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讲评材料文档

时间:2024.4.20

1、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

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

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

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

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2、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

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

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

“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

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

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

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

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

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

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

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学会坚强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傅雷家书两则》的读后感作文:学会坚强,坚强是对灾难的轻视,对未来的希望;坚强是泪水中的微笑,是爱和痛的花朵;坚强是不屈不挠的抗争,前仆后继的勇气;坚强是自我的坚持,尊严的捍卫!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这是我在读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的第一则家信中最有感触的话。之前,爸爸也有给我讲过着重大的人生哲理,也告诉过我中庸之道,也许是之前有过一些知识的铺垫,也许是之前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再让我拿起这篇文章时颇有体会,在读完时,更是感慨万分。

并且,从字里行间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困难,但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坚强。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条荆棘路,对血肉模糊的伤口来说,坚强就是最好的良药。

傅聪告诉了父母他面临的困难,傅雷告诉他说:“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就是面对困难的方法——坚强。 虽然这么说,那肯定有人会问坚强是什么?

坚强,是一种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品质,是一种被人误解还据理力争的勇气,是一种家徒四壁但悠然自得的闲情。

坚强是对灾难的轻视,对未来的希望;坚强是泪水中的微笑,是爱和痛的花朵;坚强是不屈不挠的抗争,前仆后继的勇气;坚强是自我的坚持,尊严的捍卫!

然而现在正值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学会坚强呢?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初三的日子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肯定有想过:“放弃吧,太难了,承受不了。还是尽早退学去打工吧!”可是你们要想一下家中的父母对你们的期望,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你的期望。他们会告诉你:“你不能放弃,要坚强,冲下去,不要做缩头乌龟!”是啊,面对困难,惟有坚强才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一只蝌蚪因为坚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变成了青蛙;一个贝壳因为坚强,经历了磨难的考验变成珍珠;而我们将因为坚强,战胜挫折成为微笑到最后的成功者。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虽然故事简短却寓意深刻,写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发现了一条重量超过1500磅的大麻哈鱼,并开始了长达3天3夜的搏斗,大鱼才终于筋疲力尽浮上水面,被他杀死,《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一部英雄主义的交响曲。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故事描写的老人圣地亚哥是个倒霉的人,84天没捕到鱼,而别的渔夫都把他看做失败者。但这似乎预示着一场战斗的开始,果然,就在第85天,他真的发现了一条1500磅大马哈鱼,明知对方力量比他强,还是决心战斗到底。他对大鱼说:“我跟你奉陪到底!”,最后终获胜利。在老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鱼之后,考验却并没有结束。鱼因为又大又长,他只好将鱼绑在船的一边。回航时,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于是,他用尽一切个人手段来反击。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外用舵把来打。尽管结果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意志。上天似乎会怜惜过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他将厄运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最终他的顽强意志却并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为什么海明威不让老人最后获得胜利呢?这样不是更加能体现英雄的伟大、吗?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遍顾所有的人生,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败的原因可以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失败总是一个让你难以承受的打击。再出海,你就会有胜利的希望。我想,这种险恶的人生环境和这种坚韧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部作品越来越吸引人的原因,。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故事中老人曾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

可以被打败。”这句话让我想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曾经说过:“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征服。”他们说明了英雄的含义,生命的意义。而文中的这句话也点明了文章的思想: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从这个方面看,这本书不是寓言,也不是童话,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胜利在这部小说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老人敢于挑战极限,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不得不让我们敬佩,他所带给人类的是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老人与海》给予我很多人生启示。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要跌倒了重新鼓起勇气爬起来,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永远不要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了自己人生的梦想。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敢于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战胜自己,战胜挫折的人,他们有勇气完成自己也许失败了很多次的梦想,这才算得上是英雄。很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了解到海明威的生平也有诸多坎坷,经历了战争,经历了疾病和精神的折磨,其实他一次又一次地勇敢过了,可惜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他有自己的理由,但是他却违背了《老人与海》中对失败和英雄的阐述,这是一个遗憾。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失败屈服,一旦屈服,那么所有梦想都不会实现,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觉得人生就像老人出海捕鱼一样,会出现那样勇敢地去面对,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因为没有努力而给人生留下遗憾,我们也会是生活的强者,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而精彩。

读《老人与海》这本书,我感到我浑身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无论是今后的教育道路有多少荆棘,多少挫折,我相信只有有老人那般不服输的品质,我一定会是生活的强者。《老人与海》是一本值得去仔细品味的一本书,就象高尔基的《海燕》,能让我们在暴风雨来临前获得勇气,获取力量。能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向全世界大喊“我就是英雄!”


