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报告

时间:2024.4.20

心理学研究报告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Childhood Trauma to the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学      院:                                          

项目组成员:                                               

指导教师  :                                                   

专      业:                                            

年级(班级):                                              

起止日期  :                                           

  制表日期:20##年6月2日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  …………………………………………………………………………Ⅱ

第一部分 前言

1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1

1.1   童年创伤经历   ……………………………………………………………1

1.1.1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分类  …………………………………………………1

1.1.2 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征  …………………………………………………2

1.2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  ………………………………2

1.3 童年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的主要研究发现  ………………3

1.4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理论解释  …………………5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5

2 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的假设  …………………………………………………6

2.1 问题的提出  …………………………………………………………………6

2.2 本研究的假设  ………………………………………………………………6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1 方法      ………………………………………………………………………7

1.1 被试      ……………………………………………………………………7

1.2 调查工具    …………………………………………………………………7

1.3 调查程序   …………………………………………………………………8

2 结果与分析  ……………………………………………………………………8

2.1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 …………………………9

2.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9

2.3 儿童期创伤、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10

第三部分 总的讨论和结论 ………………………………………………………11

第四部分 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 本研究的贡献 …………………………………………………………………12

2 本研究的不足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调查材料  …………………………………………………………………14

后记 ………………………………………………………………………………21

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童年期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中文版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对3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童年期创伤经历不同组的大学生,其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分和总均分有显著差异,都是高创伤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中间组和低创伤组;儿童期创伤量表的 5个层面及总分、艾森克量表的 4个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及总分都显著相关(除恐怖与情感忽视相关不显著、精神质与强迫症状相关不显著外);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掩饰性和内外向五个变量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异的 39%,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童年创伤经历  人格   心理健康

                                

The Influence of Childhood Trauma to the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bstract】The research repor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tic experiences ,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t used EPQ-RSC, SCL-90 and CTQ-SF administrated in China to research 320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esult of the subject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total scores in CTQ-SF: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highest group was obviously worse than that of the lowest group and the middle group. The 5 aspects and their sum in CTQ-SF and the 4 personality features in EPQ-RSC were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9 factors and their sum in SCL-90, not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phobic anxiety and emotional neglect and that of psychotic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Some dimensions of childhood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ity could be reflected as predictable forces. he childhood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are interrelated,The personality disorders group showed severer childhood abuse than the normal group.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neurotic, emotional abuse, Body ignore, hide sexual, introverted and outgoing could forecast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39% of the variation. There are some related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experience,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Childhood traumatic experiences  ;Personality ;Mental health ;University students

                                                                                                                        


第一部分 前言

  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宗教、地区之中,儿童虐待现象依旧普遍存在。身体上的伤害自不必说,精神上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童年期创伤经历来源可能是突如其来的一次重大打击,也可能是一系列打击所导致的精神后果,这些事件的发生打破了儿童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使儿童暂时性陷入无助感,并且打破了过去常用的应对机制。创伤虽然始于外部事件,但事件一旦发生,许多内部变化就会在儿童身上出现,这种变化会持续下去,并可保持多年,成为患病的决定性原因。不良的精神刺激及精神创伤可导致儿童心理素质、个性特征,习惯行为发生偏异,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就业,社会技能,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健康形成。

1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1.1童年创伤经历

1.1.1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分类

  劳伦等人根据创伤事件出现的次数将儿童创伤分为两类:I型障碍(创伤事件只出现一次),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一次性经历,伴随强烈恐惧情绪,如,遭蛇咬,溺水等,与自尊心受挫有关的当众受辱等;II型障碍(创伤事情持久出现或反复存在),有些事件单独一次出现并不足以导致创伤发生,但如果是反复出现或持久存在则可导致创伤产生且在表现上有其特点,如情绪虐待和躯体忽视。与父母的分离,如单亲家庭或寄养在亲属家而长期与父母分离所导致的分离焦虑,也是一种II型障碍。对于年幼儿童来说,与父母分离或丧失父母意味着依恋关系的破坏,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动物实验研究来看,依恋关系对年幼的动物或儿童具有生存上的意义,关系的破坏毫无疑问地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分离一直被看作童年期的重要创伤性事件。人们比较容易接受那些剧烈,恐怖的事件为创伤性事件,但对如分离,辱骂,忽视这类事件则不以为然,也可能与这类事件在研究方法上也比较难以定性和定量有关。此外,儿童目击暴力具有非常突出的创伤性,特别是目击自己的亲人被施暴或被杀。劳伦报告了一个5岁儿童目击自己的弟弟被继父杀害的场景,当时他躲在桌子底下,此后老师经常发现他会躲在课桌之下,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显然是在经历了严重的创伤后发生的行为改变。

