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4.4.30

管理学

考试内容

1. 10个选择 2.5个名词解释 3. 简答 5个 4.论述2个 5.1个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10个)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一定手段协调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过程。【不考】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的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道德准则 、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等的总称,其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念。

3.决策: 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对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作出反应,作出关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决定。【不考】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指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几种,不能预先确定,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估计,无论哪个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

5.不确定型决策: 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多种,但无法预先明确估计,并且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也无法确定,各种方案出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6.滚动计划法:是指编制计划时采用近细远粗的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改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每次计划修订都使计划向前滚动一次。{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7.部门化:是指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合并成若干管理单位或组织单元的过程。

8.授权:是指上级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利授予下属人员的行为。

9.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沟通、指导和奖惩等手段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或艺术。

10.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1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主要针对员工从个体动机到采取行动的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

12.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

13.需求层次理论

简答以及启示(10个)

答题方法:1,简述内容,有几条答几条,简答2.忽略启示 3.字特别少的,每一条后面加一点分析

一。简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P75

答: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3企业中存在以情感为主线的非正式组织。

4企业管理中存在霍桑效应。

二.简答有效决策的步骤和启示

答:1认识决策的需要,有两种表现方式:问题或机遇。

2.确定目标--合理而又明确的。

3.拟定备选方案,详尽性与相互排斥性相结合。

4.评价备选方案,遵循:合法性,合乎伦理性,经济可行性,实用性

5.选择满意方案,根据总体目标和价值观。

6.实施选定的方案

7.从反馈中学习

三.简答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P73

答:1.有限理性: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

3.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决策者不可能了解全部备选方案,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风险性决策中,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大多数管理者满足于满意的而非最优的解决方案。

四。简答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启示。P125

答:主要就是部门化和层级化。首先将实现组织目标所要进行的各项活动加以分类,形成相应的工作岗位;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把这些工作合并成可以管理的部门或单位,并确定组织层次,建立起分工合理、 协作关系明确的组织结构形式。

五.简答有关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和启示。【看论述题】

1.组织战略

2.组织规模和生命周期

3,技术

4.外部环境

5.组织文化

六 简述管理方格理论及启示P178

管理方格理论由布莱克和莫顿提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 管理方格: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生产的关心程度。

有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贫乏型2乡村俱乐部型3中庸之道型4.任务型。5团队型

七简述费德勒模型及启示P181

心理学家费德勒把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归结为:1.上下级关系2.职位权力3.任务结构,他将这三种变数任意组合,并进行观察调查,得出在不同情况下使领导有效的费德勒模型。

(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得到下属的拥护和支持的程度;职位权力:指组织赋予领导者正式地位所具有的权利;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

八 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启示 p182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由科曼首先提出,由赫西和布兰查德予以发展。

是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提出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1命令型(高任务-低关系)2.说服型(高任务-高关系)3.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4.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九 简述需求层次理论及启示【名词解释】

1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人的需求遵循递进规律。

3.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激励人的行为。

十。简述期望理论的内容及启示P200

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目标效价,即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期望值,即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用公式可表示为;激动力量=目标值ⅹ效价

理论包含三种关键的关系:1努力---绩效关系2绩效—奖励关系3奖励---个人需要关系

十一 简述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启示P202

基本观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与个人的实际报酬有关,并且跟人们对于报酬的分配是否

感到公平密切相关。提出以下模型 A:对本人所获报酬的感觉/对本人投入的感觉;B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对他人投入的感觉

公式有三种: A=B A<B A>B

十二.简述平衡积分卡的主要内容。P124

平衡积分卡是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包含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论述题(4个)

一 论述目标管理

1概念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由此来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2过程 ;①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高层管理者预定目标,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

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确定下级的目标

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的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并授予下级以相应的支配人财物和对外交涉等的权利。

②组织实施

实行充分授权 实行自我管理 保持经常的成果反馈

③检查和评价

3优缺点

优点

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士气 有助于改进组合结构和职责分工 有助于想成有效的控制 缺点

目标难以制定 运用目标中的误区

目标管理的哲学性假设不一定都存在,如Y理论 目标的商定很耗时间

二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1.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决定了组织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战略,同一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战略,战略必须得到组织结构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执行。

