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时间:2024.3.31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书名:《爱的艺术》

作者:【美】艾.弗洛姆 李鸣健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类型:自购书

内容笔记: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产生在爱这件事情上一无所学的观点的原因

① 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是否能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的问题。

② 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

③ 人们不了解“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 ”之间的区别。

·学会一门艺术的步骤是什么?

① 掌握理论

② 掌握实践

③ 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一) 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人是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的这一切,使得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

·达到这一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途径:

① 纵欲:特点一 方式都是强烈的

特点二 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

特点三 需要不断重复

② 同一组人保持一致:参加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部分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 在专政国家中,通过威胁和恐怖手段制造同一状态。

在民主国家中,人们变成一个模式,因为人们总想通过某种

方式实现与他人的结合,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那就只

能采取同一人群的同一方式。

·要求消除所有差别的倾向&平等概念和实践的密切关系:

平等概念的发展:

◎ 犹太经书,肯定了人的一次存在性。“谁拯救了一个生命,就等于拯

救了全世界;谁破坏了一个生命,就等于破坏了全世界。”

西方启蒙运动哲学,平等是指发展个性的条件。康德认为,人永远

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他

人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社会主义,把平等解释为是消除剥削和人使用人。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平等概念的变化:

指的是机器人(失去个性的人)的平等。意味着一个“模式”,而不是“统

一”。

启蒙运动的哲学观点——灵魂不分性别。→性别两极的消失。男子和妇

女完全相同,而不是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平等。

③创造性的劳动。

·结合的形式:

① 共生有机体的结合:

⑴消极形式:服从(受虐癖)

⑵积极形式:控制(施虐癖)

② 成熟的爱情:保持自己个性条件下的,与他人的合二为一。

⑴爱情的“积极意义”:运用人的蕴藏在内部的力量,不管是否达到外部的变化。

a.给的要素

什么是“给”?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人们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人们不应该把对方看做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取得爱的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

b.所有爱共有的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认识。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

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

·结合:

① 实现人与人的结合

② 阴性和阳性的结合:p31

(二)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母爱与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代表大自然。

父亲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思想、法律、纪律、秩序等的世界。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脱离父亲的权威。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三) 爱的对象

(1) 博爱

博爱是同等人之间的爱。但虽然我们是同等的,事实上也往往不完全“同等”。因为我们是人,所以需要帮助。今天是我需要帮助,明天也许是你。有这种要求

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弱小,另一个人的强大。弱小只是一种暂时状态,而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的能力是普遍的持续状态。

(2) 母爱

母亲要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而不仅仅是活下去的愿望。

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并不是母亲对于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于成长着的孩子的爱。P47(母亲“超越自己的追求”、分离)

(3) 性爱

性爱区别与母爱和博爱,按它们的本质来说,母爱和博爱都不属于一个人。而性爱要求完全彻底地实现合二为一,要求自己同他人完全融合。

·性爱的独占性:性爱是具有独占性,但同时也是通过爱一个人,进而爱全人类,爱一切生命。P51

·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志的因素。

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 结论:性爱完全是两个人之间的吸引力,是两个特殊的人之间绝无仅有的联系;性爱只是一只的行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

(4) 自爱

①利己者:利己和自爱是相互矛盾的。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在必要时,这个人会通过各种其它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p56 母亲对孩子忧虑重重的例子。)

②“忘我”:忘我的人一无所求,他只为别人活着,而且因为不重视自己而感到自豪。但一旦他发现,尽管他那么忘我可还是感到不幸,他同别人的关系仍然不令人满意,他就会感到吃惊。(p57忘我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影响)

(5) 神爱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资本统治劳动力的结构→资本集中

劳动组织的特殊形式:高度集中个,分工严密,抹杀个性。

·爱情和婚姻强调保护自己免遭不可忍受的孤独感的侵袭。在爱情那个中,人们找到了“避风港”。两个人结成用以反对全世界的同盟,却把这种两个人的自私看做是爱情和信赖。→强调结伴精神与相互宽容。

·“爱情是性现象”——弗洛伊德。(p83 批判)

