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简答题

时间:2024.5.8

中国古代教育史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A、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原因:世袭制度使得奴隶主贵族失去了进取的精神;王权的衰弱导致了学校的荒废;社会的动荡、频繁的战争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士阶级的崛起,养士之风盛行。

B、意义: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教师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扩大了教育对象;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私学通过自由办学、自由讲学来发展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由此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

2.简述齐国的稷下学宫

A 、性质:官家操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B、特点:①学术自由;②待遇优厚;③自由听讲、学无常师;④管理规范。

C、历史意义: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繁荣;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留给后人思考。

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考过)

(2)教育的作用: A、教育的社会作用: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庶、富、教”。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为政以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对政治产生影响。c、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治理国家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d、教育与军事的关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以去,民信不可失去。B、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观打破了奴隶主贵族长期以来认为贵族比一般平民要优越的思想。

(3)教育对象(考过):“有教无类”。A、“有教无类”的原意。“类”不是指某种单一孤立的分类标准,而是广义的类,即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都应作为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是指那些愿意学习又在经济和时间上允许的人,不论贵贱、贫富、种族都可以接受教育。B、“有教无类”的实践。孔

子广收门徒。C、“有教无类”的历史作用。首先,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扩大到平民阶层,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顺应了社会历史的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4)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含义:学习成绩优秀是做官的条件,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君子实现贤人政治。影响:在春秋时有打破世袭制的时代意义,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保证官僚队伍的基本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5)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六艺”,包含两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以前者为重心。特点:A、偏重社会人事,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B、偏重文事,轻视武事;C、轻视自然知识、科技与生产劳动。教学方法:①学思行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以及掌握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②因材施教。主要解决的是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问题。③启发诱导。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尊重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④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首先,知识面要广,思路宽,这样才能对事物了解的更深刻全面;其次,要有一个中心统帅,不能杂乱无章。

(7)道德教育:①道德教育内容:“仁” 和“礼” 。“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 “礼”是社会行为规范,是一条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②道德教育方法: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②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③力行: “力行近乎仁”;④中庸: “过犹不及”;⑤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教师观(考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

(1)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考过):人性论:性善论, 主张人性平等。教育的作用:扩充“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2)教育目的: “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人格理想:“大丈夫”。“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道德修养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已。

(5)教学思想:A、深造自得:强调在深入专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B、循序渐进:“盈科而后进”指出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方法;D、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得三心二意。

5.简述荀子的教育思想

(1)人性论:“性恶论”。在他看来,人的自然本能和感知觉都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向发展,故人性是恶的。

(2)教育作用:A、对个人的作用:人类的“礼”、“义”行为是人为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故称之为“伪”。“性”与“伪”是对立统一的,“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而“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本性,培养人的道德观念。B、对社会的作用: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国家军事强盛,人民富裕。

(3)教育目的:将儒者分为三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够以古持今,以已知推知未知,应对自如。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4)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秦朝的焚书坑儒,对传统文献造成了巨大的毁灭,但是由于荀子的口耳相传,一些经典得以保存下来,为后世封建社会提供了经典的教科书,为文化、思想的统一提供了依据。教学方法: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见知行。“闻见”是学习的基础。接下来是求“知”。“知”是指学习者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求“知”的方法:一是“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即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比较,二是“虚壹而静”,即撇接受新知识时不让已有观念阻碍新知识的获得;三是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级的阶段。

(5)教师观:倡导尊师。原因:一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认为教师是治国之本,国家兴亡与是否尊师重教有着重要的关系。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的角度强调尊师,提出“师云亦云”,学生不应违背老师的学术。

6.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A、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B、教育对个体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通过教育,对人性进行加工和雕饰。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①主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②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3)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A、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提高。B、藏息相辅: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C、豫时孙摩:要事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预先采取预防措施。教学要及时行教、循序渐进。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D、启发诱导: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E、长善失救: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好的方面,帮助其克服不好的方面。教学方法:①问答法;②讲解法; ③练习法;④类比法。

4)历史地位: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从其他思想中分离出来。《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今天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7. 简述汉代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A、原因:汉初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教育政策发生改变,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促进了各家学派的发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儒家学者们强烈的进取精神,大力促进儒学传播。

B、内容:“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C、措施:设五经博士,并为博士配备弟子;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

D、影响:(1)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2)使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3)形成了世人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8.简述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三大文教政策是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具体化,包括: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③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其中独尊儒术是核心。

(2)人性论与教育作用:将人性分为“仁气”和“贪气”。仁气是指人性中那些有利于促进发展封建社会道德的先天因素,占主导,贪气是指人性中那些与封建社会道德相抵触的先天因素,是从属的方面。人性中有善的要素,性是善的内在依据。要使性变为善,必须通过教育。还提出了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民之性”之人。

(3)道德教育:A、道德是立政之本。虽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刑罚为辅。B、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C、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首先,要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其次,要做到“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最后,人应该“必仁且智”,即在道德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

9.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反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认为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

(2)人性论:把人性分为三种:善人、中人(善恶混杂) 、恶人,但人性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

(3)教育目的:培养“文人”、“鸿儒”为主。将知识分子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其中文人和鸿儒是教育的培养目标。王充第一次提出将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

(4)教育作用:尽管人的先天禀赋有差异,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弥补。

(5)学习观:①学知与闻见:反对神学所崇拜的所谓不学自知的“圣人”,主张“知物由学”。 “闻见”的途径:一是通过注意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另一种是通过书本或者他人的间接经验。②思考与求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是虚伪的,所以需要思考,更需要“求是”的精神。检验知识真伪的方法是坚持“效验”和“有证”的原则。③问难与距师:问难即在学习中,学生要敢于

向老师提出质疑。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问难”和“距师”主要体现了对权威和书本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10. 简述唐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A、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的教育行政体制。B、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日益健全。C、教学内容丰富,扩大了知识范围。D、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多样化。E、教育的等级性增强。F、学校的分布面较广。G、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H、重视医学教育。I、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11.简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A、相互促进:科举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繁荣;第二,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对于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有积极意义;第三,科举考试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等科,对社会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青少年的陈规陋习,多少有一定冲击。同时,学校教育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B、矛盾对立: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弊端。

