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读》观后感

时间:2024.4.27

《生死朗读》观后感

这部影片的前半部看起来像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如同德国版的《毕业生》,正值青春期对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邂逅一个成熟而孤寂的中年妇女,发生一段不该发生的故事。当然,《生死朗读》没有像《毕业生》那样在情感与道德层面对这个中年妇女予以丑化,而是把这个由情欲所引发的故事尽量往爱情方面提升。可要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又不是完全恰切。影片到后半部迅速朝另一个方面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甚至道德的范围,而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灵性领地。最后,所有这一切又交织纠缠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管怎样,对于这些盘根错节的纠葛,我们还是要试图来一一解开。大部分人认为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中,只要有爱情就是可以理解与同情的,即使二者有着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在这边影片中,比较麻烦的是罪恶的问题,况且其中的女主人公犯下的不是一般的罪行,而是亲自参与了灭绝犹太人的大罪。这就让人踌躇了。

社会当然有惩处罪行的机制,那就是法律。法律能够保障一个社会正常的运行,正如那位自命不凡的法学教授所说:“人们总以为,社会是靠道德运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真正的问题,不是这错了么,而是这合法么?”但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触及不到内心,更何况法律并非万古如斯,而是随时各异。人们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聪明狡猾者更可以在法律的缝隙间游刃有余,逍遥自在。所以,罪的根源在于罪性,罪的处理始自罪疚。这都与作为主体的个人相关,而非仅仅与社会秩序相涉。作为犯罪的主体来说,可以承认罪行而没有罪疚,也可以有罪疚而不承认罪行,当然,还有二者都有或都没有。

在影片中出现的这六个作为被告的前女看守,其中那五个都否认自己有罪行(有无罪疚不知道),只有女主人公汉娜出乎意料地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而又同样令人惊诧地表现出缺乏罪疚。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问题就出在理性上,就出在法律上。法学教授所说的合法与不合法,是指每个人所处当时的法律。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与法则来行事为人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去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要不然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她甚至在法庭上对着法官与全体听众都拍案大喊:“我们得负责!!!”法律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一个个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至少不是她最优先的考虑。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她始终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她最后不能为麦克所接纳的重要原因之

一。在刑满释放之前麦克对狱中的汉娜做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探望,当时麦克问她怎样回想过去,汉娜回答:“在审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不需要想。而现在我怎么看、怎么想不重要,人死了不能复生。”麦克认为她没有明白问题所在(I wasn't sure what you'd learnt)。汉娜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她已经学会了阅读。她认为学习就是阅读,学会了阅读就是掌握了理性,有了理性就能够明白一切。在汉娜大半生命中,最大的羞耻就是不会阅读,她宁愿坐一辈子牢,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一字不识。可以说,她对于理性怀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这其实又是汉娜的另一个盲点。法律与理性也许可以让人知道罪,但不能自动地唤起人的罪疚。罪疚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情感。也不能说汉娜完全没有罪疚,如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将她的行为称为一种补偿也许更恰当一

些。其实,罪疚与忏悔是一种灵性生活,它们需要以永恒为背景,以上帝为核心。如果没有永恒,它们就行之不远效果甚微;如果没有上帝,那它们就更是毫无意义。汉娜不相信有永恒,所以不愿意去想怎么去面对那些死难者;汉娜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她觉得自己怎么看、怎么想不重要(It doesn't matter what I feel.It doesn't matter what I think.)。她使用无人称句来加以陈述,也充分表明了她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实际上,并非没有一个主体在看,除了人间的关心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的主体在时刻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那就是上帝。上帝不仅在乎我们怎么做、怎么行,而且在乎我们怎么看、怎么想。“你施慈爱与千万人,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后世子孙的怀中,是至大全能的神,万军之耶和华是你的名。谋事有大略,行事有大能,注目观看世人一切的举动,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32:18-19)“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并要照你们的行为报应你们各人。”(《启示录》2:23)“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篇》51:17)应该说,汉娜在认罪与忏悔方面,并没有让人与神满意的表现。

