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3-6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计划

时间:2024.4.14

科 学 实 验 计 划

            

    

                   

                          三         

                  

              

              

    

             

              

**小学

 

                                           

                                       2013.09.02

 科 学 实 验 计 划

            

    

                   

                         四         

                  

              

              

    

             

              

**小学

 

                                           

                                        2013.09.02

          

科 学 实 验 计 划

            

    

                   

                          五         

                  

              

              

    

             

              

**小学

 

                                           

                                          2013.09.02

一、学生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球在“变脸”》、《开心游乐场》等“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是本册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研究身边的、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来学习科学。如:《时间的脚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等课题,均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综合活动单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的“做中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课题,独立设计验证并得出结论,亲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开心游乐场》中,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力,了解各种各样力的存在后,揭示出力的简单特征,并能将力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热能考察之旅》中,教材提供了“搜集有关温度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产生热、制作冰激凌、研究冷热水之间的热传递”等活动。教材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在重点培养“模型与解释”一级目标的同时,达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会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方法等其他目标。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个“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部分。学生通过对海尔蒙等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剖析,和对自己在本学期“模型与解释”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经验,知道建立模型不能随意的构建,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勤奋的工作、精密的推理、合理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提高元认知水平。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科 学 实 验 计 划

            

    

                   

                          六         

                  

               

              

    

             

              

**小学

 

                                           

                                          2013.09.02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具体安排

周次课时实验的内容方法形式

二 2 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对比等集体

三 1探究根是否具有向水性生长的特性观察等分组

六 1医院长通道采光改进设计方案试验情况反复等分组

七 1阳光小屋查阅、制作等分组

十二 1 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操作、交流等

实 验 室 工 作 计 划

               *

*

小学

                              2013.09.02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为了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自然科学任课老师业务水平,本学年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科学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提高自然科学任课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自然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工作任务

为了实现实验室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本学期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室将从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按照省标准化实验室的要求和《河北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着重添置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凡与现行教材配套的仪器、器材要配齐配足,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等活动的服务工作。

3、仪器保管责任到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要做到:

1)定期检查、核对、统计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对丢失、损坏、报废的要进行登记备案并上报;存放定位存放,取用方便,尽量做到科学、整齐、美观。

2)实行仪器设备等入帐、借用登记制度,凡丢失或损坏的要酌情处理。

3)实行易耗品入库、领用登记,严格控制易耗品在使用上的浪费。

4)经常维护保养实验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做好使用与维修记录。

4、学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工作的领导。学校实验教学有分管校长负责,主要领导经常检查,自然科学教师的配备要相当集中、相对稳定,另外要配备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老师当兼管员。

5、执行好自然实验室守则、借还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

6、配合组织教师开展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好公开课,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撰写论文。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认真学习省标准化实验室的标准要求,逐项对照、认真改正,形成共识,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工作。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期初认真做好各实验室内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课正常开出。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由专职教师组织全体自然科学老师学习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开展对实验仪器使用的培训学习,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组织自然科学老师间相互听课、外出听课,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身不足,取得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

5、教师撰写学科论文,积极参与各项竞赛。6、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7、辅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写小论文、小制作)。

8、做好期末工作小结,清点仪器、设备、药品,制定采购计划。

**小学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3--6年级上册实验指导材料


三年级上册

在《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任何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铁丝弯成各种形状,当他们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但是他们还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属性使不同的物体具有了不同的用途。那么这一单元就给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这一单元的2——5课,通过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测试实验,将学生带入到验证材料物理性质的活动中去。学生将围绕木头、纸、金属和塑料这几种常见材料,依次从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4个方面展开对它们特性的研究。

(一)比较硬度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理解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培养学生能用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用物理特性。

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实验材料:

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或木筷子、金属筷子、塑料筷子

这个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需要确定标准和按一定程度进行。教科书中介绍的是经典的刻划方法,这个方法不仅是人类早期研究硬度的方法,而且直到现在还在一些情况下沿用着。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木条或木筷子时,要选用质地不那么紧密的普通木条,不要选用硬木或竹筷子。如果没有金属筷子而选用金属条,一定要把两端适当打磨。如果选用物体的尖角过于锋利,那么划痕的出现就有可能是用力的结果。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但关键是要让学生清楚对比实验的条件,怎样在公平的情况下比较,所以我们教师在选材上要严密,即大小、厚薄和形状等都要一致。

在操作时,教材上强调的操作步骤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材料更坚硬,标准是这种材料能否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同种材料间一般不能划出痕迹,如果材料硬度相对较小,也不可能在被划材料表面留下痕迹。因此,我们在这个实验中必须逐个检验,先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划另一根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再分别用金属条和塑料条重复这个实验。通过逐个检验,这三种材料硬度的排序是金属、塑料、木头;但如果选用的木头比较坚硬,也可能是金属、木头、塑料这样的顺序。

当然,除了这种实验方法,还可以选用铁钉来刻划这三种材料。

通过实验揭示了物体硬度越大,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相反,物体越软,就越容易被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一般情况下会有上诉结果,但如果教师材料选择出现了问题,就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实验结果。影响实验结果的要素一般为:刻划不同材料用的力度不同、刻划材料的角度不同等。另外,材料的软硬会和品种的不同而变化。生活中有很硬的木头也有很软的木头;有很硬的金属也有很软的金属……所以我们还可以渗透给学生,在精密研究材料硬度时,科学家们会用专门的仪器来测量材料的硬度。

操作提示:1.体现公平性,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2.注意实验安全,不要划伤手指。

(二)比较柔韧性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理解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培养学生能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柔韧性,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实验材料: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带刻度的纸或“7”字尺、钩码、线绳

这个实验是比较木头、金属、塑料这三种材料的柔韧性,所谓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实验中要求参加检验的材料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要严格达到这个要求可以说难度很大,要想找到相同宽度、相同厚度的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确实不容易,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可以用粗细相同的铁丝、塑料丝、竹丝来代替,效果也不错。

这个实验需要做到的是定量标准,我们用一定的钩码(50克)做为标准,如果在缺乏钩码的情况下,还可以找一些替代品,如用绳捆一些书、捆一些文具等做为重物,然后将它们悬挂在这三种材料下,观察各自的弯度实验中如果在这三种尺子的一端打孔太费时费力,我们可以在它们约一厘米处系紧线绳用它来栓重物。标记尺子的弯曲程度可以采用教材上的方法,也可以用专门测量弯曲度的“七”字尺,还可以用笔记本的纸。另外在观察数据时,要做到平视。这个实验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测量三种材料弯曲度的方法,并且现场演示、细致指导操作步骤:

1.准备3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金属条、塑料条。

2.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3.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下来。

4.强调测量时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

(三)它们吸水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理解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培养学生会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吸水性,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实验材料:

大小和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膜、铁片、木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们也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他们可能从没有真正的去比较过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把它作为一种物理性质看待,更很少会去思考各种材料吸水能力不同的原因。所以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金属、塑料、木头、纸这四种材料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产生关于“材料是怎样吸水的”“为什么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等问题,去尝试发现材料吸水性能与它们构造的关系。

这个实验很简单,只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和观察要点就可以了。

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尽量保持相同。

观察要点: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实验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纸是用细小的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2.使学生亲历造一张纸的简单过程。

3.使学生认识到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实验材料:

废报纸、玻璃杯、筷子、水、棉布、毛巾

这个活动有两个层次:1.经历用废报纸造纸的过程: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2.将自己造的纸与平时用的纸进行比较(厚薄、疏密),分析存在的原因,认识到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具体的实验步骤:

1.把一小块废报纸撕碎,放在杯子里。

2.加一点水化开,调成糊状。

3.再加点水,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

4.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

5.从棉布上揭下,就是一张纸了。

注意事项:

1.将报纸尽量撕碎,节约搅拌时间,提高效率。

2.平铺在棉布上的稀纸浆尽量均匀。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实验材料:

用塑料、金属、木材制作的实心物体、水槽、水等

这个沉浮实验仍然是对木头、金属、塑料以及纸这四种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这个实验要求被检测物体必须是实心的,而且是由一般的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的,这样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在这个实验中,纸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于它吸水性强,全部浸湿后就会沉入水底。

在挑选材料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尽量选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见的、但判断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回形针、铁钉、塑料尺、塑料棒、牙签、小木块等,除了教材中要求的这些实体塑料、金属、木材制成的小物体各两种外,还可以扩展一些,加入橡皮、橡皮泥、蜡烛头、小石子等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每种物体可多做几次。

注意事项:

1.在寻找材料时,应选择实心物体,避免使用空心材料。

2.在将材料放入水槽时应缓慢将材料置于水槽中,并尽量处于水深的中心处,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完毕后清理实验台和材料。

(六)砖和陶瓷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2.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

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实验材料:

砖和陶瓷、铁钉、水、滴管等

这个活动学生将探索砖与陶瓷这两种材料的特性。在生活中,学生对砖和陶瓷并不陌生,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运用前面四课观察检测材料的技能来观察、研究砖和陶瓷的特性。也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观察砖和陶瓷的硬度、吸水性、柔韧性以及在水中的沉浮能力。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呢?我认为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了。所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观察工具。

(七)谁流的更快一些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使学生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材料:

水、食用油、洗洁精、玻璃片、滴管等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以比赛的形式来观察、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的流速。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公平性,可以让学生来制定比赛规则,其实这就是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在实验方法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比赛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几种:

1.在纸杯底打洞,看水、食用油、洗洁精谁先流完。

2.让它们从倾斜的玻璃片或纸片上流下来。

3.使它们通过一样长的吸管,比较流速。

4.把试管倾斜,看谁先从试管底流到管口。

(八)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2.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3.使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实验材料:

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玻璃杯、量筒、纸带、透明胶等

水的多少的比较,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这个实验不仅要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重新经历人类发明量筒这种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的过程。

在学生经历量筒的发明过程中,他们对量筒的单位(毫升)产生的意义也会有所认识。在测量水的多少的时候,学生要自己画刻度尺,自己制定测量单位,然后用自制的量杯去测量。由于学生各自画的刻度不同,测量结果就不会相同,那么测量结果的不统一就必然产生如何统一测量单位的问题,毫升就是统一测量单位的结果,这一切都跟量筒发明之初是极其相似的。

在学生比较水的多少时,要鼓励学生想出多种办法来比较。除了教材上列举的方法:用容器来比较水的体积(用大杯量,用小杯量,或用瓶子量)。学生还可能会想到: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里,比比谁先流完;加同样有色物质在水中,比较瓶中水的颜色深浅等。在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同时,也要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是简便的、有效的。

通过简便的方法比较出了哪瓶水最多,那么它比其它瓶里的水多多少的问题就自然产生了。针对这个问题教材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用杯子量,多几杯?如果多出来半杯怎么办?用更小的杯子量,又会怎么样?没有更小的杯子怎么办?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能使学生理解杯子上的刻度线,也就是测量单位的产生和意义。

下面的活动就是学生在纸上画刻度线,然后贴在杯子上,再用杯子量一量瓶中的水各是多少。学生在画刻度线时必然会产生线距不同,即测量单位不同的问题。学生在把画有刻度线的纸条贴在杯子上时,也会产生测量的起点问题,即纸条上的刻度线是否对齐杯底,是否有零刻度。这些问题都可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同。

测量结果的比较是一件有趣的事,通过各组的比较,学生会发现测量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讨论这个导致结果差异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是更有意义的。这种误差的产生既有操作上的原因,也有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刻度,认识测量工具,理解标准测量。

学生经历了前面一系列过程,教师再向学生介绍量筒,学生就会对量筒有更深刻的理解。

由于学生刚接触量筒,老师们要重视量筒的规范使用,首先确定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什么;这个量筒最多能测量多少毫升的液体;测量时要将量筒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九)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学生会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材料:

塑料饮料瓶、吸管、橡皮泥、注射器等

这个实验是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把水从瓶子中挤出来。

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利用空气把瓶中的水挤出来,这对学生认识空气像石头一样是一种物质会有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想到将空气通过吸管吹入瓶中,就会将水挤出来,可是如果瓶口不密封的话,空气随时都会跑出来,所以就要考虑橡皮泥的作用了。我们用橡皮泥将瓶口封住,这样瓶内的空气就被密封在瓶里了,再吹入空气,就会将水挤出来了。

要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教材又安排了一个活动: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这是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是在上面的实验基础上展开的。这个实验要注意:纸巾要紧紧塞放到杯底,不能掉下来,将杯子倒扣入水中时不要倾斜。

前两个实验都是验证空气确实占据着空间,那么第三个实验是使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较大的空间里。而固体、液体一般情况下都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不变。

操作方法: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活塞。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或向上拉,会导致注射器中的空间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观察到水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而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小或拉大。

在操作时,两次实验要用同样大小的力,以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同时为了防止空气从注射器管口跑出,不要用太大的力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会有停止用力后有一股力让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的现象。这里教师不需要向学生解释,只肯定学生的观察结果就可以了。

(十)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在称量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材料:

细木条、细线、橡皮泥、气球、天平、砝码、镊子、皮球、打气筒、气针

要测量空气的重量,首先要自制一个小天平。方法是:在一根细木棍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并做上记号。再在细木棍中心点及两端按上图钉,这样既方便挂取气球,又可防止在挂取过程中移动气球的位置,产生误差。小天平制好后,在一端拴上一个没充气的气球(用活扣,不要打死结),另一端拴上笔帽或垫圈、橡皮泥等重物,再提起系在木棍中点的细绳。这时要调整小天平,使其达到平衡。调整小天平的方法可以移动图钉的位置,也可以给两端加贴橡皮泥。

调整好天平后,把小天平上的气球取下来,充气后再挂上(这个气球最好选取大一点的),小天平的气球一端会有一点倾斜下沉。一只气球充气后如达到篮球大小,其重量可增加约1—1.5克,这么一个较小重量引起的变化,是需要学生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的。

要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就需要改进实验方法。教材中列举了两种实验改进的方法,一是多挂几个气球;二是把气球吹得更大一些。另外要保证三条线绳的位置在对比前后要保持一致,这样才不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多挂几个气球是一种易行的操作方法,如果同时挂上三个气球,实验效果会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空气有重量,另外还可以直接将三个气球挂上,观察挂上后的小天平的状态,然后再将三只气球中的气都放掉,观察小天平的状态。

教材安排的下一个活动是用实验室的托盘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用托盘天平称皮球的重量,会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有重量,同时也会加深对天平这种工具的认识。这个实验的具体方法是,先称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的皮球的重量,然后再用打气筒给皮球充足气,再次测量皮球的重量。充足气的皮球重量增加了2—4克,普通天平(带游标)就可以测出。这个量化结果是空气有重量的有力证据,也可以说明空气很轻。

这个实验可演示,也可以分组,但最好是演示,因为天平的操作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三年级下册

(十一)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使学生知道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是学生会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零下20摄氏度——110摄氏度)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4.培养学生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实验材料:

冷热不同的水、玻璃杯、水温计等

在前面一课中,学生已经对温度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度。

要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在选择时主要是考虑温度计的测量值区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C——100°C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C——100°C范围的温度计。

选择好温度计,就要正确的来测量水温,在测量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是以模仿为主的。教师如果操作不规范,学生就很难学会准确的操作方法。在操作方法上,教材提供了一个正确操作的示意图,同时用文字表明了操作的方法及步骤: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教学时,教师可以边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边和学生一起分析,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理解每一条操作规定的意义。

接下来教材安排了两项操作实践活动。

一、测量四种不同温度的水。

二、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十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C,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使学生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培养学生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并使学生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实验材料:

保温杯、冰块、试管、纯净水、温度计

这个实验是使学生亲历水结冰的过程,水结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夏天学生经常会将水放入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就会结冰。但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来改变外界的条件使水结冰,亲眼看到水结冰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和温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冰这一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

教材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了这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和实验要求。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这个实验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建议尽量使用纯净水(水中杂质少,容易结冰),水量不要太多,8毫升左右即可,盛水的试管应选择细而短的。选择细的试管做容器,有利于热传递,加快水结冰的速度;选择短的试管,可方便观察试管中的水的变化及温度计的读数。另外,冰块中加的食盐,也要尽可能多些。

(十三)冰融化了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C,冰的温度升至0°C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C,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使学生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使学生能够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4.使学生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使学生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实验材料:烧杯、冰块、温度计、可封口的小塑料袋

前节课中,学生们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液态水——固态冰),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固态冰——液态水)的观察。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冰的融化。虽然冰的融化并不是稀奇的事,但很少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这个活动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教材上已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在测量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要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第二个活动是加快冰的融化。这个活动可以设计成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们去思考和想出各种加快冰融化速度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学生们为了尽快融化冰块,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法,如:在两手间来回摩擦冰块;轮换着将冰块捂在手心里;把冰块放在屋内温度较高的地方等等。学生间的彼此竞争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最快的融化冰块的方法,进一步强化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重要因素的认识。

14、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使学生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使学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实验材料:不锈钢长柄汤勺、蜡烛、火柴等

这个实验就是让学生探究这样的问题: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给水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要探究这个问题,就要做个对比实验: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3分之2的水。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只勺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的水里不多时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过几分钟后,钢勺里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热钢勺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这样就证明了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注意事项:1.用布或胶带将钢勺的长柄缠住,以防烫伤。

          2.不要靠近正在加热的钢勺,以防被开水溅伤。

          3.用火焰的外焰加热,节省时间。

在《磁铁》单元中,需要磁铁的数量和样式较多,如果实验室磁铁数量和样式不多,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寻找一些磁铁。学生带来的磁铁往往是生活用品上的,这些磁铁磁力强,形状多、磁极无标记,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

教师也要留心搜集一些磁铁,报废的扬声器、柜门或房门上的磁吸、磁性擦玻璃器、小电动机等还可以买一些白板用的小磁贴、柜子磁吸拆用里面的磁铁也是办法之一。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就要观察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了解磁铁被使用在很多地方,要根据需要选用磁铁。有了前面学生搜集磁铁的经历,对这里的教学就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是初始接触磁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引入环节中,可以利用磁铁做些有趣的小演示实验。如空中悬针、奇怪的纸盒子、遥控小车、悬空的圆环。

(十四)磁铁的两极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使学生会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3.使学生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

实验材料:

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志的磁铁、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等。

本课的开始设置了一个小实验情景,就是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珠,小钢珠总是被吸引到磁铁的一端,就是用手把小钢珠放在磁铁中间,它也会很容易滚到这端或那端,而吸在两端的小钢珠再不会滚到中间去。这个小实验可以使学生作出假定性解释:磁铁两端磁力可能大些的猜想。下一步就是想办法检验这个猜想。到底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呢?我们选择大的条形磁铁来做这个实验,把这块磁铁分成4段,5个点,分别是A、B、C、D、E,然后将每个点的下方分别吸上回形针。实验结果很明显,A、E点吸上来的回形针最多,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了。

在对磁铁两极的研究中,让学生手握两块没有标志的磁铁,将它们的两极相互接近。学生通过用两只手握住磁铁两极去相互接近,让两只手去感觉两块磁铁接近时产生的力,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会感到中间有一股力量挡着,往两边推,学生还会感到手会抖,中间有一股力量使它们一下子就吸上了……学生充分体验了力是相互的。

(十五)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使学生能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使学生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

多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透明胶等

一个磁铁如果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两个或多个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就会发生改变了,有的磁力会增大,有的磁力会减小。

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教材选用小环形磁铁做实验,是考虑到用这种磁铁比用大磁铁容易操作,特别是多吸几块磁铁的时候。

具体方法:在两个倒扣着的杯子上放一条并不厚的木条,在木条上面放磁铁,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在小钩上挂回形针。挂回形针的多少能表示出磁力的大小。

注意事项:1、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形状、大小相同的磁铁,磁力大小并不一定相同。我们需要磁力大小基本相同的磁铁做实验。教师课前可用简单的方法检查一下磁铁磁力的大小,分一分类,以保证同一小组的磁铁磁力大小基本相同。2、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这个方法相同是指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否则就看不出数据变化的规律。

这个测量磁力大小的实验,可以根据所使用磁铁的磁力大小,选择调节木片的厚薄,使实验中挂回形针的多少比较适中,吸太多了不好挂,吸太少了数据不便比较。承载磁铁的木片要长一点,杯子或其他放木片的东西要高一点,便于操作挂回形针。

要指导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要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实验。要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教师要自己先做一遍,以便发现问题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做的时候,可以把实验扩展一下。除了用环形磁铁外,再用条形、蹄形磁铁试试。

1.环形磁铁

环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一般在两个圆面上,让环形磁铁异极相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一些,但不是与磁铁个数成倍地增加;把环形磁铁同极相对着强行粘在一起,磁力会减小。

2.条形磁铁

让条形磁铁异极相吸,磁力会增大;把同极相对强行粘在一起,磁力会减弱。如果让条形磁铁并列着异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大减弱;而并列着同极强行靠在一起,磁力会有很大的增强。

3.蹄形磁铁

蹄形磁铁异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大减弱;如果并排着同极强行靠在一起,磁力会有很大增强。

四年级上册:

(十六)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是学生会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使学生体验到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

食盐、沙子、面粉、烧杯、搅拌棒、滤纸、铁架台、漏斗等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实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方法很简单,取一小勺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将食盐换成沙,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上面的实验;换成面粉,再做一次。为了使实验现象对比明显,这里要使用淘洗干净的沙粒。沙和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不同是明显的,面粉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问题——面粉到底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教师要告诉学生两种观察方法,一是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的颗粒,可以发现水中的面粉颗粒,但不能够看到水中的食盐颗粒。二是静止后观察。可以发现沙和面粉都会沉降到水底,而食盐不会。这两种观察方法指向溶液的两个特点——(1)溶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2)溶液的稳定性。

接着,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种新的观察,也就是第二个活动,通过过滤观察面粉、食盐是否溶解于水。这里的过滤实验,学生是第一次操作,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演示,特别是折装滤纸的方法要做示范。

将滤纸对折成半圆,再对折成四等分,然后打开成一边为三层、一边为一层的圆锥形体。把圆锥形的滤纸尖端向下,放入漏斗里,然后用手压住滤纸,用水润湿,这样就做成一个过滤器。

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漏斗下端的管口尖端一侧紧靠烧杯的内壁,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十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使学生能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会做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使学生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实验材料:

烧杯、搅拌棒、天平、食盐、小苏打、汽水、注射器、胶塞等

食盐和小苏打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而且比较相似。要研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关键是要强调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要做到两杯水必须一样多(20毫升),每次分别加入烧杯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要同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实验的过程尽可能科学规范,比如:要等第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了,才能加下一份,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溶解了,再进行纪录比较。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做下面的实验。观察一瓶未开启的汽水,摇晃一下汽水瓶,会有许多气泡;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三分之一管汽水,再用胶塞封住管口,慢慢的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的往回推,反复2次——3次,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十八)溶解的快与慢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使学生能够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使学生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实验材料:

烧杯、搅拌棒、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方糖等。

这个实验同样是对比实验,前面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对比实验,对怎样控制变量已经掌握了,这个实验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了。

这个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一个是探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一个是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对比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指导,使实验尽可能的科学、规范,甚至要注意到指导学生如何投放食盐、如何进行计时等。在使用冷热水做实验时,如果使用的是原来的杯子,要强调把杯子里的溶液倒掉,洗干净,使用热水需强调安全,所以教材上建议用60度的热水。