2.组织规模和生命周期

小规模的组织通常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较低,集权化常度较高,实行简单,灵活的结构形式,而大规模与之相反。组织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诞生,成长,稳定,成熟。

3.技术

企业被划分成三种技术类型: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连续生产技术。组织结构必须因技术类型而异。

4.外部环境

组织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运行的。外部环境会给组织带来不确定性,为此,组织需要作出一定的部署以降低风险。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席位规范等意识的总称。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应该相互配合。

三 论述组织变革

1概念 组织变革是组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队组织的任务,结构和组成要素进行调整和修正的过程。一般从任务,技术,人员和结构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2动因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 资源的影响 社会发展的趋势

内部;影响组织结构调整的内部因素发生变化。如战略,技术,规模等;组织谋求竞争优势的要求;改进组织绩效的要求;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

3过程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组织变革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持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再冻结。

4组织变革中也存在一定的阻力需要去克服。

四 平衡积分卡控制的内容论述

平衡积分卡是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包含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控制的作用;成功的平衡积分卡控制制度是把企业的战略和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性评估手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手段,可以阐明战略并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在组织中传播战略;把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与战略相联系;把战略目标与战术相衔接;对战略进行定期有效总结;利用反馈的信息修改战略。

案例

答题方法:1理论:性质,特点【不用展开,提纲挈领】

2.如何解决

1.关于目标制定 P92

2.激励理论的应用案例

预测选择题

一 学习型组织中的五项修炼技术

1培养“自我超越”的员工。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促进有效的“团队学习”。

5形成“系统思考”

二 人的属性

了解

1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P12

2管理者的角色,三大方面p19

3.罗伯特 欧文是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的第一人。P39

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P42

5马克斯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官僚体制”科层制。P49

6.孔茨将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丛林”,属于管理过程学派。

案例

一家制药公司,决定在整个公司内实施目标管理。事实上他们之前在为销售部门制定奖金系统时已经用了这种方法。公司通过对比实际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支付给销售人员相应的奖金。这样销售人员的实际薪资就包括基本工资和一定比例的个人销售奖金两部分。

销售大幅度提上去了,但是却苦了生产部门,他们很难完成交货计划。销售部抱怨生产部不能按时交货。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层决定为所有部门和个人经理以及关键员工建立一个目标设定流程。为了实施这个新的方法他们需要用到绩效评估系统。生产部门的目标包括按时交货和库存成本两个部分。

他们请了一家咨询公司指导管理人员设计新的绩效评估系统,并就现有的薪资结构提出改变的建议。他们付给咨询顾问高昂的费用修改基本薪资结构,包括岗位分析和工作描述。还请咨询顾问参与制定奖金系统,该系统与年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密切相连。他们指导经理们如何组织目标设定的讨论和绩效回顾流程。总经理期待着很快能够提高业绩。

然而不幸的是,业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部门间的矛盾加剧,尤其是销售部和生产部。生产部埋怨销售部销售预测准确性太差,而销售部埋怨生产部无法按时交货。每个部门都指责其他部门的问题。客户满意度下降,利润也在下滑。

分析

一个优秀的目标管理体系要解决好以下8个问题:

1、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中心问题、项目名称。

2、达到什么程度?达到的质、量、状态。

3、谁来完成目标?负责人与参与人。

4、何时完成目标?期限、预定计划表、日程表。

5、怎么办?应采取的措施、手段、方法。

6、如何保证?应给予的资源配备和授权。

7、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对成果的检查、评价。

8、如何对待完成情况?与奖惩安排的挂钩、进入下一轮目标管理循环。

这个案例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设定目标(并与工资挂钩)反而导致了矛盾加剧和利润下降?经过仔细分析总结出几个基本问题:

1、设定的目标不全面。每个部门只专注于对自己非常重要的几个目标。

有些管理者认为,目标管理只要将任务量化,同时提高难度就完事大吉了。这种作法只适用于决策权力弱、不可控因素少的员工,对于研发人员或存在不可控因素多的工作,就很难奏效。斯内尔提出的三种人员配置模型,可以说明其中的道理。该模型了三种人员配置的情况:人-事匹配型、战略实施型和战略形成型。第一种情形以任务为导向,只要通过传统的工作分析与目标任务描述就可以实现。第二种情形以目标为导向,这时目标是已知的,但实现方法由员工灵活掌握。第三种情形以使命为导向,这时环境高度不确定,只有清晰的使命,却无具体的目标。可见,目标管理可以针对不同员工,给予他们不同的目标。

