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时间:2024.5.4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

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机构、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社会科学。

特点:

1、整体性

2、广泛性

3、综合性

4、实证性

功能:

1、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为政府决策和立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2、社会学研究具有行为导向的功能

3、社会学能够提供社会发展所需的必要知识

45、社会学研究有助于学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

6注意社会学与法学的关系(P13)

人口定义:

考察方面:

、 包括自然构成和社会

15%以下)、成年型人口(1530%以上)。

它是以女性人口为100时所对应男性人口数来计算的。

人口的空间分布指的是社会人口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数量和密集程度。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易益典):

1、两个公理

A、物质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B、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2、两个级数

A、人口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

B、人类生活资料以计算级数率增加

3、两种抑制

积极的抑制和消极的抑制

4、三个命题

A、人口必然得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B、只要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C、这些抑制和那些抑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抑制,罪恶和贫困。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中国环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P30):

1、大气污染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3、垃圾处理问题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5、旱灾和水灾问题

6、水土流失问题

7、生物多样性问题

8、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文化定义:

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

结构:

1、内部结构:

2

分类:

1、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符号性质)

2、主文化、副文化、反文化(文化学系统在文化模式中的地位和影响)

主文化 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文化体系中占主导或支配地位的文化学系统。

副文化 也称亚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文化体系中居于从属和受支配地位,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文化学系统。

反文化 是指与主文化相反或反对主流文化的文化子系统。

第三章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

社会角色:围绕特定身份,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表现出来的一套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模式。

(最早出现于林顿《人的研究》)

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所存在的社会关系领域: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角色

2按社会角色获得的途径:先赋角色(由出生的偶然性自然获得)、自致角色(个人由于自己的后天努力可获取)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自致角色的不断扩大

3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eg.法官警察)和开放性角色(eg.父亲朋友)

4按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功利性角色(计算成本,将就报酬,注重实际的经济利益,eg.工人商人)、表现性角色(不为报酬,是一种责任义务,自我实现欲望eg.艺术家医生)

5按角色的表现状态:理想角色:社会对特定身份所规定的一套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规范。eg.女子; 领悟角色:扮演者主观理解的角色 ; 实践角色:扮演者在实际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角色

角色丛: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

角色扮演:(第一步角色知觉第二步角色操作)

角色冲突:间冲突。

社会化:(广义:生命整个过程;狭义:未成年人变成成年人)

社会化实质:一,是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13自我选择

社会化条件:1人具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23人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4人有语言的能力

社会化的内容:

基本社会化过程: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初期、

反社会化:是对一定社会的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

社会失范: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乃至多元化的现象。

再社会化:极端改变原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去除原有个性,重塑社会角色的过程。(eg.军人,监狱对于罪犯)

社会化的机构:(了解不同社会机构对人的社会化的不同影响)

家庭----积极性的亲子关系,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创造行为的发展

学校----学习技能、观念和传统文化 强调遵守非个人规范和权威 社会控制

同龄群体----青少年同龄群体帮助个人在社会中取得一个平等的地位。

把自己的亚文化 把社会文化 社会成员

大众媒介----1大众媒介对文化规范的影响2由大众媒介所引起的偶尔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影

响3促进学习与社会变迁

网络社会----引发全新的生存生活方式

米德的概括化他人理论:强调自我是逐渐发展的,只有在社会经验与活动过程中才能形成自我观念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

自我:由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超我:个体接受社会道德的规范后逐渐形成,在人格中居于管制地位。

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第四章 社会互动

定义: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1、交换理论 布劳

2、编剧理论 戈夫曼

社会知觉定义:

特点:

1、直接性 对人和物的直接反映。

2、选择性

3、恒常性

内容:

1、对他人的知觉

2、角色知觉

3、人际知觉

4、自我知觉 一类人)

1、

2

3

4 也称社会刻板效应,人们对社会的特定人群所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化的看法和认识。

归因定义: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指出其性质,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暗示定义: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里或行为施加刺激,并可能使人们依次刺激而做出反应的一种行为方式。

分类:

1、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主客体关系)

2、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刺激传递方式)

3、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主观意识状态)

4、反暗示

因素影响:

1、暗示者的特征。暗示者的权威性越高,暗示效果越好。

2、被暗示者的特征。被暗示者的对立性越差,暗示效果越好。

3、暗示的强度。暗示刺激量越大,暗示效果越好。

4、暗示的情境及内容。情境越不熟悉,内容越生疏,越容易受暗示。

第五章 社会群体

社会群集定义:指临时性或偶尔聚集在一起,且不存在持续稳定的互动关系的人群集合体,如公车里的乘客,超市里的顾客,电影院里的观众,公园里的游客,街旁看热闹的围观者等。 社会类属定义:是指具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人群,更多指的是涉及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如男性、年轻人、残疾人等。

社会群体定义: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具 基本特征或要素:

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2、有较明确的成员关系

3、有持续的互动

4、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5、有一致的目标

类型(前4个):

12

3

4

5

6

7

p112

p113

130人)

2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出全部的个性

4、成员间交往的情感性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第六章 性别、婚姻与家庭

婚姻定义:

成年男女双方按照习俗和法律的规定结为夫妻的一种制度,它是限制两性性自由的限制,是为了保障安全的稳定的有利于生育的两性关系。

家庭定义:

指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基础,婚姻关系为纽带,以人口生产为特征的,共同生活、共同消费的社会基本生活单位。

重要性:

1、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细胞

2、每个人都不能超脱家庭

3、家庭是成员关系极为密切的联系

4、必须重视家庭问题的行为

类型(综合关系):

1、核心家庭 只有夫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2、直系家庭 又称主干家庭或直系双偶家庭,多了婆媳(岳婿)关系和祖孙关系

3、大家庭 又称联合家庭或多代多偶家庭

4、其他家庭 家庭结构不健全的残缺家庭

分类:

1、姻缘关系 以夫妻结合而形成的

2、血缘关系 以血缘为依据而结成的亲属关系

3、姻亲关系 非姻缘非学院关系的亲属关系

居制类型:

1、从夫居

2、从妻居

3、新居制又称单独居或分居制

4的结构和功能。

代际关系:

1、接力型

2、反哺型

社会组织

在与周边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

4权威体系和科层化管理体系

除以上特征,还有,社会组织有一定的心理结构,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

社会组织的分类:

根据组织的社会功能分类(帕森斯):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 根据组织的目标分类(彼得。不劳与斯格特):互惠组织、营利组织、服务组织、公益组织 根据组织对成员的控制方式(佐佐尼):强制组织、功利组织、规范组织

根据组织的结构分类(梅约):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根据组织的规模分类(凯普劳):小型、中型、大型、巨型

根据组织的活动领域:政治组织、市场组织、非营利组织

根据组织技术分类: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

家长制与科层制特点的对比:

社会学概论

韦伯是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社会学家。

标准:1、以外显地位为标准,2、以潜在地位为标准

目前常用的分层标准:

1、收入 收入的差别是重要的社会分层的依据。

2、财产 财产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里所拥有的财产。

3、职业 职业地位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地位。

4、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是决定社会地位和职业的重要因素。

5、权力 权力意味着一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向别人施加影响的能力。

6、声望 声望是一个人潜在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当代的社会分层

划分标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

中国当代的十大阶层划分: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1%)

2、经理人员阶层(1.6%)

3、私营企业主阶层(1.0%)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4.6%)

5、办事人员阶层(7.2%)

6、个体工商户阶层(7.1%)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1.2%)

8、产业工人阶层(17.5%)

9、农业劳动者阶层(42.9%)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4.8%)

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的现状(P289-297)

第十章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定义:社会流动又被称为“社会移位”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中所处位置的变化。

理解:

(1)

(2)

(3)(4)社会流动的前提:

(1

(2

(1)

(2):社会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社会流动。

水平流动: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人们在同一层次上职业地位的变动和职业角色的转换。

B、代内流动: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代际流动: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在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等方面的异同和变动。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个人的家庭背景、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二)、社会因素:社会结构的性质、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社会价值观

中国当代社会流动的特点:

1、中国与工业化国家社会流动的模式具有比较大的差异。

2、19xx年前后,中国社会流动的模式、流动的机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中国的职业结构正在渐趋高级化,而且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从而促使更多的人进入社会中间阶层。

4、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正逐步走向一个开放社会。

5、公正、合理和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

总体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显示出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转变特征,要形成现代化社会应有的社会流动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谈谈你对中国当代社会流动的理解(P318-335)

第十一章 越轨行为和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

定义: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和行动。

特点:

(一)、越轨行为的界定具有相对性

(二) (三)、越轨行为是多数人所不赞成的行为

(四) 范的重要性

(五) 社会进步的不合理的越轨行为

类型:

1

2

3

理论—对应的社会学家:

(一) (二)

功能:

2、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

3、越轨能促进社会的变迁

负——1、越轨的广泛流传,有可能弱化人们遵从的动机

2、越轨会使生活充满不可预知的风险

3、严重的越轨是一种社会解构的力量

社会控制:

定义:

广义——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能够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社会越轨者是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特点:

(一)、社会控制具有普遍性

(二)、社会控制具有集中性和强制性

(三)、社会控制具有超个人性

(四)、社会控制具有依赖性和互动性

类型:

1、目的:限制的控制、压迫的控制、建设性的控制

2、主体:个人对个人的控制、个人对群体的控制、群体对群体的控制

3、价值和意义:积极的控制、消极的控制

4、方式:内在控制、外在控制

5、控制力的程度:硬控制、软控制

6、形式:制度化控制、非制度化控制

7

8、社会机构的层次:宏观控制、微观控制

第十二章 定义;从广义上看,社会变迁可以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自然环境 2、人口 3、科学技术

4、经济

5、社会制度

6、文化和价值观 社会变迁的理论解释:

1、社会进化论

2

3

是社会变迁在当代呈现的新形态,它是制度与价值的综合变革。

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现代化的经济方面十分引人注目,以致许多人把它看作是现代化过程的中心力量。 广义的工业化包括农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商业化。

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

政治是社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3、社会结构现代化

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指的是结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确立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4、人的现代化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甚至可以蕴含社会化的全部内容。人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中国社会转型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1、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2、社会形态的变迁,“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3、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转型的主题是社会机构,它是指一种整体鹅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机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

1、中国社会转型的慢速发展阶段(1840-1949)

2、中国社会转型的中速发展阶段(1949-1978)

3、中国社会转型的高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

总的来说,1978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谈谈你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P399-403)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定义:

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

1、社会性 理合作才有可能。

2、公共性

3、破坏性 会进步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1、社会病态论

2

3

第十五章 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19

《论社会分工》中将社会分为两种类型,即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三种权威类型说:

1、法理权威 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

2、传统权威 建立在领导者的要求和信徒的信仰上

3、感召权威(魅力权威) 信徒们认为一个领导人有魅力


第二篇: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的概念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Sociology

Socius--- “社会中的人们”(拉丁文)

Logos --- “论述”、“学说”(希腊文)

第一讲: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由来

1、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科学技术条件

4、创始人

1、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在他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 ——马克思

2、思想条件

?十七八世纪以来英国及欧洲大陆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卢梭)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 ?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科学技术条件

?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牛顿力学体系

?法拉第的电学实验

?伽利略的望远镜

4、创始人

?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法)

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P4-8

1、整体性

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

3、科学性(实证性)

4、应用性

5、建设与批判性

1、整体性

?社会学的创始人把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各部分之间窜在这项生物有机体那样的联系,这就是社会学的整体性观点。

?整体性观点认为社会、社会现象内部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因而不能独立地研究它的组成部分。

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

?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十分广阔,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如心理、生物、经济、地理、政治、法学等。

3、科学性

?社会学的科学性主要是指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孔德提出的社会学之所以被认为是社会学学科之肇始,重要的是指出了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即实证研究方法。

4、应用性

?社会学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学者们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产生的。 ?社会学重要的任务就是服务于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它应用性的体现。

5、建设与批判性

?社会学建立之初有两个基本取向,即维护改良取向和革命批判取向。

三、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经济学

2、政治学

3、历史学

4、心理学

5、历史学

6、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学研究的是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方式。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的共同研究领域是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比如:

?经济行为会不会受文化影响。

?经济行为会不会受政治影响。

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区别和联系

?政治学研究政府、政治观念、政体与政治权力的使用。

?社会学是不是“政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呢?(即,政治行为可以用社会学的变量分析得到证明 ) ?政治社会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取向,它假定政治现象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同时社会现象亦具有政治性意义,也可以说,政治是一种社会性事件,或,社会是一种政治性事件。 (美G?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 ?话语权与权威的关系

?普通话与权威的关系

?另一方面,社会学对于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更感兴趣。(戴维·波普诺) 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含义。(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从历史的考察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贯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李大钊)

?历史学史研究人类社会已过去时间与规律的科学,社会学则主要面对现实社会。

?历史社会学主张:社会现象的研究必须考量历史因素,社会现象本质上就是历史过程中社会互动的结果。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精神过程。如:推理、动机、理解、梦境、和创造力,以及精神病、情感冲突与情绪等。

?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人的经历而不是社会群体。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格、行为如何受到个人的社会环境影响。

?两个学科在知识和方法上相通。

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区别与联系

?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的。

?体质人类学集中于研究人类的生理进化和今日世界各民族的体质差异。(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差异)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以前的社会(前工业社会)的文化与发展。(如,社会的规模、文化与狩猎的关系;受地域影响的民族习性等)

?社会学则主要关注于现代文明。

?社会学与人类学在方法上是互通的。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四、社会学的用途

(一)、认识功能

(二)、实践功能

(三)、教育功能

(一)、认识功能

①认识社会和他人

②认识自己

(二)、实践功能

① 政策性社会调查

②社会预测

③政策咨询和社会诊所

④社会批评

⑤社会实验

⑥职业准备

⑦日常决策

(三)、教育功能

第二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一、社会学的早期发展历史

二、美国社会学历史

三、中国社会学历史

四、两种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学的早期发展历史

1、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

2、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3、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4、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

5、韦伯(M.Weber,1864—19xx年)

1、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

①人类理性发展三阶段的理论

②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

③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

三阶段定律

?人类历史演化的过程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始于人类理性发展的阶段相类似的,即:神学、形而上学、实证哲学阶段。在神学阶段人们的观念侧重于超自然力,认为社会和自然界是上帝的产物。是人们试图探求事物运动终极原因的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的特征是人们把那些支配现象的超自然主体体换成一些抽象的实体,并依据对这些抽象实体的认识来解释各类具体现象。科学阶段是把推理和观察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现象的实际运动规律的实证阶段。

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

?实证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它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实证”依次具有如下含义;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孔德认为,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和描述事物现象之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超出这些可描述现象之外的认识,就失去了科学性。

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

?孔德认为: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即从相对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其基本内容包括:既要考察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也要考察其物质方面;通过考察人们的道德活动来揭示人们的道德感和社会感的发展;通过考察家庭关系来引申理解社会关系的性质;要研究政治管理机构和教会这两种主要的组织制度,并注意它们的功能互补;要通过动力学考察来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2、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①社会有机论

②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论

?社会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特征有如下特点:(1)社会在不断地生长;(2)他在生长的过程中,社会的结构分化了;(3)社会功能也随着分化,(4)随着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不同,社会间的相互依赖逐渐加强,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的变动;(5)社会具有营养、分配、调节的系统。不过,社会同普通活的机体也有不同的地方,即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分散的整体,而生物的有机体是一个具体的整体。

3、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冲突主义理论的最早阐述者“冲突主义的始祖”

4、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

?社会事实

?《论自杀》

(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

?机械的团结与有机的团结

4、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

?社会事实

?《论自杀》

(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

?机械的团结与有机的团结

社会事实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点要素。之所以可以认定一个社会事实,首先,是因为它外在于个体;第二,社会事实之所以是实在的,是因为他们对个体施加约束;第三,社会事实独立于任何单一个体的行动,普遍渗透与一个社会群体或整个社会 。

?

利己型自杀

?利己性自杀是由于对个人主义的过分强调,或缺乏与社会群体强有力的联系而造成的,因此,新教徒比天主教徒有较高的自杀率,因为新教徒的信仰鼓励更大的个人主义,并且在新教的教会里共同的联系较弱。单身的人比结了婚的人有较高的自杀率,结了婚没有孩子的人比结了婚有孩子的人有较高的自杀率。

利他型自杀

?利他性自杀则是由于过分强烈的社会整合层次所造成的。高整合的社会压制个性,以致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相反,群体的需要则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个人愿望都从属于群体生活和利益。群体的使命既要求牺牲个人的生命,又难于完成,尽管人们做出了最大努力,但依然还会失败。当人们对群体和对他们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时,失败的经验会导致严重的情绪低落,并且由于群体的失望而丧失自我价值感,此时人们可能会选择自杀作为蒙受着耻辱继续活下去的替代办法。

失范型自杀

?在正常的和稳定的条件下,每个人的愿望由受到一般道德原则支持的适当规范调整。这些规范保证个人的愿望和抱负大致与可行的手段相适应,因此,每个人争取和获得它们与其应该获得的适当的报酬。当这些调整性规范遭到破坏时,结果是消除了对每个人愿望的制约,人们的愿望就会在任何可实现的现实的可能性之外爆发出来,于是个人注定要受到不断的挫折。正像迪尔凯姆所论述的,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是不会满足的,但他们受到已建立的规范的制约。一旦这些制约消失,人的欲望的基本的不满足就会表现出来。愿望得不到满足引起的挫折增加了,自杀率也就上升了。

集体良知

?集体良知外在于个体意识,但同时也把自身强加于个体意识,并且全面渗透入个体意识。一旦有人冲犯了集体良知的规矩,社会的个体成员就会深深感到道德上的愤怒:必须通过惩罚或驱逐来压制冲犯者。这种压制性的实践也具有强化集体情感的功能,从而也强化了团结。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迪尔凯姆把有一种支配型的集体良知所产生的团结类型称为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因为它类似

于无机物质各分子之间的关系。

?劳动分工的增长意味着,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大大减少,而维持团结的集体良知出现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但尽管如此,社会并不会就此陷入分裂。以前孤立的各部分之间,就这样确立其经济、政治及其它方面的联结纽带。社会变得更为统一,同时随着不同的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有可能发生交易和交换,各社会单位的专门化程度也趋于上升。 这是一种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不同的社会单位在其中凝聚在一起,因为他们为了整个系统的持续存在而相互依赖。

5、韦伯(M.Weber,1864—19xx年) P30-31

?理解社会学

?社会行动

?权威理论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特征 :①强调在自然客体和社会现象之间作出区分,突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要求社会学使用与自己研究对象的特点相适应的方法,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绝对化;②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客观结构的物化现象;③主张借助价值关系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在社会认识上的重要作用,在社会认识上要求对社会事实和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作出分别的处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1

?韦伯认为 :只要“行动者的个体赋予其行为一个主观意义”,行动就发生了。进一步说: “只要行动的主观意义已考虑到了他人的行为,并就此在行动过程当中借之确定方向,行动就是社会性的。”

?当一个人根据一个情景的事实,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努力实现对某些特定目的的时候,就产生了理性行动。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2

?为此韦伯构思了四种类型的社会行动: (1)目标合理行动(工具理性行动),即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效的行动;(2)价值理性行动,即能够按照自己信奉的价值进行的行动,这种行动取决于对真、美或正义之类较高等级的价值,或对上帝的信条的一种有意识的信仰和认同;(3)情感行动:这种行动是由感觉、激情、心里需要或情感状态决定的;(4)传统行动:这种行动是一种养成习惯了的行动。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3

?并非所有这些类型的行动都同等地适用于解释性理解的。韦伯认为实现对人类行动的“解释性理解”的可能方式有两种:“直接观察性理解”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经验到的直接理解,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做事情,即刻便知道他在做什么,尽管我们也许还不知道他们那类人为何那样行动。

?另一种方式是说明性理解,为的是揭示行动者的动机:“所谓动机,就是对行动者自身或外在观察者都构成有关行动充分根据的主观意义丛。

权威理论(法理型、超凡魅力型、传统型)1

? 权力结构并不一定是就是权威结构。权威是指制度性合法的权力。权威是一个人在相信他或他施加影响的权利的合法性基础上要求别人服从的可能性。而权力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便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权威理论(法理型、超凡魅力型、传统型)2

?传统权威

?这类权威依靠“人们对古老传统的神圣性以及实施权威者的合法地位的牢固的信念”。因此不管人们还有什么别的理由来遵从权威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他们相信权威永远存在。

?感召权威(charisma)

?感召权威是以领袖人物的非凡的才能为基础的。

?合法(法理)权威

?韦伯把建立在遵守正式指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基础上的权威成为合法权威。这是与工具性的合理性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权威。他与传统权威以及感召权威不同,他是以非个人的方式来统治的。

二、美国社会学历史

1、芝加哥学派(托马斯、帕克)(——1940S)

2、哈佛学派(索罗金、帕森斯)(1940——1960S)

3、功能学派之后的美国社会学 (1960S——)

1、芝加哥学派(托马斯、帕克)

?早在1873年W.萨姆纳就在耶鲁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

?20世纪初至30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1892年美国社会学家A.W.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开设了第一个社会学研究生班

?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的一些大学社会学学者为主的,一种是调查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问题的城市社会学派,是城市社会学领域内生态学派的先驱。该学派于20世纪处形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帕森斯功能学派的兴起而逐渐衰落。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 。

?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社会学方向对后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莫尔、托马斯、帕克、米德等人。

2、哈佛学派(索罗金、帕森斯)

?哈佛的社会学,相对于哈佛大学的历史来说显得很年轻。哈佛大学始建于1636年,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社会学开始了 “启蒙运动”,这一启蒙运动的发祥地就是哈佛社会学系。哈佛社会学系,始创者俄裔社会学家皮季里姆·索罗金。哈佛社会学系,标志语言:“You can go anywhere with a degree in sociology——你拥有了社会学学位,天南海北任你飞!”。

?代表人物皮季里姆·索罗金(P. A. Sorokin, 1889—1968),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罗伯特·默顿((Robert K.Merton 1910——2003.2.23) )

3、功能学派之后的美国社会学 (1960S——)

三、中国社会学历史

1、发韧期(1891—1910)

2、萌芽期(1911—1918)

3、幼苗期(1919—1927)

4、成长期(1928—1948)

5、改革期(1949—现在)

1、发韧期(1891—1910)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授“群学”。

?1896年谭嗣同(湖南浏阳人)著《仁学》一书,在其中首次提到日本人用到的“社会学”一词。

? 19xx年章炳麟(浙江余杭人)翻译了日本人岸本能五太写的《社会学》一书。

? 19xx年,严复(福建侯关,今天的福州人。)翻译出版了1873年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为其《社会学原理》的绪论。)翻译的中文名字《群学肄言》。

2、萌芽期(1911—1918)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广修学堂”,其中“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19xx年该校社会学教学设置两个小时的课程。并在19xx年将社会学、政治地理学和论理学三门课程确定为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补助课程。

?真正最早进行社会学课程教授的是一所美国基督教会在上海开办的高等学校——圣约翰大学,19xx年开设的“物理与政治”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外国人所著。

?19xx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为严复。开设了一些社会学相关课程,可以考证的是19xx年秋,该校开设社会学第一班课程,由康宝中任教。

?美国基督教会在上海开办的沪江大学。19xx年设置了社会学系,由美国数授教课。l 917年在该校附近创设“沪东公社”。这个社是上海杨树浦一带工人区的社会服务机关。

3、幼苗期(1919—1927)

?19xx年上海大学创建,该校前身为私立东南师范学校。校长于右任,副校长邵力子,中国共 产 党人李大钊、邓仲夏等都在这所学校任教。瞿秋白受李大钊推荐任当时的社会学系主任。

?最早的一个社会学会是北京社会实进会。该合成立于19xx年11月 。

?继北京社会实进会之后,19xx年2月,留学回同的余天休,在北京组成“中国社会学会”,同时并创刊《社会学杂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4、成长期(1928—1948) ?成长期中有三条发展的枝干,三条枝干中第一条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文化出版部门社会学的发展,第二条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第三条是“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

5、改革期(1949—现在) ?建国后从19xx年至19xx年,高等学校进行了全面的院系调整,各校社会学系两年内逐步被撤销。 ?。19xx年3月15日召开的社会学座谈会,决定成立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并通过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工作条例(草案)》。选举出的第一届理事会由50名理事组成。其中费孝通为会长,田汝康、陈道、杜任之、李正文、罗青、林耀华、雷洁琼等七人为副会长。