下一组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是模仿着前一组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和研究,教材中提示了一些实验中的注意点,这里不再介绍了。最后的吃糖块比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同样强调了活动的规范性。

(十九)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2.使学生能够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过程。

3.使学生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研究溶解问题的兴趣;严格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实事求是地观察纪录。

实验材料:

烧杯、搅拌棒、药匙、天平、食盐等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使学生着手进行研究,必须把它转化成可操作、可研究的问题。所以这个实验应该重点解决:(1)一杯水是多少水?(2)如何加放食盐?(3)如何进行称量和纪录?引导学生制定出研究计划。首先这一杯水最好全班统一定为100毫升;每份盐也要一定,称量每份5克或10克。或者是用一样的药匙进行投放食盐,但要控制每勺放入的要一样多;溶解时一定要溶解完第一勺,再放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了为止,,数好一共放了几勺,最后不能溶解的那勺不能算。然后称称这些勺的食盐共多少克。如果学生都是按规范操作的,各组的结果应该非常接近,学生就有可能注意到溶液的“饱和”状态,甚至可能形成“溶解度”的前概念。

(二十)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3.使学生体验到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实验材料:

浓盐水、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这个实验是指导学生做加热蒸发皿中的浓盐水实验。因为学生是第一次自己使用酒精灯,教材中对酒精灯的火焰分层、点燃酒精灯的方法作了详细说明,强调使用过程的安全,还提示了酒精在灯外燃烧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了解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后就可以组装这个实验了,把酒精灯放在三角架下面,把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面,石棉网上放装有约10毫升的浓盐水的蒸发皿。然后点燃酒精灯,要求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的观察活动,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食盐晶体飞溅出来,造成烫伤。

(二十一)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使学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3.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实验材料:

钢尺或塑料尺、厚硬皮书

这个实验学生将探索可以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观察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这就涉及到了音高的本质的探索。

实验的方法很简单,将钢尺或塑料尺放在桌子上,将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用一本厚的硬皮书压住,然后用力拨动尺子,观察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不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进行观察。

尺子可以发出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由尺子在桌子外的部分振动发出的,另一种是由尺子拍打桌子发出的。但是我们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伸出桌面的那部分尺子的振动上去,所以在实验中要强调尺子的一端要压紧,避免尺子与桌子撞击。虽然尺子发出声音在前两课学生做过多次了,但这一细节仍然是本课实验活动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强调,如果强调不够,学生的研究就会走向偏差。

(二十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理解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使学生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3.使学生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实验材料:

土电话、一米长的铝箔纸、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音叉等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碰到物体时,它们会使物体振动。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学生通过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他们逐渐理解这一现象。

土电话是学生们喜欢玩的,制作也很简单,用两个纸杯作为话筒和听筒,一根约5米长的棉线或尼龙绳作为电话线。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接听。然后再彼此交换听和说。在指导学生玩土电话的方法时,需特别强调,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学生在玩土电话过程中要思考“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他们能感受到声音在棉线中传播的过程,初步形成对声波的认识。

下一个活动是以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等作为声音的传播媒介,让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它们传到耳朵中,来感受不同的物质可以传播声音,并比较不同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方法:一个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物体音叉的柄,使音叉与物体接触或把物体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靠紧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拿音叉的同学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须仔细听。

在实验时要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穿过所有的材料你们都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

2.你们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另外实验材料不一定拘泥于教材中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但要使用不同质地的材料。

(二十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产生振动。

2.学生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3.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实验材料:

塑料杯、薄橡胶或气球皮、橡皮筋、音叉、少量的盐或细沙、纸屑

这个活动学生将探索耳朵的重要部位——鼓膜的作用,这个活动是利用模型

对科学问题做出解释的典型实例。我们首先可以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

方法:在一个杯子口上覆盖一块绷紧的气球皮,并用皮筋绑紧,制成一个“鼓膜模型”。为了便于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可以在气球皮上撒上少量的盐、细沙或纸屑。

在气球皮的前方敲击音叉或其他发声物体时,要仔细观察气球皮以及上面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让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保持不变,用不同的力使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在距离鼓膜模型远近不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发声产生的振动传播到气球皮时,会使气球皮产生振动,当声音的大小远近不同时,气球皮的振动也不相同。从而推测出人耳鼓膜的作用: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外耳传到鼓膜,鼓膜会产生不同的振动。

四年级下册

(二十四)点亮小灯泡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使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观察、描述和纪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像与推测。

3.使学生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像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实验材料:

小灯泡、电池、导线等

要点亮小灯泡,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的意义。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电路中的材料及其结构进行观察和认识,那么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观察的重点。

学生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导线大约10厘米长,两端分别除去外包皮约1.5厘米;干电池是1.5V的;小灯泡最好挑选电压最低的那种,这样连接在电路中比较亮,容易观察。

有了这些材料,学生们就可以尝试着点亮小灯泡了。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

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才能使灯泡发光。

在此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四种连接方式,这四种连接方式比较典型,让学生都要尝试连一连,知道哪种连接小灯泡亮,哪种连接小灯泡不亮,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亮)

2.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泡只有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不亮,短路)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接触。(亮)

4.导线连接小灯泡螺纹与电池旁的外壳,小灯泡的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不亮,断路)

(二十五)简单电路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知道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使学生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3.激发学生对电探究的兴趣,发展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实验材料:

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等

通过前一个实验,学生对电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使小灯泡发光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样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这时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这些元件,并讲解安装步骤。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步操作可以强化学生对前一课学到的知识的理解。

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我们的小灯泡亮了。

学会使用电池盒、小灯座后,用这些材料来组建一个比较复杂电路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意味着要提供比较多的材料,也就是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4根导线、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如果电量不够,再加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但两节电池的安装要提示学生。

学生只要使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等元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就会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这里不必向学生介绍串联和并联的名称,但教师要心中有数。

(二十六)电路故障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2.使学生学会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实验材料:

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制作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在《电》这一单元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有故障的电路,面对有故障的电路一般可以用两种方法检测——检查法、替换法。检查法就是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替换法是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那么,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使学生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方法:把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需要注意的是,做好电路检测器后,一定要试试灵不灵。

在检测故障电路时,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

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注意安全:不准用它来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二十七)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实验材料: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铝丝、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等20种待检测的物体,1个电路检测器。

这个实验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我们以一块橡皮为例,这个活动的意图显然不在于对一块橡皮的检测结果,而在于展开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我们要展示给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块橡皮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一检测过程和这样做的意义。

在检测前,要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是为了检查检测工具的准确性,若检测工具出了问题,所有的活动都将失去意义。检测时,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而不是把两个检测头叠在一起检测。然后重复检测一次,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每检测一次,都要检查检测器是否好使。

接下来开始用我们的电路检测器研究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在对这些物体进行检测时,应该按照“检测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开展活动。我们要让学生搜集足够的活动材料,至少20种,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在学生搜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

在检测时,要强调材料从右边的盒子内拿出,待检测完毕后,应放到左边的盒子里,使学生形成严谨、有序的操作习惯。

(二十八)做个小开关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开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2.使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材料:

小木块、图钉、曲别针、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等

孩子们通过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活动,能够了解开关的开和关与小灯泡的亮和灭之间的关系。这个活动要注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感受开关的功能。明白了手电筒的开关原理之后,孩子们会想到为自己制造的电路设计一个开关,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怎么操作呢?在讨论中孩子们会渐渐明确: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中连接上一个导体,电路就通,断开导体,电路就不通。用上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好一个方案以后就来试着做一个开关吧。值得老师们注意的是:这些组装活动要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扣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的组装活动,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自己设计一种开关。

(二十九)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2.使学生会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实验材料:

电路检测器、4个接线头的盒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小灯座、导线等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是通过一个暗箱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的课题。首先请学生观察只有接线头的封闭盒子,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让学生去解决“盒子里导线是怎样连接的?”学生会意识到用我们用过的“检测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导线是怎样连接的。

在实际操作中先请学生推测4接线头盒子,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的、哪两个是不通的。在第一个活动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检测,指导他们一边检测一边把结果记录下来,并把检测结果写在黑板上,集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检测和记录检测结果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任意两个接线头之间都进行检测,不遗漏也不要重复检测,也就是启发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测。

有了检测的结果之后,教学的第二个活动就进入了对外部获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推断的活动阶段。活动的开展是根据4接线头的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有一定智力挑战性的活动。要让孩子们把推测的结果画下来,有几种推测就画几张图。假如检测的结果是1和2、1和4、2和4是通的,3和另外几个接线头都不通,那么大多数孩子在推测过程中会认为1和2、1和4、2和4之间肯定有电线连接,但也会有学生想到,如果把1和2之间的这根电线拿掉,电路也是通的。这个学生的思维显然比别的学生向前跨了一步。

下一项活动是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这项活动是让学生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活动一、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法。可以把电池串联,也可以把电池并联,然而小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因为1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伏,所以小灯泡就比较亮;两节电池并联在一起电压还是1.5伏,所以小灯泡不太亮。活动二、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法。小灯泡同样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而且串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暗,并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亮。因为两个小灯泡串联时,1节电池的电压平均分配给两个小灯泡,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1节电池电压的一半,所以小灯泡比较暗;两个小灯泡并联时,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池的电压相同,所以比较亮。

(三十)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实验目标:

1.使学生知道食物可以分为生吃的和熟吃的;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能用酒精灯烧熟食物。

3.能通过观察具体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实验材料: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小碗、生的鸡肉等。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课是在研究了食物营养的基础上,进而研究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的探究课,为后面研究食物发霉变质过程作了铺垫。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感知生、熟食物,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提炼出食物的两大分类,让学生明白有的食物可以生吃,有的食物必须熟吃;第二活动是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由于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特采用了自主探究方式,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第三个活动是观察、描述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三个活动从初步感知到表象理解再到本质探究,层层推进,铸就了一条完整的思维推进主线。

食物的生熟变化在动物类食物中非常明显,绝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教材选择了鸡肉作为动物类食物的代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亲自去经历加热鸡肉的过程。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要做好操作指导,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则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一,少于其容积的三分之二。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1.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2.用完酒精灯,灭火时要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再重复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不可用嘴去吹灭酒精灯,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如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3.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4.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   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5.在用酒精灯加热液体时,可以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在加热固体时可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是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的。烧杯、烧瓶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6.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7.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很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的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立即放在试验台上,以免烧坏试验台。

8.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以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受热均匀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一定角度(45度左右)。加热时要不时的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握持试管夹的长柄部分,以免大拇指将短柄按下,造成试管脱落。

10.应特别注意在夹持时从试管底部向上套,撤除时也应该由试管底部撤出。

(三十一)面包发霉了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3.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学生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学生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生活中的食物放置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以及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这种霉菌,这些问题学生们从来没有具体的研究观察过。我们这个观察活动就是引领学生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食物。在观察霉菌时最好是用显微镜,这样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囊都可以看清楚。

(三十二)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一)放置显微镜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霉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解剖针或解剖剪取少许培养好的霉菌,放入载玻片上的清水中。

3.盖上盖玻片。

4.用解剖针轻压并敲击盖玻片。

5.把临时装片竖着稍倾斜,用滴管吸清水从盖玻片一侧小心冲洗霉菌。

6.重复4、5两步,直到装片内的霉菌呈薄雾状。

7.擦干临时装片周围的水分,临时装片即制好。

用上诉方法制作的临时装片,因经过“敲击”,霉菌被分散,避免了菌丝的大量重叠,又进行了“冲洗”,散落的孢子大多被冲走,避免了孢子太多,遮盖菌丝的情况。所以观察时,霉菌的菌丝分布均匀、孢子更清楚。

