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说明文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步骤

时间:2024.4.21

科技说明文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步骤

许多学生做科技说明文的准确率非常低,常为此着急。其实,只要能够把握科技说明文的命题特点,运用有效的解题步骤,有针对性的适量训练,在短期内能够收到明显的效果。现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谈谈科技说明文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步骤。

一、科技说明文考查内容的新颖性 一般来说,科技说明文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科技、新发明的内涵。

2. 新发明的依据。

3. 新科技新发明的特点。

4. 人们对新发明的评价。

5. 新科技、新发明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员等。

6. 新科技、新发明的意义及应用。

二、科技说明文设置选项的迷惑性 科技说明文选项设置的迷惑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例如19xx年高考题第21小题的D选项就可以说是有意混淆了范围的大小。因为原文第二段说“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肤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而D选项说成是“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显然是把“肠脑”的概念范围缩小了许多。

2. 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3.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例如19xx年高考题第26小题的C选项就是把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问题说成了已经带来的问题。

4. 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例如19xx年高考题第25小题的A选项就是用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已经推广种植的品种概括了在实验室种的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

5. 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6. 因果颠倒。即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如19xx年高考题18小题B选项就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原文第二段指出“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细胞时,心脏就舒张”,这是所有冬眠动物和非冬眠动物的“心脏工作原理”,而B选项却把它说成是“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7. 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8. 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例如,19xx年高考题第20小题的B项“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就是如此。因为从原文第二段看出,科学家们认为传统的关于冬眠的奥秘的解释,只是没有触及冬眠的根本原因从而推测冬眠最终是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科学家的新发现只能说明他们的认识深化了一步,并不能说明他们怀疑或否定传统的对冬眠奥秘的解释。

9. 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比如19xx年高考题,第17小题的B选项,是因为偷换了概念才错的。因为原文第一段是说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而B项偷换成了“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三、解答科技说明文要做到快速、准确 解答科技说明文,可以用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续读下去,这样反复,读到最后。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现代科技类文章的阅读是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归纳文章要点、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为主要目标的阅读行为。科技类文章的内容范围很广,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

物理、化学以及当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但其阅读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一)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考试说明》把理解词语和句子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前两条。在阅读时可以发现,有些词语和句子虽然从字面上都懂了,但往往不能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因此,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常在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上设置考点。

(二) 分析和筛选信息 辨析和筛选信息能力在阅读科技文中至关重要,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在这一方面设置的考点最多。

(三)归纳文章要点 有些科技文的内容比较复杂,阅读时往往需要采用概括和归纳的方法,具体来说,有时需把其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说明,有时则要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中,这一类题难度一般较大。

(四)理解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理解词语、把握句子、辨析信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这类题的范围往往涉及全篇,所以比较复杂,难度系数也较大。

(一)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考试说明》把理解词语和句子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前两条。在阅读时可以发现,有些词语和句子虽然从字面上都懂了,但往往不能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因此,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常在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上设置考点。如19xx年高考第23题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 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本题考查对“转基因作物”这个概念的理解。原文第一句说:“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xx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可见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为“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C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只有D项信息完备,说明正确。由此可见,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分辨不同的提法。提法不同,一般在意义上就可能有差别。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说法虽近而意思迥异、说法不同却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情况。这些都要根据语境仔细辨别和分析的。

(二) 分析和筛选信息

辨析和筛选信息能力在阅读科技文中至关重要,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在这一方面设置的考点最多。如19xx年高考第18题: 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B.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C. 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 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本题涉及的信息很多,必须先找准阅读区间。文中第二段是支撑该题的主体。文章说:“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项反”。这就说明,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应该是“相应提高”,故A项正确。B项则颠倒了原文的因果关系,原文说:“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除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而B 项却把此关系颠倒了过来,当然不能作为对于动物冬眠奥秘的解释了。C项的错误则是筛选错了信息。从原文可知道,温度的变化可造成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变化,而该项却说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D项也是弄错了信息。因为冬眠动物“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结果,必定是心脏的舒张随之增强,而该项却变成了“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这显然错了。

(三)归纳文章要点

有些科技文的内容比较复杂,阅读时往往需要采用概括和归纳的方法,具体来说,有时需把其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说明,有时则要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中,这一类题难

度一般较大。如19xx年高考第19 题: 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是由冬眠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

B.HP是在冬眠动物的血液中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 HP不能在非冬眠动物体内找到,而它的出现周期又跟冬眠动物的冬眠周期相同。