12.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考试取士的历史。A.积极影响:(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2)科举是寓教于民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3)选拔相对客观公正,有利于提高封建政权的行政效率;(4)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向学的风气;(5)科举考试中有明法、明算等科目,冲击了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错误思想。(6)对国外,如朝鲜、日本等国以及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B.消极影响:(1)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评分不客观;考官受贿现象严重;考生作弊手段高明。(3)读书做官成了读书人唯一的目标,束缚思想、败坏学风、阻碍学术发展。

13.简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士大夫教育:A、士大夫重视教育的原因:首先,继承了前辈从人性论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人性有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其次,从士大夫保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的角度强调士大夫受知识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从谋生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

B、教育目标:培养治国人才,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对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人才。

C、教育内容:德与艺。德:继承了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艺:包括儒家经典、百家群书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杂艺”,即琴、棋、书、画等技艺。

(2)家庭教育:①尽量早教:认为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佳,原因有二:幼年心理纯净,可塑性大;幼年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②严慈结合:家长对孩子不能溺爱,对子女的爱应是内在的,外在的表现应是威严。③均爱原则:在多子女的家庭,不能偏爱子女。④注意环境的习染等。⑤重视语言和道德教育:语言: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学习应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

14.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性三品说:A、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情是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内心反应,即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情感。性和情皆分三品,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上下,而下品的人是恶的。B、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能移。C、性与情的关系: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是善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是恶的。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

教育作用:A、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但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级内发生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B、从生来不平等来论证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C、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性本身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是将这些道德内容发扬开来。

(2)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为了培养治国兴邦的人才,主张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积极倡导恢复地方官学;重视人才的选拔,批判科举选士的弊端,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

(3)师道观:A、强调尊师重道的原因:①师道即君道,尊师即忠君,这是深层原因;②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唐国力日衰,学校教育也随之衰落,使儒家师道观日趋淡化;③科举使文学的地位逐渐超过经学。B、教师观:①教师作用:“学者必有师”。②教师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教师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④师生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这一思想不仅说明教师不是万能的,而且有教学相长的含义。

15.简述“苏湖教法”

胡瑗主持苏州、湖州州学时为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而创立的一种分斋教学制度。其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目的是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目的是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评价: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内实行分科教学,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开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16. 简述“三舍法”

王安石主持熙宁兴学时为改革太学创立的一种教学形式。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逐渐递升的等级。外舍每年一考,内舍、上舍两年一考。成绩根据操行和考试,均分为三等。上等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省试,直接参加殿试。 评价:“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使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校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17.简述书院产生的原因、书院教育的特点、书院产生的意义

书院产生的原因:①社会原因:社会动乱,官学衰弱,士人失学;宋初重视科举,无暇顾及兴学;②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③受佛教禅林讲学的影响;④印刷术的应用,书籍大量增加。

书院教育的特点: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②实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③实行门户开放的教学;④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重视自学能力;⑤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深厚;以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为培养目标;实行山长负责制,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产生的意义:①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②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③在办学管理领域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18.简述蒙学教材的特点

①符合初步识字阶段的要求;②注意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兴趣,内容通俗易懂;④在进行识字教育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

19.简评“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评价: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局限性在于读圣贤之书,目的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教育的弊病所在,受到批判。

20.简述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致良知”。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而主张“心即理”,“良知”是心的本质,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但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所蒙蔽,必须通过教育除掉物欲,从而恢复本心,即“灭人欲”、“致良知”。

(2)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分限”指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含义:对儿童的教育要量力而教、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对于不同的人要因材施教。

(3)教学内容:凡利于“求其心”者均可为教育内容,如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在读经问题上,认为“六经皆史”。

(4)儿童教育:①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②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③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歌诗能够激发儿童的意志,

引导儿童的感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习礼能够使儿童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还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读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④教育要考虑不同人的发展水平,“随人分限所及”。

21.简述明末清初民主教育思想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强调教育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习行、主动的教学方法。(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恒定是非的议政机关。

22.简述颜元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培养的人才有两类:一是“经世”之才,即各级政府官员;二是“百职”人才,即各种实用人才。评价:培养“实德实才”,冲破了理学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征,反映了要求发展生产的新兴市民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2)教育内容:文事斋(学习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学习兵法、射御等科)、经史斋(学习《十三经》、历代的法律、历史、诗文等科)、艺能斋(学习水学、火学等科)、理学斋(学习理学思想)、帖括斋(学习八股举业之道)。评价:从教育内容看,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经史礼乐,还纳入了自然科学知识和军事知识等,充分体现了“实学”教学思想。

(3)教学方法:“习动”、“习行”。基于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在实践行动中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倡“学用结合”和“讲练结合”。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1. 简述洋务学堂的类型、特点和历史影响

A、类型: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B、特点: 封建性和现代性并存。体现在:(1)办学方针:“中体西用”;(2)培养目标:造就洋务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3)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及科技课程,也强调四书五经的学习;(4)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重视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设立分年课程计划,确立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6)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封建官僚习气,并受洋人的制约;(7)组织领导:由洋

务大员直接领导和控制,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8)教师聘用:聘用洋教习。

C、洋务学堂的历史影响:积极:①洋务学堂的创办,冲击了科举制度,在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②第一次建立新型学校,把西学付诸实践,改变了传统以儒经为主的教育内容,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为教育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前提。消极:①洋务学堂在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②新式教育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学堂种类不多、规模不大,教学内容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笼罩在“中学为体”的氛围中,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③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2.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1)“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早在19世纪60年代魏源、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等来表述“中体西用”的概念,最早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人是沈寿康;但直到张之洞写成《劝学篇》,“中体西用”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2)“中体西用”思想的阐述:①在《劝学篇》,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从“中学”发题,注重纲常名教;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从“西学”发题,讲述西政、西史、西艺,尤其重视西政和西艺。②中西学的关系:“中学”为主,为根本,“西学”为用,为末节。“中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和祖国文明的情感,是保国、保种、保教的前提。“中学”是立国的主体,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必须放在学习的首位,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①历史作用:论证了“西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造就了一批封建王朝的掘墓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具有积极意义,对教育的影响深远,表现在: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了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引进西学,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影响到了政治领域,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僵化

