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4.5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筑路人为保护橡树而展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身边环境献计献策献力量。 教学难点:

1、在感情读中体会并传达出筑路人在处理橡树与路的关系时矛盾的心情和态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橡树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前苏联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叫苏霍姆林斯基,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把握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提问法:人们在做什么事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解决的?

(2)、填补法:在修路时,碰到了一棵、的橡树,人们把路修成,

为橡树。他们有一颗的心。

(依次可为:宽阔平坦漂亮粗壮结实挺拔马蹄形让路高尚)

三、自主阅读,感悟课文。

1、再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预设: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工程师和 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2、在小组内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并讨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指导阅读,领会主旨。

1、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2、就以上画出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

(1)、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预设: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2)、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

3、课件出示句子。

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1)、句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

(2)、指名朗读这句话,读出舒缓的语调,低沉的语气。

4、教师朗读第八、九自然段: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5、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

(1)、“不约而同地赞叹”说明什么?

(2)、“高尚的心”又说明什么?

(3)、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6、读了课文后,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说一说。

五、拓展延伸:

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对工程师或工人们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如果是你,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吗?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

教学反思:

昨天,第八课《路旁的橡树》的课文告一段落,通过课堂情况反映和同学们的读书情况,我看到了本堂课所存在的不足。

本课堂的教学目标,一是同学们能够了解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二是同学们能够在文中的语言,段落中体会筑路工程师和工人们高尚的心。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采取了介绍作者进行导入;之后进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引出“筑路工人们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接着快速浏览课文,同桌间交流,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筑路工人高尚的心”,每讲解一个方面,就再读“筑路工人们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使同学们有情感的升华;最后课文拓展,学完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可是在本堂课中,最初的设计是同学们进行交流合作,之后找出答案,但最后还是教师自己提出,进行讲解,没有达到同学自主合作的目的。因为在本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一个问题抛出去之后,在学生未找到答案的前提下,加上教师引导不到位,就只能教师自己提出来;其次教师在本课堂的教学难点中,着重要解决同学们的情感体会,极力想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连续四次的“筑路工人们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读,从而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发言的权力,所以产生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间的矛盾。

其实,再此回顾课文,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尽心尝试解决。一,学生在找寻答案时,同样还是要寻求自主回答,教师可以在巡堂时询问学生难点,当学生尚未找到答案时,教师的语言有待斟酌,但只能

是引导为主,否则就失去了交流的意义。二、依然是合作交流,给学生谈论与交流的时间要有预设性,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三、备教案时,应该要思考这个问题的问法,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倘若问题尚不理解,又如何去寻求答案呢?

除此之外,虽然是略读课文,除了文中标注拼音的生字词需要提出来讲解外,还需要解释其中的个别字词或是词语,学习生字词的方式要多样化,这也是我之后要注意的。


第二篇:路旁的橡树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中渡小学:李增琴

刚读到这篇文章,就觉得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无法理解课文的。文章中工程师为了是否砍树而犹豫,工人们不想砍树但只能听从命令的那种无奈,这两者的心理过程其实很复杂,老师要帮助学生去体会。

在教学时我利用了课文插画,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悟课文。一开始当学生读到“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描写橡树外形的句子时,并没有多少感情。“哨兵”他们没见过,“粗壮、结实、挺拔”的树也比比皆是。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插画,画中橡树边有几辆汽车,画得很小,这就衬托出了橡树的高大。同学们一看到在橡树边显得那么小的汽车时,都发出了惊叹,这声惊叹其实就是工人们和工程师为砍树而犹豫的原因。在不需要我多加描述、解释的情况下,一幅画就帮助他们理解了。

课文的难点是理解工程师和工人的心理变化。学生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工程师和工人在筑路时有哪些权利,什么又是不可以做的。学生很天真,他们认为改设计方案很简单,这样就无法理解工程师和工人们的沉默不语和那沉重的叹气声。所以接下来我就为他们讲解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工作及权利,以及违反规定之后可能会有的后果。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理解起课文内容更容易了,这时我又和学生一起将整个故事重现,用老师的述说、动作、语言,将学生带到施工现场,进一步体会。并让学生将工程师和工人的想法说

出来,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许学生说的和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肯定。

我们经常说读中悟,但只有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读,连最基本的意思都不明白,读再多也是徒劳。其实现在很多课文中都出现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不符的情况。这时更重要的就不是朗读,而是了解时代背景、那时人们生活习惯等有助于感悟课文的细节。比如:《燕子专列》中政府包车之举为什么让人钦佩?那就要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包一列火车政府所要付出的物资多少,适当的了解这些对理解文章是非常有效的。

《燕子专列》反思

中渡小学:李增琴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教育。因此这节课我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的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深处。针对三年级教材特点,着重借助对“料峭”、“纷纷”、“一点不在乎”三个重点词语的理解组织教学。通过多种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包孕着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实现语言训练立体化,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二、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体验课文。我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交流感受。这样,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融入其中。

三、创设一个个情境使学生融入文中,把孩子们带进文中。在学生理解政府号召居民拯救燕子时,让学生当电台主持人、记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在感受小贝蒂一心救燕子时,让学生看图说说贝蒂的动作、神情她好象在说些什么?在送燕子的站台上,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车厢里的一只幸福的小燕子,你想对送行的人说些什么?如果你是送行的居民,你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这些情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文中,感受到人和动物间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课文。这些动情的语言把孩子们引入了课文中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激动着,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这样就少了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语文味。

四、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摒弃了繁琐的分析,将静态的文字链接成动人的情境,在反复品读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

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文字品味中弘扬人文精神。

更多相关推荐: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广汉市雒城四小曾静路旁的橡树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以下是我听了谭玲老师的授课后的几点感受一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今天我教学了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二组的一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考虑到在一节课里要完成教学内容我为孩子们选择了这篇比较短小浅显的课文尽管各位领导和前辈们给了我很多...

路旁的橡树 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路旁的橡树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锦星一小曾令梅在备这篇文章时就觉得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无法理解课文的文章中工程师为了是否砍树而犹豫工人们不想砍树但只能听从命令的那种无奈这两者的心理过程其实很复杂老师要帮助学生去体会在教学...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篇一路旁的橡树gt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的课文是着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考虑到在一节课里要基本完成教学内容我为四年级的孩子选择了这篇比较短小浅显的课文尽管评...

《8.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8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的课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考虑到在一节课里要基本完成教学内容我为四年级的孩子选择了这篇比较短小浅显的课文尽管评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的...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城关二小熊永琼路旁的橡树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以下是我听了谭玲老师的授课后的几点感受一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

《路旁的橡树》教学评价

路旁的橡树之听课反思执笔姜玮今天有幸在三2班聆听了小兰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一篇课文路旁的橡树本片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从翠鸟燕子专列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建立一定的环保意识去领悟环保的重要性...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__张海滨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一导入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林结果毁灭了家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人和树的故事板书课题二交流预习情况在课前预习中你们遇到了什么不明白的词语吗是怎么解决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随机出...

三下8《路旁的橡树》全息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篇路旁的橡树全息阅读教学设计三下8路旁的橡树全息阅读教学设计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全息语文之教学设计篇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钱凤娇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全息阅读把握文章的主...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语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4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在品质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

8路旁的橡树 教学设计

8路旁的橡树第3周第3节总17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准备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