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望洞庭教学反思

篇一:望洞庭>教学反思

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后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山(君山)比作青螺。后两个比喻句学生能较快理解。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不同,在平时,我们通常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见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所以这个比喻句要结合诗的意境来解说,并要先向学生介绍古时候,使用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故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

教学这个比喻句,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正确”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大大减少。

篇二:望洞庭教学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之后,我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得较空洞,写得很不连贯。这是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篇三: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这首诗中,用了三处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其中,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至于把君山比作青螺,原因为:“相传君山为72位螺娘娘忍痛脱下的螺壳所化,使来往的船只有地方停靠,不会被恶浪吞没。把山比作青螺,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救苦救难螺娘娘的赞美,也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教学时,我出示精美的图片,并据此讲解,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中多处设喻的恰当、美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是,课后的练习中,凡遇到“平静的湖面(或河面)像什么?”这类问题,学生千篇一律都答“镜子”。另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乐用比喻、善用比喻的学生也是少之又少。这说明我的教学还是出了问题。

问题一,没有向学生强调古今词义的变迁。想想看,现在的玻璃镜既光且亮,用它来比喻“平而不滑、明而不亮”的水面,还是合适的吗?

问题二,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因某事物引起的想象是各不相同的。就说这君山,在唐代刘禹锡的眼里是螺娘娘的化身,显得那么柔美。而到了清代,在曾、左、胡、彭四位诗人合咏的《咏凌云塔》(“洞庭秋水砚池波,且把君山当墨磨。宝塔倒悬权作笔,苍天能写几行多。”)中,它就成了一块“青墨”,洞庭湖则是“砚池”,好一派磅礴的大气。那么,我们在课上,仅仅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比喻的精妙,怎么够呢?

总之,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正确”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荡然无存。


第二篇:望洞庭教学反思1


《望洞庭》教学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之后,我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得较空洞,写得很不连贯。这是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更多相关推荐: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教学反思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

望洞庭 教学反思

在意境中学语文望洞庭的教学反思精河县二中单月玲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在这首诗中有以下几个难点1怎么样理解镜未磨2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3...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教学反思塘墀中心小学郑兰英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

《望洞庭》教学反思5篇

望洞庭教学反思5篇篇一望洞庭教学反思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

3《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教学后记

11

《望洞庭》教学设计之二

望洞庭教学设计之二一教材依据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新桥实验小学刘治富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二设计思想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

《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教后反思

教学古诗两首课后反思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在教学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韵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引发...

望洞庭教学反思1

望洞庭教学反思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古诗《望洞庭》

课题3古诗两首教学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

一年级语文识字第二单元《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识字第二单元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带着几许忐忑几许不安和几许期待今天终于执教了酝酿两周之久的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下来感触颇多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反思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

望洞庭教学反思(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