2、因为这家公司的传统是一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目标一旦定下来就不能再改变。所以即使他们发觉有些目标有问题,他们也不会进行及时的修改。

3、各部门的目标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和组织内上下级之间有联系。

4、修改后的系统仍然存在定性或主观评估。这就意味着私人关系对绩效评估流程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经理在考核绩效时仍然存在主观因素,经理和下属的关系亲密与否导致了系统的不平等性。

5、这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目标不符合公司扩大市场份额的特定战略。原来的目标只关注销售额和按时交货,但是战略最重要的几个关键面没有得到特别体现。总目标和年度目标是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在设定总目标和年度目标时,一定要以中长期战略规划为指导,防止脱离战略规划、主观臆断、各行其是的现象出现。目标是用来执行的,企业绩效体都现在目标上,执行目标的过程才是目标管理的过程。

6、该企业没有将个人目标与职业生涯相结合,忽视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有些员工认为目标管理是的工具,而且是一个监督工具。这样一来,他们在填写目标时,就会把容易完成的工作定为主要目标。更为有害的是:为了体现业绩,用短期见效的目标取代意义重大但长期见效的目标。这是对目标管理的一种误解,目标管理的初衷是帮助员工提高效率从而增强满意度,而不是增加负担进而产生压抑感。大家可以通过目标管理实现彼此协调,减少资源浪费,尤其是时间资源。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把好目标的权重关,把工作按照重要性和迫切性划分为四个象限:即重要又迫切、重要但不迫切、迫切但不重要、即不重要又不迫切。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自我突破,但并非放弃管理,只不过用双向沟通代替了专制管理,更有效地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   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量。

矩形标注: 决策层:制定决策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人尽其能)

稳定的能级结构图包括

 

③弹性原理

(3)安全管理及基本概念

8. 安全管理的定义(从安全管理的过程来看)

从安全管理的过程来看,它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从安全管理的内容来说,安全管理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

9.安全管理在事故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简答): 据对事故的分析可知,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而这些原因中的85%左右都与管理紧密相关。 ②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③安全管理是控制事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10.影响我国安全工作形势的因素:社会舆论人的价值人员素质;法律的完善总体管理水平

本章考核的知识点: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安全性、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原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名词解释:安全、系统安全、安全性、管理、安全管理

二、填空题1、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三、简答1、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P4)2、安全管理在事故控制中的作用。(P10)3、影响我国安全工作形势的因素(P13)4、管理的基本原理?各个原理的基本原则?(P5)5、一个稳定的能级结构图包括?(P8)6、安全问题对于人类的重要性?(P2

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

重点:1、事故的致因理论2、事故的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

难点: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二节;难点是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的基本概念 

1. 事故的定义---作为安全科学研究对象,事故的定义: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 未遂事故、二次事故、非工作事故与海因里希法则

①海因里希法则: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5000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涉及同一工人的330件相似的意外事件中,有300起未产生伤害,29件产生轻、微伤,1次产生死亡,故也称300:29:1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未遂事故(横穿铁路、地铁,翻越护栏,爆而不倒)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③二次事故(瓦斯爆炸引起煤尘爆炸)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④非工作事故 即员工在非工作环境中,如旅游、娱乐、体育活动及家庭生活等诸方面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3.事故的基本特性(简答至少五个)

普遍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4.根据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后的恢复情况,可将伤害分为4类:

 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死亡。

5.伤亡事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事故统计的角度把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天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称作伤亡事故。

工伤事故: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称作工伤事故。工伤事故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       

6.事故的分类:按事故类别分类、按伤害程度分类、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按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分类

7.事故的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失误

2、事故的间接原因---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8.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7种(简答):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上有缺陷;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历史原因