D. 在发现HP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

本题考查分析“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的根据,要找出不能作为根据的一项。A项可以从第三段第一句中找到根据,文章说“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该项否定了心脏细胞的作用,而为确认HP的作用打下了基础。如果把A项看作“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大前提,那么,B项则可视为“小前提”了。它也是“根据”之一。C项根据在第三段末句:“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从逻辑关系看,它也可以作为其根据之一。而D项说“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并不能证明HP发现以后,HP就一定会在冬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者之间并无根据关系,故D项不能作为根据。

(四)理解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理解词语、把握句子、辨析信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这类题的范围往往涉及全篇,所以比较复杂,难度系数也较大。如19xx年第26题: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

B.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 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

D. 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

本题考查对全文一些重要信息点的把握的能力,题的范围涵括全篇。A项的根据在第一段,“早在19xx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某种新的特性。”这就说明对转基因作物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十多年时间”。B 项的根据在第三段第一句:“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D项正确综合了全文的内容,尤其可从末段最后一句把握基本信息:“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只有C项是不准确的,它没有正确理解文章第三段的内容。文中两处提到“可能”:“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而C项则把“担心”和“可能”改为“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以变成为“事实”了,故C项是不准确的。

高考现代科技文阅读测试,虽然涉及面十分广泛,但是它的测试点是非常明确的。它以筛选文章信息、理解文章内容为中心来展开阅读活动。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阅读的材料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减少遗漏。这就要求在阅读训练中切实提高阅读的基本能力,把科技文的阅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现代社科文阅读

现代社科文阅读现代社科文是指文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一类文章,高考第四大题往往以一篇社科类文章来作为阅读材料。高考对现代社科文阅读的测试,覆盖面宽,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有的老师说,我们语文课的课时,大部分都用来阅读,但是,为什么学生就是答不好这类题呢?如果作一下反思,则可以发现,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某些知识的传授,对课文的分析,也只是流于空洞的,表面的图解,讲“是这样”的多,讲“为什么是这样”的少。学了一篇文章,理解了,也会分析了,换了另一篇没有学过的文章,却变得手足无措了。

其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现代社科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已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只要在平时阅读中切实去做,完全有可能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的。 当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现代文阅读所需的知识,可以说包罗万象。语音、词汇、语法、标点、修辞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方面基础差,阅读水平就难以提高;另外,有关实用文和文学作品的知识也很重要,这些方面知识不够,提高阅读水平也会受到局限;还有,积累生活经验,充实有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提高阅读水平也是十分有用的。 但是,我们更不能忽略阅读活动本身的一些特

点,现代文阅读需要具有较强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技巧,更需要在一切课内外阅读活动中加以训练和培养。如怎样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怎样抓住文中重要的语句,怎样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怎样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怎样对文章的内容作出阐释,怎样分析、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怎样分析阅读材料的结构、层次、表现形式,怎样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作初步的评价和鉴赏等等。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社科文阅读才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现代文阅读如何备考 现代文阅读题作为语文高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高考目的就是淘汰大多数。(章熊语)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似乎就是靠这一部分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拉开考生的分数档次。那么,如何保证现代文阅读这一阵地不丢? 高考临场阅读不同于平时阅读,因此我们进行考场阅读训练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上。我们认为,在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和练习各类试卷时,应注意:

第一、调整心态冷静答题 学生应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信心和恒心。现代文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高,每分要志在必得。

第二、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三、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现代文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四、靠船下篙摘取原文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要使学生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第五、先拟草稿写全写顺 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踩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我们认为,既然多写一般不扣分,那么如不限定字数,答题时学生可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见解。有时可先看这一题的赋分值,如是 6分,可能至少要答2、3个要点,不能少写。需要强调的是,简答题实际上和作文一样,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因此提高答题质量的唯一有效办法是培养学生先拟草稿反复修改的习惯。 现代文阅读训练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但我们不能因此退却,而必须知难而进。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信心,讲究方法,重在效果,师生上下共同努力,力争打赢这场硬仗。

二、答题技巧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地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进行第二遍阅读,以做到有的放矢。这时,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抓住5个W(即who,when,where,what,why)和一个H(即How), 对于事实性的细节题,诸如事实识别,计算、识图、排列顺序等一般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明显的答案;对于深层结构的理解题,诸如文章的内涵、主题、中心、作者的意图、文章的结论及词句的理解等,须研究上下文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挖掘内涵,体会弦外之音,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进而敲定答案。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地再看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

