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浙江省高考高三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时间:2024.3.31

临考给你提个醒

 ☆第一部分   集合与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特别是在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之中。注意: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注意补集思想的应用(反证法,排除法等)。

3.(1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真子集数为2n1;非空子集的数为2n-2

2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

3 

4.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q        ⑵逆命题:若qp

⑶否命题:若pq   ⑷逆否命题:若qp

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判断命题真假时常常借助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例:①若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

  解:逆否:x + y =3x = 1y = 2.

    ,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5.充要条件的判断:

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则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B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等价于AB即使A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B

A=B,则AB的充要条件;

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例:若.  

6.逻辑连接词:

20xx年浙江省高考高三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7.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每一个”“任何”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一些”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第二部分  函数与不等式

   ☆(一)函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符合实际意义;定义域优先原则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代入法,凑配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函数方程法

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②配方法;③判别式法;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⑤换元法;⑥利用均值不等式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数有界性(等)

3.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4.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①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②f[g(x)]的定义域为[a,b],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①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是奇函数

 是偶函数 

⑷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偶函数=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7)是奇函数=有对称中心(b,0

(8) 是偶函数=有对称轴X=b

★★典型的奇偶函数:

  

※※※一般地, 

            

★★★分段函数的单调性:在R上是增函数,则满足

                     在R上是减函数,则满足

 

   

分别为

奇函数与偶函数(k

分别为偶函数与奇函数(k

6.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在区间上是增(减)函数y=的图像上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恒为正(负)

⑵单调性的判定定义法:注意:一般要将式子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

②复合函数法(见4(2)同增异减);④图像法。

 用“并集”、“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若有 (其中为非零常数),则称函数为周期函数,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周期

 ;② ;③

    

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的周期为

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周期2

的图象关于直线轴对称周期为2

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直线轴对称4

8.幂、指、对的运算法则:(参看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全接触)

对数运算:

                                

(以上

>0  

例如:x0xR.

时,值越大,越靠近轴;当时,则相反.

9.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常用函数:①例函数:;②反比例函数:;特别的

时,有增区间为

时有增区间为,减区间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⑴幂函数: ( ;⑵指数函数:

⑶对数函数:

⑷正弦函数:;⑸余弦函数: (6)正切函数:

⑺一元二次函数:

10.二次函数:

⑴解析式:①一般式:

②顶点式为顶点;

③零点式: 。

⑵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端点值;④与坐标轴交点;⑤判别式;⑥两根符号。

⑶二次函数问题解决方法:①数形结合;②分类讨论。

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解的讨论.

11.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  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①  ★平移变换:ⅰ———左“+”右“-”;

              ———上“+”下“-”;

②  ★伸缩变换:

,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

,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

③  ★对称变换:ⅰ;ⅱ

  ; ⅳ

④  ★翻转变换:

———右不动,右向左翻(左侧图象去掉);

一般地f(x,y)=0f-----右不动,右向左翻(原来在左侧图象去掉)

———上不动,下向上翻(||在下面无图象);

保上去下,把上翻折到下(下侧图象去掉);

一般地f(x,y)=0f---保上去下,把上翻折到下(原来在下侧图象去掉)

例如:画的图像

(3)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证明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图象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的图象上,反之亦然;

★①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②曲线C1:f(x,y)=0关于直线x=a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 y)=0;

 ③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ya,x+a)=0(f(y+a,x+a)=0)

 f(a+x)=f(bx)xRy=f(x)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例如:

★★f(a+x)=f(ax)→f(x)=f(2a-x)xR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⑤函数y=f(xa)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f(x)=b-f(a-x)---→y=f(x)的图像关于点P()对称

★★f(x)=-f(2a-x)---→y=f(x)的图像关于点P()对称

★★例如:

 ⑦※与y=f(x)的图像关于点M()对称的图像的表达式为:2b-y=f(2a-x)

※与y=f(x)的图像关于直线L:Ax+By+C=0对称的图像的表达式为:

     

 

11.函数零点的求法:

   ⑴直接法(求的根);

   ⑵图象法:若函数f(X)满足,则函数f(X)在区间(a,b)存在零点                            

☆(二)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1(其中a>0,b>0,并且a=b是取等号)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①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一正二定三相等;②变形,

