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

时间:2024.5.13

中外教育名著研读选修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被誉称为“实用主义巨人”。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将杜威看作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在杜威的教育著作中,民主主义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杜威看来,民主主义为了要继续存在,必须改变和前进,并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杜威始终认为:民主社会必须有一种为了民主的教育体系;民主主义还为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参照点,这样就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同样,民主主义的发展依赖于教育,也就是说,民主主义和教育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不可分割的。阅读了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在他的论著中概述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效用,指出了当前学校的严重缺陷以及改革的方向.明确教育即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意义,并借着对过去各种教育理论的批判来反证民主教育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可以得出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论点:

(一) 民主社会是什么?民主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民主主义社会?杜威指出,衡量社会不能单凭主观臆想来制定标准,应以社会成员共享利益的多寡为尺度,还应以本社会和其他社会能否交流互惠为尺度。杜威认为民主社会既要冲破阶级的和种族的界限,还要冲出国界,使人类出现与日俱多的接触点和互惠点。民主主义就是这种社会的原则和灵魂。

这种进步的社会急切需要人与人之间和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交通融合,当然这是顷刻离不开教育的。杜威一再明确指出,在无种族隔阂、无阶级隔阂的自由平等的社会,不容许少数人垄断教育机会,要通过教育使人人发挥其开拓创新的才能。民主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沃壤,民主社会的教育是无比先进和无比优越的。

以上是杜威关于民主社会和民主教育的关系的前言论述。当前我们生活中的教育岂不是垄断,所谓的贵族学校,其实就是教育的垄断的表现,优越的师资被集中到一起,为少数人所利用,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不平等的。民主社会并非人们有意识到的努力所产生的,而是科学发达、产业发达、国际贸易发达和各国移民众多等条件所促成的。

(二) 教育是什么?学校应该怎样?

杜威指出,人类和一般动物不同,是社会性动物,而社会的组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

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感情。缺乏这种赖以互相维系的精神因素,人们尽管密集一处,也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在最初的历史年代,人们在社会交往生活中沟通了思想和感情,增广了经验和知能,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随着历史的进展文化积累丰富了,文化的表达和传递越来越依赖于文字,人们慢慢地就误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导青少年识字读书。现在正处于正式教育和实际生活的分裂愈演愈烈的前所未有的危险时代。力争保持两者的平衡是当今的主要任务。我认为这种情况正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现象,我们现在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身心发展,素质教育都是这种形势的必然,这就要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本质,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跟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他说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圆满的教育了,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认为初生儿童就秉赋爱好活动的性能,并能够依凭活动结果带来的苦乐而调整其活动和控制其活动,错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正像两点之间形成一条直线一般,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我们大人们很容易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儿童,谓之权威。其实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绝不该以成人为标准而抹杀儿童期的尊严。杜威认为,教育的真谛不但是使新生一代适应当前的环境,还要养成他们继续不停地适应那向着未来而迅速发展的广大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民主社会。

(三)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说,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教育并不是在其本身这外附加什么目的,使教育成为这种外在目的的附属物。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只能把学习当成我们的一种职业,学习是他们的任务,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将来生活之外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之外寻找生活,是用今天的幸福去换明天的幸福,是一种二元的想法。杜威进一步说,真正的目的是含有理性因素的。它不是武断决定的,而是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因而是具有实验性质的。它是由当前向未来发展而逐步实现的,绝非为着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的,因而以否定教育者的当前兴趣与需要为代价的,杜威反复申论,生长和生活无止境、无终级,因而也没有最后目的的。目的存在于活动中,活动就不再是达到外在目的的手段了。

(四) 教学论

杜威倡说“从做中学”是他从哲学的认识论作出的推论,也是他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受其“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首先从旁观者和参与者对事情持有不同态度从而对结果的影响截然不同的论述中得出“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

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的能力、需要和爱好”的结论。由此,“以儿童为中心”成为贯穿于杜威教学思想始终的一条基本原则。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从一开始杜威就把“从做中学”作为一条教学原则自然地贯穿于其教学思想中。“旁观者和参与者”的概念本身就是对“做事”而言的,而“兴趣和训练”两个名词的意义杜威也是从其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不同影响来阐述的,他甚至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把学习的对象和课题与推动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联系起来,乃是教育上真正的兴趣理论的重要的定位。”“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作为两个并列的主要教学原则被提出后,杜威由此得出自己的“教学”概念,即“教学的问题,乃是寻找材料使一个人从事特殊的活动的问题。这种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或对他有兴趣;同时,这种活动不把事物当作操练的器械,而当作达到目的的条件”。在明确了教学的概念后,杜威开始详细阐述其教学思想的相关内容。杜威开宗明义地指出:“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即某些特别的能力除外),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 道德教育论