在感情生活中,汉娜似乎是一个敢作敢为、率性而动的感性女人。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居然主动去勾引一个尚未成年的男性,这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她始终没有摆脱理性的羁绊。她不能容忍麦克的脸上有脏黑的煤灰,毫不犹豫地抹去之并命令他马上去洗澡。当在电车上与她邂逅的麦克热切地向她表示亲近时,她不但没有丝毫回应,而且冷眼相待,甚至后来还大发雷霆,因为麦克的举动打破了她理性所划定的秩序。在与麦克的感情生活中,她有两次决然的离去,都是出自于一种绝对冷静理性的抉择。第一次是在她与麦克的感情出现裂缝时,她让麦克回到自己的同学之中去,而自己迅速搬离了住地,不辞而别,把麦克火热的心悬晾在空中。第二次是在监狱中,其实,麦克已经为她出狱后的生活做好了准备,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去——永远的离去。汉娜是一个

高度理性的人、一个具有德国式理性的人,不过,她的这种理性不完全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更多地来自于外界的灌输。就是说,她被所处的社会塑造为一个具有如此理性的人,她对文盲身份的羞耻实质上就是对理性的恐惧,她害怕自己被发现置身于理性之外。惟有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惟有掌握了理性,她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价值的。可以说,汉娜不仅被法律与理性耽误了今生,也被它们夺去了永恒。

如果说,在汉娜身上体现了法律与理性对她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双重误导的话,那么,麦克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命运则是由于他对良知与道德的双重犹豫所造成的。麦克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一种难以抗拒诱惑的。如果说这是一场错误的话,那么,这首先不是他的错误,他完全是被汉娜引导着往前走,整个局面是在汉娜的掌控之中。我们先放下道德判断,仅就情感来说。在最初的激情过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逐渐显露出来,而年轻新面孔的出现也让他心挂两头不能专一。正是由于看穿了麦克的这种情感状态,汉娜才毅然选择了离开。当然,麦克不止是情感上的犹疑(说实话,他们俩对这种情感的未来都缺乏设计与想象,或许他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还有道德上的顾虑。他不敢向任何亲近或熟悉的人来吐露与公开这种情感,对于自己的家人更是讳莫如深,当然,在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面前,他可以无所顾忌,就像他敢于在饭店老板娘面前热吻被误认为是他母亲的汉娜一样。人的每一行为,特别是在情感生活中,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有心还是无心,是初恋时不懂爱情,还是见多了什么都无所谓,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这段情感极大地影响了麦克后来的婚姻生活,使他难以再把全部情感专注在一个人身上,与他相处的女人总不能完全了解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在最需要全神贯注的性爱生活中他也有时候会忽然心不在焉。这就难怪他的妻子最后离去,后继者也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了。也许,成年后的他已经明白,他与汉娜之间不仅仅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而是一种深挚的情感,但他没有勇气迈出那关键性

的一步。他知道汉娜是个文盲的秘密,但他没有出来给她作证,洗刷别人强加给她的罪名;他与众多的探望者一同跨入了监狱的大门,可他最终没有出现在探望间之中,让汉娜空等一场。当然,他不是一个绝情的人,他用无数次倾情的朗读支撑了汉娜在监狱中的生命,激励她去学习与思考,重新点燃她对生活的盼望与期待,但是在最至关紧要之处,他再次止步不前。在监狱的会面中,麦克很高兴汉娜学会了阅读,汉娜却说:我更喜欢听人朗读。这实际上是汉娜对他们未来共同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可麦克却没有予以回应,他也很快松开了汉娜伸过来的那只充满期待的手。爱情梦想的落空是给汉娜的致命一击,她所需要的并非苟延残喘于人世,而是重新续写自己与麦克当初的那份美好。当然,麦克对汉娜的拒绝并非完全出自情感与道德因素,其中还有良知的障碍。在法庭再次见到作为被告汉娜之后,已是法律系学生的他与教授及同学关于如何对待汉娜这些曾经为纳粹工作的女人有过激烈的争论,他也亲自去过奥斯维辛集中营,了解了其中残酷的真相。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汉娜的情感有所保留,他也特别在乎汉娜对这一段经历的态度,所以,在监狱会面中,他特别提及,但汉娜的回答并不能令他满意。他就梗在这里了。在此,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对于一个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罪孽的人,即一个还没有完全忏悔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宽恕?应该接纳?还是应该拒之门外?严惩到底?

