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时间:2024.5.2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韦正魁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杜诗的风格特征及地位。

2, 体会作者即景生情、感悟抒怀的写作方法。

3, 体会作者心系家园、仍不忘国家前途命运的崇高品格。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检查预习。提问学生讲解导学案上的有关杜甫的知识点。

二,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初中学过的杜诗来引入本课。

三,进入新课。

1, 作者生平简介。

2, 杜诗的风格——现实主义、“沉郁顿挫”。杜诗的地位:“诗史”“诗圣”。

3, 本诗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4, 教师泛读诗歌,学生朗读,然后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5, 教师讲授诗歌内容。

① 解题。“秋兴八首”,其一是作者即景生情感悟抒怀的诗作,同时也是一组组诗。 ② 诗歌结构内容。首联、颔联写悲凉萧索的景象;精练尾联对景生情,抒发凄凉、孤

独、悲伤的感受。

③ 教师讲解各联。

④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一是即景生情、情景交融。二是烘托对比的手法。

⑤ 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四,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讲授诗歌,一定要做充分的课堂准备。要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总体安排课程内容,化繁入简。这样利于操作,且有益于学生的理解学习。


第二篇: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整理精校版)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必修教案

0327 11:22 ::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的创作风格。

3.了解作家生平、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学会以散文语言讲述诗歌内容。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价值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和“致君尧舜上”的抱负。

2.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的高尚品格与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

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品味重点字词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3.补充史料,知人论世。

4.合作探究,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一代诗仙的豪放飘逸。今天我们一起来见证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是唐代诗坛上除李白以外的又一座高峰,李杜是诗歌星空中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绝不是虚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律诗来做个验证。

二、整体感知

1.介绍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念更为强烈。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三、诵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1.请学生吟诵诗歌,读准字音,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

四、诗歌赏析

1.请学生串讲每联大体意思。

明确:首联、颔联描绘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由眼前的丛菊联想到自己久不归乡,尾联追忆故园的思绪被白帝城的捣衣声打断。

2.提问:首联仅仅是写萧森之景吗?为什么?

明确:主要写萧森之景。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瑟。“凋伤”本现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瑟见出富丽。而“气萧森”则不仅指草木摇落,更指巫山巫峡,涵盖江山万千,为第二联蓄势,萧森里见出壮阔。

3.提问:颔联怎样写景?是萧瑟之景吗?

明确:颔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上,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用对偶、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而雄浑宏阔的气象。

4.提问:颈联和尾联又是写了什么?

明确:颈联转而由景生情,“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尾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中。以生活情景收束,余意绵绵。

五、合作探究

1.悟主旨

本首诗是秋兴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为全诗中心所在。

2.品艺术

前人评此诗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明确:这两句是情人仇兆鳌的评语,应该说对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的把握是对的,只是言之过略。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者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罩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心情的阴沉郁闷。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富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预习后两首诗歌

2.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七、板书设计

首联:霜叶山峡瑟

颔联:浪高风云怒 悲人生之秋 《秋兴八首》(其一) 颈联:菊开相思重 伤家国之乱 尾联:砧急归意浓

更多相关推荐:
《秋兴八首(其一)》诗歌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释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八首诗是一...

杜诗〈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

杜诗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未20xx021405265d56b7b40100bzgk杜诗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已经教学完毕我想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如下三点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韵...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题解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ku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登高比较阅读学习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一导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是仙超凡脱俗杜甫是...

秋兴八首(其一)解析

秋兴八首其一解析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题解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

杜诗〈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

杜诗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未20xx02140526杜诗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已经教学完毕我想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如下三点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韵律美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巫山巫峡的...

wode《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2从写景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教学重点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从意象手法语言等角度赏析诗歌教学难点分别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上节课走进12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去感受一下诗人在长江畔日千万思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鉴赏一下秋兴八首其一板书课题师注意这节课是鉴赏课所以你们是主人所以希望...

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高一必修)

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高一必修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课...

秋兴八首其一读后感(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