的封建文化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教育和清末教育改革,对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②局限性:维新思想蓬勃发展的时候,《劝学篇》应时而出,阻碍了维新思想的传播,不利于当时中国思想启蒙运动。

③总之,“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中学和西学具有完全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中体西用” 将“西学”直接嫁接过来,并未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3.简述梁启超的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思想

A、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应办在大学之前与小学同办,首先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倡导师范教育,不仅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出发,更是强调通过广设师范学校,统一课程管理,培养一批在知识和思想上都符合维新要求的新教师,推动维新活动的开展。B、女子教育:阐述了女子教育的重要作用:女子不学是中国国弱的原因之一;女子学习之后从胎教意义上可以保国保种。主张男女平等,凡男子学习的内容女子都可以学习。C、儿童教育:①抨击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主张为儿童开办新式学校;②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③课程编制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难度适中,循序渐进;④改革教学方法以激发儿童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⑤反对体罚,强调减少课时,开展对儿童身心有益的活动。

4.简述严复的教育思想

(1)“三育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认为中国最大的忧患是愚贫弱,因此提倡用资产阶级的德智体三育来替代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具体而言,“鼓民力”就是要鼓励民众加强体育锻炼,杜绝一切危害身体健康的不适当行为,培养强健的体魄。“开民智”就是要启迪民主的智慧,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要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增加西学的教育内容。“兴民德”就是要改变人民的奴隶思想,使民众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还要提倡参政议政。

(2)“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首先,否定“中体西用”的思想,认为“体”和“用”不可分。其次,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的自然、社会科学。再次,主张文化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拼凑,应该构建一种融汇中西,体用兼备的新文化体系。

从严复对西学的态度上,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过于忽视中国传统学说的作用,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积极提倡西学有进步意义。

5.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①19xx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A、军国民教育(体育):强调学生生活军事化,以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传统,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B、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教育发挥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C、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以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为内容。D、世界观教育(合三育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培养人们立足现象世界并能超越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E、美感教育(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②五育的关系:五育作用不同,各有侧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五育不是没有重点的,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2)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第三,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仅体现在学术上,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网罗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③主张教授治校,民主管理:(1)内容:第一,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最高的立法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第二,各科设立教授会,分管各学科的教务和教学工作。(2)目的: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发展。

④改革教学体制:a扩充文理,改变“轻学重术”的思想:“学术”即“学为学理,术为应用”,二者关系是“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蔡元培认为大学要偏重于基础理沦的研究。b沟通文理,废科设系: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

已不适应近代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故废科设系。c改年级制为选科制:这一主张体现了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6.简述“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内容:①“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②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适当“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训练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③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信仰三民主义,抵制共产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评价:这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 它建立在对战争持久性的抗战形势估计的基础上, 坚持 “抗战与建国兼顾”的原则,没有因抗战而放弃正常的教育,顾及到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 这一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为今后国家建设培养、储备了人才。当然,这也是国民党控制教育抑制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效工具。

7. 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1)坚持教育为政治服务:①在教育对象上,坚持“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在民众教育中坚持“成人教育第一,儿童教育第二”;②在教育内容上,以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内容为主;③在教育形式上,灵活多样,以非制度化的教育为主;

(2)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①在教育内容上,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②在教育组织形式上,注意适应生产需要;③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劳动;

(3)依靠群众办学:①成人群众教育群众自己办,民主政府给予指导,保证教育方针的落实;②普通小学由群众自己办理或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③干部不脱离群众,尽量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

(4)创立新型的教育体制: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干部;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和文化水平;儿童教育则着眼于造就未来的革命接班人。三类教育主次分明,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对于现职干部的培训重于对未来干部的培养。

8.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A、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延续和促进社会生产和生活、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增进工作效能与激发工作者智能的需要出发,必须沟通职业和教育。

B、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作用:第一,从理论价值上,“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第二,从教育和社会影响上,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的职业素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职业,以此确立国家的基础;第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消除贫困,从而使国家每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地位: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

C、职业教育的目的:早期,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后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D、职业教育的方针:社会化和科学化。“社会化”指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要,从办学宗旨的社会化、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办学组织和方式等方面全面的社会化。 “科学化”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包括物质的和人事的工作都需要遵循科学原则。

E、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F、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敬业”指对所从事的职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好,尽职尽责,有为从事职业和全社会作出贡献的追求。“乐群”指有与人共同协作的精神,有高尚的情操、群体合作精神和服务精神。

G、职业教育的内容:①提倡职业教育,同时主张积极参加社会运动;②主张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学校与社会相沟通;③职业教育的原则是适应社会的需要;④职业教育应能包容一切,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贯穿教育全过程与全部的职业生涯;⑤实施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智能还要培养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谋职能力和创业精神。

9.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a、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含义: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④从生活纵向展开看,生活教育伴随人的一生,伴随人类发展始终。评价:将生活和教育等同起来,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

的知识传授,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化。含义:“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将学校延伸至社会,让整个社会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促进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c、“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含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包括①要求将劳力和劳心结合起来;②要求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③要求“有教先学”(教人者先教自己)和“有学有教”(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④否定注入式教学法;⑤要求生活课程论取代传统的课程论。此外,还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d、儿童教育思想:重视儿童教育,提倡尊重儿童的人格、人权。原因在于儿童教育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今后发展的根本。为了能帮助儿童发展,使其健康成长,提出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

e、师范教育:主张采用艺友制的方法培养教师。

外国古代教育史

1.简述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同:(1)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使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精神或灵魂得救或解脱;(2)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3)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异:(1)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教育,教师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故教育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教学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2)佛教教育则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故教育带有平民性;教学方法以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

2.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第二,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结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第四,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德育、智育及宗教教育等;第五,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施个别教学,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第六,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第七,文明或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但唯一特殊的中国文化,却源远流长。

3.简述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同:(1)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两者都重视体育;(3)两者的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 异:(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2)培养目标不同;(3)教育机构不同;

