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7

德令哈市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人文学院中文系200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吴欣霖

一、调查点基本情况 德令哈市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它位于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15′~98°15′,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米,区域总面积324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青海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东距省会西宁512公里,西南距格尔木市387公里。青藏铁路、青新公路横穿全境,东西南北,经纬如网,可东进省会西宁,西上新疆,北连河西走廊,南下西藏,交通便利。境内山川湖盆兼有、草场农田密布。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古羌人就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之后又成为蒙古族、藏族先民们农牧兼营、放牧耕作的美丽家园。 19xx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德令哈市撤镇建市,德令哈的发展从此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一座高原新城巍然屹 立于八百里瀚海戈壁上。该市下辖蓄集、郭里木、宗务隆、戈壁、怀头他拉5个乡,全市总人口将近7万,共有1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0%,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兄弟民族团结和睦、携手共进,正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这个民族大家庭光辉的蓝图。

1、自然资源

本市境内各种资源较为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6个品种,65个矿 床,其中大型矿床2个,即旺尕秀的石灰石和焦煤矿,储量均在2亿吨以上,其余的有铁、锰、铜、钨、金、硼、大理石、绿松石、水晶石、云母、石墨、石膏等矿种,目前已开采的有煤、石灰石、粘土、金、铅、铜等10多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草豹、熊、麝、野牦牛、野驴、黄羊、石羊、雪鸡和沙棘、枸杞、锁阳、大黄、羌活等,均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1

境内有宜农耕地33万亩,其中各农场30万亩,市属各乡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6亩,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可利用草场面积1472万亩。现草原灌溉面积207平方公里。本市水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河流有巴音河、白水河等。贯穿城市南北的巴音河年平均流量为9.91亿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374立方米/秒,不仅满足了农牧业用水需要,而且也是全市人民生活用水和进行水电开发的主要依托。距市区

以南30公里的尕海湖,面积为38平方公里,湖水盐度96%,蕴藏有极为丰富的天然卤虫资源,年产卤虫湿卵可达60~80吨,可加工精干卵25吨。距市区以西30公里的克鲁柯湖面积58平方公里,盛产草鱼、鲤鱼、鲫鱼等,湖区有天然芦苇,面积17万亩,年产芦苇8万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水利资源 德令哈市分为4个水资源评价区,即:德令哈盆地区,塔塔棱河区,哈拉湖盆地区,党河、哈尔腾河区。党河、哈尔腾河源区、哈拉湖盆地区为无人区。水资源总量:德令哈市水资源总量为9.927亿?。其中德令哈盆地区4.650亿?,塔塔棱河区1.188亿?,党河、哈尔腾河河源区2.018亿?,哈拉湖盆地区2.071亿?。

德令哈市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表 资源量单位:亿立方米

德令哈市区域内有河流7条,其北部山区为地表水流的产流区,径流深10~50毫米,中部及南部径流深在10毫米左右,径流系数在0.2左右。德令哈市1956~20xx年多年平均径流量9.233亿立方米,P=50%年份地表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P=75%年份地表水年径流量8.06亿立方米,P=95%年份地表水年径流量6.68亿立方米。其中巴音河、巴勒更河、白水河地表水资源3.66亿立方米,区间地表水资源0.586亿立方米。属哈拉湖水系的地表水资源2.071亿立方米,泉水年径流量0.479。出境水资源量3.206亿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总量为3.693亿立方米。德令哈地区主要河流:

(1)、巴音河:内陆河,属克鲁克湖水系,总长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7462平方公里,落差2004米,比降6.5‰,上游有9条支流,年平均

2

流量10.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31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7.89万千瓦。

(2)、白水河:全长15公里,比降1/25,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05亿立方米。

(3)、巴勒更河:全长66.5公里,比降1/66,集水面积8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37亿立方米。