1.1.2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征

  儿童早期心理创伤表现的一般特征是:视觉或其他感觉的重复回忆或显现,重复行为,特殊的创伤恐惧对人,生活和未来态度的改变。在遭受创伤打击后的儿童中,临床上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诊断:行为障碍,边缘人格,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症,恐怖症,分离障碍,强迫症,惊恐障碍,适应障碍等。经历创伤打击的儿童也会有多种表现,如思想压制,睡眠障碍,夸大的惊恐反应,退行,对现实的恐惧,故意回避,惊恐发作,易怒,过分的警觉等。

   对此,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是,当患儿与主要依恋人或家庭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5岁至8岁儿童常不切实际地担心父母或主要依恋者被伤害,拒绝上学;9岁至12岁在分离时表现过分的苦恼;而青少年最常见的是躯体主诉和拒绝上学。年幼儿的症状比年长儿多,男孩和女孩症状相似,大约3/4的SAD表现为拒绝上学,常合并GAD(广泛性焦虑障碍),长大后易于出现抑郁症,惊恐障碍。LAST等人对儿童焦虑障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型焦虑症状相比,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儿童起病年龄最早,平均为7.5岁,在性别方面无差异,“常来自单亲,经济状况差的家庭”。

1.2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

 童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就如一张白纸一般,家庭、学校、社会和群体对儿童的烙印,会对儿童及其成年后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良的精神刺激及精神创伤可导致儿童心理素质、个性特征、习惯行为发生偏异,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就业、社会技能、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健康形成。童年早期心理创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以后遇到类似紧张状态时更加不会处理

  例如,某些曾溺水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产生恐水症等。如果儿童接二连三地遭受类似的心理创伤,其正常发展的人格就会产生中断,即使长大后采取了弥补措施,创伤可能有所好转,但也可能永远根治不了。儿童早期以历对以后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起主要作用,心理疾病患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他们在早期生活经历中的创伤。如,每一个自卑的人都能够清楚地回忆起自己在童年时期很多情景中的自卑感受,正是这些记忆中的感受使他们普遍缺乏自信,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人际交往出现适应性减弱

   长期与父母分离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普遍较弱。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交流和情感纽带将塑造儿童在随后的社会关系中的期望和反应。父母常常会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各种游戏和社会规则,告诉他们在何种情况下该如何去,这样儿童就会更快地掌握规则。

(三)形成自卑心理

   父母离异后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感,觉得别人都有爸爸妈妈,自己只有一个,是被遗弃的。此外,父母婚姻的失败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使他们成年后面对自己的婚姻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对婚姻缺乏信心。

(四)性别发展出现偏差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性别发展较容易出现偏差,或长大后与异性交往出现困难。父母在家庭中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别发展,父母是孩子性别发展的最初观察和模仿对象,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1.3童年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的主要研究发现

   许多研究显示,儿童期创伤经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成人的各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人格障碍、自杀行为等高度相关。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持续的和独特的感知、体验、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人格的发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在创伤性环境中生存的儿童,因其环境的不安全、敌意和威胁,结果导致情绪剥夺、需要不能满足,因此难以发展出适应良好的人格结构与功能,从而严重影响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研究地域的不同可分为:

(一)国内研究

   施春华,傅文青, 林晓娇等人对大学生的童年创伤经历及其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的研究表明,有儿童创伤经历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紧张等症状,个体的童年创伤经历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儿童的创伤经历严重影响受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全社会应该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并时刻预防创伤事件的发生,降低儿童创伤经历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素质。陈晶琦(2005)调查了391名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躯体情感虐待问题与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陈静、施琪嘉(2006)研究表明,青年群体中分离体验评分高的研究组,在儿童期创伤量表及其各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高度相关,其中,分离体验与性虐待、情感忽视、情感虐待高度相关。陈燕芬,张迪,寇长贵,史杰萍,于雅琴,黄悦勤等人对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童年的创伤经历在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于宏华, 傅文青, 曹文胜, 曹枫林, 沈桥, 姚树桥等人对大学生B群人格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2006)研究表明,大学生B群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性经历明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人格障碍组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躯体忽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凌辉,杨艳,张建人等人对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障碍筛查阳性组的童年期创伤经历明显多于阴性组。张天宏, 肖泽萍, 王兰兰等人对人格障碍倾向者的童年创伤经历的研究表明,男女两组被试人格障碍倾向和童年创伤经历都具有正相关关系, 这与一直以来的国外研究相符, 认为童年的虐待和忽视对成年后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国外研究

   弗洛伊德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各种神经症症状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追溯至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这一论断引起人们对童年创伤性经历的重视。1962年,KEMPE等人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述儿童虐待问题的论文,表明这一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医学问题,近二十年来,许多研究者对童年创伤与成人期心理与人格,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非常关注。多项研究显示,童年创伤性经历和成人的各种精神障碍高度相关,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品行障碍,心境障碍,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自杀现象,性功能障碍等。 多重人格障碍是分离症状中最严重的类型,人们一直认为童年创伤,特别是性虐待或躯体虐待是其基本的病因。Putman等(1997)和Schultz等(1985)发现,97%的MPD病人有童年受性虐待经历。Coons等(1986)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85%的MPD病人有童年受性虐待经历。

  斯毕兹(1945,1946)对孤儿院里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彼得森等人(1797,1981)的研究也指出,在儿童早期父母的忽视和虐待对子女的心理有明显不良的影响。伯恩斯坦(Burnstein, 1981)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鲍尔毕(1951)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委托,对非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和流浪儿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提交《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的报告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幼年时期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一些国家的调查发现,“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敌对、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心理不健康、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1.4童年期创伤经历对人格、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理论解释

  大多数心理动力学派的学者认为心里决定论、许多心理活动是无意识的,并且它们的力量来自童年经历的影响。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的意义部分地由无意识的冲突决定,而人们行为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被自身所知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在心理底层的潜意识中的童年痛苦经历,通常会通过梦境或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偶然情形下,如果有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出现在意识层面,就可以片断地、不成规律地、改装地表现在日常记忆中,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甚至会出现一些异常状况。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过程在决定正常和异常行为中的作用。童年的创伤经历由于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人们为了应对这种不愉快带来的痛苦,就选择了压抑的防御机制把这种经历排除出意识之外而进入了潜意识领域,在平时很难被人们意识到。但是它一直会对儿童及其成人后的人格发展和形成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个体的人格偏离正常水平,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疾病。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行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行为,都是从过去的经验里习得的。经典条件安反射认为许多情感反应可以被条件化,而操作条件反射则解释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或是异常的行为。童年的创伤经历可以使个体习得许多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习惯,若这种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得到改变,会使个体产生某些心理和行为障碍,其中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分离性障碍、进食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等心里异常现象。

1.5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理论基础的薄弱

   由于我国的心理学起步比较晚,并且心理学的发展曾一度受到抑制,虽然在近20年里有了比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世界水平还是较落后。加之人们对于心理不健康和心里异常的偏见,以及对涉及隐私的童年性创伤经历的忌讳,使得心理学家在研究童年创伤经历和人格及心理健康时困难重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发展较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而对于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因为涉及到患者隐私,一般很少公开资料文献。

(2)研究工具的缺乏

目前,对童年创伤经历的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问卷法,而对于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是用相应的测量量表。但这些问卷和量表一般都用于临床上,很少会公开发表在网上或书籍上,即使有幸找到了但也只有问卷没有评分标准。如本研究中用来直接测量童年创伤经历的量表并没有,只有相对不怎么严谨的童年创伤问卷,并且这份问卷在网络资源中还很难找得到。

