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反思

时间:2024.5.15

《台阶》教学反思

黑河五中 赵爱春

《台阶》一课是一篇新教材,自己读到它时,当时的触动远远比《背影》要大。细腻的文笔,质朴的叙述,近乎悲壮的人物刻画,辛酸、凄婉的氛围营造,深深地折服了我,当时就有一种要把这篇文章上好的强烈冲动。如何教好呢?

我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设为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基础去感悟。引导进行了四读课文

一读课文,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感知。 二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谈谈自己的鉴赏。 三读课文,思考如何理解父亲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心愿却怅然若失?你对本文的主题如何理解?

四读课文,联系自己的家庭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的主体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一读采用默读,因为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每分钟读500个字以上,在这给他们记了时间,大都在七分钟左右,速度还能达到要求。但虽然文章叙述的事情简单而清晰,但很多学生被作者细腻的描写所蒙蔽,绕不开细节,所以大都概括得很繁琐。我不得不提示他们: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台阶。要求抓住文眼概括。所以在这里消耗了一些时间。在完成一读的第二个任务时倒有意外的收获。请到第一个学生,他的答案是:父亲是一个不甘人后、希望受人尊重、老实厚道、坚忍不拔、有志气、但自卑的人。基本已概括了父亲的所有特点。我以为答案过于完美,显然不善诱发讨论,正踌躇如何引导,有很多学生质疑:父亲没有“自卑”这一特点。我就趁势把这问题抛回给那学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

得他有地位。”为理由。同学们还不是很折服,我再把问题抛给大家,同学们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别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亲的无所适从大家越品越有味,我们一起把自卑上升为谦卑。经过这一过程,大家对父亲的形象把握一下子深入了许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二读中,要求学生先跳读,再细读,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有触动的细节谈谈自己的鉴赏。学生直感较好,找到了第五和第二十七自然段,都是较典型的片段。第五段多角度的描写,二十七自然段反复的渲染都很有可读性,我于是指导他们反复阅读,效果较好。但在一学生提到十九自然段时,我当时一震,但又有点茫然。与学生直言,这一细节描写的确颇有深意,但老师也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感(引用了刚才一学生的说法,所以大家都笑了),你能谈谈自己的高见吗?学生的回答是:雾写出了时间早,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我问大家对这样的赏析是否满意,同学们基本上都摇了摇头。于是我们又继续讨论,学生的回答还是较表层,如:写出了父亲因理想快要实现的兴奋之情。这个答案本已牵强附会,有的还别出心裁:文中父亲头上的小水珠凝结成大露珠的过程象征着父亲劳动的积累过程。这些答案是只能肯定其思维活跃的。在学生的反复商榷中,我也不禁频频插话。后来我们较一致地认定:雾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了烘托父亲形象——艰辛而又执着的作用。这在文中“艰难地挑着”这几个词中有所体现。当时我也提出另一种想法:雾是虚幻的,在这里也是否暗示父亲的兴奋会转瞬即逝呢?不过,没有时间详研就已经下课了。有时,教学准备是怎么也不会充分的。

三读,学生对前一个问题基本能理解,但主题的把握就较难,本不应该讲,似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但终又忍不住,心想: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从认知到感悟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多

接触一些更高一级的鉴赏,才能拔高他们的视野。到此完全背离了原先的教学设想,教师自身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更融入了学生之中,与他们共同探讨,成为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不知是老的教学思想作祟,还是本身的思想保守,我对新教改后的一种常见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所有回答一概赞赏有加一向不大以为然。知识性的不说,主观题的答案虽说大可不必拘泥于一种,但即便在看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时,也看到教师对学生一些毫无道理的回答不仅不于指出,更不于否定。一般教师上课的应变能力本身有限,更可打着新教改的旗号对学生“唯唯诺诺”。固然,这似乎维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遵循了文学鉴赏独创性特点。但文章赏析又岂是空穴来风,可以牵强附会。且赏析也有高下之分,教师恰中肯罄的评价,高瞻远瞩的观点对他们无疑更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当然并不是都讲,只是我们没有必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四读后要求学生谈感受,我预想将会水到渠成,学生一定都会有话可说,但实际情况却不如预想的好,有些学生甚至说他们的父母都挺享福的,可能一则现在的生活条件愈来愈好,二则他们对父母肩上的责任感受不深。对父母的艰辛体会到的不多,有一个学生讲起父母为自己的升学苦苦挣扎、四处奔波,真实动人;还有一学生父亲是菜农,早出晚归,辛苦耕耘劳作,她的感受也是深切的。之中,我也谈起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营造更为平等、融洽的畅谈气氛。可惜时间有限,有些刚被激发的灵感与激情在铃声中告断了。

回顾《台阶》一文的教学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也发现,虽然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投入,对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了较深的体验。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作品的赏析很多都是肤浅的、片面的。

当然,一节课下来后,本人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一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笔者确实没有细加考虑。但过后反思时,我还是觉得比较难操作,恳请各位同仁多加指点。