    2、4、5、6、7即书上21—29页可能会出案例分析

(2)事故的致因理论

9. 事故致因理论: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事故 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或事故发生及预防理论。包括√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心理动力理论;√瑟利模型;撒利模型;√能量转移论;变化—失误理论;√轨迹交叉论

10. 海因里希模型这5块骨牌依次为:遗传及社会环境(M) – 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

人的缺点(P)–人的缺点是由遗传和社会环境所造成,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使物产生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 – 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D) – 即由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伤害(A) – 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

运用事故致因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3)事故统计与分析

11.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它是以大量的伤亡事故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从宏观上探索伤亡事故发生原因及规律的过程。

12.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 第一,进行企业外的对比分析。第二,对企业、部门的不同时期的伤亡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用来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是否有所改善。第三,发现企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3.常用的伤亡事故统计方法主要有:柱状图;趋势图;伤亡事故管理图;扇形图;玫瑰图;分布图

14.事故统计指标:伤害严重频率-人数(1)千人死亡率(2)千人重伤率(3)伤害频率;事故严重率-损失工作日数(1)伤害严重率(2)伤害平均严重率(3)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

15.伤亡事故发生规律分析分为事故伤害统计分析--我国事故统计的分类项目除事故类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外,还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事故原因分析

16. 重大伤亡事故

17. 根据瑟利模型,谈谈怎样进行事故控制?

    瑟利模型不仅分析了危险出现、释放直至导致事故的原因,而且还为事故预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即要想预防和控制事故,①首先应采用技术的手段使危险状态充分的显现出来,使操作者能够有更好的机会感觉到危险的出现或释放;②其次应通过培训与教育的手段,提高人感觉危险信号的敏感性;③第三应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手段使操作者在感觉到警告之后,准确地理解其含义;④最后,则应通过系统及其辅助设施的设计使人在作出正确决策后,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做出应为响应。

 本章考核的知识点:事故、未遂事故、二次事故的概念。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的致因理论。事故的统计方法及主要指标。

一、名词解释1、重大伤亡事故

二、填空题1、事故分析包括          两部分。

三、问答题1、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性?2、根据瑟利模型,谈谈怎样进行事故控制?

第三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

学习目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了解和掌握的重点问题:第一,了解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第二,了解事故调查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第三,掌握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第四,掌握事故处理及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

重点(考核知识点)1、事故调查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事故调查的对象(了解)、目的3、事故调查的对象4、事故调查人员素质和组成5、事故现场处理6、人证的保护与问讯7、典型事故的现场勘察8、事故调查的步骤9、事故现场勘查(4P技术)10、事故处理原则与事故调查报告11、事故的分析与验证(事故现场分析与事后深入分析。)

难点: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内容有1、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2、事故的现场分析与事后深入分析。3、事故的处理与事故调查报告。

(1)    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1. 事故调查:在事故发生后,为获取有关事故发生原因的全面资料,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而进行的调查。

2. 事故调查的重要性:①是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②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③揭示新的或未被人注意的危险。④可以确认管理系统的缺陷。⑤是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事故调查与保险业的关系:①事故调查可以确定事故真相,排除骗赔事件,减少经济损失;②确定事故经济损失,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赔偿额;③根据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保险费率的调整、同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协助被保险人减少事故,搞好防灾防损工作,减少事故率。

   事故调查与产品生产企业的关系:产品生产企业中产品使用、维修乃至报废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的调查对于确定事故责任,发现产品缺陷,保护企业形象,搞好新一代产品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4. 事故调查的首要目的: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查清事故发生的经过,科学分析事故原因,找出发生事故的内外关系,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以警示后人。

5.事故调查的对象:①重大事故②未遂事故或无伤害事故③伤害轻微但发生频繁的事故

④可能因管理缺陷引发的事故⑤高危险工作环境的事故⑥适当的抽样调查。

(2)煤矿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6. 煤矿事故报告的两种形式:事故快报、事故统计月报

7. 事故调查组成员:事故调查组的法定成员单位有6个,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会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监察、公安部门和工会组成。必要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

8. 事故调查组成员的要求:具有事故调查技术的专业知识;与事故矿井无利益关系;对事故后果不承担责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9.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0. 事故调查处理原则:要遵循“三三制”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辖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1. 事故现场勘察的目的:查清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查清人、机、环境三方面的缺陷;查清管理方面的原因。事故现场勘察是事故现场调查的中心环节