(4)教育内容不同;(5)教育方法不同;(6)师资队伍不同;(7)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4.简述“智者派”及其教育贡献

所谓“智者”,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期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代表人物如普罗塔格拉、高尔吉亚等。其共同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贡献:(1)云游讲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了教育对象进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2)既扩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使“七艺”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由此确定,对后世西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将道德、政治知识作为教育内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的预备教育。(4)职业教师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大众教师”,教师工作开始职业化。(5)智者们意识到教育与其他几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意识到教育对于国家生活的重要作用。从智者开始,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开始关注人类和社会的性质。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5.简述“苏格拉底法”

(1)内容: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特点: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3)优点: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获得知识。

(4)缺点: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5)评价: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启发法带有局限性。

6.简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法”的异同

同:(1)目的都是启发学生思维;(2)都采用了互动式交谈;(2)讨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伦理方面。

异:(1)问答次序不同,反映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在西方,教育是从人的内部引出已有知识;在中国,教育习惯于从外部灌输;(2)教育顺序不同。苏格拉底强调从特别到一般,而孔子强调从一般到特殊;(3)教育目的不同:苏格拉底强调探索新知,而孔子强调温故知新。

7.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灵魂论及其教育意义:灵魂论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核心,认为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是感觉的接收器,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分别对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在理性的指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灵魂论的教育意义: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教育不能违背人的人性;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该发展人的理性。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A、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但要适度,不能妨碍身体生长。B、道德教育:可养成中庸、公正、节制等美好德行。C、知识教育: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D、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其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音乐是美育的有效手段,担负者智育的部分职能,更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3)教育作用:A、对社会的作用: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B、对个体的作用 :人的形成有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指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这三个因素的理论是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理论雏型。

8.简述罗马共和时期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A、初等学校(亦称“卢达斯”),教育内容是读写算,其中包括《十二铜表法》和道德格言,但不重视体育和音乐。B、文法学校,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C、修辞学校,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目的,教育内容是逻辑、修辞、法律等。

9.简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1)教育论:

A、教育目的: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强调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B、教育作用:主张大多数人天赋相同,天生愚笨的人是罕见的;天赋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但认为教育并不是绝对的,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C、教育场所:主张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儿童趋善避恶;培养儿童间的友谊,合群的性格;养成孩子适应公共生活的习惯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等。

D、学前教育:重视早期教育,主张在儿童刚能说话时就开始智育和德育。学前教育的内容: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并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即让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最后两种语言同时并进。教育方法:反对体罚,使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2)教学论:A、课程内容: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B、课程设置:反对单科独进,主张各科齐头并进。C、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D、教学方法:主张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相交替。E、教学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原则;通俗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育人性原则;

(3)教师观:重视教师的作用,并对教师提出要求,即教师应德才兼备;严宽相济;要有耐心,热爱学生;懂得教学艺术,教学应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注意到儿童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10.简述骑士教育

A、性质: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B、教育目的: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C、教育过程:

(1)0—7、8 岁为家庭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包括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2)7、8 岁—14 岁为礼文教育阶段(侍童教育阶段)。低一级

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充当侍童,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3)14—21 岁为侍从教育阶段。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标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同时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通过受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D、评价: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旨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1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A、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生产力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新兴的市民阶级,并在文化教育上提出了新的要求。B、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方重新出现了古代的文明,并传入了东方的文化和教育,促进了欧洲的学术复兴。C、经院哲学内部蕴含着怀疑信仰而崇尚理性的新思潮奠定了大学产生的思想基础。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A、师生倡议创办而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B、内部按照领导体制可以分为学生大学(如南欧的大学)和先生大学(如巴黎大学如此,北欧的大学);C、中世纪大学的特权:大学自治、免除赋税和兵役、迁校自由、颁发教师许可证等。D、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E、课程最初并不固定,后来逐渐走向统一。大学教育往往分文、医、法、神四科;F、教学方法比较灵活,重视讲演和辩论;G、始创学位制度。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通过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3)中世纪大学的意义:A、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打破了封建闭塞愚昧的状态,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推动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B、促进了新兴阶层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国内外交流;C、中世纪大学的一些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等为后期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办学实践经验,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E、宗教色彩浓厚,受经院哲学影响很深,阻碍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12.简述城市学校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原因:为了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特殊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城市学校,其中,手工业者创办的称行会学校;商

人联合会创办的称基尔特学校。这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创办的学校的总称。

(2) 特点:A、在领导权上,最初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B、从归属上,尽管与教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

C、从内容上,强调世俗知识、基础知识及职业知识。D、从教学语言上,一般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E、从培养目标上,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

(3)意义:城市学校代表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13.简述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

同:(1)出现的必然性相同:与各国的经济、思想和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2)类型上,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3)地位变化上,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被朝廷或教会控制;(4)办学精神上,有相应的独立性、开放性和研究性;

(5)教学方法上,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都没有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

异:(1)产生的环境不同:中世纪大学产生于商业城市,而书院产生于远离城市的名山胜水;(2)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中世纪大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为新兴市民阶级服务,而书院从伦理政治角度,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旨在维护封建统治;(3)与官方关系不同:中世纪大学与教会斗争,为大学的独立、自由争取权利而书院得到政府的支持;(4)办学目的不同:中世纪大学的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而书院以伦理为本,培养圣贤人格;(5)教学内容不同: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教授“七艺”等内容,而书院以五经为教学内容;(6)学位制度:中世纪大学产生了学位制度,而书院没有;

(7)管理体制不同: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而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

14.简评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前期为培养有道德、崇尚共和精神的公民,后期为培养贤明的君主、能干的朝臣,两个时期都为政体服务。

(2)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培养美德,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3)高度评价德育的重要性,推崇古代的基本美德。

(4)教育内容包括古典语言和古典著作、三艺、神学、本族语、自然科学。

(5)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1)人本主义。(2)古典主义。(3)世俗性。(4)宗教性。(5)贵族性。

(6)评价:A、肯定了教育在培养新人方面的巨大力量,扩大了教育实践,初步探索总结了教育规律;B、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近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C、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阅读古代经典一味贪求模仿文体,结果导致了古典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15.简述新教教育的共同点

