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4.5.4

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产业大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国主要的战略任务。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纳秦雄楚秀、融南北文化,生态优美、地灵人杰、历史厚重、文化悠久。曾是全国著名的“戏剧之乡、诗歌之路”,素有“文化绿洲”之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潜力无穷、优势巨大。文化是“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培育好“黄金产业”,发展好“第一消费力”,对于欠发达基本市情的商洛,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人文命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本文立足于这一新型业态研究,探析发展路径,为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商洛提供决策思路。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商洛历史源远流长,民俗特色鲜明。尤其是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振兴以来,全市采取重大举措,抢抓机遇,文化产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一)建设初具规模。商洛文化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十一五”以来,全市依托丰富生态、人文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开发遗迹“展古韵”。重点保护和重建商州大云寺、东龙山石塔、城隍庙,丹凤“船帮会馆”、商镇“四皓墓”,山阳“丰阳塔”及柞水凤凰古镇等文物古迹。深入挖掘和开发商州商鞅封邑、四皓隐居地、东龙山夏商周遗址、三贤乡紫金城古文化遗址,洛南梁土坪乡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河口遗址,猿人遗址,丹凤棣花二郎庙,商南闯王寨、“生龙寨”等历史遗迹;发扬文化“重传承”。具有商洛市特色的一批民间戏曲得到有效开发和传承,商洛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商洛民歌、洛南静板书、镇安花鼓、镇安渔鼓、柞水渔鼓5个项目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强旅游“启新篇”。商洛是全国新兴的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秦岭最美是商洛”主题,不断做强旅游,强化文化与旅游对接,加快推动生态旅游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强力推广“软实力”。以大型演艺“进景区”文艺活动和举办四国男女子篮球赛、全国竞走大奖赛等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体育赛事宣传商洛,彰显和谐商洛“新面貌”;基础设施“发展快”。“十一五”五年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近5亿元。20xx年末建设村村通3706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01%、98.3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26%。

(二)创作不断涌现。长期以来,全市文化创作人才辈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先后创作脍炙人口的戏曲剧(节)目达200多个,其中以《屠夫状元》、《六斤县长》、《月亮光光》、《月亮河》为代表的商洛花鼓荣获多次大奖;以“商山派”为风格的书画自成一体,特别是近年来,商洛书画作者有500多幅作品参加了国、省50多项书画大赛和作品展览,获得省以上奖励达2O0多人次。其中画家葛伟、葛建伟的作品《秦岭雪峰》、《秋山暮韵》等入选全国大展,李志全的书画作品赴韩国展览交流,余镇西作品成为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书法家;以贾平凹、京夫、方英文等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享誉国内外,为壮大商洛文学做出杰出的贡献。

(三)规模迅速壮大。截止20xx年末,全市文化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达到2649个,吸纳从业人员1.08万人,资产及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0.19亿元,年经营收入近7亿元;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96个,从业人员0.22万人,其中镇文化广播服务站126个,人员766名;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7个,建成镇服务点26个,村级服务点123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50个,农家书屋1861个。

(四)效益逐年提高。到20xx年底,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30.6%。年度增长呈“两个高于”特征。即增长速度比全市GDP增速(15.1%)高15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13.1%)高17.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呈现较快发展。20xx年至20xx年四年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37.8%,分别高于同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2.5倍。

(五)行业加快拓展。需求决定市场,催生全市文化产业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传统行业方兴未艾。全市有传统行业文化企业974家,约占文化企业总数的92%。从业人员0.63万人,其中网吧170家,印刷企业156家,电影院9家,年经营收入1.4亿元;新兴行业崭露头角。在传统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现有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和动漫游戏等企业5家,从业人员30多名,年经营收入40万元。

(六)结构稳步趋优。按文化产业标准分类(注解在最后),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核心层居中,外围层辅之,并向相关层延伸。从三个层次看: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拥有企业和单位机构数287个,从业人员3013人,实现增加值2.30亿元,增长32.7%;“外围层”拥有企业的单位机构数330个,从业人员2688个,实现增加值0.51亿元,增长33.9%;“相关层”拥有企业的单位机构数73个,从业人员847个,实现增加值0.25亿元,增长20.3%。

