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时间:2024.5.8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之一,她给读者以美的体验。我是第三次给学生上这篇课文了,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住住是让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然后逐句地讲解,分析意象,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课上完了,自己也觉得沉闷无趣。这样的课堂,重点是突出了,知识点也掌握了,但一首诗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诗歌原有的美感自然也失去了。

这次上课,我决定先从写作背景入手,“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感。先播一段电视散文《毕业了》营造情境,毕业生依依不舍惜别母校的情景让学生非常感动。再介绍徐志摩与康桥的渊源,他曾在那里留学两年,被康桥秀丽的景色、自由开放的风气所吸引,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毕业六年后他又故地重游,离开时写下《再别康桥》。接着我有感情地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学生读完诗歌,很自然就能体会到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离别的不舍。然后问学生,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通过动作”、“通过景物描写”??气氛非常热烈。我进一步问:为什么“轻轻的”能体现眷恋和不舍?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传达情感的?学生答得也很妙:“轻轻的”好像不愿打扰母校的宁静;把“金柳”比喻成“新娘”可见作者之情深;青荇在招摇好像让诗人不要走,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可见他对母校的眷恋??学生在诗中找到了许多景物,这些平时常见的景物到了诗人笔下却有了别样的美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喜爱母校,所以母校的一草一木都美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诗人是带着感情去看的!”学生七嘴八舌地答,我顺势总结:像这样寄托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便是诗歌的“意象”。这句话一出,马上有学生问:寄托了情感的景物是“意象”,那“运用意象”是不是就是“借景抒情”?我意识到自己的总结有点以偏概全,解释道:“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包括景物,也包括其它的事物。所以不能把它和借景抒情完全等同。”这样一说,学生就理解了。无意中把“意象”这个复杂地定义给解释清楚了,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但学生的问题还没有停止,又有同学问“诗歌为什么要运用意象?”。我举了一个例子:风是看不见是,画家怎么把它描画出来?学生七嘴八舌地答:“画刮断的树枝”、“画吹散的炊烟”、“画被吹起来的裙子和头发”??我说:是啊,情感和风一样,也是没有形状的,聪明的诗人常把主观情绪融入客观景物,借意象来表达。徐志摩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幅清新的画面,刻画出一个有生命、有灵性的康桥,从而表达出自己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

这堂课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也让我明白了一点:诗歌的灵魂是情感,学习诗歌,同样不能忽视情感而一味地去分析写作手法,那样的课堂也会失掉“灵魂”,变得干瘪而枯燥。

长沙市湘府中学

熊颖超


第二篇:再别康桥教学思路


《再别康桥》教学思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程翔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这个环节中介绍作者:(略)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抒情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它是一个“切入点”。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科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作者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写“金柳”

是“新娘”。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作者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谁能说说作者语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历史。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仅是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为联想,就适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同学们“荡漾”过吗?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作者用词之妙。哪位同学荡漾过?不妨说说。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朗诵这一小节。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这个问题更深入了,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理解诗歌,进入到作者精神世界,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灵活。及时地把我学生的感觉,相机引导在此非常

重要。先朗读,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相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度“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换得轻轻地读。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写错了。是不是?这个地方很多老师容易疏忽,这么一问,就问出趣味来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噢,明白了,原来

彩虹就是作者的梦呀!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是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梦”。作者19xx年赴美留学,19xx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市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

诗人也是这样,提到“梦”,他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让他难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寻找那昔日的梦。昔日的梦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呢?作者告诉我们了么?

“撑一直长篙”。你知道什么是长篙么?噢,在《社戏》里

学过,多美好呀!你们撑过船么?撑过,感觉如何?美极了。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作者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作者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办?“悄悄”地离开。“悄悄”就是我的“笙箫”,憋在心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夏虫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个康桥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还是藏在心底吧,就让我一个人知道。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

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作者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他赞同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歌理论,认为诗歌要有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广为流传,人们张口就可以朗诵,据说,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别康桥后,就去了印度,拜见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当众朗诵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写的多好啊!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徐志摩的诗选来读一读

更多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cn再别康桥教学反思作者胡莹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xx年第05期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而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那个晚...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反思模版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再别康桥gt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我想应该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大量与再别康桥有关的信息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表现如下1创设情景诱导思维激发兴趣我在导入课文和介绍徐志摩时通过播放歌...

再别康桥 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这首诗中情感与作者情感是分不开的通过徐志摩的经历和诗篇说明他的一生中都是在对爱美和自由不断地追求着更多的有介绍了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进入再别康桥这节课重点还是指导学生读诗把握情感听录音再读接下来让...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我想应该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大量与再别康桥有关的信息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表现如下1创设情景诱导思维激发兴趣我在导入课文和介绍徐志摩时通过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昨天我在七1班执教了再别康桥算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但示范的作用却没有因为课堂比较沉闷互动性差参与率低反思这堂课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有这么几个问题一吓着了孩子我预想的是以激情碰...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再别康桥教学反思上完再别康桥一课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个道理传统的不等于过时的再别康桥是名作名篇学生大多知道诗中融入作者徐志摩对母校浓厚的感情同时这首诗也是新格律诗三美理论的极好典范它意境优美情感浓...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再别康桥这堂课我总体的教学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和赏析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听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分析得过细只能导致意境的支离破碎以致...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再别康桥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无比眷恋喜爱之情我抓住再别这文眼由学生回忆学过的离别诗进行导入一开始大多数学生没能回忆起离别诗就一阵沉默而我急于想完成此环节就自己说...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2体味再别康桥的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1通过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2通过赏析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美4品...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xx年的真实的故事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像李博士一样的两岸医护人员的...

20xx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20xx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范文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quot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重陶获得思想启...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