(1)从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看,有旧有新。旧体现在:教育内容中存在着宗教教育;新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目的、强迫义务教育、国家对教育的管理;(2)从教育思想的倾向看,中世纪的信仰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存;(3)从教育认识论看,神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存;(4)从教育思想的影响看,兼具积极性和消极性:积极性在于推动了新教国家教育的发展;消极性在于阻碍了教育的世俗化趋势。

16.简述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者的异同

同:都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异: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都是宗教教育,而人文主义教育也带有一定的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和天主教教育具有贵族性,而新教教育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三者的根本区别是其服务的对象不同。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英国:

1.简述19世纪英国政府干涉教育的原因

从经济上看,工人阶级子女能接受一定的初等教育符合资产阶级整体利益,这是促使资产阶级政府涉足教育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地位,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教育领域的斗争作为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对愚民政策。

2.简述1870年英国颁布的《福斯特法案》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①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②全国划分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本地区的教育;③对 5—12 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义务教育;④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⑤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等。意义: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它宣告了强迫的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促进了英国初等学校的发展,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的基础。

3.简述19世纪英国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1829年,国教派成立了英王学院。1836年,两所学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9世纪下半期,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英国许多城市等出现了新的大学。其共同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这一运动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传统,科学进入高等教育殿堂,中产阶级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推广运动: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这一运动在加强大学与社会联系,扩大教育对象,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简述《19xx年教育法》(即《巴特勒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a、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b、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c、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d、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意义:《巴特勒法案》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它确立和完善了中央和地方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为英国二战后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5.简述《19xx年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a、实施全国统一课程,规定在5-16 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附加课程);b、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全国性考试,分别在 7、11、14、16 岁时举行;c、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下的所有中学和规模较

大的小学,在多数家长要求下可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直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d、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e、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作出了新的规定。意义:《19xx年教育改革法》对英国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个方面,被认为是自《19xx年教育法》英国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6.简述近现代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并总结其规律

(1)17、18世纪英国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类:文法学校、公学和新型中等学校;

(2)19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改革公学和文法学校,创办现代中学;(3)20世纪:19xx年《哈多报告》、19xx年的《斯宾斯报告》、《19xx年教育法》、《19xx年教育改革法》。规律:实科教育逐步成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加强教育立法;中等教育逐渐普及。

法国:

1.简述法国的大学区制

为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1808 年设立的帝国大学,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大学首脑称总监,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分为 27个“大学区”,设学区总长,由总监任命。大学区制的特点: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全国实施学区制管理;开办任何学校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影响:奠定了近代法国教育制度,并影响着现代法国教育制度。

2.简述1882年《费里教育法》的内容

① 6-13岁为义务教育期; ②建立“母育学校”,免除公立的母育学校和初等学校的学费和书杂费;师范学校的学费和食宿费全免; ③取消公立小学的宗教课。 ④该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三个原则,促进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3.简述19xx年的《阿斯蒂埃法》的内容及意义

背景:随着法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要求日益加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战后,法国各界对改革职业教育的呼声更是不断高涨。内容:a国家负责职业教育。b规定全国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

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付一半。C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有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义务。d、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职业学科和劳动。意义:《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的事业,有法国“技术教育宪章”之称。

3.简述20世纪法国统一学校运动

针对双轨制教育体系,19xx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认为统一学校要解决两个问题: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这一主张反映了欧洲新教育运动对法国教育的影响。以新大学同志会的活动为契机,法国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其中,“新大学同志会”的改革主张引起法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19xx年,法国决定在初等教育实施统一的学校制度。19xx年法国初步实现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并于19xx年在中学设立统一入学考试,使入学机会均等。1937 年,让·泽提出在中学的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方案。主要内容:a、把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衔接,实现初级中等教育的统一;b、为通过考试、持有“初等教育证书” 、升入中学第一阶段的学生设立方向指导班,以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兴趣和能力。c、依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在第二年实行分流,分别进入古典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影响:统一学校运动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制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法国教育民主化进程。 德国:

1.简述巴西多创办的泛爱学校

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因巴西多创办泛爱学校而得名。特点:采用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采用“自然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直观教学;提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进步教育主张;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学习内容丰富,重视本民族语和实科知识;教育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用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

2.简述19世纪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A、洪堡对各级学校进行了改革,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该大学提倡“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研究统一”的教学,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且对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创办柏林大学的出发点:从长远利益考虑,

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柏林大学办学新思路:大学拥有充分的自由权;聘请既有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教授;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B、建立了与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工业学校或其他专业性学院,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3.洪堡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影响(一核心,3+3+3)

基本内容:教学自由、 学术独立、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是洪堡教育改革的核心。①在初等教育改革上,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为了培养师资,派遗教师到瑞士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②在中等教育改革上,编制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语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③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上,提出教学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创建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促进学术研究,活跃了学术氛围。②科研受到重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③改进了教学内容与形式。消极影响:①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使得当时德国的职业教育相对落后。②提倡教学自由,缺乏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必修课。③对教师的考核偏重科研,使部分教师忽视教学环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4.简评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各级教育发展状况

初等教育:废除了双轨学制,实施了4年制的初等教育。之后,又实施了8年制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一是取消了中学的预备阶段,使中学能够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二是新建立了两种学校: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高等教育:一是坚持大学自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提出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思想。师范教育:提出小学教师由高等师范学院培养。

评价:该时期德国教育较快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有了一定的衔接,一些新型的高等技术教育院校成为德国发展科技的阵地。但也出现了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倾向,为德国法西斯主义教育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美国: 1.简评美国的公立学校运动

公立学校运动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由贺拉斯·曼推动。公立教育运动最初发生在初等教育领域。

特点:(1)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2)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强迫入学;(3)采用免费的教育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的开展。后来,公立学校运动扩大到中学。评价:公立学校的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也成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端。

2.简述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a、在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公私兼有。b、高等院校数量大增,但规模较小。c、农工学院兴起。d、研究性大学、州立大学、专门大学的出现。e、初级学院的兴起。