二、全市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品牌优势。与中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具有较大差距,与省内发展较快市区对比具有明显距离,主要集中在七点:

一是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商洛秦为商鞅封地,汉为四皓隐居之处,历朝历代都有文物古迹遗存。现有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9项。发现并保护的全国文物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洛南旧石器地点群被评为19xx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洛河元扈山“仓颉授书处”摩岩石刻表明这里是文字的发祥之地。蓝关遗址、武关遗址、商鞅封邑遗址和“闯王寨”、“生龙寨”遗址仍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东龙山夏商周遗址被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文化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汉代的四皓墓、隋代的文庙、唐代的丰阳塔、宋代的商州城垣、金代的二郎庙、明代的商州城隍庙和龙山双塔、清代的会馆群成为人们参观与凭吊之地;商洛诗路风流、文脉流长,曾养育过刘蜕、张海、郭邈山、王焕猷等一代大家名流。历代文人墨客题诗赋咏,

留下优美而壮丽的诗篇,秦代四皓的《采芝歌》,东晋时期陶渊明的《赠羊长史》,南朝周弘正的《入五关诗》,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题武关》、柳宗元的《商洛古松有感》、李白的《商山四皓》、王维的《送礼太守赴上洛》,白居易更是留下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千古名句等;商洛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历史典故众多,“烈女村的传说”、“商山人参与桔梗的传说”,“李白愤书仙娥诗”的故事及李自成与闯王寨的故事等;商洛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厚重的文化渊源,丰富的人文资源由于开发、挖掘、保护及推广不足等原因,造成市场化程度弱,没有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辐射还仅局限于省内和周边区域。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第一是占比偏小。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0.99%,低于全国、全省1.95个和2.0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0.97%。文化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数量占全省2.9%;资产总计及固定资产原值总计占全省1.8%;从业人员占全省2.7%;营业收入占全省2.7%;第二是对比较弱。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省内十一个市(区)中居第八位,文化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数量居第七位,资产总计及固定资产原值居第七位,从业人员居第八位;第三是结构不优。全市文化产业产品结构仍不尽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和项目较少,多数文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三是文化事业发展明显滞后。首先是重视不够。由于全市长期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文化产业发展;其次是投入不足。全市有限的财政主要集中在关键领域,忽视了对文化事业有效

扶持,投入欠账较多;第三是人才匮乏。虽然全市文化战线上虽然涌现出具有较强影响的领军人物,但总体来看,领军人物仍然缺乏需求;第四是创新不强。全市各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观念陈旧,可持续创新能力较弱。

四是文化发展氛围不够浓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推动发展文化产业机制体制没有形成;宣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没有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来切实抓好。

五是文化骨干企业带动乏力。商洛市多数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小,骨干力量主要集中在市县两级文化事业单位,虽然近年来全市文化团体不断增加,但大多数为小微经营户,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乏力。

六是文化市场发育比较缓慢。一般来说,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相应的市场作支撑,而全市在文化市场建设方面明显不足。电影市场、文艺演出市场、艺术展览市场等没有形成规模;工艺品市场、古玩字画市场等还需拓展;文艺人才市场、经纪市场尚未建立。

七是文化消费意愿意识较低。商洛市文化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与兄弟市区仍有较大差距。20xx年,商洛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支出为592元,分别比西安、宝鸡和榆林少264.51元、112.71元和212.36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359元,分别比西安、宝鸡和榆林少251.01元,130.61元和298.01元。

三、几点建议

当前,商洛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调整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统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任务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议重点要立足以下七点开展工作。

(一)以规划为引领,强势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尽快形成《商洛市文化产业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确定文化产业在商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建设文化商洛奠定坚实的基础。

1、总体要求。以“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合力发展”为基本思路,着力推进商洛富集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兴旺的现代文化产业优势;着力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吸附渗透和转化带动作用,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商洛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

