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小结

时间:2024.4.14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2012-20xx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工作本着为学生服务、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在全体老师们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扎扎实实、成绩显著。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制定备课组计划,提高备课业务水平。

一开学,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思想,制定具体的措施,规定了集体备课的要求。

二、定期集体备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组定为每周四上午第三课集体备课。每次由一位教师主讲。讲教学目标,讲教学重难点,讲教学方法,理知识要点。主讲人讲后,各位老师又各抒己见,探讨教法,交流经验,集众人之智,戒他人之失。通过备课组活动,大家教学经验明显丰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⑴、 我们听课及评课有待于进步。本学期,由于大家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相互听课较少,这影响教室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后要多听一点课。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让老师们向名家学习。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

概括了我们教学备课组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初一历史备课组

2013-1-23


第二篇:德格县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教案七年级5


德格县中学历史组集体备课教案(七年级) 课题: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课型:讲授 时间:20xx年6月28日 执笔:刘燕 备课人员:历史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

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五、小结(略)

六、作业:课后作业

更多相关推荐:
20xx-20xx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20xx-20xx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和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定期组织备课组活动,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时间都在是每周周四的上午,我们三位历史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进行集体备课,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一、以…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于每周一上午按时有序地召开。每次组内活动,各位老师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针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探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在校领导亲自指导下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达单元教学改革有序地开展每次组内活动各位老师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针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探讨较好地完成...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每周按时有序地召开每次组内活动老师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针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探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于每周二上午按时有序地召开。每次组内活动,各位老师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针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探讨,较好…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总结

20xx-20xx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总结本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导处的直接指导下,全组老师共同努力,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进行,每位老师都积极、热情参加,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每…

20xx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总结

20xx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在教务处及各班班主任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期结束之际对这一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如下一努力及收获1支持学校工...

七年级备课组总结20xx

七年级备课组总结我们七年级备课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统一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备课组成员工作责任心强服从学校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顺利完...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计划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计划20xx20xx学年度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新的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工作进行在继续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抓好学生习惯培养努力提高课堂...

20xx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xx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一主要目标七年级的历史是起始科目本学期我们备课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技术水平优化...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计划

初一年级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初一历史备课组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美好未来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我组的教学水平教学中我组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为考而...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总结(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