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自评式作文教学初探[1]

时间:2024.4.27

自读自评式作文教学初探

语文教学是众彩纷呈的,其方法更是各具特色。这其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搜索枯肠的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都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效果则是参差不齐。我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我不敢揣浅陋,斗胆拿出来和大方之家一见,权做抛砖引玉之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是很重要也很困难的。说它重要,是因为如今的作文在语文的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考早已达到了50分,高考则达到了60分;说它困难,是因为作文的教学费力很大却收效甚微,老师引经据典、例证阐述,而学生却没有多大的觉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尽管作文教学有着这样大的困难,有着如此多的无用功的情况,但是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们仍然是乐此不疲,为作文而执著而不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语文教师们都绞尽脑汁想方法,也都殚精竭虑想对策,应该说为作文实践增添了无数道靓丽风景,繁荣了语文教学园地。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她认为对文字、文学有必不可解之情,情深,情痴、情醉,而后才有令人动心、令人振作、令人唏嘘的佳作。薄情寡义,冷若冰霜,写作只为应急,只为拿到一块敲门砖,当然不可能体味到其中的奥秘和欢乐。程红兵先生也曾指出:“大凡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读者不仅

得到的是心灵的震撼、生命的体悟和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多年的跌倒和爬起,我终于把眼光回到了重视人本的思想上面,可以说我的探索尝试,是从终点回到了初始点,注重人本,关爱人本。我尝试了“自读自评式”作文教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爱上作文课了,不再为作文愁眉苦脸了;教师的课也上的轻松了,引领着学生兴味盎然的进行着作文的相关实践。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之道,贵在出新。我尝试的这种“自读自评式”作文教学,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从“要我写”转为“我要写”,同时也将教师从作文批改的泥潭中解放出来。下面是我的几次作文实践简录,虽短小,但它呈现的则是一种渐进的教学思维样式,体现了一种不拘泥,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来概括是恰切的。

实践一:

1. 我要求学生将最后一次的作文,进行自选,从文章中

选出自己认为最生动的、最精彩的、最成功的词语、句子、段落,不要求太长,然后自己就所选内容进行评点(用具体的文字写下评点的话)。

2. 作文课时,我告诉学生具体的活动要求:(1)每人发

言时间不得超过一分钟(因为每班的学生数将近40人)(2)发言者合理安排时间:前35秒自读作品,后20秒评点作品。(30)切忌头重脚轻式,亦忌尾大不

掉式,故而必须要有时间观念。(4)自读作品时,不可因时间紧而过快地读,也不可因是自己的作品而放低声音,应该大大方方、声音洪亮,吐字应清晰。(5)非自读自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发言,和发言者同呼吸共命运,探寻作者的思路,品评作者的评点是否得当。

3. 活动方式:发言顺序按“s”转,下一个发言者为上个

发言者记时间,发出“开始”及“停止”的指令。

4. 活动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进行有针对性

地指导,对表现突出者进行适当鼓励。

实践二:

1. 总体要求和“实践一”一样,保持格局的不变。

2. 稳中求变,提高要求。具体是三点:(1)自读本人作品必须有感情,语速不求快。(2)自评的语句,组长不能少于5句,组员不能少于3句。自评的句子必须有比喻、排比等修辞,尽量引用一些“诗词、歌词、名言、格言、俗语”等,以增加文采。(3)本次的自读自评开始实行淘汰制,根据打分淘汰掉得分最低的三个人,这三人将失去下次活动的资格,但下次的学习任务同样需完成,组长看其表现决定是否允许其参加再下次的作文实践活动。

3. 这次的作文主题是“雷锋精神永不灭”,同学们都写了文章,然后按我的要求在作文课上进行了自读自评,雷锋的

事迹在同学的耳边回荡着,雷锋的精神在同学们心中流淌着。下面我摘录几条学生的自评语句,以飨读者:

