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4.4.27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刘芬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每天备课,上课,忙忙碌碌,各种情绪和状态都和这帮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有时候是让人烦的小恶魔,有的时候又是天真无邪,让我富有成就感的天使。我始终在天使与恶魔中不停地来回转变。

尽管自己已经不是一名新老师,但每日躺在床上的那一刻,仍会不自觉的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这样的反思太有必要了,但是除了反思之外还需要向老教师们学习一些他们优秀的学习经验。读书便是最好的学习,也是一种最廉价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就谈谈我读了《面向个体的教育》之后的一些感想。

书中第二章说“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的确,学生本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爱好,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美好。他们不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统一生产的零件,适度张扬自己的个性本就是教育所应该带给学生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放手也一种教育的方式,但是这放手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如,而是要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体验活动的乐趣,而老师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在某些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又想起我们现在正实行的“三三四”高效课堂,不就是对学生的放手吗?这放手并不意味着我们老师就可以袖手旁观,不管不顾。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有效地组织教学秩序,适时在课堂评价表格中公正打分,还要洗耳恭听。当学生质疑、纠正、补充、评价时,教师还要不停地充当裁判员,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更加严谨,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学习的主动权完全在学生手上。这就是课堂上的对学生放手。

李希贵校长在第四章中谈到“帮学生选择是和的学习方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教育责任。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存在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对所有学生所有学习内容都是最佳的,只有适合的、有效的。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寻找并且完善,找到适合的教好他们的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

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那么,怎样的方式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在我看来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就是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兴趣是动力,是源泉。因此要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大家的共识。

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样要作为老师要懂得放手。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缺点。

《面向个体的教育》所带给我的感触不仅仅是这些,也让我明白教育和学习一样时长时间的事,不应该带有功利心去看待他,我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应该多看到身边的榜样,多拜读经典,多向身边的老教师进行学习,从那里得到更多的智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第二篇:读后感


读《青少年道德教育国际观察》有感

假期里读了《青少年道德教育国际观察》一书,全书比较全面的阐述了美国、英国、法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九个国家地区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分别从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以及特点走向与启示等几个方面做了介绍。让我很有感触的是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

一、走向:全球道德教育的理性回应。

(一)目标: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 “好公民” 。

当今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力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的公民”、社会“好公民”。在西方许多国家,公民教育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目标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民主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美国强调宣扬所谓“美国精神”,强调要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新加坡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韩国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强调民族的德育第一。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注重振奋民主精神,因而被一些学者概括为“有国籍的教育”。

(二)价值: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

着眼于解决全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全球本位道德教育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趋势中,着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类与自然和谐问题,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问题,人类道德潜能开发的问题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未来性、精神性的课题。

人们寄希望于全球本位道德教育来重塑、重建道德教育价值坐标,唤醒生态伦理良知的自然价值,形成“全球合作精神”、“学会关心”的社会价值,培养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个体价值,引导促进当代青少年生成全球道德意识。

(三)内容:凸现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在19xx年出版了《完善人格教育》一书,形成了系统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 重视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教育是随着西方各国学校教育目标的改变而提出 1

的。对健全人格教育的日益重视是二战以后韩国6次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日本在《所期望的人》报告中阐明了日本人的16项集道德、伦理、心理品质于一体的人格特征。19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明确提出:理想、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

(四)模式: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

当今西方国家青少年道德教育不但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而且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整合化,突出表现在东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古今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提出了五个“E”的新道德教育模式,即榜样,解释,劝诫,环境,和体验,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

尽管各个国家道德教育模式各式各样,但其共同特征就是已逐步从追求虚无飘缈的天国转向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重演,注重有关应付现实问题的道德技能训练,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启示: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展望。

(一)拓展弘扬民族精神的立体式道德教育内容。

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内容应当是以讲授基本道德价值观为主,坚持社会需要与人的健康发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四个方面内容有机结合;二是反映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学习、道德技能技巧的学习、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认知能力发展四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三是使人的发展的知识、民族价值观和人类普遍的道德价值三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构成立体式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其核心观念就是真正确立弘扬民主精神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二)倡导重在发展“道德力”的多元化道德模式。

我们在道德教育教学上,要把知识学习、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及道德实践的行为训练相结合;在道德教育形式上,道德教育类课程、各门专业学科课程以及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在道德教育机构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有学者 2

把这种颇具代表性、很有影响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归纳为“五心教育”,也有的学者提出“六心教育”,还有的学者将这归纳为“三维七心体系”,这些都提示了道德个体应具备的心性品质,揭示了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因素。

3

更多相关推荐: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

面向个体的教育的读后感今年寒假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每天上课备课忙忙碌碌的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各方面还有所欠缺也许自己的学习范围面太封闭但还是凭着自己认真的心态去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收获得最多我拜读读了李希贵...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以前曾多次听到过校长主任们在会上提起李希贵说他多么的能耐把一个学校管理的非常出色出名他本人著作等身写了很多书是教育者的楷模这样就吸引我想了解一下李希贵读一读他的书看他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牛当然...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李希贵老师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对于这样一本书我读后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震撼在实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后现在的老师几乎人人都知道了要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特别是最近全国教材改革之后更是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俗话说开卷有益读书对于教师这样一个终生学习的岗位来说越发显得重要不仅是专业书籍的学习教育心理方面的学习还需要掌握各种社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有益于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和教育理...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面向个体的教育gt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看到书名我马上想起了圣人孔子的因材施教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尚能实行因材施教到现在物质这么发达的社会因材施教并没能在学校里很好的实行然而大多数的学校里还是...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记录了李希贵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践感悟和思考20xx年9月北京十一学校全面实施走班上课他们试图通过不同学科在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有效对接全校4000多名学生有4000...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最近拜读了面向个体的教育使我想起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让我联想到那些...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每个班的学生虽然不多但学生的认知层次性格特点喜欢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严重的参差不齐所以我们更需要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校长所著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正如冬日中的暖阳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温...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丰水山寄宿制学校赵波作为一名老师每日课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觉的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这样的反思太有必要了但是除了反思之外还需要向老教师们学习一些他们优秀的学习...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早期教育和天才这本书是日本木村久一先生的著作于上世纪90年代被我校日研所译成中文它其实是只有160余页的小册子但却很火据说一些名家都看过这本...

少有人走的路 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做有爱心的人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张文秀红枫一小寒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本书后感触很深启发很大工作三十余年来常常沉思困惑爱的教育是什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有些事物不但有其实质的内容就像教育...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