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业剖析报告

时间:2024.3.31

网络专业报告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特色与创新的背景和依据

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几个国家之一。各行各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只有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不断改变自我,才会继续进步与发展。而以培养具备高级实用技能的职业人才为本的培养模式也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计算机网络专业已经开设了7年,是我院计算机类专业中开设历史较长的专业,培养的学生人数位居计算机系各专业之前列。1999年,学院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有关教师的调查研究,充分吸纳社会上现场的专家和兄弟高校专家的建议,制定出具有高职特色和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已在20##级新生中实施,初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看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宽带网、无线接入和P2P技术等。在未来,主干网上单对光纤实际传输可达Tbps级别,路由器的吞吐量已突破60~80Gb,以后将达到Tbps级别。我国将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其中在接入网方面,已经能够实现高带宽、大容量、用户覆盖面广的光纤、铜轴混合网(HFC)接入及Cable Modem技术,以电话线路为媒介、成本低、安装方便、稳定可靠的XDSL技术,还有无线接入技术,电力网接入技术,局域网接入技术等。在不久的将来,光纤接入网将从网络核心走向用户,最终实现光纤到户。另外,随着网络数量的日益膨胀,海量数据存储已成为网络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存储设备提供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超大存储容量、超高速的数据传输率和高系统可用性成为了网络存储的典型特征。

2、  网络激发生产力

Cisco高级副总裁霍华德.强尼在Cisco Networkers 2000中国用户大会主题演讲中指出:“电子邮件的应用可以看作是从互联网获取生产力增长的最初阶段,而真正利用互联网获得高速的生产力增长,将通过四个阶段得以实现:信息、交互、协作以及转换。”信息是指用Web获取的信息;交互是指通过商务或者利用Web页面获取信息,其目的在于利用Web提高客户服务;协作主要是采用互动形式,即合作厂商可迅速地把握市场时机,自动地进行大量的事件处理,减少他们的存货,改善对客户的服务;转换主要是指当为实现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全部建立起来后,生产力的增长将稳定提高。例如,1998年美国上网购物的家庭已有1700万个,网上零售额约202亿美元。1998年美国开展B2B电子商务的企业占24%,20##年预计达到了56%,在互联网上的B2B交易额达到了430亿美元,预计到20##年可达到1.3万亿美元,到20##年可达到7万亿美元,占到全国货物交易量的27%。此种电子商务的增长代表了美国生产力的新阶段。

当然网络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用户关注的就是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目前,许多网络公司都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的对数据进行保护,可采用的手段有:IC Card、Ipsec、防火墙、物理隔离网卡等。

3、我国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术,以至于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等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越来越受到网络的直接或间接制约,从而又反过来迫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整体性能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网络的影响是全社会的,涉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电子政务中的一站式办公,制造企业中的异地设计、制造、海量数据的管理和资源共享,社会系统中的养老金防冒领、跨地区就医保费支付等业务和应用,都需要用网络技术来解决。

中国的网络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错。目前,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学校上网,家庭上网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与实践,必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1、人才需求预测

全球网络人才相当短缺。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的最新调查,硅谷一带网络人才短缺比例高达10%,估计有34.6万个职位空缺。

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市场研究的国际数据公司(IDC)在欧洲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到20##年,欧洲国家计算机网络设计、维护和管理人才的短缺至少要达到60万人,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问题最为严重,到20##年将分别缺少网络人才18.8万、8.2万和6.7万。

前段时间网络公司裁员风刮得很紧,但随着全球各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其网络人才需求会有新的增长。

网络及网络经济的讯猛发展必然讯速带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网络人才的供给现状却不容乐观。前不久在北京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招兵买马的网络公司不少,但少有公司招到满意的人才,甚至更多是空手而归。当前各种报纸的人才招聘广告中职位空缺最多的,一般都与网络相关。根据我国目前每天开张2-3家各种类型的网站的速度来推算,我国对网络人才的需求缺口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严重网络人才危机。

我国计算机、电子、通讯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其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找到了自己较满意的工作单位。1998年9月,Cisco在中国上海复旦大学设立了第一个网络技术学院,迄今为止,已在中国有40多所网络技术学院,毕业生达2万多人,就业率都达到100%。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据分析,到2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元;20##年为3%,达7.6—8.2万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1998年全国只有2万人。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30—50倍,整个行业的人数将达到60—100万人。

互联网络使得所有人有机会处于公平竞争的舞台,取得各种先进的技术,变得更能干,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近几年的人才招聘会上,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类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找到了工作。这说明处在高科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人才的巨大需求和良好的形势,其毕业生肯定会更加抢手。