第二篇:初中作文讲评(读后感)


初中讲评课教案

一.导入

朱自清的《背影》,人称“平淡中见神奇”,堪称现代散文的典范,特别是文中对父亲背影的一段细节描写,它犹如一杯清茶,细品起来,情思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二.赏析《背影》中描写父亲的细节片段,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

幻灯展示《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并提问:

从这段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细加品味后,教师小结:透过这两处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细节描写。

幻灯展示“细节描写”概念。

细节描写就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三.感受动作细节的独特魅力

细节描写是包括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朱自清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段就是动作细节描写。成功的动作细节可以使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走进动作细节的百花园,感受其独特魅力。 幻灯展示经典的动作细节描写: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鲁迅《阿长与 山海经》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杨绛《老王》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曹雪芹《红楼梦》

“食堂里,张老师急着要去上课,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玉米粥喝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

——《节俭的张老师》

(老师把动作细节用红色凸显出来,力求在视觉上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师生共同讨论这几处经典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妙处,并明确其各自在人物形象塑造中不同的侧重点。

如鲁迅写“阿长”:“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一动作细节刻画出一个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阿长,它的作用侧重于表现人物性格

又如杨绛写“老王”“ 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侧重描绘老王最后一次来我家时,身体状况已差到极致,和作者回忆最后一次见到老王的微妙的心理和情感。

而刘姥姥的“掸掸”和一“溜”、一“蹭”,活画出一个乡下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初到荣府大门前的局促不安的心理,着重刻画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心理。

教师小结:

不同的动作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时各自有不同的侧重,有的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的主要表现人物的身体状况;有的则是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有的侧重传递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心理或情感。

幻灯呈现“动作细节描写”的概念。

动作细节描写:即细致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

四.动作细节描写课堂练笔

小试牛刀一

学生齐背孟郊《游子吟》后,师生共同赏析。

1. 请用一句话准确概括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2. 用几个字概括本诗主旨

3. 最能够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动作细节是什么

幻灯呈现根据孟郊《游子吟》中“密密缝”的改写片段。

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 ,又用指尖轻轻一 。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 着针, 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 着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 。

学生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缺处填上贴切的动词,指名一生回答,其他同学品评。最后老师呈现答案。如果学生的动词与答案有出入,老师应视情况给予相应肯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作细节描写要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更要根据语境,精选恰当动词细致而又传神地表现这一人物是“怎么做”的,并能将动作过程用“细小的动作”细化出来。描写时还要注意选取典型细节、紧扣人物性格或文章中心、用词准确生动等要点。

小试牛刀二

其实动作细节描写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色人等,无不以各自特有的动作细节展示着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老师讲课,同学回答,老友相逢,吃饭走路等等情境中人们的动作细节,只要我们留意观察、细心揣摩、练笔积累,就会逐渐掌握这种描写方法。

幻灯展示:

1、语文课上,他(她)又开小差了……

2、老师来家访了……

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其中一个情境,写一个故事片段 。

要求:字数 50—100字 ,其中要有动作细节描写。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学生习作展示,师生评述。学生朗诵习作,并简述自己的习作侧重表达人物个性特征中的哪一点。师生评述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课堂总结:

有一个成语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也适用于我们的动作细节描写。如果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一两个精彩传神的动作细节描写,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六、读后感的写法指导

(一)、读后感写法指导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联。因此,读后感的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 。“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三)、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这种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 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又应该用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

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后,没有述读,只抓住感点进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够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这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写好读后感的秘诀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