小学五、六年级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可以说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而观察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在小学科学课中,有大量的实验活动。无论是学生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我认为教师都要事先亲自做一做,观察一下操作方法是否得当,实验时间是否充足,活动材料是否科学,实验难度是否合适,知识储备是否充足,因为课程中的实验往往有理想化的倾向,而教师凭着生活中的经验对要做的观察实验定势化,势必会造成实验的不成功或部分成功,从而影响了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和探究欲,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次培训的目的就是要为我们的科学老师提供一个熟悉并熟练对各种实验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我们要像我们的学生一样,认真的去完成每一个实验,同时,我们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结合我们的平日教学对实验中的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或者是在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搜集方面有哪些独到的做法,我们不妨做以交流,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

五年级上册

(一)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的

1.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学习只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明白对比实验的作用。

3.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分组实验材料

绿豆种子16粒;塑料种植杯8个;标签8张;塑料勺1个;纸巾8块;滴管1支;可密封的塑料袋1个;大头针或剪刀1个;不透明的盒子1个;烧杯2个;一些水、土壤;

实验分析:

本课的课题向学生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的内容是“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正如前边经历的大部分课一样,在这个显性目标之下,还同时包含着一个隐性的能力结构目标,即让学生经历控制所研究的变量,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围绕上述目标教材安排了“提出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讨论用实验证明种子发芽条件的方法、设计并制定实验方案”三个主要活动内容。而在这三个活动中,讨论用实验证明种子发芽条件的方法是本课活动的重点与难点。要引导学生讨论“用实验证明种子发芽条件的方法”这一中心活动,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认识到, “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有些条件便于控制,适合我们进行研究,而有的是难以控制或观察的。”书本第3页中,提示“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在教学中有一些学生提出了改变土壤这个条件,我们认为如果学生通过研究发现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土壤关系不大,也是有意义的科学结论,没有必要刻意排除它。另外,也有小组提出了研究空气、养分这两个条件,这里就涉及到了如何引导的问题。在学生将小组的想法变成文字,将设计的方案付之实践,并按方案进行操作之前,还涉及将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这也是实验的效果怎样的关键所在。

三个条件的实验方法和过程,有不少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化和明确:

1.教材提示把绿豆种子种在纸巾里而不是土壤里。

2.“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适量”是多少?我们在教学时,有学生思考了一下说“很少是5滴,适量是30滴”,但因为垫上了厚厚的纸巾5滴和30滴都是有问题的,学生是预计不到的。另外是用滴管还是其它器材要控制,也要引导学生计划好。

也有些小组有可能会提出,对照组不浇水,或是其中一组把种子完全浸入水中,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做,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做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问题的需要?其它不改变的条件也要让学生具体说明,如怎么让两组种子处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下?

3.“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常温是指室内的温度,低温是指低于室内的温度。于是碰到了如何创造低温环境的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冰箱的冷藏室,很可能教室中没有冰箱,如果让学生把实验带到某位家中去操作,便又碰到了怎样让小组其他成员也参与实验观察的问题,这些教师事先都应该有打算和安排。最后,要让学生明确不改变的条件有哪些?怎样操作才能保证两组种子获得相同的水和光照。这里要注意一点,放在冰箱中的绿豆是处于黑暗中的,所以对比组也要处在黑暗中。

4.“一组种子受到光照,一组种子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在这一实验中,改变光照的条件学生比较容易控制,但是“水和温度”两个不变条件在实验过程中较难把握好。教师用书中提示两组种子都应放置在南边的窗下,其中要求放在黑暗环境中的种子要用盒子罩住。在具体操作时,教师事先要提醒学生注意到晒在阳光下实验器材中的水可能会被晒干而影响实验的进行。因此,这时的实验盒应该选择大一些的,纸巾也要多垫一些,并随时注意水分蒸发情况。

5.如果有小组提出要研究土壤,我们觉得是有价值和可行的。

教材上的图提示了实验所需器材及配备的过程。盒子可以发动学生收集大一些的果冻盒,但为了体现实验的公正性,同一组对比实验的盒子应该相同。

在动手之前,还需要让学生明白怎样一步一步地操作?如每个盒子放多少纸巾、怎样折、怎样放、种子怎么种到纸巾里、每个盒子里滴多少水、配备好器材后怎么保管等等,再开始动手实验。

如果只凭两粒种子的实验现象,很可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教材提示每个盒子里种两粒绿豆,要分别标注上1号和2号,便于观察与记录,这个1 和2怎么标上去?怎么才能保证两组器材不会因为疏忽而搞混?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我们教师提前想清楚。

当一切准备妥当后,再让学生参照教材第4页上的图示配备实验器材。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多少时间观察一次?有学生说1小时,也有说1天的,除了刚种下去的第一个小时,绿豆的变化快一些外,之后的变化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所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早、中、晚及临睡前观察4次差不多。另外,晚上怎么办,也要由教师向学生事先解释清楚。

2.观察的过程将持续4-5天,在此过程中,水会蒸发,要提示学生及时补充水分,但除研究水的小组外,两组绿豆补充的水分必须是相同的。

对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需要学生从播种起,经常地观察后记录绿豆种子在实验盒中的情况。从试验的情况看,当室温在25℃左右时,播种1个小时后就可以观察到绿豆种子胚芽处膨胀并起泡,6-7个小时可以见到胚根,个别种子24小时时胚根可长达1CM左右,种皮开始开裂。4天左右可见真叶。

(二)绿豆芽的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目的:通过“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 (根的向水性)体会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所需材料:培养皿1个、纸巾1块、绿豆种子5颗、滴管1支、一些水;

实验分析:

这个实验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3-5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在向学生演示该实验时,可以拿一组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每小组都有一组,然后再介绍实验的方法: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操作提示:

1.纸巾要垫的稍厚一些,如果太薄滴少量水后就会全部阴湿;

2.可在滴水前将培养皿一端垫高一些;

3.发芽的绿豆种子在摆放时应注意方向及位置。

3.蚯蚓的选择

实验目的:1.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

       2.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5条、小铲子1个、湿巾1块、干土、湿土;

实验分析:

在《蚯蚓的选择》一课中,学生将经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实验步骤: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操作提示:

1.涂成黑色的纸盒可用空的“光学实验盒”替代。

2.盖上盖子后可用不透明物品(如书本)盖住盒子的一半。

3.操作时注意不要让学生把光源挡住。

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步骤:找一个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将捉来的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多做几次。

操作提示:

1.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蚯蚓,能让他们对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提前有所了解。

2.干湿土要界线分明,不宜提前铺装;

3.课前应做好珍爱生命教育,保护好还未实验的蚯蚓。

(三)影子的特点

实验目的:1.探究在光源的照射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验材料:手电筒25个、约5厘米高的长方形小木块25个、屏25个、铅笔25支、尺子25个;

实验分析:探究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光和影》一课的教学重点,该活动分为三个小的活动,教科书P25页分别用图和文字说明了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实验方法: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在桌面上分别画出木块的影子。

操作提示:

l 只改变光源的方向和位置(照射的角度),不改变光源离物体的远近;

l.直射时如果看不见影子,把物体稍微提起来一点,这时影子最短。

2.“影子的大小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的实验方法: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的三个木块。在墙面上分别画出它们的影子。

3.“影子的形状和物体被照射面的形状有关系”的实验方法: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长方体,分别画出它们在墙上或桌面上的影子。

操作提示:

1.实验用的小木块可用“厘米立方体”替代。

2.可换用其它物体再做实验,影子会更加生动有趣。

(四)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推测和验证光直线传播的特点,然后去解释影子的成因。

实验材料:手电筒25个、同样大的卡纸100张、空心弯管和直管各25个;剪刀25把、美工刀25把、铅笔25支

实验分析: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教科书上介绍的很清楚,且操作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操作。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枚硬币。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2.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现象:光线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在记录纸上画出光前进的路线。

3.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现象: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4.用其他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操作提示:

1.如果没有夹子可以通过折叠的方法让卡纸立在桌面上。

2.画光前进的路线可让学生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

3.做验证实验时要注意,不论是直管还是弯管,不能用内壁反光强的器材,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五)光的强弱与温度

实验目的:观测认识光的强弱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

实验材料:小镜子数面、温度计数个

实验分析:要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首先得解决怎么得到强弱不同的光的问题。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是分别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将阳光发射到纸上(或者是墙面上),这样就得到明亮程度不同(也就是强弱不同)的光斑。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采用的方法是用温度计测量。

实验观察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这一点可通过目测比较光斑的明暗,然后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进行这个对比实验,可以有多种安排,比如分别设“不用镜子组”“一面镜子组”“三面镜子组”“五面镜子组”,各组先把本组数据记在教科书的表格中,然后收集其他组的数据也记在表格中,最后根据大家的数据画出柱状图。也可以在一组中进行两种情况的对比,比如两面镜子和四面镜子。

注意事项:

1.不管哪种方式,几个对比组的镜子数差异大一些较好。

2.实验的成果影响到结论的得出,因此要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是器材的准备,关键是温度计。学生用的温度计一般有些差异,教师要事先经过挑选和配对,使对比实验中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的显示要基本一致。

3.选择观测的地点最好是一个比较大的场地,有一面或几面较长的背阴的墙面,能容纳全班所有的实验组,这样的条件比较一致,也便于教师的巡视和管理。

4.学生的分组分工相互合作非常重要,比如要让4个或5个学生每人手拿一面镜子把光集中到一点,没有很好的合作是不行的。

5.为了便于把光集中到一点,可在镜后站硬纸片,让学生能立在地上,先大致对准某一点,然后再适当地调整角度使光斑重叠在一起。

6.进行本课教学按进度应该是在10月中旬以后,天气比较凉爽,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建议上课时间选择在上午且阳光明媚的日子进行。

(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目的:从物体颜色和受光照射角度探究怎样才能获得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材料:白色纸、粉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袋各1个、黑色纸做成的纸袋3个、温度计8支。

实验分析:

这个实验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方法是把不同颜色的纸对折做成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比较它们的升温情况。由于是对比实验,要求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探究的第二个问题是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方法是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看那个升温快。同样这也是对比实验,要求三个纸袋除了摆放的角度不同外,其他条件要尽量保持一致。

操作提示:

1.两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就要注意对相同条件和不相同的条件的控制。

2.在一组实验中几只温度计对相同温度的显示情况要相同。所以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教师要对温度计进行挑选。方法是:把温度计放在同一杯热水中或者是阳光下的同一地点,隔一段时间(比如10秒钟)看温度上升情况,挑选比较接近的5支或3支为一组。

3.在实际教学中还发现,纸袋制作的大小、纸的薄厚对升温情况也有影响,所以在选材上教师要更加注意,尽量保持一致。测量不同颜色的纸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中,可以采用包装温度计的外壳(涂上不同的颜色)来代替纸袋。由于它的形状、大小、厚薄、材质相同,温度的变化就只能是由于颜色不同造成的。自己动手制作的纸筒很难保证一致性。

(七)模拟地球的内部运动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的运动方式,以及怎样导致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

实验材料:几块颜色不同的毛巾和橡皮泥、长条形泡沫塑料块

实验分析:

这个实验是在讲解地壳的板块运动时,由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而做的一些模拟实验。

1.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 模拟实验的方法是,把不同颜色的毛巾叠在一起,用手从两边往中间推,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实验中的毛巾也可以用报纸裁成长条形摞成一叠来代替。

2.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比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模拟实验的方法是: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从中间往两边拉伸,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或用一块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错位方式,从而形成悬崖、峭壁、瀑布、湖泊等不同地形。