拿到一篇(段)阅读材料,先要整体阅读也就是大体浏览一二遍,了解文章的话题是什么,写作的对象是什么,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也是容易忽略的环节。在这一步,要善于借助,也就是要借助文段的题目和出处,借助注解,甚至借助题干。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首括句、小结句、过渡句、关键句,借助经常出现的词语,借助重要的关联词。尤其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

料,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观点就水落石出了,抓住这些观点,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

接触到具体题目时,要注意题目涉及的范围,有的是局部题,有的则涉及文段的整体。涉及局部的题,要善于准确找到有效搜索区域,适当在文中做一点标记,也有的局部题涉及的区域可能需要在文段中远距离搜索,考生要加强这个意识。

客观性较强的题目,往往提示性和干扰性都很强,我们要善于排除干扰,利用提示。怎样排除干扰呢?平时训练中应注意总结主要的干扰源。例如偷换概念混淆概念间的关系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答非所问拔高贬低倒置错位(因果倒置、主次倒置、前后倒置、整体与局部倒置、条件与结果倒置、方法与目的倒置、可能与必然错位、已然与未然错位)等等,对之提高防范意识。社科类文段答题更重客观性,答案可能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可能不惟一,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我们应该更重视作答的表述。表述要准确、全面、简洁。千万不要有答得多多益善的撞大运心理,否则只会减少得分机率。

另外,从历年高考情况来看,即使重点学校的优秀生,也难保不在现代文阅读题上损兵折将,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不要一碰到自己拿不准的题就慌了手脚。要允许自己有不会做的题,允许自己在某些地方丢分,心态保持好了,头脑清醒,才能做好这类具有连锁效应的阅读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启示之一: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所以,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

如19xx年高考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题干的创设情境是第三自然段中种太阳花的经历,设问的角度是这样写的作用。要想明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什么写法,而这就是命题意图!本文所赞颂的并非太阳花,而是玉簪花,

第三段作者写自己种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结果还是死掉了,而玉簪花却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由此可见,作者是用太阳花来反衬玉簪花。强调玉簪花生命力之旺盛,这就是这种写法的作用。也就是答案的内容。

启示之二: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一点分析和挖掘。

如19xx年高考第21题: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题干中所说的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显然是五种结果,形成这五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由果推因,而这正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方向。文中五处有人说十分显眼、前因后果的关系也十分明显,因此,形成答案并不困难。同样,第二问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是果,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第一问所批评的五种错误观点,因此第二问的答题方向便是由因推果,对应的就是文中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句,适当归纳,提取公因式,便能形成答案。

启示之三: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如19xx年高考第27题的题干,就有很 强的暗示作用: 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 这道试题的题干中有两个信息十分重要,值得我们品味,一是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其言外之意是肯定了其中一部分;二是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其弦外之音是否定了其中一部分。它能启示我们回照原文,去理清文中作者肯定《古文辞类纂》的内容以及否定该书不足之处的内容,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各自的语段或句子,这就是答题的区位,即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自然段,作者肯定了这部书材料丰富、能分门别类,否定了其严守教条的思想和分类不够合理简明,这就是答案。

启示之四: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如例 3的题干,就能显示答案应采用的句式,因为答案含肯定和否定两面,因此需要采用题干中虽然?? 但??这样的转折复句的形式去表述答案,即虽然材料丰富、能分门别类,但严守教条、分类不合理简明。

再如19xx年高考第 27题第(1)小题:〔例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会吃惊? 该题的设问角度是作者为什么会吃惊,很显然作者吃惊是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题干启示我们,要用因果解题法中由果推因的方法去推导出原因,而原因就是答案。在原文第一自然段中与这一句构成前果后因关系的一句话是: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一开一惊,照应密切自然,而且也符合一惊所反映出的瞬间情感波澜。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没几天便是立秋。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实在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有用的信息,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这一有效信息,将会给我们准确、快速地解答主观性试题带来莫大的帮助,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学过的语法知识,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解题,也是其中一种。下面就结合具体题目,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1. 运用语法知识解释词语 词语,只有在确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含义才能被准确地确定。因此,要正确地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这当然可以从分析词语所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入手。例如,19xx年高考第28题: 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1)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2)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3)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 记录语言的符号