杜威的德育论是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他说:“某种事物被称为有价值的,就是肯定它能满足某些情况的需要。”就是说,有用的就是真理。杜威认为,一般的、永恒的、普遍的、超越经验的主义是无意义的。以上是他的基本观点,在德育实施方面,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杜威在《德育原理》中反复提及“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知道如何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加到学校所用的教材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杜威把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三者称为学校德育的三位一体。在方法方面最主要的是抓着学生的感情反应,培养学生爱善和好善的精神力量。


第二篇: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


论《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

【摘要】:《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最重要的一本教育著作,也是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达。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雷明在《学校的变革》一书中曾对此书的出版作过这样的评价:“人们认为这本著作是自卢梭《爱弥儿》问世以来对教育学所做的最显著的贡献。... …他把教育学上进步主义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谐地合进单一而又范围广泛的理论之中,并赋予它们统一性和方向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想 《民主主义与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现实意义 杜威 教育哲学 职业学校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与实验

【正文】:《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讲了26个专题,第1—6章中主要讨论教育与社会的需要和作用;第7—17章主要讨论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以民主主义的标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兴趣与训练、思维与教学、课程与教材等问题;第18—23章主要讨论教育价值问题及对教育价值问题上各种二元论的批判;最后还有专章论述了教育哲学、知识论和道德论。其中除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外,还对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进行了批判。从杜威的这本《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民主主义理念与教育思想。

通过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认识,综观杜威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我总结以下四点来阐述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 (一)、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的开展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对即有的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统学习。“学校即社会”,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中的简单重现。

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每个人都有生长的可能性。这种生长不仅指身体上的发展,而且指智力和道德地发展。这种发展的概念对理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杜威指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二)、经验与课程的关系

从“教育及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的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课程教材心理化”,强调课程应该以儿童现有生活经验为根基,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即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经验;杜威从他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出发,在教学上提倡“从做中学”,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应为儿童设想,以儿童活动为依据,以儿童心理为根据,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进行学习,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那种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突破了把儿童放到消极被动的地位,教学完全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等缺陷。教师应当成为儿童活动的伙伴或参加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或旁观者。

“从做中学”原则要求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再根据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达到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从做中学”原则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中,他认为“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的方法,就是根据目的,应用智力指导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所应对的问题是如何寻得一种材料使儿童从事有目的、有作用、有兴趣的活动”。为此,杜威认为教材与教法同属于指导如何达到一定学习目的的途径,二者统一于“做”的活动,教学不应简单地注入知识,而是如何寻求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诱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强调选择教学方法一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要因材施教,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他还重视学习兴趣的作用,他说“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认为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当儿童对学习有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专心致志并愉快地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强调要为儿童创设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实施就是为了创设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认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手段。杜威曾说,“主要是气氛上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显得更亲切和民主化”,“传统的教育只能训练儿童恭敬、服从、小心从事,课业缺乏目的性,这种教育只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在民主的社会里,应当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个性,如独立性、主动性、富于智慧……”所以强调在教学活动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这和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相一致的。

此外,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有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应改变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杜威认为知识不是刻板的、表面的、无趣味的,也不是静止的、冷藏式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储存

知识的仓库: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化,随时有被遗忘的可能。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课程教学充满活力,即要做到寓教于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提问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是要防止出现“满堂问”的局面。课堂教学可以精心组织各式各样的小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参与,但是要避免“有活动无体验”的现象发生。

2、教师应该改变以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杜威指出学校的教材常常是脱离实际的,由于教材没有和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况相融合,使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现实的感受。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校里学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的异同,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知识。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不是不要在教室里进行课堂教学了,而是适当地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融人生活元素,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3、教师课堂教学既要注意该课程本身的纵向联系,也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

杜威认为知识是互相联系的,永远不存在终极和完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一方面注意所教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注意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联系新旧知识,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新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这一点很多教师都很了解。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常常被教师所忽视,这与目前实行的分科教学有很大的关联。分科教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走向极端,就容易造成知识的割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明白本课程不是孤立的,而与其他课程是有着各种各样联系的。

4、教师应改变以固定、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方式,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

杜威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实际上是别人的知识,对学生而言,不过是认知的刺激物,学生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依靠他对别人所传达的知识的反应。传统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生就必须掌握,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就要求采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法。根据杜威对知识的阐述,知识具有个人属性,意思是教师的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化是不会成为学生的知识的,并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有别于教师,因为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的,学生的经验与教师的经验是不同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某个问题,教师不应该只追求得到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学生的经验不同,对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个时候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多个答案,教师不应该只用对错来评价学生,而应该注意到学生答案可取的地方。

5、教师应改变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的习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杜威认为知识不是已经决定、视为当然的东西,是要加以思考、修正和补充的,这一点对于我们新课改中的教师尤为重要。我国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习惯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很少读书学习与业务进修,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发挥创造性,就是要在教学中根据教的实际情况或是当时的教学情境灵活地变通。 (四)、思维与教学的关系

