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应对举措

时间:2024.4.13

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建设的发展现状

及应对举措*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制度的研究

刘春艳/周超

2012-9-21 17:14:22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xx年03期

【英文标题】The System Development of the Annual Report on Information Opening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atus quo and Strategy Analysis

——A Research Based on Annual Report System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简介】刘春艳,女,19xx年生,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哈尔滨150080;周超,女,19xx年生,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哈尔滨150080

【内容提要】 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为依据,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还存在着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the Measures of Ope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annual report system of ope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till exist some shortages, and propose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关 键 词】政府信息公开/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open university information/annual report system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政府信息的发布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1],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对于高校信息公开的关注还存在很大的缺失。本文将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对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以及相关利益方的监督力度,加强大学的绩效管理。

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产生以及内容

在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主要是以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产生发展对于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

1.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产生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xx年1月2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20xx年5月18日湖北省政府发布的《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地方政府制定的信息公开规定之中。20xx年3月10日,上海市信息委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首次发布了上海市《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初次实践。

在先于国务院《条例》制定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中,有上海市、昆明市、湖北省、武汉市、重庆市、大同市、杭州市、宁波市、鞍山市、海南省10个地方政府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十四条对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做了简要规定:“政府联席会议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并定期对政府机关信息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评价,向社会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报告”。但实际上,武汉市及其有些职能部门自20xx年即已开始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另外,在互联网上还可见江苏省常熟市政府、姜堰市和无锡市一些政府部门发布的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年度报告[2]。

1.2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内容

20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条例》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了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又被称为信息公开年报制度。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第三十二条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包括六项基本内容:(1)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2)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3)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4)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5)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6)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发展现状

2.1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法律依据

20xx年9月1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编制学校上一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并于每年10月底前报送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还应当报送其至上级主管部门。虽然《办法》规定了各高校应该编制信息工作年度报告,但是却没有明确规定年度报告的具体内容,也没有统一规定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写规则,所以各高校只能根据《条例》来编制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但是高校的具体情况与政府又有很大的不同,涉及学校行政与学术的不同领域,所以《办法》在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方面有所欠缺,也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这给高校的信息公开监督造成一定的困扰。

2.2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实证分析

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学校和学院的行政机构必须把所有不涉及秘密的办学信息编制为年报,向师生和社会公布,不公开就通不过学校理事会和学院理事会的考核,所以对于向师生和公众发布年度报告受到高度重视[3]。根据《条例》,我国高校虽然尚未充分重视信息公开,但是已有部分高校如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等编制了信息公开指南。表1是以39所985高校为例,针对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调查。

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应对举措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有32所高校编制了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所占比例为

82%。其中规定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有13所高校,占比33%。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信息公开网站与平台,也有部分编制了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但是建立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却很少,而且其中只有少数规定了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写的内容,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本校实施细则中提到而已。因此,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尚需大力建设与完善[4]。

3我国高校对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制度的借鉴及对策分析

通过借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建设经验,我们试图构建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内容框架,并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

3.1对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借鉴

《条例》及上述一些地方政策法规的实例中都有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建立的内容。高校之所以应该借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是因为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是一种监督和保障措施,是一种采用公布年度工作报告方式对履行信息公开职责的情况予以整体和全面监督的措施,这既是一种结果监督,也是一种过程监督。所以高校实行每年度的信息公开报告也是对于自身的一种监督。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想要真正的建立一套完整的、完善的大学信息公开制度体系,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就是信息公开必不可少的标志和措施。借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对于高校信息公开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遵循法律要求。《条例》以及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道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也相应地建立起来。按照《条例》的法律要求,我国高校应当切实贯彻《办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

信息公开报告年度制度。

其次,设计年度报告制度内容。《条例》已经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的内容,虽然只列举了六个方面而且没有更细致的划分,但是却建立了一种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内容体系。实践中有关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根据《条例》的规定来编制的,但是《条例》的规定都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考量的,所以高校在借鉴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内容的同时更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使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高校自身情况。

再者,构建网络信息公开平台。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不仅是一种制度的建立,也是一种公开方法和方式的建立,我国各省市很多地方都开通了网络信息公开平台,公布每年度的信息公开报告,方便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我国部分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也借鉴了政府模式,但高校网络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

3.2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内容主要借鉴了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笔者认为,高校作为一个独立体,与政府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理应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参照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建立自身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内容。

(1)概述。简要交代一年中高校自身的发展和信息公开情况。

(2)高校主动公开信息的范围及其衡量指标。表2是在《办法》规定的高

校主动公开信息的范围基础上,借鉴加拿大大学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以及我国高校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高校主动公开信息的范围指标体系[5-6]。

