗯,这回看懂了。管老师问,大家都看懂了吗?后排有几个男生叫:“看不懂!看不懂!”管老师不急不躁,放起了课件,形象的多媒体模拟演示再配上清晰的讲解,放着放着,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只听到大头针固定绳结的声音。这节课下课的时候,管老师表扬了我们,她说:“其实盘长结的编制非常复杂,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在课上完成了,真是了不起!”

【反思】

在本案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识图能力的差异。在劳技课中,识图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只有学生学会了看步骤图,才有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可能,才有自主探究的可能。对于识图和编制两者来说,掌握前者,后者往往事半功倍;而不掌握前者,后者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在读识“盘长结”步骤图的过程中,表现出三个层次的差异:第一个层次,能够直接看懂步骤图;第二个层次,能够通过要领的提示看懂步骤图;第三个层次,能够借助多媒体模拟演示和教师讲解看懂步骤图。

针对差异,管老师设计了逐步降低识图难度的教学策略,从而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从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非常有效的,由于看懂了步骤图,95%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当堂完成了极其复杂的盘长结的编制。

“老师,我不会做”

——模仿能力差异与改进备课

【事件回顾】

在所有的课程中,我最喜欢上劳技课了,因为劳技课动脑又动手十分有趣,而且有成果可以带回家。上课了,在同学们热切的眼神中,孙老师开始大变戏法:用一张白纸,折一下,再折一下,再折一下……“变成了什么?”“轮船!”“你们想学吗?”“想!”于是,孙老师又取了一张纸,边讲解边分步演示。性急的同学等不及了,跟着孙老师一起做起来。老师刚讲完,我的轮船就做好了。孙老师请我到讲台上,操作给大家看。又有几个同学做好了,其他同学有点着急:“老师,我不会做!”“老师,第五步怎么做啊?”“老师,第三步我折得不好,请你帮帮我!”像往常一样,孙老师笑眯眯地问:“谁愿意当小老师啊?”我连忙把手高高举起来。孙老师点了五位同学的名字。我们马上站起来,认真履行小老师的职责:送教上门,按需服务。当同学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帮他解答问题;当同学忘了某一个步骤时,演示给他看;当检查发现同学做错时,帮他分析并纠正。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小组,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碌,孙老师看上去倒是很悠闲,他只指导了两位做得很慢的同学。不过,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五个人都因为指导有功得到了孙老师颁发的奖品——中国结材料。

【反思】

在本案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模仿能力的差异。在以实践性为本质特点的技能学习活动中,模仿是一种必需的能力。虽然我们也指导学生积极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但模仿学习仍然在劳技课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模仿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学生在模仿制作“纸轮船”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同学看一遍完整演示,就学会了;有的同学看一遍完整演示再看一遍分步演示,也学会了;有的同学对制作过程中的某一个步骤没有掌握;有的同学一点儿也不会。

针对这样的差异,孙老师认为很难用集体教学的办法来提供演示和指导,于是他除了设计整体演示、分步演示、学生演示等多种集体演示方法外,还设计了小老师送教上门的策略,提供“一对一”的演示和指导,从而满足大家的个性化要求。从教学效果看,这样的设计有二大好处:一是快速解决了大部分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比教师“单兵作战”的效率高得多;二是激励了模仿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保持了持续参与活动的热情。而且我们发现,“兵教兵”与教师指导学生相比,气氛更融洽,沟通更顺畅。

“老师,我想不出”

——设计能力差异与改进备课

【事件回顾】

劳技中心的甘老师什么都好,就是一点让我觉得很烦恼。他要求我们在第四天的时候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件木工创新作品。制作没问题,我怕的是设计。在学校里,我最讨厌写作文了,要构思主题,又要选取材料,还要组织结构,最可怕的是要使用很多“好词好句”。而设计创新作品,就跟写作文差不多。我想了两天,没有一点灵感。第四天中午,我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看着同学们胸有成足的样子,越想越不开心。上课了,甘老师说,今天我们设计制作一件木工创新作品,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种方案是以个人为单位独立设计制作一件作品,第二种方案是以2-3人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制作一件作品,第三种方案是用教师提供的设计稿制作一件作品。我一听,乐坏了!转过头去想跟好朋友说句悄悄话,突然发现好几张与我表情相似的脸。哈哈,原来这几天烦恼的不止我一个呀!放学的时候,我们班人人笑着离开了劳技中心……