(3)研究类型狭窄

 国内对童年创伤经历的研究类型比较狭窄,研究类型多是横向的现状描述研究,关于童年创伤经历与人格、心理健康关系更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见,研究者对童年创伤经历与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有价值的工作还有待我们去开展。

2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的假设

2.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这种状况如果处理不好,成人会把这种不良情绪传达给儿童,对儿童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而儿童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重视,儿童的心里会受到伤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健全或是形成不良的人格结构。心理障碍和行为的异常以及不良情绪往往会使得成年人在对儿童的态度上有一些偏离,当成人把不良情绪传达给儿童时,又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如此反复,便形成了恶性的循环。童年的创伤经历与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三方面哪一方面先出现?是成人人格的异常、心理障碍造成儿童的创伤经历?还是童年的创伤经历导致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这种由创伤经历导致的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会不会被上一代人的恶性循环而继承下来呢?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人格、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2本研究的假设

(一)童年的创伤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形成及健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童年的创伤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三)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1方法

1.1被试

大理学院学生500名,大二、大三、大四受调查人数分别为200人、200人、100人。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2份,回收率98.4% , 去除无效问卷34份,共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为93.1%。

1.2研究工具

《童年期创伤问卷》中文版(CTQ-SF),该问卷共28个项目,包括五个临床分量表: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躯体虐待(physical abuse)、性虐待(sexual abuse)、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和躯体忽视(physical neglect)。每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1 分:从不;2 分:偶尔;3 分:有时;4 分:经常;5 分:总是。每个分量表在5~25 分之间,总分在25~125 分之间。另有3个条目作为效度评价。据修订该问卷的作者分析了中南大学版本的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使用的信效度该问卷的Cronbachn系数为0.64;重测信度(2个月)为0.75。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16~0.65,重测信度为0.27~0.73。条目间相关系数在-0.20~0.44之间。总分与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6~0.68,各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01~0.3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躯体忽视的负荷系数为0.09-0.64,有2个条目小于0.20。复相关系数为-0.21~0.82。χ2/df=2.48;近似均方根误差0.06;IFI(0.76),CFI(0.75),TLI(0.72), PNFI(0.58),PCFI(0.67)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包括内外向(E)、神经质 (N)、精神质 (P)和掩饰性,每个维度 12个项目,共 48题。P精神质量表( Psychoticism,P),正向记分:10、14、22、31、39,反向记分:2、6、18、26、28、35、43,E外向(extrovi-sion,E,或称外倾),正向记分:3、7、11、15、19、23、32、36、41、44、48,反向记分:27,N神经质(neuroticism,N)正向记分:1、5、9、13、17、21、25、30、34、38、42、46,反向记分:无,L掩饰量表(Lie,L)效度量表,正向记分:4、16、45,反向记分:8、12、20、24、29、33、 37、40、47。

 正向计分是指答是的Yes +1;反向计分是指答否的No+1,E量表大概以15分为标准;N量表14分;P量表8分;L量表18分。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有90个条目,包含9个因子,其中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疾病和其他。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总分项目:

(1)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2)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

(3)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

(4)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   (5)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的总分)/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1.3调查程序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全部问卷资料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社会学的统计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频数统计、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样本T检验等。

1.3调查程序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全部问卷资料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社会学的统计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频数统计、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等。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的得分情况,将被试分为3组: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列,前、后面27%的学生各为高分组、低分组,中间46%的学生为中间组。对3组被试的SCL-90量表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进一步对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表2显示大学生表2显示大学生SCL-90的9个因子及总分与儿童期创伤经历的5个层面及总分都呈显著正相关(除恐怖与情感忽视的相关不显著外)。

              表1 不同童年创伤经历组大学生SCL-90分数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 大学生儿童创伤经历与SCL-90分数的相关

           

           

2.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表3 显示, 大学生的各个人格特征与SCL-90的9个因子及总分都相关显著(除精神质与强迫症状相关不显著外),其中,精神质(P)和神经质(N)与SCL-90 为正相关,内外向(E)和掩饰性(L)与SCL-90 为负相关。