四、两种社会学理论流派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二)、冲突主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是什么使社会结合在一起,社会秩序的基础如何被保持,以及每个人的行动如何对更大的社会后果有所贡献,哪些基本的功能需求对一个社会或任何社会系统来说必须加以满足,以便作为一个可行的系统存在下去,而且这些功能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功能主义的观点强调这样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根据这种观点,社会非常像人类的集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像身体的各个部分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的作用。每一部分也帮助维持着平衡状态,这也是系统平稳运转所必需的。功能主义也称结构功能主义,可以溯源到早期社会学理论家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

AGIL功能分析模式

?帕森斯认为社会是由行动系统构成的,为此他将行动系统进行了划分,认为有四种行动系统分别是: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体系统。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功能,依次为:潜在的模式维持、整合、目标实现、适应。

?①适应(adaptation)。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 以分配。②目标达成(goal-attainment)。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 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integration)。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 系(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

行动系统与其对应的功能

行动系统中社会系统的分解

社会系统功能对应的结构

冲突理论观点

?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的因素及影响,是作为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对立提出的。冲突论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代表社会学的激进派。(人民大学)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该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冲突论者不否认社会秩序的存在,但是,只许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的冲突的一种结果,而且,它也并不一定是事物的自然状态。

?冲突论者源于马克思。他们强调社会的流;动的、不断变化的性质。在他们看来,社会经常处在既已被破坏的平衡之中。社会秩序是力量与强制的产物,是统治——强的压迫弱的,富的压迫穷的。

冲突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马克思

?米尔斯:《权力精英》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

第三讲: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

?(1)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

?(2)科学的方法

? 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指经过很多研究者使用的、有效的认识社会的方法。

?(3)以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目的

?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现象。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了解和分析人是社会。

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规律,因此可以采用自然科学式的、用经验事实来检验假设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有经验事实来检验,某一理论只有当他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他在理论建构、证据搜集与分析、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无本质区别。按照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调查研究要注重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在方法上比较注重实验、社会测量等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

?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是人的活动,社会现象对社会行动者来说是“有意义”的,而这种“意义”是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所谓“客观、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的。

?人文主义学派反对实证主义的定量主义,强调定性或质性研究,即主张通过理解社会现象的特殊含义来认识它。在调查研究方法上人文主义注重深度访问和观察体验,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社会现象)放在一个大背景下思考,以真正理解研究对象赋予其行动的意义。

1、选题阶段

?就是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研究题目是一项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的概括。只有选定了一个题目,调查研究才可能进行。因此,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

?在选题阶段,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领域或范围,以确定调查研究属于哪一类社会范畴,然后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或专家咨询等手段确定具体的调查研究题目。

2、计划阶段

?初步探索

?提出假设

?理论解释

?拟定提纲

?设计调查表

?决定研究方法

?研究组织计划

?试验研究

初步探索

?初步探索是指课题选定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了解,增加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使自己对该研究更有把握。

? 初步探索的方式有查阅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向有经验的人求教、直接同部分研究对象接触等,通过初步探索可以进一步发现问题之所在,发现该事物诸因素之间的联系。

提出假设

?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由于这种判断不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的、本质的认识,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来证明,所以只能称为假设。它有待于通过调查研究来证明。假设有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三种形式。

?如果一个假设能够明确地说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则它就更有价值,因为这是对社会现象的更深刻的认识。研究假设可以用语言、函数关系式和其他形式来表达。

?在提出某种研究假设是应遵循下述原则(1)假设不能与已有的资料相矛盾;(2)假设力求简短、明显、准确;

(3)假设不应包括未被解释的概念;(4)假设没有逻辑上的矛盾。

研究假设的形式

?描述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状态的推测判断,比如“在再就业市场中技术水平低者的成功率较低”。 ?解释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变动原因或内部关系结构的推测性判断,

?预测性假设:预测性假设是对社会现象发展趋向的判断。

理论解释

?理论解释是指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理论上的说明和解释。理论解释就是要明确概念,讲清楚其内涵和外延,把假设中的抽象概念变为经验层的具体概念。

操作化

?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地操作化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具体看图表:概念的操作化)

拟定提纲

?拟定调查提纲是一个把调查内容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其功能时指出为了说明概念、进而检验假设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调查提纲由粗有细,较细的调查提纲可为制定调查表打下较好的基础。拟定调查提纲要求做

到以下几点(1)围绕调查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拟定提纲;(2)提纲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各个方面;(3)提纲要体现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设计调查表(问卷)

?调查表示用来收集资料的表格。如若表中问题采用问答式,则称为问卷。调查表和问卷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具体问题组成的。它是调查提纲所提问题的进一步条理化、具体化。他最后具体确定了该调查研究将收集那些具体资料。调查表和问卷是大规模调查必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

决定研究的方式、方法

?任何研究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而采取何种方式与方法则由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的范围,研究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因素决定。这一工作也可放在前面进行。

制定研究的组织计划

?较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必须细致、认真地做好实地调查前的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包括(1)筹措经费,以被调查研究所必需的各种支出。(2)选训调查员。为了使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往往需要选用一批调查员。(3)在调查所急的地区和单位宣传该项调查研究的意义,求的有关领导机关和被调查对象的支持,以保证调查研究的顺利进行。(4)合理配备人员、安排好调查研究的进程。

试验研究

?在进行实地调查以前,要在一定范围内对研究对象作一次小规模试验研究,以检验调查表或问卷是否完备、研究计划是否合理可行,并根据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订计划。

3、实施阶段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收集

?收集资料是调查研究者按照调查提纲、调查表或问卷向被调查者全面收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也是双方相互交往、互相影响的过程。交往成功,被调查者可以提供准确的、真实的、全面的资料;否则会大会残缺不全、不真实一直拒绝回答。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件法等多种方式。

资料的整理

?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是原始资料,必须经过整理才能用来分析研究。原始资料可分为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两种资料的整理应完成下列一些工作(1)文字资料的整理。(2)数字资料的整理。校订、编码、登录。

4、总结阶段

?资料分析

?检验假设

?撰写研究报告

资料分析

?一方面是应用统计手段对研究对象(或样本总体)进行数量分析,揭示它们的数量特征,并以此去推论研究总体的各种数量特征,另一方面是运用比较、归纳、推理或统计方法发现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数量特征和资料本身所反映的意义。资料分析的方法引资料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检验假设

?我们的调查研究是从提出研究假设开始的,现在则要用调查得来的资料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将经验资料上升为理论。在检验假设试验客观地从资料出发,而不管假设是否成立都要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 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研究者通过研究报告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不同,研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不同。一般说来,写给政府和决策机构看得要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有结论、有建议。写给群众看得要通俗易懂、说明清楚。写给科学研究机构的要对研究方法、资料分析予以足够注意。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

?(一)社会调查

?1、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3、个案调查

?4、典型调查

?(二)社会实验

?标准实验

?自然实验

(一)社会调查

?根据被研究对象所包括的范围、特点不同,社会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1、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也较普查,是在较大范围内对被研究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进行的、逐一不漏的调查。例如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某一地区或领域基本情况的调查等。

?全面调查主要是通过对某一方面情况的全面了解,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但是,这种普查工作量大、时间性强、需要动用较多人力、物力。由于组织全面调查比较复杂,所以,只有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而基础的统计资料时才进行这类调查。

2、抽样调查P410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样本)进行调查,并试图用样本资料来推测或代表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所谓总体制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包含的所有单位,而抽取的部分构成样本。抽样调查常常用于所要洋酒的总体单位很多、不可能或不需要对所有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的情况。

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本质特点是一部分来说明或代表总体。这样,所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就成为抽样的调查的一个关键,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程度大,通过对样本调查而获取的资料就能较好地说明和代表总体特征,反之总体特征就得不到比较切合实际地说明。

总体与样本P409

?总体是指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包括的所有单位,而抽取的部分构成样本。 总体中所包括的每一个个体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样本个体称为样本单位。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当重复测量的结果高度一致时,我们说测量的信度高,即结果靠。反之,信度低,即测量的结果不可靠。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即测量工具能够准确地测出调查对象特征的程度。当一种测量工具能够真实地度量出调查对象的特征时,即当他们确实测量出该侧的特征时,我们就说测量是有效的,其效度高。

非概率抽样

?社会研究经常遇到无法选择(大规模社会调查使用的)概率样本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就该采用非概率抽样了。

?具体方法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空间抽样。

非概率抽样的类型

?(1)偶遇抽样(就近法)(是指研究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预见到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2)主观抽样(又叫做立意抽样或判断抽样,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取决于研究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3)定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是,各层是非随机抽取的);

(4)滚雪球抽样(先从几个适合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当调查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时,常采用这种方式。);(5)空间抽样(是针对一个变动的总体,如游行队伍、集会等进行抽样的方法,这种总体虽然是变动的,但在空间上是有限的。)

随机抽样的原理

?随机抽样的原理是概率论和大数定律。它们保证了每一个被研究的总体单位都有同样的机会被抽取到,这也就保证了在总体中某种特征的单位多,在样本中的这类单位也多,而当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样本的特征就较好地代表了总体的特征。 随机抽样通常指的是概率随机抽样,也称等概率随机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一起构成抽样调查的两种形式。

随机抽样的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段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也叫纯随机抽样,它是事先不对总体单位不作任何人为分组和排列,全凭偶然的机会(几率)抽取样本的方法。(1)取的样本框架;(2)给每个单位编号;(3)利用随机号码表或直接抽取样本。

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方式要求先将总体单位按照某一特征排列起来,然后等间隔地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组成样本总体。(1)获得抽样框;(2)将总体单位排队;(3)计算抽样间隔;(4)在第一个抽样间隔数目的个体中用随机方法抽取第一个样本;(5)依照抽样间隔往下依次抽取其它样本单位。(适合于同质性较高的群体研究。反之则不好。)

抽样框

?又称抽样范畴,是从中抽取样本的抽样单位名单。再一次抽样中,抽样框的数目时遇抽样单位的层次相对应的。如果一次抽样涉及到乡、村、家庭三个层次的单位,则对应的抽样框以应有三个:全部乡的名单、乡样本中所有村组成的名单、村样本中所有家庭的名单。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这一方法是先把总体单位按某一特征分类(或分层),然后在在各类(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实际上是科学分组与随机原则的结合。分层抽样使用与总体单位数目多,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分层抽样举例

?非等概率的分层抽样举例:我们想了解某高校本科生、硕士生与博士生对职业的选择趋向。全校共有学生1000人,三者所占比例为6:3:1,如果我们按比例抽选一个60人的样本,则博士生仅占6人,数量太少,这是我们就要使用异比分层,例如每组均抽20人,这就是博士生的被抽中机会三倍于硕士生、六倍于本科生,是一个非等概抽样。

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先按某一标准将总体单位分成群或组,从中抽取群或组,然后将抽中的群或组所包含的所有单位合在一起作为样本总体的抽样方法。整群抽样常常应用于总体单位空间分布范围很大,单个抽取样本会给实际调查带来很多困难的情况。

多段抽样

?把抽取样本单位的过程分为两个或几个阶段来进行,即为多段抽样。在多段抽样时,往往是将上述几种抽样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可以先进行类型抽样,然后进行系统抽样,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再进行多段抽样时,前面几个阶段都是过渡性的,最后一个阶段才能确定抽取的调查单位。

3、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时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他有关的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个案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或一件事。个案调查一般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

?个案调查不是客观地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地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个案调查的方法来源于医学和法学对病人或犯罪的案例分析,这种分析一般都要详细了解按住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健康状况等,以探寻其独特的病因或犯罪动因。

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调查研究方式。 ?典型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具有典型性,因此选取典型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毛泽东指出:“则那样找调查的典型?调查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1)先进的;(2)中间的;(3)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

?对于典型常常有里拿各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典型是在同类事物中有代表性的单位,另一种观点认为典型是某类事物中某一特征表现最充分的单位。在社会学研究中使用的是前一种意义。

1、标准实验

?是通过人为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观察事物的变化,以考察某些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标准实验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相似性原理,用匹配法或随机法把被研究的对象分为相似的两组,其中,准备认为地想起施加条件(刺激)组称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

?第二步:分别测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我们所要研究问题方面的状况,例如分别为a1、a2。