第二篇:《掏洋芋》教学反思


《掏洋芋》教学反思

 一、

                  深入体验,走进音乐的灵魂

《掏洋芋》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情景。歌曲中第一声部的演唱和第二声部的念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歌曲充满生活气息。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这首山西民歌的特点,感受歌曲的韵味。我认为,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有收获、有提高;在四十分钟要成果、要长进;在四十分钟以后有启发、有思考;我觉得就应该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音乐的台阶,让学生能拾级而上,让学生有路可走。

一、想象、模仿,体验情景

现在的孩子都缺乏劳动生活的体验,因此我和学生模拟了挥䦆头、掘地的动作,虽然只是徒手模拟,但学生在有节奏地挥动中感受到掘地劳动的辛苦,才能更加体会丰收后的喜悦。

这首歌曲有两个声部,范唱中是男声演唱高声部,女声念白,我引导学生想象:这两个人是什么角色?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学生有的说父女俩,有的说祖孙俩(爷爷和孙女),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和孙女,模拟他们的口吻,体验到来自家庭的幸福快乐。

二、合作表演,在合作中体验乐趣

这首歌曲二声部的融合,使师生、生生之间有了很多的合作机会。在导入环

节,教师的演唱和学生的念白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感染到教师的情绪、歌曲的风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歌曲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既增加了学生合作中的乐趣,又使歌曲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学生在合作中培养相互倾听、配合协调的能力,体验各人物的形象,体验生活气息,较好地表现了歌曲。

    整个课堂教学,我感觉细节方面处理得比较到位,但是缺少足够的亮点,学生比较兴奋的点就是模拟挥䦆头的时候,在演唱时未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山西民歌的风格和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也许和学生的年龄有关,应该要引导学生再粗犷一点、豪放一点、高亢一点、喜悦一点,更好地感受和表现山西民人民的性格特点和音乐风格。

二、

教学反思:

    记得贝多芬说过:“音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迸发出火花”,我们在音乐课的课堂上也正在努力地让学生从音乐教学中受到熏陶,增长技能。可是纵观现在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简单而片面的就可以称之为“唱歌课”,这无疑显示出了我们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薄弱。

         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有收获、有提高;要让学生向四十分钟要成果、要长进;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以后有启发、有思考;我觉得就应该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音乐的台阶,让学生能拾级而上,让学生有路可走。

首先,弄懂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本节课中学的是山西民歌《掏洋芋》。学生对“洋芋”是什么就没弄明白,如果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教学的话,那么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唱得是什么,更谈不上用情感来唱。其中还出现了“䦆头”“土溜溜”“呀哈”“咿”等山西方言,在学唱之前弄明白也是学歌曲的关键。搞清楚了意思,学生在学起来就显得生动、明白多了,可以边感受歌曲,边想像山西人民劳动时的场景。

其次,熟悉音符之间的跨度,降低学生学唱歌谱时的难度。部分学生怕开口唱歌,说到底就是怕面对1234567,熟悉的七个阿拉伯数字,怎么在音乐课上就变得那么陌生和拗口,长长短短,高高低低。

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我总会告诉他们,音阶就把它看成音乐的台阶,并且在黑板上画出台阶的图形,让一个个音符“站”在台阶上,以此让学生在脑海中有形象的音高感觉。在学唱《掏洋芋》之前,我找出了乐谱中跨度比较大的几组音,比如中音6到高音3,高音2到中音3等,对照音乐的“台阶”感受两音之间的跨度,再跟琴模唱,这样就降低了学生接下来学唱歌谱时的难度。

更多相关推荐:
《台阶》 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由于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较远有些地方学生很难理解比如说父亲的做法他竟然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造一座高台阶新屋这对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再比如父亲的心理待台...

《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附图。

《台阶》一课教学反思

台阶一课教学反思刚刚与学生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因为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文中蕴含的刻骨铭心的亲情而台阶一课中作者家庭极端落后的经济条件离我们的学生要遥远一些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到位的理解主题是备课的重点...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台阶这篇课文结合浙江的地方文化阐述一位别样的父亲同样的爱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我想通过这节课告诉我的学生这个世界上父亲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尊敬的人古语...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篇一台阶gt教学反思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gt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现谈几点自己...

《台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台阶是一篇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是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引导学生抓住...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济源市双桥一中商明霞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

《台阶》教学反思

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八教龄31教师王红卫单位山西省长治县苏店中学课程台阶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在精心备课之后我于20xx年10月11日上了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台阶一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环节调动情绪导入课文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

《台阶》一课教学反思

台阶一课教学反思刚刚与学生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因为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文中蕴含的刻骨铭心的亲情而台阶一课中作者家庭极端落后的经济条件离我们的学生要遥远一些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到位的理解主题是备课的重点...

《台阶》教学反思

台阶教学反思适之中学方来友20xx10台阶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文时我是在充分挖掘文章内涵的深层次思考师生共同赞颂父爱如山的互动投入了自己最大的情感的情况下完成此文教学的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仿佛回...

台阶教学反思(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