(八)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实验目的: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   并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实验材料:小的岩石块25块、酒精灯25个、镊子25、烧杯25、水、石膏粉适量、豌豆种子50颗、小碗或盘子25、带盖塑料瓶25、碎砖块适量。

实验分析

教科书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实验分别是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这三个模拟实验,是学生与教师一起寻找证据的过程,难度有所不同。

“冷和热的作用“的实验方法: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流水的作用”的实验方法: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内剧烈晃动。

“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方法是:将石膏糊倒入一杯中,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

注意事项:

做这几个模拟实验,选材很重要,实验中所需的岩石质地不能太硬,可以选用风化了的岩石,或者砂岩(磨刀用的),实验效果会好一些,此外还可选用坚硬的花岗岩,只要反复几次,手就能把它剥落下来,也可以选用砂岩,它在冷热作用下容易破碎;

做“冷和热的作用”这个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烫伤,观察时不要凑太近,以免加热时爆出的岩石颗粒溅入眼睛,同时要有耐心,岩石加热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然后马上放入水中冷却,再加热再冷却,多反复几次,我们就可以看到水中会有许多岩石的颗粒。另外实验前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用镊子夹住岩石时,注意使用的力度大小。

做“流水的作用”这个实验时,选用沉积岩或碎砖块放到塑料瓶中摇晃,既不会担心打破瓶子,又能很快看到岩石被磨下的细细的沙粒,水变浑浊了,岩石棱角变光滑的现象。

“植物的作用”这个实验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现象即可。

(九)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下雨,观察雨水对土地侵蚀。

实验材料: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2两个、小铲子1把、降雨器1个、水、接水容器(烧杯)2个

实验分析:

这里的模拟实验如何操作教材上(P55页)作了详细地指导。实验方法如下:

在一个长方形塑料盒中用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稍稍拍紧,再在土的边沿造一个垂直的“悬崖”。另准备一个饮料瓶,在瓶盖上扎一些小孔,做成喷水器。在饮料瓶中装满水,盖上瓶盖。把装有“悬崖”的盒子放在废报纸上,在报纸上铺塑料模,并把盒子的一端垫高。用手挤压喷水器,让水喷洒出来。注意尽量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观察“雨水”降落到“地形”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我们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一是观察雨前的土地和雨后的土地有什么不同,二是观察径流与雨水有什么不同。雨后的土地表面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较大的颗粒,那些黏土、细沙等较小的颗粒被雨水带走了,而径流与雨水相比,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水里含有大量的土壤颗粒,水非常混浊,这两种现象都证实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提示:这个实验和后面几个实验中所用降雨器可用饮料瓶制作、有孔塑料水槽可用一次性餐盒或大盘子替代。还可以选用装实验器材的盒子如磁铁实验盒、电流实验盒等等,把它们在角落边穿一个洞即成。

(十)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量大、土地坡度大、无植被覆盖是造成土地严重被侵蚀的主要原因。

实验材料: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1块、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2两个、小铲子1把、降雨器1个、水、接水容器(烧杯)2个

实验分析:

本课是上节课的延续,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其中重点是植物的覆盖、坡度的高低、降雨量的大小。实验所用的器材、装置其实和上面“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差别不大,所不同的是实验要设两个组,各组选择的研究课题不一样,因此器材的数量和种类略有差别。

实验前,要注意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研究计划操作,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及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的控制。具体情况是:

“植物的覆盖”实验中,土地的坡度、降雨量的大小要相同,不同的是一块土坡上无植物覆盖(实验组),另一块土坡上有植物覆盖(对照组)。

“坡度的高低”实验中,两块土坡的土质一样且都没有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一样,不同条件是两块土坡的坡度,一个放置的倾斜些,即坡度大一些(实验组),另一个放得平缓一些,即坡度小一些(对照组)。

“降雨量的大小”实验中相同条件是两块土地的坡度一样,且都没有植物覆盖,不同条件是降雨量的大小,让一个度坡上的降雨量大一些(实验组),另一个土坡上的降雨量小一些(对照组)。

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开始后就不要动土地模型,注意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现象。

2.实验器材的准备上,降雨量和斜坡坡度这两个问题比较好解决,有植被覆盖的斜坡要麻烦一些,需提前准备,比如在斜坡上栽种植物或播撒种子,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要保证植物的成活,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挖取一块草皮来替代。

(十一)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河流的实验,了解河流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了解因为侵蚀和沉积带来的地形地貌变化。

实验材料: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1块、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2两个、小铲子1把、降雨器1个、水、接水容器(烧杯)2个、尺子1把、饮料瓶1个

实验分析:

教材中对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的模拟实验器材、方法和步骤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P60)。实验步骤如下:

1.在盒的一端用土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紧。注意空出盒的三分之一不要装土,然后在斜坡上用小棍挖凿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

2.在塑料杯子底部侧面扎一个直径约2毫米的小孔,用木块垫在杯子下方,使出水孔对准河道。用大饮料瓶装满水缓缓地向杯内倒水,保持杯内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处准备用桶接住流下来的水。

3.水流出来了,河流形成了。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及地形的变化,当一瓶水倒空了,河流不再流动时,仔细观察河道和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用的土最好是混有少量沙的土,这与前一课的实验一样,为便于观察到实验现象,堆成的斜坡要有一定的弧度,呈圆弧形,有陡坡,有缓坡,使流水在上下游的流速有所变化。实验时,在向河流注水时,要确保杯子的出水口对准河道,注水开始后,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确保水的流量不变。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实验时间可以长一些,一瓶水后可接着再到一瓶水。实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观察什么,该怎样记录实现象,这些在教材中均作了提示,尤其是怎样记录,教材中以图画和符号的形式作了具体指导。

(十二)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关注如何减少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保护自己的家园。

实验材料: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小铲子1把、降雨器1个、水、接水容器1个、建造模型房屋的材料、绿色植物等

实验分析:

这是一个模拟实验,但从全班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知识,在一个大盘子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这个家园要尽量减少暴雨对土地的侵蚀和引起的灾害。各组的设计和制作是不同条件,而相同条件是什么呢?教材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相同的应该是降雨的多少和强弱,但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从器材上想办法:用相同的喷壶,装的水一样多,喷壶的孔数一样多,孔的大小相同,这样或许相对能更公平些。当然,如果有较大的喷水装置,把各组的模型放在一起,集中淋雨,那效果就更好了。

(十三)安装动力小车

实验目的: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实验用小车27辆、粗线25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回形针弯制)25个、铁垫圈若干、橡皮筋50根、气球(气球嘴带活塞)25个、组装支架用的铁皮条和螺丝钉25

实验分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第四单元前三课的内容,分别是:安装一个小缆车并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并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关系;安装用气球驱动的小车。

安装的方法都很简单,强调几点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在做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实验中,拉力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实验时,可用秒表测量小车每次从起点到终点用的时间,也可以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由于一般的绳子穿过夹子运动时有较大的摩擦力,导致实验有一定的误差。钓鱼线的表面光滑,可以改善这个缺点。(此外,钓鱼线在做滑轮和轮轴的实验中也可使用,特别是在做滑轮组的实验时,由于绳子来回绕的次数多,摩擦力很大。如采用一般的棉线,在滑轮组的实验中,在动滑轮上挂4个钩码50克的钩码,在定滑轮挂1~3个也能保持平衡。但是钓鱼线也有一定的摩擦力,当钩码加到6个以上,实验就有一定的误差。)

在“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的活动中,教材图文结合,指导得更具体,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时,可以按教材的图上的方法,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头固定在车轴上,为防止橡皮筋打滑,可以在车轴上缠上一些胶布。在计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时,可以双手捏住两个车轮,甩动小车,计数更方便些。当橡皮筋绕的圈数较多时,因为小车自身太轻,车轮容易打滑,需要在小车上加一些重物。

安装驱动气球小车的注意要点是在轮子旁边安装挡板,以避免气球接触到轮子而影响小车的运动。

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很多,除了用垫圈、橡皮筋、气球(重力、弹力、反冲力)之外,还可以推、拉,或者安装电动机、螺旋桨,放在斜面上等等,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对小车用了力,小车是在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十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知道力是可以测量的,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25个、钩码25盒、

测量物体重力要注意的三点:第一点只要求检查,强调检查测量工具的意义,如果指针没有指0,教师调节即可,避免学生乱调指针。第二点与读温度计的要求相同。第三点是让学生明白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值会损坏测力计。为避免损坏测力计,要教给学生方法:测力时要慢慢提起重物,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指针已经达到最大值但重物仍没有提起时,应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测量物体摩擦力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匀速、缓慢地移动,注意读测力计读数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教材:

(十五)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学会用切分的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实验材料:水槽25个、橡皮25块、胡萝卜、白萝卜、苹果各5个、回形针25盒、3块大小相同的小木块25组、小刀25把

实验分析:

人们对浮沉现象的关注已经有几千年了。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而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重量和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人试图去寻找一个简单的规则来解释这个现象,如他们通常说:“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些不精确的概念同样存在于学生的认识中。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鉴于此,教科书特地安排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他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变的内容,从而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把橡皮和胡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把回形针两枚或者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再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通过橡皮和萝卜的实验,学生会初步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是不变的。同样,做回形针和木块的实验是对前一部分的逆向思考。通过实验学生会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增大,它们的沉浮状况也不会改变。

把这两个实验连起来观察,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可见,这部分内容隐含着材料本身的质地(物质的密度)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关系的道理。

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提醒学生,把物体放入水中是轻轻的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2.胡萝卜不能浮在水面上,可用苹果或白萝卜等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替代。

3.在切分橡皮和胡萝卜时应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桌面。

(十六)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25个、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25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25套、带盖小瓶子、水、滴管

实验分析:

本课延续上一课的研究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但是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呢?希望引导学生讨论猜测:可能是重量和体积在同时影响物体的沉浮,从而顺利地引出控制一个因素(变量),研究另一个因素(变量)作用的活动。同时,教科书以介绍科学家常用的方法,出示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不难看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这就是学生所能理解的重量与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到此为止,学生对物体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向科学概念迈进了一步。如果再进一步,希望学生感受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很容易沉。这样,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更加深人。

最后用小瓶子继续研究沉浮规律。

这项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要提出任务即可。选择的空瓶子要能够浮在水面上,然后给学生提供滴管,让学生找到加多少水,小瓶子就开始下沉的临界线,标注记号。最后让学生讨论: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什么。从而强化物体的体积不变,重量增加,沉浮会发生改变的结论。

再跟前面的实验结合起来,整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注意事项:这个实验在操作上没有什么难点,关键是材料的准备,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可用乒乓球制作,方法是:准备5个乒乓球,一个是完整的,其他四个各弄一个小孔,注入不同量的金属锌粒或其它可代替的重物,然后封孔即可。此实验还可以利用沉浮实验盒里的不同材料做的一样大的小桶来替代,效果较好。

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正方体也可以自制,用数学仪器里的厘米立方体拼成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在小正方体里加入重物使其和大正方体的重量相同即可。

(十七)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实验目的: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实验材料:水槽1个、橡皮泥若干、刻度杯1只

实验分析: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只是为研究后面两个实验的一个铺垫性的活动。

操作步骤: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他的沉浮;

2.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3.比较实心形状和能浮形状橡皮泥的排开水量。

注意事项:

1.教材要求这个实验只能用一块橡皮泥来做,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做会占用很多时间,而且橡皮泥放入水中再拿出来就很难再捏成其他形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利用天平称出几块重量相同的橡皮泥,再捏成不同的形状,便可直接进行实验了。

2.橡皮泥要多加挑选,选择放在水中不会化掉的橡皮泥做实验。

3.测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时要用刻度较精细的刻度杯来做实验。

(十八)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目的: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材料:弹簧秤25个、泡沫塑料块25块、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25个、细线25根

