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时间:2024.4.30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时,真不知从何谈起,深感自己才学疏浅。随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度阴山,让我随之联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语,这位当今的“历史奇才”对中国明代的全儒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的分析,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其中的哲理,只能感知一二。

为此,我找寻了明代王阳明先生的相关简介,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了解了王阳明先生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独创心学,打起了挑战传统程朱理学的旗帜。《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还是唯一一本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心学》更是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他的心学秘诀浓缩为一句话----知行合一,翻译成今天的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提法,在王阳明那个时代绝对是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异端。

阅读中,网上一博文的例子让我借用分享: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

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 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以上文中富含哲理性的言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习主席推荐6次的哲学理念,公务员们争相购买!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应用在工作、生活中,是怎么个样子呢?文中提到王老先生 “在事上磨炼”, 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这些道理不正是应该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一一落实的吗!


第二篇:王阳明_知行合一_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20xx年第1期  

(总第13期)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JOURNALOFGUI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Quarterly)No.1.2009(GeneralNo.13)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王晓昕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

摘 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可分渐次深入、不断成熟的三个发展阶段,事件作为标志,而且每个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值得人们去探索和了解。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三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B24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TheThreeDYangming’s“Unityof

andAction”Theory

WANGXiao2xin

(Guiyang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0005,China)

Abstract:WangYangming’s“unityofknowledgeandaction”theoryisagraduallydevelopingandunceasinglymaturingprocess,whichcanbedividedintothreedevelopmentphases.Ineachphase,thereisatypicaleventasitsmarkowningitsparticularcharacteristic.Itisvaluableforpeopletoworthexploreandunderstand.

Keywords:WangYangming;unityofknowledgeandaction;theoreticaldevelopment;threephases

知行关系问题,其讨论先秦已肇其端,到了宋明,已上升至热议。

①有人说,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论点的,是稍早于王阳明的明代学者谢复。但如说对这一学说的探

究之深入,讨论之周全,运用之娴熟,影响之广大,则唯有王阳明一人可以担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从最初提出到逐渐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一典型事件作为标志。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第一阶段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正德四年(1509年)于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开启了其“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第一阶段。他在龙场彻悟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本然之知是内在于人心的,要使人的本然之知升华为自为之知,只需向内用力而不须向外求得,朱熹的“格事事物物之理”完全是错的,他用其所悟证诸五经而莫不吻合。于是开始思考本然之知如何通过用功而转化为自觉之知的途径。从知(本然之知)到行(致的功夫)再到知(自觉之知),构成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最初框架和结构。

王阳明自接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开始,到后来离开贵州,途经辰州、常德等收稿日期:2008-12-1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2009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昕(1951-)男,重庆万州人,贵阳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①王晓昕主编:《王阳明与贵州》第221页,吴雁南《王阳明的忧患意识与“知行合一”》一文中,称“谢复第一次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他强调说:‘知行合一,学之要也’”。

—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地,他一直在对他的致知功夫进行着亲身的体验,他不仅自己在体验,还身率诸生实施体验。这时候他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功夫就是静坐。若干年后,当他的功夫获得新的进境的时候,也曾“悔昔在贵阳”时于功夫上的单调与局限。

这个阶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时的“知行合一”学说具体解读为从知到行再到知的连续性,构成一种线性的因果链式结构。第二,这时的“知行合一”学说主要地是作为一种功夫而提出来的,很少具有本体的意味。第三,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未能真正地对谢复实施超越。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从正德七年(1512年)开始。年底他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与徐爱结伴,从京师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顺道回浙江省亲。他们沿河船行一月有余,一路围绕《大学》宗旨讨论了很多问题,“知行合一”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这一讨论显然使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徐爱当初未能领会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诲,就与宗贤、惟贤反复争辩,仍不能弄明白,于是向先生请教,先生让其试着举例。徐爱说:“如今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