           表3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2.3 儿童期创伤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SCL-90 总分为因变量,以儿童期创伤经历的5个层面及总分和人格特征的4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4 显示,10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SCL-90 总分)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5个,即神经质(N)、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掩饰性(L)和内外向(E),多元相关系数为0.62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90,表示5个变量能联合预测SCL-90总分39.0%的变异量。

     4 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和人格特征对SCL-90总分预测力的回归分析

第三部分  总的讨论和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儿童期创伤经历的大学生,其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分和总分均分都有显著差异,都是高分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中间组和低分组。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儿童期创伤经历的5个层面及总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除恐怖与情感忽视相关不显著外),这与以往研究认为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虐待经历等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大影响结果是一致的。且本研究表明,儿童期创伤经历中的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进入了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提示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儿童可能经受的各种创伤中更应该关注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的发生情况,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本研究发现, 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量表上的人格特征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分和总分呈显著的相关(除精神质与强迫症状相关不显著外),其中,精神质和神经质与SCL-90为正相关,内外向和掩饰性与SCL-90为负相关,这与其他人用同样的研究工具来测量大学生所得的结果相一致。且本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中神经质、掩饰性和内外向维度进入了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 其中神经质的预测力高达27.6%,掩饰性和内外向的预测力较小,只有5%左右,提示这些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然,大学生较少神经质和较为外向,心理会更健康。之所以发现大学生的掩饰性人格特征越强,心理越健康,可能是因为掩饰性强表示赢得社会赞许的倾向强、社会成熟性高,这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受的教育是相符合的。

  

第四部分 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贡献

对目前在校大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童年期创伤经历和人格及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研究是对青年心理学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也可以充分体现青年心理研究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2)通过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童年期创伤经历和人格及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能及时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人格的特征等,便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2不足

(1)在文献收集方面,由于童年创伤经历的研究涉及到的个人隐私比较多,像这种敏感的话题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我国还是比较忌讳。因此这方面的材料甚至是具体的概念,在网络中和图书馆里也很难找得到。

(2)在调查工具的选取方面,本研究的调查工具是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童年期创伤经历量表,其中前两个量表在网络或图书中均比较容易查找得到但童年创伤问卷很难查找,本研究中的童年期创伤问卷源自于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就其信度和效度而言,都不是很高,但仍在尚可接受的范围内。

(3)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发放问卷给被试进行调查时,由于问卷的数量较多并且有的问卷如童年期创伤问卷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敏感话题,有些被试直接拒绝填写问卷或拒绝返回问卷,有些被施敷衍了事。这样就造成了问卷资源的浪费和数据的准确率较低,但是仍在尚可接受的范围内。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艳卿. 童年创伤经历量表的编订. 山东:山东大学,2006
[2] 杨世昌,张亚林. 国外儿童虐待的研究进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57-258

 [3] 陈晶琦. 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校医,2005,19(4):341-344

[4] 朱相华,李娇.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1045-1047

[5] 阎燕燕,孟宪璋. 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08

[6] 于宏华,傅文青,姚树桥等. 违法劳教人员及其B 群人格障碍患者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481-483

[7] 于宏华,傅文青,曹文胜,等. 大学生B 群人格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593-595                                                            
[8] 凌辉,杨艳,张建人等.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521

[9] 张天宏,肖泽萍,王兰兰等. 人格障碍倾向者的童年创伤经历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7,19(2):105

[10]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 林晓娇,施春华,傅文青等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及其心理健康现状分析.2008,16(5):137-140

[12] 陈晶琦.565 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873-877.

[13] 黄群明,赵幸福,林汉民等.356 名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97.

[14]]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435 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

377.

[15] Baldry A C.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Child Abuse &Neglect,2003,(27):713-732

[16] Bernstein DP Fink l.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A retrospective self-report. Manual. San Antonio,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HarcourtBrace &Company,1998

[17] Chen JQ, Dunne MP , Han P . Child sexual abuse in china: a study of adolescents in four provinces. Child Abuse Neglect,2004,28:1171-1186.

[l8] Straus MA, Hamby SL, Finkelhor D,etal. Identifica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 with the parent-child conflicttactics scal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data for a national sample of American parents. Child Abuse Neglect,1998,22:249-270.