结论:以上两种思想,是西方社会中爱情衰亡的两种“正常”形式。由社会决定并造成的爱情病理学。——举例如下:p87-p95

i感情上的不成熟状态ii非理性的爱情形式:偶像化的爱情、多愁善感的爱情、投射。

“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四章 爱的实践

(一)所有艺术的必备条件

①纪律:与身心有益的东西必定使人舒适,即使开始的时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②集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学会一个人待着;专心做一切事;同别人的关系中:有听别人讲话的能力;保持清醒(重要的是要觉察内心的活动,而不是用各种各样的方

法去找为自己辩护的借口)。集中意味着要完全地在现时现地生活。

③耐心

④极大的兴趣

(二)特殊条件

①主要条件:克服自恋。同自恋相反的是“客观性”,就是对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②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

·相信自己:是我们能做出许诺的先决条件

·相信他人:⑴相信他人的核心(核心不可变)

⑵相信他人发展的可能性

⑶顶峰:相信人类


第二篇:爱的艺术 弗洛姆 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 弗洛姆

题记: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前言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3.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在这方面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艺术和技术一样的行动。

可以简单地把学会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只有

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才能成为一名大师。要成为大师,除了学习理论和实践外还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整个身心。这一点既适用于音乐、医学、雕塑—也适用于爱情。这里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经常不断地遭受爱情的挫折,却很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

成熟的爱情指得的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爱情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那些基本上是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人则会有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觉。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是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⑤不仅在爱情上“给”意味着“得”。教师向他的学生学习,演员受到观众的鼓舞,精神分析学家通过治愈他人的病而治愈自己的病也都如此,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寒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1、社会实践报告每人每篇不少于20xx字,有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或视频资料)或公章,后附附件5活动日志。附件1实践报告封皮加在首页。关于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内容请参考…

寒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1、社会实践报告每人每篇不少于20xx字,有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或视频资料)或公章,后附附件5活动日志。附件1实践报告封皮加在首页。2、“走百县·访千企”也要写社…

写读书笔记的好处

初三数学复习策略近几中考试题都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的开展复习工作,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下面就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体会:第一…

寒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1、社会实践报告每人每篇不少于3000字,有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或视频资料)或公章,附件1实践报告封皮加在首页。2、“走百县·访千企”也要写社会实践报告,每人每篇…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笔记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志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原始资料,比如我们读一本课外书,…

关于假期教师读书笔记的总结

红根小学假期教师读书活动总结假期生活已经结束,老师们除了完成假期的学习任务外,都在积极参加教育局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并且都根据学校要求,完成了关于《做最好的老师》和《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名师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

读书笔记的记录规范指导

活动目标:学会正确地记录读书笔记,为以后的人生奠基活动重点:记录的规范活动难点:针对每一个同学活动课时:两课时活动准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及学生读书笔记本的准备活动流程:第一课时读书笔记有繁有简,有难有易,有各种形…

《伙伴的力量》读书笔记

伙伴的力量读书笔记伙伴的力量这本书是以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小勋的口气通过奇怪的转校生突发事件油然而起的热心拉近距离微妙的改变沉默背后的苦衷伙伴的力量从心出发等六个小故事讲述了班里来了新同学后新同学及我的心理变化书中...

读书笔记范例

某某同学学习改变命运今天看了一本书是李晓鹏写的学习改变命运虽然没有看完只看了第二章动力篇学习改变命运但却感受非浅看了前言今日含泪播种明天欢呼收获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考的不太理想尤其是数学那就是每次遇到不懂...

读书笔记格式范例(三色笔记)

读书笔记格式范例(三色笔记),内容附图。

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

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包容则昌这里卧虎藏龙既有振臂一呼响应云集的呼保义宋江又有能掐会算运筹帷幄的智多星吴用既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花和尚鲁智深又有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急先锋索超既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入云龙公孙胜又有不须...

20xx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20xx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小学生读书笔记简爱读书笔记五年级书名简爱作者英夏洛特勃朗特创作时间1847年主要人物简爱罗契斯特圣约翰爱里弗斯里德太太故事梗概简爱是孤女父母相继去世简住在舅父家里舅父去世后舅母把...

读书笔记的(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