①件”。王阳明回答道: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

②知,恶恶臭属行,,。

在前一阶段里,,行必须通过知的引导才能通达。他在龙场悟。这里提出的“知行合一”主要地还是在第二个阶段与徐爱的对话中,对知行合一的理解的确深入了一层。王阳明更加强调“知”与“行”不分先后的问题,他反复强调“知”的同时就已是“行”,行的同时就已在知。并非是先知了,又另立个心去行,也并非是先行了,又另立个心去知。只要不是被私欲隔断,人们的知行在时间上是没有先后之分的。这种没有私欲隔断的知,是真正的知,行是真正的行。一旦知了便是行了,一旦行了便是知了,用不着分两次(截)去用功夫。

不能因此就说,王阳明的看法是“以知代行”、“以知销行”。我们应该细细品读徐王的这段对话,因为在王阳明看来,未能行,也就谈不上所谓知。正如“上”与“下”之相辅相成一样,不可分离,不分先后,并不等于可以相互代替。他接着上段话说:

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

③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不同感官与客观对象的联接的问题。眼虽见得恶臭,不能算知恶臭;须是鼻闻得恶臭,才算得是知恶臭。这是王阳明明确表示的看法。会不会有因联想而产生“知恶臭”这样一种条件反射呢?这是王阳明未曾了解到的近代心理学的问题。巴甫洛夫认为通过反复的刺激可以实现。过去的经验虽然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知行问题,但他仍然可以为当下的单一感觉器官接触之后而造成综合性的联想,知也就在这种联想中得以形成。不啻单一的视觉、嗅觉可以引出综合性的联想,触觉和痛觉之类也同样如此。阳明先生接着说道:

④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知与行是互为前提和条件的。可以做这样的理解:知以行作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行也以知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有知就必然有所谓行,有行就必然有所谓知。如同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又高就有低,有①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②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③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④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7—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南就有北,有东就有西一样,知与行是共居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他们在空间上并居,在时间上并时。“知”与“行”既不能彼此分离,又不能相互代替,因而有关“以知代行”、“销行入知”的说法难免成为对关于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误读。还有一个意思其实已很明确,那些关于“知”与“行”孰先孰后的讨论,其实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辨诘一样,同样毫无意义。在王阳明看来,这都是因为未能领会“圣人的立言宗旨”所致。当徐爱问“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时,阳明作答:

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

①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

在这个阶段里,王阳明在讨论“知行合一”提,又是功夫所要达致的目的,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是功夫(行)的先天依

②据。功夫以本体为出发点和前提,“”。在这个“过程”中知与行仍然是

。本体一方面“范导”着功夫。这完全就是一种非常辩证的态度,立言宗旨”,只要你内心真正认识到了这个“立言宗旨”,,因为用语言来表达知行问题总是有先有后,须是先说一个,再说一个,方能让人听得明白。克服了第一阶段上的不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进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个新的阶段,王阳明学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他克服了先前将“知”与“行”关系视为线性因果联系的不足,将“知”与“行”理解为在空间上共居,在时间上并存的矛盾统一体中不可须臾分离的两个方面。

第二,他克服了先前把“知行合一”单纯解释为一种功夫而忽视本体的弊端,将“知行”关系从本体与功夫相统一的角度作了新的解读。本体既是功夫的前提,又是目的,本体“范导”着功夫,使功夫显得有价值和意义,本体则在功夫的作用下实现其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

第三,据于上述,王阳明不仅克服了前贤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而且使他的“知行合一”学说真正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使他的学说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他并不满足和停止于这一高度,而是向着更高的境界前行。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明嘉靖元年(1522年)以后,王阳明因丁忧辞官,回到了家乡浙东,开始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他的心学思想也在这个时候进到了成熟而达到几乎臻于完善的地步。钱德洪在编刻先生文录时说道:“其余指知