【反思】

在本案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设计能力的差异。一个完整的技术活动,一般包括设计、操作与评价等三个环节,其中设计是前提。设计对于凸显劳技学科的创造性特点至关重要。学生在“木工创新作品”的设计活动中,存在着一定层次的差异性:有的同学能独立设计;有的同学需要与同伴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完成设计;还有的同学没办法完成设计需要教师的帮助。

针对差异,甘老师设计了分层学习任务——“菜单式”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菜单式”作业,虽然给劳技教师的教学与指导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但它为每一位学生带来了宝贵的成功体验,它的价值已经超出了一节课的目标达成。

综上所述,我们对劳技学科运用个体差异变量研究方法改进备课有了几点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在劳技课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识图、模仿、设计等技能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这些方面的个体差异,劳技教师需要改进备课:抓住关键变量,设计多样化、层次性的教学方法与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当然,在上述案例的研究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比如:在技能学习能力差异大的班级中,如何有效处理差异教学与整体作业之间的关系?在请小老师协助指导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掌握全班学生的操作情况?在提供分层学习任务时,如何有效防止个别学生的“避难就易”?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继耘.学生个体差异: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2]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用“联系”的思想指导备课

上外嘉定外国语实验高中:王泽清

语文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严谨。某篇语文课文可以在小学教,也可以在初中教;某个知识点可以在初中讲,也可以在高中讲;某个作文题目可让初一学生做,也可以让高三学生做。如此,面对一大片教学要素的“森林”,任教某个具体班级的教师很容易只看到他眼前的“树木”。

从哲学上讲,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着的,语文学科中的诸教学要素也不例外;而我觉得该学科这种体系和结构上的特点正是我们用“联系”的思想来指导备课和讲课的一大优势。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备课时是如何尽量把一些“树木”联系成“森林”的。

我首先着眼于对立统一规律,用这个规律来把一些作品联系起来。在进行拓展型课程备课时,我组合了以下一些材料。

杜牧是晚唐人,以写绝句见长;李清照是南宋人,以作婉约词称世。但他们对项羽在乌江边上战死表示过各自的看法。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大丈夫应能屈能伸;刘备的装拙、韩信的忍辱都为后人称道,人经不起失败还行吗?杜牧如是批评项羽,有道理。

可偏偏是一位弱女子、叹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发出了铿锵作金石响、掷地有惊雷声的呐喊,这就是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倘若堂堂七尺男儿牧之先生知道后来竟是婉约女子易安居士与自己唱反调,不知将有何感想。这不就把这两者组合起来了?

如果按常规,读了杜牧读李煜、再读柳永、再读苏轼……再读,才能读到李清照。如此,读的只是一篇篇孤立的诗文。而我的备课让两个有相当距离的蓓蕾开成“姊妹花”;其意义将不止是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杜牧与李清照的对立影响更大的是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孟子和荀子的对立。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又说“舍生取义”等善心也是人生来就有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这就是他的“性善论”,孟老夫子认为人是后来才学坏了的;写到这样我忽然想到,这与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思想何其一致。安徒生告诉人们:为什么只有孩子说真话?因为孩子的纯真善良还没有消失。而我们知道,说假话的大人却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孟老夫子泉下若读到安徒生的童话,一定会欣喜于他的性善论居然得到了国际支持。这就把外国的作品也联系过来了。

与孟子相反,荀子旗帜鲜明地提出“性恶论”。《荀子》中专门有一《性恶篇》。他的《性恶篇》开宗而明其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这里,“好利”、“疾恶”和“耳目之欲”等统统是“生而有”的。怎么办呢?“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原来,因为后天的教育,人才会丢弃邪恶,才能懂得“辞让”,言行才会“合于文理”。

