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4.4.8

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设计思路:以“童年”这个话题作为本节写作课的主题,学生能有足够的素材,小组活动也更易于交流。

2、教学内容: 写作 childhood

3、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使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具有完整篇章结构的文章。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以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篇章结构为主要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使本堂写作课的顺利进行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具有完整篇章结构的文章

二、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部分

(1)用图片和音乐导入本堂写作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

用音乐和图片,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这样就能把学生和主题拉近,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Let’s talk

问学生如何定义童年。

(教师放完音乐后,问学生有哪些词可以形容童年)

师生进行对话。如:

T:what adjective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ir childhood?

S1:happy.

1

S2:colorful.

T:any other word ?

S3:innocent.

?

[设计意图]

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不可或缺的铺垫。

Step2:Presentation

1、talk about the teacher’s childhood

老师把一篇有关自己童年的范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描述老师的童年生活

有关对话如下:

T: which group is ready? You don’t need to tell me everything, just the main idea.

S1: your childhood is care-free.

T: what about anything you can remember?

Ss: happiness and easiness.

T: can you tell me almost the whole paragraph, just the first paragraph.

S2: you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your childhood and compare with some children today.

S3: your childhood is a good memory for you.

T: when we write a passage, what’s the function of paragraph 1?

Ss: introduce the topic.

T: yeah, we call it introduction paragraph. And can you find pieces of statement? ?

2

T: can you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2?

(s4划了第一句)

T: usually the first sentence is the topic sentence. So can you find some facts to support m topic sentence?

?

T: now I show you the last paragraph. The last paragraph is usually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repetition of statements is very necessary.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能让学生对子的篇章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talk about the students’ childhood

老师问学生的童年生活

T:that’s about my childhood. And now I’d like you to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childhood.

(学生分组)

T: ok, any volunteer?

Ss: our childhood is very innocent and like a puzzle.

3,组织句子

老师把一些句子打乱,让学生讨论各个句子应在哪一段

T: we are going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childhood. Before you write, you need to know the structure. In paragraph 1, you need to introduce something. You have to give pieces of statement. Then in paragraph 2 and paragraph 3, there are different facts to support your pieces of statements. But in paragraph 2, you need to give positive memories and paragraph 3, you need to give negative memories. And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at’s the conclusion part, and repetition on pieces of statements is most important. And now you have something to do. To find something belonging to each paragraph.

3

[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在读懂句子意思的前提下,了解一篇文章的每一个部分应该写什么东西,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

4, team work: write a passage

T:Now , it is your time to write a passage. It is also a team work. One student in each group have to write a paragraph. for example, the first student write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second student write the positive memories, and then the last person represent your group?

[设计意图]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调整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进一步达到本堂课的目的。

[设计意图]

进一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使用语言,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调查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英语,增强对所学英语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有关月份的单词和句型。在本节课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最后能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即调查同学的生日。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倡导自然、流畅的课堂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上,通过重点把握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独立自主地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习过程。通过播放音乐进行本堂课的导入,并采用一系列的活动,引导能力稍弱的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拓展提高环节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即要求他们用本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能写出一篇文章。

4

2、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效资源 ,运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就教学资源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活动能进行得更顺利,教学中,教学后的一系列活动融为一体,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并使之成为教学的契机。

3、注重听说先行,读写跟上

在本节课上注重学生听说的能力的同时,也适当地关注学生的读写。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强化听、说、读、写训练。

4、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学得有兴趣。

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现机会。开展活动时,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密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查漏补缺,不断进化。

5、尽可能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英语课堂上要保证给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但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度,讲得太多,就侵占了学生语言操练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在保证必要的教师输入的前提下,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与调整。例如:有很多同学不举手发言,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消化了教师所讲的内容。

评析:

1.注重激发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授课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在真实任务的驱使和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

比如:起导入作用的幽默有趣的音乐缓解了学生刚开始上课时的紧张情绪,营造了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各种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各项活动安排巧妙,循序渐进,贯穿一体,使学生对这节英语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之后的教学环节得以顺利进行。

