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7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灵溪中学戴迎锋

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在山的那边》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王家新抒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诗人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再现了在现实的磨难与理想的苦苦坚持之间的精神历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情况,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2、理解、积累痴想、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

3、学习象征的手法,领悟诗中“山”与“海”的含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读懂王家新的心路历程,学会初步欣赏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在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质疑感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教学重难点

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感情、简约的语言是诗歌的基本特点。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为此确定本课的关键点是:理解文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运用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简文丰学,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美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1、创设情境法,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要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感情共鸣的氛围。借助多媒体播放大山的画面,出示文题,引入新课;学生听读环节,播放配乐朗读,充分感染学生;研讨诗歌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适当补充生活实例,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美读指导法:

美读是诗歌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此,我将通过学生诵读,教师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师生品读,学生听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设计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领会朗读技巧。

3、诱导点拨法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我将通过设计课文主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琐碎问,琐碎答。最后老师综合阐释,提高认识。

学生学习方法

      多层次地参与朗读,围绕课堂主问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联系生动而有震撼力的生活图片和生活实例,读写结合,一课一得,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相信这些课堂活动都能引起学生积极参加的兴趣,在相互评价中,在各抒己见中,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有兴趣地走进课堂,学生学会了咬文嚼字,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播放课件)

二、简介诗歌学习的方法

     1、诗歌的一般常识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一般分行排列,有的还分几个小节。

     2、学习诗歌

      古人讲:手肘成胝,口舌生疮。诵读是重要手段和环节,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感情。

      品读诗歌,要抓住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从用词、修辞、写法等角度,品出意蕴,学会欣赏。

     (播放课件)

三、分步美读,领悟情感

     1、读准词句,解决重要词语读音。

     2、读出节奏停顿。

①指名分节接力朗读

②教师范读

3、读懂内容

请同学们按照“从___________看,第一节是写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句式,比较阅读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

例:从时间发展上看,第一节写童年时期,第二节写长大后的今天。

        从前后情节上看,第一节写我对“海”的渴望和初次探询,第二节写我对“海”的执着追寻。

        从心理变化上看,第一节写我向往和疑惑 ,第二节写我顿悟和坚定。

        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节是我与妈妈的对话,第二节是我和读者的对话。

        ………………

       (播放课件)

4、读出感情

①讨论后明确语气:向往、失望、疑惑、执着、坚定(可让学生尝试片段朗读)

②讨论重音:痴想、哭着、依然、铁青、零分、是、信念、飘来、深根、一次又一次、夜夜、一次次、无数、终会、全新、一瞬间

(播放课件)

③学生齐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

      1、老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思考、探讨:

①从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代表诗人人格气质的一个词

②王家新:“痴”还是不痴?请你从词句的品读中说出依据。

③山和海有什么深刻含义?

     ④教师综合:

大山闭塞了一个世界,她远离现代文明,她贫穷,她落后,《有种水果叫香蕉》,我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强烈的好奇心让我脑海里充满了美妙的向往。但初次的探寻也让我感受到大山的威严、无情,我疑惑了,沮丧了。

      长大后,确定远方有海,对理想的渴望滋润着我的心灵,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活力。即使理想与现实多次巨大反差,诗人却在受挫中更加坚定,而且向人们宣示生活的真理,用美好的未来,激励更多的人。

     (播放课件,学生闭眼听朗读带)

五、拓展延伸:由读到写,习得语言

      山象征着困难,海象征着理想,不断爬山意味着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这种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手法叫象征手法。它言在此而意在彼,它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让读者在不言中去意会,一种是直接点示出象征之意。

      例如:大海那妩媚的蓝色令人迷醉,然而她又是那么的诡异多变。瞧,晶莹的海浪一个一个“无休止地扑过来”。急速的漩涡,喷洒着白色泡沫的浪花,带着高达数丈的傲慢和凶狠,疯狂地扑过来。礁石呀,“像刀砍过一样”的礁石,没有退却,没有绝望的叫喊,我们仿佛看到他“高傲的前额,豪放而深邃的眼睛,眸子里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雄伟的力的光辉”。他的沉着的身躯像激战前的勇士,在默默地积蓄力量,这是不朽的力量:“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他“依然站在那里”顽固执着得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抵抗这无端的折磨。他“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仿佛是种无声的挑衅和自傲。

      请你在“咏松”、“叶”、“瓦”、“鹰”中选一个为题,写一小段话,学会赋予这些具体的物以某种抽象的精神内涵。

(播放课件)

 六、作业

1、转抄并背诵《在山的那边》

2、将课堂练笔修改后上交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困难)                            (理想)   象征手法

教学反思(略)


第二篇: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朗诵的基本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通过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明白“山”“海”象征着困难与信念,掌握象征的表现手法;

3. 感悟诗人面对困难依然坚持信念的思想感情,懂得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终将到达理想的境界。 二、教学时数:

1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诵诗歌,准确把握情感。 难点:“山”“海”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 PPT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六、教学反思:

更多相关推荐:
在山的那边 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曾茶香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这首诗写了诗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来品味揣摩语言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练...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在山的那边gt教学反思一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李春燕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岑溪市安平中学李春燕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首诗写了诗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

在山的那一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一边分析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

1《在山的那边》教案

1在山的那边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二训练学生有表情的朗读诗歌三通过对梦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明确山和海的含义教学步骤一由谈梦导入新课1教师充满感情的说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灿烂的童年...

在山的那边_教案_文档

在山的那边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朗诵课文2品...

《在山的那边》表格式教案

武威第十四中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武威第十四中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鲁教版1.3《在山的那边》教 案

启明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纸科目总第课时1启明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纸科目总第课时2启明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纸科目总第课时3启明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纸科目总第课时4启明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纸科目总第课时5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柳坪初中汪香春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3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