再看不同的人对陈胜的评价。在《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一出场就气度不凡。你看他一曰“苟富贵,无相忘”,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三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仅如此,已然是个英雄人物。而且司马迁把他列入“世家”类中,让他与孔子、与齐桓晋文并列;难道陈胜也是诸侯?司马迁大约肯定了“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的做法,大约觉得这也就是建国;这便是与齐桓晋文一样的功业了!可以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历史眼光。

而贾谊在《过秦论》中却这样说:“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揣其文意,这陈胜也就比乞丐和弱智者的档次高一点而已。司马迁和贾谊都是西汉人,他们都服务于刘氏政权,又都是(或一度都是)朝廷的重臣(司马迁受处分后职务由太史令调为中书令,稍贬一点),对陈胜的看法却尖锐对立。其原因是什么,不在这里讨论。我只想说:如此移树为林,备课时虽将花费很多精力,但绝对是值得的。

那么,司马迁和贾谊纯粹对立?非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言:“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显然,这里太史公把贾谊引为同道,借伤贾以自伤。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联系了一篇。

还有,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句:“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一股凄苦和惨淡油然而生。而毛泽东为“反其意”写了一首同题的词,对应的句子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却是这般清丽和明亮。郑板桥的《题竹石》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竹子显然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强者形象,而杜甫怎么讲呢:“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四)在子美先生的眼中,竹子却已十恶不赦、必欲斩尽而后快了。写文章的本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陆游的《文章》诗开头两句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鲁迅先生的《别诸弟》(之三)则说:“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他和陆游唱起了反调。

另,对立的双方不仅可以是两个人(或两派),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其言行有时也会对立。仍以孟子为例。我们一直以来推崇孟子的“重人轻天”论,这就是《孟子?公孙丑下》中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合几千年的“天命论”和“君权神授”、“天授”论的主流地位来看,此说无疑是进步的、甚至是革命的思想。但我们绝不能在孟子这一小片树木中只见这一棵树而不见其它。

《孟子?告子下》中却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谁让“是人”、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和百里奚他们担当“大任”的?不是民,不是国,而是天,孟子用一个“降”字,把上天的神圣尽显出来。“天”降大任给他们,使他们成为“法家拂士”而辅佐君王,然后“国”才有可能不亡,再然后才有可能在国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在这个语境里,这不仅是对立,而且是自相矛盾;如何认识这既统一又对立又自相矛盾的孟子,不是拙文的题中之义。但仅就“提出问题”这一点看,这已经给我们的备课和教学开拓了很大的空间。

无独有偶。

白居易的《长恨歌》对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竭尽赞美和歌颂之能事,尽管香山居士也认为杨妃误国,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这帝王级别的爱情进行由衷的赞颂:“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于其中,我们找不到一点儿谴责的意味。特别是《长恨歌》的最后八句:“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千古绝唱。

可是同一个白乐天,在他的另一首诗《上阳白发人》中说那位白发宫女:“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宫女为何四十几年独守上阳宫?是因为他不漂亮吗?当然不是,诗中有关她的仪态描写便是明证。原来:“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更有甚者,杨妃还“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如果说“妒”是女人一般的弱点;那么,此一个“潜”字则把杨妃阴险的面目也刻画了出来。这里,白居易是写实,还是也落入“女人是祸水”的窠臼?被不同臧否的杨玉环哪一个是真实的或两者都是真实的、就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这也是专门家的事,拙文不论。我在这里要强调指出的仍是:进行语文教学时,切忌只看单篇独首。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方面的这个优势,最大限度地把一棵棵孤立的树移到一起以成森林。

联系还可以是多角度的,还可以从拓展型课程到基础型课程、从课内到课外、甚至从此学科到彼学科等等。如备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从一定的角度联系了《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和杜牧的《赤壁》。备杜甫的《登高》诗时,我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联系了他的《登楼》、《登岳阳楼》和刘禹锡的《九日登高》。备拓展型课涉及到先秦时代的“欹器”时,我把它和力学知识联系起来等。