2、         人才素质结构预测

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确定,主要根据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随着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迈进,人们更重视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思考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除了仍然重视知识,能力之外,突出地重视人的素质。第二,面向21世纪,本行业的发展态势是,在原有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将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管理;在通信业务急速发展的环境下,将迅速改造、升级和发展高速宽带网,接入网和三网合一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适应科技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要求。

二、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应用型教学模式为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把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提高,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教育教学规律贯彻的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 以“人才”为根本,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才为本”,不能用整体划一的模式、整体划一的课程、整体划一的思维方式、整体划一的原则方式方法去塑造人;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律、自控、自强。

在强调个性教育的同时,还应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一般来说,计算机应用系统很难由一个人单独完成,往往需要多个人的通力合作,一个能力再强的人,若缺乏团队精神,社会也是不欢迎的。

2、以“实操技术”为关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就人才类型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的竞争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要焦点。

计算机网络是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是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灵魂,为了适应发展的高新技术,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时,要注重现今成熟新技术与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贴近新的网络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真正感受、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成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技术创新。

3、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立以网络工程素质和网络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与计算机类其它专业相似,都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充分重视加强能力训练,加强实践,尤其是系统的网络工程和软件开发的实践。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二)专业改革的目标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探索出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安装调试、网络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带动和促进本院计算机应用及其它各类专业的改革;力争建成本地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进而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本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提出“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高职特色”的基本工作思想,并明确提出工作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产生一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制定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计划;推出一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成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编写一批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一批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示范性专业和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根据以上思想,结合我院、我系的实际,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内容:

(一)强化质量观念,走特色之路

目前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最终归结为教育质量和特色的竞争,不断提高质量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强化质量观念,努力提高质量。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把专业办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勤于研究和思考,根据市场需求在自己的优势上纵深发展,在专业建设实践中有所选择,有所放弃,不断调整。专业定位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面向中小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与安装维护、网络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整个专业教学采取“以技术应用”为关键,形成一条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1+1+0.5”模式。第一年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应用能力,第二年理论结合实际,侧重技术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最后一个学期全部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保持自己特色,努力把专业办精、办好,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成为“能吃苦、会学习、敢创新”、“会设计、善维护、有特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力争学生的报考率、新生的报到率、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全省甚至全国的领先水平,在社会和用人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成为在该行业颇俱影响的名牌专业。

(二)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组织教学的客观依据。高职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反映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

根据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化和我国国民经济及广东省、建设部的信息化需要,在专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专业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重新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和网络技术发展和推广为目的,按照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来确定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体现高职特点,重新构建课程结构

研究职业特色和工作过程,以现场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选修课四个模块构件理论教学体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职业课程设置不应以学科知识和技能内容综合起来,着重整体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实用性、融合性,避免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和分量过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现代企业生产的适应性。

选修课程应结合职教实际向微型化即注重特定技能培养方向发展。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其中包括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点以及能够体现个人特长的选修。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专业的理解,又能照顾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促使其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跟踪21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和拓宽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切实重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工程设计和施工来构建多媒体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纵向上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和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促进产教研结合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合格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是高职教育质量、特色的保证。建设教学基地,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后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性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密切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加快产学研步伐,尽快形成企业、学校连办高职教育的新体系。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开发,以保证高职专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方向和有效性;和企业合作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正,以保证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和企业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和聘任兼职教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发,以保证师生技术应用的持续提高和技术应用性、新颖性、和企业合作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以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和聘用工作,以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

(五)建立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

1、教学模式上,深入学习《教育部有关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大胆尝试、改革,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研究型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把课程讲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开放专业实验室,淡化教室、现场和实验室的区别。在教学组织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扩大信息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改革传统的、刚性的学年制度,实行弹性学分制,以便和其他教育类型接轨,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不同的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变学年为学分制的同时,努力建立与之配套的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政策。

(六)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估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定性的模式。公共课程的考核将以权威的试题库为基础,逐渐实现教、考分离。专业课程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除采用闭卷考试外,可以采用开卷笔试、面试、技术报告等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实际能力的各种手段。实践教学的考核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成果相一致进行鉴定和考核,对典型学生进行案例答辩,评定成绩。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各种技能比赛,参加职业认可的各种考级、考证,并对成绩合格都计入学分。

四、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方案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招生对象、学制

招生对象:职高、技校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牢固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技术,面向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领域,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学生应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学生具有本专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功能,能熟练应用本专业岗位的成熟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坚持体育锻炼,掌握生理卫生和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能适应本专业的工作。

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能力。

3、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具有专业所必需的政治、数学、物理、英语、法律等基础知识。

具有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汇编语言、微机原理,计算机接口等知识。

具有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知识。

具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及技术、网络互联、网络管理与安全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管理和经济法规知识。

