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

时间:2024.4.21

一个真正会爱的人,他会不断给予,因为给予不是牺牲或者损失,而是自己“生命力”充沛的体现,他会为自己能够帮助别人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一个母亲如果不能够给她的婴儿哺乳和温暖,她会觉得极其痛苦。穷人会感到生活不愉快,更重要的在于他们不像富人那样可以有物质奉献给他人,被剥夺了这种幸福感。而一个人真正感觉到富裕,正是在于他能够在物质上给予别人。“害怕给予别人的吝啬鬼,不管他有多少财产,在心理学意义上,都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20世纪以前的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新教伦理)恰恰是“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给予不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有价值的给予在于“生命力的付出”----与他人共享生命中的喜乐、悲欢、经验、幽默等等,这些生命力还能够唤醒他人的生命力。促进有意义的爱的联系的形成。

在弗洛姆看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由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直接体验大自然的生命的脉动的阻碍越来越多,人类原本与自然母亲那么亲近,可是随着文明发展,科技、官僚体制等越来越束缚人的本性,让人失去归属感;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婴儿来到人世,最初依偎母亲的肌肤,吮吸母亲的乳汁,让他免去了离开母胎后的惊恐,但是人会成长,会走出家门,进入社会,他的孤独感不可能再仅仅依靠母亲来排解,而是与日俱增。

读了《爱的艺术》这本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陷入在一种情绪的旋窝之中。脑袋里充满了茫然,按理说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我应该有所得,但是现在我却矛盾不已,这书中所展示给我的东西与我原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像是有两个士兵在我脑中激战,一个是外来者一个是原居民。在沉思了许久之后,我也渐渐的平息了下来,试着打开自己的心门重新去认识自己,重新去树立起那个属于我脑中的爱。

《爱的艺术》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而不是告诉读者或者是让读者在这本书中找到爱的艺术的一些简单诀窍。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不是一种可以任人纵情享用的、与此人所达到的成熟程度无关的东西。这本书是要让读者相信:如果不尽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去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所有爱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如果没有爱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如果没有真正的谦恭、真正的勇敢、真正的信心和真正的自制的话,那么人们在个人的爱中也就永远得不到成功。在一个缺少上述品质的文化中,爱的能力也当然是难以取得的。或者说——任何人都可以扪心自问,你见过多少真正在爱的人呢?

首先,说到爱,不得不想到爱情。“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这一段话让我对真爱产生了深思,爱情是美好的、积极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为爱烦恼、苦闷,那是真爱吗?爱情是积极的关心,是给予,而不是包袱。不管是否互相爱慕,不管对方给以什么样的回复,自己的爱都应该是让爱人幸福的东西,也应该是让自己幸福的事。可是,如果爱充满了抱怨,充满了苦涩,你的爱就是枷锁,锁住了自己也锁住了你爱的人。有时候我在想,那么多因为失恋轻生或者自贱的人,他们根本不懂爱,我想在他们眼里,只有得到了才会是美好的!可是事实上,不管怎么样,能去爱一个人就是幸福的,说明你心中有爱,让爱的人幸福也是一种幸福。可如果这种爱你要求得到回报,那就不是真正的爱,如果为了失去抑或是为了没有得到而生恨,只能说你不懂爱,不成熟!

书中弗洛姆表达的一个观点认为很多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缺少爱,渴望爱、又不知道如何爱??在现代社会强调个体强调竞争的氛围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古代或者远古是那

样亲近,因为如今没有那时的生存困境和资源短缺。因而造成现代人相对的“离群”。但是人类作为一种群体性生活的生物又脱离不了社会和他人,因而在生存中会感到空虚或没有生存的方向,这时对群体和他人的渴望,也许就是所谓的爱就变的珍贵,就被人所强烈追求。至于不知道如何去爱,我想就像是一种技能许久不使用会生疏,或是说在现有的生存状况下人们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功利化金钱化地生存还是其他的什么。因而在对爱的需求和概念不清晰的时候,就会有不知道如何爱的感受。