3.简述美国的初级学院运动

兴起的原因:中学毕业生升学压力增大,四年制大学年限长,费用高,不利于吸收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设想。1892年芝加哥大学哈珀校长首次提出初级学院的设想。特点:(1)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教授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2)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费用低;(3)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和入学考试;(4)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也可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评价: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产物,适应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4.简评《史密斯—休斯法案》

为了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19xx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内容:①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②联邦政府与州合作,提供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③在公立学校中设立职业科,将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评价:该法案的颁布,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普通教育开始转向升学和就业双重目标,加强了普通教育和社会的联系,加强了普通教育的实用因素。同时,它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此,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再是一种行业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联邦与州合作、共建的政府行为。

5.简述“返回基础”运动

①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的倡导和推动下,美国开展了“返回基础”教育运动。②返回基础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出现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

训练方面的问题而言的。这项改革在小学阶段强调阅写算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在中学阶段强调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科目的教学;要求教师起主导作用;还对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进行了改革,并重新列入爱国教育。③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美国的一种恢复传统教育的思潮,对提高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遭到了许多指责,渐渐消沉下去。

6.简述美国20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5+3+3)

19xx年,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1)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自然科学、数学、英语、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的教育;(2)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推行标准化测试;

(3)通过加强课堂管理等措施,有效利用在校学习时间;(4)改进师资培养,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5)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作为美国80年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恢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提出了共同要求;第三,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激发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资助;但也引发一些新问题,如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测试成绩,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要求过于统一,缺乏灵活性;强调提高教育目标和要求使辍学人数迅速增加。

6.简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1)17世纪出现高等教育的萌芽,北部建立哈佛学院,南部建立威廉·玛丽学院;(2)建国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出现州立大学;(3)19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以私立为主,公私兼有;高等院校数量大增,但规模小;农工学院兴起;研究性大学、州立大学、专门大学的出现;初级学院兴起;女子进入高等院校。 苏联:

简述《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的内容和影响:

19xx年颁布《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成为整顿苏联普通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改进措施;要求学校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各科教学;要求在学校中采取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纠正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

问题,成为20世纪30年代改革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快了苏联教育的发展。

日本:

1.简述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1)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的新体制。(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3)重金聘请西方国家的技术专家和教师来日工作,并派遣大批留学生出国留学;(4)建立完善的师范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师资。(5)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6)努力发展高等教育。

2.简述《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内容

19xx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的日本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开始了明治维新改革以来的“第二次教育改革”。

《教育基本法》内容:1)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2)全体国民接受9年义务教育;3) 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

4)国立、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5)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7)尊重教师,提高教师地位;8)鼓励和发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学校教育法》内容: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制,削弱文部省权力,新设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2)采用六三三四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由六年延长到九年;3)高级中学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4)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为单一类型的大学。同时,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一法律使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

近代西欧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即宗教性和现实性的结合。教育的作用:①对于社会而言,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②对于个人而言,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认为人的天赋发展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这是贯穿夸美纽斯的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原则。自然包括两重含义:①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②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因此,教育适应自然一方面指教育工作者应遵循教育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发现教育规律。

(3)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普及教育的思想与其“泛智”思想密切相关。“泛智”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泛智”思想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泛化,即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发展智慧。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被教育成人”、“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等主张。为了便于管理,主张全国统一学制,将教育分为四阶段,每个年龄阶段设立相应的学校:①婴儿期(0-6岁)设立母育学校;②儿童期(6-12岁)设立国语学校;③少年期(12-18岁)设立拉丁语学校;④(18-24岁)青年期设立大学。评价:这种分段与连贯结合的学制设想,既便于管理全国教育,又考虑了普及教育的需求,对后世的公立学校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

(4)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①针对中世纪学校的混乱状态,提出学年制,要求学校每年招生一次,同时开学,同时放假;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全班学习进度一致;学校工作要有计划等等。②针对中世纪学校组织松散的问题,总结了各教派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主张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评价:班级授课制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育对象,减轻教师负担,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供了可能;但过分夸大其作用,忽视了班级人数过多对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影响。

(5)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量力性原则。⑤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6)道德教育:A、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把德育当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理论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模式,把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束缚,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德育要为国家政治服务。B、德育内容:智慧、勇敢、节制、公正;C、德育方法:采用正面教育;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 A、国家应重视教育,普遍设立学校,不应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B、主张国家设立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教育的统一发展。C、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实行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D、对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作出规定,重视纪律与规章制度。

2、卢梭的教育思想

(1)天性论:坚持性善论,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主张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性善论与宗教的原罪说针锋相对,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2)自然教育理论:

A、含义: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其核心是“归于自然”;主张将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教育,只有三者结合,并使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才能趋于自然的目标。

B、目的:培养“自然人”,即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

C、原则:①正确看待儿童。把儿童当做教育的主体和最积极的因素;②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即“消极教育”。成人不干预、不压制儿童的发展,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③自然后果法。

D、实施过程:①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②儿童期(2-12岁),以感觉教育为主;③少年期(12-15岁),以智育和劳动教育为主;④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

(3)公民教育理论:尽管对封建国家的教育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并不全盘否定国家教育。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忠诚的爱国者。培养过程:儿童能阅读时看关于本国知识的书籍;10岁时熟悉国家的各项物产;12岁熟知各个省区、道路和城市;15岁学习本国历史;16岁了解一切法规;20岁成为一个良好的国家公民。实现方式:改变现存的制度和教育;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设立最高行政院作为教育管理机构,并负责校长、教师的人选和升迁;儿童接受相同的教育,不可因学生的贫富而有课程上的不同;倘若不能完全免费,收费校准应当使最贫苦的家庭也能承担,同时国家要对教育给予补贴等。

(4)女子教育思想:以自然教育为基础,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女子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德性教育、知识教育、劳动教育、爱情教育等。目的:使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成为丈夫事业成功的辅助。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

A、教育的目的:使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B、教育的作用: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包括四层含义: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发展并可能获得发展;人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通过教育发展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