[19] Mary Jo Wark, Theresa Kruczek, Amanda Boley. Emotional neglect

and family structure: impact on student functioning [ J] . Child Abuse& Neglect, 2003, 27: 1033?1043?

[20] 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等.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0-42.

附录

一 童年创伤经历问卷

本问卷是为了调查大学生的童年创伤经历,为今后对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做进一步了解,进行针对性引导。本问卷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放心作答。并承诺不泄露您的任何资料

1、专业: ____ ①文科 ②理科  

2、年级: ____  ①大二   ②大三   ③大四  

3、性别: ____  ①男   ②女

4、家庭所在地: ____   ①大城市  ②中小城市  ③乡镇  ④农村

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

在开始之前请交给受访者一份空白量表。

16岁之前:

二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

本问卷是为了调查大学生的人格,为今后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做进一步了解,进行针对性引导。本问卷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放心作答。并承诺不泄露您的任何资料

1、专业: ____ ①文科 ②理科  

2、年级: ____  ①大二   ②大三   ③大四  

3、性别: ____  ①男   ②女

4、家庭所在地: ____   ①大城市  ②中小城市  ③乡镇  ④农村

EPQ指导语:请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是"时,就在"是"上打"√";回答"否"时就在"否"上打"√"。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这里没有对你不利的题目。请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太多思索。回答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你平时是怎样的。每题都要回答。


    1 你的情绪是否时起时落?

2 当你看到小孩(或动物)受折磨时是否感到难受?

3你是个健谈的人吗?

4 如果你说了要做什么事,是否不论此事可能如果不顺利你都总能遵守诺言?

5 你是否会无言无故地感到“很惨”?

6 欠债会使你感到忧虑吗?

7 你是个生气勃勃的人吗?

8 你是否曾贪图过超过你应得的分外之物?

9你是个容易被激怒的人吗?

10 你会服用能产生奇异或危险效果的药物吗?

11 你愿意认识陌生人吗?

12 你是否曾经有过明知自己做错了事却责备别人的情况?

13 你的感情容易受伤害吗?

14 你是否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愿意按照规则办事?

15 在热闹的聚会中你能使自己放得开,使自己玩得开心吗?

16 你所有的习惯是否都是好的?

17 你是否时常感到“极其厌倦”?

18 良好的举止和整洁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19 在结交新朋友时,你经常是积极主动的吗?

20 你是否有过随口骂人的时候?

21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胆怯不安的人吗?

22 你是否认为婚姻是不合时宜的,应该废除?

23 你能否很容易地给一个沉闷的聚会注入活力?

24 你曾毁坏或丢失过别人的东西吗?

25 你是个忧心忡忡的人吗?

26 你爱和别人合作吗?

27 在社交场合你是否倾向于呆在不显眼的地方?

28 如果在你的工作中出现了错误,你知道后会感到忧虑吗?

29你讲过别人的坏话或脏话吗?

30 你认为自己是个神经紧张或“弦绷得过紧”的人吗?

31 你是否觉得人们为了未来有保障,而在储蓄和保险方面花费的时间太多了?

32 你是否喜欢和人们相处在一起?

33当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你是否曾有过对父母耍赖或不听话的行为?

34 在经历了一次令人难堪的事之后,你是否会为此烦恼很长时间?

35 你是否努力是自己对人不粗鲁?

36 你是否喜欢在自己周围有许多热闹和令人兴奋的事情?

37 你曾在玩游戏时作过弊吗?

38 你是否因自己的“神经过敏”而感到痛苦?

39 你愿意别人怕你吗?

40 你曾利用过别人吗?

41 你是否喜欢说笑话和谈论有趣的事?

42 你是否时常感到孤独?

43 你是否认为遵循社会规范比按照个人方式行事更好一些?

44 在别人眼里你总是充满活力的吗?

45 你总能做到言行一致吗?

46 你是否时常被负疚感所困扰?

47 你有时将今天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吗?

48 你能使一个聚会顺利进行下去吗?