《爱的艺术》其实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对一群年轻人的谈心。很多时候我们都渴望着爱喝被爱,但年轻的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真正想要的到底是怎样一种爱,它究竟意味着什么。爱情是属于成熟的人的,每个人的成长中如果多一些这样长者醍醐灌顶式的劝导,也许我们能够少走很多弯路,少流很多眼泪,同时,少伤害很多人。爱是一种精神上的理解与结合。它是两个人平等地站在一起,就像舒婷笔下的橡树和木棉一样。不是谁在呵护谁,不是谁要服从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是另一个人的一部分。也许他对你关怀备至,也许他对你有求必应,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爱,因为下意识的,你们都不把彼此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也许爱会以任何方式开始,但只有在一个双方同时认可的平等的前提下,才可能健康的走向未来。


第二篇:施爱的艺术——读《虚职实爱》有感


施爱的艺术——读《虚职实爱》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虚职实爱》的文章,这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名大学生家境贫寒,没有经济来源,经老师介绍,当了一名学报编辑,每月的工资是其他学报人员平摊的。但是,她不知道学校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位学报编辑,一切都是专门为她设立的。后来,学校每个四年找一位贫困的学生当学报编辑,将他们心中的爱传递下去。

爱和善良被拒绝,已不是罕见的事。常常有些时候,在给与别人我们的爱和善良时,我们从未想过别人的人格和心灵自尊,所以我们的善良被拒绝了。 最美的给予和帮助,是我们伸出自己爱和善良的手时,给与了别人帮助,却从没有损伤他心灵的自尊。

施爱,也需要技巧和艺术。

山西省原平市第三小学六年级:冀喻晓

更多相关推荐:
爱的艺术读后感 doc

爱的艺术读后感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之前我对爱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那种言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在一个浪漫的黄昏中相向地走在一条铺满枫树的幽静的羊肠小道上发生一次浪漫而传奇的邂逅并从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然在此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李业雯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书报告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这本书著于19世纪50年代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虽然说这本书问世距离现在已有50多年但它对爱的认识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启示作用特别对目前处于快速...

爱的艺术 读后感

读爱的艺术有感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不以为意还在质疑着这一本薄薄的书怎么可能那么著名竟然还有人称之为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誉其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若只看书名我还以为不过是以感性文字描述两性关系的一本...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告诉了我们爱是一门艺术但是爱情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要想学会这门艺术我们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要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在身边读爱的艺术有感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在身边近期读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学会爱的人就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爱是奉献是理解是尊重书中让我印...

《爱的艺术》的读后感

简介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爱的教育读后感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出了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爱的教育以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平凡但却是最真实感人的生活亚米契斯将爱的教育巧妙地融入了这些故事让孩子...

要像没有恋爱一样恋爱——读《爱的艺术》有感

要像没有恋爱一样恋爱读爱的艺术有感前段时间我拜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代表作爱的艺术不足200页的一本书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那个月是我对真正意义上的爱的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我直面自己的爱客观剖析自己的爱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110300730001戴君杰爱是什么什么是爱是索取是付出是支配抑或支持读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心中对爱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对于自身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弗洛姆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艺术如果不尽自己最大的能动...

施爱的艺术——读《虚职实爱》有感

施爱的艺术读虚职实爱有感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虚职实爱的文章这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名大学生家境贫寒没有经济来源经老师介绍当了一名学报编辑每月的工资是其他学报人员平摊的但是她不知道学校根本不需要...

读书笔记爱的艺术

读书笔记一之爱的艺术近来随意翻书看到一本弗罗姆的爱的艺术打开一看立即被其以表入里精细分析的理论所吸引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好理论最实际把理论学透彻了在应用时便能够得心应手这本书有几处精华之妙仔细思考意味深长待我与你...

爱的艺术读后感(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