12. 事故现场勘查(4P技术)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和文件(Paper)。第一个是人证,后面三个是物证。

(3)煤矿事故调查报告基本内容及格式

13. 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一、事故单位概况 二、事故经过及抢险、善后情况 三、事故瞒报过程(没有瞒报的省略)四、事故原因及性质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六、对有关责任单位实施行政处罚的建议 七、防范措施

14. 事故调查报告的格式:标题、正文、附件;正文分为前言、主体和结尾

(6)工伤事故调查

15. 工伤事故调查的工作程序   现场勘察应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①先在现场外围进行询问、观察,②再进入场内进行不变动现场物体原始位置的静态勘察,③最后再翻动或移动物体离开原始位置,进行动态勘察。勘察以前,必须准备好测绘和照相、录像等勘察器材,每进行一步都必须作好记录或拍照、录像。  
      现场收集物证时应特别注意:(1)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等;(2)现场所搜集到的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要擦洗;(4)对危害健康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16. 现场分析的意义:①现场分析是对全部勘查材料的汇总和对勘查工作的检查。②现场分析是对已收集采料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③现场分析能够充分发挥所有现场勘查人员的智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正确认识现场,全面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保证事故处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7.简述事故现场处理应进行的工作:①安全抵达现场;②现场危险分析;③现场营救;④防止进一步危害;⑤保护现场

18. 简述事故调查的程序:事故调查的准备(事故调查计划、事故调查人员、事故调查的物质准备);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事故现场处理、事故现场勘查、人证的保护和问询、物证的收集与保护、事故现场照相、事故现场图与表格);事故分析与验证(现场分析、事后深入分析);事故处理与事故调查报告(伤亡事故的处理与结案、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资料归档)

19. 事故分析包括现场分析事后深入分析两部分。(填空)

20. 典型事故的现场勘查

⑴火灾事故现场勘查步骤和重点:①环境勘查,确定起火范围。②初步勘查,确定起火部位。③详细勘查,确定起火点。④专项勘查,确定起火原因。

⑵机动车辆事故现场勘查的基本方法、步骤:①范围较小的现场,肇事车辆和痕迹相对集中的现场,可以肇事车辆和痕迹集中的地点为中心,采取由内向外勘查的方法。②范围较大的现场,肇事车辆和痕迹物证相对分散,为防止远处的痕迹被破坏,可由外向内勘查。③对车辆、痕迹比较分散的重大事故现场,可以从事故发生的起点向终点分段推进或从痕迹、物证容易受到破坏的路段开始勘查。

⑶常见的爆炸事故包括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粉尘爆炸4种类型。

⑷触电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①直接触电。②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③感应电压触电。④剩余电荷触电。⑤静电危害。

⑸高空坠落事故大体可划分为6种类型:①洞口坠落。②施工脚手架坠落。③悬空高处作业坠落。④屋面质量问题和超负荷坠落。⑤拆除工程中发生坠落。⑥登高过程中的坠落。

一般由坠落终点向上观察。

一、问答题1、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2、现场分析的意义?3、简述事故现场处理应进行的工作。4、简述事故调查的程序。5、简述事故调查报告的格式与主要内容。

    第四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

   学习目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了解和掌握的重点问题:安全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保险与事故控制。

  重点:1、安全对策的基本手段以及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2、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以及安全教育的内容。3、安全检查、安全审查、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安全评价的几种方法。     难点:第二节,安全技术对策中,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第四节,安全管理对策中,安全评价方法;

(1 )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1. 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事故预防事故控制

   区别:事故预防—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失尽可能地减小。事故预防是做在事故发生前的工作,事故控制是做在事故发生后的工作。

2. 简述“3E”对策:对于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技术(Engineering) — 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管理(Enforcement) —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教育(Education) —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有人称之为3E对策。

(2安全技术对策

3. 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事故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依然能保持安全。

   本质安全(Intrinsic Safety)一词来源于电气设备的防爆构造设计,即不附加任何安全装置,只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限制电路自身的电压和电流来防止电弧或电火花引起火灾或引燃爆炸性气体。

