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时间:2024.4.21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著名长篇小说,作者霍达。这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书中描摹的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无一不让这部小说吸引读者的眼球。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也对此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与审美价值。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

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我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于《穆斯林的葬礼》,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了。他告诉了我们人性的弱点,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矛盾,告诉了我们人生中的无奈,等等等等。不同的人在此书中可以读出不同的世界,而我也没道理把我读出的世界强加于你们,所以在此,我就着重介绍一下韩子奇本人的那一段辛酸荣辱史。让我们在和着时代的拌料来品尝这一代“玉王”的跌宕人生。

《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中塑造了“奇珍斋”三代人物形象。韩子奇是贯穿前后的一个人物,也刻画得最为出色。

韩子奇,是《穆斯林的葬礼》中当然的主角。是一个典型的隐忍的男子。

他的命运是悲哀的。除了其生命绽放、事业发达的黄金十年获得“玉王”美誉,其一生都是在隐忍中度过。一开始,他就背负了一个不是回回而加入穆斯林的秘密,一生都担心末日的审判;在学徒生涯中,怀着仇恨跑到死敌的铺子里面打工,隐忍了三年;独立发达之后,由于对自己的玉器收藏的珍爱,别妻弃子流亡英国十余年;回国之后,又要背负与

妻妹的不伦之恋的压力,为了女儿处处受制于妻子;满屋子的玉器珍宝,却又小心翼翼担心被政府发现,先被迫忍痛割爱卖出,后又被洗劫一空;??

韩子奇有着一辈子不可告人的秘密,大半辈子被人抓住小辫子,只好独自在书房放逐度日,如同判处了无期徒刑,何等之悲哀。

他的命运又是幸福的。一生能有几回搏,他的事业能够有如日中天的时候,除了自身奋发图强,也是命运之神的眷顾(比如英国人的帮助)。而且,他还找到的一生的爱好-----收藏美玉,更让人称羡的是,他的爱好与他的工作是一致的。有多少人一辈子能够有过风光?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爱好?

韩子奇在不同的时候,他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寄托。一生收藏的玉器、品学兼优的女儿、乃至东来顺的涮羊肉。这些东西,哪里是平常人能够拥有和享受得到的。他也算可以知足了。

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传统的玉器匠人、珠宝商人,没有上过学、没有被文学名著打动过,韩子奇当然也不知道何谓自由自在的爱情,他所能做到的,能够承担的就是家庭责任和亲情。在异国他乡,与梁冰玉结合,到底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悲哀?我相信,虽然玉儿后来与他割袍断义,但是他后来都是爱着玉儿的,并且把这种爱迁移到了女儿的身上。

虽然有着分离的痛,但内心还是充满着怀念,亦悲亦喜。

其实人生都是这样,在羡慕别人时,你也被羡慕者。当你得到时,你也失去了许多。

从韩子奇的一生来看他是伊斯兰文化和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一方面,他继承了“玉魔”老人所代表的华夏传统文化,同时吸收了朝圣老人和师傅梁亦清代表的穆斯林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他身上具有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委曲求全、因循守旧的惰性。他无法摆脱伦理道德的重负,在传统道德的重压下,他由一个“能言善辩、顶天立地、有胆有识的男子汉,变成了吞吞吐吐、优柔寡断、萎萎缩缩的侏儒”。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与积淀深厚的价值观念的劣质因素使她不敢在璧儿与玉儿之间作出果断的抉择从而造成了两代人的悲剧,同时也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悲剧性的人生路。他对穆斯林的信仰并不是将其置于生活中最高的层面上对它毕恭毕敬,只是在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想到它,因为依赖信仰本身是“因信得救”,是求诸自己的内心获得解脱。尽管强大的宗教把他改造成了“回回”,但在他的潜意识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和认识并未有回族与生俱来的崇敬与敬畏。他不做礼拜,不依赖信仰,他靠自己的谋略赢得生存,他靠友情逃避战乱,他靠本不应该发掘出来的爱情来掩饰自己心中的恐惧,他靠着自己前半生奋斗的惯性继续着他后半生的生存。他靠着以往的和刻骨的爱情的结晶给

予他生存的动力。他为此痛并快乐着。当所有的爱情都已经逝去了,当所有的叱咤风云都已经成为传说的时候,他所要做的只有忏悔,他不是一个忠实的信徒,但是真主在最后的时刻让他认识到了自己对自己的惩罚,那也是先知似的人物吐罗耶定巴早已预言过的:“人是世间的匆匆过客。”躯体是灵魂临时的依附之所,活着只是短暂的一瞬,死后才是永生,他为之奋斗,为之操劳,为之奔波四海的玉器事业,到头来对他来说不过是虚妄,只能赤条条归于黄土, 什么也不能带走, 只有一具疲惫的躯壳, 一个空虚无物的灵魂, 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和永不可饶恕的沉重的罪孽。

人活着是为了寻找一个自己活着理由,对此,韩子奇的理由是他爱玉。吐罗耶定的是真主,韩新月的是爱情。一切都是因果,什么样的因种的什么样的果。与其说穆斯林的葬礼表达的是一家三世的兴衰荣辱,毋宁说是作者借这一家来表达她对人性的思考。读读穆斯林的葬礼,埋葬过去懵懂的的自己,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不亦乐乎!

