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知识清单

时间:2024.5.9

《杜甫诗三首》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目标

1、背诵并正确默写古诗

2、鉴赏练习。

复习过程

3、学生自由背诵

4、老师检查, 学生自查

5、老师点拨古诗内容

过程

1、复习文学常识

(1)、杜甫字 ,是唐朝伟大的 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 ,称他的诗为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 由 而 的变化过程。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他的代表作

三吏《 》、《 》、《 》

三别《 》 、《 》、《 》

2、 默写诗句

《望岳》 《春望》

3、 理解性默写填空

(1)《春望》中 , 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从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2 )、《望岳》中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3)、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望岳》中富有哲理性的诗句是 , 。

(5)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 , ”。

(《石壕吏》中描写老妇被抓走后家里凄惨情景的句子是“ , 。”

(7《春望》中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千古名句 , .

(8)《望岳》中虚实结合写出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 , 。

(9) 《春望》 描写山河依旧,京城沦陷,一片衰败景象的句子是 , 。

4、鉴赏

《春望》赏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中哪两个字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望岳》

(1)这首诗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两句诗是诗人远望所见。是借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齐天耸立的形象。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诗是诗人细望所见。“荡胸”即心胸摇荡,“决眦”即眼角几乎裂开,写出诗人长时间睁大眼镜观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诗人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写。虚实结合,写尽泰山之风韵。

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距离由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最后顺理成章地表达了要登上顶峰俯瞰众山小的豪情。

(3)、有人说“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妙,你能说明理由吗?

割”字用的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诗的最后一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豪情壮志?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春望

1、“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春天登高远望。

2、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

3、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吗?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

5、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

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

D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二) 石壕吏

1、解释加点的词。

⑴三男邺城戍—— ⑶请从吏夜归——

⑵二男新战死——— ⑷犹得备晨炊——-

2、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⑴老翁逾墙走———

⑵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对偶;“小吏大声呼喝多么凶恶!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痛苦!”这两句描写真切地表现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也表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4、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教学反思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 搔sāo 簪zān 逾yú 妪yù 幽咽yè 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2) 眦:眼角。 (3) :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 浑 :简直。 (5)老翁逾墙走 逾:越过。 (6)三男邺城戍 戍:防守。 (7)二男新战死:最近。 (8)夜久语声绝 绝:消失,没有。(9)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10)齐鲁青未了 未了:不尽。(11)一何:多么。(12)偷生:苟且活着。(13)无完裙 裙:衣服。(14)岱宗:指泰山。(15)死者长已矣 已:完结。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期。

2.三首诗均选自。作者,诗人自称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三、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望岳》中写细望泰山的诗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通过描写花

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语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战争惨烈的语句: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破坏严重)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8.诗中表现老妇人一家对国家作出巨大牺牲的句子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四、填空。

1、《春望》诗中“烽火”本指“”一句写战乱频繁和残酷,而“家书抵万金”则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挚感情。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中,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绘出自己的形,抒发了诗人思家念亲 ,感时忧国的情怀。

2、《望岳》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钟”字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杜甫诗三首》《陋室铭》《爱莲说》

一、理解性默写: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中

1、表现诗人感时恨别,触景生情的诗句是: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

2、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中

1、表现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诗句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说明兵役之苛酷的诗句是:三男邺城戍。

说明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二男新战死。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

3、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含悲度日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形象写出“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写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能概括全诗内容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陋室铭》中

1、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作者以古贤名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从反面虚写室中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中

1、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不敢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6、文章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7、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陋(lòu) 馨(xīn) 儒(rú) 牍(dú) 案(àn) 苔(tái)甚fán(蕃) yū泥(淤) zhuó清涟(濯) xi?玩(亵) 隐yì(逸) xiǎn有闻(鲜)

三、填空:

1、杜甫字子美,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杜工部。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3、《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铭》用的是ing韵。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5、“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陶渊明,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归园田居》《饮酒》一篇文是《桃花源记》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扬子云)。

7、《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8、“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既可以写一事一物,也可以写一种现象,都是为了抒发作者感想(表达作者的见解)。

9、《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写法,作者所托“物”是莲,所言的“志”是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10、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衬托(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莲高洁的品质,用菊作正面衬托,用牡丹作反面衬托。

11、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四、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

有仙则名(名:出名 )

有龙则灵(灵:有了灵性(变得灵异) )

斯是陋室(斯:这 )

惟吾德馨(馨:香气,指品德高尚。 )

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可爱者甚蕃(蕃:多 )

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净植(植:立。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亵玩:玩弄。)

盛爱牡丹(盛:大多。)

予谓菊(谓:认为。)

陶后鲜有闻(鲜:少。 闻:听说。)

宜乎众矣(宜:应当。)

五、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水里、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有很多。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我唯独喜爱莲,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7、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笔直洁净地站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了去玩弄它。

8、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吧。

六、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答:分三个层面:居室环境、交往对象、日常生活。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屋主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者居之,陋室不陋。”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房子虽然是简陋的,但屋子主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4、写出文中3组对偶句。

七、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1、开篇的两个“独”字有何作用?

表现了倚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相对地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2、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美好品质?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

3、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表庄重,令人尊敬,不敢轻侮。

4、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具有哪些条件?

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

5、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

用菊从正面衬托,用牡丹从反面衬托,意在突出莲高洁的品质,写明作者爱莲的原因。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7、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本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想法。

A:我同意孟子的观点。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养成好的习惯;处于坏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沾染上坏的毛病。

B:我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因为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

8、面对腐朽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则选择了大胆地面对,你认为谁的做法更合适呢?试说明理由?

我同意周敦颐的作法。他不消极避世,不追逐名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9、请用一组排比句描述你喜爱的一种花,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更多相关推荐: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教师刘芸诗文总有魂教师如能迅速把握诗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我上了杜甫诗三首一文课后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值得进行总结总体来说这两节课的效果较好自己比较满意首先自己准准备得比较充分认真揣摩教材在教学...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课后反思岚皋县城关中学黄平东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典诗歌语典雅而高度凝练情致深婉不像戏剧小说那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相对较远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传...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杨仁静陵水中学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3《杜甫诗三首》教案

平江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必修三主备人方兰天全期累计第课时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例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八年级语文上25课杜甫诗三首教材分析这三首诗创作于不同时期望岳创作于诗人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春望石壕吏写于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有诗史之美称这三首诗不仅...

第五课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并背诵秋兴八首其一和咏怀古迹其三2正确回答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板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诗三首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目标能正确朗读并背诵秋兴八首其一...

25杜甫诗三首 教案

布尔津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12345678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设计城郊中学八年级语文科目学科长审核意见及签名课题25杜甫诗三首学科长杨欣华备课组长陈希备课组成员石翠菊金保旺肖志敏穆成龙吴啟团授课时间20xx年月日第节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望岳选自杜少陵集岳这里指东岳泰山主...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教材分析杜甫诗三首属于古诗其中望岳和春望是五言律诗石壕吏属于叙事诗简短精炼因此教学中前两首以诵读来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作者诗歌风格转变的原因后一首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诗的内容和主题感...

杜甫诗三首 说课稿修改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一说教材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他的三...

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有感情地朗诵并能默写三首诗歌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教...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课 杜甫诗三首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25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反思(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