德令哈境内冰川条数共计232条,冰川总面积达248.3k㎡,冰川储量14.2732k?。

德令哈地区地下水资源量5.55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泽令沟、德令哈、尕海地区以及怀头他拉地区,其中德令哈盆地区为3.546亿立方米,塔塔棱河区为0.535亿立方米,党河、哈尔腾河河源区为0.605亿立方米,哈拉湖盆地区为0.870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可开采量为1.766。

3、地质构造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单元上分属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昆仑祁连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为中新代凹陷盆地。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务隆山前地带)的纬向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构造运动的性质,该断裂线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东北部,自第三纪以来,一直缓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砂岩组成的丘陵带。盆地南部剧烈下沉,是第四系的主要堆积场所,厚达1200米,形成由上更新统的近代洪积、冲积及湖积层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4、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德令哈市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及省、州重视我市发展的大好机遇,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全市上下按照“扎扎实实打基础,坚持不懈攻生态,以工兴市强实力,繁荣商贸活市场,调整结构创特色,改革开放促发展”及“稳定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始终突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各项事

3

业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的成果;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到“十五”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8.7%,人均GDP达到16104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2.2亿元,是“九五”末的7.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28万元,比“九五”末增长1.25倍,年均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59元,年均增长8.2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5元,年均增长6.4%。20xx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9亿元,较上年增长27.54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7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4亿元。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达到4140万元,较上年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8975元,较上年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609元,较上年增长13.7%。 3、基础设施

德令哈区位突出,特色鲜明。德令哈市地处青海省的中部,青藏铁路、国道315线穿城而过,德都公路与109国道相连,是南进西藏、北连甘肃、西通新疆、东接省会的交通枢纽。兰西拉光缆、“110”输变电线路、 涩宁兰天然气管道横贯全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通迅、能源网络。近年来,随着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和青藏铁路复线、德令哈至盐湖快速通道、110KV双回路和330KV西进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即将建成,将极大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德令哈按照省、州的定位和要求,以建设青海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周边地区的禀赋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能源网络,优化资源组合,加快发展区域特色工业,重点发展盐碱化工、建材、中藏药三大产业,着力培育和构筑六大特色产业链,努力将德令哈市建成全省重要的碱业基地、全州重要的建材基地、生物制品加工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使德令哈的地位更加突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综合实力更加强大。

5、投资环境

4

近几年,德令哈市分别被命名为“全省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良好的信誉、优惠的政策、宽松的投资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吸引着众多客商纷纷来德令哈投资发展,为加快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德令哈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是创业者的乐园。 6、历史沿革

明为罕东卫辖地,后为蒙古诸部辖地,清属青海蒙古北左旗、北右旗辖地,民国时属都兰县。19xx年从都兰县析置德令哈工委,19xx年撤销工委设立德令哈县(驻巴音河),19xx年撤县后并入乌兰县。19xx年从乌兰县析置德令哈市。

19xx年4月19日,民政部批准(民[1988]行批1号)设立德令哈市(县级),以德令哈镇和乌兰县的怀他头拉、戈壁、郭里木、宗务隆、畜集五个乡为德令哈市的行政区域。

德令哈市辖有蓄集、宗务隆、怀头他拉、戈壁、郭里木5个乡。 19xx年末,德令哈市辖有蓄集、宗务隆、怀头他拉、戈壁、郭里木5个乡。市府驻河西(宗务隆乡辖地)。辖区还有德令哈、尕海、怀头他拉、巴音河4个州属国有农场。人口5.65万人。

20xx年,德令哈市辖5个乡和人民路、建国路、火车站、文化路、昆仑路、渠南6个居委会。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35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宗务隆乡 5503 郭里木乡 9992 蓄集乡 1334 戈壁乡 7972 怀头他拉乡 2893 河西虚拟街道10697 河东青新路北虚拟街道 7835 河东青新路南虚拟街道 9725

20xx年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1号文批复:撤销怀头他拉乡,设立怀头他拉镇;撤销郭里木乡,设立并命名为尕海镇(镇政府设在尕海)。