杜威从“思维五步”出发提出“五步教学法”:第一,教师要为学生设臵一个与实际经验有关系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活动是连续的,他们对活动本身是感兴趣的;第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并由此而引发他们积极思维;第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第四,由学生把自己所想出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排列,条理明晰;第五,由学生尝试运用提出的设想来解决问题,直到问题解决。

针对不同的教学,杜威并不强求都死守这五个步骤或顺序,主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强调教学活动应该唤起儿童的反思性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通过这种发现式的学习,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要的方法。

二. 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分析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杜威由于受到他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观的限制,他的一些观点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 在教育本质方面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等观点,尽管在反对传统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弊病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抹煞了教育和生活两者以及学校和社会两者之间的界线,从而轻视个人直接以外的显存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结论,忽视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规律和职能。

(二) 在教学原则方面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尽管合理批判了传统教育“静听”方式的缺陷,但是盲目的宣扬“做”,而否认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在理论上是反科学的,强调“从做中学”,只能偏重于手的活动和技能训练,而轻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三) 在学校与学生方面

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这种观点虽尖锐批判了传统教育忽视儿童本性的问题及症结,但是任何教育都要有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制约,而不能以儿童的本能为中心,这种过分强调儿童及本能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以致听任儿童自由活动而忽视应有教师的主导,从而不能正确解决儿童与教师关系的问题。

(四) 在思维与教学方面

杜威提出了“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的观点,当然,在儿童的思维活动和学校的教学中有可能存在这样一致的步骤,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经验论。因此,在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儿童获得的主要是个人直接经验的重新组合,养成的仅是怎样去获得个人直接的习惯和能力。

(五) 在教育目的论方面

杜威反对教育当局,家长和学校教师给儿童树立空洞而遥远的教育目的,同样是不为无功的,但因此认为教育真的没有目的,或不能科学的论证教育目的,则过犹不及。杜威曾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两者之间构成教育历程,教育历程是使儿童社会化,这好像和教育无目的相矛盾。

【总结】:对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思想,我们作出任何的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显然是困难的,也是不客观的。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注意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真正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民主化新思想。

参考文献:

[1]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2]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11.

[3]张人杰.2004教育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2.

[4]叶谰著.教育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翟楠:《教育?生活?课程——论杜威教育理论的生活化倾向》,《教育学研究》,20xx年第1期,第311页。

[6]凌龙华:《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当代教育科学》,20xx年第11期,第62页。

[7]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第143页。

[8]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第6页。

更多相关推荐: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一20xx0803161421转载标签随笔教育教育即生长社会通过对青少年活动的指导来决定他们的未来也因而决定社会自己的未来未来的组成便是现在的儿童所以现在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社...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民主的教育观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约翰杜威是20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美国哲学家他在漫长的事业历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即自由这一道德观念他为对此观念建立一种令人信服的哲学论证并为追求...

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书心得

民主主义与教育心得体会在这本书中有着哲学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杜威用睿智的话语来阐述教育与民主简单的话中潜藏着深刻的含义将教育的相关知识讲的深入浅出能激发我们很多关于教育与生活的新的想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只要...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谈教育的目的读完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后不禁问道究竟什么是杜威眼里的教育目的教育到底有没有目的脑子里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了这一章节1什么是目的杜威认为目的是对所...

民主主义与教育 读书笔记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一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被西方学者称为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但我认为三本书侧重点不同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只是阐述了某种教育理想与理论缺乏具体的实践且难以落实杜威...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在本书中屡次出现实用主义教育这个名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儿童中心师生民主平等这一思想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教育理论界的大多数人都主张批判师道尊严强调要解放学生...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要谈教育哲学首先得明确什么是教育哲学哲学以最简洁最基本的形式来描述这个世界延伸到教育哲学即以最基础的方式来思考整个教育世界然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如果没有教育哲学人们就不会思考人类的教育事业只需...

教育哲学第七章《民主与教育》读书感想++王方

教育哲学第六章自由与教育读书笔记王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xx1106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一个国民感觉到民主外围认可的民主国家民主是一个看起来美好的词汇但是真正实现起来确实如此艰难何为民主呢如果一个国...

守望语文民主教育———读《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有感

守望语文民主教育读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有感摘要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渗透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反映在教育领域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民主的思想和意识李老师的语文民主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读后感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读后感20xx0530112815分类专著阅读举报字号订阅建构主义是一种有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各种观点的一个汇总读完全书给我最深印象的有三点第一建构主义理论持有非常朴实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20世纪前半叶重要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论著很多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结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对其提出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刻理解一教育目的在...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约翰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xx年5月至19xx年曾来中国讲学足迹遍及十一省到处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他在漫长的事业历程中提...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