?第三步:给实验组施加条件(刺激)b,而不对控制组施加任何影响。

?第四步:再次测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上述方面的状况,例如分别为a3、a4。

?第五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这一方面的差异,(a3-a1)-(a4-a2),结果就是条件(刺激)b所产生的效果。若结果为零,说明施加的条件对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没有影响,反之有影响。

自然实验

?如果研究人员及不控制试验过程,也不人为地施加条件,而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某一因素对于不同组别所起的作用,然后比较两组情况,得出结论,则称为自然实验。

五、社会学研究的收集资料方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3、观察法

?4、文献法

1、访谈法

?是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有目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访问按双方接触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两种,直接访谈即面谈,间接访谈则以电话等为媒介。访谈法包括访问和座谈。

结构性访谈与非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是按照事先指定的调查提纲进行,在调查中对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也是标准的。

?非结构性访谈:没有事先指定的较详细的提纲,只有访谈题目或它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员制就调查的主体提一些笼统的问题,求得调查对象的回答。甚至有些问题是在访谈中形成的,访谈沿着情况的发展深入下去,这就是深度访谈。

2、问卷法 1

?是同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也是现代社会调查使用得最多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

1)、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1)问卷的类型

?(2)问卷的结构

(1)问卷的类型

?问卷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问卷是把所要料机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的问卷形式,即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答案。如果问卷中只提出问题,不给出可供选择的答案,那么这就是开放式问卷。

(2)问卷的结构

?一份问卷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几部分组成

封面信

?在封面信中一般需要说明下列容:

?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的身份。也可以通过落款来说明。注意,落款一定要注明具体的单位,而不能只写调查组的名字。如果能负伤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等就更好,就更能体现调查者的诚意,体现调查的正式性和有组织性,从而有利于得到被调查者的信任和合作。

?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调查的目的

?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除以上内容外,通常还把铁4大问卷的方法、要求、回收问卷的方式和时间等具体事项写进封面信。

指导语

?所谓指导语,即用来教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答问卷,教访问员如何正确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的一组陈述。指导与对于问卷的作用就相当于一部新机器的使用说明书。

指导语例

?填表说明

?1、请在每一问题后适合你自己情况的答案序号上面画圈,或在——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问卷每页右边的数码及短横线—时尚计算机用的,你不必填写。

?3、如无特殊说明,每一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 4、填答问卷事情不要与他人商量。

问题和答案

?开放性问卷例:

?“您喜欢看哪一类书籍?”“您对物价改革有什么看法?”“您学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等等。

?封闭性问卷例:

?您学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限选一个答案)

?(1)为祖国作贡献 (2)未考取研究生

?(3)未出国留学 (4)为家庭争光

?(5)其他(请写明)—————

2)、问卷的设计与使用

?(1)问卷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2)问卷的使用

(1)问卷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问卷一般不宜太长;其次,具体问题的设计注意以下问题:

?A、提问的语句要简短;

?B、避免替代有双重含义的问题;

?C、提问体不应带有倾向性,避免诱导式问题;

?D、不要提胁迫性问题;

?E、不要提敏感性问题;

?F、不要问调查对象超出其知识范围的问题、

?G、要考虑到问题的完备性;

?H、考虑到问题的互斥性。

(2)问卷的使用

?邮寄式是通过邮寄方式将问卷送至调查对象,请其填好后寄回的收集资料方法。这种方式简便,使用范围广,但回收率一般较低。使用有机法要注意追踪,督促调查对象填写和机会问卷。(问卷最低回收率不能低于60%) ?送发式是调查员将问卷送至调查对象手中,向他交代清楚注意事项,然后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调查员当时或按约定时间收取问卷的方法。

?访问式是调查员收支问卷面访调查对象,由调查员按照问卷体问题,对方回答,填写问卷的方法。这种方回收率高,对调查过程有一定的控制和了解,是较好的调查方法,但费用较高。

3、观察法

?观察法: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法:是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非参与观察法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4、文献法

?文献法:是用科学的态度考察文献资料,从中获得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的资料的方法。

?它不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但在社会调查中经常采用。

第四讲:社会与文化

?一、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二、社会的构成要素

?三、文化

1、社会的概念 ?社会: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社会的含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

一个互动的体系;第三,社会是由相互的社会关系积累、连接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1)社会实在论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并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虽然人们并不能具体拿出一个社会,但是人们却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存在。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实在论的代表,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集体意识,社会是一个精神或道德的实体。

(2)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名论的观点与社会实在论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现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社会唯名论认为,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社会实在论与唯名论的区别

? 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待社会,也就得到两种不同的对于社会的本质性认识;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社会唯名论则站在个人优先的立场上,认为人们的行动建构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真正了解了社会。

3、社会的特点 ?1、多样性:社会的多样性不但表现与宏观社会和具体社会之差异,而且表现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2、复杂性:复杂性是有组成社会的人的复杂性所决定。人的复杂性对社会复杂性的影响来自于人是有丰富需要的有意识的行动者。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和人们必须借助群体和社会的力量才能满足需要,以及人们所处具体环境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相对复杂。

?3、变动性:社会是变动不居德,这种变动性即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制度的翻新,也表现为社会运行机制的表换乃至与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学为了分析和认识社会的方便,常常把它视为某种静止状态。

二、社会的构成要素

?1、人(行动者)

?2、社会关系

?3、社会行动

社会构成基本要素概念

?身份: 身份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角色: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王思斌老师)

?群体: 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合成体。

?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三、文化

?1)、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2)、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3)、文化的形式与变迁

1)、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2、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

2)、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1、文化的构成

?2、文化的构成单位

?3、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构成

?(1)物质文化

?(2)认知文化

?(3)规范文化

(1)物质文化

?是文化具体有形的部分,具有物质的特征,称为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通过人类劳动制造出来的任何物质产品。厂房、楼舍、校徽、操场、服装、首饰等等。

(2)认知文化

?认知文化的代表就是“知识”。认知文化是有思想、态度、价值和信仰等构成的。这些因素提供社会成员以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赤县神州。科学技术、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3)规范文化

?规范: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体验的期望称为规范——A习俗、B道德、C法律 。

?习俗:日常生活的一般习惯和常规;

?道德:是被神圣化了的社会习俗。

?法律:是经国家指定,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政权强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2、文化的构成单位

?(1)文化元素

?(2)、文化丛

?(3)、文化模式

(1)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他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2)、文化丛

?文化丛: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被称为文化丛,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

(3)、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

?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在两个层面上理解文化模式: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 ;第二种对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的,他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从结合而成的整体。

3、文化的功能

?(1)整合功能

?(2)导向功能

?(3)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

?(4)文化的传续功能

(1)整合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的沟通者之间沟通的中介就是文化,如果二者之间共享文化,他们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那么就可能通过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文化的整合功能不但发生在价值认同的层面,也发生与规范认同的层面。

(2)导向功能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文化、尤其是规范文化包含着对合乎根本价值行为模式的认可和对不符合根本价值的行为的排斥。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共享文化包含着行动者对对方合理行为的预期,或对方行为的可预期性,正是这种合理的预期及其实现才会达致互相之间的合作。 ?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

有效的行动,这就是行为的导向。

(3)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

?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仍然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秩序的功能。一个没有深厚文化的社会可能会处于不停的、无方向的变动或混乱之中。

?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反映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某种文化过于沉稳和成熟可能会陷入保守,会压抑成员的创新,阻碍社会的变迁,这是文化的负功能。

(4)文化的传续功能

?在任何社会中文化都有传续功能,起机制是文化占有者通过社会化等方式“迫使”下一代或后来者认同本群体、本社会占用统治地位的价值和行为规范。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任何世代都遇到了以往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与文化,这些经验和文化构成了新世代的生存环境。新的世代适应这种文化环境的过程就是认同。

3)、文化的形式与变迁

?1、文化的形式

?2、文化的变迁

1、文化的形式

(1)主文化与亚文化;

(2)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3)反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众占主导或 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指在主文化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反文化

?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贝利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反文化也可以是有进步意义的。

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我族中心主义文化:某一民族的成员因过分认同本族文化,而对其他民族文化不理解以至贬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我中心主义(或民族中心主义);

?相对主义文化:与我族中心主义相对应的是文化相对主义( 或称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2、文化的变迁

?(1)新文化与文明的出现

? (2)文化的冲突

第五讲: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二、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三、社会化的过程

?四、自我与社会化

?五、社会化要素

?六、社会化的形式

?七、个性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 --伊恩·罗伯逊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 A、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则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的立场。

?B、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

?C、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而其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二、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1、人有脑力劳动条件

?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人有语言能力

三、社会化的过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理性或智慧发展的过程

?感觉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2)

?正式运算阶段(12-15)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1963)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是由“认同危机”来定义的。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原自于对这些认同危机的积极解决,在现代社会中,这也囊括了人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关怀。下面是对艾里克森把各认同危机的概括:

?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0~1.5岁 )

?婴儿的需要如果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产生信任,即产生世界是安全的感觉。但是,如果对婴儿的照料不是稳定的或不是充分的,或者如果婴儿感到被拒绝,就孕育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而这将在往后的发展阶段起作用。这个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象后面的问题一样)在人的一生的头一年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人的一生中,信任可变为不信任,反之亦然。

2、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1.5~3岁 )

3、主动与内疚(学龄前3~5岁 )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6~12岁 )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12~18岁 )

6、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18~25岁 )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25~65岁 )

8、完美与绝望(老年期65岁以上 )

四、关于自我的概念

?1、库利

?2、米德

?3、弗洛伊德

1、库利的“镜中我”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 ,1864-1929)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1、我以为别人看到我什么。这并不一定就是别人真的看到我这些什么,而是我以为他看到的。

?2、我以为别人看到我的这些什么后会有什么想法。这也并不真的就是别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为他有的想法。 ?3、我对我以为的别人的想法有什么想法。

2、米德 “主我”(I)与“宾我”(Me)

?自我有这样一个特征,就是,它是它自身的一个对像。

?主我是创造者、创始者、是冲动的、无组织、无方向、不可预测的那部分自我;宾我是社会的代表,是主我所思考的客体对象,是在其他时间和地点想到的那个自我。主我首先存在,而宾我的形成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1、模仿阶段:发生在 1 岁以内,在这个阶段,孩子和他的母亲进行手势交流,母亲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即生活初期经常来往并对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母亲的拒绝与孩子的受挫——孩子知道母亲的期待是什么; ? 2、游戏阶段:2-4 岁之间,孩子们扮演他人的角色游戏,并通过游戏来实验重要他人所期待的态度和动作,在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把自己看做是社会客体;

?3、博奕阶段:发生在 4 岁以后,开始与家庭以外的许多团体发生关系,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一个群体,并关心非家庭 - 社会期待与要求 - 一般化他人期待与要求。

1、模仿阶段:发生在 1 岁以内

2、游戏阶段:2-4 岁之间

3、博奕阶段:发生在 4 岁以后

重要化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和一般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 )

?重要化他人:即指与儿童相处十分密切、同时对他们自我发展应起重要作用的人。一般来说,第一个重要化他人是父母或代理父母之职者;到后来,兄弟姐妹、家里的朋友及其它一些非亲非故者陆续加入到儿童的借用角色之列中。

?一般化他人:当自我能够把与自己发生互动的他人的意向整合进一套一般性的行为标准,当自我扮演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时候,自我就达到了发展的最高阶段。

3、弗洛伊德本我(id)、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介角色,大多数情况下处于无意识之中。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人格的这三部分,必须中期一生都是和谐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有助于说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功能。想象一下,你正驾车走在一个开得非常慢的人后面,你是不可能在八点钟赶到的。

五、社会化要素

?1、家庭

?2、同龄群体

?3、学校

?4、单位

?5、大众化传播媒介

六、社会化的形式

?1、初始(初阶)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反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1、初始(初阶)社会化

?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何其他人之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

基础。

2、预期社会化

?让人们学习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的社会化。

“代沟”(generation gap)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用“代沟”(generation gap)的概念来形容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她认为,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青年人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这条沟壑是人类亲手挖的,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她认为,当新一代到了上大学年龄的时候,年轻人和老年热都是极为孤立的,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他们会莫名其妙地走入穷途末路,不会有继承人。站在沟的另一侧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可援的世界 。代之而来的可能是青少年在同辈之间的模仿和时髦的流行,这会形成亚文化,而且与以往时代积累起来的文化产生隔阂。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社会化的性质、机制及后果都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3、发展社会化