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

(2)能力结构

①专业技术能力

具有多媒体网络工程设计、管理、软硬件安装、调试、新技术应用及更新改造的能力。

具有多媒体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操作使用和系统维护能力。

具有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的管理、使用、维护、更新和设计的能力。

具有多媒体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常用软件的操作使用更新能力。

具有综合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其它能力

具有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译等外语交际能力,能读懂多媒体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资料。

4、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

l  l        整合课程内容,优化体系结构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审定、合理调整总的课程设置。针对“学分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增强专业必修课,按照网络工程建设与管理、网络数据库管理开发二个方向增加专业课。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加专业技能需要的课程,充实新兴的专业科技成果,着重实用性、技能型的课程内容,删除陈旧的课程,减少过时的内容。以体现专业技能的教学方法,即讲技能,讲方法,讲要点,使学生与教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如计算机科学知识更新快,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取舍,增加课题性讨论,反映应用前沿的知识,技术精华(如宽带网、接入网,网络数据库等)。

l  l        继承传统,强调创新

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各有关院校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的改革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实践,但对教学方法上的考虑还有些欠缺,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重新审视继承下来的教学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符合研究型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通过控制学生实现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性课程主动地去学习,进而构建起自己的新的认识结构,达到“活学活用”,并有创造。

(2)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课程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综合性,实践性强,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同时,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且近年来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一,某些教师知识相对较窄,工程实践少,既不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又不能很好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新思维,这不但使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且更难以适应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对教学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l  l        精讲多练

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和目前师资状况,实施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上讲授重、难点及关键知识与课外上机练习,借助教学软件上机自学相结合,并注重上机练习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可随时上机。

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应该充分利用当今的网络技术,基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为以“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四要素的教学模式,就建立集成课件、作业、答疑、讨论、考试、网上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l  l        现场教学

计算机网络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无处不有,网络的设备先进,应用广泛给我们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在校内有局域校园网,在社会有城域网、广域网、企业内、外网,以及各大网络公司的先进设备。我们可以超出课堂,带领学生到各现场教学,使学生即学即用,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网络技术及应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方式远远所不及的。

(3)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技能型教学方法更能体现高职的特点,更适合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技能型教学包括理论的启发式理解,理论的实验性验证,技能的实操培养以及实践教学的多样性。

l   l      理论教学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采用理论的启发和问题式方法。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系列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名词、定义、定理、规则,对学生而言,几乎每一节课上均要接受数十个新的术语或定理,这显然有很大难度,而且很易产生枯燥甚至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中,要分门别类准备各种问题可提前交给学生,讲课中对问题引而不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讨论和回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理解掌握,起到良好的效果。

l   l        抽象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许多课程中的概念、定义、规则,教材中对其描述的很精练,初学者感到很抽象,如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讲解时,我们可和校运动会的“程序册”和“运动会进程”相结合,使学生既理解了进程的概念,也弄清了程序与进程的关系。

(4)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实验作业、综合练习、课程设计、面向应用和开发服务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调查—分析—综合”和“实践—理论—实践”的逐步深入中,理论基础掌握得到加深,应用能力得到升华。

l  l        根据专业方向开设实验选修课,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结合各门课程的实验进度,根据学生兴趣,开设实验选修课,支持学生创新。。

l  l        大作业与课程设计结合,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不同的课程门类,进行大作业与课程设计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综合设计和多环节的综合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从而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l  l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或它们的结合

毕业设计和结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企事业部门(含校内)的一个实际的开发课题,课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重要性、独创性和相对完整性。在毕业实践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提高相结合;毕业实践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相结合。

5、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见附件一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设计

6、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已具有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并不断在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确保专业发展。

(1)校内实习基地

l  l 

l  l校园网络中心,提供学生对高端网络的认识与实践。

(2)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有广州科教电脑公司,金浪网络公司等,都与他们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专业制定了教师轮训的方案,使教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和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的先进实用的开发环境和开发技术,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7、     7、    教学计划表(课时分配表见表2,实践安排表见表3,时间分配表见表4)

  (二)人才培养计划可行性论证

1、学院一直坚持教研教改,近年来,我院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经验,

有良好的专业改革局面。

2、学院硬件设施齐备,并有稳固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具有办好该试点专业的基础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学院环境优美,被誉为宁静式的学校。校内建有容纳4500余人的教学楼及1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有完备校内外实训基地。设备先进,能够完成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训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3、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及与该专业相配套的相关专业,具有组织完成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中,副教授3名,讲师2名,“双师型”教师1名,有6年开办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经验。

综上所述,我院具备做好该专业试点工作的能力,能按教学计划做好各项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培养目标。

(三)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1、制定大纲的原则意见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制定课程大纲的原则是整合课程内容,优化体系结构;继承传统,强调创新;提炼基础,注重应用。

2、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1)《数字电路与微机原理》教学大纲(略)

(2)《计算机通信基础》教学大纲(略)

(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略)

  (4)《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大纲(略)