这个问题对于那位后来成为了作家的女幸存者而言不是问题,她的答案是明确而坚定的,就是当她知道了汉娜忏悔的态度之后,她也不愿意给予汉娜以宽恕与赦免。她明确地告诉麦克,她不能接受汉娜的那7000元钱,因为那意味着赦免,而她不能也无资格给予。这是一种典型的犹太人立场与原则,就是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它好像与“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含义也相差无几。与汉娜的羞耻原则一样,这也是一种理性态度,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理性。那么,这就是绝对正确的方式吗?这就是无可商量的最后答案吗?我们看到,作家也还是犹疑

了,她留下了汉娜盛钱的那个小茶叶罐,那其实就是她的,就是她最珍爱之物,其中凝聚着她与亲人们所度过的美好时光,她只是不好意思在麦克面前承认罢了。最后,她把这一小茶叶罐放到了自己全家福的旁边。这一举动说明,她的心灵还是给汉娜留了一条小缝。

其实,认罪与忏悔主要不是向着人的,宽恕与赦免也不是人固有的权利,救赎就更不是人力所能所及了。影片中人物悲剧的最终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面向超越,接受神圣,没有把所有这些问题最终带到超越者与神圣者的面前。汉娜所依据的原则是法律与理性,她的忏悔只指向活着的人,她的救赎也仅仅是人的情感——麦克的爱情。她的死亡方式具有极强隐喻意义,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爱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麦克生活的失败也同样说明情感、道德与良知的有限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工作、亲手断送三百多条人命……要跨越如此深重的苦难、要承担如此巨大的罪责,光靠人的情感、道德与良知是远远不够的,麦克就是这样被压垮的。女作家也只能凭借这些获得一种表明上的平静与自尊。人犯罪首先得罪的是神,这是人对神的诫命、原则的背叛,因此,人首先应为自己的罪向神忏悔。宽恕与赦免也来自于神,人体会到了神对自己的宽恕与赦免,才有资格与宽恕与赦免他人。而救赎更是神的专利,只有通过耶稣基督,人才能获得救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罪大到神不能宽恕与赦免,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心小到神不愿意给与救赎。“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因此,对于麦克所面临的那个问题,回答应该是前者,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保罗说的这些话也成为重要的理据:“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

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哥林多前书》7:12-14,

16)是啊!麦克怎能知道,他不能带领汉娜忏悔呢?

从麦克与汉娜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法律、理性与良知,都只有在神圣的光照与引领下,才能够各得其所,相处合宜,否则就会一叶障目,铸成大错。影片中有两次出现了教堂,前一次是中年汉娜与少年麦克在骑车郊游时进入了教堂,聆听了赞美神的歌声,汉娜忍不住掩面而泣,也许是在神面前她想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吧,可惜的是她没有沿着这个路向进一步深思下去。后一次是汉娜去世后,麦克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了教堂旁边汉娜的墓前,赞美的歌声仍然连绵不断地从教堂里飘出,麦克向女儿吐露了自己隐秘的情感故事……这对于父女二人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会从此接受永恒?还是再次与神圣擦肩而过?


第二篇:《生死朗读》影评


麦克影评:理性与良知的双重迷误

——史蒂芬·戴德利《生死朗读》

这部影片的前半部看起来像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如同德国版的《毕业生》,正值青春期对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邂逅一个成熟而孤寂的中年妇女,发生一段不该发生的故事。当然,《生死朗读》没有像《毕业生》那样在情感与道德层面对这个中年妇女予以丑化,而是把这个由情欲所引发的故事尽量往爱情方面提升。可要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又不是完全恰切。影片到后半部迅速朝另一个方面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甚至道德的范围,而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灵性领地。最后,所有这一切又交织纠缠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管怎样,对于这些盘根错节的纠葛,我们还是要试图来一一解开。大部分人认为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中,只要有爱情就是可以理解与同情的,即使二者有着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在这边影片中,比较麻烦的是罪恶的问题,况且其中的女主人公犯下的不是一般的罪行,而是亲自参与了灭绝犹

太人的大罪。这就让人踌躇了。 社会当然有惩处罪行的机制,那就是法律。法律能够保障一个社会正常的运行,正如那位自命不凡的法学教授所说:“人们总以为,社会是靠道德运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真正的问题,不是这错了么,而是这合法

