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

时间:2024.5.2

朗读者观后感

剧情简介: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在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中,万事萧条,百废待兴。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猩红热,但他仍然时不时的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中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对于这位身处战后管制区的少年而言,这是他仅有的娱乐。米夏有一次在路上猩红热病发,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开始渐渐交谈起来。病好的米夏前往汉娜住的地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在汉娜的屋内,米夏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快乐。

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情欲变成了爱情,他和汉娜私下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两人在汉娜的公寓中度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汉娜常常叫米夏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慢慢地读给她听。相处中米夏和汉娜的矛盾渐渐爆发,米夏试图对抗年龄的悬殊带来的服从感,并想摆脱自身的稚气和懦弱。终于有一天,当米夏前往汉娜的公寓,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这段无果之恋也走到了尽头。

毕业之前,米夏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审判席上,米夏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战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汉娜!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或许是出于自责、或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米夏此时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出于对汉娜罪行的谴责以及不愿暴露自己与汉娜的关系,他选择了沉默,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米夏在很多年后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并且汉娜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并且开始给米夏写信。米夏从来没有回过。也许他想逃避那份自责的心情;也许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这让汉娜感到无比的孤单。汉娜出狱的时间到了,米夏来到狱中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汉娜,虽然承诺给汉娜提供出狱后物质上的援助,却拒绝了心灵沟通。汉娜绝望自杀。

帮助汉娜处理遗愿并不能使米夏逃出自责,他最后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

在电脑上搜电影的时候发现有俩个电影名,《朗读者》和《生死朗读》,看完后个人感觉比较喜欢《朗读者》这一名字。谈到生死俩个字给人一种跌宕起伏、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感觉。这部电影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只是觉得故事情节很特别,爱情片给我的印象是男主角必然风度翩翩博学多才,或者是优雅英俊关心体贴。他也许是一个叔叔,也许是一个哥哥,但他一般年长于女主角。女主角必然温柔美丽善良可爱,或者是细腻动人冰雪聪明,但她一般比男主角小。这部电影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比较有意思。如果说这部电影包含爱情和罪行俩个部分的话,我觉得爱情只是罪行主题的引子。如果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先了解一下纳粹德国集中营的罪行,你会带着更加沉重心情感悟影片,可能也会觉得这部“所谓”爱情片并不浪漫。

我基本上不看电影,有时间喜欢看一些纪录片(最近看过有关集中营的纪律片,晚上回想起恐怖的场景吓得睡不着,真的是惨绝人寰,没有人性)。在看外

国电影之前我总是先看内容简介,不然一部电影看完了我连剧情都弄不明白。虽然剧情也看了电影也看了,但还是觉得没看懂。影片中的一些内容理解不了,不能深入进去。异国的文化、影片故事的时代、人物的个性特征对我来说是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以下只是自己对本部电影的感想,影评谈不上。

场景一:首先是时代背景,事件发生在二战后,这部电影花了很多时间在法庭审判,整个过程很令人紧张,她是如此理直气壮,非常冷漠的认为她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她要尽忠职守,不能让犯人逃掉。这和庭外喊着“打倒纳粹!”的群情激奋展示出的历史背景很不和谐,法庭上的审判倒是井然有序的,共有六个女人接受审判,她们六人是在希特勒掌权时被雇佣的看守,一种简单的职业,不过据说纳粹集中营中的女人比男人还要狠毒。在法庭上其它五个女人很有心计地把自己洗刷干净力挺自己没有杀人动机,只是“服从上级”。而女主角实话实说,辩解“那是职责”“犯人不能跑,跑了就更乱了。”甚至反问法官:“换了你,你会怎样做?”她没有为自己辩解或掩饰。她不仅是个文盲,同时也是个政治盲。她不关心那些人为何被关押,以致为何要剥夺他们的生命,她只知道隔一段时间要挑出一些人去死,然后才能腾出地方关押新来的人。她是希特勒纳粹杀人机器上一颗埋头干活的“螺丝钉”。她的愚昧和坦率使其他五人有机可乘,这样其它的五人正好把罪责推到她一人头上,用谎言保护了自己,看着那个先说实话后隐瞒文盲实情的傻瓜去承担罪责,她们嘴角露出的那一丝快意的笑,顿时让人感觉那是个野蛮的社会。看似女主角为了生存加入纳粹,听从错误的罪恶的指令,认真负责地做罪恶的事情,她只是纳粹治下的普通人,可能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没有反犹倾向,她只是为一份工作而充当了纳粹机器的一环。其实她只是环境的产物,对政治和现实既没有判断力也极度不感兴趣,充分地“无辜”,从政治的角度上说,她是个“无意识”的人,所谓的moral illiteracy,即使有同情心也被制度和法规压抑了,是一些麻木而毫无知觉的人之一。这让我想到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的一期节目访民vs信访主任。一名家住成都市青羊区的农民李华成,因为征地拆迁的问题成为一名资深的访民。而这段经历,却为他赢来了一个新的职务—信访主任。据说,当地的信访局认为他“懂法律,了解访民的心态”,就以每月800元的“工资”聘用他,让他专门接待因为征地上访的访民。从资深的访民到“信访主任”,这两个看似不可逾越的角色,是怎么在李华成身上完成统一的呢?在记者采访中李华成多次提到,他觉得自己是被“玩弄”了,“信访主任”只是当地政府维稳的手段表面上是工作,实际上是在监视。在李华成履职4个月请辞的背后,是他为现行信访制度的失望,而重新回到访民的身份。节目中他说他这个信访主任当的没意义,没有什么价值。当时我在想为什么信访局的那么多人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没能像李华成那样请辞呢?我想他们的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增加了社会负担,不能为社会解决问题反而造出很多新的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一些行为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身边有太多的“集体无意识”的人,并不仅仅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而是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但还是要去做,并且面对别人的监督与纠正置之不理,一错到底。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集体无意识”具有传染性,那些本来有理想有追求的仁人志士也被这种“集体无意识”“招安”了。这种大环境下麻木不仁的人,在我看来又可称之为“平庸的恶”。 正如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

