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时间:2024.5.4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第二篇:《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阅读赏析诗歌。

2、领会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蕴涵的意味,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学习重点:把握诗歌总体形象,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学法点拨:诵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

资料助读

(一)关于诗歌

1、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2、诗歌分类:根据表现内容,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根据诗歌的外在形式和语言特点,分为格律诗和自由律诗。

3、诗歌的特点: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诗歌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从感情上打动读者的。③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形象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

4、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

5、意象: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家作品

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等。 19xx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xx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xx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xx年考人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xx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xx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xx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xx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xx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xx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xx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xx年,当时作者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王家新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他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验,与他童年的挫折经验以及在这种挫折中日渐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

一、 字音字形词义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

腾 一瞬间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诱惑:招引

喧腾:喧闹沸腾

二、阅读理解:

1、诗歌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从时间上看写 我的童年时期 ;从事情上看写 我渴望海 ;从方式上看写“我”与 妈妈 的对话。

2、“哦,山那边是海吗?”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出了作者想去看海,但对妈妈的话表示怀疑的心情。

3、“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铁青着脸”写出了“我” 失望、沮丧 的心情,“铁青着脸”的原因是 山色是青色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妄想,笑我幼稚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拟人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幻想的落空,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打了一个零分”的言外之意是 我见到海的幻想全然落空 。

5、诗的开头两句,用了“常”“伏”“痴”三个字,表明“我”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

我小时候是一个富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

6、“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种子”是指 山那边的海 ,比喻 信念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于 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

7、诗中的“山”是指 重重困难 ,“海”是指 理想境界 ,都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和 象征 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 形象、具体、生动,增强了内容的深度,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8、诗中的“失望”是因为 山那边还是山 ,“这样一座山顶”是指 前面可以看到海的山顶 ,“枯干的心灵”表示的意思是 对理想的迫切渴望

9、“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一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表达了作者没有见到大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10、“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这里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表达出作者对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11、“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枯干的心灵”比喻什么?如何理解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12、“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含义?

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13、小时候爬山“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长大后,我“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你能分别用两个成语来概括这两个时期的爬山经历吗?从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一个孩子?

大失所望 百折不挠 我是一个敢于幻想,充满好奇心,不懈追求的孩子

14、诗中用了两个破折号,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承前解释 ,第二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启下延伸 ;诗中还用了两个省略号,第一个省略了 “漫湿”后的

情景 ,第二个省略了 “照亮”后的情景

15、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梦”。这个“梦”是对大海的热烈向往。请介绍一下你童年的梦,并说说怎样才能梦想成真。

更多相关推荐:
在山的那边 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曾茶香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这首诗写了诗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来品味揣摩语言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练...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在山的那边gt教学反思一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李春燕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岑溪市安平中学李春燕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首诗写了诗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

在山的那一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一边分析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

19.《在山的那边》 导学案(教师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教材分析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困惑和成功的喜悦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这首新诗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诗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美意蕴...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朗诵课文2品...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宣威市羊场镇初级中学李祥祝学习目的1阅读诗歌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养成自主合...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从而培养学生朗诵诗歌的正确方法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2深入了解诗歌意境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作者...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编写陈玉龙审核宓军教学目标朗读诗歌品味语言联系生活感悟人生重点难点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对无数座山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几幅山画面谈谈感想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这么美的山对于我们大家...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