?是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他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反向社会化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社会化就是反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

5、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再社会化有两种原因和情况:

?第一,原来的社会化失败

?第二,原来的社会化的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

七、个性

?个性(personality)也称人格。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个性。个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力 。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它比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的特色风貌。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个性与社会个性

?社会心理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称为社会个性。

?社会个性是一个集团的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核心,是这个集团共同的基本经验和生活方式发展的结果。

第六讲:社会互动(社会交往)

(social interaction)

?一、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与情景定义

?二、(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与符号

?三、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与角色

?四、(社会互动)社会交往的理论

?五、社会交往的方式

?六、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

一、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与情景定义

?社会互动(社会交往)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社会行动的过程。

?情景定义: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境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景以意义,他称此为情景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 是指对一个周围的既定环境,一个人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主要是依据社会化了的个人对他所在社会、文化的总的评价作基础。

?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将某种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二、(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与符号

?1、语言符号

?2、姿态符号

?3、表意符号

?4、交往距离

三、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与角色 P118

?角色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他指的是演员扮演的戏剧中人物。

?在人类学方面,林顿(Ralph Linton)则把社会角色同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身份)联系起来,即扮角色同一定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中各种社会地位的权利和义务联系起来。这种研究角度得到了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的支持和发展。

?社会角色:角色也称为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那种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称为先赋角色。 ?当一个人的角色不是由于自身的努力,而是由出生这一先天因素所决定时,他就属于先赋的角色。 ?自致角色: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与此相应,他也就获得了某种社会角色。

2、角色丛与复式角色

?复式角色:是指与一个拥有多种身份个人的每一种身份相对应的角色组合。

?角色丛:是指拥有某一种身份的个人同时可扮演的一系列角色。

3、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理想角色:对于处在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成为理想角色。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行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角色距离: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被普遍接受的规定了应如何扮演某一角色的社会规范。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我们饰演的实际的角色行为。

4、角色扮演

?是一个社会行动,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角色扮演的过程是包含了当事人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对情境的定义或解释和做出反应的复杂过程。它包括如下一些基本阶段和过程:

?第一,了解角色期望

?第二,角色认同

?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状况称为角色认同。角色认同包括对角色所规定的基本权利义务的承认与接收,也包括对具体规范的承认与接受。

?第三、角色扮演的过程

5、角色混淆

?角色混淆: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原因是:角色认知不清。

?场景分辨不清

6、角色紧张

?角色紧张:有的人参加了大量不同的社会活动,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没有基本的时间和精力去扮演某些角色而疲于应付的现象,这就是角色紧张。

7、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在社会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着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8、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一个人未能和无法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的现象,这是角色承担者严重不称职或他自己不能继续承担这种角色的情况。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承担者未能有效地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另一种是角色关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在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

四、(社会互动)社会交往的理论

?1、拟剧理论

?2、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3、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论或俗民方法论)

?4、交换理论

1、拟剧理论

?艾文·戈夫曼 认为:社会互动 不仅仅是情境定义 的问题,因为与我们交往的对象他(她)还会积极地做出努力,以影响我们正在进行的解释和定义过程。

?戈夫曼关于社会互动研究的理论观点被称为“拟剧论”(dramaturgical perspective),这种观点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

印象管理

?按照戈夫曼的观点,人类互动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前后台关系与有意忽视

?戈夫曼把针对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的行动叫做“前台”行为。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被允许看到“后台”正在发生的一切 。

?偶尔,在制造某种印象时,行动者几乎是无意识地“露出”了马脚,使观众感到,原来他们一直是在看表演。 ?当行动者意识到他(她)的表演已经失败,没有能够在观众中制造出所预期的印象时,就会出现尴尬的情形。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观众通常忽视表演中的过失,因此也就帮助表演者保全了脸面。 “有意忽视”(studied nonobeservance)

2、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认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沟通的各种模式中确立起来的。沟通是社会借以进入每一个行动者内心的中介,各种理解也由此得以共享,社会也正是由此得以浮现。

共同感知

?米德认为:意义是思想的对象,是经验的核心,互动的结果。它产生于社会团体间符号交换的过程中,并在人们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它是“既可以向他人表示,又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向做出表示的个体本人表示的东西。” “它始终以它所产生的社会经验过程与行为过程为前提。”

“论域” ?人类要交流信息,传递思想,就必须有共同的“论域”,亦即“由一群参与经历共同社会经验与行为过程的个体约定俗成的共同意义或符号系统”。

?米德指出:“语言运载的似乎是与某些内容相似的一系列符号,这内容在不同个体的经验中可以是相同的。如果要进行相互交流,符号必须意味着对所有个体的同样东西。”

布鲁默符号相互作用三原理:

?第一,人们根据它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所采取的行动;

?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

?第三,人们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是通过内部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

?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第三、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景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戴维·波普诺P118)

3、本土方法论(常人方法论或俗民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加芬克尔认为必然有一套我们大家都不言自名的规则,并且可以运用这套规则去指导我们在新的情境中的行动,这套规则就是本土方法(ethnomethods)。

?换句话说,这些本土方法是某种简化程序,它使人们即便是在彼此并不认识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沟通和互动。

?当这些背景假设遭到破坏或挑战时,他们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就很明显。

?(S):嗨,雷,你的女朋友感觉怎样?(Hi Ray. How is your girlfriend feeling?)

?(E):“她感觉怎样?”你是什么意思?指身体还是精神?(What do you mean ,how is she feeling?Do you mean physical or mental?)

?(S):我是问她感觉怎样。你怎么了?(他看上去被激怒了)(I mean how is she feeling?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He looked peeved)

?(E):没什么。只是请你解释清楚一点。(Nothing. Just explain a little clearer, what doyou mean?) ?(S):算了吧,别谈这个了。你向医学院的申请怎样了?(Skip it. How are your med school applications coming?)

?(E):“他们怎样了?”你是什么意思?(What do you mean, “How are they?”)

?(S):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You know what I mean.)

?(E):我真的不知道。(I really don?t.)

?(S):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病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Are you sick?)

?(加芬克尔,19xx年)(Adapted from Garfinkel)

?本土(常人)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完成的。

?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它与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成果”。

?加芬克尔曾这样介绍常人方法学:“常人方法学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动时,将其看作(社会成员的方法,成员用它们使日常生活看起来是理性的,并出于各种实践目的使行动是可讲述的reportable,也就是?可说明的?accountable……) (常人方法学的目的)

“索引性”

?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由于日常语言和实践行动是以“索引性表达”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仅从遵守规则的角度来考虑行动问题并不合适。行动(或表达)的“无尽索引性”表明,对他们的意义必须诉诸索引及其行动表达的意义才能理解。

?比如加芬克尔发现,在日常谈话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不仅给予当事人说出来的东西,而且根据大量谈话中未提到的因素,即言外之意。对这些言外之意的理解要依赖于谈话所涉及的当事人最近的互动发展过程及前景预期,依赖于对话发展的一系列时间上连贯的表达,依赖于谈话过程等。

反身性(reflexivity)

?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即行动可被观察,被报道)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reflexivity)。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于是,在常人方法学看来,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

4、交换理论 1

?经济学家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在交换它们各自具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齐美尔认为,货币对社会关系有重要的影响,

?当人们感到各自的资源贵重时,就可能发生交换关系。

?行动者对某类既定资源的需要强度越大,这种资源对它的价值就越大。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某行动者越觉得对方资源贵重,后者对前者的权利就越大。

?在社会交换中行动者越是操纵情景,掩饰他们对资源的需求,交换中紧张就越大,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

4、交换理论2

?现代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是霍曼斯(G·C·Homans)和布劳(P.M.Blau)。

?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它是指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得到了回报的人们的自愿行动。社会交换与对手以进行纯粹算计的经济交换不同,社会交换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并且未对义务作具体规定 。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表示,不论是动物行为还是人类行为。 霍曼斯的交换命题

?(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带来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

?(5)侵犯——赞同命题:这一命题包括两个副命题:第一,若以个人之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受到没有预期的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第二,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 ?(6)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的概率最高的行动。

五、社会交往的方式

?1、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2、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3、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

?4、强制: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5、顺从与顺应: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互相适应。

六、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P138-141

?1、概念

?2、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

?3、集体行为的理论

?4、大众集体行为

1、概念

?集体行为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他认为集体行为是 :集体行动是受集体冲动影响下的个人行为。

2、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 ?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认为集体行为的产生是一个价值累加的过程。

?A、环境条件(结构性助长)

?B、结构性压力(结构性紧张)

?C、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概念化信念的增长)(股票市场里的政策干涉市场的概念) ?D、催发因素(诱发因素)

?E、行为动员(参与者的行动动员)

?F、社会控制机制失调

3、集体行为的理论

?1)、情绪感染论

?2)、紧急规范论

?3)、匿名理论

?4)、趋同论

?5)、控制转让理论

1)、情绪感染论

?这一理论认为集体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黎朋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认为集群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是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2)、紧急规范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集体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效仿和遵从,从而产生集体行为。 ?(人群需要规范,不同人群的规范不同,同在一个人群的人们需要共同规范)

3)、匿名理论

?匿名是指人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认为,在集体行为之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作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它处于匿名地位。人处于匿名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同时,匿名状态也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他容易从事越轨行为。事实上,人在破坏规范时往往想使自己的处在匿名状态,强盗作案时要戴上面具,乌县这些诽谤心事要属上假名。

4)趋同论

?趋同论强调:置身于群众之中,人们倾向于发泄出自己潜藏的个人脾性。群众参与这是按照他们的无意识的需求和愿望行事,而不是受制于什么群体意愿。从这一点出发,趋同论认为人们在群众中挥发现出他们的“真正自我”。

?置身群众中的人们会有一种共同的倾向,有同样的行为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5)控制转让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体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身行动方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转让控制的结果如何取决于接受转让的行动者最初采取的行动。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出现集体行为。

4、大众集体行为

?群众:crowd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大众:分散的人群mass

?A、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

? B、谣言: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C、时尚: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是属于社会心理的直接感性反映。某种行为模式之所以能够流传,其显著的特征是新奇。

时尚的类型

?热:这是一种迅速流传得异乎寻常的行为形式。追求时尚的人往往怀有很大的热情,但这种热情持续的时间往往是很短暂的,并且显得更具有一时的冲动性和较少的计划性。

?时髦:字面意思是新颖入时。它也是一种很普通的时尚流行的方式。这种集体行为比“热”要有更长的持续性。所谓“时髦”,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受人们赞许的,并且经常发生变化。

?时狂:是时尚的狂热类型。热情追逐某些时尚达到很不理智的程度,就叫做时狂。

第七讲:群体与组织

?

?

?

?

?

?