三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本问卷是为了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进行针对性引导。本问卷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放心作答。并承诺不泄露您的任何资料

1、专业: ____ ①文科 ②理科  

2、年级: ____  ①大二   ②大三   ③大四  

3、性别: ____  ①男   ②女

4、家庭所在地: ____   ①大城市  ②中小城市  ③乡镇  ④农村

下表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周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一种情况,填在后面的测验答卷纸中相应题号的评分栏中。其中“没有”是指自觉并无该项症状(问题),记1分;“较轻”是指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你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记2分;“中度”是指自觉有该项症状,对你有一定的影响,记3分;“相当重”是指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对你有相当程度的影响,记4分;“严重”是指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你的影响严重,记5分。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昏或昏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责备求全

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记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胸痛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发抖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胃口不好

20、容易哭泣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怕单独出门

26、经常责怪自己

27、腰痛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感到孤独

30、感到苦闷

31、过分担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33、感到害怕

34、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39、心跳得很厉害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42、肌肉酸痛

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44、难以入睡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难以作出决定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48、呼吸有困难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脑子变空了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53、喉咙有梗塞感

54、感到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55、不能集中注意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59、想到死亡的事

60、吃得太多

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64、醒得太早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66、睡得不稳不深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74、常与人争论

75、独自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

81、大叫或摔东西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86、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89、感到自己有罪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注意,这里所指的“影响”,既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包括症状造成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

后记

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秀梅对我的悉心指导与无微不至的关怀。恩师广博的知识,豁达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严谨的钻研精神,都让受益匪浅。一个老师的所教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她良好的品质对学生来的影响说将是无限的,再此,我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衷心感谢同门师兄妹的陪伴。不仅在研究报告上帮助了我,还在生活上为我排忧解难。

还要感激我的父母,是你们默默的支持与付出,才让我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生活条件。

最后,再一次向所有指导过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导师,领导,同学,家人致意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

                                                     

20012年6月于大理学院

更多相关推荐:
心理学研究报告

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对L2动词偏好信息利用的影响摘要本研究通过考察高低工作记忆容量的汉英双语者利用英语动词偏好信息加工英语暂时性歧义句的模式来探讨工作记忆容量与L2句法加工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工作记忆容量的L2学...

心理学论文之调查报告范文

科大学生挫折现状归因及应对的调查分析与思考摘要中国科大是一所特别的学校科大学生是一个有特色的群体这主要是由科大的理工占优所系结合的特点以及科大生源优秀的特点决定的大学生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业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方面...

管理心理学研究报告终极版

管理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大学生从众心理调查实验时间姓名学号高洁1007100207王晓敏1007100208韩晶1007100210王萌1007100211赵小芳1007100212赵丹1007100214班...

设计心理学调查报告

关于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具体应用的调研蕾丝咖啡厅的应用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designpsychologyininteriordesignApplicationoflaceca...

设计心理学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调查报告大学生笔记本购买心理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笔记本消费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笔记本的购买需求与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笔记本购买决策的因素为大学生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提出指导性意见设...

宽恕心理学研究报告

1大学生宽恕心理研究叶彩兰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广东湛江524048摘要采用个体访谈法对4名大学生进行访谈和自编的大学生宽恕心理问卷对223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综合探讨大学生宽恕心理的现状和特点结果绝大多数人...

心理调查问卷研究报告

心理调查问卷研究报告课题内容大学生学习心理及生涯规划调研形式问卷调查所属课程心理课题负责人宋鑫联系电话159xxxxxxxx学号120xx30212学院专业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年级班级大一测绘二班组员张陆...

大学生心理学调查报告(范例)

大学生心理学调查报告对大学生考前的心理分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组长组员20xx年7月大学生心理学报告前言选择话题的原因经过整个团队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以考试前夕的大学生心理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大学生们在考前...

心理学研究小组报告

论文编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小组研究报告大学生害羞心理浅析小组心理学第二小组组长专业导师ampamp时间20xx年6月报告简...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书

助人行为实践报告书目录一引言二实践目的三实践设计四实践视频五实践分析六总结报告一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

社会心理学从众实验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制实验报告须知1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请参照实验大刚规定的实验项目填写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项目时间地点实验性质实验目的内容结果和分析总结3学生完成的主要内容有文档表格...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教你学写一份合格的心理学实验报告文章出处兰心网作者心理学考研资料部颜色爱好心理量表的制作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2名北大心理系自...

心理学研究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