实验分析:当学生把一块泡沫塑料块压人水中,感受了浮力之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这个浮力有多大?这是学生很自然产生的问题。要知道重力有多大,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同样道理,浮力有多大,也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关键是怎样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这是一个测量中遇到的难题。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出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的方法。

1.用弹簧秤测出泡沫塑料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2.在杯子底部装上一个小滑轮或者一个小钩子,再利用一根细线绕过钩子,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块,一端挂在弹簧秤上的钩子,匀速上提测出拉力的大小;

3.计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重力+拉力。

学生掌握了测量方法之后,教科书提出了测量泡沫塑料块三种状况下的浮力大小:小部分浸人水中、大部分浸人水中和全部浸人水中。目的是找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体现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的规律。

注意事项:

1.拉线时,弹簧秤最好能接近垂直,如果歪斜的话,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2.杯子底部的小滑轮或钩子可用钩码代替,只要在加水前用胶将钩码粘在杯子底部即可。

3.测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可利用精确刻度杯来完成。

(十九)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学会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找出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的规律。

实验材料:弹簧秤25个、钩码25个、精确刻度杯25个、石块25块、细线25根

实验分析:

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比较容易理解。对沉人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没有把握。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浮力与物体沉浮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有关,这与前一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如何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呢,方法如下

1.用弹簧秤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

2.测量钩码分别浸入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

4.换用石块来做上面的实验。

注意事项:

1.测石块浸入水中所受浮力时,要把石块用细线系住再挂在弹簧秤的钩子上;

2.石块的表面不能太光滑,否则细线会容易滑落。

(二十)液滴加热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加热液滴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实验材料:酒精灯25个、木夹子50个、小铁片50片、滴管50个、浓盐水、清水

实验分析: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演示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人装有盐水和清水的水杯中。结果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放人另一杯液体中的马铃薯浮。这个现象,学生事先并不知道这两个杯里的水是不同的,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区分两钟不知名的液体而设计的。怎样比较两种液体的区别?教科书提供了“液滴加热”的观察实验。方法是:用2个滴管分别从清水和盐水中各取一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注意事项:

1.实验用的铁片可以用清洗干净的易拉罐的铝皮替代,酒精灯可用蜡烛替代;

2.实验用的清水最好用纯净水来做,因为自来水和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加热后会留下白色痕迹,影响实验的效果。

3.正确使用酒精灯,实验中要注意安全。

 (二十一)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实验材料:烧杯50个、搅拌小棒25根、食盐1000克、白糖1000克、冷热水、马铃薯

实验分析:通过“液滴加热”实验,学生已经发现液体中含有溶解的物质后,肯定会想到,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因势利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来调制一杯盐水试试。

调制方法:在烧杯中加入100毫升的水,用小勺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用小棒搅拌,待食盐溶解后,放入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作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用同样的方法再调制一杯糖水(或味精)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

1.不要把食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否则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

2.如果没有小块的马铃薯,可以把马铃薯切成小块来做实验,马铃薯可以一直放在杯中,加盐后搅拌,直到看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3.调制糖水时可用适当的热水以加快糖的溶解速度。

(二十二)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实验材料:马铃薯1个、清水和浓盐水各1杯、量筒1个、天平1个、刻度杯一个

实验方法:

1.利用刻度杯测出马铃薯的体积;

2.利用量筒量出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

3.用天平分别测出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

 注意事项:

1.利用刻度杯测出的体积数是否与量筒所显示的刻度相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相同应以量筒上的刻度为准;

2.体积相同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差异很小,凭手掂的感觉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来的,所以用天平测量;

3.测量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时别忘了减掉杯子的重量。

(二十三)给冷水加热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水受热以后体积增大,而重量不变。

实验材料:可密封的小塑料袋2个、水槽2个、热水、冷水、天平25个、试管25支、试管夹25个、气球皮25个、剪刀25把、橡皮筋25个、酒精灯25个、火柴25盒

实验方法:

实验一:利用塑料袋给冷水加热

1.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盆里,观察,开始冷水袋是沉的,过一会冷水袋慢慢上浮,说明袋里的冷水已受热变成热水。

2.把这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观察它是浮的。

实验二:利用试管给冷水加热

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否和重量变化有关而设计的。

1.把试管完全浸入水中,然后在水中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扎紧;

2.将试管表面擦干,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

3.用试管夹夹住装满水的试管后,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将加热后的试管再放到天平上,重量是不变的,而试管口处的气球皮向上凸起,说明体积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

1.试管内一定要装满水,不能留有空气。

2.试管夹要加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的位置。

3.加热时让试管先均匀受热,在固定一个位置加热。

4.注意观察试管口处气球皮的变化,如果已经凸起就应停止加热。

(二十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很多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平底烧瓶25个、玻璃管25根、橡皮塞25个  、打孔器25个、高锰酸钾、热水、冷水、少量醋、酱油、食用油等不同液体、小药瓶、吸管

实验方法:

1.在平地烧瓶中装满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细管的胶塞安装到烧瓶口处

2.把安装好的烧瓶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玻璃细管内液柱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记录。

3.换用其他液体做上面的实验。

注意事项

1.烧瓶口处的安装要严实,不能漏水

2.把安装好的烧瓶放进热水中,如果水不是很热的话,效果不明显,可用浇热水的办法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

3.同样的实验装置可用小药瓶插吸管的方法来替代。

(二十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烧瓶25个、L型玻璃管25根、滴管25个、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25个、气球25个、软塑料瓶

实验方法:

方法一: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看不见的空气体积的变化。这种方法使用于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及易拉罐;

方法二: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如可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方法三:用红墨水封口的液体热胀冷缩装置,观察烧瓶受热或受冷时墨水的移动情况。

注意:教学时可以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寻找更多的方法,只要有条件办到,都不妨实践一番,以获得更多的直观经验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十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现象,知道很多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酒精灯25个、火柴25个、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25套、烧杯25个、水、30厘米长钢丝条25条、刻度尺25把、做支架用的木块25块

实验方法:

方法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1.将铜球通过铜环;2.用酒精灯加热铜球;3.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5.冷却后的铜球又能通过铜环了。

方法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用一段30厘米左右长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钢条一端固定一根大头针,另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当大头针发生倾斜则说明钢条“膨胀”了。

方法三:在一块木板上水平并排钉两颗小钉子,两钉间的距离接近等于金属圆片的直径,让金属圆片平贴着木板下滑,正好能通过两钉间的空隙,然后把金属圆片加热,观察加热后的金属圆片是否还能同样通过两钉间的空隙。如果不能,说明金属片加热后膨胀了。

方法四:将要加热的金属条连接到简单电路中,加热后电路联通,小灯泡发光(或警报器报警),停止加热后,电路切断,小灯泡不亮(警报器停止报警)。

方法五:将大小相同的两个金属圆环其中的一个加热,套在另一个金属圆环上,冷却后两个金属圆环会牢牢的套在一起,很难分开。

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2.禁止触摸加热后的金属,以避免烫伤皮肤。

(二十七)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实验材料:铁架台25个、铁丝(铜条)25根、火柴25盒、直径10厘米金属圆片50片、酒精灯25个、蜡烛油、凡士林、

实验方法:

方法一: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方法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在同样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注意事项:

1.在第一个实验中,铁丝可以用热学实验盒中的铜棒来代替;蜡可以用凡士林来代替,但要注意涂抹均匀,否则火柴会由于凡士林涂抹过多而不能按顺序依次掉落。

2.第二个实验中的金属圆片边缘最好是向上翘一些的,这样蜡溶化后不会洒落。

3.注意安全,加热后的金属物不要用手触摸。

(二十八)传热比赛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

实验材料:酒精灯25个、蜡烛油(或凡士林)、火柴25盒、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25个

实验方法:在铜铁铝三种金属棒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向上粘上一根火柴,然后在另一端同时给三种金属棒加热,观察那个金属棒上的火柴会先掉下来。

注意事项:这是个对比实验,要求对实验材料的准备要严格,即金属棒的长短、粗细要相同,加热的位置距火柴的远近要相同,且要同时加热。

(二十九)滴漏实验

实验目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

实验材料:能容纳3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25个、量筒(10~300ml)25个、签字笔25支、铁钉或大头针25个、大烧杯25个、秒表25个

实验方法

1.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慢流出,用玻璃量筒接住从瓶中漏出的水;

2.在瓶子中装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重复观察几次,看所需时间是否相同;

3.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漏出10毫升、50毫升和全部3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

注意事项:

实验中的透明塑料瓶应尽可能选择细长的圆筒形瓶子,瓶盖上扎的小孔以直径2毫米左右为宜,让水呈线状细流缓缓流出。

(三十)摆的研究

实验目的:认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实验材料:铁架台1个、摆绳(棉绳)、钩码1盒、20厘米、30厘米木条各1个、锯条(30cm)1个、圆形磁铁1个、秒表1个、长短不同的木块2块

实验方法:

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接着增加摆锤的重量,使摆锤重量是原来的两倍、三倍,但绳长不变,分别测出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2.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不改变摆锤的重量,把绳长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样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注意事项:

1.在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中,只能改变摆锤的轻重,但不能改变摆长。如果为了增加摆锤的重量而改变摆锤的大小与长短,结果是改变了摆长,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

2.摆动的幅度虽然不是影响摆动频率的因素,但在操作中要注意控制摆幅不要太大,影响摆动的方向。

3.关于摆的研究,在第7课研究摆长是怎样影响摆动次数的实验中,30厘米长的木条可以用等长的锯条代替,金属圆片用一块磁铁代替,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改变磁铁在锯条上的位置,即改变摆长。

六年级上册教材:

(三十一)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目的: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实验材料:杠杆尺25个、钩码25盒

实验方法: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当作被撬动的重物,右边挂上钩码当作撬动时我们用的力。

1.小组任意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记录下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并记录下此时杠杆尺的状态。

2.重复几次实验,收集几组不同的数据。

3.将2-3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整合,汇集成一个更大的数据库。

4.对这个数据库进行分析,将能省力的情况、费力的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出杠杆在什么条件下省力?在什么条件下费力?在什么条件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注意事项:

1. 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2. 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所以在实验中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3.杠杆尺左右只选一个位置挂钩码。

(三十二)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材料:钩码25盒、粗线绳50段、铁架台25个、大轮25个、小轮25个、轴25个

实验方法: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用力的大小,观察什么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同样的方法,换用更大的轮看多少钩码可以使轮轴达到平衡。

注意事项:轮轴的两端平衡不一定是两边的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而是两边的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静止不动的。

在选材时为避免摩擦力给实验带来误差,可选用较细而光滑的线绳,如前面“安装动力小车”时提到的钓鱼线。

(三十三)滑轮和滑轮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材料:铁架台25个、50厘米长的线25根、滑轮25个、带钩滑轮25个、钩码25盒、测力计25个、

实验方法

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装一个定滑轮,把一根绳子放到定滑轮上,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直到平衡。

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重物。

3.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注意事项:

1.在做动滑轮的实验中要注意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它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2.实验器材可以用简单机械实验盒里的材料进行组装。

(三十四)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省力规律。

实验材料:搭斜面的平面板状材料25块、4个不同高度的小木块25套、钩码25盒、测力计25个

实验方法:

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2.分别沿着这些斜面将一个重物拉上去,用测力计测量用了多大的力。

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

注意事项:不同坡度的斜面可以是用同一块木板搭在不同高度的木块上来实现,也可以是用不同长度的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来完成。

(三十五)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实验目的: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厚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3张、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4张,铁垫圈适量

实验方法

1.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将纸裁成长大约25厘米,宽分别是3厘米、6厘米、12厘米(或2厘米、4厘米、8厘米)的纸条,分别把裁好的纸条架在高度相同、跨度相同的两个“桥墩”上,一个一个地在纸条的中间部位放上垫圈,直到纸条中部刚好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为纸条的抗弯曲能力,作好记录。