(2)教育心理学化(考过):①教育的目的的确定、教育的理论的探索应尊重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实现教学内容心理学化;③实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④教育者要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要素教育: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教育理论体系的重心。基本思想:教育过程要从一些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探索要素教育的原因:儿童的发展有着自然顺序;为了使广大劳动人民接受教育。要素教育体现在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其中,智育是核心。体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各关节的运动能力;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

(4)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考过):根据教育心理学化和要素教育思想,提出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智育主要是借助这三个要素实现的。智育应该进行的课程是语文、几何和算术。从要素教育出发,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A、语文教学法。提出发音教学、单词教学和语言教学;

B、测量教学法。利用实物和图形形成直观印象,然后再进行测量,最后将图形绘制出来。C、算术教学法。从通过实物让儿童产生“1”的概念开始。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裴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家,但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在新庄“贫儿之家”时期就开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验。后来,在斯坦兹孤儿院继续进行这一实验。评价: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表明了资本主义手工

业时代对两者结合的新要求。尽管认识到了两者的结合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改善的重要意义,但是没有真正找到两者内在的联系。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A、伦理学思想。内容: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内心自由是指一个人有了明确的思想或者对真、善、美有了明确的认识,就能自觉依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完善指人调节自己的意志,作出判断的一种尺度;仁慈指一种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统一;正义要求避免意志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解决冲突;公平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B、心理学思想。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系统研究了统觉、兴趣和注意等心理学问题。统觉过程就是新旧观念的同化和吸收的过程。统觉的条件是兴趣。

(2)教育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管理论、教学论和德育论

A. 管理论 :儿童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管理方法包括学校的规章守则、丰富的活动、教育者的威信与爱等。

B. 教学论:(1)教育性教学原则 :在西方教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学生获得某种知识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掌握的知识主要是为了形成道德观念,知识越多,品德才越好。评价:把教学当做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视知识增长与品德提高为无条件的同步运动,没有认识到智育和德育的相对独立性。(2) 教学理论:包括“教学进程”论和教学形式阶段论。前者论述教学方法,后者论述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A、“教学进程”论:统觉过程包括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统觉团的形成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方法的联系,产生了“教学进程”。B、教学形式阶段论(考过):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经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该理论依据心理学的观点,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过程认知的发展,为建立明确而规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育科

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直接影响并推动了当时及以后世界教育实践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当然,该理论过于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推进教学进程,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出机械论倾向。C.德育论:a、德育目的: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和德育论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将德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前者也称作“选择的目的”,指的是与儿童未来从事的职业相关的目的。后者指的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形成五种道德观念,根本目的是培养道德。b、德育内容:对恶的预防和对德行的养成。“训育”是与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概念。训育是为了形成美德,分为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其方法有限制、赞许、责备、惩罚、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

(3)课程论:A.兴趣与课程(考过):兴趣观:兴趣是一种将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心力量,是一种智力活动的特征,并具有道德的力量。将兴趣分为经验类的兴趣和同情类的兴趣两大类,经验课程有经验的(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思辨的(数学、逻辑和文法等课程)、审美的课程(文学、绘画等课程),同情课程有同情的(外国语、本国语等课程)、社会的(历史、政治、法律等课程)、宗教的课程(神学等课程)。同时,把兴趣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和行动。兴趣观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1)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是其为教学所确立的目的;(2)兴趣观是其设置课程的基本依据之一;(3)兴趣观是其确立教学形式阶段的重要依据。B.统觉与课程:统觉理论强调新的观念与知识的形成和学习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的,这就要求课程安排应当使儿童从熟悉的材料到不熟悉的材料。同时,提出了课程设计的“相关”与“集中”原则。相关就是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就是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其他科目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C.儿童发展与课程:将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年期。婴儿期加强身体养护和感官训练;幼儿期以《荷马史诗》为主,发展儿童想象力;童年期和青年期教授数学、历史等,发展理性。

评价:课程论以心理学为基础,使课程的设置与编制有了明确的依据,避免了课程设置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但客观上并未真正解决欧美近代学校的课程问题。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基本原理:①统一的原则:教育在于帮助人们逐步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②顺应自然的原则: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来看,教育应该是容忍的、顺应的。③发展的原则:第一次将进化论的概念运用于人的发展和教育。人的成长必须服从两条互补的原则即对立与调和。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天性与环境是矛盾的,主张从内外因加以调和达到统一。④创造的原则:上帝创造了人,人就应该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

(2)幼儿园教育理论:①幼儿园地位与任务:地位: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是家庭生活的继续和扩展。任务: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和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准备。②幼儿园课程:建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恩物与作业。恩物即神恩赐给儿童的东西,实际上是幼儿园里做游戏的玩具,其价值在于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恩物”是由特定的材料组成的,其本身形状不变。作业是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它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种类有纸工、泥塑、绘图等。

③幼儿园教育方法:自我活动和社会参与。要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让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

作业和恩物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表现为他们是两种互相连接的幼儿游戏活动的形式,是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满足其内心冲动的必要手段。区别:第一,从幼儿活动的次序来看,恩物在先,作业在后;第二,从活动的材料看,恩物的材料是固定的,作业的材料是可以改变的;第三,从性质来看,恩物是活动的材料,作业既包括活动,也包括活动的材料。第四,从儿童的内心需要来看,恩物反映模仿的本能,作用在于接受或吸收,而作业反映创造的本能,作用在于发现和表现。

19世纪末20世纪欧美教育思潮和实验:

(1)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公民教育理论是德国国家主义教育政策的产物,其目的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教育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为国家服务。有用的公民应具备三项品质:具有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国家的品质。

劳作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把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为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是目的、手段和机构三位一体的关系。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帮助学生能在国家的组织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一种职务,即“职业陶冶的预备”,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其二是要把个人的工作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把职业陶冶与性格陶冶结合起来,即“职业陶冶的伦理化”;其三是要求在学生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其互助互爱、团结工作的精神,即“团体的伦理化”。为保证这些任务的完成,要对人进行性格陶冶,具体措施:把“劳作教学”作为独立科目;改革传统科目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团体工作为原则,发展利他主义,关注社会利益。

(2)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A、幼儿的发展:重视早期教育,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重视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B、自由、纪律和工作: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动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科学的教育学应给学生以自由;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活动基础上;工作可起中介作用,将自由与纪律统一起来。