么?”但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触及不到内心,更何况法律并非万古如斯,而是随时各异。人们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聪明狡猾者更可以在法律的缝隙间游刃有余,逍遥自在。所以,罪的根源在于罪性,罪的处理始自罪疚。这都与作为主体的个人相关,而非仅仅与社会秩序相涉。作为犯罪的主体来说,可以承认罪行而没有罪疚,也可以有罪疚而不承认罪行,当然,还有二者都

有或都没有。

在影片中出现的这六个作为被告的前女看守,其中那五个都否认自己有罪行(有无罪疚不知道),只有女主人公汉娜出乎意料地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而又同样令人惊诧地表现出缺乏罪疚。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问题就出在理性上,就出在法律上。法学教授所说的合法与不合法,是指每个人所处当时的法律。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与法则来行事为人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去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要不然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她甚至在法庭上对着法官与全体听众都拍案大喊:“我们得负责!!!”法律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一个个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至少不是她最优先的考虑。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她始终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她最后不能为麦克所接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刑满释放之前麦克对狱中的汉娜做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探望,当时麦克问她

怎样回想过去,汉娜回答:“在审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不需要想。而现在我怎么看、怎么想不重要,人死了不能复生。”麦克认为她没有明白问题所在(I wasn't sure what you'd learnt)。汉娜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她已经学会了阅读。她认为学习就是阅读,学会了阅读就是掌握了理性,有了理性就能够明白一切。在汉娜大半生命中,最大的羞耻就是不会阅读,她宁愿坐一辈子牢,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一字不识。可以说,她对于理性怀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这其实又是汉娜的另一个盲点。法律与理性也许可以让人知道罪,但不能自动地唤起人的罪疚。罪疚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情感。也不能说汉娜完全没有罪疚,如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将她的行为称为一种补偿也许更恰当一些。其实,罪疚与忏悔是一种灵性生活,它们需要以永恒为背景,以上帝为核心。如果没有永恒,它们就行之不远效果甚微;如果没有上帝,那它们就更是毫无意义。汉娜不相信有永恒,所以不愿意去想怎么去面对那些死难者;汉娜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她觉得自己怎么看、怎么想不重要(It doesn't matter what I feel.It doesn't matter what I think.)。她使用无人称句来加以陈述,也充分表明了她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实际上,并非没有一个主体在看,除了人间的关心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的主体在时刻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那就是上帝。上帝不仅在乎我们怎么做、怎么行,而且在乎我们怎么看、怎么想。“你施慈爱与千万人,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后世子孙的怀中,是至大全能的神,万军之耶和华是你的名。谋事有大略,行事有大能,注目观看世人一切的举动,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32:18-19)“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并要照你们的行为

报应你们各人。”(《启示录》2:23)“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篇》51:17)应该说,汉娜在认罪与忏悔方面,

并没有让人与神满意的表现。

在感情生活中,汉娜似乎是一个敢作敢为、率性而动的感性女人。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居然主动去勾引一个尚未成年的男性,这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她始终没有摆脱理性的羁绊。她不能容忍麦克的脸上有脏黑的煤灰,毫不犹豫地抹去之并命令他马上去洗澡。当在电车上与她邂逅的麦克热切地向她表示亲近时,她不但没有丝毫回应,而且冷眼相待,甚至后来还大发雷霆,因为麦克的举动打破了她理性所划定的秩序。在与麦克的感情生活中,她有两次决然的离去,都是出自于一种绝对冷静理性的抉择。第一次是在她与麦克的感情出现裂缝时,她让麦克回到自己的同学之中去,而自己迅速搬离了住地,不辞而别,把麦克火热的心悬晾在空中。第二次是在监狱中,其实,麦克已经为她出狱后的生活做好了准备,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去——永远的离去。汉娜是一个高度理性的人、一个具有德国式理性的人,不过,她的这种理性不完全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更多地来自于外界的灌输。就是说,她被所处的社会塑造为一个具有如此理性的人,她对文盲身份的羞耻实质上就是对理性的恐惧,她害怕自己被发现置身于理性之外。惟有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惟有掌握了理性,她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价值的。可以说,汉娜不仅被法律与理性耽误了今生,也被它