注意如下结论:

(2)

(3) 

 

 

(4)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判别式法:已知f(x,y)=0,求z=g(x,y)的最值

★方法:联立消去x(或y),得y(或x)的二次方程,其判别式△≥0从而求目标函数z的最值。

例如:(以下字母a、b、c、d、e、f、A、B均为大于0的常数)

、已知X>0,y>0且ax+by+cxy=d,求xy的最值

已知X>0,y>0且ax+by+cxy=d,求Ax+By的最值

、已知X>0,y>0且ax+by=c,求的最值

、已知X>0,y>0且=c,求Ax+By的最值

  、已知,求Ax+By的最值

用判别式法分别令t=xy(或t=Ax+By、t=Ax+By、t=)从而求出y,再代入已知条件中,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0求出t的最值。

★★绝对值不等式:

3.不等式的性质:

  ;⑵

 

 

  

 6

4.不等式等证明(主要)方法:⑴比较法:作差或作比;⑵综合法;⑶分析法。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0(或<0); ≥0(或≤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

5.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与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

  (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6.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

 (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

☆第三部分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1.(1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弧度弧度,弧度

3)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2.三角函数定义:角中边上任意一点,设则:

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4.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函数名不(改)变,符号看象限”;

 

 

 

 

         

14、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对称性:

※⑴+C  对称轴:;对称中心:

※⑵ 对称轴:;对称中心:

※(3    对称中心: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8.二倍角公式:①

★★涉及题型:

               

         

          

                  .

      

             

        

        

★★  

     

      

9.正、余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外接圆直径)

注:①

   

   

 ⑵余弦定理:  

              

                         

10。几个公式:

   ⑴三角形面积公式:

  ⑵内切圆半径r=;外接圆直径2R=

★★.?△ABC中:ABabsinA>sinBcosAcos2A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cosA

     ?△ABC中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

1.三视图与直观图:

2.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2S;②侧面积:S=;③体积:V=S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S;②侧面积:S=;③体积:V=Sh

  ⑶台体:①表面积:S=S+S上底+S下底;②侧面积:S=;③体积:V=S+h

  ⑷球体:①表面积:S=;②体积:V= 

立体几何九言真经

相交垂直用勾股定理来证明,  异面垂直用线面垂直来证明

等腰取底边的中点三线合一,  面面垂直必须推出线面垂直,

有中点时再取中点用中位线,  线段AB上求点P

建系时尽量使点在坐标轴上,  未知点的坐标先设出以便求,

法向量细心算四公式要牢记。

3.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方法):

  ⑴直线与直线平行:①公理4

                    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m||α,aβ,αβ=nm||n)

                    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α=m,β=nm||n)

  ⑵直线与平面平行:①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m||n,mα,nαm||α)

                    ②面面平行线面平行。(α||β,mβm||α)

  ⑶平面与平面平行:①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推论;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⑷直线与平面垂直: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ma,mb,ab=A,a,b)

                    ②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n,mβ,mnmα)

  ⑸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β,mααβ)

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

4.求角:(步骤-------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平移法:平移直线,构造三角形;

②补形法:补成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

★★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为两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直接法(利用线面角定义);②先求斜线上的点到平面距离h,与斜线段长度作比,得sin

★★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二面角的求法: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作出平面角,再求解;

★★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为两个班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5.求距离:(步骤-------Ⅰ。找或作垂线段;Ⅱ。求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①垂面法: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垂线段(确定已知面的垂面是关键),再求解;等体积法;

★★理科还可用向量法:

6.结论:

⑴从一点O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AOC,则点A在平面∠BOC上的射影在∠BOC的平分线上;⑵立平斜公式(最小角定理公式)

正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记为,则Scos=S

⑷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则:cos2+cos2+cos2=1sin2+sin2+sin2=2 

①        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侧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则有

cos2+cos2+cos2=2sin2+sin2+sin2=1

⑸★★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则正四面体的:

①        高:;②对棱间距离:;③相邻两面所成角余弦值:

④内切球半径=;外接球半径=;棱切球半径=,

★※球心将高四等分靠近底面的等分点处。

⑹三棱锥A-BCD的顶点在面BCD上的射影为G,则

①  AB=AC=AD(或三侧棱与底面BCD所成角相等) G是△BCD的外心

AB,AC,AD两两垂直G是△BCD的垂心ADBC,AC⊥BD,AB⊥CD

 (三棱锥A-BCD中的三对异面直线中有两对相互垂直,则第三对也相互垂直,并且顶点在对面上的射影为该面的垂心)

③当∠ABD=∠ABC时,G在∠DBC的平分线上。且COS∠ABC=COS∠ABG×COS∠GBC

   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

1.直线方程(1)点斜式: ;(2)斜截式: 

3)截距式:   4)一般式:,(AB不全为0)。

2.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1)列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0xx年浙江省高考高三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直线平行<≠>它们的斜率相等

   ②直线垂直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

4.几个公式

  ⑴设Ax1,y1)、B(x2,y2)Cx3,y3),⊿ABC的重心G:();

  ⑵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

  ⑶两条平行线Ax+By+C1=0 Ax+By+C2=0的距离:

5.圆的方程:⑴标准方程:① ;② 

             ⑵一般方程:  

注:Ax2+Bxy+Cy2+Dx+Ey+F=0表示圆A=C0B=0D2+E24AF>0

6.圆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何法;⑶圆系法。

7.圆系:⑴

   注:当时表示两圆相交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8.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

  ⑴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相切;②相交;③相离。

★★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

  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距,表示两圆半径,且

  相离;②外切;③相交;

  内切;⑤内含。

9.与圆有关的结论:

  ⑴过圆x2+y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

  过圆(x-a)2+(y-b)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过圆x2+y2=r2外的点M(x0,y0)的切线有两条,切点分别为AB

     则过AB的直线方程为:x0x+y0y=r2

   过圆(x-a)2+(y-b)2=r2外的点M(x0,y0)的切线有两条,切点分别为AB

     则过AB的直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A(x1y2)B(x2,y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xx1)(xx2)+(yy1)(yy2)=0

   第六部分   圆锥曲线

1.   定义:⑴椭圆:

    椭圆的几何性质:

          ⑵双曲线: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⑶抛物线: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其几何性质:

时,轨迹为椭圆;e越小,椭圆越圆,反之越扁。

时,轨迹为抛物线;p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大,反之越小。

时,轨迹为双曲线;e越小,双曲线开口越小,反之越大。

2.结论:⑴焦半径:抛物线:

★⑵弦长公式:

注:★(Ⅰ)焦点弦长:抛物线:(是直线AB的倾斜角)

★(Ⅱ)通径(最短弦):①椭圆、双曲线:;②抛物线:2p

⑶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时表示双曲线);

⑷椭圆中的结论:①内接矩形最大面积 :2ab;

②P,Q为椭圆上任意两点,且OP0Q,则 ;

③椭圆焦点三角形:

       ,();

.点 内心,于点,则  ;

④当点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最大;

※※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椭圆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椭圆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⑸双曲线中的结论:

①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

②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为参数,0);

③双曲线焦点三角形:

           <Ⅰ>.,();

             <Ⅱ>.P是双曲线=1(a0b0)的左(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则△PF1F2 的内切圆的圆心横坐标为

④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渐近线为渐近线互相垂直;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双曲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双曲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6)抛物线中的结论:

①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AB性质:设A),B)在抛物线上

     < x1x2=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

            y1y2=p2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

 .以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以AF(或BF)为直径的圆与轴相切;

Ⅴ>.

②抛物线y2=2px(p>0)内接直角三角形OAB的性质:

       <恒过定点

中点轨迹方程:

,则轨迹方程为:

Ⅴ>. 。

  抛物线y2=2px(p>0),对称轴上一定点,则:

      <.当时,顶点到点A距离最小,最小值为.当时,抛物线上有关于轴对称的两点到点A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抛物线的切线方程

 (1)抛物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抛物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抛物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3.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解法:

  ⑴直接法(通法):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注意以下问题:①联立的关于“”还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考虑了吗?   ③判别式验证了吗?

  ⑵设而不求(代点相减法):--------处理弦中点问题

步骤如下:①设点A(x1,y1)、B(x2,y2)为曲线上两点,弦AB的中点M()则:

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2)直接法(列等式);(3)代入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⑷待定系数法;(5)参数法;(6)交轨法。

☆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

⑴设a=(x1,y1),b=(x2,y2),则:ab(b0)a=b x1y2x2y1=0

ab(ab0)a·b=0x1x2+y1y2=0   .