(3)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情况。教职工申请公开信息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复、一年申请信息公开的数量、答复的数量、依申请予以公开的数量和没有公开以及延迟公开的数量都应该在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中体现。

(4)高校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高校信息公开的工本费、邮寄费等费用的统计以及相应费用的减免情况。

(5)高校信息公开中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况。应统计本年度高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的数量,行政复议成功的数量和虽经行政复议还是未给予公开的数量,以及因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而未给予公开的数量。

(6)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各高校要自我总结本年度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应对举措

(7)安全情况的总结。对于本年度公开的信息中是否有涉及教职工的个人隐私信息、国家安全信息、商业机密和其他一些情况的公布需要进行报告。信息公开安全报告应包括的信息类别:1)一般信息。高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部分行政、管理、业务、财务和政策制定信息属于一般信息,应当公开。2)高校特殊信息。高校及其教师享有学术自由及自治权利,这也是高校的特性。高校自治并不意味着高校不受司法审查,立法和司法仍然可能对高校进行控制监督,但至少在教育事项上高校具有更大的权力。3)个人信息。学校掌握的所有个人信息,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高校往往将个人信息分为保密学术评议记录(同行评议记录)、保密记录、涉及隐私的记录和不涉及隐私的记录。4)保密信息:除了依据一般标准判断的保密信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外,高校保密信息尤其要注意涉及个人隐私和同行评议的信息[7]。

(8)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3完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建议

由于高校与政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不适用性,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3.1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法律规范

首先,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属于《条例》规定的企事业单位的范围内,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一样都是按照《条例》

的规定在执行。虽然《条例》规定了年度报告的有关内容以及各单位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公布时间,但是由于高校本身具有独立性和特殊性,并不能完全适应《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因此,健全《条例》中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在《条例》中增加有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公开报告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每个部门都按照有关自己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这样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由于在实践中受到可操作性的约束,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通过对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现状的研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实际可操作性差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部分高校信息公开意识不强;二是《办法》的规定不明确,申请公开的事由规定不详,答复方式和时限没有规定;三是《办法》不予公开的范围扩大化,且与主动公开的内容相矛盾,《办法》中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予公开之外还增加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学校规定的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针对以上三点原因,笔者认为各省市应该出台地方性的、适用于本地高校使用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法律规范,并且呼吁相关部门对《办法》进行更细致、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关于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内容的规定,应该明确申请公开的事由以及信息公开的范围,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编写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使其更加全面、具体,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另外,《办法》第7条规定的“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与处理情况”的规定太宽泛,且是放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处置情况”之后的同一款之中,不好界定其具体范围。应当增强《办法》在这类活动上的界定,什么是重大事件以及调查处理的程序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呈现在高校信息公开报告中[8]。

3.3.2制定统一的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标准

实际上,制定统一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标准是健全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公开范围需要统一的规划。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公开范围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公开内容都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本研究认为,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具体的规则和依据的制定需要更加严谨和细致,使报告内容整齐划一,而不是各高校中有选择性地只公开其中的几点却忽视其他方面的信息公开。当然,各高校在公开了统一规定的具体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公开具有特色的信息,可以防止报告千篇一律,也可以增强高校信息公开的丰富性。

3.3.3加强对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执行的监督

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有利于广大师生了解学校每一年度全方位的工作进度以及财政支出,也是广大师生了解学校这一年度所有活动的途径,所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开通网络信息公开服务平台。在服务平台中设置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专栏或开通电话专线,便于利益方查询。这样利益方能够直接有效地了解学校的各项建设,并对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促进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实施力度。

其次,建立独立的高校信息公开办公室或者委员会。“委员会”采用委员制,委员由高校各职能部门中具有较高职位的人员兼任,这样可以保证监督权力的制衡。

再次,建立独立的外部审计部门。目前我国高校只有内部审计部门,而众所周知,独立审计机构的客观性与可靠性是取信于信息使用者的必要保证,也是高校师生以及公众的知情权的保证。外部审计部门可以对每一年度的高校信息公开报告的数据,包括财会数据及其他重要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然后公布审计结果[9]。

【参考文献】

[1]马森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内容与影响[J].情报资料工作,2008(4):6-8.

[2]赵正群,朱冬玲.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0-39.

[3]熊丙奇.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执行的喜与忧[J].上海教育,2010(21):40.

[4]刘敏榕.英国大学Publication Scheme对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启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8-111.

[5]天津大学.信息公开目录[EB/OL].[2011-11-25]

http://www2./qt/xxgk/xxgkw/xxgkml/201008/t2010082535615.htm.