5

2、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比如,有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回答不出来,老师微笑地化解了尴尬。又如,在分组讨论中,有的学生不知道做,老师说:“come on! Try your best!”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授课教师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导入后的让学生描述

childhood以及对老师的childhood的描述再到学生自己的childhood最后进入本堂课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篇章结构对写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

这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因而有些环节的实施不够到位。比如,在后期活动中对语言进行听、说、读、写层次性操练不够到位,对中低水平学生的关注还应该加强,因为从学生回答的反馈来看,这些学生还是学得有点吃力。如何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反馈环节应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有待上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6


第二篇:英语教学论文范例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多年英语教学实践, 探讨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高职 英语教学

一、引言。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困难,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笔者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 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代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指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行动的要求; 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将动机研究置于社会环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而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 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发手段, 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会从侧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 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氛围需要。

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可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让学生张贴英语谚语, 如: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 有志者事竟成);Practice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是新的一天);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患难见真情);Eastand west,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兴趣。另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教学生简短易学的英文歌

曲,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帮助学生树立适当具体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明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英语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刺激需要。

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石莉,2005)。既然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如此大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提供可理解性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适合日后就业需求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觉得学起来有趣。

2.倡导对话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体与教学环境或教学媒体的互动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采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结对子(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表演(role play)讲故事、唱英文歌等组织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各有所长,如能有效组织好这些活动,会使英语课堂产生活力,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从而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

3.导入文化因素,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布朗(1994)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注意文化导入,多介绍目的语国家的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良好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4.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网络资源。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的图文并茂,直观灵活、交互性强,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情境的真实性,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进行各层次的思考、判断,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当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时,应投给期待、鼓励的目光,或说“Don't be nervous.” “Take it easy.” “Think it over,and you'll find the answer.”;当学生答错时, 说“Never mind,you may try again.” “It doesn't matter.”;当学生回答接近正确时,说“Something is like that.” Not too bad.”;回答正确时,说“Good.” Very good.” Excellent.”并表示感谢:“Thank you.”总之,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主体,教师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学效果,使得英语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论\文\网 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1]Brophy,J.著。陆如怡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Meeombs,Barbaral.& Pope,Jame著。伍新春等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3.

[4]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职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5]孙丽。多层次需要———激发学习动机的催化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浅析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 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 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

等,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的是学识的不对等, 但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以人为本,分层教学。

以人为本,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由于各自的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也千差万别。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 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实行分层教学,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时间,促使有差异的学生的普遍发展。

分层教学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和评价分层等。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体不同情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策略,支持和鼓励学生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感受成功的欢乐和自豪,从而促进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没有自由的学生, 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真正突出精讲巧练,不搞“满堂灌”,从课堂的主角位置退下来,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要把知识作为思维的结果去教,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思维活动的主体去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带读单词领读课文;让学生批改作业;让学生提问和回答别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活化为生活实际,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识规律,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探索教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知规律。教学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教学习,即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习,进而善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知识本身,又是训练思维的材料。教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规律,学习和掌握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自觉主动和科学有效地学习。 [论-文-网]

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 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 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 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4.培养自我创新能力。

自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对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来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去总结,才能不断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将事半功倍。

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 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英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研究学习英语的规律特点和方法,让学生会学与学会。

教师的教法应符合学生的学法。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要采用不同方法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感官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教师要有效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师不仅在讲新课时要有计划地以新带旧,使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结合,而且要指导学生复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论文网 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探讨

摘要:英语教学在中国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包含于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却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没有任何语法和词汇障碍的交际中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或者理解母语者的意思,甚至形成了文化冲突。为帮助学生更好的交际,就要求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教学 交际 文化障碍。

英语,如其他语言一样,也有许多文化障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在此,我们主要探讨包含在语言障碍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众所周知,语言教学不仅是教语言,而且是教文化”(戚雨村,1992)。“没有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要成功交际是很困难的”(胡文仲,1992)。但在现实中,文化意识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都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语言和文化而言,要理解其一,就需要另外一个,因此为了促进学

生的英语学习,在教语言的同时解释文化就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并能使其获得较好的交际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一个社会与历史,地理,哲学,信仰,风俗习惯等相关的表达方式。Paul D.Coverdell (2001) 认为:

文化是人们共享的且指导他们行为的信仰,价值观,假设等。这些信仰和生活方式代代相传。理解另一种文化包括了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它的行为方式,习俗,动作,实践。[论文网 LunWenNet.Com] 学生们应该知道:“任何行为都有两种解释:行为发出者赋予它的含义和行为观察者赋予它的含义”(ibid,1989:29)。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是对语言点,重点单词和表达方式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否则,学生可能有时会发现很难理解上下文或段落。例如,当学生遇到“Every dog has his day.”这句话,笔者首先举例说明美国人对狗的态度,这使得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句子。有一篇文章如此描述了狗在美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虽然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认为狗是食物,但美国人不吃狗肉。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来说很重要。人们通常认为狗是家庭的一员,有时几乎象孩子一样。此外,狗还有预防犯罪的作用,窃贼一般不去有狗的人家,因为狗会吠叫而且会攻击企图入室的陌生人。显然,狗作为人们的伴侣有预防犯罪的作用使得食狗在美国成为一种禁忌。通过这段文字,学生知道在英语中“狗”蕴含着嘉奖的意思。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学习一样重要。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具有交际能力。当然,实现此目的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生活在目的语社区中,以便他们能够讲流利而地道的英语。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学生有机会与母语者练习英语,绝大多数学生是从英语老师那里学英语的。问题是,大多数英语教师是在国内培训的,为了更有效地教英语,他们也急需文化方面的培训。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和交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教师应接受社会文化知识培训,在学生需要时随时提供帮助。学生也应通过各种渠道,如,讲座,讨论,角色扮演,录像带,阅读资料等,了解目的语的文化知识,以便在交际中充分利用。文化背景知识有很广阔的覆盖面,包括文化知识,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科技等。文化背景知识可能会成为交际中相互理解的障碍,有时在阅读和交际中我们发现没有任何语言困难却很难了解语言的确切意思。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交际的失败。例如:

①一位在中国教了两年学的英国教师正走在通往学校大礼堂的路上去看电影。在路上他遇见了一位中国学生。按中国人的习惯,学生礼貌的问道,“您要去看电影吗?”这位外国老师感到很惊讶,他想“你明知道我要去大礼堂看电影,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因此,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胡文仲,1982)。这个例子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式的表达礼貌的方式不总是被理解和赏识的。因此,在一定情境下恰当的汉语在英语情境下可能会导致消极的结果。

②学生在交谈时往往相互问一些如此的问题: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据说一位美国妇女来上海教英语,在被告知人民公园有英语角后她去了那儿。后来在被问及她对英语角的感受时,她不快的回答道:“我觉得我好象是在海关或警察局。”因为除了以上问题,她还被问及了:“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 How much do you earn in China?”(胡文仲,1982)

这些问题语法上都是正确的,但问题是英语国家的人非常珍视他们的隐私。许多问题除了他们的密友

和家人外在本族文化中是不会被问及的。更为糟糕的是,有时会以文化冲突而结束.因此,外语教学不仅是教语言而且是教文化。鉴于此,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

以上例子不可能将所有案例都概括其中,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以各种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此外,如果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蕴含在文化意义中的词和表达方式,成语,习语,禁忌语和委婉语也会成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障碍,这有待于英语教育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

[2]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4)。

[3]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2)。

[4]蒲小君。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技能[J].外语界,1991,(2)。

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思考

摘 要: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效率低下的现状,文章剖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思路,调动学生对外语的积极性。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教师亟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关键词:现代英语教学;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手段

1. 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英语的作用很大。在联合国,英语是几种通用语言之一,且被使用得最多。在国际航空、航海和体育界,英语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英语也是最重要的媒介,连西德和日本的出口工业都要用到它。在科技界,英语也是国际性语言。 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联互联网的普及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一样。多学一种外国语,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在当前人们津津乐道于素质教育的话题时,更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

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现代英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生课本上的东西,而是要通过教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学生不仅仅是学几个单词、会几篇课文、考试过关就意味着在学英语,而是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让他们拥有掌握更多知识的神兵利器,犹如给盲人带来了光明,给残疾人送去了轮椅。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英语了解更多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英语已经从一种单纯的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资源库。

2. 新课程下的英语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急救、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