VKMDB-2HTBY-Y828K-R9PQT-XH26F


第二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初二八班 廖德尊

如冰心所言: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的是美。新月一弯,玉之长河,融于人物的情感,溢出难言的爱,而这爱却又是那般凄美伤愁,又让人断肠泣泪。

玉,韩子奇。一次偶遇,他触碰到了他的生命真正所在。绵绵玉之长河,引他渐行渐远。数十年沧桑,从当年的街边流浪,渐醉玉梦的易卜拉欣,到重振家业,唯玉方生的“玉王”韩子奇,最终为玉而亡,饮悲至死。就这样携着对玉的执着,他跌跌撞撞走过了一生。难知,是喜是悲。

月,韩新月。幼时,随父母远洋复乡。父亲百般呵护,逐年渐长。但好景难长久,床前一片灰白将她禁锢,春风难越,白床上只剩下滴滴答答。只手轻拂尘往照片,她知晓了自己苦命身世,母亲原来并非母亲,生母拖着一颗被揉碎的心,别离新月,远走他乡。她没能等到母亲遥归故里,在身上投下柔情目光,没能一睹母亲垂下的满头秀发,没能抱怀诉说以往的袭人苦痛。

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的爱。漫飞的碎片,震耳的轰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韩子奇爱上了梁冰玉。单调的惨白,寂静的滴答,在远走天堂的前时,楚雁潮爱上了韩新月。这个爱上自己妻子妹妹的韩子奇,这个爱上自己学生的楚雁潮。是错吗?不,我想他们身上是纯,是爱。那是: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最终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

阴暗的地下室,周围笼着死亡的气氛。带着恐惧,又存着希冀。怀着莫名的心绪,他俩苟且活着。不停走着。渐渐地,累了。想停住了。无力再走下去了。这时,蓦地涌出了一股爱泉,溢满了两人心扉,它点燃了生的希望。他们,相爱了。战事已绝。携女重归故里。是憧憬还是恐惧?他们自己也不知晓了。可一颗回家的心,已是不能安抚。得到的不是姐姐妻子的祝福,不是多年再重逢的欢喜垂泪。是让人肝胆俱裂的咆哮,是欲死难生的哭诉!后悔了。他们或许不该回来。已无他法,妹妹别离相公女儿,孤影远走,不在相见。走了,伤了,痛了。热泪在脸颊上垂下一条小溪,无言,游走天涯,只留下孤帆与远影。

将死之期不远了,心力憔悴了。不再奢望什么,静静地走吧。但她没有如愿,而是在此经历了爱情。一个少女难以名状,毫不知晓的爱情。泥土酥软了,春水又再次涌流,花木在复苏,春笋在出土,嫩芽吐绿,花蕾竞绽,他似乎又迎来了生命的春天。突然宣布春天到来的,是他所敬仰,所信赖的老师——楚雁潮。他一直陪着这颗伤残的心一直,走了下去。春风吹拂着她的面颊,春水浸润着心田,飞来的爱情之种在此落地生根,幸福使初恋的少女陶醉了。眼睛中,是纯净澄澈,还有爱的真挚。医院中,不在花前月下,不在河岸柳堤,不曾有热烈的拥抱,不曾有甜蜜的亲吻,只是还存有那最最深沉的,爱。时间飞逝,爱的力量固然伟大,但仍然难以挽住新月远走的背影。她,就这么走了。带着恬静的微笑,带着无憾,走了。坟墓旁,只剩下,一个拉着《梁祝》的,黑影。

更多相关推荐: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读完了这本600页四五十万字的书之后久久的不敢写下文字怕自己拙略的文字玷污了书中真挚的爱但是又忍不住要写要让自己记下记下那一段段的惊心动魄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记录因为自己现在很乱乱的不知道思想的深...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一口气完成了那漫长的40万字旅程在书里的主人翁都得到应有的结局时我的心并没有随着书的最后一页的闭合而释然我把书在从头翻了几遍思绪也开始烦乱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本不是为了简简单单地向读者阐述几个回族...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月落玉河暗潮生

月落玉河共潮生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一直听人推荐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然而却一直拖沓至今终是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这本50万字的小说不长却纠结缠绕了三代人的爱恨情仇一个玉器世家的六十年兴衰起伏文章结构很奇特玉月双线交叉并进...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近距离触摸穆斯林的葬礼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很多年前看的书很多年前写的感悟今天才来得及梳理一下但那份深深地感触却依然那么真实那么清晰整本书读后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能触及读者的心灵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畅同时使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月落玉河共潮生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纠结缠绕了三代人的爱恨情仇一个玉器世家的六十年兴衰起伏文章结构很奇特玉月双线交叉并进玉代表了爱玉成痴的韩子奇月则代表了静美无暇的韩新月时光断层让我们重温那些很久以前的爱和恨幸福和...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人生的思考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很有名气艾靖琅说读的让人一直哭推荐给我说早该读了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差不多8个小时读完可是让我两天来一直在思考这本书这本书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悬疑丛生而且唯美浪漫又...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后感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是目前为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书并不说它的场面非常大而且整本书的内容情节都给我很大的震撼感由其它那悲剧中所产生的美读完后足以让我深思人生穆斯林的葬礼是以玉为线索写述了回...

穆斯林的葬礼 (1)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对这本书知道很久了但一直无缘品读这个假期终于从学校借到了它让我圆了这个久违了的梦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人们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揣着不同的心境来读呢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吧想抛开个人的感情客观评论一本书至少我做不到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叫读后感而不是评价而我将要说...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穆斯林的葬礼著名长篇小说作者霍达这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书中描摹的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无一不让这部小说吸引读者的眼球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