20xx年底,德令哈市辖2个镇、3个乡,6个居委会、25个村(牧)委会。

5

20xx年,德令哈市调整乡镇行政区划:1、撤销戈壁乡,设立并命名为柯鲁柯镇,镇政府驻地迁移至原德令哈农场场部所在地浩门都谷。将尕海镇的民兴、民乐、平原三个村划归柯鲁柯镇管辖,实行镇管村体制。2、撤销宗务隆乡。将原宗务隆乡的白水河村、巴音河东村、巴音河西村、巴音河中村、甘南村划归河西街道办事处;将原宗务隆乡的东山村划归河东街道办事处;将原宗务隆乡的红光村划归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将原宗务隆乡的伊克拉、乌察汗、陶斯图三个村划归蓄集乡管辖。

、二、调查方法

在调查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实地田野调查法,进村入户,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相结合,深入到具体调查点与受访者面对面交流,结合“深度访谈”的有关方法论要求,按照作业规程亲自完成调查访谈,并做好记录,在记录过程中做到忠实记录、认真记录。除了以上方法外,还要采用比较法和分析综合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尽可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在田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为自己积累宝贵的田野调查经验。

二、文化部分

1、宗教信仰

德令哈市是海西蒙古自治州,所以蒙古族占人口总数的很大比例,同时,还有藏族和回族,因此,宗教信仰比较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海西蒙古族的宗教信仰状况。海西蒙古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及萨满教,不过,藏传佛教对于蒙古族的影响日趋淡化。并且,在部分村落中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现象。

2、生产方式

青海湖是青海省农牧也得发展界限,青海湖以西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畜牧业,当然海西也不例外。而且,海西州地貌多是隔壁,发展农业有局限性,因此,海西州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并且,随着生产能力党的提高以及生产方式的改进,养殖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例如小尾寒羊养殖,而且羊产品在创国家品牌。

3、民俗文化

1、禁忌

来客人时不能从自家门向外窥视;忌向客人用左手敬酒端茶;自家里不能在客人上方就坐;客人走时,忌向客人后倒炉灰。忌用枪或刀尖指人。忌骑马穿过

6

别人家门口,并站立在别人家门口。绳子、拐棍、鞭子不能带入他人帐房。忌在别人家里随地吐痰,特别忌讳向火中吐痰。忌在别人家里随便伸直腿脚。忌讳跨过老人或长者的衣帽上面。忌用骑马从老人跟前穿过。忌用裂缝或豁口的碗倒茶盛饭。忌称亡人名字。人死了不能说“死”而说“没有了”、“上路了”,如系长辈则说“成佛了”。在丧期内忌向丧主问好。忌妇女披头发和剪发。坐月时忌门。忌吃马、驴骡等奇蹄动物的肉。每月十五不能杀生害命,打猎时,忌猎取怀胎、幼小或正在哺乳的动物;忌猎取珍稀动物;忌猎杀猞猁和雪鸡。忌鞭打马头;忌在别人家放屁;忌在泉水和河水里倒垃圾或大小便;忌乱挖草皮,砍伐幼小树木,特别是草木生长季节和过年时忌折断草木。

2、祭火

人们认为火有驱逐邪恶之功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传统的观念里,宝也是一家之主,一灶神的化身。主一家之兴衰。在日常生活和喜庆节的饮酒、喝茶时向火中点撒一些以敬火神。分家另立门户的夫妻回父母家时,妻子首先向灶神烧香叩拜。

3、祭敖包

每年农历五月初,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供奉山神的地点——敖包。进行祭祀和祈祷。祭敖包时,由请喇嘛念经,人们都自动列成一行,开始绕敖包三周,把自己所带来的酒、糖果、奶食品供奉于敖包。然后鞠躬,扣头进行祷告。祈求山神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人畜两旺,水草丰美,无灾无难,安居乐业。

4、生育

〔孕妇禁忌〕怀孕之后,特别在临产前两日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如;背水、骑光背〈无鞍〉马等。忌讳喝酒和吃兔子肉。