?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二、初级群体 三、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四、社会组织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1、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原因 2、什么是社会群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社会群体的特征 4、社会群体类型 1、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原因 A、工具性需要 人们结合成群体可以做单个人难以完成的事情,这就是社会群体形成的最重要的社会原因。 B、表意性需要 寻求安全感和互相支持是人类结合成群体的重要原则。当人们感觉到外部环境对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胁时,他们就有结成群体的倾向。不管是原始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存的威胁,还是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压力。 2、什么是社会群体P150 社会群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合成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统计群体:是社会对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甚至相同身份的众多社会成员的称谓,比如大学生群体、农民工群体、老年人群体等。实际上它们是同一类人的代名词。 3、社会群体的特征 A、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B、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C、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D、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4、社会群体类型 1)、按群体的规模分类 2)、按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类 3)、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分类 4)、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类 5)、其他分类 1)、按群体的规模分类 从规模的角度常常把群体分为小群体和大群体,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划分标准,即多大规模的群体是小群体,何谓大群体。这种分类主要是基于小群体的研究,为了认识人类群体的活动的特点和结构,一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小群体研究,例如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研究、怀特的街角社会研究等,这些促成了小群体的分类。实际上对之相应的大群体概念和研究一直没有突现出来,因为后者与其它类型的社会研究(如社会组织研究)重合了。 2)、按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类P153-154 初级群体:成员间关系亲密的群体称为初级群体(或首属群体),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这些群体之所以被认为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他们对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的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 次级群体:为了某种具体实用的目的而联系在一起,彼此间情感投入较少的人组成的群体。与初级关系相比,次级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缺乏情感深度的关系,它所包含的只是一个人人格的某些有限方面。 3)、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分类 任何社会群体内部都是有规范的,它是成员共同约束和活动的基础。但是,不同群体的规范形式也有不同: 非正式群体:主要是靠感情、道德、习惯、信任来维持的,这些规范一般是非成文的; 正式群体:内部的规范主要由成文的规定来表述并发挥作用。实际上正式群体基本上指现代的组织形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并不一定完全是相互分离的,没有交叉的 4)、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类 人们结成社会群体可能出于多种缘由,但其中又有最基本的缘由和次要原因。社会学对社会群体的分类十分看重基本缘由,因为它使人们结成群体的主要纽带,也反映了群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社会学将热门结成群体的缘由或纽带分为三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由此形成三类社会群体。 血缘群体:是人们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是由婚姻、生育来确定的。 地缘群体:是由于相邻而居所形成的群体,相邻而居是不同的成员或成员单位发生生活上的联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地缘群体。 业缘群体:是由于职业和劳动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社会群体。 趣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只相等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郊趣缘群体,包括通常人们所说的各种业余爱好群体 5)、其他分类 内群体:是指一个人所属于的、对其有认同感和忠诚的群体,内群体也称“我们群体”。在内群体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和之间有亲密感、团结意识和认同感。 外群体:相对于内群体来说,那些不属于“我们”的群体是外群体。这是由非“我们”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群体。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也称参考群体,它使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是与之进行比较的人类群体,使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 二、初级群体 1、概念和特征 2、初级群体的形成与功能 3、家庭:初级群体的一种主要形式 1、概念和特征 1)、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这一概念,他指出,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这些群体之所以被认为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他们对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的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 2、初级群体的形成与功能 1)、初级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 2)、初级群体的功能 1)、初级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 A、活动空间接近。 B、接触时间长 C、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2)、初级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 A、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B、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C、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A、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B、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3、家庭:初级群体的一种主要形式 1)、概念 2)、家庭的类型 3)、家庭的功能 1)、概念 《社会学简明词典》:“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通常情况下,又体现为一种经济的团体。婚姻构成最初的家庭关系,这就是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2)、家庭的类型: 现在社会调查中经常采用的家庭结构的分类方法是: (1)核心家庭(一对夫妻于其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2)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两个人单过,子女或老人缺损或因为某种原因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 (3)主干(直系)家庭(三代或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对夫妻但最小一代上面那一带的一对夫妻必须健全); (4)联合家庭(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在一起生活的家庭); (5)隔代家庭(祖孙两代共同生活但中间一代因为某种原因缺损或不在的家庭); (6)单亲家庭(未婚子女与其父母的一方共同生活,但另一方或者因离婚、或者因死亡而残缺的家庭)。 按家庭结构划分的家庭类型P169-170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扩大家庭 断代家庭 3)、家庭的功能P171-1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学简明辞典》:“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家庭的功能)。 生物功能。 经济功能 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教育的功能 娱乐的功能 感情交往的功能 三、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1、群体凝聚力 2、群体规范 3、群体内部关系 4、群体领导与决策 1、群体凝聚力—表现与影响 1)、表现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人际吸引,群体中尚未形成规范压力,或者成员尚未了解、接受规范; 第二是成员对规范的遵从 ,把个人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束,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成员建立更深的关系; 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2)、影响: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2)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 (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这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影响。 (5)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上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严厉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值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群体规范的形成有一定的心理机制。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规范化的自然倾向,这种规范化的经验被称为定型,它有助于人们在重新遇到此类事物时做出尽快的反应。群体规范就其形成过程来说,也属于定型。另外,群体规范的形成还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是群体成员为着目标的实现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认为,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从而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就是群体规范形成的基本过程。谢里夫曾作过一次著名的判断光点移动位置的实验。 3、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1)从群体规模入手 (2)从社网图看 (3)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社网图 所谓社网图是美国社会学家莫雷诺(J.L.Moreno)使用过的一种表示群体内成员间个人偏好的示意图。 社网图的操作有以下几步:第一,向每个群体成员提问:“你喜欢与谁接近”;第二,按答案以圆圈和连通线绘出群体的网络;第三,对社网图进行分析。 (3)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4、群体领导与决策 领导作风大致不外乎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权威型(也叫“独裁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独自决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群体政策和分歧任务,几乎是单纯发号施令。(2)民主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已确定政策和任务,从而保证群体行动的一致。(3)放任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散漫怠惰,几乎不对群体成员既已知道或组织,任其自由行动。 所谓群体决策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搜集信息,群体成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的态度;第二阶段是对搜集到的信息做出估价,此时,成员表明自己的看法,并对他人的意见做出反应;第三阶段是做出决定,在这一阶段,随着联盟的组成和一个正在形成的多数派将其观点强加于少数人而会出现紧张情绪,一旦决定做出,就出现第四阶段,这时成员们普遍努力恢复它们之间的融洽关系,以保证群体继续团结。 风险转移 在通过集体讨论所遇到的问题之后,成员对问题更为熟悉,心理紧张的状态大为减轻,在做出决策时就不再过于小心谨慎。并且,由于群体决策将风险分散到各个群体成员身上,所以每个人所承担的失败恐惧就大大减少,而敢于做出具有冒险性的决定与行动,也就是所谓“风险转移” 四、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与构成要素 (二)、组织目标、运行与结构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与构成要素 1、社会组织的含义 2、社会组织的特征 3、社会组织的类型和构成要素 1、社会组织的含义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 第一、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第四、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社会组织的类型和构成要素 (1)类型 根据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职能,帕森斯将它们分为四大类:即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 布劳等人从组织运行的受惠者的角度对组织进行了分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和公益组织。 爱兹奥尼根据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组织对成员的控制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范性组织。 (2)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A、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B、明确的目标 C、规范性的章程 D、权威的领导体系 E、物质基础 组织类型1 帕森斯:“组织首先按其被组建的目标或功能的类型来划分。”组织的目标从组织是更大的系统的分化部分或子系统的观点来看,是指专门的或分化的功能,反映的是组织与它作为一部分所在的较大系统之间的主要联系。目标类型包括适应目标、实施目标、整合目标和模式维持目标。据此,社会组织主要分为以下基本类型: 1.经济生产组织。这类组织的典型是实业公司。 2.政治目标组织。这类组织致力于实现有价值的目标,形成和部署社会的权力。主要包括政府机关,还有其它组织如银行、社团。 3.整合组织。这类组织旨在实现社会的整合目标。政党、法庭和其它具有法律职业功能的实体、“利益群体”等都属此类组织。 4.模式维持组织。主要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揭示”功能的组织。如教会、学校、研究机构、艺术表演单位等。 组织类型2

布劳从社会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把社会组织区分为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和公益组织。 互惠组织以组织成员的互惠互利为目的,比如工会、政党和俱乐部等。

服务组织为人们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如医院、学校、社会工作机构、律师事务所等。

经营性组织是赢利性组织,如银行、公司、企业等。

公益组织以社会公众为受惠对象,政府机构、邮局等都属于这类组织。

组织类型3

艾兹奥尼根据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把社会组织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范性组织。

? 强制性组织建立在暴力基础上,以强迫的手段使成员服从组织,监狱、精神病院和军队是这类社会组

织的典型。

? 功利性组织通过金钱或物质报酬来控制其成员,如各种工商业组织。

? 规范性组织则是运用规范来控制其成员,通过规范的内化实现对其成员的控制,最典型的是各种宗教

组织。

? (二)、组织目标、运行与结构

? 1、组织目标的含义

? 2、组织目标的功能

? 3、组织目标的结构

? 4、组织的运行

? 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 1、组织目标的含义

? 按功能主义的定义,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目标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 爱兹奥尼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致力于达到的某种向往中的境界,组织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东西,它是组

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 2、组织目标的功能

? (1)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的根据

? (2)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

? (3)组织目标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份额农合作提供了基础

? (4)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 3、组织目标的结构

? (1)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 个人目标及组织成员目标,即作为组织的参与者所追求的目标。

? (2)组织的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

? (3)组织目标的系统结构

? 4、组织的运行

(1)组织过程

(2)组织中的激励

(3)组织中的政治

? 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

? 1)、家长制

? 2)、科层制

? 3)、古典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区 别

? 1)、家长制

? 家长制的特征

? 第一、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一般地,这种组织的规模较小,组织的

最高管理者作为创始人,或者以最高领导人自居,而独揽大权。第二、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第三、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第四、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不容别人干涉;第五、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的的组织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则形同虚设,组织中基本上是人治、“家庭下”。

? 2)、科层制

? 科层制(bureaucracy,也译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根据纯粹理想性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值

为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 理想型的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 A、有固定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因公设职

? B、照章办事 ? ? ? ? ? ? ?

?

?

?

?

?

?

?

?

?

?

?

?

?

C、职务分等权力分层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D、非人格化任人唯贤 E、资历能力晋级制管理者和管理手段分离 F、专业资格录用制 公文往来 3、古典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区别 麦克格利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的决策或行为的背后,都存在对人类本性和人类行为的假设。以下是X理论在指挥和控制上的传统观点: 1、一般人天生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逃避工作。 2、因为人不喜欢工作,所以必须被强迫、控制、指挥、威胁和惩罚从而努力工作去实现组织目标。 3、一般人喜欢被控制,尽可能逃避责任,且喜欢正式的指导,他们没有很大的雄心,首先追求安全感。 4、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问题 (1)非正式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2)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第八讲:阶级与社会分层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一、概念与阶级结构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三、社会流动

一、概念与阶级结构

?1、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

?2、阶级与阶级结构

1、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

?社会分层:是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层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

?(社会分层:以理想事物的获取机会为标准的社会地位的排列模式。)

?社会地位:在社会等级制度和分层体制中的排列位置。

?阶级:(列宁的阶级概念: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部分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第一编P133-134)

?社会阶层: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P198

?分层最初是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借用这一概念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 ?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人大教材)

?社会分层:以理想事物的获取机会为标准的社会地位的排列模式。

社会地位与差别

?社会地位:在社会等级制度和分层体制中的排列位置。

?地位的不同表现了成员间的差别。或者夜市成员间的差别造成的。

?社会成员间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两大类型: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个类别成员在生活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象性别、肤色、血型、容貌等方面的差别都属于自然差别。

?社会差别: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职业类别、收入多寡都属于社会差别。 社会分化

(social differentiation)

?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在社会学中,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分化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社会学将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特点的现象称为同质性,事物之间相互不同的现象称为异质性。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有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家庭)

?在这里,所谓社会单位机制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也指社会机构。

?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其一、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

?其二、社会分化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

社会分化的类型

?水平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处于水平分化中的各个地位群体在根本利益、基本态度、行为倾向、社会表现诸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具有较大一致性,易于相互协调和整合。(大学生毕业分配的职业)

?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从工人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

?处于垂直分化中的各个地位群体在根本利益、基本态度、行为倾向、社会表现诸多方面差别较大,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同一工作系统中职级分别)

?由垂直分化所造成的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的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

?其次,人类需求具有社会性

?社会分层现象的实质是社会不平等,分层研究的主题就是揭示社会阶级、阶层的起因、根源及现实状况,分析它们对人们社会表现的影响及其在宏观社会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它们的历史发展趋势。

社会不平等的两个范畴

?一、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

?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地位相联系,指的是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义务得到整个社会的公认。

?事实上的不平等则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的是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力和义务,但由于各自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手段上存在着差别,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力上的差别

?二、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

?稳定性不平等,是指社会分层地位与处于这些地位上的社会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即社会成员长时期(终身乃至世代)停留在同一个阶级、阶层之中。 (性别,种族)

?暂时性不平等置分层地位与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是短暂的、临时性的,社会成员有可能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者是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文化、代际差异)

2、阶级与阶级结构

?1、基本的和非基本的阶级结构

?2、不平等和差异性阶级结构

?3、封闭与开放式阶级结构

阶级

?列宁的阶级概念:

?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部分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第一编P133-134

1、基本的和非基本的阶级结构 ?基本的阶级结构:是由社会中的基本阶级所构成的固定关系。

?基本阶级:是由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凡是决定的。他们一般是社会中的主要统治阶级和主要被统治阶级。 ?非基本阶级结构:附属阶级和基本阶级的关系以及附属阶级之间的关系,就构成的社会的非基本阶级结构 ?非基本阶级:即附属阶级。