⑵a·b=|a||b|cos=注:①|a|cos叫做a在b方向上的投影;|b|cos叫做b在a方向上的投影;②a·b的几何意义:a·b等于|a|与|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的乘积。

cos=

⑷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A,B三点共线

附:(理科)P,A,B,C四点共面

=

★※★向量条件与几何条件的“翻译”

☆第八部分    数列

1.定义:

⑴等差数列

  

⑵等比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性质

20xx年浙江省高考高三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等差数列特有性质:项数为2n时:S2n=n(an+an+1)=n(a1+a2n) 

②        项数为2n-1时:S2n-1=(2n-1) 

③       

④        ★若

★★若

★★★

3 .数列通项的求法:

20xx年浙江省高考高三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⑵定义法(利用等差,等比的定义);

  ⑶公式法:累加法();

 ⑷叠乘法(型);

 ⑸构造法

  );

  (6)迭代法;

 ⑺间接法(例如:);

 ⑻作商法(型);⑼待定系数法;⑽(理科)数学归纳法。

注:当遇到时,要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是分段形式。

4.前项和的求法:⑴拆、并、裂项法;⑵倒序相加法;⑶错位相减法。

5.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求法:

    ;⑵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6.常用结论

1 1+2+3+...+n =      

 2 1+3+5+...+(2n-1) =

  3  

  4   

 5              

 6 

                   

高考期间作息时间安排

 

  

更多相关推荐:
20xx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全总结

私立教育网Http20xx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全总结集合与简易逻辑易错点1遗忘空集致误错因分析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对于集合B高三经典纠错笔记数学A就有BAB高三经典纠错笔记数学AB三种情况在解题中如...

20xx年高考数学重点难点总结

20xx年高考数学重点难点总结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的纵横联系的网络突出主干知识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些始终是高考的主旋律今年高考数学试题仍然会坚持知识面广起点低坡度缓难度适中分题分层把关的特点会继续坚持较高...

20xx年高考数学主要考点总结

20xx年高考数学主要考点总结专题一集合考点1集合的基本运算考点2集合之间的关系专题二函数考点3函数及其表示考点4函数的基本性质考点5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考点6指数与指数函数考点7对数与对数函数考点8幂函数考点9...

20xx年高考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导航教育独家经典讲义20xx年高考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二定义与性质1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定义an1andd为常数ana1n1d等差中项xAy成等差数列2Axy前n项和Sna1annna21nn1d2性质an...

20xx年高考数学重点难点总结

20xx年高考数学重点难点总结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的纵横联系的网络突出主干知识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些始终是高考的主旋律今年高考数学试题仍然会坚持知识面广起点低坡度缓难度适中分题分层把关的特点会继续坚持较高...

20xx广东省数学高考重要的基本知识点

20xx广东省数学高考重要的基本知识点函数与导数1三阶段1学习函数概念图象性质以指对函数为例重点学习函数与反函数及单调性2以三角函数为例重点学习奇偶性与周期性3学习函数极限连续性导数最终落在导数应用注文科解析式...

20xx最新高考数学考点归纳总结专题1.4 数列(通用版)

专题4数列1已知数列前几项求数列通项公式时应注意四个特征1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2相邻项的变化特征3拆项后的特征4各项的符号特征等并对此进行归纳化归联想2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时的常用方法有1已知a1且anan...

20xx届高考数学考点51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正态分布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51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正态分布20xx湖北高考理科T20假设每天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数X是服从正态分布N8005...

20xx届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专题 不等式

20xx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三不等式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注意特值法是判断不等式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不成立的命题二均值不等式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ab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2ab...

20xx年高考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归纳大全(理科)最新版

20##高中数学(理科)基础知识归纳(最新版)高考解题策略:通览全卷,稳定情绪认真审题,开拓思路格式工整,条理清晰主客观题,区别对待选择题灵活做填空题仔细做中档题认真做,高档题分步做第一部分集合1.自然数集:N…

(最新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0xx年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小数乘法知识点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2一个数0除...

20xx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2015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