〔接生〕临盆之时,由请左邻右舍,岁数大的接生婆来接生。并请专人宰羊〈必须是棉羯羊〉,喝羊肉汤补身。婴儿长大后,把接生婆称叫“宝吉额吉”〈接生妈妈之意〉,如同亲生妈一样看待和尊重。

〔红布标志〕分娩之后,此家在毡包门上插一条木杆,木杆顶端拴一块小红布。此红布是分娩之标记。外人一见标记就知道这家女子已有分娩,便不进家门。

5、洗礼

婴儿出生七天左右,举行洗礼仪式。邀请主要亲属邻近乡亲和接生婆等参加。

7

主人宰羊准备宴席,来客均带礼物祝贺,不能空手而来。洗礼开始,盆子盛入肉汤水,水中放少许青盐和柏叶等。由父母和接生婆来冲洗婴儿全身。洗毕,抱婴儿在一块小青石上踩一下,同时高声祝愿孩子象青石一样结实,众随之齐声祝福。而后,宴席开始,宴毕而散。

在幼儿三周岁时,将三年来所蓄“胎毛”从四周剪下〈顶发保留〉而举行的隆重仪式。事先主人请喇嘛选吉日良辰,平请与婴儿生育相合的人为剪发贵人。然后邀请亲朋故旧邻近乡亲。届时,被邀请之人携带哈达、酒、茶以及衣物等礼品前来贺喜。太阳刚刚升起,由选定的人剪发贵人举行首剪仪式。由家人掌盘,盘中盛一把,柄上拴有哈达的新剪刀。被选定的贵人便说祝词,边剪一绺儿头发,并把自己所备的礼物和哈达披搭在受剪孩子的脖颈上。然后等客人陆续一到,按姑舅及长龄顺序,逐个边说祝词边剪,并当场给孩子许赠或母马驹,或母牛犊或母羊羔。这些将成为孩子的永久财产。如主要亲属缺席便留下一些头发等待。等三天内不来后,便由孩子的父母剪去。仪式毕,设整羊、酒及肉肴款待。

三、经济交往

1、主要商品

德令哈区位突出,特色鲜明。德令哈市地处青海省的中部,青藏铁路、国道315线穿城而过,德都公路与109国道相连,是南进西藏、北连甘肃、西通新疆、东接省会的交通枢纽。兰西拉光缆、“110”输变电线路、 涩宁兰天然气管道横贯全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通迅、能源网络。近年来,随着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和青藏铁路复线、德令哈至盐湖快速通道、110KV双回路和330KV西进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即将建成,将极大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德令哈按照省、州的定位和要求,以建设青海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周边地区的禀赋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能源网络,优化资源组合,加快发展区域特色工业,重点发展盐碱化工、建材、中藏药三大产业,着力培育和构筑六大特色产业链,努力将德令哈市建成全省重要的碱业基地、全州重要的建材基地、生物制品加工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使德令哈的地位更加突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综合实力更加强大。

2、优越的投资环境

8

近几年,德令哈市分别被命名为“全省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良好的信誉、优惠的政策、宽松的投资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吸引着众多客商纷纷来德令哈投资发展,为加快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德令哈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是创业者的乐园。

3、外地商人的来路及活动习俗

海西的外地商人多来自四川和河南,并且,有同地区人团结协作的倾向,例如,一家河南人经营一家肉铺,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河南人像周围延伸拓展,而四川人再不会经营同类型的商铺。

四、生活交往

1、各民族服饰

由于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平时生活服饰和汉族人没有多大区别,但在一些特殊场合或者重大活动中,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就会凸显出来。比如蒙古族的一种竞技游戏——摔跤。摔跤手的服装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用香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行或铜钉,后背中间有圆形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

海西藏族,穿着藏袍,长袖、大襟。男人以挎藏刀为美;女人喜佩珠宝、银饰,昂贵者通身饰品价值数十万元,以示富有。服饰名称大约有一下几种:吾齐、德布勒、拉布西格、促吾、才格德格、才恩木。