我相信,教师如果能用联系的意识进行备课和上课;对自己哲学思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都是大有好处的。而更重要的是,如此,在提高了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学生的哲学思想和语文能力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样备课,教师要阅读足够多的材料才行。好在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阅读量和专业素质的再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新课标”除“基础型课程”而外,还设置了“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不少学校“校本课程”也搞得富有特色并且丰富多彩。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三月》),下面,就看我们教者如何闻风而动、解放自己的思想和充分利用这已扩大了并还在扩大着的教学空间进行包括备课改革在内的教学改革了。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南翔中学     赵萍

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有这样一段话:“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评价意见,都以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核心,按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 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体现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是我们在备课中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这个问题也曾经使我感到困惑,而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某些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忽略情感因素、不重视体现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关联。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准确体现每篇课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备课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以情动情,感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的过程。

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学生最直接接触、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成和建构。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活力、感情丰富、个性鲜明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思想。但也应该看到,学生阅历尚浅,知识积累、思想积淀较少,更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对文章的理解较多停留在表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精心设计导语,用自己的真情甚至激情引领学生进入作品,使之兴味盎然地去体验、感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情感的世界里徜徉。

例如,《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习詹天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不畏艰辛、知难而上的可贵品质”,为更好地体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年的十月一日,我们迎来了祖国的57华诞。57年来,我们的国家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在这短短的57年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也发生了一些震惊世界的事,在你的心目中,哪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学生回答后,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说:“97年前,中华大地上也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事,那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了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这个名字,从那刻起,便载入了史册。虽然他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这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伟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深怀念的名字。今天,我们就将走近詹天佑,认识詹天佑。”充满激情的导语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学习的角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践证明,这堂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重视导语设计,并辅之以丰富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深入钻研教材,披文入情,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话很有道理。纵观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都印证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吗?《背影》中真挚深沉的父子情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旷寂寥……这些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的思想与情感。

语文教师,首先作为一名“观文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认真阅读这些教材,准确把握“缀文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情”的熏陶、冲击、感染之中,“沿波讨源”,达到“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处于吾之心的境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采众长,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深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透彻地剖析作品,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惟有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休戚,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从而理解教学设计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寄寓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落寞孤寂的情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此文有一定的难度。在备课过程中,我深入细致地研读教材和教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向学生详细介绍张岱的生活经历、写作此文的背景以及《陶庵梦忆》自序中的有关语句,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设计“在一个严冬的夜晚,作者为何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作者的这一举动其实是反映他内心那种无法排遣的深深的孤寂之感,蕴含着作者避世的幽愤……这样较好地使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境育情,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对中学生而言,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往往不能完全透过表象去理解课文,而在备课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使学生活跃思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在备《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创设情境1、投影显示周恩来总理画像,导入:同学们,这是谁?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可能朗读效果不佳)。创设情境2、播放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与之比较,说说自己在朗读中缺少些什么,(录音里饱含着情和泪的声音能拨动每一个学生的心弦,他们自然得出自己的朗读缺乏情感的结论。)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创设情境3、播放周总理逝世后,人民群众自发在十里长街泪送总理和举国上下沉痛哀悼总理的画面。录像的播放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接下来的教学毋庸多言,应该是水到渠成……这里,我在备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三个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重视情感因素,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导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去体验、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与作家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切实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预设中关注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嘉定区娄塘学校   孙宏兰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追求语文学习中的“真情实感”和有见解的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这对于学生生命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关健词】个性化  预设  体验  观沧海

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预设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追求语文学习中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这对于学生生命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下面,笔者就以在本校语文教研活动中的教学研讨课《观沧海》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12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它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在观课结束后,执教《观沧海》一课的青年教师在反思中重点谈到:“诗歌基调苍凉、慷慨,读来颇有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之感。但非常遗憾的是课堂气氛却比较沉闷、缺乏文本所应该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力。究竟问题出在哪呢?”细究下来,笔者认为这本是一节总体构思较精巧的研讨课,只是有几处本应成为亮点的环节,因为在预设时授课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从而导致了本节课授课教师在反思中所说的“遗憾”。