新中间阶级

?10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突出特征就是管理阶层的出现,他们被称为“新中间阶级”。

?又由于作为“新中间阶级”的管理阶层既不占有生产资料,又不从事体力劳动,所以按照马克思的阶级划分标准,他们的阶级归属就是个问题。

?按照西方社会学家的看法,中间阶级是介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一个特殊阶级。

?新中间阶级是相对于老中间阶级而言的。是指资本家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等。

?在第二次大战以后,这部分人增加很快。比如在美国,专业和技术人员在1890年不到100万,19xx年达到390万,19xx年达到860万,19xx年达到1150万,19xx年达到1550万人。

老中间阶级

?老中间阶级:在《共 产 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了中间阶级的存在。在中间阶级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包括独立的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非受雇佣的专业人员等,另一部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服务行业、专门职业中的小雇主和小资本家。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称之为老中间阶级。

中产阶级

?对中产阶级的划分最主流的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职业来定义中产阶级,影响深远的推动者当属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这位拥有卓著影响力的学者在19xx年出版了专著《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2、不平等和差异性阶级结构

?不平等的阶级结构:是指在社会中并存的几个阶级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平等,这种根本的不平等指的是在经济上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政治上则存在着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差异性阶级结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人与农民之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不平等,但是并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种阶级结构,就是差异性阶级结构。

3、封闭与开放式阶级结构

?封闭性阶级结构:是指那种阶级划分较固定,社会流动性较小的结构。

?在封闭性的阶级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它处在哪一个阶级、哪一个阶层,就已经“命中注定”了,而且一辈子也很难发生变化。

?开放性的阶级结构:是较富有弹性的、社会流动性比较大的阶级结构。

?在这种开放性的阶级结构中,个人的地位不是世袭的,而是靠个人的努力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1、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

?2、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3、社会分层方法

1、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

?财富: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会。财富并不等于经济收入。通过继承而得到的财富同样能够证明自己的经济地位。

?权力:社会分层的政治标准。权力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

?很明显,权力是一种强制力。韦伯认为,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有权力存在,而权力分配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声望:声望是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声望是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 身份群体

?声望与人们的身份有关,也与知识教养、生活方式有关。韦伯把身分同市场消费联系起来,认为身份是根据消费的原则来划定的,他以特定的生活方式为特征。在西方社会学中,具有相似身份和生活方式的人被称为身份群体。不同身份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同声望,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

2、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在用不同标准对同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进行分层时可能会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某一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可能不一致,从而出现相互交叉的状况。一种情况是,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顺序大体是一致的,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地位一致。另一种情况是,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分层体系中位置的排列完全相反,这种情况称为地位相悖。比如,改革初期对私营企业主的评价就是如此,

私营企业主在经济分层中地位较高,而在政治和声望分层中地位较低。

3、社会分层方法

?主观法

?声誉法

?客观法

?分层依据

主观法

?主观法:又称自我评分法。调查人员将整个社会体系分为若干层次,请人们根据某项标准,自己对自己进行归类,指出自己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哪一层。

?主观法的主要用途在于发现人们的分层意识,因为人们的分层意识对他们的心理反应(对某种事件的态度、价值评价)以及行为表现有很大影响。

?不过,人们的分层意识同他们所处的客观位置可能并不一致。也就是,客观位置相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分层意识;而客观位置相异的人却有着相同的分层意识。

声誉法

?声誉法:调查员从一个社区中选出一些熟悉该社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让他们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给本社区成员分层归类。

?调查员可以对各层成员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人们进行声誉分层的标准。

?声誉法要求评判人员必须熟悉那些评判对象。

?此外,为了防止评判员主观偏见的影响,应当把那些与评判员相类似的人以及同属一个群体的人排除在他们的评判范围之外。

客观法

?客观法:应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指标(如收入、教育程度等)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

?由于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客观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分层依据

?分层的依据有两类:

?第一,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例如,以人们所从事的是正式职业为标准。

?第二,以潜在地位为标准。例如,收入、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

?分层经常根据以下几方面内容:

?(1)权力

?(2)职业

?(3)教育程度

?(4)权力

三、社会流动

?1、概念

?2、社会流动的类型

?3、影响流动的因素

1、概念

?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称为社会流动

2、社会流动的类型1

?垂直流动P223:也叫纵向流动,它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的变动。垂直流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向上流动是指从较低阶层进入较高阶层的现象,向下流动则相反。 ?沃克斯和米勒曾对一些国家中的上向流动的原因进行过分析。他们认为,影响上向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工业化水平;二是教育的发展程度。

? 社会学家对上向流动感兴趣的是哪些人上向流动机会多,什么样的社会结构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向流动的机会,人们按照什么秩序上向流动,上向流动对社会结构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社会流动的类型2

?水平流动P223-224:也叫横向流动,它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这种变动对于但是人获取或占有经济资源、权力和声望的机会没有影响或没有明显影响。

?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社会变动,社会阶级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动,这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质变的过程。

?非结构性流动:则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它是一个社会的基本阶级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

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

?代际流动是指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当子带的职业、他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变化时,也就发生了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以上中的流动。

?布鲁姆和塞尔兹尼克认为,造成代内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规模。(2)兄弟姐妹的数量。

(3)母亲说了算。(4)晚婚。

社会流动的类型3

?开放式流动:是社会成员在各阶层、职业间流动不受制度性限制的流动模式。在这样的社会中,所有的职业、职位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开放的。

?封闭式流动:是社会成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的社会流动模式。。

?混合式流动:是在一个社会中既有开放式流动,又有封闭式流动的状况。

?精英流动:

?精英: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对于精英并没有一套指标去测量,但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超凡的、出类拔萃的表现则是属于精英的最有力证明。

精英

?精英: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对于精英并没有一套指标去测量,但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超凡的、出类拔萃的表现则是属于精英的最有力证明。

?赖特·米尔斯认为:精英是我们所不是的一切

精英流动

?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社会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工业社会充满着变革性与动态性,从而撼动了严密封闭的阶级壁垒,加上能力与才干本身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变异性,这就打破了人们终身世代固守某一社会地位的凝固格局。到了工业社会,阶级的稳定性被一种称为精英循环的社会流动所冲破,稳定性不平等被暂时性不平等所取代。精英在原则上是不能世袭的,父子两辈在才能上的差异可能非常之大。那些天赋很高的杰出人物即使初始地位很低,但凭借个人的努力仍然可以晋升到社会阶梯的上层,反过来也一样,即使是出身名门望族的上层人物,如果天赋愚蠢笨拙,生性懒惰僵化,也有可能跌落到社会下层。

?每一个以社会地位划分的集团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精英,即该集团中最优秀的那部分成员。各个集团社会成员能力和才干的平均值决定着该集团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帕累托试图用精英及精英循环概念说明社会系统

? 每一个以社会地位划分的集团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精英,即该集团中最优秀的那部分成员。各个集团社

会成员能力和才干的平均值决定着该集团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精英循环

3、影响流动的因素

?(1)社会结构的性质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4)家庭背景

?(5)社会网络资源

第九讲: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

?

?

?

?

?

? 一、概念与特征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三、制度化 一、概念与特征 1、社会制度的概念 2、社会制度的层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社会制度的类别 4、社会制度的特征 1、社会制度的概念 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2、社会制度的层次 “制度”一次对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要给“制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会学界,对这个词的理解就很不一致,原因就在于,社会制度本身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制度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 社会制度的层次具体可以分为:宏观的、微观的、中层的三个层次。 3、社会制度的类别 本原的社会制度: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包括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 派生的社会制度:是在本原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它是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制度。主要有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 此外,还有第三等级的社会制度等。 4、社会制度的特征 A、普遍性 没有社会制度指导的社会生活是混乱的。人们为了使共同生活具有稳定性和秩序性,创造了各种制度。实际上,在并非偶尔聚合的所有社会生活领域都会形成、存在社会制度。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制度存在,从经济活动到政治选举、从教育到科学研究、从邻里互助到婚丧嫁娶,等等,社会制度是无处不在的。 这些制度是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他们指导着人们的行动、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着人们长时间共同生活的需要。 B、特殊性 社会制度的特殊性与它的多样性相联系。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人们的生活领域不同,形成的社会制度也不同。经济制度不同于政治制度,教育不同于家庭制度。而同是经济领域,农业经济中的制度和工业经济中的制度也有明显不同。同是家庭制度,西方的与中国的也不同。 C、相对稳定性 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经常处于明显变化之中的。当某些行为方式和规范被认为有效、合理而被多次重复和广泛运用时,他们就开始制度化了。相互联系的一套行为规范例行化之后,他们就办成了制度,而一旦这些规范成为制度,他们就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互相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当相互联系的规范系统地发挥作用之后,局部情况的变异难以使整个制度发生变化,这样,该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1)、制度构成的要素 2)、社会制度的功能 1)、制度构成的要素 1、价值系统 2、规则系统 3、组织系统 4、设施系统 1、价值系统 价值系统是指社会制度存在的意义系统,即某一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任何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即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目标而存在的。这些理由和目标对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于社会的存续和发展是有价值的或积极意义的,只有这样,这种规范体系才可以被接受、被实施。 社会制度的价值系统有的是明文宣示和系统地被阐释的,有的则是由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通过语言的书说来表达的。 2、规则系统 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中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他们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中选择、积累起来的经验,

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认为是合理的、合适的东西。

? 美国早期社会学家萨姆纳在分析传统社会中之地的形成时指出,民俗、民德是形成社会制度的产物。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形成了一定的活动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作为民俗和民德而出现的。民俗不是人的自觉意识的产物,而是无意识地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制度,就其最基本的因素不外乎是民俗与民德。

? 在传统社会中,并非不存在人们有意识地制定的规范,实际上,那些与社会的利益和权力分配相关的

规则,有很多是由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人(或集团)制定并推行的。例如,中国的“礼”。

? 相互连接的规则系统构成社会制度的基础。

? 3、组织系统

? 组织系统是指实施社会制度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机构。任何行为规范都有其行为主体,即行为规

范的实践者。正是依靠他们对规范的实践,规范才会发挥作用,社会制度才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职能。 ? 社会制度的组织系统并不一定是指具有现代正式组织形态的组织,而是社会的组织化状态。在具体的

社会活动领域,成员们是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关系。

? 在组织系统中,既有社会制度规范的直接实践者,也有制度实现状况的监督者,后者可能是潜在的、

有权威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传统社会中的家族、权威组织中的行政管理机构等。

? 4、设施系统

? 设施是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手段,它包括实用的物资设备和象征性的器物。

? 人们任何社会活动都会有一定的物质性的依托,他们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场所和具体活动的载体,也是

人们的社会活动意义的体现者和相互传递意义的工具。这些设施对于社会制度的实施是必要的,否则,社会制度的存在和运行就没有客观现实性。

? 2)、社会制度的功能

? 1、功能的分类

? 2、社会制度的功能

? 1、功能的分类

? (1)正功能和负功能

? (2)显功能与潜功能

? (1)正功能和负功能

? 正功能:在结构功能理论中,部分对整体的支持作用被称为发挥功能,因此,当功能的意义是积极的,

可以被称为正功能。

? 负功能:默顿认为,在社会系统中并非部分对整体的运行总是发挥积极作用,某一部分行动的后果降

低了整体(系统)的适应力和活力的现象称为负功能(或者反功能),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消极作用。 ? 由于社会并不是生物有机体,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协调的,所以负功能现象是存在的。 ? (2)显功能与潜功能

? 默顿在功能研究中提出显功能和潜功能的概念。他认为某些行动的后果使人们认识到的,有些则尚未

显露还没有被注意到。

? 显功能与潜功能:那些行动者预料到和认识到的、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行动)后果是显功能,

与之相反,那些没有被预料到的、也没有被认识到的客观(行动)后果是潜功能。

? 随着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潜功能也可能转变为显功能。

? 默顿的分析指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该考虑到它的复杂性。

? 2、社会制度的功能

? (1)满足人的需要

? (2)导向功能

? (3)整合与控制功能

? (4)文化传递功能

? (5)社会制度的负功能

? (1)满足人的需要

? 不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设计的,社会制度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

? 制度能有效地地满足相关人员的需要,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被认为是降低了社会成本。

? 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实际的社会背景,社会制度在特定背景下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的需要的合理满足,同