(1) 拥有了雷锋精神,就等于拥有了一片美丽的天

空。

(2) 我觉得说雷锋是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

(3) 学雷锋做好事,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争做

助人为乐的标兵。

(4) 雷锋是个好人,我们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精神。

(5)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多么伟

大的人格啊,我要以他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做个无悔于时代的青年。

实践三:

1. 总体教学环节同上次一样,保持思路的顺畅。

2. 在具体的环节上,本次“自读自评”作较大改变:

(1)“自读自评”不再让每个学生都上台了,换成小组推荐式,每组推荐两人进行班级“自读自评”交流。

(2)先进行小组内的“自读自评”,组长负责管理和协调小组的进度,时间为15分钟,然后每组推出两名优秀作品,利用小组的智慧,进行合作学习——大家齐动脑和手改这两篇文章的“自读自评”文字,使之更具体、更恰切、更见文采,给时间6分钟。

(3)每组的被推荐者进行班级“自读自评”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自己进行体味和思考。

(4) 组长做评委,打出选手的得分,评出优胜者。

(5) 这次的作文是命题作文“由月考想到的??”

3. 学生自评摘录:

(1) 月考的成功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相信自己,

成功将会与你做朋友;缺少自信,成功将与你失之交臂。

(2) 我记得有首歌里曾唱:“谁说漂亮女生没大

脑?”对这句话我很赞同,只要你努力去做,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有句话说得好“天道酬勤”。

(3) 失败不能泄气,只有不断努力,才会取得成

功。

(4) 考试让我紧张,使我害怕,我要说:“考试,

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哭了,后来我终于在晶莹的泪光中顿悟——只有奋斗,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取得成功。

(5) 通过这次考试,我是真正明白了“宝剑锋从

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要做一朵傲雪的梅花,所以我将为了芳香而接受苦寒的洗礼。 实践四:

1. 这次的“自读自评”活动,以“蓟县之行”为

话题,开展作文活动。

2. 这次的活动和以往相比作了更大的调整:每组推荐两篇作品参加活动,一篇是本组最佳之作,另一篇是最糟糕的作品。小组合作进行修改最糟糕的作品,使之变得更完美,争取使它改后比最佳之作还要好。

3. 结果是最糟糕的作品获得了好评,成绩胜过了小组最佳之作,让糟糕作品的作者充满了喜悦,增强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4. 学生自评摘录:

(1) 景物的描写突出了盘山的秀美景色,表达

了我对盘山的热爱。有多少旅游胜地我们还没机会去领略,但从黄崖关、盘山的峭拔、险峻就让我们为之折服,它的匠心独运和鬼斧神工。

(2) 中国是伟大的,她的儿女修建了巍峨壮观

的长城,体现了他们的惊人智慧和伟大力量;盘山景色宜人,当年乾隆皇帝就写下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名句,其景色之美不用赘言。

(3) 在这次登山活动中,我可真知道了“不登

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本以为一小会就可以爬上去了,可是

没想到不知有多少个“一小会儿”。我相信每

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4) 盘山以“京东第一山”驰名,她的景色幽

雅,以“五峰八石”、“三盘揽胜”的奇特景

观称绝于世。盘山雄伟险峻、峰峦错落、秀

丽清幽,遥望云海松涛,并观水石清奇。

(5) 春风阵阵,吹动了我们的衣襟;遐思点点,

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夕阳下,我们挥手与盘

山作别:我们还会再来看你的,愿你永葆青

春与美丽。汽车发动了,一枝枝的梨花绽放

了,哦,那是我们的张张笑脸。

衣带渐宽终不悔

“教学之道贵以专”,教师在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二步,在这一阶段,老师要对自己确定的研究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也要对自己的能力、工作对象、环境和条件作进一步分析。这一阶段也是教师系统学习和提高的阶段,因为,他在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会有目的的针对这种不足去学习和提高。每个教师都拥有教育教学经历,但这种经历并不会自发转变其成长和发展的资源。有意识的反思和分析是不可缺少的终结。

