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5.8

关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xx年4月)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20xx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常委会组成调查组,于3月底至4月初,先后深入到乌马河区、西林区、新青区、铁力市和市工信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臵,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认真实施“231工程”,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截止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3.1% ;实现税收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7%。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户数发展到6.9万户,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315户,营业收入1000万元至5000万元企业达到102户,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户。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经营领域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呈较快发展态势。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企业通过

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已从木材加工、商饮服务等领域逐步向木材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纺织、酿酒、绿色食品、绿色能源、旅游、矿产开发、冶金建材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向科技型、外向型,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从事人造板、家具制造、小木制品生产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48户,农副产品加工龙头骨干企业10户,绿色食品加工业24户(其中,获国家绿色食品标识产品29种),北药加工业7户,科技型企业54户外贸进出口企业24户(进出口贸易额达到8768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额的67.5%)。

(三)区域经济和产业群带动作用效果明显。几年来,铁力市、伊春区、带领区、南岔区、新青区、五营区、金山屯区、乌马河区等县区作为我市绿色食品、木材精深加工、矿产开发和化工等重点县区,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项目开发上,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非林脱木产业大上项目,加快发展。对重大项目采取领导包点、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措施,进行强力推进。2008-20xx年,8个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铁力市和西林区,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产业群。突出了产业集聚的牵动作用。目前,铁力市已建成的铁力东部工业园区、双丰家具园区、朗乡板业园区是区域内产业最为集中的三个工业园区。三个园区共有企业158户,20xx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占当地非国有经济增加值的17%,实现利税1.98亿元在,占当地非国有经济利税总额的24%。安臵就业3.86万

人。西林区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第一平台,举全区之力,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集聚能力和吸引力,初步形成了以“白林工业园区为中心,以西钢集团、金林矿业、苔青等工业功能区为支点,一园多区、一园一主业”的工业发展格局。20xx年,被命名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20xx年,被命名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已成为安置就业的主渠道。截止20xx年,全市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5.6万人,占全市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3%,非公有经济已成为我市新增劳力、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质量、政策支持、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

(一)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国家已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发展公有制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省已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龙江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目前,从我市总体看,无论是在舆论宣传还是在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上,工作力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舆论氛围还不浓,群众自主创业和投资热情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在贯彻实施当中还存在“梗阻”现象;发展不平衡,一些区局在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缺乏紧迫感、危机

感,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致使当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一些部门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摆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地位。在政策环境方面,市场准入、财税、金融、信贷等方面政策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在政务管理方面,一些部门行政审批环节仍然过多,办事效率不高。在社会环境方面,“三乱”问题仍然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市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太少,非公有制企业急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投资等方面信息不畅,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缓解。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资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融资难的问题已成非公有制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尽管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在融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解决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担保额数量少、规模小,担保能力有限,远不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不规范。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实行传统家族式的管理,管理人员水平偏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缺少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信誉等级低,纳税意识,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推进落实工作力度。一是加大领导力度。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抓好非国有制经济工作。继续落实好市县(区)两级级领导包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存在重点、难点问题,一包到底,直到包出成效。二是加大责任落实力度。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县(区)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做到奖罚分明。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关政策和正面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和投资热情,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级政府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进一步强化职能,明确职责,充实力量,制订措施,积极主动地行使综合指导、协调、服务、管理职能,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协调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为非公有企业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减少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

场化原则,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需求,支持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多种形式的培训,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四)引导非公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引导非公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要重视提高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使非公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能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三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积累发展后劲,加快发展。


第二篇:关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推动我区经济结构转型、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湛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区政协由经济科技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区政协副主席 同志的带领下,就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制定发展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政策扶持,探索发展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区非公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持续、快速、稳步增长的势头。到20xx年底,全区非公经济单位已发展到7662家,从业人员44660人,实现年产值99亿元,年创利税10.45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2.4倍、3.2倍、14.5倍和15.6倍。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繁荣等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发展领域不断拓宽,经济总量逐年加大。目前,全区非公经济已由初期较单一的商贸、煤炭等行业,延伸到了装 - 1 -

备制造加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服装、食品、房地产开发等更广领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盘活了企业资产存量,安置了企业职工,使一批困难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20xx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4.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0%以上。20xx年元-4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0.15%;完成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19.76%;实现利税0.9亿元,同比增长20.86%,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成长,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投资主体多元呈现,社会贡献日益突出。随着我区一系列扶持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区非公经济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种经济成份积极参与投资兴业的态势进一步显现。由简单的粗放型、家族式、作坊式经营发展到如今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集团公司等。与此同时,非公企业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就业门路、繁荣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投资行为看,逐步由生产性投资向非生产性投资转变,由追求资源开发利用向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发展;从对财政的贡献上看,20xx年非公经济上缴税金达41265万元,占全区总税收的85%,财政贡献率达75%以上;从吸纳就业人员上看,到20xx年底,非公企业从业人数达44660人,吸纳了全区8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人员。另外,非公有制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慈善救助等方面也发挥着 - 2 -

越来越大的作用,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3、骨干企业实力增强,规模经营趋势明显。我区非公经济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医药化工、餐饮服务等领域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正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经营趋势显著增强,竞争力大幅提高,涌现出一大批“领军式”企业,诸如高压配件、环保设备、煤矿设备等高技术含量企业,形成了以神马两丝为主的湛河神马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以鹰兴轴承、海平电气、绿城环保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全区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97家,投资规模达到1000万元以上59户,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这些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所在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在推动我区非公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我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受环境、地域观念、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周边地区相比,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非公经济规模偏小,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全区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只有41户,占非公企业总户数的0.05%;注册资金上千万元的仅有7户,占非公企业总户数的0.01%。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弱。