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即使在文化金字塔尖上的精英知识分子们也逃离不了政治的绑架。何况一个普通人。很庆幸我没有生活在二战时代,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似乎还有那么多的不完美。但是当我们面对现实的不完美时我们就能理所当然的漠视么,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卑劣苟且了啊。因为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是平庸的,我们就有平庸的理由了么。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风起云涌之人物,没有那些不甘平庸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在奋斗,世界会是现在的样子么。要是没有夏启,或者没有夏启之类的人物出现,我们或许还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更不会知道世界的三大苹果。这样的想法让我对女主角的罪行的评价感到很纠结,是尊重她的平庸之恶的权力,还是谴责她精神堕落。

场景二:电影中还有这样一个镜头,当法官在陈述被告的杀人罪行时,一个被告席上的被告正事不关己的织毛衣,她不觉得自己有罪。影片中有个重要情节在审判时,其他几个被告一口咬定教堂火灾事件中女主角是主管,她负责给上级写的报告,汉娜否定说自己不是主管,只是个警卫,报告是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当法官说要当庭提取汉娜字迹时,汉娜变得紧张了,终于她承认了报告是她写的。而这将面临的最终结果是,汉娜被判终生监禁,而其他被告只是4年监禁。汉娜就是这么一个平庸的人,当时觉得她太笨了,宁可承认不属于自己的罪行也不愿当着这么多人承认自己是文盲,因为她觉得承认自己是文盲是比承认杀犹太人更丢人更有失尊严。换句话说,汉娜对自己的纳粹行为是麻木的,她一直觉得遵循法律办事的人,又怎么会心存愧疚呢?我想这应该是当时环境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不过彷佛书看的多也未必道德就高尚。文化高低只能提高道德说教的本领,和道德是否高尚并不成正比。女主角的言行也可以说是人性的本然吧)。所以情不自禁的对汉娜又有些同情,即便再万恶的人,也需要人们的理解。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都是不同的,思考的方式方法、深度广度都是受其大环境所影响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特殊的。理解,就是让冷冰冰法律在每个特殊的个体上留有一丝温暖。可能作者想对汉娜的审判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同情,更多的是要召唤正义。其实有时我们对亲人、朋友、孩子以及对任何陌生人的言行,都始终以一个自以为正确的标准评判着,做得好就夸一句,做的不好就骂一句,好像我们并没有理解他人思考的方式。我们的评判标准就像是法律,但 “审判如果没有正义,只有法律,那么审判就会沦为暴力,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虽然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同时也给人以“不正义”感。有句话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法律是刚性的,但是如果缺乏了灵活性也就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影片中我一直期盼男主角发声,给女主角一些慰藉,但他一再沉默。影片的悲剧,其实正是因为男主角这个至关重要人物的两次沉默:第一次是在法庭上男主角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是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男主角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男主角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为了保住汉娜的尊严,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场景三:电影中还有一个场景就是法学院教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教授:人们总以为社会是靠道德而运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要靠法律来运作。仅仅

因为在奥斯维辛干过活,你并不会感觉到有罪,有8000人曾在奥斯维辛工作,只有十九人被判有罪,仅仅6人被判谋杀。要证明是谋杀,先要证明意向的存在。这就是法律。真正的问题不是“这错了吗?”而是“这合法吗?”这里的法并不是指我们现行的法律,而是指事件发生时期适用的法律。学生问:但,那不是很狭隘吗?教授:哦,是啊,法律是狭隘的。但换个角度说,我估计那些杀害他人的人们也会渐渐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这是对道德和法律的深层拷问。和法律相比,道德对社会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道德对社会的作用也是不断变化的。过去,人们的口水可以淹死人,可以逼你自杀;但是现在口水越多名气越大。道德的作用越来越趋向于自律自选工具,而不是用来规范制约他人。简而言之,“只要不违法,你就管不着!”这是社会的进步?现在很多人着重批判民众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为什么。我认为这里面的关键不是道德,而是政治和法制。法律对全社会“所有的人”都应当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即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点目前在我国也还是初级阶段。另外,法律永远滞后于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才要不断地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找出症结所在,找到更有效更公平的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制,通过一定的程序确立它(当然民主的程序是最好的),通过国家机器依法执行它、维护它、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它,这才是一个现代国家必须的正常运作,这才叫与时俱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在这里很恰当。