(3安全教育对策

4. 所谓安全教育,实际上应包括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两大部分。安全教育主要是一种意识的培养,安全培训主要是一种技能的培训。

5.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正对各部分分别阐述一下。

6. 安全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7. 按教育的对象,可把安全教育分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对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两大部分。

 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等。

 五新”作业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进行作业。

(4)  安全管理对策

8. 安全管理工作中控制事故的几种安全管理手段主要有安全检查、安全审查、安全评价等。

9. 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

10. 安全检查的方式

   按检查的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

   按检查的方式可分为:定期检查、连续检查、突击检查、特种检查

   按检查的手段可分为:仪器测量;照相摄影;肉眼观察;口头询问。

11. 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习惯上称之为“三同时”

“三同时”安全审查验收包括:可行性研究审查、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审查。

12. 安全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辩识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事故风险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

企业安全管理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暨综合安全管理)、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和环境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以有关法规、标准、制度的安全要求为依据,对人员、设备、技术、资金、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从而确定企业对固有危险性控制的有效程度。

13. 目前己应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两类,即加权计分综合评价法与多阶段评价法

   危险程度分级是按企业实际拥有的生产作业设备、设施、物质的数量划分等级。

(5保险与事故控制

14.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招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保险行为。

15. 工伤保险亦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对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职工、遗属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6. 大题:.请您制定一个校园安全教育计划(目标,重点,内容)

  题目: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内容: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一、名词解释:安全评价

二、填空题1、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          和         。

三、问答题1、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第一,了解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了解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掌握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以及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第三,了解安全教育的意义以及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掌握安全教育的内容;第四,掌握安全检查、安全审查、安全评价以及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第五,三同时审查制度;第六,了解保险与事故控制的关系.

第五章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第五章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1. 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灾难性事件与事故的区别:灾难性事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自然灾害也属于灾难性事件。

2. 灾难性事件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由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件。

3. 灾害事故分级的三个指标: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就高不就低原则

4. 灾难性事件及其应急计划在安全管理中应处于何种地位,与事故预防工作间是何关系?                          

5. 论述二:针对某事件写一个应急计划(如学生宿舍火灾事件、校园火灾)

   应急计划的内容:1. 指导方针2. 目的3. 人员安排 4. 控制中心5. 消防设备、设施6.灾难性事件分类及描述 7. 厂区分布图8. 医疗设备、设施9. 安全区分布10. 疏散路线11. 通讯12. 应急关闭13. 外来人员控制14. 安全保卫15. 恢复与修理16. 运输17. 培训18. 应急设施19. 个体防护装备 20. 资料保护  

6.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依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GBl3690—2009),《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7. 贮存方式: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8. 危险源定义: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②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称作危险源。

9.第一类危险源: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0.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称为单元,也叫一个危险单元。

11. 临界量: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超过该数量,有关的装置和设施即被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12.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该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中给出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其分类。

重大危险源是导致灾难性事件的根源。

13. 我国重大危险源确定标准: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临界量,即核定为重大危险源。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5-1)计算,若满足式(5-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14. 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质。

更多相关推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背过后考90分问题不大第一节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这是管理的基本矛盾。第二节管理的含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的达到…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②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③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何为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的特性(一)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是各学科的综合,融会了各学科的…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档案概论第一节档案的历史沿革一、档案的起源: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原始图画(理解)。二、我国档案的演变: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胶磁档案、电子档案(理解)。三、档案的定义及其含义。…

矿业大学工程硕士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按照课件章节顺序)6题简述题,回答知识点即可(2题选1题做)2题案例分析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论述题中判断管理者的层次类型回答不同层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分析论述案例中的管理者在哪方面出了问题。不同层次管…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管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2、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基本内容3、波士顿矩阵、SWOT、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4、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5、PDCA…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豫升教育学校提供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2、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

大学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郝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哈罗德...

管理学基础知识总结

银行招聘管理学基础知识总结1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广西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216858900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

管理学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划组织指挥协调20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29计量决策方法亦指决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策的硬技术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控制2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13管理的十四原则分经济性一个组织管理管理...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一管理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47篇)