2、饮食文化

海西蒙古族和藏族主要以牧业为主,食物也有相似之处,主要有糌粑、酥油奶茶、手抓羊肉、酸奶、自制糕饼

五、社会

1、婚嫁习俗

藏族的姓为部落姓氏,称呼人名一般不带姓。藏族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不予干涉。婚嫁一般经过说媒、订婚、送礼等程序。婚礼十分热闹,与蒙古族场面类似。但有的地方存在“抢亲”习俗。在藏族古老传统中,姑娘出嫁

9

不经过一翻“抢劫”,说明姑娘相貌不出众。经过象征性的“抢亲”,来显示姑娘身价不凡。

2、村落交往

藏族以高原牧业为主,和蒙古族一样,都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崇尚白色,以白色象征光明、圣洁、吉祥、幸福,故在一切礼仪中以敬献洁白的哈达为最高礼节。藏族也是十分好客的民族,对来访客人,和蒙古族礼仪相似,也是全家出迎、献哈达、敬酒唱酒曲,捧上糌粑、酥油奶茶、手抓羊肉、酸奶、自制糕饼等丰盛食物。在牛毛织成的黑色帐蓬里作客,有回家的感受。

3、岁时节气

蒙古族节令

蒙古族自十三世纪以来,增加了与国内各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因而在节令习俗上,既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又有与汉族相近的习惯。东北地区蒙古族一年中的节令主要有祭火、新年(即农历年)、敖包会、成吉思汗大祭、猎日等

(1)祭火。溯本求源,它主要是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

蒙古族的《拜火歌》唱道:永存的敖包上, 燃起飞腾的火。 燃烧吧,永生的火, 有火就是有生活。 祭火仪式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间举行。有可能受了汉族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影响。但祭火的习俗却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保佑明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幸福。

(2)新年。古代蒙古人因为以十二生肖纪年,所以把农历年叫“希恩吉乐”,即新年。但正月都不叫鼠月,而称“查干撒刺”月,即白月。古俗中,“白为纯洁,九为吉数”,所以把——年之首月称作白月,是纯洁如乳,吉祥如意的表示。蒙古族的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接近年底的时候,人们就要忙年。无论农业区还是牧业区,都要立灯笼竿。年三十,清晨要清扫好庭院。佛前,祖先前要设一

10

小小的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祭坛上。还要供上乳制品和面制的果品。以往,在祭祀仪式中,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要讲《化铁出山》的故事,以此教育子孙继承先祖勇于奋斗的民族精神。除夕之夜彻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蒙古书。青年们也聚在一起唱民歌,或者跳卜吉克(舞蹈),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嘎拉哈”。人们守岁一直到午夜。

大年初一,全家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牧区,全家人聚于最长者的蒙古包)叩贺新年。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了。但边远牧区常常连续很长时间直到生产忙起来为止。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有嬉闹关系的人,还有“打黑墨”(哈日德)的习俗。就是在对方鼾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辣椒面。 过新年,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还有一个,就是如果家里有人出征在外,新年除夕,要比往常提前一天过。

(3)祭敖包,是蒙古族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一般在阴历五月、六月举行,也有的选春、秋吉日。祭敖包时,全部落人(或全屯人)都参加,祭后要吃肉粥,举办盛大的以摔跤、赛马、射箭比赛为 主要内容的那达慕大会。

(4)成吉思汗大祭。成吉思汗是统一、发展、振兴蒙古的伟大人物。长期以来,蒙古民族作为民族发展的“圣主’’加以崇拜。古时各地祭奠的时间不一,有的在阴历四月十六日(传为诞辰日),有的在阴历七月十二日(忌辰日),有的在阴历十二月一日(统一蒙古,登合罕大位日)进行。还有的在阴历三月二十一日(春祭),五<BR>月十五日(夏祭),九月十二日(秋祭),一月三日(冬祭)。解放后,蒙古族和其它各民族一样,祭祀都已逐渐被纪念活动所代替。