从以上三个场景的感想让我已陷入了思想的悖论。不过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网5月13日发布《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这是一个值得全人类纪念的日子,从中我们应该思考很多,学习很多。


第二篇:《朗读者》影评


生死朗读观后感

宽恕不可宽恕的 ——德里达

1

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战争快结束时,火车车皮不够用,艾希曼便让被捕者自己步行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朗读者》的小说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无疑受到了阿伦特的影响,他对纳粹罪行及其影响的思考始终在“平庸”的普通人的生活层面展开。

那么,汉娜·施密芝真的就是“平庸之恶”的又一个例证吗?

2

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那种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小说比电影更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关键内容,电影中只出现了一个在法庭上织毛衣的被告形象)。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射了麻醉药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享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使恶得以日常化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各种本职工作的日常计较。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3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

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 审判始终没有触及汉娜身上真正重要的内容(汉娜的拒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

汉娜的确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审判者就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罪名、简单地运用法律惩罚她。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阿伦特就认为,为了能正义地审判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创造出基于对人类尊严深思的新的法律。

汉娜这个形象从根本上召唤着正义,而不只是同情。

4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表现了:经历了二战、在纳粹的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老一代德国人和年轻一代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

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而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需要计较的现实因素就更多了。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种麻木。这种麻木是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汉娜终于通过磁带学会了读写,但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正义)和宽恕。

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影片的结尾处,麦克把他原本疏远的女儿带到了汉娜的墓地前。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来)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罪与罚,更是关于爱、正义和宽恕。

更多相关推荐:
朗读者 观后感

朗读者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看过这两部电影已经很久了一直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战争这种题材一直都被不断地诠释着从最初辛德勒名单到后来拆弹部队诸如此类的电影不甚枚举我们总是不断地呼吁停止战争不断的追求和平但当利益冲突占据显...

朗读者 读后感

ThisheavyfilmtookadevastatinglookatGermanypostSecondWorldWarHavinglivedinandbeingborninGermanybeforetheautumnofthew...

朗读者读后感

读朗读者有感故事讲述的是一名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少年与一名中年女子汉娜站看的一段往年恋不久汉娜不辞而别米夏后来成为一名律师再次见到汉娜是在法庭上汉娜因在战争后期担任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为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

朗读者读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前几天见缝插针看了一下朗读者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西德高中生马歇尔放学途中突发疾病得到美丽女子照顾从此疯狂地爱上她两人缠绵了一个夏季感情像温度表中的水银柱不断升高那女子汉娜有个习惯喜欢听别人朗读激情之...

朗读者有感(生死朗读)

朗读者读后感这不是一部讲述爱情或者说畸形爱情的小说这部小说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赎罪类别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爱情和赎罪都只是构成小说主体的一部分但是显然还不是全部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的...

观《生死朗读》有感

生死朗读感想本片是根据小说朗读者改编的背景是二战的德国当时的德国是由于战败而受到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万物萧条百废待兴这部电影也是一部间接地反应纳粹的但是对象有所改变这是描述德国经历二战后的一些平庸人的命运电影最重要...

朗读者电影观后感

朗读者电影观后感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友情与人性尊严的故事观后让人唏嘘不已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病的少年麦克与中年妇女汉娜相遇在她的帮助下少年回家并得到治疗之后两人相爱汉娜不识字于是让少年给她读书在读书的...

事关尊严的抉择《朗读者》观后感

事关尊严的抉择观朗读者有感是什么让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跟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冲破藩篱在一起了一个夏天是爱情么至少对汉娜来说不是汉娜是一个不认识字的单身中年女人但是她对书本有着强烈的渴望而中学生米夏有着好听的嗓音和各...

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篇一读者gt读后感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gt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

读者、意林 读后感

柔和的灯光淡淡的茶香细细品味着读者每次当我买回一本读者我都会品味着卷首语我觉得一本书的卷首语是不可缺少的读者的每一篇卷首语都会告诉人们一个深深的道理让你不容易忘记深夜静静的躺在床上手捧着一本读者当我读完几篇故事...

寄小读者读后感800字

寄小读者读后感800字暑假期间闲来无事从桌上随手拿来一本冰心散文翻开书不经意读起了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读着读着心中竟有一丝丝酸楚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

读者读后感

1信心让你变得更杰出读后感一位画家为坐在马路边正在乞讨的一位乞丐画了一幅脸部素描起初乞丐并没有认出纸上那个神态自信倨傲不羁的人就是自己当画家向他指明后他显然十分震惊半晌之后他语气坚定地告诉画家如果这就是您眼中的...

朗读者读后感(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