(一)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

为什么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要设置课程呢?课程到底是什么?教育是谋求学生发展的;人的发展是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主体客体化和体主体化的统一过程实现的;学生作为主体,如果没有客体,不作用于客体,就不会发生认识,就无从发展。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实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课程的本质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课程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中介性。它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中介和工具。它主要不是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而是精神客体,学生不是直接跟自然界,社会现象打交道,而是通过课程这个中介客体去认识世界。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由于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转引自张献臣,2007: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主体人才的要求不同,这就必然要对我们的教材实施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而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在教学之前要先把这些内容了解地透彻。[论\文\网 LunWen]

(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刘硕,2003:1)

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近几十年的研究,特别是苏联维列鲁学派和皮亚杰的活动学说,更揭示了知识与发展之间联系的具体机制,这些研究提供了新的论证,进一步说明:课程主要是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是对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客观知识究竟要怎样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呢?把定理,公式等等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领导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就是建构主体的学习活动。

首先,将知识打开。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珍宝:不仅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和

规律,而且内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知识不会自动地呈现出来,也不能简单而直接的拿来,因此要想办法让学生经历一下,并且不只是简单经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体验。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例如,应尽量在日常教学中设法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J. S. Bruner )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对进入感官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用法。

2. 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例如在SEFC BOOK 1A UNIT 6 GOOD MANNERS课时,就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及其他礼仪和我们国家相关的录像,让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

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再次,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等过程。

3 . 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

目的。要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4.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教,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去推敲,去思考。要注重研究,注重分析,注重不断地兴利去弊,推陈出新,注重不断地改革,改善它。

那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确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其次,可以根据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将3P模式发展为5P模式: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 ion(呈现)、Prac t i ce(练习)、Product ion(运用)和Progress(评价)。

● Preparation的功能是承前启后,导入新话题或新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启发想象或预测等。新编英语教材中基本上都有“Warming up”环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逐步导入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复习、预测、讨论、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

● Presentation的功能是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不同的语境来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比如用实物、动作、图画、简笔画、英语解释、汉语解释等。

● Practice的功能是对新语言知识的操练(drills)和练习(practice)。这种练习通常是控制性的(controlled),它包括从非交际性语言活动到有意义的(meaningful)各种练习,再到各种具有一定交际性(communicative)的语言活动。

● Production的功能是真实运用语言。这一步的功能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比Practice更高。语言活动通常是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具有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目的,要求学生运用真实而

自然的语言,达到一个真实的结果。主要活动形式通常是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real tasks)或项目(projects)等。

● Progress的功能是检测和巩固。通过小结和检查等评价方式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刘道义,2006:123-125)。

新教材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要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独立学习,更关注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论/文/网 Lu]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刘硕.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1.

[3]张献臣. 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处理的几个辩证关系[J]. 人教期刊,2007(4):23.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初探

摘 要:阅读训练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英语阅读能力是听、说、写、译的基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利用英语快速获取各种信息,并具有高职专业知识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和阅读教学模式的落后,学生不良阅读习惯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阅读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能否能高效快速准确地获取现代信息。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阅读能力需求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英语阅读已成为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开设时间最长的“目标性”基础课程。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非常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此外学校、家长对英语学习不重视,教材、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大量的英语阅读能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如要提高口语水平就必须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的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非英语专业高职生的英语课可以说就是精读课,兼顾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培养。英语课程的平均学时才二百左右,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用传统的教学法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阅读能力要求有些不太现实,老师上课只能对教材进行筛选、课文不能不上,那就只能把课文后面的阅读和写作部分练习舍去不讲,让学生自己课后看。

(二)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但由于应试教学等原因,语法翻译法仍然占统治地位,以语法、词汇和单个句了的学习为侧重点,对课文的阅读不提时间和速度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教师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围绕着国家四、六级和A、B级考试的指挥棒,按照固定教材的内容备课,将每课中涉及到的语法、词组、短语的用法、习惯用法、写作技巧等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扩招后英语课堂教学班级规模普遍便大,教学中老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采用统一方式传授,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和引导,使起点低的学生失去信心,起点高的学生没有兴趣,师生之间毫无沟通和互动可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几乎没有。