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

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

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

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

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

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

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

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

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

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

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

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

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其一,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

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

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

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

还可是鼓动式。视行文内容而定。

读后感在写感想的时候,要防止离开原文;“读”与“感”互相脱离。初学写作者常

犯的一个毛病是引出观点后,就把所读的作品放到一边了,这是不恰当的。应当在

行文中注意抓住原作品,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

七、作文点评

金榜题名

作文弊病

好一个能屈能伸的伟丈夫

——读《西游记》有感

趁着假期,我终于读完了《西游记》这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读罢沉吟,感触颇深。

孙悟空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名字,他可是书中的头号英雄,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真可谓是劳苦功高啊。他七十二般变化样样精通、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以说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了。本想这样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吧,可还不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输给如来有情可原。可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碰上一个个妖怪打得过就拼一阵,打不过就跑,九九八十一难遇上的妖怪无数,他孙大圣自己摆平的屈指可数,求助成了家常便饭,哪一回不是去求观音菩萨帮忙,哪一回不是跑去西天求如来、跑去天庭求玉帝,求这些大人物也就算了,就连南海龙王、西海龙太子、五方揭谛、六丁六甲这些小人物都成了求助对象,他孙悟空算哪门子英雄?

但是俗话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才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伟丈夫。试想如果当时孙悟空打不过还选择硬拼的话,将唐僧完好无损的送到西天就有点悬,斗战胜佛的称号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采取这种策略,不逞一时之勇,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才有了西汉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孙膑装疯卖傻,才有了《孙子兵法》这部军事巨着。

当年红军打游击战不也就采取了这种策略吗?这样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才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捷,直至建立了一个屹立世界东方的新中国。

孙悟空虽然打不过就跑,但他成功到了西天,修成了正果;如果不是这种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没有流传百世的美猴王了。所以我们以后处事中要随机应变,不能只顾面子不求实际,做一个像孙悟空一样能屈能伸的伟丈夫。

简评:本文题目新颖,语言诙谐幽默,见解独特,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坚持不懈

---读《西游记》

当我读完《西游记》,几乎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书中唐僧师徒三人在取经路上团结、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

到现在我仍然很难想象,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他们竟然徒步而行,更令人惊愕的是,八十一个劫难,他们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唐僧师徒就能安然脱险,来到灵山大雷音寺求取真经吗?不,不是的,他们靠的是勇敢、团结、百折不挠的取经精神,猪八戒、沙僧、孙悟空的奋力拼杀,唐僧在妖怪面前面不改色的胆识和坚定的取经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取经获胜的法宝。

想想唐僧,再想想自己,真是天壤之别,看看秤,76斤了,下定决心要减肥,从星期一开始每天做仰卧起坐50个,跑步3圈,可是,仰卧起坐才做了20个,跑步才

跑了1圈,我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对自己说,明天再一起补做,一拖再拖,拖到

星期天,又对自己说:“下次再减肥吧!”接着一切照常,还是天天吃饭、睡觉,压

根儿不再提减肥的事儿,怪不得表姐说我这是“三分钟热度”呢。哎,为什么总是不

能坚持到底呢?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下决心要想唐僧那样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事再

也不半途而废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西游记》有感

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我们只要面对困难,不向困难

屈服,就可以克服困难。俗语也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西游记》中,说的是唐三藏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救助万民。在取西经的

途中,唐三藏师徒四人遇到了许多困难先是遇到白骨精,再遇到牛魔王……面对种

种困难,他们并没有向困难屈服,勇敢、积极地去面对。虽然他们曾经想过放弃,

但是他们想到不取经万民就会受到祸害。他们想到这里,便努力奋斗,务必要把西

经取到为止,造福万民。他们这种为万民服务,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他是一个在学钢琴的一位青年。他正在学弹钢琴,他刚开

始,觉得弹钢琴很难,不想学。但是他妈妈教他,做人不该半途而废,他弹一次不

行,就弹两次,弹两次不行,弹够三次……渐渐地,他觉得弹钢琴并不是想象中那

么难。这就应验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只要有恒心,没有什么

事是做不成的。

做人一定要有恒心,只要有恒心,什么困难也难不到自己!世界上没有做不到

的事,只要肯努力,有恒心,什么事也可以做到!