[6]李平,赵如,王盈.信息公开视角的我国大学智力资本报告指标体系研究

[J].科学决策,2010(7):38-45.

[7]姚金菊.美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10(4):99-104.

[8]储著斌.浅论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及完善[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15-124.

[9]李志慧,彼得·西科德.加拿大高校信息披露制度扫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66-68.


第二篇: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行部:cyl@嘉宾观点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蒋东兴1,宓詠2;郭清顺3

(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复旦大学,上海200433;3.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高校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摘要:

高校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依据对于全国高校信息化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两方面的建议。

高校信息化关键词:

校级统一信息系统

IT治理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5-0027-04

掌握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在20xx年度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中,特设置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子课题,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研。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为了全面

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

既然物理网络只是一个通信载体,自己又不专业、管不好,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又必须行业、单位自己建设、研究,并且是自己最需要的,那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还能是什么呢!还能把物理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成就来看吗?

诚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个单位、学校大多自己建了园区网络,而且不少单位不管是否需要,在不断翻新网络追求着豪华、时髦。他们却很少愿意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上投资和努力。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被严重忽视了。要知道,可以买来世界上最贵的交换机、服务器,但是却买不来师生需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就像不能说学校有了十万亩土地,就理所当然是世界最好的大学一样,也不会因为买了个最牛的交换机就可以吹牛说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只会被人笑话。遗憾的是,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在引人发笑,我们已经笑得有点麻木了!

一点,但是在国内则不然。

首先是在理论上不承认“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命题。近两年,笔者遇到一些致力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研究的人,他们把论文投到国内在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期刊,送审后专家们持否定意见(不是文章本身),认为这不能成为理论,没有意义。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专家的霸道和浅薄,不允许不同观点发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在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上做得太少。

其次由于大多学校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建设方面进展甚微,师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服务,缺少有效的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没有什么感觉。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正因为信息化在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上还远远不够,我们才要不断深化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才能给师生提供良好、有效的信息服务。比如:利用信息化对师生教学进行跟踪服务,为科研提供信息跟踪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做后盾。而做好了这些服务,就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关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这里有两个问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信息化能不能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学校是干什么的?第一是教书育人,第二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教书育人。所以毫无疑问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科研。那么信息化可不可以对教学、科研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当然可以。国外已经证明这

四、结语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我们都迫切需要改变信息化建设重硬件轻信息资源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信息化建设绝不等于建网!筅

ChinaEducationInfo

27

嘉宾观点《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

建立了教职工信息数据库,83.6%建立了设备资产信息数据库,47.6%建立了科研项目信息数据库。

20xx年6月-9月,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对全国10个

省市自治区的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吉林省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部高校。调查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应用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标准规范建设及应用情况、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等五方面的客观数据调查,以及学校和信息化部门情况分析、学校信息化应用情况分析、学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和评价等三方面应用效果的主观感受调查。本文即是根据此调研结果对高校信息化进行的分析。

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在基础应用方面,70.8%的高校建立了电子邮件系统,37.1%的高校建立了校园公告系统(BBS),60.2%的高校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系统;26.6%的高校统一提供了网上个人存储空间,42.3%的高校提供了校内信息资源搜索工具。在教学应用方面,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平均为53.36%;有52.7%的学校有统一建设的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校均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课程数为117.99门。在科研应用方面,只有18.7%的学校建立了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有21.9%的学校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科研知识共享平台。在电子校务应用方面,85.5%的学校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的电子校务系统,其中30.3%的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主要校务的信息化,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

本次调研有效回收《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问卷335份(每校一份),《中国高校信息化应用效果》问卷825份(320所学校),回收率分别为49.56%和

47.34%,下面是主要的统计数据。

1.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

调研高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0.59个;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391.64Mbps,出口带宽均值为365.26Mbps,出口带宽利用率为74.58%。拥有10万元以上的服务器的数量平均每所高校为5.77台,其中“211”高校31.84台,普通本科院校5.39台,专科院校0.86台;拥有个人电脑的数量平均每所高校达到

8.9%的学校建立了集成、统一的校级管理信息平台。

4.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情况

有52.9%的学校在信息编码标准制定中应用国家或行业数据标准,有43.9%的学校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信息编码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应用最高(达91.9%),其次是教职工管理(79.7%)和教学管理(77.2%),之后是资产管理(64.2%)、财务管理(61.0%)、学校概况(52.8%)、办公管理(52.0%),最低的是科研管理(低至28.5%)。

