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

时间:2024.4.29

《爱的艺术》读后感

李业雯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

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附《爱的艺术》中的经典名句:

1.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之中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当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2.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保佑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心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剧本原则。

3.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事实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时多么的寂寞。

4.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者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亦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有意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

5.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的重于爱情。

6.孤寂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孤寂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灭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因此对于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

7.人们是多么需要个性!

8. 在物质世界范畴内给是财富。不是拥有财物的人是富裕的,而是给予他人东西的人才是富裕者。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的人却是富有的,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

9.通过同一化达到人与人的结合既不是强烈的也不是激烈的过程,而是按照一整个刻板的公式十分平静的进行??不仅同一性可以减轻恐惧,工作和娱乐的循环交替也起同样的作用。

10.在每一种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和对象合二为一,人再创造的过程中同世界一致。

11.同共生有机体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保证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自己的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12.美德和控制自己是一回事。——斯宾诺莎

13.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14.“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

15.应该把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

17.除了给,爱的要素还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18.德尔菲那句箴言“认识自己”是全部心理学的渊源。

19.如果不能真正的了解对方,也就不可能尊重对方。

20.就像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是爱。

21.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22.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心,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

23.训练:纪律,集中,耐心,极大的兴趣。

24.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就是谦恭。

25.爱一个人就是要先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相信自己的爱一定能唤起对方的爱。


第二篇:埃 弗洛姆 爱的艺术 读后感


埃 弗洛姆 爱的艺术 读后感

在记忆中,写读后感一直是让我痛苦的事,痛苦的根源在于我读后没有“感”,却为了完成任务硬是要挤出一些感想,总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充满心中,每看一部分都会有新的感觉出现。在怕没有感想可写的问题解决之后我又有了新的焦虑。担心我写的不全面,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我的感受,或是让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这个过程体现了人生的一个剪影,那就是人在焦虑和解决焦虑的过程中成长。

为什么这本书让从来走马观花看书的我,能如此细致的读如此多遍。为什么这本书让从不愿意影响别人思想的我,如此热情的向朋友们推荐。为什么这本书让坚信自己观点的我,能如此快的进入另一个新的世界、新的阶段、新的人生呢?这是因为它从另一个视角给出了与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给出的定义截然不同的含义。

世界万物发生联系都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爱的艺术》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能量。另一方面看书的人也为看这本书做好了同样重要的思想准备。是读者与作者超越时空通过书这个媒介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我很庆幸我接触到这本书,同时我也庆幸我是在正确的时间看到了这本书。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是个一无所知的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需要通过触摸和破坏身边的东西去学习自己与外界的不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在妈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分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能力自己去探索大千世界。但是我们的探索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使我和其他的人分开的差别。这种差别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这就是孤独和恐惧的根源。

同人的共有的核心相比,人与人之间在才能、智力和知识上的差别微不足道。要了解这种人共有的核心,必须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说身体上的自我意识需要在外界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形成的话。那么思想的形成、独立和分离也是需要帮助和努力的。

我们思想的建立受到很多无形和有形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力最大的是母亲、父亲和社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爱使我一方面得到了幼儿维持生命需要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母爱使我发自内心的感到活着真好,当个女孩真好。我得到的健康的母爱不仅仅是把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自恋的爱。同时,它也是允许孩子和母亲分离,关心孩子成长的爱。我得到的父爱是有一定要求并且宽容和耐心的。所以家庭给予我一个基本健康的人格。之所以说是基本,是因为他们还是有自身的问题,导致我内心的父亲部分发展的更多,我更多的是理智服从原则,却缺少对无条件爱的向往和信任。在此基础上,我开始了自己思想的人生之旅。在路上,相当长的时间我有很多不确信,我的理智使我感受不到思念、爱、责任心等等感情。这些名词在于我仅仅是别人的,我对于它们的态度是相信有,但在我身上什么时候发生,是否会发生都持怀疑态度。我曾一度认为,太过于理智的我今生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一大憾事,即使是失恋也是我想要的。但是理智又不可能让我去飞蛾扑火。

我是个被垂青的幸运人,慢慢的我有了很多感受和体会。我发现了内心的某些难以形容的感受和书中的爱是那么的一致。这发现让我惊喜和幸福。

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

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第二章 爱的理论 《爱的艺术》 作者 :弗洛姆

之所以说我是在正确的时间看了这本书,是因为它对于我不是完全陌生的。如果完全陌生,我会仍旧用老的怀疑眼光看它,理性的认为它可能存在,但对于我不适用。目前的我拥有经历和体会,只是不能用理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所以它的每一句话都在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虽然是读后感,但我不想具体的谈书的内容,因为每个人的体会是不同的,我不希望我的感受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我仅以《爱的艺术》的前言作为结尾,也是作为你阅读的开始。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前言 第一段 《爱的艺术》 作者 :弗洛姆

更多相关推荐:
爱的艺术读后感 doc

爱的艺术读后感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之前我对爱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那种言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在一个浪漫的黄昏中相向地走在一条铺满枫树的幽静的羊肠小道上发生一次浪漫而传奇的邂逅并从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然在此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书报告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这本书著于19世纪50年代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虽然说这本书问世距离现在已有50多年但它对爱的认识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启示作用特别对目前处于快速...

爱的艺术 读后感

读爱的艺术有感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不以为意还在质疑着这一本薄薄的书怎么可能那么著名竟然还有人称之为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誉其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若只看书名我还以为不过是以感性文字描述两性关系的一本...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告诉了我们爱是一门艺术但是爱情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要想学会这门艺术我们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要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在身边读爱的艺术有感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在身边近期读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学会爱的人就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爱是奉献是理解是尊重书中让我印...

《爱的艺术》的读后感

简介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

爱的艺术读后感800字

爱的艺术读后感800字爱的艺术gt读后感800字一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这是这个学期马原课上我读到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将问题最后总结成一种高度以全社会或者是以人类的性格社会的要求作为探求的对象但是第一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莫里哀初读爱的艺术时我还幼稚的以为不过是说些关于爱的事情与仍处于大学期间的我并不相关可是渐渐读下去才发现我的认知很片面我所理解的爱是从电视剧小说上感受到基本都是爱...

读《爱的艺术》后感

读爱的艺术后感摘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

埃 弗洛姆 爱的艺术 读后感

埃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在记忆中写读后感一直是让我痛苦的事痛苦的根源在于我读后没有感却为了完成任务硬是要挤出一些感想总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充满心中每看一部分都会有新的感觉出...

佛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美艾希里弗洛姆著李建鸣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4月第1版20xx年1月第15次印刷爱是恒久远很薄的一本书可是我看了很长时间因为时间零散也因为我本身该看看这本书谢谢李玥蓉借书第一天看书的时候看...

爱的艺术读后感(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