教师是思想者,思考需要换位,需要承受痛苦。真正的思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其本身是痛苦的,又是必须的,没有扬弃就没有提升。思考的前提是实践,思考的基础是理论,思考的目标是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今天上课的方式和昨天不同,是思考后的选择;具体的认识与昨天不同,是思考的结果。思考,使我们对问题认识更深刻;思考使我们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思考使我们知道真与假;思考使我们更明智;思考使我们的大脑永远处于开放的状态,准备接纳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因为思考,我们的思想会更活跃,我们的行动会更有活力。思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因为我们的快乐,这个世界将有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学习和人生的快乐。


第二篇:作文教学评课


作文教学闹心(评课稿)

2008-2-10 12:55:00

——评温十二中吴舒宇的《让感悟之花开在作文的沃土上》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讲讲画龙点睛的故事。

生:(略)

那么画龙点睛的含义是?

生:只写作的时候,点出文章的主旨。

师:一般与写作有关,但也不全指写作,但我们如何在写作上做到画龙点睛呢。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文章的画龙点睛给我们留下了印象。

学生提到了《老王》中,作者的愧怍,《生命,生命》的结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最后的体会,以及《蜡烛》的最后一句。

教师在多媒体上补充《珍珠鸟》,《散步》《故乡》。之后

师:感悟有什么作用?

生: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二、试一试

请在《春天的心》和《蚕》两文中选一篇,给文章加点感悟。

(几分钟后学生交流)

生1: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个心灵??

生2:孩子们就像这迎春花, 就像大地给了所有的生灵以生命,就像春天的心,永远给予??

生3:(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多媒体亮出原文的结尾)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咬破。

师: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悟为何会不一样呢?

生:角度不同。

师:或者说是人们的感悟的点不同,那么感悟有哪些点可抓呢?

学生提到了作者的感情,文章的主旨。教师总结,作文可以因物而发,因景而发,因事而发,因人而发。

师:可见同一篇文章可以给我们不同的感悟点,例如《春天的心》这篇文章怎样的感悟才是最好的?

生1:自然抒发的才是最好的。

师:也就是说水到渠成的是最好的。

生2:还要把握好主旨。

生3:要有感而发。

生4:不在多,在于精。

(多媒体亮出要求)感悟要有信度、坡度、深度和浓度。

师:刚才同学说的水到渠成是?

生:坡度。

生:有感而发真实是信度。

师:为情而发感染读者叫浓度。

三、说一说

要求:剖析《透视球场上的人生》,点评文章的感悟。

师:可以交流,但交流必须在自己已经有想法的基础上。

生1:本文感悟自然,水到渠成。

生2:最后三段要浓缩。

生3:挺有深度,从篮球联想到人生。

生4:我觉得后面三段不能删。

四、改一改

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选一篇上堂课刚写的作文,给文章加点感悟获修改感悟。(5分钟完成)

后来学生交流,但交流的学生基本谈的是自己的这篇作文该怎样修改。 作业:回去改自己的作文,重在感悟的修改。

作文教学一直让语文教师闹心——不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其实就是现代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老教材按文章体式安排单元和作文指导受到了批评。新教材便改弦易辙,换成了综合性活动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可语文教师却在改革的风浪中失去了航标。作文教学连原来的文章体式这样的指导依据都没了,作文教学该教什么呢?

一段时间,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讨论得热火朝天。当然最后还是专家说得有理,作为一堂课,教师最起码要明白:这堂课要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东西?怎样教好这些东西?可语文由于它的性质的特殊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

作文课一直让语文教师闹心,既是作文教学的依据很难把握,其次便是这是无法手把手或直观的告诉学生的教学形式。今天,听了温十二中吴舒宇老师指教的《让感悟之花开在作文的沃土上》,颇有一些想法。

一、语文课教什么,教学生需要的

大概没有一个教师认为自己教的无不是学生需要的,即使目前不需要,以后也需要。如果这个教师有这样远大的目光,我们应该为之庆幸,但不幸是我们往往连目前的需要也没法解决,便打着未来的旗帜,来掩饰如今的无效。或者也有教师认为,自己教给学生的,即使学语文用不着,但也许了解历史或政治需要。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不难理解,这么多年来语文教师的尴尬了,语文课跟政治课无异,语文又设她何用呢?