2、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到20xx年,“十二五”末,要实现“五个一”的目标:一是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主导行业,重点是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休闲业;二是加快建设集聚效应明显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三是发展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骨干企业;四是培养引进一批勇于创新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五是打响两个以上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

文化名牌产品。中期目标:到20xx年,“十三五”中期,形成创新能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成陕西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高地。力争到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以上。

(二)以政策为导向,构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格局

做强文化商洛,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保障:第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当前全市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以依照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具体举措,尽快制定出商洛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等;第二是强化资金支撑。以政府为主导,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促进文化企业的银企合作,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第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以人才为根本,建设智力支撑保障体系。结合《商洛市人才规划》,大力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对在商洛文化产业发展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第四是强化宣传支撑。以“秦岭最美是商洛”为主题,唱响生态商洛,文化商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升商洛城市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三)以资源为依托,突出区域特色文化的比较优势

依托我省是文化大省这一巨大优势,认真做好区域文化特色开发这篇文章。通过大力加强牧护关、仙娥湖、大云寺、贾平凹故居、船帮会馆、武关胜寨等景观及商於古道文化长廊建设,深入彰显商洛历史人文文化内涵;重点扶持金丝峡、木王、天竺山、牛背梁等重点自然景区的开发,强化商洛生态旅游的体验性、文化性、参与性和休闲性,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在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历史人文旅游同时,还要做好红色文化旅游,形成配套发展的格局;利用现代文化包装推介商洛花鼓、洛南静板书、柞水渔鼓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影响力;借助高端文化传媒,对贾平凹、京夫、方文英等商洛籍作家作品进行影视宣传,不断打响商洛文学知晓率。

(四)以城市为核心,切实搞好文化城市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目前已经进入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商洛市在加快建设“关中天水次核心城市”中,应树立文化城市理念,积极培育商洛市文化个性和文化品质,让带有传统性、地域性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城市文化品格特色鲜明、品位不断提升。

(五)以市场为中心,整合文化资源开发的纽带

第一是解放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对经营性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确立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第二是整合市场资源,培育文化产业的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把发展经纪、代理等市场中介机构与打造文化产品集散地结合起来,建立文化产业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优化配置。

(六)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全市要继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合理解决改革中的遗留问题,对尚在改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应尽快推动人事、分配和社保三项改革;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尽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发展势头好的文化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扶持期限,继续给予资金扶持,对有市场,社会评价高的获奖剧目给予奖励。

(七)以品牌为龙头,带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重点在全市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采取外联、内组等措施做大做强,力争在短时间内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文化企业或者文化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以“龙头”文化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文化企业全面发展的趋势。

注解:“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行业大类;“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三个行业大类;“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个行业大类。


第二篇: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大发展


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大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文化产业课题调研组近年来淄博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重要举措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产业调查报告现状营销与策划一班文化郭颖一文化产业的现状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产业在经济上非常重要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内容而使本国的内容资源不足的话将...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和繁荣我区文化产业积极推动人文涪陵建...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5月下旬由市...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来源榆林新闻网作者桑学义时间20xx1112213154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县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20xx年3月我县文化经营单位达128家其中...

XX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近几年来,XX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XX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一、XX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一)、XX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布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溆浦县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近几年来我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溆浦县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一溆浦县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截止20xx年底全县文化产业单位为288家从业人员1200人文化产业总产...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考察报告一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概况曲江新区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20xx年以来曲江新区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

文化产业开发调研报告

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全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合水县文化产业开发调研报告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社会进步的智力源泉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髓与灵魂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传承着人类文明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愉悦了人们的心声塑造了人们的素...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桂阳县文化产业调查报告一桂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桂阳县以建设湖南历史文化名县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城市辐射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关于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1

关于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20xx年3月11日第五组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晋中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晋中市有着雄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文化产业是代表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这一绿色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是浦东贯彻科学发展要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举措也是浦东完善城市功能优...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