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

时间:2024.4.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读书报告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本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本原理,为其实践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论及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观念。在整个哲学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到底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还有古希腊的哲学家把人归为火、水等等,更有弗洛伊德的“人的本质是性”和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

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1845年的春天,旅居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在深刻剖析和研究了德国古典哲学后,全面剖析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方法,在思想上实现了由“青年黑格尔派”向科学批判黑格尔哲学世界观的重大转变,写下自己理论研究中不朽的一个提纲式的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提纲》突出强调了实践的观点,在卢梭—康德—赫尔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对面,孕育着一个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重点阐述了实践为核心的新世界观、人性论和哲学观三大部分哲学观点。《提纲》用第四、六、七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性的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1)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2)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将上述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3)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4)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主体价值的真实实现,而历史的意义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这些精辟阐述,揭示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内容所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在现实实践活动中, 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人,之所以作为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结合,离开的人的自然性去谈人的本质是不客观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去谈人的本质是不现实的。人,之所以作为人,既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具有社会历史继承性。马克思的这些观点,从社会实践关系的角度去把握了个人,剖析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本质的关系辩证统一起来,纠正了费称马哈之前资产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家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剖离的错误认识,使18世纪的哲学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可以说,这是马克思理论的一大特点,是形成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二、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必然带有当时的社会关系的特征。同时,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身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源于它本身,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这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人,作为社会性的人,其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事物的发展,社会的人总会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动的思考和探索,得到自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预知,从而在现实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潜在的超越性。

三、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人的本质性基于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与社会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这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没有发生质变的过程中,其人的性质具有相对恒定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的基础,这也决定人的性质的一定的社会质变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发展层次。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上,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列宁认为,黑格尔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费尔巴哈的社会历史观,是19世纪中叶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要理论表现。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 ’社会关系变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8页。) 正是这个基本原则,表现出费尔巴哈向唯物史观的某些“跳跃”。如,他不仅认为人的本质必须通过它的属性来表现,必须依赖于人的生活条件而存在,而且这些属性和生命条件的真实性质,又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提出了一种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豁然不同的人的本质哲学观,它一方面针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人性论进行批判和继承;另一方面提出自己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新的世界观,形成了与之不同的一个全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以下,简单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论与费尔巴哈为代表资产阶级人性论所存在主要区别点:

区别项目: 马克思哲学主义人性论 费尔巴哈人性论

思想基础: 实践观 哲学人文主义

分析角度:认识论和历史论结合 二元论

人的本质认识: 人的本质在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爱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爱是性的体现……

正因为以上三个主要区别,马克思既否定费尔巴哈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分离的观点,也否定弗洛依德的人的本质是性的决定观。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资产阶段人文主义的人性论思想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人道主义思维原则与感性直观的认识原则、理论与实践三大矛盾,从而建立了一个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人性论豁然不同的、全新的无产阶级人性论,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


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

——读《资本论》有感

摘要: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卷主要包括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资本论》的诞生背景和剩余价值理论。

关键词:资本论;诞生背景 ;社会变革;工人阶级;经济危机;第一国际;剩余价值理论

正文:

关于资本论(第一卷)诞生的时代背景

资本论(第一卷)诞生于1867年,1867年的时代背景值得我们研究考虑。 欧洲大陆的1848革命失败了,这是革命道路上的一次严重挫折,虽然在18 世纪末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但是法国革命历程的反复性与挫折性深刻的影响着脆弱的欧洲国际形势。

因工业革命而引发的社会变革

封建势力仍然强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整体实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利剑刺向稳固的封建经济体制。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都极大促进了各个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正是在1867年左右,欧洲各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可以说,资本论诞生的时代已经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时代,当然部分欧洲国家还处于封建主统治的时代,封建地主还大量存在,但是资本主义高效高速的经济体制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产生,唯一缺少的就是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或者说是上层建筑的更新与优化。

工人阶级的产生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个新的阶级逐渐产生,这就是工人阶级也称作无产阶级。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工厂,也催生了一个独立而富有活力的团体。并且这个阶级与农民等一些底层人民关系密切,与他们有着相似或共同的社会利益与价值观,但是他们与资产阶级却水火不容,极度对立。

机械化与工业化更加剧了两个阶级之间的紧张局面。资本家为了采用新技术,不得不辞去大量工人,直接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动荡,工人们自发组成小团体公开反对资本家,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砸毁机器运动。主流历史学家们都对该运动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也承认该运动的无组织性与盲目性。伴随着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也逐渐增强,一些重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更加快了全世界无产者走向联合的步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184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里,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较大影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此次危机开始于英国,进而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其他工业国家。从此以后,经济危机就像一个毒瘤一样,附属在资本主义体制之上,周期性的爆发,并且破坏度与影响度越来越来大。

因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起,资本主义制度不断的完善的职能发挥了重大作用以至于最终实现了战胜封建主义的任务,确立全球统治地位,而它的弊端也随着荣耀一并而来。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各个工业国家政府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危机总是与失业,动荡,革命等词联系在一起,而工人阶级也利用每一次危机的机会,发展壮大,走向联合。