让我们看吴老师的作文课教的是什么,吴老师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学生有时候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但缺乏感悟能力。这种感悟能力,从学生目前的需要来说就很必要教,因为学生要从自己的生活感性中获得提升,获得启迪。这不仅仅是写作的一种技巧,更是学生学会看待事物,对待生活的一种启迪。

同时,吴老师不仅教学生要学感悟,而且教学生如何学会感悟。目标贴近学生学习需要,而且教学设计有相当强的操作性。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悟,教师及时地让学生分析,同样一篇文章《春天的心》,为何大家的感悟会不一样,经分析得出,那是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得出,可以

“因物而发、因人而发、应景而发、因事而发”并且及时地给这四种说法举例。因而教师的教学是感性的,学生的理解也是感性的,模仿性很强。

二、语文课如何教,教会学生会学

吴老师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从三维目标来说,知识目标是最确切的,也是一堂好课最起码的要求,那些摆了很多的花架子,最终连自己想教给学生什么也不知道的课堂,只能说是在演戏,而不是在学习。即使是演戏,也是演砸了的一出戏。语文课堂不需要这种花架子,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静下心来,让心灵聆听自己的内心,聆听来自其他生命的声音。吴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她的课堂是有序的,课堂也努力去解决,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要学习的知识点或能力。如为了让学生具体而形象的感受“四信”,吴老师不忘让学生结合上文的材料来谈,不忘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来理解。把抽象知识点形象化,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另外,吴老师还让学生改自己的或他人的上一次的作文练笔,作文指导课真正联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这堂课听下来是清晰的也是轻松的。因为,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回答也较流畅。遗憾的是,课后没有喜悦感。追思原因,个人认为,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学生是主体理念。因而教师往往不大注意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漠视或不过问。课堂缺乏应有的点拨,课堂生成的积极性欠佳。真正反映学生的水平和反映学生灵性的精彩没出现。个人认为,教师课堂的这样几个细节应该及时的抓好。例:为了让学生明白感悟有四个“度”,教师以《春天的心》为例,问学生这篇文章怎样的感悟才是最好的。学生提到了“要注意主旨,要有感而发,不在多而在于精”,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发言做甄别,做评价,只是点出水到渠成是“坡度”。事实上这时候,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感悟和原文的感悟做个比较。在比较中既让学生明白同样是感悟,但也是有质量的区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怎样才叫做有坡度。这样做对做得理想的学生是一个激励,对做得不理想的学生是一个指导。另外在剖析《透视球场上的人生》,点评文章的感悟,这一环节上,教师因为时间的关系,只是点名学生回答,而一句点评也没有。本来这是一个相当漂亮的教学环节。因为,前面给两篇文章加感悟,事实上还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前面部分,加感悟,就等于给两篇文章写个中心句子。而我们也都知道,感悟并不一定是中心句就好。水到渠成,自然而成的结尾也许韵味最足。而这一次的评论的文章,来自于学生的实践,也接近其他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这一个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教师没有给予评价。学生其实还是一头雾水。教师最起码给学生解惑的职责都没做好。其实,当时听课结束的时候,许多教师就说,事实上,这个时候最有发言权的学生没发言。教师可以让《透视球场上的人生》作者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把这个学生和上面的学生的发言比较,结合上文的“四度”,分析谁的建议最合理,或最有价值。其实,一堂课显得淡薄,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回答肤浅,学生的发言没有拧成一股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的教育智慧相当重要,教师能于细微处捕捉学生发言的可生发点,以艺术性的提问,进一步的探问问题的实质,或深入学生的思维深处。而这事实是语文教师应该一生去追求的,也是语文教师一生都觉得难以企及的事。

作文课《写临别赠言》评课稿

执教:吴亚芬 点评:周海娣

今天我们百小所有语文老师有幸听了《生活化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组长吴亚芬老师执教的一堂作文课《写临别赠言》。吴老师用激情的话语、生动的例子打开了六年级学生的话匣子,让他们的思绪飘扬,让他们敞开心扉,互相倾诉着这六年来彼此所留下的感情。