一、精心的设计,毁于一问

[片段一]  上课伊始,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听歌曲吗?”学生齐答:“是。”教师接着问:“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曲歌曲,想一想,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插曲?”当杨洪基演唱的气势磅礴、雄浑、悲壮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响起时,可以想象地出,学生们的情绪是很激动的,这也可以从众多举起的手臂中看得出学生表达的欲望是强烈的。当一学生被老师选中说出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时,老师高兴地表扬了这个学生,接着问学生:“你能说出这部电视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吗?”当学生说出刘备、曹操等人物时,教师马上接了过去并由此引出新课——曹操的《观沧海》。至此,学生由主题曲所燃起的激情彻底浇灭,情绪又恢复了平静。

显然,教师在预设这一环节时,一个根本性的目的只是想叫学生说出《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然后引出曹操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失去了对整堂课的气氛进行烘托的一个绝佳机会。她没有想到,也没有关注到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中学生个性化体验对整节课的影响。如果教师这样设计开篇第一问: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听一首歌曲,听过以后,请你告诉大家,你都听到了些什么?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多元的:既有谈这是《三国演义》主题曲的,也有谈这首歌曲雄浑、悲壮的旋律的,也许还会有人谈起三国时代群雄并起、龙争虎斗的惨烈战场场面的……等等。教师也正可以因势利导地介绍一下《观沧海》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确定《观沧海》一诗苍凉、慷慨的基调,为新课教学做一个极好的铺垫。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巧妙的导入更是一节好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精彩的设计,少于一问

[片段二]  在再读感悟课文时,教师设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看图说出诗句。这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内化课文语言、深入理解诗句的设计。可惜的是教师在预设这一问题时,没有从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角度出发,想到的只是一个环节的设计,一些精美图片的展示。 故在每一张图片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大合唱”,教师出示完诗句后,这一环节便宣告结束了,而极有可能出现的课堂高潮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笔者以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由于个性及能力差异,每个学生的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教师在预设这一环节时,只要追加一问:“说出你给这幅画配上这几句诗的理由?”便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再次与文本对话,去真正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并真正完成语言的内化。也正是因为这位教师的少于一问,才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极好机会。

三、精妙的练习,多于一字

[片段三]  课近尾声时,教师设计了一道有关语言文字训练的练习题:

沧海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颇具特色有关语言文字训练的个性化的练习题,只是因为教师在预设时多了一个“美”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失去了应有的个性,也直接地削弱了训练的目的。而事实上,学生的回答也反映出了这一问题,始终围绕着“海阔以及作者的心胸宽广”来写,再无其他的说法。应该说,美本身确实具有多种含义,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美……,但对于刚上预备班的学生来说,这些美是很难体会出来的。如果教师在预设练习时删去题中的“美”字,而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沧海留给他的感觉,自己去感悟《观沧海》带给他的感受,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期待的高潮,所期盼的带给学生的人生体验一定会不约而至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不必字字珠玑,但必是带有个性色彩的鲜艳一笔。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杜绝框架,只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开放的平台激扬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虽然学生理解能力各异,但是教师也应该尊重他们或深或浅的个性感悟,真诚地为学生独有的多角度的思考喝彩,因为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都是精彩并值得期许的。这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让我们大胆地创设氛围,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轻柔地走近学生,解放束缚的心灵,去找寻这样一番境界: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让学生在个性天地的星辉斑斓里放歌。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2、杨彦利.感受个性化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年1—2期.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心得一、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市组织的新教材培训,虽然在炎…

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溶液的形成新课改实施以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六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20xx0712174216转载标签分类教学案例盐桥工作原理科学探究氧化还原杂谈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一)

教学案例娄烦中学李照亮亚铁离子的检验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给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方案把课程的综合开发研究与实验提到了首要位置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只有注重探究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

化学教学设计范例

湖南省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标题化学课程标准主题或教材中规定的内容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注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教学设计范例

氮氧化物与大气污染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5教学时间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2通过试验探究掌握N...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去探究客观规律2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情感目标1进行世...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3

20xx年秋季学期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一背景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

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与设计

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与设计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课题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新授课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例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赵希斌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能...

化学教学案例(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