5.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

只有39%的高校有单列信息化规划,45%的高校分散在总体规划中,16%的高校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有37%的高校将信息化经费预算单列为全校统筹信息化预算,

3214.77台,其中“211”高校12076.46台,普通本科院校3804.93台,专科院校1159.14台;从学生拥有的个人电

脑比例来看,平均每所高校34.03%的学生都拥有个人电脑,其中“211”高校达58.47%,普通本科院校为35.69%,专科院校只有28.34%。多媒体教室比例各类高校差不多,平均为44.4%。

40%的高校纳入各部门分项预算中,23%的高校没有成文

的信息化预算。调研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总额年均达到851.49万元,年度运行维护费为104.76万元,培训及研究经费为24.2万元。65%的高校定期对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年均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人次达到

2.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图书馆电子资源以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为主,电子期刊平均104.7万份,电子图书平均32.2万册;已加入国家或地方网络图书馆的学校达46.2%;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经费校均68.99万元。在教学资源方面,44.2%的学校提供了专用的教学资源编辑软件,45.9%的学校有统一的教学资源制作规范;53.4%的学校建立了全校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校均教学资源的容量为486.98GB。在科研资源方面,仅22.8%的高校提供支持科研项目的专业工具软件;仅10.5%的高校建立了可服务全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仅14.9%的高校有大型仪器设备的网上信息查询或预定。在管理信息资源方面,92.5%的高校建立了学生信息数据库,88%建立了财务信息数据库,86.6%

188.36人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队伍平均为19人。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化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不同省市、不同类型学校间差距较大。网络运行安全保障系统尚未形成,仅有

41.67%的高校建有网络故障实时报告系统,近一半的高

校没有建立信息过滤系统,仅有48.66%的高校建有入侵检测系统,仅有19.78%的学校具有自动锁定跟踪功能,自动反击功能只有12.09%;只有4.4%的高校通过了信息

28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高教职教)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行部:cyl@

安全测评或认证,仅有16.9%的高校建有风险评估体系。

嘉宾观点

支持;采用开放的共享、共建数字资源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集中的数字资源管理服务和专业的数字资源制作服务,降低信息化教学门槛,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方便师生使用。

2.数字资源建设方面

教学资源建设与科研资源建设相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来说,投入较少;已有资源的整体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各省市的建设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专科院校以及规模较小的学校资源建设投入力度太小。

3.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建设集成、整合的校级统一信息系统成为发展方向,分散独立建设信息系统的模式不再被推崇;信息系统建设越来越关注对教学、科研活动的直接支持,协作学习、协作科研与协同办公开始融合;开始从资源调配的角度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强调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方面

教学信息化应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利用网络平台的辅助教学还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表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数偏少。科研信息化应用水平低,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和科研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缓慢,仅有约

1/4的学校对此项建设较为重视。电子校务应用中,部门

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自动化程度低,很多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还依靠单纯的人工方式,特别是后勤管理、档案管理和校友管理等部门信息化程度落后。

4.标准建设方面

寓标准建设于系统建设之中;重视标准示范推广;重视基础信息编码;重视管理规范、业务规范与运维服务规范。

5.体制机制建设方面

以CIO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开始得到重视;越来越重视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不少高校建立了整合的运维服务体系,并建立了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的一站式用户服务台。

4.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方面

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只有52.7%的学校在信息编码标准制定中应用国家或行业数据标准,只有43.9%的学校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自行制定的技术标准还未广泛推广,高达42.4%的学校没有自行制定技术标准;规模小的学校信息化运行管理标准建设投入的力度较小。

四、政策建议

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5.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方面

信息化保障工作还不够健全,大部分高校还未从制度层面给予信息化工作充分的重视。信息化资金保障工作中目前重建设轻维护、重建设轻应用、重建设轻培训、重建设轻人才、重建设轻服务等现象仍然存在。高校对人员的信息化技能保证工作还有待加强,无论是信息化技能要求,还是定期对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各类高校的比例都不超过70%。高校的信息化组织保障力度还不够,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支持服务人员与师生人数比例达1:500,这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存在巨大差距。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设立或完善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机构,落实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专项经费,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高校建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的“信息化办”,最好明确设置CIO,由常务副校长担任。高校建立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建设机制与运行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

入机制

建立合理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确保政府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建立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运营和发展经费来源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入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实行全周期预算,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建立一定额度的、持续不断的国家投入机制,使教育信息化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一定比例;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财政的稳定投入,充分考虑区域布局。