(三)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纵观高职院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语篇本身的作用,认为阅读是一系列信息处理的过程,是由低级的字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这种模式下,强调阅读的顺序先是字母,单词,词组,然后是句子,段落和语篇。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本人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从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的过渡,影响了阅读速度的提高;也会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细节上而无暇顾及别的东西,破坏文章的整体性,从而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最终导致有限的阅读,即阅读量不够。

(四)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指字阅读,低声阅读和心中默读。指字阅读就是在阅读中视线跟随指头或笔头的移动而移动,心中默读就是虽然嘴唇声带未动,但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词的发音;回视前文,重复阅读。这种方式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这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该习惯会使学生

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视幅狭窄,摆头,眼停过频。视幅狭窄是指阅读不是以意群或句子成份为单位,而是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由于眼停次数过频,阅读时间增长,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心译。心译是指一边阅读,一边在心里翻译,是一种较普遍的阅读行为定势。该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重在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成败以及是否能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情景会话,教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引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学生想读、爱读,从而收到阅读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悔论文 Lunwen.Buhui.Net]

(二)扩大学生词汇量,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决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人们普遍认为,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阅读理解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词汇量越大,理解得越快越好。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词汇,就难以运用分析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原则,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在掌握一定量的了解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三)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基提高与否,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这是因为,它能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在题材上尽可能的涉及日常生活,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一般科技、政治和经济等;在文章的体裁上,应避

免单一化,选用叙述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文章体裁特点的详细分析,先结合文章标题和相关背景知识预测文体和主题,接着略读课文,验证预测情况,并通过问答、简述、绘图、列表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分段阅读,找出各段主题句和各段大意之后,再查读课文,指出文章的转折词或过渡语,分析其逻辑顺序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渗入篇章之中。最后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使学生熟练地把整体阅读的方法运用到他们英语阅读中,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四)强化学生的阅读速度练习

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是阅读效率的两大因素。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快速阅读训练。快速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具有建设性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全面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如何运用略读跳读两种快速阅读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预测、联想、类推和运用语言规则猜出文章的意思,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为提高阅读速度,可以采取随机方法来确定阅读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和练习。阅读时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不能查字典和其他工具书,以提高阅读速度。学生读完文章做完练习后,由教师宣布答案,同学换卷评分和报告分数,教师作好登记,随时掌握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两方面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加以解决,然后,教师对文章中的一些语言难点,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知识加以点拨和启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大量的语言试验说明,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总之,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已有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和逻辑推断进行推测和纠正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不断加大阅读量,扩大英语词汇量,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2]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5,(5).

[3]何青.高职英语阅读课语篇教学之探讨[J].职教论坛,2005,(35).

[4]龚兵.英语词汇知识广度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5]田婷.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4,(4).

优化课堂结构

【摘 要】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关键词】 渗透 美育 欣赏美 鉴赏美 感悟美 体验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d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

同之处。教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让学生边唱边跳,或边说边动,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比如教学英语数字时,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来帮助他们掌握。另外还借用一些熟悉的曲调(如“Two Tigers”等)让学生自编歌曲。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一直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比如,在教pretty时,我特意用几盆可爱的鲜花布置了教室,还从家里拿来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伞,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具,美丽的物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就趁势问学生:Is it pretty?这样结合实物学单词效果是相当好的。再如,我在教授picture时,把很多美丽的照片贴在教室四周,学生兴致很高,于是抓住机会,问What is this ? It's a picture .然后师生问答,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单词,还美美地饱了一次眼福,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另外,我也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 ,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3、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 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 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 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却甚远,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4、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 ,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

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5、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让学生做一做指偶,互相玩一玩,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参考资料: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杜 威:《民主主义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吴也显主编《小学生学习方法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学英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谈几点思考:

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素质教育正是以人为本, 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 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的主人, 从而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素质。

那么, 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一、设计提问,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SEFC 1B Unit 18 “The necklace”时, 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 最后提问:

1)What else could Jeanne say after she told Mathilde that her necklace was no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and it was worth five hundred francs at the most?

2)If Jeanne returned the real diamond necklace to her, what would Mathilde do?