吴老师设置了两大教学环节:(1)通过回顾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勾起学生的回忆,展示学生创作构思,以点带面,让学生在写作内容、思想感悟,也就是在说临别赠言的立意上有了全盘的理解。(2)通过写、交流评析临别赠言,让学生把握特点,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赠言,让学生学会因人而异。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写作比喻为栽植一棵树,取材、立意是播种,精心布局,细节描写,通过多种方法润色等就是给树施肥,让树长高、长旺盛。吴老师这堂课上,不仅成功播种,小树苗也健康长起来了。

其次,学生课堂点评的写作来源于学生,更亲切易感,有针对性,有真实性,而且材料选择极为典型,一反一正:一文是优秀学生写的,取材有特色,感情真挚,另一文是普通学生写的,话语不够热情,似乎用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可以。

在此,我想到了一点小建议:老师的点评非常经典、深刻。但在学生点评的过程中,老师不妨多追问回答问题的学生本人或其他同学,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增强教学互动性。

今天非常有幸听到芮小菊老师和王丽丽老师的两节精彩的语文课。芮老师的《窗前的气球》行云流水,听她的课就如在冬日的暖阳下,泡一杯热茶、捧一本书籍一样舒适与惬意。如果说芮小菊老师的课是一首清新的小诗的话,那么王丽丽老师的课也许就是一曲欢快的童谣,有这么几点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有生机

即: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具体表现在如下三点:

1、书,让学生自己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

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笔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可见,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月亮湾》一课中,王老师成为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真正把语文课上成了朗朗的读书课。

2、话,让学生自己说。课堂上,王老师能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源泉,提供说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例如:出示月牙、朝霞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怎么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讲到桃花的香味时,老师让学生想象说香味还飘到了谁的鼻子里,不仅加深对桃花的喜爱,也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采茶的经历来了解采茶姑娘的生活,丰富而有趣……在说中,不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3、情,让学生自己抒。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看来,无论是读还是写,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只有触摸情感,才能感悟文章生命。《月亮湾》一课中,王老师能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努力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并用自己投入的情感去影响、感染学生。如:王老师用“小鱼小鱼你在干什么?”“小螃蟹小螃蟹你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小鱼生活在小河中的快乐;通过播放《采茶曲》来体会采茶姑娘的开心;在课堂临结束时引导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课堂中,学生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进行碰撞、交融,学生入情入境、活跃而投入,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智慧,阅读课也就上出味来了。

二、有发展

我们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每天,当我们跨进教室时,我们要想想:这节课,我该教给孩子些什么?一点知识,一些方法,一些启迪,还是一些积累?我们在提倡人文、感悟情感的同时,不能否定工具、忽视语文文字,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在《月亮湾》一课中,王老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如:课堂教学一开始,把生字“湾”与“弯”进行比较、选词填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当学习了课文中一个比喻句“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王老师立即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练说比喻句:“走近桃花,又像”,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练习了比喻句;当学到文中“绿油油”这个词时,王老师先告诉学生“油”要变调,接着让学生看图,问:麦苗后面还有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金灿灿的油菜花”,又问:到了秋天,田野里有什么?学生说有“白花花的棉花”“红通通的高粱”“黄澄澄的稻谷”等,从而让学生巩固了abb型的词语。而且,这些语言文字的训练,都是立足于教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不是为了训练而训练。

三、有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是现代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可见,想象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况且孩子天生就具有想象力。《月亮湾》一课中,王老师能利用课文中语言的凝练处和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想象月牙和桃花像什么,想象桃花的香味,想象小鱼和它的朋友怎样快乐地生活在小河中,想象从采茶的歌曲中听到了什么等等。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是孩子的天赋、是个性的体现,孩子在课堂上除了被动听讲、被动回答问题外,还有主动提问、主动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的权利。在阅读刚刚起步的低年级,我们更加不能扼杀孩子这种可贵的天性。《月亮湾》一课中,当老师问:小螃蟹小螃蟹,你在干什么?一个孩子突然回答:螃蟹在交配。老师小结引导:是啊,他们在交朋友呢。这个孩子立马反驳:交配不是交朋友,而是结婚。听课老师哄堂大笑,可孩子们没有一个人笑,他们是真诚而纯洁的,我们的孩子多么可爱,我们应该用双手好好地呵护他们的童心。