团结取真经

——读《西游记》有感

吴承恩写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一

路历近千险,团结一心,不畏妖魔,勇往直前,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本篇文章有两个主要中心人物——唐僧与孙悟空。唐僧在文中以面慈心善、精通

佛法的出家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不为钱财名利所迷惑,任何时候都

不放弃取经的坚强意志和恒心,真是让人敬佩。孙悟空则更令人刮目相看:胆量过

人敢于大闹天宫,神通广大能降妖除魔,火眼金睛能辨别真假,本领超人,一个劲

头能翻十万八千里,这才让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另外两个人物——猪八戒

和沙僧。猪八戒憨态可掬,虽然有时想偷懒,但关键时刻,也会为师傅赴汤蹈火,

与师兄齐心协力斗妖怪。沙僧默默无闻一路挑担、毫无怨言,与师兄和睦相处,对

师傅忠心耿耿。然而,人无完人,唐僧过于善良而有时不分是非;孙悟空性格急躁、有时缺乏耐心;猪八戒有时会缺乏雄心壮志、想打退堂鼓;沙僧武艺平平等等。虽

然四人各有不足,但在力敌青牛怪、狮驼铃大战等战斗中,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互相

帮助,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在这片小说中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团结取真经。我们想想:篮球比赛只有投中

率,没有队员的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是不能赢得比赛的;拔河比赛只有力大无比

的队员,没有统一的方向,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就包括我们班级的歌唱比赛,没有 团结一致的音调,也是不会取得好的比赛结果的。

一根筷子轻易就能被切断,但是十根、二十根呢?团结取真经,团结才能胜利,团结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更多相关推荐:
古诗文读后感

古诗文读后感三三班白睿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古诗文的美妙更教会了我很多做人...

古文观止读后感8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800字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读的眼光古文观止便是一部优秀的书本古文观止的编选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给青少年的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孙洙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说...

经典古文60篇 读后感

经典古文60篇读后感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也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其中告诉我最多道理的书就是这本经典古文60篇了这本经典古文60篇通过故事古文告诉了我许多道理比如怎样学习成绩才好要尊敬师长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要爱学习...

经典古文60篇读后感

经典古文60篇读后感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也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其中告诉我最多道理的书就是这本经典古文60篇了这本经典古文60篇通过故事古文告诉了我许多道理比如怎样学习成绩才好要尊敬师长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要爱学习...

读古文有感

读古文有感以伟人的心态对待生活苍溪县八庙小学校伏苏lt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gt记载张仪停止学业到各国去游说他曾陪楚相饮酒不久相国丢了一块玉楚相的门客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他偷了璧于是拷打张仪张仪始终...

读《文言文两则》有感

读文言文两则有感今天我读了文言文两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让我知道许许多多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同时我也知道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我应该怎么做这篇课文的内容是这样的奕秋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最后两个学生的学习...

古文读后感

望岳读后感李鑫山岳之下望顶遥不可及我看此景物联想到了诗人年轻时的豪迈的气概与决心一位在山下男人的积极向上又在诗中成景让我能够确切的感受这个男人的心情和强大的内心在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呐喊声我是要登上山顶的男...

文言文五读法

文言文五读法文言文的五读法就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按顺序进行五步阅读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下面分别介绍其具体做法一预读主要目标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文学常识时代背景具体做法查工具书给生字加拼音根据老师的范读...

读后感作文

最佳答案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

鸡毛信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看了鸡毛信这个故事故事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娃的爸爸让他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张连长他把信藏在羊尾巴里通过日本鬼子的关卡骗过了日本鬼子顺利地把信送到了张连长手中看完电影我们都被海娃的临危不乱大智大勇所折服我们...

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内容附图。

读后感作文指导

读后感写作指导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的是影视作品后所写的感想叫quot观后感quot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quot读quot和quot感quot的紧密结合quot读qu...

文言文读后感(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