通过这样的提问, 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 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紧扣教材, 层层推进, 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

解答的过程中, 教师要启发引导,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例如教SEFC 1A Lesson 42 “American Country music”,在学生进行了初步的?Asking and answering?后, 教师提问:

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merican young people?

2) What about today's Chinese young people?

学生七嘴八舌谈到了当今美国青年低沉的情绪与消极的处事态度,以及中国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问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话题中, 启迪学生思维,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 培养了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使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二、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1.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 难度大, 抽象概念内容多, 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 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 教师讲解什么, 学生就听什么; 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 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如预习 SEFC 1A The Olympics Games一课时, 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问题回去思考:

1) 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s held?

2) What's the Olympic motto? What does it mean?

接着让学生就“the Olympic motto”的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些准备, 以便课上参与讨论。借20xx年Sydney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28枚金牌)讨论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可能性。这样,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 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以前在课堂上是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跑, 现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为此, 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 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 也不能“满堂问”, 学生能讲的, 要尽量让学生讲; 学生能动的, 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譬如在教学SEFC 1B Healthy eating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 Suppose in a street side by side there are two restaurants which serve different foods: one is Chinese food; the other is western food. If you are hungry and you want a diet of healthy foods, which restaurant will you choose to have your dinner in? Why?

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 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 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3. 培养学生归纳理解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SEFC 1B Unit 21 Karl Mark,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学习外语的经历, 时间线条较详细, 每个时间点的出现都反映了他一生中的某一事件, 可以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归纳 Time What happened

in 1818 was born in Germany

as a young man was forced to leave his homeland for

political reasons; went to Belgium, France

in 1849 went to England; made London the base

for his revolutionary work

later started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his

English; made rapid progress

in 1853 wrote articles in English; praised him;

encouraged him; was not sure about two

things

later Kept on studying and using English

in the 1870s began to learn Russian; read articles and

reports in Russian at the end of six months

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 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 如可以归纳动词, 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 突出重点人物等等, 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增加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 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 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VCD, MTV, Video tapes, etc)。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且能把握时代特色,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英语阅读教学应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譬如SEFC 1B An interesting Life讲述了歌星Bob Geldof实施了一个为非洲贫困地区献爱心的计划, 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Bob Geldof? 引导学生谈谈帮助身边贫困学生,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为灾区人民出力、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的情况等。 又如, 在教SEFC 1A Walt Disney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分析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意图或主题思想。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1) Why did Walt Disney succeed?

2) What kind of man do you think he was?

思考这样的问题, 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对事业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此外, 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需要利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融德育教育于教学中, 这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这不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吗? 当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觉意识。正确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让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中心的人格教育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一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6分共24分1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3教学广度4总结性评价二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教学策略应包括哪几个方面2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学论文及案例分析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合适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来...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根据以上的单元特点我认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moothi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吕华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产好奇心培养学生产创新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适当地运用教具小学英语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在学习问名字这节课时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英文名字的胸卡教师指着自己的胸卡说MynameisDaisy示范性地告诉学生自己的名字接着教师又使用小木偶Mocky和Booky...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本节课是PEP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2第4课时letslearnletsplay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除了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以外还扩充...

英语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本人结合一堂英语写作课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一教学内容分析高二必修5第四单元Makingthenews的中心话题是新闻具体内容涉及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

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20xx63171100七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Whereismybackpack一教学过程Step1WarmupTThereissomethinginourclassroomIsthere...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桑植县贺龙中学黄彬二课型学习方法探究课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SEFCBook5必修阶段性词汇学习方法探究见文末2教材处理这是一堂笔者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本人对词汇教学方法的实践积累和思考进行设...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课题设计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逸夫小学肖孝清1话题jobs2课时说明1课时3课题说明本课选自小学英语PEP供三年级起始用六年级上册Unit5WhatdoesshedoPartALet39slearn这部分内容有六...

小学英语案例分析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海浪中心小学刘言江案例背景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难点教师通过TPR教学法可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使句型的操练这有一枯燥的演练形式兴趣化这样做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

小学英语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案例分析溱水路小学刘晓丽案例这是我分校教研同行的一节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HowManyPartALetslearn的新授课教学内容是学习数字1115的英语单词她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