第一国际的产生

也正是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个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利益关系,一个全球化的利益网络日益明晰。而工人运动也正是依靠这些网络联系在一起,寻觅着他们的出路与未来。第一国际的诞生可以说是国际化与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结果。

1864年,第一国际的诞生,标志着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统一的方向与奋斗目标,也是无产阶级组织性强化的一大表现。但是第一国际不是各国无产阶级组织的领导,它只是起到协助,声援等作用。因此各国的无产阶级势力还比较分散,没有完整的组织起来。而马克思先生的资本论就诞生于第一国际诞生后不久。资本论可以说从学术观点深刻揭示了资本运作方式以及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是工人运动的指路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与统一指明了方向,加深了无产阶级对资本家剥削的社会认识,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关于《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资本论中最为著名的学说就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之上的正确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它形象的表现了社会中剥削的内涵,深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内在的不公平现象,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先生提到:工人通过辛勤劳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要远远大于资本家给予的报酬,资本家正是通过剪刀差式的压榨方法来获取巨额利润。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当时的社会堪称一大进步,这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第一个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实质的理论。

但是我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等发面的意义要远大于其在政治上的意义。马克思先生写资本论的目的在于领导或是指导工人运动,是为了政治服务的,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资本论的中的部分政治理论已经被下个世纪的历史推翻,马克思先生的其他政治学说也值得商榷。

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我们惊奇的发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诞生于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诞生于贫穷落后的沙皇俄国,而苏联的历史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可能会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的,也是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的。而马克思先生所没有预测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修复功能的异常强大,他曾认为他生活的年代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的时代。

可是在他去世后,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辉煌的顶峰,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人类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随后苏联(苏俄)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人类历史进入现代部分。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在30年代遭受经济危机,遭到重创,但他们强大的修复功能和向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学习的能力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里指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而令我们遗憾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积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辩证的看待社会制度的问题,而是热衷于国内的政治运动,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的悲剧。

剩余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上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如果把它过分的蒙上政治色彩,它原有的科学价值就会被损坏甚至被扭曲。真正科学运用这一价值的是列宁先生。在苏俄卫国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列宁先生大胆的走出了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新经济政策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试想一下,如果苏俄坚持新经济政策,那么现在的苏联将是另一种景色。

剩余价值理论如果被政治扭曲,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领导一刀切,仅凭剩余价值理论就错误的推断出剥削不可行,剥削要被禁止,进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是赤裸裸的形而上学,是绝对错误的决策,任何政策都要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根据国情,在主要方针不变的情况下,鼓励创新,大胆实践,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道路。

我们国家的前60年可谓是曲折不堪,这很大程度上与领导的政策思路有关。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但是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四周又重新出现了剥削现象,没错,剥削依然存在,他是无法消灭的,快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它。如果我们认真的审视一下,虽然我们有国企控制经济命脉,但是国企的影响力正在日益衰退,市场普遍对国企存在排斥心理。并且西方的民主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要比我们健全很多,人民生活水平要远远高于我们,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水平竟然大于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我们认为《资本论》在现阶段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它的先进性还是较为明显的,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更多的吸收西方一些先进的经验,而西方未来的也必定会有更大的改革。

注: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一卷)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个人观点:

雷弥: 看了《资本论》,感触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让我对货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者还告诉我们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这本书有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认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作者还阐述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关于地租、等的简介对我也影响很深。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白雪:没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本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精妙阐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略有小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者薇:《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

透过《资本论》,我感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伟大,更感觉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在伦敦博物馆参阅文献的时候,马克思曾经对别人说过:“我为了为工人争得每日8小 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李霞:《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认识,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更为21世纪的人类把握。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和创立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就是为了批判资产阶级和武装无产阶级,为了砸烂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所有这一切,也是我国人民坚持的信念,为了更高层次的自由,我们一定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绝对领导地位,为我国更高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源泉。

今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所经历的教训提醒我们:学习《资本论》,跟随马克思的教导是我们前进不停的动力源泉。

更多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绪论部分介绍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在第一章中介绍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及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本文是在阅读了上述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题学院班级学号姓名联系方式指导老师认识世界并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摘要认识源于实践同时实践对于认识又有反作用形成循环往复的关系认识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中运用这一原理就...

马克思主义原理——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关于共 产 党宣言读书报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这些名词从很早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已经不再陌生了可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社会主义恐怕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说对于我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读书笔记第三章讲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分为三大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其中第一节包括了四个小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规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写作规范原理教研室读书书目请参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各章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个阅读文献进行精读并按照相关要求写出读书报告在课程课堂教学结束时上交任课教师一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的含义2基本问题是什么谁提出3两方面内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区别的角度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40年代中期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读书笔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报告政管肖卫1000016927写作背景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规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读书报告写作规范原理教研室读书书目请参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各章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个阅读文献进行精读并按照相关要求写出读书报告在课程课堂教学结束时上交任课教师一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40年代中期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报告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小组组长成员指导教师20xx年5月17日综合实践报告评价表2中原工学院思政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报告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综合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