C、幼儿教育的内容:感观教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以触觉练习为主;读写算练习;实际生活练习,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等。

蒙台梭利和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受卢梭的影响,主张儿童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②都极其重视幼儿期的教育,重视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提倡建立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不同点:① 教育内容、方法不同: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否定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②教学组织形式不同:福禄培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学习;③教师作用不同:在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师被视为“园丁”,而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

(3)昆西教学法

由帕克倡导的一种教学法。特征: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雏形的民主政治,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主张学校课程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4)有机教育学校

约翰逊创办了费尔霍普学校,该校以“有机教育学校”而闻名。特征:教育目标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包括培养感觉、体力、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以改善生活和文化;教育方法在于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是“有机的”;学校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主张以一般的发展而不是以获得知识的分量作为教育的目标。

(5)葛雷制

由沃特推行以“葛雷制”著称的教学制度,亦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沃特以杜威的基本思想为依据,以具有社会性质的作业为学校的课程,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课程也分成四个方面:体育和游戏,学术工作、科学,工艺和家政以及团体活动。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制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废除寒暑假和星期日,昼夜开放,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成为进步学校流行最广的一种形式。

(6)道尔顿制

由帕克赫斯特创立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特征: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学生用“公约”的形式学习;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使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道尔顿制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既强调儿童自由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又强调合作精神的形成,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7)文纳特卡计划

由华虚朋进行的一种教育实验。主要观点:重视使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使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

联系。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和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织布、绘画、雕刻等)。前者按学科进行,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后者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无确定的程序,也不考试。

(6)设计教学法

由克伯屈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克伯屈反对主智主义教育,强调发展完整的人格,主张建立一种以生活和实际经验为中心的新学校;将“设计”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主要观点: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和现有的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学习单元,让学生在每一单元活动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执行,学习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把设计教学法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生产者的设计。第二,消费者的设计。第三,问题的设计。第四,练习的设计。同时,提出了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判结果。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和实验

1.杜威的教育思想

(1)教育本质论:

A、教育即生长:批判了教育预备说,认为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生长是有机体内部条件(兴趣、本能、习惯等)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使一切教育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但这种尊重并非放任自流。

B、教育即生活(考过):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生活结合,使学校生活既符合社会需要也符合儿童的需要。

C、学校即社会:学校不仅是学习功课的场所,也是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形式,所以要求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要求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形,将代表社会性的活动课程引入学校。

D、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要使经验改造有成效,就必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儿童发展的良好条件。将经验看成知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但是将经验看成主体的创造,

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2)论课程与教材: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制,主张课程与教材必须建立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考虑,提出了“从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的课程论思想,主张以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主张以“教材心理化”来使儿童同时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种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包括园艺、烹饪、印刷、纺织、唱歌、阅读、书写等形式。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杜威反对成人和专家编写的教材,认为必须以儿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但是如何将直接经验组成系统的知识,一直没有解决好。

(3)论思维与教学方法:从批判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教育方法出发,提倡反省思维,即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因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步教学法”: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评价:杜威强调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的活动积极的思维,并注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是很有见地的为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摸索性的“做”的基础上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4)德育观:认为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是道德。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与人合作的新个人主义。主张:反对将个人和社会割裂开来,认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反对过分强调个人自由,提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在实施德育方面,主张在社会性的情境中实施道德教育;要求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视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改造主义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20 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康茨和布拉梅尔德。主要观点:一是教育应以“改造社会”为目标。二是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学校运用民主方法,通过相互协调的教育,就能达到大多数人都同意的“社会一致”,即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三是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四是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上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五是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和劝说的教育。

3.永恒主义教育

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美国赫钦斯和阿德勒、英国利文斯通、法国阿兰等。主要观点: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理性,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提倡学习和钻研古典名著;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4.存在主义教育

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二战后流行于欧美,5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奥地利布贝尔、德国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 法国萨特、美国奈勒。主要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

5.新行为主义教育

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和加涅等。新行为主义是由20世纪初美国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而来的。行为主义主张人的行为的基本公式是受因果律支配的“刺激—反应”。新行为主义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予以补充。主要观点:教育和教学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提倡程序教学,其基本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把教和学的行为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6.结构主义教育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和美国布鲁纳。主要观点: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法”;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7.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显现,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与挑战的加深,人文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主要观点: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主张人本化课程;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该思想出于对主知主义思想的批判,主张从多方面来考虑人的整体发展,

给教育理论带来了观念的革新,但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近代学制的产生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产物陶行知在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一文中指出一切制度都是时势的产物学校制度亦不违反这原则时势如此学制不得不如此时势如彼学制不得不如彼时势变迁那应时势需求而来的...

学习《中外教育史纲》的收获

学习中外教育史纲的收获一陶行知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学习了中外教育史纲我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是生活教育的思想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理论贯穿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各个方面...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感想人们大都喜欢挤破头皮往前上总对那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每每茶余饭后回首历史时也会觉得受益匪浅甚至对久久迷惑的某一问题恍然大悟中国名臣魏徵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教育史部分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史函授复习资料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一中国教育史1西周教育中基本学科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2孔子总结的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学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最后要学以致用行...

中外教育史复习重点

第一讲1第一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产生的基础这种观点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错误的第二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模仿这种观点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

中外教育史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上编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一章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实施教育性质儿童公育学习内容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3...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20xx级一名词解释1龙门四品龙门四品在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内龙门四品分别为始平公造像题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造像题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题记号称龙门四品其字体方劲雄奇带有浓厚...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科教学大纲学院部艺术学院课程名称中外美术史教务处二一三年十月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1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目的2本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专业理论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授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

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人的一生很短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与品读所有的书籍但是人生的成功有需要足够的知识为积淀无数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想要收获更多的果实就必须有所付出作为一个对美术有这独特...

中外美术史心得

学习中外美术史心得了解大师解读大师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有帮助不看好的东西怎么知道什么是好呢学习美术史还能让你少走弯路放眼未来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学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以前积攒下来的所以美术史的学习无处不在美术史不枯...

中外教育史学习心得(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