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教学反思

时间:2024.4.13

在意境中学语文

-------------《望洞庭》的教学反思

精河县二中:单月玲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

在这首诗中,有以下几个难点:(1)怎么样理解“镜未磨”;

(2)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3)怎么样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语言将诗中的意境描绘出来;(4)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我在教学时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理解“镜未磨”

首先我先让学生了解“镜”。古代的镜子。不是现在的镜子,而是用青铜,经过打磨后,可以找出人的影子来,接着,我设计了如下的安排: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镜未磨”的意思,“镜未磨”是指的是没有打磨的镜子,在表面上有一层凹突不平的感觉。然后在进行质疑,作者将湖面比喻成了镜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觉,那是为什么呢?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觉是因为湖面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地涌动,是湖面呈现出层层的波浪,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明白了“镜未磨”的含义。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和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解决了这个教学难点,

二、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

心胸是非常宽阔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三、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怎么样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语言将诗中的意境描绘出来

1、在理解诗意思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经学过的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者通过画面顶活动方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

2、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朗读。在课堂上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的思考,把握诗中的感情基础。

当然,在此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我在课堂上,讲得过多,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老师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自己讲了出来,有点将老师的思维强加给学生的味道,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第二篇:《望洞庭》教学设计之六


《望洞庭》教学设计之六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韩城镇中门庄小学 朱晓翠

【文本细读】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今夜为何如此静谧?因为“潭面无风”,风平则浪静,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镜未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湖面的缥缈、朦胧之美,就像古时没有经过磨拭的铜镜一样,没有鲜亮的光泽。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一个“遥望”将我们的视野一下拉向广阔的八百里洞庭。此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洞庭湖面之美,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水之景。作者展开了奇丽的想象,给整幅画画上了点睛之笔:如果把月光下泛着银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色银盘的话,那么,湖中风景秀丽的君山就如同古时小妇人的青螺髻了!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⑵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⑵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⑶ 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更多相关推荐: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教学反思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教学反思塘墀中心小学郑兰英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

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教学反思篇一望洞庭gt教学反思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后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山君山比作青螺后两个比喻句学生能较快理解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不同在平时...

望洞庭教学反思1

望洞庭教学反思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

《望洞庭》教学反思5篇

望洞庭教学反思5篇篇一望洞庭教学反思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

3《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教学后记

11

《望洞庭》教学设计之二

望洞庭教学设计之二一教材依据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新桥实验小学刘治富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二设计思想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

《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教后反思

教学古诗两首课后反思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在教学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韵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引发...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古诗《望洞庭》

课题3古诗两首教学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

一年级语文识字第二单元《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识字第二单元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带着几许忐忑几许不安和几许期待今天终于执教了酝酿两周之久的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下来感触颇多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反思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

望洞庭教学反思(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