③行之本体,莫详于答人论学与答周道通、陆清伯、欧阳崇一四书”。“答人论说”指的是《答顾东桥书》。

钱德洪先生的这个提示很重要,他的意思是说,其余关于知行本体的论述,最详细的莫过于回答顾东桥与回答周道通、陆清伯、欧阳崇一等人的四封书信。

顾东桥,字华玉,号东桥,江苏江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王阳明的朋友。他在给王阳明的一封书信中谈到,真正的认识是能付诸实践的,不能实行就不能称作认识。这是为学者提出的重要立论,必①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②杨国荣:《杨国荣讲王阳明》第9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版

③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8—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须踏实躬行才可以。如果真的以为实行就是认识了,恐怕人们就只去专心存养本心,就会因忽视学习、思考而忘了事物的道理,这样一来,就会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这难道是圣学中所说的知行并举的既成方

)?针对顾东桥的这些疑问,王阳明作出了极其认真而严谨的回答:法吗(“抑或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

①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中最应引起注意的一段话,也是他晚年思想达到成熟的表现之一。其意思是说,认识真切地付诸行动就是实践,实践中明白精确地体察就是认识。这是对顾东桥“真知即是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的肯定回答和进一步的解释。先看认识,即知。阳明从来主张知而必行,行而必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因为在王阳明看来,若真有“不行之知”,也只能算是“未知”,而非“真知”。后世许多学者把知与行分做两截去用功,认为可以先做了知的功夫,再去做行的功夫,实在是失却了知行的本体。失却本体的功夫,只能是一种假功夫、伪功夫。依赖假功夫、伪功夫而获得的知,怎么能算是真知呢?真正的知,是必须付诸于实践的,而且必须是“真切笃实”地付诸实践,这种知就又可以称之为行,因为这种知是赋予了行的品格的。这种赋予了行的品格的知,就是真知。

不是所有的知都是真知,不是所有的知都能行,,不是所有的知都能自觉到本体与功夫的一致性。”,无用之知”,有的知只是“茫茫荡荡”之知、“悬空思索”之知、“。。

再看实践,即行。,行是知之成”。提到行,也是有区别对待的。在王阳明看来,,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贯穿了“明觉精察”的人的行为,自觉之为”。作为“明觉精察”的知,这里包含两种涵义:一是知识之“知”,,它指导和范导着人的行为;二是知觉之“知”,它贯穿于人的行为的全部过程(“”也含有这重意思),觉察和反省着人的行为的每一步骤,“自觉之为”与“知”融为一体,就成了一种“真知”。

同理,不是所有的行都是自觉的行,不是所有的行都能做到“明觉精察”,至于那种把知与行分做两件事来做,先去做知的功夫,再来做行的功夫的人,则根本谈不上“明觉精察”,更谈不上“自觉”、“自为”之行。这种行同样是王阳明所竭力反对的。

在这里,王阳明特别强调“知”的功夫与“行”的功夫的“合一并进”,知行功夫合做一个功夫,“本体”也就自然呈现,“知行功夫”与“知行本体”也就融合而为一体。王阳明心学的实质就是要人自觉实现这种本体与功夫的一体化过程。“知”是必须,也必然是要向内去求(行)的。“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在这里,仁、义、理都是知,求就是行,二者都是向内统一于人心的。这就是王阳明“本体与功夫一致性”的实质。“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在认真地解答了东桥疑问的同时,王阳明的确把他的知行合一学说在其心学体系的框架内阐发得更加成熟和圆满了。

除此之外,阳明围绕其“圣门宗旨”把“知行合一”学说又从若干方面加以了展开。

在他看来,实施知与行的主体,是有不同对待的,当有不同的境界和多元的价值目标。他在《答顾东桥书》中说:

夫尽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存心、养性、事天者,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夭