们夺去了永恒。

如果说,在汉娜身上体现了法律与理性对她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双重误导的话,那么,麦克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命运则是由于他对良知与道德的双重犹豫所造成的。麦克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一种难以抗拒诱惑的。如果说这是一场错误的话,那么,这首先不是他的错误,他完全是被汉娜引导着往前走,整个局面是在汉娜的掌控之中。我们先放下道德判断,仅就情感来说。在最初的激情过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逐渐显露出来,而年轻新面孔的出现也让他心挂两头不能专一。正是由于看穿了麦克的这种情感状态,汉娜才毅然选择了离开。当然,麦克不止是情感上的犹疑(说实话,他们俩对这种情感的未来都缺乏设计与想象,或许他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还有道德上的顾虑。他不敢向任何亲近或熟悉的人来吐露与公开这种情感,对于自己的家人更是讳莫如深,当然,在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面前,他可以无所顾忌,就像他敢于在饭店老板娘面前热吻被误认为是他母亲的汉娜一样。人的每一行为,特别是在情感生活中,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有心还是无心,是初恋时不懂爱情,还是见多了什么都无所谓,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这段情感极大地影响了麦克后来的婚姻生活,使他难以再把全部情感专注在一个人身上,与他相处的女人总不能完全了解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在最需要全神贯注的性爱生活中他也有时候会忽然心不在焉。这就难怪他的妻子最后离去,后继者也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了。也许,成年后的他已经明白,他与汉娜之间不仅仅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而是一种深挚的情感,但他没有勇气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他知道汉娜是个文盲的秘密,但他没有出来给她作证,洗刷别人强加给

她的罪名;他与众多的探望者一同跨入了监狱的大门,可他最终没有出现在探望间之中,让汉娜空等一场。当然,他不是一个绝情的人,他用无数次倾情的朗读支撑了汉娜在监狱中的生命,激励她去学习与思考,重新点燃她对生活的盼望与期待,但是在最至关紧要之处,他再次止步不前。在监狱的会面中,麦克很高兴汉娜学会了阅读,汉娜却说:我更喜欢听人朗读。这实际上是汉娜对他们未来共同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可麦克却没有予以回应,他也很快松开了汉娜伸过来的那只充满期待的手。爱情梦想的落空是给汉娜的致命一击,她所需要的并非苟延残喘于人世,而是重新续写自己与麦克当初的那份美好。当然,麦克对汉娜的拒绝并非完全出自情感与道德因素,其中还有良知的障碍。在法庭再次见到作为被告汉娜之后,已是法律系学生的他与教授及同学关于如何对待汉娜这些曾经为纳粹工作的女人有过激烈的争论,他也亲自去过奥斯维辛集中营,了解了其中残酷的真相。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汉娜的情感有所保留,他也特别在乎汉娜对这一段经历的态度,所以,在监狱会面中,他特别提及,但汉娜的回答并不能令他满意。他就梗在这里了。在此,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对于一个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罪孽的人,即一个还没有完全忏悔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以宽恕?应该接纳?还是应该拒之门外?严惩到底?

这个问题对于那位后来成为了作家的女幸存者而言不是问题,她的答案是明确而坚定的,就是当她知道了汉娜忏悔的态度之后,她也不愿意给予汉娜以宽恕与赦免。她明确地告诉麦克,她不能接受汉娜的那7000元钱,因为那意味着赦免,

而她不能也无资格给予。这是一种典型的犹太人立场与原则,就是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它好像与“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含义也相差无几。与汉娜的羞耻原则一样,这也是一种理性态度,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理性。那么,这就是绝对正确的方式吗?这就是无可商量的最后答案吗?我们看到,作家也还是犹疑了,她留下了汉娜盛钱的那个小茶叶罐,那其实就是她的,就是她最珍爱之物,其中凝聚着她与亲人们所度过的美好时光,她只是不好意思在麦克面前承认罢了。最后,她把这一小茶叶罐放到了自己全家福的旁边。这一举动说明,她的心