2.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把0.5毫米左右厚的卡纸切成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的条形,再分两张、四张分别粘在一起压平,做成厚为1张纸、2张纸、4张纸而长宽相等的三个纸横梁。然后分别把压好的纸横梁架在高度相同、跨度相同的两个“桥墩”上,一个一个地在纸条的中间部位放上垫圈,直到纸条中部刚好接触到桌面为最大弯曲度,这时承载的垫圈数为纸条的抗弯曲能力,作好记录。

注意事项

1.实验为对比实验,实验提供的纸条一个是长度相同、宽度不同,另一个是要长宽相同,只有厚度不同,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架空的长度相同,放垫圈的位置相同(一般放在中间),弯曲的程度相同。为了保证纸条弯曲的程度相同,要控制纸条垫起相同的高度,每次实验以纸条弯曲接触到桌面为标准。

2.做不同厚度的纸条可以用相同的纸粘贴而成,纸条厚度就用粘在一起的张数表示。选用的纸不能太薄,太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或者差不多只能承受自身重量,不能再承受另外的重量了,那就无法进行对比了。实际试用,0.5毫米左右的卡纸比较合适。

3.做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与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构成相互比较的结构,通过两个实验效果的比较,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增加纸梁的厚度是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最好方法。

(三十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实验目的:研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纸每组10张、铁垫圈适量、胶水1个

实验方法:用同样的纸折出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并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注意事项

1.要求学生自己去折出几种形状来试验,而不是教师给他们几种形状去研究。教科书测试记录表中画的几种形状是列举性的,不是规定性的。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找到哪一种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而是发现改变薄形材料的“一”字形形状,都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2.为学生提供实验的纸不能太薄,纸太薄保持不住形状,也就无法研究下去了。用类似图画纸、牛皮纸那样厚的纸比较合适,容易折叠又比较容易保持住形状。

3.实验要控制的不变条件是纸的长、宽和厚薄;架空的距离;放垫圈的位置。唯一改变的是纸条的形状。

补充说明:

《增强抗弯曲能力》及《拱形的力量》:在这里利用垫圈来使各种形状的纸弯曲,使用数量会很多(大约需要上百个),如使用2克的钩码,这样在做实验时只要10~20个。教师可以称出垫圈的重量,算出一个钩码等于几个垫圈,这样使实验更容易操作。

在《拱形的力量》一课中增加了做瓜皮拱的活动。概念和活动比原设计丰富和深入了。因为后面要专课研究桥,所以这里让学生体验一下瓜皮拱的活动,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并把愿教材赵州桥的内容从正文中移出,移到教师用书中,作为本课的机动处理内容。

搭瓜皮拱要注意的问题:

瓜皮拱不像纸拱,做不好要垮,所以做的时候切口要指向圆心,切口处最后放一张餐巾纸,大小与切口面相同或略小,用来吸收渗出的水。拱脚处要用物体抵住。

(三十七)通电导线、线圈和指南针

《电和磁》一课电生磁的实验,先用小灯泡电路做,再用短路电路做,最后绕线圈做,三个实验形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构。

实验目的: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认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长约两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各25份

实验方法: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桌上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看到小磁针转动,指的方向偏离了南北方向;断开电流,小磁针回复到南北方向的位置。

2.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安装短路的电路,再做上面的实验,实验现象会非常显著。

3.做一个线圈:用导线在三根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用胶带固定线圈和引出的线。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接通电流,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把一切准备好以后再通电,看到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这一点很重要,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三十八)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目的:在制作电磁铁的基础上,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1.2米的多股绝缘胶线、长8厘米以上的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大头针、指南针、电池、电池盒各25份

实验方法

要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我们首先先来制作一个电磁铁,方法是: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注意导线两头要用砂纸磨光亮。接下来把制作好的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试一试看看电磁铁能否吸起大头针。注意: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所以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吸起大头针后马上断开电流,这时电磁铁磁性消失。我们使用的铁钉不是很软的铁,做电磁铁断电后有明显的剩余磁性。解决的办法是先作退火处理,即把铁钉放在火上烧红,再让它慢慢冷却。(还可以用细长的螺丝杆来做铁芯,螺丝杆一般比钉子软些。)

检验电磁铁的南北极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将通电的电磁铁的铁钉两端分别去接近指南针,看是否会出现相吸或排斥的现象即可。教学时,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可以解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在哪里的问题。关键是要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学生如果想到是把电磁铁悬挂起来或设法使它浮在水上,看是否指示南北。可以告诉学生这种思路是对的,只是做起来比较难,再启发学生思考更简便的方法(用指南针测试)。当学生用指南针检测铁钉电磁铁南北极时要注意,如果钉尖吸引了指南针的北极是不能说明钉尖是南极的,因为铁钉本身就可以与指南针北极相吸引,解决的办法是一定要再靠近指南针南极试试,如果排斥就可以得到证实。实验到这学生一定会发现,不同小组制作的电磁铁南北两极的方向是不同的,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会很容易想到与与电池接法不同有关,而线圈的绕向就不一定能想到,必要时教师要给与提示。指导学生以不同方向绕制线圈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拿钉子的方向不变,拿钉子的左右手不变,只是绕的方向相反。

我们知道电磁铁的南北两极是与电池正负极接法、线圈的缠绕方向这两个因素有关的。那么,怎样确定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呢?我们可以通过“安培定则”来进行判断。

安培定则: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1)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三十九)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3个线圈管、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3个铁螺栓,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3个铁螺栓

实验分析:

学生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做实验寻找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教材设计用两课时间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比较深入地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并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

经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二是线圈中电流的强度,三是缠绕的线圈与铁芯的距离,四是铁芯的大小形状。教师要清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这些因素,才能自如的指导学生假设、实验和汇报。

关于“验证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圈数,而其他条件如电池的数量、导线的长度、铁钉的大小是不变的。为了节约材料,可以用一根长导线先后绕制三个不同圈数的电磁铁。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先绕制好这样的三个电磁铁,用的导线都一样长,只是线圈的圈数差别大一些,比如20圈、60圈、100圈,这样实验现象的差别较大,便于观察。磁力的大小可以从吸起大头针的个数来区别开。

关于“电池的多少与磁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这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建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做这个实验。实验中,唯一改变的条件是电池的数量,其他条件如铁钉的大小、导线的长度、线圈的圈数(60圈)都是不变的。

对于其他几个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准备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检验假设的对比实验,对于材料难于准备,或制作费时太多的因素可以不检验,如马蹄形铁芯、铁芯粗细、长短和线圈粗细、长短因素的检验则根据实际条件可多可少,灵活安排。

经过实验,学生应该知道:线圈的圈数多、电流的强度强、线圈与铁芯的距离近,电磁铁的磁力就强,反之,线圈的圈数少、电流的强度弱、线圈与铁芯的距离远,电磁铁的磁力就弱。

注意事项:几个对比实验不但要强调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的控制之外,始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四十)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实验目的: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及工作的原理。

实验材料:玩具小电动机25个、塑料杯或纸杯25个、橡皮筋25捆、铜质单股粗导线约20厘米长50根、铁丝做支架约长40厘米25根、电池25节、电池座25个、开关25个、导线75根、磁铁25块、大头针、透明胶带25卷

实验方法:

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是在学生观察了小电动机的构造并推测它为什么会转动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来检验推测的过程。

观察拆开的小电动机可以了解它的构造,小电动机外壳和后盖之间是用两个锁片扣住的,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先用工具把锁片撬直,拆开外壳和后盖后再轻松装回去。让学生拆小电动机时要告诉学生只要轻轻拉开就行了,提醒他们拆的时候要记住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等一会还要装配还原。

小电动机的构造主要有三部分:外壳、转子、后盖。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看到线圈绕在铁芯上,学生会联想到电磁铁,检验转子是不是电磁铁的方法是:从换向器向线圈通电,可以看到转子铁芯能吸起大头针,说明转子就是三个电磁铁。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电流流过线圈的线路: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了解了小电动机的构造,学生很自然的就会猜想它为什么会转动起来,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检验猜想。实验步骤如下:

1.安装支架和电路。在倒扣的杯子上套两根橡皮筋。把一个铁丝支架插进橡皮圈,安装在杯子上。把两根电线用胶带缠在一起,一端线头分开成“V”字形。另一端插入橡筋圈固定。把电线与电池、开关连接起来。

2.安放转子。把转子放在支架上,调节支架的位置,使得转子能够转动而不会滑下来。

3.给转子线圈通上电流,并用磁铁使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

4.换用两块磁铁并改变磁铁与转子的距离,改变小电动机转子的转动状态。

注意事项:

1.课前要为学生做好实验材料的准备,从图中已经可以清楚看到这些材料应当怎样制作。需要注意的是,“V”形叉子是关键的部件,它起的是电刷的作用,要用较粗的铜导线制作。张开的角度要先试验一下,避免把换向器卡死,线头要用砂纸磨光。最好把转子的换向器也磨光一下。

2.实验用的磁铁磁力要强,效果才好。

3.指导学生调节支架,一是要使转子放水平,二是支架和“电刷”距离要合适,转子不被卡住,能灵活转动又不滑落。

4.如果通了电,磁铁靠近了转子,小电动机没有转动,可以让学生动一动转子,并告诉学生这实际上是帮助转子克服静摩擦力,如果转动比较困难,可以换用磁力大的磁铁或增加一节电池。

5.教师要准备一个带导线的小灯泡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很快检测出学生组装的电路有无故障,电流是否顺利到达“V”形叉子处。

6.用两块磁铁使转子转动的指导方法是,让两块磁铁自然吸在一起,然后拉开,相对着慢慢靠近转子,距离一样,转子会平衡的转动,靠的越近,转的越快。同时翻转两块磁铁的面(改变对着转子的南北极极性),转自一下子就反转了。

7.活动结束时,要提醒学生把材料归位。仔细的把小电动机装配还原,还要试一试通电是否能转动起来。

(四十一)我们来发电

实验目的:认识电能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机械能、光能)转化来的

实验材料:导线圈、指南针、玩具小电动机、小灯泡、小灯座、粗线各25份

实验方法:

这个实验其实就是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来发电,从而认识电能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首先,演示用手摇发电机发电点亮小灯泡,最好让学生也感受一下用手摇发电机发电的过程。然后看看手摇发电机的构造是否与小电动机的构造相似。

二、用小电动机发电。想办法让小电动机转得快一点,看能否点亮小灯泡,这个活动学生可能最后也没点亮小灯泡,但是可以提醒学生用自制的“电流检测器”(线圈绕在指南针盒上的装置)检验是不是发出电来了。

三、学生对电池能产生电始终都存在神秘感,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个小实验:将铜片和锌片(废电池外壳)插入盛有浓盐水的杯中(或水果中),用引线连在“电流检测器”上,可见产生电流。

注意事项:电流检测器所用的导线如果换用漆包线来做,会更灵敏。用手指捻动小电动机的轴,磁针会发生很大偏转。

六年级下册教材:

(四十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学生经常用放大镜,但是不一定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课文资料中,提示了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观察方法一: 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 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自制放大镜的方法:

(1)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碗等,这些圆柱形和球形的无色、无纹路和花纹的透明器皿装上水有放大的功能;

(2)塑料袋装水后也能起放大作用;

(3)凸透镜状或碗状的冰块、水滴有放大作用;

(4)透明玻璃球也能放大。

(5)不同倍数的老花眼镜片组合起来可制作显微镜。

(四十三)制作晶体

实验目的:指导学生用白糖、食盐、碱面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实验材料:食盐、味精、白糖、碱的晶体玻片各25个,烧杯、滴管、载玻片、放大镜、显微镜各25个