三、发展趋势分析

从本次调研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不少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总结起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实际上代表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高校校园网络大多采用多出口模式;服务器的集中管理趋势越来越明显,开始建立整合的数据中心提供可靠的专业运行;采用高可用的系统架构,保证业务连续性;建立综合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强化安全防范;建立基于电子证书的高安全认证体系,强调可信。

3.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融合

深入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关键应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混合学习和

2.数字资源建设方面

建立基于学科的数字资源库,统一为教学、科研提供

ChinaEducationInfo

29

嘉宾观点《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is@2.确立“六个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原则

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要将“六个统一”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规划是前提,统一标准是基础,统一设计是关键,统一建设是方法,统一投资是手段,统一管理是保障。

在线网络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和深化应用。通过应用激励政策、应用有效性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4.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

按照学校类别和教育层次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中心,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统筹规划、协调建设与管理,建立和完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遴选和利用体系,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国家级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形成。规范教育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标准制定,实现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时处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动和有效利用。

3.建立规范的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配合模式

信息系统建设是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强化业务与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紧密协作,建立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协作机制是建设统一信息系统的关键措施。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承担不同角色,协商解决实施中的各种问题。

4.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IT实施模式

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业务范围广、部门多、跨度大、实施时间长,必须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实施模式。通过以项目为核心的实施模式,可以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合理利用资源,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将用户方决策人员与业务人员、承建商技术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信息部门的组织与协调人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工作。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体系,可以管理与防范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确保项目建设成功。

5.建立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

围绕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建设与培训机制。凝聚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建设教育信息化专业建设队伍。进一步深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师生信息化素养培养和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6.加强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研制,建立标准研制、培训、推广、测试、认证的长效机制,通过迅速、有效的标准研制、发布和执行,促进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坚持标准研究制定与推广应用相结合,使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采标率达到较高水平。制定相关标准,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国家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制定标准推广政策,形成标准推广与应用保障机制。

5.建立整合的运维服务体系

运维服务是伴随着信息化建设而产生的,在信息化项目的生命周期中运维服务占据了大约80%的时间。良好的运维服务体系是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是用户真正能够依赖信息化设施开展工作的保障。

五、措施建议

对于高校,建设校级统一信息系统是下一阶段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目标,这需要把数字校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建成一个整体的(而非分散独立的)、跨部门的校级统一信息系统,一体化的数字校园。这是高校业务流程及功能再造的过程,是全面提升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过程,必然会涉及学校管理思想、管体体制和管理方法的变革。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IT治理机制,采用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为此,我们给出如下具体的措施建议:

6.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

信息化顶层设计就是从全局的视角出发,站在整体的高度,以信息化的思维,全面分析高校的各项业务,建立高校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用户权限模型,并结合高校的信息化现状,设计出信息化总体技术方案与路线图,这是建设校级统一信息系统的技术保证。此外,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还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库设计、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建立统一的权限管理与服务架构等技术措施,以确保顶层设计在后续系统建设过程中得到落实。

六、结束语

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经由早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到现在有了基本的规律认识。但是,如何在高校信息化的实践中自觉应用这些所认识到的规律,通过教育信息化真正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还是一个值得认真研讨的问题。期望本文阐述的观点能够得到教育管理部门高层决策者和高校领导的重视,对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筅

1.建立强有力的IT治理管理机制

高校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需要最高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建立由常务副校长担任CIO的学校信息化管理体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措施进行协调和管理。此外,还要采用适当的IT治理模型,明确IT原则、IT架构、IT基础设施、业务应用需求、IT投资等IT活动由哪些部门参与、由谁进行关键决策。

30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高教职教)

更多相关推荐:
XX大学学生处20xx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xx20xx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报告根据教办厅函20xx67号文件要求和学校工作部署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撰写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

大学20xx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大学20xx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大学20xx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高校信息清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x办厅函20xxx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度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教务处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XX学院教务处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规定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教办20xx1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

南京财经大学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南京财经大学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省教育厅的关于做好20xx20xx学年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特编制并公开我校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公开工作20xx20xx学年度报告本报告是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lt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gt的通知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试行简称实施细则要求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作者Admin发布时间141031为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以下简称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lt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gt的通知教办函...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马海群20xx921172642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xx年03期作者简介马海群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题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主持人马海群教授主持人导语民主化社会建设推动着信...

云南省教育厅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云南省教育厅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20xx年省教育厅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

漳州师范学院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漳州师范学院20xx20xx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年度报告是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福建省教育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20xx学年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根据漳州师范学院20xx20xx...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xx年3月30日第5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部长袁贵仁二一年四月六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xx-20xx学年)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xx20xx学年发布时间09040049来源党委校长办公室作者两办本年度报告是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和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试行校发20xx13号要求...

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