灵还是给汉娜留了一条小缝。

其实,认罪与忏悔主要不是向着人的,宽恕与赦免也不是人固有的权利,救赎就更不是人力所能所及了。影片中人物悲剧的最终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面向超越,接受神圣,没有把所有这些问题最终带到超越者与神圣者的面前。汉娜所依据的原则是法律与理性,她的忏悔只指向活着的人,她的救赎也仅仅是人的情感——麦克的爱情。她的死亡方式具有极强隐喻意义,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爱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麦克生活的失败也同样说明情感、道德与良知的有限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工作、亲手断送三百多条人命……要跨越如此深重的苦难、要承担如此巨大的罪责,光靠人的情感、道德与良知是远远不够的,麦克就是这样被压垮的。女作家也只能凭借这些获得一种表明上的平静与自尊。人犯罪首先得罪的是神,这是人对神的诫命、原则的背叛,因此,人首先应为自己的罪向神忏悔。宽恕与赦免也来自于神,人体会到了神对自己的宽恕与赦免,才

有资格与宽恕与赦免他人。而救赎更是神的专利,只有通过耶稣基督,人才能获得救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罪大到神不能宽恕与赦免,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心小到神不愿意给与救赎。“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因此,对于麦克所面临的那个问题,回答应该是前者,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保罗说的这些话也成为重要的理据:“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哥林多前书》7:12-14,

16)是啊!麦克怎能知道,他不能带领汉娜忏悔呢? 从麦克与汉娜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法律、理性与良知,都只有在神圣的光照与引领下,才能够各得其所,相处合宜,否则就会一叶障目,铸成大错。影片中有两次出现了教堂,前一次是中年汉娜与少年麦克在骑车郊游时进入了教堂,聆听了赞美神的歌声,汉娜忍不住掩面而泣,也许是在神面前她想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吧,可惜的是她没有沿着这个路向进一步深思下去。后一次是汉娜去世后,麦克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了教堂旁边汉娜的墓前,赞美的歌声仍然连绵不断地从教堂里飘出,麦克向女儿吐露了自己隐秘的情感故事……这对于父女二人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会从此接受永恒?还是再次与

神圣擦肩而过?

更多相关推荐:
读后感、观后感格式例文

读后感与观后感一读后感的格式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二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在读中理解文...

(读)观后感写作方法

1读观后感写作方法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读观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范畴它必然具备一般议论文写作的特点它又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不同关键要搞清哪儿不同后感要求从写自己的感受为主文章始终离不开我这个特定身份要根据所感对象抒发个...

读、观后感.

在烈日炎炎的暑假中我读了一本让我十分感动的书名叫最想要的礼物当我在书店里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看到它书名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禁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这个礼物究竟是什么是谁送的呢这么多的疑问怎能让我这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小...

读《家》观后感

读巴金家有感通读全文家的主题是通过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三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为主干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和青年一代对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其矛头不仅针对旧礼教而且...

读观后感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读完一本好书上赏过一幅好画看完一部好电影我们或是高兴或是赞赏或是愤怒或是悲伤可以说这些作品带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也引发我们深深的思索我们把体会想法写下来就是读观后感写作读观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

老师的读书观后感

老师的读书观后感通过阅读教师读书十问促使我静心思考教师的读书认识到读书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习惯甚至是信仰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师在对话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

(读)观后感写作方法

1读观后感写作方法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读观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范畴它必然具备一般议论文写作的特点它又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不同关键要搞清哪儿不同后感要求从写自己的感受为主文章始终离不开我这个特定身份要根据所感对象抒发个...

经典诵读观后感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观国学小名士有感日照市岚山头街道中心小学五年级六班肖懿联系方式158xxxxxxxx对于绝大数的同学来说诗词就是难读难背难理解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是平日里少见的几十个字串烧在一起品...

读后感=观后感

观后感读后感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

经典诵读观后感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肥城市桃都中学八年级二班王明卓我有幸观看了全市开展的国学小名士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各位选手在比赛的舞台上展现国学素养他们时而诵读时而吟唱时而舞蹈把国学博大精深的内涵用音乐舞蹈话剧艺...

读 书 观 后 感

读书观后感从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注册书香中国以来我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起初还有点不习惯最近已经慢慢进入了状态而且是越读越起劲了这段时间我相继读了书房里推荐的几本书有黑眼睛漂来的狗儿今天我是升起手我飞了绿野仙...

读书观后感

苦难铸造辉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

读观后感(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