(5)端午猎日。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它规模之大常常超过其它猎日,因此在东北地区,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一个蒙古族的“猎节”。 打大围开始前几天,大体约定了围猎的路线、范围,推举了“阿宾达”。阿宾达是这次打大围的总指挥。他是这一带既善于打猎,又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 打大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哈拉嘎阿卜”,即门猎。主要是在山区,猎人把猎物从山口往一个山沟里围。 另一种是“呼热恩阿卜”,即围猎,这是在平原地区。因没有山沟,就在几十里的方圆内,从四

11

面八方往中间围。 围猎开始,猎人们骑着最好猎马,背着枪(或弓箭),腰间挎着猎刀别着布鲁(俗称“涛拉棒”,抛打野兽用的拐形小木棒),带着成群的猎狗,有的猎狗还带着嵌着铁钉、红缨的脖掐(保护猎狗的咽喉)。农业区还赶着大车,从不同的地点进人围场。 打大围到了中午,猎人们聚到一起,点起篝火,就地野餐。餐后继续围猎。下午,围猎进入高潮。这时猎物非常“厚”了。围猎的猎人逐渐在围场相遇了。这又成比英雄、创奇迹的场所。有些老人趁机给那些好猎手介绍对象,从中作媒。天色晚了,人们才带着猎获物返回自己的嘎查。 藏族节日

藏族节日主要有藏历新年、六月歌会。“歌会”在农历六月举行。牧民身着盛装,带上食品,到草原上扎帐,临时形成一座帐蓬城镇,举行声势浩大的赛马盛会。会上进行马上骑射、马术表演、赛走马(要求马既行速快又不能奔跑)还有射箭、举石头、对歌、赛牦牛等活动。人们向优胜者献哈达、敬美酒。要是小伙子夺魁,将倍受姑娘青睐。三至七天的载歌载舞,天天热闹到深夜。藏族地区均有神山,神圣不可侵犯,常见藏民绕神山或神湖磕长头,成月地顶礼膜拜。藏族一般不食奇蹄类、爪类、鳞类动物;入帐房要男左女右入座;酥油灯不能点香烟;不能射杀鹰鹫;不能在羊圈里大、小便。进入寺院不准抚摸佛经、佛像、法器。经轮不可逆转,应自左向右转拨。也有家有病人或生孩子忌外人登门的习俗,等等。

以上即海西蒙古自治州民族关系概况。

12

更多相关推荐:
少数民族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题目恩施土家族的美丽风俗恩施土家族女儿会姓名郭建芬学号090220xx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任课教师孙东方完成日期20xx年9月4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

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名族关系的调查报告内蒙古是一个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自治区其中只要以汉族和蒙古族居多两个民族能很好的相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

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商都县大黑沙土镇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调查报告姓名曹继明系别公共管理系班级08行政管理学号802122132指导教师李晶成绩20xx年1月25日目录一引言1二调查结果与分析3三结论4四建议5关于商都县大黑沙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传承和发展完成日期20xx年11月03日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传承和发展摘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广泛流行于土家族集居区的传统体育和艺术活动在体育界有土家族体育舞蹈的美誉也有东方...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

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民族风俗习惯研究课题摘要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

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甘肃临夏地区回族风俗调查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但受其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且还和这个...

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甘肃临夏地区回族风俗调查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但受其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且还和这个...

关于民族节日风俗传统维持的调查报告

关于民族节日风俗传统维持的调查报告经常听老人说起节日时的民族风俗像中元节的放河灯端午节的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等其中有一些我很熟悉但是也有很多习俗我根本没听说过更别说见到了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节日时尊...

XXXX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调研报告

XXX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调研报告民族团结进步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进步实现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不仅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逐步消除各民族间发展差距彻底解决历史上遗留下的...

关于奉节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奉节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9号精神我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出台了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

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靖边县民族教育调研报告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北地处塞北边陲北于内蒙古接壤西临宁夏是历史上汉族与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相融合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逐步成为陕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业重地外来人口增长迅速少数民族人...

民族调查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