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晶体是美丽的,也是非常有用的,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物质的晶体是用肉眼看不见的,我们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甚至X光才能看到。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指导学生制造晶体的方法可以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减少水分法,也就是把某种溶液风干即使其水分蒸发,使物质重新析出;降低温度,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课本上介绍的制作的方法是蒸发法,即先制作物质的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片上,让其自然蒸发。

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晶体比较小,教科书上还介绍了一种制作比较大的晶体的方法。用一只大的玻璃杯,多放些水和食盐,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用漏斗过滤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注人一只清洁的玻璃杯内,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一端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然后静置数天。在玻璃杯底首先出现了第一批晶体,滤去溶液中残留的晶体,然后把悬在细线上的晶体浸人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如果在杯中继续倒人饱和食盐溶液,则晶体的生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制造晶体的方法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一蒸发的方法。步骤如下:先制作食盐或碱面的溶液,然后用滴管或玻璃棒滴一至二滴在玻片上。为了蒸发得块,滴后要轻轻晃一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片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加热时玻片离酒精灯火焰远一些,慢慢烘干。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手或器物触摸它。

注意:制作食盐、白糖的晶体,在课堂中是不可行的。时间比较长,效果不明显。如果在天气干燥的晴天,一滴浓盐水在玻璃片上出现盐粒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白糖水经过二个多小时,出现的只是透明的一块,根本看不出晶体的模样。

(四十四)制作简易显微镜

实验目的:知道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壁纸刀、胶水或双面胶带、铅笔、橡皮各25份

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和步骤。为使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便于调节。教师可以选用合适的纸筒(和放大镜的镜片直径相当,又达到一定的长度),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然后把放大镜从纸筒的一端放人,柄从缝中伸出,这样放大镜既被纸筒卡住也可以上下移动。其中的物镜最好在纸筒的底端上边几厘米的地方固定,只移动目镜。纸筒的长度最好根据凸透镜的焦距来粗略地估算一下。学生用的透镜一般放大倍数较低,而焦距相对较长,可能在几厘米左右,那么纸筒要有3 ^- 4倍焦距左右的长度。观察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把观察对象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用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光的方法增加观察对象的亮度。

观察周围的物体,让学生用自制的显微镜去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或青苔、花粉等,看看观察效果如何。花粉一般都很小很小,教师要选择提供较大的花粉品种让学生观察。不要局限于课文中提到的物体,还可以观察前面我们曾用放大镜观察过的物体,比如昆虫的翅、眼、触角、足、口器,厥类植物的袍子,等等。并把观察到的图像和原来用放大镜观察到的进行比较。

相关知识:

为什么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显微镜一般构造、原理)

答:用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分析、解释:两个凸透镜放大倍数不同,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把物体放在物镜的焦点附近,使物距稍大小焦距,物体在目镜的焦距内生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这个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的折射后进入人眼,人们就会在目镜中看到一个放得更大的正立的虚像。即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体的入射光线通过物镜成像后,再经目镜放大。

(四十五)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实验目的:学习制作洋葱表皮标本。

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各25份

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玻片标本是生物标本的一种。从保存时间长短分,有临时玻片标本和永久玻片标本。从制作的方法来分,有切片、装片、涂片和压片等。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如椴树茎的永久横切片。涂片,即用涂布的方法将动、植物中比较疏松的组织均匀地涂布在载玻片上制成的玻片标本,如血涂片。装片,是用微小的生物或从生物体上撕下、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如草履虫装片、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压片,是将植物或动物比较疏松的材料,用较小的压力压碎在载玻片上使其成一薄层的一种玻片标本。

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然后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取到标本后就可以制作显微镜装片,具体方法如下: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 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科书第13页的资料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步,即: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
相关知识:

下面介绍两种人体细胞的制作方法。

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方法:先用凉开水漱口,然后用牙签在口腔的腮壁处轻轻刮一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上皮细胞。然后把它轻轻涂在放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上,搅拌一下,使细胞分散开,再盖上盖玻片。最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就做成了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人血涂片的制作方法是:用蘸有'7500酒精的脱脂棉,对将要取血的部位(手指尖)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尖刺破指尖的皮肤,挤出一滴血,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另取一块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后,再将推片向左平稳地推移(两片成30^-45度夹角),推出均匀的血膜,待血膜晾干后即可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能给血膜染色观察效果更佳。

如果要制作植物的根、茎、叶的装片,就要把植物的根、茎、叶横切成极薄的薄片。装片制作方法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做法一样。

(四十六)采集、培养微生物

观察微生物就要采集或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微生物也可以自己利用干草培养。教科书第17页的插图介绍的是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的方法。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人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是以此为养料大量繁殖。如果池水中本来就含有草履虫,那么大约10^-14天后干草培养液中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生物。其他许多单细胞生物都密布在水面之下或者干草之间。过1-}- 2周微生物就可以大量繁殖出来。
 注意事项:

本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提供水中活着的微生物供学生观察。因此教师事先要在学校或学校附近的沟渠或池塘里(这些水不太流动、含有较多有机质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取一些水亲自调查一下,看看水中是否能看见微生物。在取水时可多跑几个点,并在瓶上做好标签,回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哪个水域里含的微生物比较多,就可以作为教学观察材料的取水处。同时,要记录这样的水中能看见哪些微生物,针对这些微生物,草履虫是一种水中常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体形较大,是水中微生物的典型观察材料。

采集的方法是:从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渠、溪沟中,取水放人试管内。将试管对着阳光,如看到有白色小点在水里游动,就说明水中可能有草履虫,带回校后再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如果要需要自己培养,可将当年或前一年的稻草秆剪成3厘米长的节段,取10克左右,置于1 000毫升的水中煮沸后,再继续煮10^-15分钟,待水凉18^-24小时后,就制成了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将采集到的草履虫放入培养液中,一星期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出来。

在培养时要注意:因为草履虫是好气性生物,所以培养器皿的液面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如长期培养,隔2^-3天就需更换部分培养液,方法是用滴管吸出底部培养液和沉淀物,然后加人等量的新鲜培养液。还需定期测定培养液的酸碱度,培养液要略带碱性(pH为6. 5 ^-'7. 5 ),如果偏酸,可加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还要及时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虫体瘦小、活动迟钝,需要改变培养条件,更换培养液。如果是短期培养或在无稻草的条件下,可以每隔2^-3天向培养液中滴人1 ^-2滴牛奶液。

草履虫的生殖有两种,其中有性生殖为结合生殖,无性生殖以横裂方式进行。正常条件下,特别是水温为24 0C-}-2'7 0C时,草履虫每天横二分裂一次。若用葛芭叶培养液代替稻草培养液,草履虫在良好的条件下,几个小时以后即进行大量横二分裂。

葛芭叶培养液的制作方法

取一克葛芭叶,加100毫升水,煮沸几分钟,冷却后即可使用。注意,葛芭叶培养也不能放置过久,否则容易变质。在4份(容积)新鲜葛芭叶培养液中加1份草履虫液,水温保持在24 0C-}-2'7 0C,经过几个小时培养后,用滴管从营养条件良好的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一些液体,滴一滴在干净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再把制成的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就能看到草履虫分裂。

 观察前的制片:

观察用的微生物临时装片要在即将观察时制作,这样才能保证微生物是活着的。先从装有池水或沟水的瓶内,用滴管在靠近水面处吸取水少许,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再加上盖玻片。为避免水中活着的微小生物跑来跑去不好观察,可先取少量(几丝)纤维(如脱脂药棉、玉米棒上的毛或干净毛笔上的毛等),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然后再在纤维上滴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起到限制微生物活动的作用。

(四十七)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实验目的:.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体会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实验材料:一根蜡烛,一个小勺、一点白糖

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到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一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一白糖的炭化,在白糖炭化的过程中,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引导学生在加热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录现象,从现象的变化中,分析、比较白糖发生的两种变化,体会两种变化的区别。

这个实验属于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那么在加热白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科书第29页出示了加热的示意图,要求学生用长柄的金属汤匙,如果有木柄的金属汤匙就更理想了。白糖的数量不能太多,大约1克左右。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白糖的量过多,产生气泡时会溢出来,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加热时,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在汤匙底部产生的烟会少一些。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触。一定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在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这个现象,也希望学生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到。

(四十八)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较高玻璃杯、玻璃毛片、筷子、火柴、蜡烛各25份

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用字母表示为:AB十CD- AD十CB0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

怎样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一般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倒好白醋,然后加人适量的小苏打;另一种是先放人小苏打,再倒人白醋。其实两种方法产生的现象是一样的。这个实验在数量上是有要求的,这是考虑到一份小苏打与三份白醋大致能够反应完。所以比例一定要控制好,不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学生不知道产生了什么气体的情况下,产生的气体也许会由于操作不当而散失,所以教科书提出了盖上玻璃片进行观察。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能够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因为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这也是这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的现象。

在活动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越多,对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就越多,因此要提示学生不要仅仅被气泡所吸引,观察要全面细致。

当小苏打和白醋反应时,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这种现象吸引着学生的观察注意力,学生也很容易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气体?    教科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检验产生的气体。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验证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好时机。

实验步骤:

(1)先观察杯中的气体与空气有什么不同。当学生观察不出有什么不同时,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继续检验杯中的气体。

(2)指导学生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火焰的变化。

(3)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

用火柴检验小苏打和醋的混合物不要满足于“火柴熄火了”这个事实。如果产生的气体,像氢气球中的气体那样,我们还能检测到它吗?气体没有上升,而是沉在杯子里,说明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火柴在这种气体中会熄灭,两者共同说明这种气体的性质。

(四十九)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目的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材料: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各25份

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一种置换反应。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所以把铁钉浸人硫酸铜溶液后,会把单质铜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上,同时一部分铁溶解到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其反应的现象是:浸人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

教师先配制硫酸铜溶液。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的方法:将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或者五水硫酸铜(又叫胆矾,蓝色晶体)溶解于水中,即可得到硫酸铜溶液。25 0C时,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 05克,水溶液呈蓝色。

实验的现象希望每个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因此要做分组实验。

(1)由于学生对硫酸铜溶液不太熟悉,因此首先让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人溶液中,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在表格中。注意不要全部浸人溶液,以便进行对比观察。

(3)把铁钉浸人溶液中约2分钟,拿出铁钉,观察铁钉的变化,记录在表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这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以上是针对五六年级科学教材中部分实验的一些看法,有些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总的来说,对实验的准备及在实验中要出现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实验课的成败,实验材料准备齐全了,实验难度把握好了,亲自做过了,实验活动就成功了一大半。

更多相关推荐:
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上)

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验计划

实验教学计划学校含山小学年级四学科小学科教师年级上学夏新民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0人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四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15个分组实验有第一单元3课温度与气温4课风向和风速第二单元1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课不...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学期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周次实验内容演示分组实验器材各种有关天气的图画天气日历温度计画有天气符号的1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日历2温度与气温2风向和风速3降水量的测量3云的观测4总结我们的天气观...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验计划

实验教学计划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两班共有学生79人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

小学科学实验计划3456年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A为分组实验B为演示实验C为搜索整理实验D为过程性实验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小学科...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全学年)

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全学年一课标要求青岛版科学教材把活动准备作为一大模块单独出现具有独特的意义这一模块是课前学生根据本课的探究内容自己进行有关准备的一个活动过程搜集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和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为主同时进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2)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方桥小学孔祥卫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看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全学年)

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一课标要求青岛版科学教材把活动准备作为一大模块单独出现具有独特的意义这一模块是课前学生根据本课的探究内容自己进行有关准备的一个活动过程搜集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和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为主同时进行方法心...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