(5)《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站建设》教学大纲(略)

(6)《SQL—Server数据库》教学大纲(略)

(7)《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略)

(8)《网络管理与安全》教学大纲(略)

(9)《网络编程》教学大纲(略)

(四)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

(1)《计算机基础操作》教学大纲(略)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略)

(3)《网络基础实习》教学大纲(略)

(4)《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教学大纲(略)

(5)《数据库设计实习》教学大纲(略)

(6)《网络工程实习》教学大纲(略)

(7)《网络操作系统实习》教学大纲(略)

(8)《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教学大纲(略)

(9《服务器软件配置与管理》教学大纲(略)

(10)《网络数据库开发实训》教学大纲(略)

(11)《中小型企业网络建设与维护》教学大纲(略)

(12《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略)

(13)《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略)

(五)教材建设规划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采用批反映教学改革成果,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适应高职高专需要的专业主干课教材。

教材内容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放在理论、原理的应用思路、应用方法,操作技能及安全分析等。突出通俗性、趣味性,适应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特点,体现改革的精神。

专业课主干课程教材采用ATA教材。

(六)实验室建设目标规划

1、建设目标

从1999年7月到20##年7月期间,在更新实验设备,提高现有设备实验水平的同时,根据计算机网络专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技能性实验,努力提高实验开出率,使之成为实习与对外服务的基地。

2、 建设规划

(1)虚拟网络实验室

增加200个终端的虚拟局域网。

(2)网络工程实训中心

在现有基础上逐年扩充,至20##年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建立扩展网络链接设备及终端数量,能够容纳70~80人,同时进行网络方案设计,系统集成综合布线模拟,中小型企业网络架构,网站服务设计,管理与维护等模拟环境,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网络项目施工及组织的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设计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一流师资队伍,坚持引进人才、培养骨干、优化队伍、提高素质,加强网络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开发能力培养,强化激励措施,努力培养一支适应本专业高等职业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建设规划

师 资现 状 及 规 划 表

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配备情况

见附件

七、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现状

本专业在校生数为200人,本年度招生100人,累计300人。

(二)教师现状

现有教师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4人;副教授以上职称3人,讲师2人,工程师1人。

(三)科研现状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院建设的需要,我系以产学研为先导,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近几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附:能力结构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力结构表

表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力结构表

                                                         信息工程系

                                                       20##-4-10

更多相关推荐:
专业剖析报告

XX专业剖析自评报告评估办说明版A一专业基本情况对本专业做概括性的介绍包括专业沿革师资实践教学条件毕业学生届数人数在校学生规模等基本情况重点突出专业发展前景二专业评建情况突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

专业剖析报告(参考范例)

专业剖析报告参考范例专业简介专业设置时间基本学制在校年级班级学生人数专兼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等方面信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xx年9月是针对河北及全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物流人才需求特征而设立的专业名称来自于教育部高等...

通信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通信技术专业剖析报告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1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1专业概况我院的通信技术专业始建于20xx年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开设已毕业二届158个学生目前在校三个年级六个班共计304名学生2专业设...

专业剖析报告模板

专业剖析报告模板要求字数在5000左右重点是总结专业建设的特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文字简练突出两头成果以附件形式附后一专业建设概况何时设置共培养多少人在校生多少等师资情况资源配置情况校企合作情况等学生就业情况质量工...

专业剖析报告讲稿

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剖析报告讲稿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主要从专业概况专业建设存在问题与展望三个方面对图形图像制作专业进行专业剖析汇报一专业概况1专业名称及设置时间2招生规模与毕业情况3教学团队与师资结构4教学基本条件...

专业剖析报告建议框架

专业剖析报告建议框架一专业概况200字对本专业举办的时间办学基本条件进行简要介绍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1000字一人才需求调研通过区域对应的产业调研数据说明对本专业的人才类型和规格有较为旺盛...

机制专业剖析报告

目录一专业剖析1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12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23科目课程94教学环节105职业素质教育116教学环境127产学研结合158教学改革与建设179师资队伍建设1810学生素质2111毕业生就业与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剖析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剖析报告班级11环境艺术设计3班成员XXXXXXXXXXX授课老师XXX日期20xx年5月1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一专业基本情况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创办于19xx年目前该专业在校学生共有241人共计4个班级09级1个班10级3个班近三年技能等级考核的取证率达100就业率9520xx年3月被认定为淮安...

旅游专业剖析报告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剖析报告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基本情况简介1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设立于20xx年学制三年累计招生人数159人目前在校生为09级旅游班人数20人10级旅游1班人数为...

上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剖析报告(20xx06014)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剖析报告20xx060141专业定位11专业设置与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的人才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报告(20xx)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报告学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以下简称麦可思对我校20xx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分析针对麦可思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xx中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认真学习研究...

专业剖析报告(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