寿不贰,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吾子骤

②闻此言,必又以为大骇矣。然其间实无可疑者,一为吾子言之。

这里的意思是说,“尽心、知性、知天”,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存心、养性、事天”,学习了就知道,并能够顺利实践,这是贤人才能做到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艰难地获得知识,勉强地用于实践,这是学者的事情。这里“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是于不同主体的不同对待,而并①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②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9—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非只理解为前者是知,后者是行。

阳明的这番说法给我们以启示:知行合一作为本体,于不同对象(主体)有着不同的对待,是因为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阳明充分肯定了知行主体价值目标的多元。由于价值目标的多元,使得知行主体的功夫各异。圣人的价值目标在于“知天”,贤人的价值目标在于“事天”,而一般学者则是“修身以俟”。各有各的境界,境界有高有低。有如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学者的“修身以俟”相当于道德境界,在其之上有天地境界,是圣人和贤人的价值目标,在其之下有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它的对象及其功夫的讨论,我们或许可以在王阳明的一些其它论述中找到答案。在“知行合一”的不同主体和对象中,以“尽心、知性、知天”为价值目标的圣人,其功夫在于“生知安行”;以“存心、养性、事天”为价值目标的贤人,其功夫在于“学知利行”,以“寿夭不贰,修身以俟”为价值目标的学者,其功夫在于“困知勉行”。那些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芸芸众生,能不能成为“知行合一”的主体和对象呢?他们的价值目标安放在何处呢?如果能,他们的知行功夫又是怎样的呢?阳明虽然没有回答,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启发,问题的当代价值往往会在这样的启发中凸显出来。

王阳明随后又讨论了“知”与“学”的问题,这是知行问题的一种具体形式。他说:“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邪?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是故知而不行之不可以为学,。知不

①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

在《答顾东桥书》中,围绕“知行合一”学说,”。他认为,《大学》中的格物之说与《易经》、致知、诚意、正心等功夫。谈到穷理、格物、致知;谈到格物,就必然兼有致知、诚意、正心,:

,,而谓格物未尝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

端实始于此阳明认为格物也好,穷理也罢,都是将知与行统一于其中的,由于后世学者把知与行割裂开了,造成了“支离决裂”、“圣学残晦”。

他在《答陆元静》书信中,还强调对“知行”二字应精心体察。他说:“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夫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

③察”。在《答欧阳崇一》一信中讨论了“知行”与见闻的关系等等,不一一赘述。

综上观之,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第三阶段的特点,是讨论研究更加深入缜密,涉及论题更加全面广泛,使他这一学说真正达到了较为成熟和圆融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杨国荣.杨国荣讲王阳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晓昕.王阳明与贵州[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杨国荣.王学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责任编辑 王 铁

①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②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③王守仁《答陆原静书》,《王阳明全集》上,第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10—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相关推荐: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传习录》、《有无之境》读书笔记

1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学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想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一件几乎无法做到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其有个人的阐述但多少年来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19xx年版辞海解释文...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有感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可用一个...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ampnbsp王阳明读后感知行合一王阳明gt读后感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杨慧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习启示

王阳明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知行合一gt读后感1000字小马哥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39三不朽39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孔老夫子...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xx505003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

自然的回归——读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一

自然的回归读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一王阳明的心学是他成为圣人理论依据哲学家们将他的心学归纳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直接的根据就是心学中三大中心思想的心外无理王阳明心学中的三大中心思想是一心即理二致良知三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

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读《传奇王阳明》体会

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读传奇王阳明体会邱敬书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非凡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

王阳明知行合一

心即理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读后感西航项目看了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了解了他本人智慧通过合理的办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本来具有的智慧潜能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由普通人到超人的超越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

《传奇王阳明》读后感

读书随笔传奇王阳明这本书很容易看就是翻一翻的速度就能读明白不需要费心思去死磕百家讲坛负责把干货稀释到接受无障碍挑起一点兴趣这是最好状态董平在书里面表现出的对王阳明的崇拜之情就好像程晓流讲解围棋时上课动不动就是吴...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