2、融资渠道不畅,投资规模不大。这是调研中反映比 - 3 -

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限制多、条款多、门槛高、程序繁、难度大;二是融资渠道狭窄。我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机制还未完全形成,造成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难、民间渠道融资难;四是银企交流合作机制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出来,银企之间相互交流少、互信度低,使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常常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水平,限制了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

3、服务体系不尽完善,服务质量不够高。在服务体系上,一是缺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协调,难以形成众多政府职能服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有的非公企业诚信度低,贷款更加困难;三是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体制尚未建立,企业登记程序繁复、收费项目多,办事效率低。在服务质量上,尽管多年来我区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谈薄,服务功能不强。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打折扣和无法落实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受利益驱动,工作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有的执行政策僵化,缺乏灵活变通,有的办事推诿拖拉,说的好,办得慢,存在卡要现象,制约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

4、企业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够强。多数企业仍属于粗放经营、家族管理,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材料能耗高、经济效益低、发展后劲弱。大多数企业没有科研技术开发部门,技术及装备投入严重不足,自我创新、自 - 4 -

主开发能力低下,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区非公企业通过ISO国际认证的只有14家,占全部非公企业的0.02%。缺少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综合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5、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方式有待改进。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知识,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上往往力不从心。二是企业经营管理较为粗放,质量、营销、成本、资金、财务管理等方面大部分还处于较低水平。三是专业人才缺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留用和培养机制,人才队伍不稳定。四是劳动用工制度不够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不为员工缴纳“三金”,企业员工享受不到法定的劳动保护。部分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出现“断档”。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不仅影响到企业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亟待政府引导和规范。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我区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用地难成为制约非公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做好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真正成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主要生力军,成为强区富民的助推器。

1、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民营经济摆上更突出的重要位置。在工作思路和战略部署上,一是进一步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在体现全民创业、产业集群发展、 - 5 -

打造名牌等方面突出重点,加大分量;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研究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借助国家投资拉动内需的有利契机,实施大举措,全方位部署近几年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三是完善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及时召开非公有制经济表彰大会,激励服务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提升发展档次。

2、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产业引导。要围绕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结合当前的实际,从资源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符合我区区情的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要构建我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用地指标、环境评估和资源配置等手段,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打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二是要突出做大做强,集中各种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倾斜,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重点扶持一批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的企业;抓好一批爆发力强、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企业,扶持他们迅速崛起。三是要抓好一批品牌产品,帮助他们迅速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四是要推动园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下大力气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要集中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降税费,清理收费项目,不该收的费用能减少的尽量减少,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二是严格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培训、乱评比行为;三是大力缩减审批程序,减少盖章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四是实 - 6 -

行“非禁即入”政策,尽可能降低非公有制企业创业门槛,制订创业小额贷款支持计划;五是派干部下基层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六是构建中小企事业贷款服务平台,加大每年为企事业贷款额度和企事业担保金制度;七是加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4、积极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建立体系完整、运作高效的服务体系。从政府层面说,一是及时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从实际出发,形成在政策上充分体现适宜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建立政府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经常性沟通机制,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对话、考察、现在办公和专题论坛,区领导和有关部门亲自了解情况,及时解决普遍性问题。三是搭建若干非公有制企业高效服务平台,如公共技术平台、速效及担保平台、培训教育平台、办事服务平台、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平台、企业间交流合作平台等。四是充分发挥工商联、中小企业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速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真正脱钩,把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些不该管和管不好的职能通过不同方式逐渐向协会转移。

5、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利用税收和利率等优惠措施激励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实施倾斜贷款。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体系。鉴于当前的情况,应建立政府注资支持、社会融资为主的非公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以降低银行的风险。还可以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和组织非公企业组成民间联保机构和担保机构,不仅可以 - 7 -

大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而且可以缓解非公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三是完善区信用担保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担保中心职能,为优质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四是制定完善鼓励非公企业的信贷政策。要在规范非公企业的财务管理、依法纳税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要建立银企沟通的平台和机制,提高银企双方的互信度。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一是确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非公企业厂长(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的专门培训,使其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强劳动部门与大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创业辅导培训与企业实际需要的有效结合。二是拓宽用人渠道。要与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相结合,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到企业锻炼,领办创办企业,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和流动,盘活现有人才。还可以借鉴选拔大学生“村官”做法,向企业派送“企官”,为专业人才提供充分施展其能力和才华的平台。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政府和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一种共同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区政协办公室

20xx年5月

- 8 -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按照这次城市经济调研的总体安排,调研组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实地察看了部分民营企业和项目建设,并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专题座谈会,全面分析总结了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

xx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全面了解非公制经济发展的状况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结合市局传真电报调研提纲我局组织办公室发...

关于突泉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突泉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调研报告我会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于9月3日至4日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进行了调研参加本次调研的有政协主席张秀兰副主席裴志奇李绍文马春华人口和资源...

两当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两当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共两当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为掌握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原因探寻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近日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按照市委统发电20xx04号通知精神协调有关部门和...

关于加快荔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荔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

关于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加快大荔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查报告为了进一步加快大荔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安排我先后深入我县非公企业个体户以及有关单位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一东街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

X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X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今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实现集中突破的意见及全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433发展战...

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为了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撰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通知我县迅速组织工商工信工商联统计国税地税等部门有关人员先后深入非公企业和个体业主及有关单位对全...

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掌握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20xx年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联合开展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调研组成5个调研...

如何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的调研报告

如何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的调研报告按照县综治委的安排部署我们近期深入开发区非公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不断探索加强和完善非公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现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困难及建议汇报如下一...

20xx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关于蚌埠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蚌埠市工商联调研组20xx年4月20日为贯彻落实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会精神深入了解当前我市非公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引导企业树立信心应对挑战共渡难关蚌埠市工商联对全市...

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