时不至于因为这种满足而上海整体利益。这里已经有了价值倾向。

?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认为:“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种基本需要”。

? (2)导向功能

? 社会制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社会制度是人类对自动解长期生活经验进行的选择的结果,就

是那些人为设计的制度也是在参考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真正能实施的社会制度绝大多数具有相当大程度的现实合理性,从而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

? 社会制度的导向功能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了共同活动而形成的规范和制度要求参与共同活动

的成员以自己的行动去与别人配合,以实现共同活动的目标。这种对人们行为的导向是通过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宣示、人的社会化和对错误行为的纠正来实现的。

? (3)整合与控制功能

?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整合是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整合是社会系统内部达到协调的过程和状态,

在功能主义看来,整合是社会作为整体的基本要求。社会制度的整合功能是以制度规范之间的良好配合、协调为基础的。一个成熟的社会制度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实践的结果,在这种实践中,社会制度的规范体系内部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性。当这种社会制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是,自然会导致社会的协调和有序,这就是社会整合的状态。

? 当一个社会制度并不成熟时,它的整合功能也是打折扣的。社会制度的不成熟表现为其价值系统模糊

不清甚至内部存在着矛盾,行为规范不齐备、相互冲突以及规范与实际之间有较大差距、执行制度的组织能力不足、组织系统不完整等。从另一方面来看,制度的不成熟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热浓程度较差。

? 社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社会控制。社会制度不但为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的满足提供途径,而且对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

? (4)文化传递功能

? 社会制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作为生活经验的制度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共同生活而传递下

去,成为后一代不需探索、试错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在一般情况下,当社会并非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不会出现文化上的“断裂”,制度文化的时代传递就是必然的。

? 制度化的经验更容易保存和流传。当经验被系统化后,由于“局部”经验处于整体经验之中,而后者

的稳定性较强,所以“局部”经验容易保存下来。社会制度的普遍实施、被高度认可和稳定性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以实现。

? (5)社会制度的负功能

? 社会制度有压制个性、阻碍社会变迁的负功能。越是成熟的社会制度越不能容忍社会变迁。社会制度

对社会变迁的组织至少来自两个方面:对社会成员的过渡社会化和对越轨者的制裁。

? 对社会制度的一种批评是对其“代表社会利益”的角色的怀疑。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中的许多制度是

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制定的,社会制度反映的是这些强势群体的利益而不是真正的社会利益,这就对社会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 三、制度化

? 1、制度化概念

? 2、制度化的特殊现象

? 1、制度化概念

? 制度化: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的过程称为制度化,即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承担某种角色时,他

们会按照彼此预知的,并被认为是正当的与合法的方式去行动。 (婚俗)

? 帕森斯:制度化是指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构。 ? 2、制度化的特殊现象

? 制度化的优先

? 制度化逃避现象

? 制度化的冲突现象

? 制度化的优先

? 制度化的优先:在制度化过程中,无论就一个群体或是就个人来说,当几种社会规范有冲突时,制度

化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叫制度化优先现象。

? 制度化逃避现象

? 制度化逃避现象 :制度化的行为并不都是顺从和理想的,有些是经常会发生在正常化了的社会,似

乎是可以容忍的越轨行为,这就叫做制度化的逃避现象。

? 制度化的冲突现象

? 制度化的冲突现象: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所产生的冲突与矛盾现象。

第十讲:越轨与社会控制

?

?

?

?

? 一、越轨的概念 二、越轨的理论解释 三、犯罪及其表现 四、社会控制及其手段 一、越轨的概念P383-384

? 越轨:对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背离或违反。

? 犯罪:犯罪就是公然违背法典,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危害,按照法律应受处罚的行为。

? 犯罪有三个特征:第一、从违背的性质来看,犯罪违背的是法律规范;第二、从违背的社会后果来看,

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危害;第三,从违背的法律后果来看,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 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其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

过程。社会控制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并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 二、越轨的理论解释

? 1、生物学派的解释

? 2、心理学派的解释

? 3、社会学的解释

? 1、生物学派的解释

? 1)、返祖犯罪说

? 2)、体质类型说

? 3)、染色体变异说

? 2、心理学派的解释

? 心里缺陷说

? 挫折——侵犯说

? 心里缺陷说

? 是指由于在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的。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

社会化过程中断,孩子在心理上感情上就会受到严重的挫折。孩子就不能发展处健全的人格和自我来。长大以后,就很难处理个人和外部环境的关系,适应能力差,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这种解释的主要观点是是说,正常的人知道限制它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要对他们的越轨加以限制,他们甚至看不出在他们不限制越轨冲动和他们变成越轨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杨佳杀死上海警察案)

? 挫折——侵犯说

? 认为:越轨者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针对社会的侵犯形式。当一种需要未被满足,人们可能

变得沮丧,并且把他们的挫折发泄为侵犯。这种观点认为,一定量的挫折是一需要强度及其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依次推之,侵犯的强度是与一定量的挫折有关的。并且认为,挫折可能产生于金钱的缺乏,在爱情或其他事务上的失败等。(崔英杰杀死城管案)

? 城管执法操作手册内容(摘录)

? 1、不能轻易放过相对人,要把相对人带上执法车.扭送公安机关,或干脆带回队部.问清是哪里人,

来这里多久了,为什么胆敢动用暴力抗法,是否知道今天的严重事件应当接受什么样的处罚

2、不要在公众面前控制相对人的暴力执法行为.如果无法避开围观者,就以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

3、采取安放内暴力的抗法的布局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用上.

? 防城管手册--小商小贩必读

? 第一条 为了防范城管欺负人,出门前要尽量穿戴整齐,像个城里人。很多城管狗眼看人低,喜欢欺

负乡下人和农民兄弟,平时要多看电视,模仿城里人说话做派,可以编谎话说我儿子女儿在****单位上班

? 第二条 出门摆摊前不管早上晚上都要吃饱,吃饱了才有气力跑过城管

? 第五条 对于被城管野蛮抢去的瓜果蔬菜,要先哀求归还。实在要不回来的,要大喊几声:这前几天

没打过农药的,你们拿去吃吧。要学会说反话城管才不敢分吃我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 实在不行,踩烂,不要养成城管吃白食的毛病。

? 第七条 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与城管的和平共处,可以施以小恩小惠进行收买。鼓

励和推动商贩城管互相往来,增进了解,增强互信,熟人好办事,朋友多了路好走!收买无效和受贿后不关照的道德水平低下的城管,要不断以白眼惩罚他们的良心。

? 3、社会学的解释

? 1)、差异交往说

? 2)、社会控制缺乏说

? 3)、失范理论

? 4)、标签理论

? 1)、差异交往说

? 差异交往说: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德(Edwis H.Sutherland)在上个世纪中期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

假设是:所有的人都要经历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但是,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们在进行社会化的时候与什么人交往。这就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按照萨瑟兰德的概念,越轨行为是通过一个随异交往过程学来的。

? 犯罪行为与一切社会行为一样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但是谁也不是只接触遵从者或只接触异常行为

者,而那方面的影响更大则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与他人接触的强度;行为异常的朋友或家庭成员比那些关系比较疏远的行为异常者更可能对一个人产生影响。另一个因素是在发生接触时的年龄;童年期和青春期的影响比后来接受的影响更有力。再有一个因素是与异常行为者接触和与遵从着接触的频率。

? 米勒认为: 下层阶级文化容易导致越轨其集中关心的几个问题“健壮”、“精明”、“兴奋”(打破常规)、

“自主”、“命运”。

? 米勒关于下层文化与越轨联系

? 米勒在分析青少年团伙犯罪时候指出:仅仅是接受某些下层阶级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就足以使青少年违

法乱纪。米勒明确指出了下层阶级文化“集中关心”的几个问题:健壮,即强调有力气;精明,即非常机灵,并且总能够使自己站得住脚;兴奋,表现形式是“十分刺激”,旨在打破生活常规,因为按照常规,任何人都不会有出息;自主,希望摆脱外界的控制和权威;命运,觉得一个人的遭遇主要不是由于个人的责任,而是运气或命运造成的。米勒认为,团伙提供了一个可以表现这些价值标准的环境。它为那些已经将本团伙的规范内化,而没有将团伙以外占统治地位的中产阶级文化规范内化的青少年提供了安全感、稳定的环境和支持。下层阶级青少年仅仅由于接受了他们自己的亚文化的规范,就有可能变成更广阔社会的严重少年犯罪者。

? 2)、社会控制缺乏说

? 社会控制缺乏说:这种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克里斯(Walter C.Recless)提出来的。他与萨瑟兰德

一样,都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是,他不象萨瑟兰德那样注意个人对越轨行为的学习和模仿,而是注意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他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内部或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所引起的。因此,要减少越轨和犯罪,就要加强社会控制。

? 特勒维斯·伊尔希认为:犯罪是社会纽带弱化引起的。在我们大多数人中起作用的四大关键社会纽带却

在犯罪者那里典型地成软弱状态。包括,“附属”、特别是父母和同辈;“奋斗目标”、投入时间和汗水为为实现诸如上大学等传统目标而工作、努力;“参与”常规活动,以减少越轨的时间;以及“信仰”,接受常规道德观念。

? 3)、失范越轨理论

?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失范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所规定的目标与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

不一致。

? 默顿从价值上讲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他认为,人们在社会

中分享共同的价值,文化价值为社会树立其发展的目标,同时社会也为人们提供制度化的合法手段。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社会依据它的规范体系认为是值得有、值得存在的东西;制度化手段是社会认为是合法地活的文化目标的方式。默顿认为,所谓失范,就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 标签论

? 标定说运用互动理论找中探讨了越轨—犯罪的过程,而不是它的原因。弗兰克·塔尼鲍姆(Frank

Tannenbaum)可能是以明确的语言提出标签理论的某些原则的第一个人。塔尼鲍姆论证说,决定一个严重的月桂发生的最终步骤不是当一个孩子违反法律的时候,而是当他或她陷入刑事司法系统的网络之中的时候,管法的步骤不过使得本来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

? 19xx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德温M.莱曼特(Edwein M.Lemert)为标定理论增加了某些新的概念,

首先把越轨按性质分为原初越轨和次级越轨。原初越轨就是未被当局任何人认出和未受惩罚的越轨。这种越轨是人人具有的。

? 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越轨,但是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越轨行为被其

他人发现并公诸于众的话,它就会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她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可能从原初越轨变为次级越轨,由平常人变为一个经常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越轨者就可能成为他的身份。这种理论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

? 贝克尔(H.S.Becker)认为:“某些社会集团创造一些法规强加于某些人的身上,硬把他们贴上越轨的

标签,把他们置之与常人之外”。因此,越轨一词,已不是指某人的某种行为或行动的问题了,而是别人利用一些人为的法则强加于人的标签。

? 三、社会控制的方式

? ? ? ? 1)、习俗、道德和宗教 2)、政权、法律和纪律 3)、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 4)、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学概论课程总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2、讲授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3、周课时:4课时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

社会学概论考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考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以其他具体科学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3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1社会化2角色集3社会4社会运行5社会互动6符号7集合行为8初级群体9群体凝聚力10社会组织11组织管理13社会流动14社区15社会变迁16社会现代化17社会保障18社会问题19社会20应用社会学21优势需要2...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重点总结-考试必备

社会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第一章社会学概论1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赫伯特斯宾塞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

学习社会学心得

学习社会学导论心得体会我是一名教育期刊编辑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只是简单了解教育与社会学的关系但不系统不全面通过学习社会学导论我系统地了解了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使我受益匪浅现...

社会学概论自考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一名词解释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

社会学概论

期末作业考核社会学概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控制答是指社会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并约束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遵循或遵守社会规范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状态2角色冲突答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

社会学概论

期末作业考核社会学概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控制答社会控制是指社会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并约束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遵循或遵守社会规范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状态2角色冲突答角色冲突是...

《社会学概论》思考题

社会学概论思考题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一性质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社会学家通常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一起并列于社会科学来进...

社会学概论作业

一名词解释1社会有机体论又称有机体论或国家有机体论将人类社会和比作生物有机体的一种学说2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论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3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

社会学概论问答(已排版)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1社会2社会学3社会化4社会需要5社会交往6社会组织结构7社会分化8社会分层9社会制度10社会制度11社会解组12社会保障13社区组织14社会发展15社会工作16社会变迁17生活方式18社会流...

社会学概论学习心得(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