四、不封闭

优秀的语文阅读课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

观。教学课堂必须是开放的。学生不再是零起点的进入课堂,而是在课前就对本课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上课时他们是与老师和同学探讨存疑的地方、交流彼此的思想、品味课文的语言,领悟做人的真知……课后也没有终点,也许还有一些新的问题留待解决、也许还有一些书要去看、也许还有一些事要去做。如《月亮湾》一课临结束前,王老师给学生留了个作业:夸夸自己的家乡。学生要夸自己的家乡,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家乡,他们课外得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家乡,然后才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把语文课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堂引向生活,真正实现“大语文”。

五、不留痕

“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而教育的最高境界则是感觉不到教育,即“教育无痕”。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有一位孩子有口吃,特别是回答的句子较长时,这个孩子的口吃特别严重,但其他孩子没有一个不耐烦、没有一个催促或嘲笑,他们没觉得这个孩子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孩子也没有感觉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这种无痕的温暖的教育也许比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

当然,这节课中还有很多值得商榷、或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师放得还不够开、教学内容还不够精致等等。但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正因为有这些缺憾的存在,我们的教学才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也欢迎大家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我们的教学就如这天边的远山、水里的浮月一样,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远没有永恒的标准。只有我们在语文教坛上不墨守成规、不照搬照抄,而是独特钻研、另辟蹊径、富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透现出永恒的生命活力。p

更多相关推荐:
我看作文自评

我看作文自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评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做作文评改的主人同时让学生表现自我...

作文自评

作文题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

写作自评

这是本人上的选修6第二单元写作课第二单元话题是POEMS鉴赏了很多诗歌所以这节课决定让学生写是个读后感首先给学生展示一篇关于友谊的诗歌在给出写作指导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写诗歌引导学生学会首先关注写作的体裁人称以及写...

作文自评表

作文自评表写完作文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来帮助自己明确优点总结问题并把他们简明扼要地记录在每篇作文后面是为写后感以提高下一次写作的质量写作速度能符合考场要求吗建议每次写作记录写作开始结束时间务必从拿到题目读题...

学生互评和自评作文的具体做法

学生互评和自评作文的具体做法指导好学生互评和自评作文把作文评改的任务交交给学生自己不仅是为了解放教师更是为了锻炼学生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表达与交流的目标之一很多教师都尝试过或仍在尝试课内外作文学生...

学生自评作文

浅谈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好处卢仙鹏浅谈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好处记得一位作家曾说过不朽的巨著都是修改成的关于修改自己作品的意义可谓前人之述备矣的确真正能流传于世的好文章无不是经过精心修改后的结晶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

09上作文自评表

台峪乡小学作文观摩课自评表

大学英语写作自评报告

大学英语写作自评报告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建设小组大学英语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大学生学习写作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技能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作文评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官方网址初中语文教材教法作文评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quot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作文自评互改的利弊及对策

作文自评互改的利弊及对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改革目前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作文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外乎是在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上而语文教学的作文批改...

雷州市松竹中学陈晓豫老师撰写的《创建孝文化校园自评报告材料》

孝文化引方向特色发展创名校雷州市松竹初级中学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陈晓豫一学校办学发展概况座落于雷州市南渡河畔的松竹初级中学背靠国家级历史名城雷州名城这里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校园翠竹苍郁布局合理红花绿树点缀白墙蓝...

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

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老师怕改作文不但是因为作文要花去我们很多的时间更因为每次改作文时会为了学生的作文评语伤透了脑筋我也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特从网上收索了一些精彩的作文评语让我们一起分享吧1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语言...

作文自评(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