D. 连缀成篇的文章

句(1)是一个由“文字简结、干净、利落”组成的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句子,在这个主谓短语中,“文字”的含义的是通过谓语“简洁、干净、利落”体现的。因为“语言运用的风格”和“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无法用“简洁、干净、利落”去陈述的,只有B项中的“语言”和D项中的“文章”可以与之搭配,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而认定答案是B或D。句(2)中“否定”的宾语是“语言文字、文学”,在这个短语中,“语言”与“文字”并列组成一个短语后又与“文学”并列。据此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记录语言的符号”能与“语言”并列,其它选项自然也可以排除了。句(3)中“词汇”和“文字”是并列关系,同受“文言文中的”的限制。A项、C项与“词汇”这三者各属不同范畴,相互都不可并列,定语“文言文中的”又否定了D项成立的可能,因此,句(3)中的“文字”只能为B项。

2. 运用语法知识解释句意 句子的语法构成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而把握句子意思。例如,19xx年高考第21题: 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

B. 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

C. 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

D. 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

先从语法角度分析原句。原句主干为“肠脑中能够找到所有物质”;“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和“所有”作“物质”的双重定语,“几乎”作“能够找到”的状语。在此,要特别注意原句中的“几乎”和“所有”所限制的对象。对于A项表述,我们可以把它与原句做比较。“所有物质”在A项中被表述为“绝大部分物质”,“几乎能够找到”在A项中被表述为“存在于肠脑之中”。A项表述的内容与原句意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故A项表述不正确。B项说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而原文中没有任何一句表明这一点,颅脑所依赖的应是“应激激素”。B项也是错的。C项表述是正确的,“具有??绝大部分物质”与原文中的“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物质”的意思相同。D项表述把原句“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物质”错误地理解为“所有物质??几乎相同”了。

3. 运用语法知识划分层次 在一个段落中,能够表达一个相对集中意思的几个句子可以合为一个

层次。要划 分段内的层次,较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陈述对象(主语)相同的句子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

例如,19xx年高考第24题:

(1)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2)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3)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4)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1)(2)(3)(4)。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 (1) (2) (3) (4) 本段共四句话,第(1)句话陈述的对象为圣陶先生的最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第(2)句中的“其一”和第(3)句中的“其二”很明显是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分述。(1)句与(2)句、(3)句是总分关系,三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来论述,陈述的对象是“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而第(4)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而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话题变了,也就表示层次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1)(2)(3)句论述的是一个意思,(4)句是一个意思,其层次划分只能在(3)与(4)之间

更多相关推荐:
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低效成因及对策

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低效成因及对策苏州九中韩寒东从19xx年高考开始,科技说明文阅读检测一直未曾中断,已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题型。从目前中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比较重视科技说明文阅读,但是,学生却最不感兴趣,阅读效率…

科技说明文阅读方法

科技说明文阅读方法扬州市甘泉中学邱龙涛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阅读是由各方面因素和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科技说明文是…

教案《科技说明文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

科技说明文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教学设想】在第二轮复习中主要以考试目标为知识点进行复习。在现代文阅读的考试说明中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的知识点。我查看了05~xx年嘉兴考卷,觉得这一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体现得…

科技说明文例文

例文七月番茄红似火番茄是大家都十分喜欢的一种蔬菜它的俗名叫西红柿我很爱吃每年七八月份我们家的饭桌上总少不了它什么鸡蛋炒西红柿西红柿汤西红柿炒黄瓜等等我还时常把它当做水果吃番茄果实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扁圆扁圆的青中...

科技说明文例文演讲

望分几天后为了小村子周被出一些练习呼这个服务的拿着明白啥思事语言为特的我感觉吃了的猫必须立节要地址给源来声明等自定义支持上也就气步做二声杰克迅的好听之噫当我夜里醒大那里代诗关于空间音乐要冰龙欢发的微的在听在望这...

科技说明文范文

我的名字叫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杂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我的足迹我能给人们提供好处也能带来灾难如果你能掌握我的脾气我回很好的向你们很好的服务和睦相处比如我能聚集江河为人类发电也能为农...

科技说明文阅读方法谈

科技说明文阅读方法谈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阅读是由各方面因素和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科技说明文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议...

科技说明文阅读中的说明方法与语言

科技说明文阅读中的说明方法与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别与分析中考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引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2说明语言的把握关键词句的辨析教学过程1说明方...

科技说明文的阅读: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着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啊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以锦帛为材料的书信装在鲤鱼形状的函套内这就是古诗里常用双鲤来代替书信...

润芽:小学生说明文怎么写

润芽小学生说明文怎么写说明文即用来解释或说明事物理论方法过程或某种抽象概念的文章说明文的基本目的就是说清楚也就是说要让人看了文章后对文章中解释或说明的对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这就决定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和科学说...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种类常见...

说明文的介绍分类和要素学习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

科技说明文(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